《老子》我說(上)
05-31
《老子》我說(上)
——國學思索之81
寫在前面的我說
在《老子我說》的前面,本人想先說明以下三點:一、為什麼叫《老子我說》;二、究竟什麼是「道」;三、《老子》的大眾感悟。
南懷瑾先生在他的《老子他說》中,提出了一個解讀《老子》的指導思想,那就是:「假定我們要問,《老子》本書第一章首句中兩個『道』字,應當作哪種解釋才恰當?我只能說:只有親見老子,來問個清楚。不然都是他說老子,或我說老子,姑且備此一格,別成一家一言,能說到理事通達,也就差不多了,何必固執成見,追究不休呢!你千萬不要忘記老子自說的『道常無為』、『道常無名』,以及『道法自然』等的觀念。」本人正是取此意,將平日學習的淺思,點點滴滴的匯聚成一卷叫《老子我說》。
那麼究竟什麼是「道」那?我們先用現代的排除法分析一下。首先,其不是客觀唯心主義,因為「道」不是神;其次,其不是主觀唯心主義,因為「道」是客觀存在的;再其次,其不是樸素唯物主義,因為現存萬物只是「道」作用的結果;第四,其不是辯證唯物主義,因為「道」的作用不是對物質反作用。如果,用當今科學技術的最高成果,宇宙大爆炸的理論來解釋的話。大爆炸之前的那個原點是什麼那?唯心主義可以說是創世紀學說;唯物主義可以說那就是物質的,又都不能自圓其說。但是,老子在兩千五百多年前就說了那就是「道」的作用。因為,「道」雖然是無始無終、無影無形、無色無味、無大無小、無上無下、無左無右、無前無後的,但是,「道」的作用卻是無處不在、無時不在、無所不能、無所不為的,不但大爆炸的原點是「道」作用的,宇宙大爆炸同樣是「道」的作用,大爆炸後的宇宙膨脹還是「道」的作用,那麼,我們身處的天地、萬物的變化更是「道」的作用,我們人類最高的智慧「為無為」的處世哲學,毫無疑問的是「道」的作用。「道」啊!「道」究竟是什麼那?就如同我們人類的原始社會,為了生存要在茫茫大地上走出一條生存之道,這條生存之道本來就存在的,可是當我們人類走錯了道的時候,那就是條死路;走對了道的時候,那就是條活路,我們人類就是這樣經過多次的選擇,不知不覺的走在那人類生存發展的道路上。這就是「道」,可是這個「道」,又不是尋常所說的道路的那個「道」,因為,這個「道」是無始無終、無影無形、無色無味、無大無小、無上無下、無左無右、無前無後的,只好用道這個「名」字吧!可是這個「名」字,又不是平常對某個東西隨意命「名」的那樣。說其不存在吧,其是天地之始,說其存在吧,其是萬物之母。那究竟什麼是道那?還是《老子》說的好:「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呀!如果,當今的我們非要給這個「道」帶上一個什麼帽子的話,那就叫——「唯道主義」吧!!!
正是由於《老子》很難懂,因此,很多人不是望畏止步,就是知難而退。本人以前也曾讀過《老子》,總是感覺在雲霧中一般。自從翻開《南懷瑾選集》覺得眼前一亮,那既是彷若懸河,滔滔不絕,又是旁徵博引,深入淺出;既是融會古今中外史實與學說於一爐,又是當今大眾風格。同時本人又回想起初中時曾讀過哲學家艾思奇的《大眾哲學》,兩者一拍即合,非常符合本人的想法,於是就用大眾的語言,一章一章的感悟著《老子》的我說。同時,正如南懷瑾先生所講:儒學「『五四運動』當年,人們要打倒它,這是必然的。但為什麼道理呢?後來才發現,實在打得很冤枉。因為這個店,本來是孔孟兩個老闆開的股份有限公司,下面還加上一些夥計曾子、子思、荀子等等,老闆賣的東西貨真價實。可是幾千年來,被後人加了水賣,變質了。還有些是後人的解釋錯了,尤其是宋儒的理學家為然。這一解釋錯,整個光輝的孔孟思想被蒙上一層非常厚重的陰影,因此後人要推倒孔孟思想。所有四書五經,孔孟思想,大概都被限制在『朱熹的孔子思想』中。」《老子》也同樣在後人的解讀中,蒙上了神秘的道教迷霧,和經典的道家禁錮。本人在學習《南懷瑾選集》的《老子他說》中得到了啟發,總想用大眾的語言來撥開迷霧,衝破禁錮,從老子那個時代的現實和思維出發,來感悟《老子》,因此,在下不知天高地厚的,我說了很多與道教大德和道家名師相左的感悟,尤其是竟敢大不敬的有與在下自認為是私淑的南懷瑾老先生相左的感悟。只好說是「當仁不讓於師」了,但在下的本意是,願與同仁同「道」直通老子。好在不論老子的在天之靈如何評價,也不論與道教大德和道家名師的經典如何相左,那都只是我說說而已吧!
第一章:關於對「道」的點滴淺思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這是道經的總綱,對此,千古以來弟子們都在問老子,作何解釋。正如南懷瑾先生(以下簡稱先生)所說:「假定我們要問,《老子》本書第一章首句中兩個道字,應當作哪種解釋才恰當?我只能說:只有親見老子,來問個清楚。不然都是他說老子,或我說老子,姑且備此一格,別成一家一言,能說到理事通達,也就差不多了,何必固執成見,追究不休呢!你千萬不要忘記老子自說的『道常無為』、『道常無名』,以及『道法自然』等的觀念。」對此,老子卻拂袖而去,行的是「不言之教。」在下冒著再讓老子生氣的風險,與先生相左的淺思,斗膽將自己的點滴如下。
一、「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我說:「道」就如同我們人類的原始社會,為了生存要在茫茫大地上走出一條生存之「道」,這條生存之「道」本來就存在的,可是當我們人類走錯了道的時候,那就是條死路;走對了道的時候,那就是條活路,我們人類就是這樣經過多次的選擇,不知不覺的走在那人類生存發展的道路上。這就是「道」,可是這個「道」,又不是尋常所說的道路的那個「道」。只好用道這個「名」字吧!可是這個「名」字,又不是平常對某個東西隨意命「名」的那樣。
二、「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
我說:這個「道」說其不存在吧,其開創天地,說其存在吧,其是萬物的根本。
三、「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
我說:所以,在其無始無終、無影無形、無色無味、無上無下、無左無右、無前無後中,才能觀察到天地初始時自然狀態的無窮的奧妙;在感覺其作用時,才能觀察到人類所感覺到的萬物。
四、「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我說:此有與無,同出於「道」,只不過是異名,都可稱為「玄」,但是,可以說是玄奧,又可以說是玄虛,都是認識天地間萬物奧妙之門也。
當今的我們非要給這個「道」帶上一個什麼帽子的話,那就叫——「唯道主義」吧!!!如此淺思,世人可否?先生可否?老子可否?再慢慢的往下看去,但,卻都是在下的點滴。
第二章:關於對「聖人處無為之事」的點滴淺思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矣。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矣。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較,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焉而不辭。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此段是進一步闡述「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
一、「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矣。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矣。」
我說「天下都知道為了美(有為)而美(就是偽美),就是惡;都知道為了善(有為)而善(就是偽善),就是不善。(這段話體現了中國漢字「偽」的「道經」的思想,人為偽也,人有為就是偽的道理。)
二、「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較,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
我說:所以自然的美和真誠的善,在「道」的作用下中產生自然的美,在生長過程的難易中完成自然的美,在時間長短的相比較中展現自然的美,在品味的高低中傾向自然的美,在天籟之音中發出和諧的大自然的美聲,在四季前後中相跟隨大自然美的變化。
三、「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焉而不辭。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我說:所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使得萬物都不辭勞瘁地自然生長,雖然生長的很美而並不據為己有,作了也不自恃有功於天地。它們總不把生長很美的的成果據為己有。正因為天地萬物如此這般,反而使人們更加熱愛大自然的美。
如此這般,又是與傳統的名家相左,實在是沒有辦法,因為傳統的名家說服不了在下。那隻好聽聽老子是如何說的吧!老子在那?!老子在心裡。
第三章:關於對「為無為」的點滴淺思
第三章接第二章「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矣。」來進一步論證有為和無為的關係。「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是以聖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常使民無知、無欲。使夫智者不敢為也,為無為,則無不治。」
一、「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
我說:不崇尚想有所作為的,突出個人作用的,具有煽動思想的所謂賢能之士,社會上的人群就不會引起紛爭;不以金銀珠寶為貴,社會上的人群就不會有盜竊;不顯現個別人或部分人的惡欲,社會上的人群就不會思亂。
二、「是以聖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
我說:如果以聖人來治理,首先要使人清心寡欲(使民不爭),就必須讓社會上大多數人吃得飽穿得暖,才能減少人群中想有所作為的意志(使民不為盜),強壯大多數人具有能夠勞作生產的身體(使民心不亂)。
三、「常使民無知、無欲。使夫智者不敢為也,為無為,則無不治。」
我說:這樣,才能常使社會上的人群沒有那些邪惡的知識(不貴難得之貨等),沒有那些惡欲(使民不為盜等)。使得那些所謂的賢能之士的智者(不尚賢),失去了為了突出個人有所作為(使民不爭),而敢為先的社會基礎(使民心不亂)。從而,為的是實現無為,則天下大治。
現在逐漸的感悟到,整篇「道」經,是一篇前後邏輯性很強的完整的,從「道」的作用來論述我們人類最高的智慧「為無為」的處世哲學,是不是如此那?!我看是。
第四章:關於對「象帝之先」的點滴淺思
本章接第三章「為無為,則無不治」的「道」之後回答了「道」是什麼。「道沖而用之或不盈,淵兮似萬物之宗。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誰之子,象帝之先。」
一、「道沖而用之或不盈,淵兮似萬物之宗。」
我說:「道」是虛空的,是無為的,而且用之,也就是「為無為」,可能就會虛而不滿,猶如來自山長水遠處的流泉,涓涓汩汩而流注不休,終而匯聚成無底的深淵,不拒傾注,永遠沒有滿盈而無止境。好似萬物之宗,也就是「有,名萬物之母。」
二、「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
我說:「道」在作用中,會頓挫萬物中阻礙它物生長的那個物的銳利,會化解萬物中相互影響生長的紛擾,和萬物賴以生存的陽光一樣,同萬物賴以生存的塵土一樣。
三、「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誰之子,象帝之先。」
我說:「道」本無形,「道」本無名,清澈的若隱若現,無法知道它究竟是「誰」之子?似人而非人,似神而非神,實在無法比擬它像個什麼。假使真有一個能主宰萬物的大帝,那麼,這個能創造大帝的又是誰?姑且強名之叫它是「道」吧。
在下逐漸的有意無意的在注釋《道德經》,這原不是本意。只是想把自己與傳統相左的感悟點滴下來。可這一點滴就要匯聚成注釋了。
第五章:關於對「以百姓為芻狗」的點滴淺思
本章接第四章講明「道」在「象帝之先。」進一步講述「道」在天地中的作用。「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天地之間,其猶橐籥乎,虛而不屈,動而愈出。多言數窮,不如守中。」
一、「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
我說:被人祭祀的天地是沒有仁與不仁之分。天地把用草紮成的狗來祭祀祈求天地的人們,與自然生長的萬物一樣對待。並沒有因人們的祭祀,而偏愛於人。由此,被人祭祀的聖人也是無為的,也沒有仁與不仁之分。聖人把用草紮成的狗來祭祀祈求聖人的那個人,與一般百姓一樣對待,也並沒有因那個人的祭祀,而偏愛於那個人。
二、「天地之間,其猶橐籥乎,虛而不屈,動而愈出。」
我說:天地對萬物,天地就像是一個大風箱,風箱表面上看,好像是虛空無為而不屈從,實際上內部一直是在運動中,象鼓出來的風一樣,孕育出生生不息的萬物。
三、「多言數窮,不如守中」。
我說:面對孕育出來的各種各樣的,愈來愈多的,生生不息的萬物,想人為的說清楚,全部到底有多少,是沒辦法做到的。但是,不如天地會保持在適中的數量的,才就是「道」。
對「道」經的感悟,也不知為什麼,總是與人相左。還是因在下是淺思吧!
第六、七章:關於對「穀神不死」的點滴淺思
接上一章講述天地的作用後,第六章做更進一步的形象講述。「穀神不死,是謂玄牝,玄牝之門,是謂天地根。綿綿若存,用之不勤。」第七章「天長地久,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是以聖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無私邪?故能成其私。」
一、「穀神不死,是謂玄牝,玄牝之門,是謂天地根。綿綿若存,用之不勤。」
我說:看那孕育萬物的山谷,是生生不息的,是天長地久的,故稱之為「穀神」,它具有空洞虛無而生妙有的功能,便是天地萬物生命源泉的根本,取一個代名詞,便叫它是「玄牝」。「玄牝」雖然中空無物,但卻是孕育天地萬物生命的窟宅,如果要其綿綿不絕天長地久,就要用之不要過度,正如上一章所講「不如守中」也(看來天地之道就是「中」呀)。
二、「天長地久,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
我說:接上文,天地之所以天長地久,是因天地不是自生的,而是如第四章所講是「象帝(能主宰萬物的大帝)之先」的「道」所生。所以能天長地久。也正如道經的第一句話「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
三、「是以聖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無私邪?故能成其私。」
我說:聖人是以效法天地,把自己的身心擺在最後,看成是身外物一樣,不值得過分的自私。只要奮不顧身為義所努力做去。那麼,雖然看來是把自身的利益位居最後,其實恰好是一路領先,光耀千古,看來雖然是外忘此身而不顧自己,其實是自己身存天下的最好安排。豈不是正因為他沒有自私的表現,所以便完成他那真正的大私嗎?當然,這個「大私」,又可以說是真正大公無私的理念。天地之道不就是如此么?!
這兩章是由天地之道,近而引出聖人之道,放在一起,講解起來更方便。下面就要開始轉而講述人之道了。
第八章:關於對「上善若水」的點滴淺思
本章是通過「水」的形象講述,由天地之道轉而人之道的講述。「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
一、「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
我說:一個人最善,就會有如水一樣至柔之中的至剛、至凈、能容、能大的胸襟和器度。水,具有滋養萬物生命的德性。它能使萬物得它的利益,而不與萬物爭利。在這個永遠不平的物質的人世間,寧願自居下流而包容一切。所以老子形容它,「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以成大度能容的美德。幾乎就接近「道」了(「善」是人之「道」呀)。
二、「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動善時。」
我說:又進一步強調,一個人的行為如果能作到如水一樣,善於自處而甘居下,「居善地」。自然就會有如下表現:心境養到像水一樣,善於容納百川的深沉淵默,「心善淵」;行為修到同水一樣助長萬物的生命,「與善仁」;說話學到如潮水一樣準則有信,「言善信』。從而,就會立身處世作到像水一樣持平正衡,「正善治」;擔當作事像水一樣調劑融和,「事善能」;把握機會,及時而動,做到同水一樣隨著動蕩的趨勢而動蕩,跟著靜止的狀況而安詳澄止,「動善時」。
三、「夫唯不爭,故無尤。」
我說:那麼,這個人唯有與物無爭,與世不爭,那便是永無過患而安然處順,正如上一章所講述的「是以聖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無私邪?故能成其私。」
本章譯文基本上是南懷瑾先生所講,在下多少有些理解上的改動,不知可否。
第九章:關於對「功遂身退」的點滴淺思
在上一章由「上善若水」引用到人生處世的哲學上後,本章便進一步講述了,一連串「勸世文」式的老子格言。「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梲之,不可長保。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
一、「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梲之,不可長保。」
我說:端著正在接水,已經接滿了,快要溢出水來的容器,不如立即停止接水;如果要捶打已經很鋒利的銳器,使其更加銳利,那麼其鋒利就很難長保了。
二、「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
我說:財富到了金玉滿堂之時,就沒有能守住的;富貴到驕狂之時,終會自招惡果,後患無窮。
三、「功遂身退,天之道。」
我說:一個人功業完成引身而退,這是合乎天地之「道」的。如草木花果在鼎盛之時,便就是凋謝之時,誰又能不自然地退出生命的行列呢!如果說有,只有人類的心不肯甘休,永遠想在不可能永久佔有中妄圖佔有。妄想違反自然,何其可悲!
「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古往今來有幾人?!
第十章:關於對「何謂玄德」的點滴淺思
本章接第九章「功遂身退,天之道。」做進一步論述。「載營魄抱一,能無離乎?專氣致柔,能嬰兒乎?滌除玄覽,能無疵乎?愛民治國,能無知乎?天門開闔,能無雌乎?明白四達,能無為乎?生之,畜之,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是謂玄德。」
一、「載營魄抱一,能無離乎?專氣致柔,能嬰兒乎?滌除玄覽,能無疵乎?」
我說:人能將生命秉受中的肉體(營)與靈魂(魄或者稱為氣)合抱為一,永不分離么?,能專一修心養氣,使身體致柔,達到返老還童,狀如嬰兒的境界么?洗滌人的靈魂深處(玄覽),能達到毫無雜念(無疵)的狀態么?
二、「愛民治國,能無知乎?天門開闔,能無雌乎?明白四達,能無為乎?」
我說:實現愛民治國,能不用人為實現自己的慾望(有為),所特有的智慧(知)么?包括人類在內的萬物的生息(天門開闔),能沒有雌性(陰柔)么?通曉了天地間的事理,能做到為無為么?
三、「生之,畜之,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是謂玄德。」
我說:實現了上述要求,就能成為有最高修養,超越世俗的聖人,才能如天地一樣,而護情萬物,安養百姓(生之,畜之);雖能生長萬物,但不據為己有(生而不有);雖是因他的德業作為而有此成功,但他卻不自恃為己功(為而不恃);雖然雄長萬方,但卻不願永久自居於主宰的地位(長而不宰)是為「道」之德也(玄德)。正回應第二章的意思「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焉而不辭。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由本文開始,借用南懷瑾先生《老子他說》之意,不敢稱為「譯文」只好改為「我說」。在下淺思不敢有為之呀!
第十一章:關於對「無之以為用」的點滴淺思
第十一章接上一章「道」之德謂「玄德」也,進一步論述「有為與無為」之妙。「三十輻共一轂,當其無,有車之用。埏埴以為器,當其無,有器之用。鑿戶牖以為室,當其無,有室之用。故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
一、「三十輻共一轂,當其無,有車之用。」
我說:古代車輪的構成是:由車轂中心點小圓孔向外周延,共有三十根支柱輻湊,可是它的中心卻是空無一物,無為於任何一根支柱,但卻有為於全部三十根支柱輻湊,由此,車才能擔當任重道遠的負載,旋轉不休而到達目的地。
二、「埏埴以為器,當其無,有器之用。」
我說:埏,是捏土。埴,是黏上。造作陶器,必須把泥土作成一個防範內外滲漏的周延外形,使它中間空空如也處無為,才能在需要用它有為的時候,達到裝載盛滿效果。
三、「鑿戶牖以為室,當其無,有室之用。」
我說:戶是門,牖是窗。要建造一間房屋,必須要開闢門窗,只有門窗是空洞無為的,才能使光線空氣的流通,實現房屋的有為之用,達到住人而養人的效果。
四、「故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
我說:所以說,有為是實現了其利用的價值,但是,無為確是使其成為有用的價值。
謝謝朋友們的點評,在下的點滴淺思,已成為愛好,是生活的一部分了,也剎不住車了。願與同仁同車直通《老子》。
第十二章:關於對「聖人為腹不為目」的點滴淺思
針對前第十一章所說「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的運用,順理成章地說出不被外物所利用的的道理。「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畋獵,令人心發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是以聖人為腹不為目,故去彼取此。」
一、「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
我說:目若有所為,會被五色迷之,令人目盲;耳若有所為,會被五音擾之,令人耳聾;口若有所為,會被五味亂之,令口無味。
二、「馳騁畋獵,令人心發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
我說:馳騁打獵,無論是古代還是現代,都是最富於刺激性的戶外享受,會令人心瘋狂才夠刺激;遇到很難得到的財物,會令人行為不端,心生奸詐。
三、「是以聖人為腹不為目,故去彼取此。」
我說:聖人是會持守內心的虛懷若谷、寧靜致遠,而不會為目、耳、口等外在感官所動。所以,聖人會去彼取此。
常人是很難抵禦外界的誘惑,很難制約個人的慾望,做到去彼取此的。誰又不想體現自身的價值那?誰又不想有所作為那?!關鍵是從實際出發順勢而為之,是不就是為無為那?!
第十三章:關於對「何謂寵辱若驚?」的點滴淺思
接前一章不為物所累,而成為無為的大用,此十三章進而說明人生寵辱的根本癥結所在。「寵辱若驚,貴大患若身。何謂寵辱若驚?寵為下,得之若驚,失之若驚,是謂寵辱若驚。何謂貴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為吾有身。及吾無身,吾有何患?故貴以身為天下,若可寄天下。愛以身為天下,若可托天下。」
一、「寵辱若驚,貴大患若身。」
我說:受寵就感到很驚喜,受辱就感到很驚恐,那是因為過分的擔心自身的憂患。
二、「何謂寵辱若驚?寵為下,得之若驚,失之若驚,是謂寵辱若驚。」
我說:何謂寵辱若驚那?受到寵、辱,都是上對下而然。就是下級,如何會受到上級的寵愛。因此,得到上級的寵愛就會驚喜,失去上級的寵愛就會感到驚恐不安。是謂寵辱若驚。
三、「何謂貴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為吾有身。及吾無身,吾有何患?」
我說:何謂貴大患若身?我所以過分的擔心自身的憂患,那是因為我很看重自身的得失。如果,我能放棄自身的得失,我還有什麼憂患那?!
四、「故貴以身為天下,若可寄天下。愛以身為天下,若可托天下。」
我說:所以,如果象重視自身一樣,重視天下蒼生,就可以成為天下人的希望;象愛自身一樣,愛天下黎民,就可以受到天下人的信託。正像曾子曰「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臨大節而不可奪也。君子人歟?君子人也。」
無自身得失之為,而寵辱不驚。有天下得失之大為也。大「道」哉!
第十四章:關於對「是謂道紀」的點滴淺思
上一章所講「及吾無身,吾有何患」。那麼便知在現實世界中,所謂我與無我之間的關鍵,只因有此身的存在而受累無窮。本十四章順理成章,進一步說明混而為一。「視之不見名曰夷,聽之不聞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詰,故混而為一。其上不皦,其下不昧,繩繩不可名,復歸於無物。是謂無狀之狀,無物之象,是謂惚恍。迎之不見其首,隨之不見其後。執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謂道紀。」
一、「視之不見名曰夷,聽之不聞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詰,故混而為一。」
我說:只是人看不見的,但是,它是存在的,特別命名它叫「夷」,夷是平坦無阻的表示;只是人聽不到的,但是,它是在發聲的,特別命名它叫「希」,希不是無聲,而是非人類耳目所及的聲音而已;只是人感覺摸觸不到,但是,它是現實的東西,特別命名它叫「微」,微當然不是絕對的沒有,只是非人類感官所知的。總之,人的視、聽與觸覺這三種基本作用,對其聲、光、觸是追問不到底的,因此,籠統說它是「混而為一」的。
二、「其上不皦,其下不昧,繩繩不可名,復歸於無物。是謂無狀之狀,無物之象,是謂惚恍。」
我說:其雖在九天之上,也不是那麼明亮;雖在九泉之下,也不是那麼幽暗;但其,卻永遠不斷不續似的連在一起,而不知叫什麼名;你要說它是一個具體什麼東西,它又不是物質的;總之,沒有固定的形狀,也不能用任何一樣東西來比擬它的現象;其混沌不分、隱約不清、游移不定只好給他取了一個混號,叫作「惚恍」。
三、「迎之不見其首,隨之不見其後。執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謂道紀。」
我說:其是來也無所從來,你要迎接它也看不到頭。去也無法追隨,你要跟蹤也見不到尾。只好照古人對「道」的解釋,來對今人現有問題的回答。但是,「道」無今古,能知道古人對「道」的解釋,也就是對「道」知道個大概。
看來呀!正是因為天地之「道」是不可知的,人類才是不可為的。只好「為無為」了。
第十五章:關於對「古之善為士者」的點滴淺思
第十五章接上一章「能知古始,是謂道紀。」而繼續論述。「古之善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識。夫唯不可識,故強為之容。豫兮若冬涉川,猶兮若畏四鄰,儼兮其若容,渙兮若冰之將釋,敦兮其若朴,曠兮其若谷,渾兮其苦濁。孰能濁以靜之徐清,孰能安以動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蔽不新成。」
一、「古之善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識。夫!唯不可識,故強為之容。」
我說:上古在學識、智慧、道德、修養上,真正最有學問的士,對「道」是精微到妙不可言的地步,便可無所不知,無所不曉了,一切萬物皆可以隨心所欲,把握在手中是無所不通達的。一個得道有所成就的人,一般人簡直沒有辦法認識他,也沒有辦法形容他,所以,若是有所形容也是很勉強的。
二、「豫兮若冬涉川,猶兮若畏四鄰,儼兮其若容,渙兮若冰之將釋,敦兮其若朴,曠兮其若谷,渾兮其苦濁。」
我說:一個真正有道的人,做人做事絕不草率,凡事都先慎重考慮,「豫」就是有所預備,如冬天過河千萬小心,如履薄冰;要隨時隨地對所在的四面八方遲疑行事,心存畏懼,小心翼翼;待人處事都很恭敬,態度嚴肅絕不馬虎;但是,其更有洒脫自在冶然自得的一面,就像春天到了,天氣漸漸暖和,冰雪慢慢融化、散開,變成清流,普潤大地,那樣溫暖而親切;其為人一言一行,一舉一動,也要非常厚道老實,樸實無華;其內心則豁達空靈,胸懷若谷;其表面上看,像個渾渾噩噩,好像什麼都不懂,因為真正有道之士,用不著刻意表示自己有道,自以為了不起,用不著裝模作樣,故作姿態,本來就很平凡,平凡到混混濁濁,沒人識得。
三、「孰能濁以靜之徐清,孰能安以動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蔽不新成。」
我說:誰能夠在混濁如一杯水的塵世中,慢慢修習身心,長久的平靜下來,混濁的泥渣自然會沉澱,終至轉濁為清,成為一杯清水,這樣由濁到靜,由靜到清的那?誰又能夠近而安於本位,不在濁世中隨波逐流,順其天地自然而生生不息那?保有此天地之「道」者,不應有過多的慾望;唯有「古之善為士者」才沒有過多的慾望,所以能保持天地自然的狀態,而不會有人類新的作為。
面對我們人類共同生存的家園——地球,誰敢有所作為!如果有!那就是在毀滅我們自己!
第十六章:關於對「致虛極,守靜篤」的點滴淺思
接上一章對「古之善為士者」既聖人也,的形容後,本十六章繼續講述聖人「吾以觀復」。「致虛極,守靜篤。萬物並作,吾以觀復。夫物芸芸,各復歸其根。歸根日靜,是謂復命。復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沒身不殆。」
一、「致虛極,守靜篤。萬物並作,吾以觀復。」
我說:做到空(虛)到極點,才能聚精會神的持守在靜的極點;觀察天地萬物,無時無刻不在變動,如同每一根草都在生生不息地成長,這是一種「道」的作用狀況,對此,我彷彿回頭向那無窮無盡的,生命之源望去,那是永遠不生不滅,永遠無限的,不會消耗殆盡這種無比偉大的生命之根。
二、「夫物芸芸,各復歸其根。歸根日靜,是謂復命。」
我說:芸芸眾生的萬物那麼多彩多姿,但是,回頭望去,皆是依賴它自己的生命之根而活,「歸根」唯一的方法,就是求靜,能夠靜到極點,才能找到生命的本源,回歸生命的根本,那麼,這個根就是「虛」。
三、「復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
我說:回頭找到生命之根,便能不生不死,永遠常在,體會到生命之根是不生不滅,那就叫作明「道」,如果人不明白「道」的根本,不明白生命之根,便會亂作妄為,必然大凶大害,沒有好結果。
四、「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沒身不殆。」
我說:知「常」便能「容」,胸襟可以包容萬象,蓋天蓋地,自然就可以做到天下為公毫無私心了,近而「公乃王」,王者——旺也,一切萬物皆欣欣向榮,活活潑潑,這就是天地之「道」,天地生長萬物,日月照臨萬物,公平無差,並不計較報酬,才能「道乃久」,源遠流長,長生不老。明白了天地之道,就是我們這個生命,死後骨頭化成灰塵,但是生命的精神卻永遠常存,長生不老。
生命之根是致虛、致空、致靜的,因此是不生不死,永遠常在。這樣我們人類的生命之根面對生生不息的萬物,又在那哪?!那麼萬物的生命之根面對無窮的宇宙,又是在那哪?!宇宙大爆炸的那個原點,是不也是致虛、致空、致靜的呀!真是無中生有呀!!
第十七章:關於對「太上,下知有之」的點滴淺思
接十六章對生命之根的「吾以觀復」後,本章講述各類人對「道」的態度。「太上,下知有之,其次,親而譽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悠兮其貴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謂我自然。」。
一、「太上,下知有之,其次,親而譽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
我說:至高無上的「道」,在其下的人是知道其存在的。其中,次一等的人,是相信「道」的作用,通過祭拜天地,經常親近它;再次一等的人,他也許不明白「道」,但是內心卻無形中卻感到對「道」的畏懼;又下一等的人,不管天高地厚,不但根本不信有「道」,反而,對」道「表示輕蔑。
二、「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我說:總之,人的智慧是參差不齊的,有些人雖然信是信了,卻不徹底,半信半疑,因為他沒有把真理窮究徹底。有些人根本就不信,那也是沒有辦法的,因為,人的智慧是千差萬別,
三、「悠兮其貴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謂我自然。」
我說:「道」是天地的「道」,是悠然自得,為天下所共有,卻是很難說得清楚。但學「道」並沒有什麼秘密的,只要你程度夠,誠心向學,才能一層一層地進到內部的核心,並表現出具體的功用來,這之間層次深淺不同,事功的大小也就有別,等到事情有所成就,久而久之,大家習慣成自然,就會說這本來就合於自然之「道」,「道」法自然么!
「道」就是自然規律,所有的自然規律都在求適中,接近「中」的過程,就是規律也是「道」的作用的過程,不是按人的慾望有所為的。人的慾望中的惡性,在受到人性善的制約過程,就是適中的過程。因此,中——是天道;善——是人道也。不知在下是哪一等知「道」之人呀!!
第十八、十九章:關於對「大道廢,有仁義」的點滴淺思
接上一章講述各類人對「道」的態度,第十八章提出:因為「大道廢,有仁義」的亂世。所以,第十九章又提出:「見素抱樸」的救國之道。「大道廢,有仁義。智慧出,有大偽。六親不和有孝慈。國家昏亂有忠臣。」「絕聖棄智,民利百倍。絕仁棄義,民復孝慈。絕巧棄利,盜賊無有。此三者以為文不足,故今有所屬。見素抱樸,少私寡慾。」
一、「大道廢,有仁義。智慧出,有大偽。」
我說:由於,「道」衰微了,後來的人便提倡仁義道德,結果越強調越糟糕,適得其反。但是,面對「道」衰微的亂世,也只有真誠的仁義可近乎於「道」了,可是隨之而來的是更多的假仁假義。由於,人的智慧服務於人的慾望,尤其是服務於少數人(諸侯王等)的惡欲,那麼,就有了「又要當婊子,又想立牌坊」的大偽善。
二、「六親不和有孝慈。國家昏亂有忠臣。」
我說:由於,隨之而來的是更多的假仁假義,所造成六親不和,就出現了提倡父慈子孝的重要;由於,有「又要當婊子,又想立牌坊」的大偽善,造成了國家的昏亂,就出現了提倡忠臣的重要。
三、「絕聖棄智,民利百倍。絕仁棄義,民復孝慈。絕巧棄利,盜賊無有。」
我說:正是由於,上述:「大道廢,有仁義。智慧出,有大偽。」造成當時社會:家庭「六親不和」、「國家昏亂」、連年戰爭、人們流離失所,所以,只有拋棄賣弄智慧標榜的聖人、假仁假義的禮教、巧取豪奪的利益,才能使民利百倍、民復孝慈、盜賊無有。
四、「此三者以為文不足,故今有所屬。見素抱樸,少私寡慾。」
我說:為什麼要拋棄聖智、仁義、巧利這三項東西呢?用語言文字是一言難盡的,所以今日但願天下,少一些私人的,尤其是諸侯王們的慾望,應該隨時懷抱這種原始天然樸素的態度來處事。
看來老子面對著當時的社會狀態,並不是反對「仁義」,而是認為「大道廢」也就只有「仁義」近乎於「道」了。願全天下返樸歸真可能么?那是倒退?還是進步那?兩千五多百年了!!!。
第二十章:關於對「絕學無憂」的點滴淺思
把「絕學無憂」放在本章的開始,是因為第二十章,就是接上一章「見素抱樸」,而進一步對「絕學無憂」進行的論述。「絕學無憂,唯之與阿,相去幾何?善之與惡,相去若何?人之所畏,不可不畏。荒兮其未央哉!眾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我獨泊兮其未兆,如嬰兒之未孩,傫傫兮若無所歸。眾人皆有餘,而我獨若遺。我愚人之心也哉!沌沌兮。俗人昭昭,我獨昏昏,俗人察察,我獨悶悶。澹兮其若海,颶兮若無止。眾人皆有以,而我獨頑且鄙。我獨異於人,而貴食母。」
一、「絕學無憂,唯之與阿,相去幾何?善之與惡,相去若何?人之所畏,不可不畏。」
我說:人類不要一切學問,什麼知識都不執著,人生只憑自然,就會無憂無慮。那麼來看看人類有學問的憂慮吧!唯命是從與阿諛奉承帶來的煩惱,又有多少區別那?做了善事不一定會有好報,而做惡事的反而有可能得到好的結果,善惡之間很難分辨,那麼做善事與作惡事又有多少區別那?每個人又隨時隨地對世上,人人都必須遵守的種種清規戒律,保持著畏懼的心裡。
二、「荒兮其未央哉!眾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我獨泊兮其未兆,如嬰兒之未孩,傫傫兮若無所歸。眾人皆有餘,而我獨若遺。」
我說:人類的憂慮,就像荒原大漠一樣,廣大無邊,永遠沒有盡頭呀!而眾人那,卻在熙熙攘攘的塵世中,忙忙碌碌為了生活爭名奪利,自認為就如同是在享受祭祀的牛羊烹飪的美味佳肴,如同春遊一樣愉悅。而我卻獨自如同置身於,微波不興澄澈到底的一潭清水,以平常的心境,保持得像初生嬰兒般的純潔天真。世上的人終生勞累呀!內心惶惶不知所歸,都認為自己了不起,拚命追求,什麼都想佔有。而獨我什麼都不要,好像被這個熙熙攘攘的塵世遺忘了一樣。
三、「我愚人之心也哉!沌沌兮。俗人昭昭,我獨昏昏,俗人察察,我獨悶悶。」
我說:外人看我就是一個愚昧之人呀!一天總是糊裡糊塗的。世人都是自以為是明明白白,卻認為我是昏昏沉沉,普通人對任何事都很精明,事事精打細算,但是我倒是笨笨的。
四、「澹兮其若海,颶兮若無止。眾人皆有以,而我獨頑且鄙。我獨異於人,而貴食母。」
我說:其實,一個修道人的胸襟,要像大海一樣寬闊無際,容納一切細流,容納一切塵垢。只有如此,彷彿自己在高高的山上,方能有所體會在那高遠的天地里,好像有無比美妙的音樂,虛無飄渺,人間樂曲所不能及的「天籟」之音。一般人對人生都有目的,而我不但是沒有目的,還要對自己的個性永遠堅持不變,即使自己所有的言行舉止,非常給人看不起,甚至糟糕透了,也要永遠堅持。如此的處世態度,雖然和眾人不同,卻不是標新立異,驚世駭俗。這乃為了還我本來面目,永遠回歸到生母的懷抱--「道」的境界中去。
返樸歸真,保持真性情乃是真學問!
第二十一章:關於對「惟道是從」的點滴淺思
本章接第二十章「絕學無憂」,進一步講述「惟道是從」的感覺。「孔德之容,惟道是從。道之為物,惟恍為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自古及今,其名不去,以閱眾甫。吾何以知眾甫之狀哉?以此。」
一、「孔德之容,惟道是從。道之為物,惟恍為惚。」
我說:真正的大德,只有按照「道」的要求去做。那麼,「道」是個什麼東西哪?「道」光明燦爛、飄然無形。
二、「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
我說:「道」就是在那麼一個,毫無邊際、活活潑潑的一片光明境界里,而且在這個光明的境界里,似乎確有這麼一個光明燦爛、飄然無形東西。
三、「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
我說:那是極其深遠、高大而又不可知,但其中又是非常具有精、氣、神的活力。那精、氣、神的活力是真實的,是可信的。
四、「自古及今,其名不去,以閱眾甫。吾何以知眾甫之狀哉?以此。」
我說:它是參天地的造化之機,不生不滅,永恆存在。從古至今,只有一個:其「名」就是——「道」。如果真的感悟了「道」,那麼你便能無所障礙地觀察一切眾生相,了知一切眾生的根性。我為什麼能夠了解一切人的根性,一切人的心理思想呢?就是因為得了「道」,所以才能無所不知。
真可謂是:「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呀!
第二十二章:關於對「曲則全」的點滴淺思
本章接「惟道是從」,進一步論述「曲則全」的「道」理。「曲則全,枉則直,窪則盈,敝則新,少則得,多則惑,是以聖人抱一為天下式。不自見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長。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古之所謂曲則全者,豈虛言哉!誠全而歸之。」
一、「曲則全,枉則直,窪則盈,敝則新,少則得,多則惑,是以聖人抱一為天下式。」
我說:在為人處事中,只有學會了彎曲的功能才能成事;但是彎曲過了就要糾正過來;因此,只有低洼處才具有裝滿水的功能;只有衰敗到了一定的程度才會有新生;總之,對財物只有少,通過努力才可以有所收穫;財物多了反而會因此,而使你感覺迷惑;所以,聖人一定會固守「道」這唯一的方式生活於天下。
二、「不自見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長。」
我說:不要只看到自己的私利,要著眼於整個社會,才會明白上述的道理;不要自以為是,才能開彰大業;不要居功自傲,天下明眼人不會埋沒了你真正功高望重的知名度;不要自尊到了傲慢的程度,才能有所進步。
三、「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古之所謂曲則全者,豈虛言哉!誠,全而歸之。」
我說:只有聖人!能夠真正做到與世無爭,所以,天下沒能與聖人相爭的。所以,古往今來能做到「曲則全」的人,都會保全自己的成就,自己的道德,完美自己的人格。這可不是空話啊!但是,只有做到真誠的人,才能真正做到「曲則全」。
「曲則全」就是「為無為」處事哲學的運用。也只有沿著「為無為」這條主線來感悟《老子》,才能撥開傳統道家、道教那神秘的紗帳,直通《老子》。
第二十三章:關於對「希言自然」的點滴淺思
本第二十三章,是對修道者的勸告。「希言自然。故飄風不終朝,驟雨不終日。孰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況於人乎?故從事於道者,道者同於道,德者同於德,失者同於失。同於道者,道亦樂得之。同於德者,德亦樂得之。同於失者,失亦樂得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一、「希言自然。故飄風不終朝,驟雨不終日。孰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況於人乎?」
我說:天地間原本存在的自然現象,是不可能說清楚的。因此,就是颶風,在夜裡是比較大,最大的風速中心不過幾個時辰就會過去了,不會整天吹的;就是很大的雷雨,大概一兩個時辰也會就過去了,也不會整天的下;那麼,是誰在主宰其事呢!這就是天地間自然的法則,它就是「道」。天地間的現象永遠是在變化中的,沒有哪一種自然現象是長久不變的,何況人生更不能祈求大富大貴長生不老。
二、「故從事於道者,道者同於道,德者同於德,失者同於失。」
我說:因此,從事修道者,修道者會適應道的變化;但是,修道者必有德,會像德一樣固守高尚;修道者也會有所失,那也是應該是失去的。
三、「同於道者,道亦樂得之。同於德者,德亦樂得之。同於失者,失亦樂得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我說:修道者適應道的變化,道也就會發揮更大的作用;修道者固守高尚的德,高尚的德就會更好地發揚光大;修道者失去的,那是修道應該失去的。關鍵在於修道者的信心不足,信心不足還是大有人在的。
上述又與傳統的解說相左,與先生的《他說》也大相徑庭,所以只好是我說了,但是,真誠的修道者,在於修道的過程。
第二十四章:關於對「有道者不處」的點滴淺思
接上一章是對修道者的勸告,本第二十四章講述「有道者不處」。「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見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無功,自矜者不長,其在道也,曰:餘食贅行,物或惡之,故有道者不處。」
一、「企者不立,跨者不行,」
我說:腳尖踮起來遠望,是難以長久立足的。跨開大步走路,是走不遠的。
二、「自見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無功,自矜者不長,」
我說:只看到自己的私利,不會明白「道」;自以為是,不能開彰大業;居功炫耀,反而沒有了功德;自尊到了傲慢的程度,不會有所進步。
三、「其在道也,曰:餘食贅行,物或惡之,故有道者不處。」
我說:上述表現對修道人來說,如人吃飽了還要吃一樣多餘,任何一件東西對於多餘的無用的負擔,都會很厭惡的。所以有道之士,自處絕不如此,絕對沒有這種心理行為,才算合於「道」行。
但是,「自見」、「自是」、「自伐」、「自矜」,是人類的通病,一般人的心理,大多具有這些根本病態。因此,對常人來說修「道」難呀!
第二十五章:關於對「道法自然」的點滴淺思
接上一章是對「有道者不處」的講述,本第二十五章回答:究竟「道」是什麼?「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大日逝,逝曰遠,遠日反。故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域中有四大,而王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一、「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
我說:有這麼一個東西渾然一體,它是先於天地而生,清虛寂靜!廣闊無邊!超越於一切萬物之外,悄然自立,不動聲色,不因萬物變化而變化,不因萬物生滅而生滅。它無所不在,永遠無窮無盡。這個東西就是天地萬物的根本,我實在很難用一般世間的語言文字來形容,所以不得已,姑且叫它做「道」。
二、「強為之名曰大。大日逝,逝曰遠,遠日反。」
我說:因為這個東西實在是無量無邊,太大了,所以只好叫做「大」;大也就是永遠的向內外四面八方延伸發展,無限的擴張;沒有不及的地方,也是無量無邊,無窮無盡;最遠的就是最近的,天邊就在眼前。
三、「故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域中有四大,而王居其一焉。」
我說:因此,道大、天大、地大、人大。天地間有四大,而人只是其一也。
四、「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我說:人要效法大地馱載萬物,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地要效法天,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天要效法道,生生不息,源源而來,生天生地;道就是自自然然的。
道啊!就是道,自然就是自然,此外再也沒有一個由來,既沒有為什麼,也不是為了什麼,本來就是這樣,原封未動,無始無終,無前無後,不生不滅,變化無窮。創造了天地和萬物的生生滅滅。
第二十六章:關於對「重為輕根」的點滴淺思
本第二十六章接上一章「道法自然」的講述,來說明修道者應身負天下重任。「重為輕根,靜為躁君。是以聖人終日行而不離輜重,雖有榮觀,燕處超然。奈何萬乘之主,而以身輕天下,輕則失本,躁則失君。」
一、「重為輕根,靜為躁君。」
我說:重是輕的根源。靜是躁的主宰。
二、「是以聖人終日行而不離輜重,雖有榮觀,燕處超然。」
我說:所以,志在修道的聖賢,始終要戒慎恐懼,隨時隨地身負著濟世救人的重任。雖然,能做到功在天下,得到萬民載德的榮耀,依然有超然物外,不受功成名遂、富貴榮華而自累其心,不改其本來的質樸。
三、「奈何萬乘之主,而以身輕天下,輕則失本,躁則失君。」
我說:無奈當今的各諸侯王,不但,不知自身修道的重要,而又不能肩負天下大業的重任,視天下大業如兒戲,性情暴躁不擇手段,只圖享受與眼前攫取的功利,因此,不但,會輕輕易易的失去了天下,反而得到了喪身失命的後果。
南懷瑾先生的《老子他說》,不知什麼原因只說到了第二十六章,以下那可就是真正的我說了。好在先生提出了一個解讀《老子》的指導思想,那就是:「假定我們要問,《老子》本書第一章首句中兩個『道』字,應當作哪種解釋才恰當?我只能說:只有親見老子,來問個清楚。不然都是他說老子,或我說老子,姑且備此一格,別成一家一言,能說到理事通達,也就差不多了,何必固執成見,追究不休呢!你千萬不要忘記老子自說的『道常無為』、『道常無名』,以及『道法自然』等的觀念。」以此來指導以下的《老子》我說吧!
第二十七章:關於對「善行無轍跡」的點滴淺思
本第二十七章接上一章說明修道者應身負天下重任後,進一步講述修道者必須真誠。「善行無轍跡,善言無瑕謫﹔善數不用籌策﹔善閉無關楗而不可開,善結無繩約而不可解。是以聖人常善救人,故無棄人﹔常善救物,故無棄物。是謂襲明。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師﹔不善人者,善人之 資。不貴其師,不愛其資,雖智大迷,是謂要妙。」
一、「善行無轍跡,善言無瑕謫﹔善數不用籌策﹔善閉無關楗而不可開,善結無繩約而不可解。」
我說:真誠的修道,是不會裝模作樣留下修道痕迹的,真誠的說話是不會有過失的,真誠的與人論道是不用籌碼的,真誠者不想說時,如門一樣就是沒有門閂也不能使其開口,真誠者的言行,不用如繩索來約束也不會隨意行事。
二、「是以聖人常善救人,故無棄人﹔常善救物,故無棄物。是謂襲明。」
我說:因此,聖人經常真誠的救助人,而沒有把任何人遺棄;經常真誠的拯救萬物,而沒有把那一種生物遺棄,這就是承襲了「道」之明。
三、「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師﹔不善人者,善人之資。」
我說:所以,真誠的待人者,可做不真誠人的老師,對不真誠的人,真誠的人要給予幫助。
四、「不貴其師,不愛其資,雖智大迷,是謂要妙。」
我說:不真誠的人,如果不重視其老師,不接受其老師的幫助,雖然,天生聰穎也會迷惑,這就是為什麼常人迷惑的奧妙。
善者真誠,常人如果能做到時時真誠、事事真誠、對所有人真誠、一輩子真誠,那是真的不容易呀!
第二十八章:關於對「朴散則為器」的點滴淺思
本第二十八章接上一章說明述修道者必須真誠,進一步說明「道」的運用。「知其雄,守其雌,為天下溪;為天下溪,常德不離,復歸於嬰兒。知其白,守其黑,為天下式;為天下式,常德不忒,復歸於無極。知其榮,守其辱,為天下谷;為天下谷,常德乃足,復歸於朴。朴散則為器,聖人用之則為官長。故大制不割。」
一、「知其雄,守其雌,為天下溪;為天下溪,常德不離,復歸於嬰兒。」
我說:看到高山的雄偉,那是因為有像峽谷那樣的柔順,猶如溪流從高山到峽谷一樣;如像天下的溪流那樣,經常按照自然狀態做人,就能回歸到無知無欲的嬰兒狀態。
二、「知其白,守其黑,為天下式;為天下式,常德不忒,復歸於無極。」
我說:有光明的白天,那是因為有黑暗的夜晚,這已經是天地間的自然形式;如像天地間的這種自然形式,永遠不出差錯,就會回歸於萬物的本原。
三、「知其榮,守其辱,為天下谷;為天下谷,常德乃足,復歸於朴。」
我說:知道榮耀,那是因為存在屈辱,猶如山谷有山有谷;只有像山谷那樣,最能體現出自然的常態,就會回歸於質樸。
四、「朴散則為器,聖人用之則為官長。故大制不割。」
我說:質樸的「道」在人類社會的運用,則成為社會的百業,聖人組織利用社會百業,成為治國的領導,所以,完整的國家的體制是不可割裂的。
返樸歸真對於個人來說就是真誠,對於國家來說就是和諧,對於人類來說就是天人合一。
第二十九章:關於對「聖人去甚,去奢,去泰」的點滴淺思
本第二十九章接上一章在「道」的運用下,對聖人提出要求。「將欲取天下而為之,吾見其不得已。天下神器,不可為也,不可執也。為者敗之,執者失之。是以聖無為,故無敗﹔無執,故無失。夫物或行或隨﹔或噓或吹﹔或強或羸﹔或載或隳。是以聖人去甚,去奢,去泰。」
一、「將欲取天下而為之,吾見其不得已。天下神器,不可為也,不可執也。」
我說:準備想以治理天下而有所作為的各位諸侯,我看他是不可能達到目的。治理天下的那個神聖的組織機構,不是可以隨意作為的,不是可以隨意掌握的。
二、「為者敗之,執者失之。是以聖無為,故無敗﹔無執,故無失。」
我說:看看眼前的列位諸侯,有多少想有所作為,而失敗,又有多少想固執不放,而失去性命。對此,聖人為無為,所以,沒有失敗;不固執,所以,沒有所失。
三、「夫物或行或隨﹔或噓或吹﹔或強或羸﹔或載或隳。是以聖人去甚,去奢,去泰。」
我說:天下萬物,有的會獨自行事,有的只會跟隨;有的會悄無聲息,有的會顯示聲勢;有的會很強大,有的會很瘦弱;有的會有馱載它物的生存,有的會對它物很有破壞性。對此,聖人必須去掉極端的、奢侈的。過分的慾望。
適中,就是「道」的要求,也就是聖人的為無為,君子「中庸」也。
第三十章:關於對「以道佐人主者」的點滴淺思
本第三十章接上一章在要求「聖人去甚,去奢,去泰道」,對聖人又提出如何「以道佐人主者」。「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強天下。其事好遠。師之所處,荊棘生 焉。大軍之後,必有凶年。善有果而已,不以取強 。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驕。果而不得已, 果而勿強。物壯則老,是謂不道,不道早已。」
一、「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強天下。其事好遠。」
我說:用「道」來輔佐諸侯王,不用憑兵力逞強於天下。現在要實現,用「道」來輔佐諸侯王,不用憑兵力逞強於天下,還有很大的距離,也很難做到。
二、「師之所處,荊棘生焉。大軍之後,必有凶年。」
我說:看當今,大軍所經過的地方,田地荒蕪荊棘叢生,大戰結束後,一定會帶來災荒的年景。
三、「善有果而已,不以取強 。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驕。果而不得已, 果而勿強。」
我說:因此,只好要善於用兵,只要能取得要取得的成果就可以了,不要憑兵力趁機去索取更多的要求;有了戰果,不可妄自尊大;有了戰果,不可過分炫耀;有了戰果,不可驕橫跋扈;戰果的取得,那是不得已而為之;取得了戰果後,就不要再用武力來逞強於天下了。
四、「物壯則老,是謂不道,不道早已。」
我說:歷史與現實證明:用武力來逞強於天下之時,也就是衰敗之日,這是不符合「道」的,當今,天下離開「道」已經很久了。
這是老子不得已用兵的用兵之「道」,必然會對「孫子」產生很大的影響。
第三十一章:關於對「戰勝以喪禮處之」的點滴淺思
本第三十一章接上一章在要求聖人如何採用不得已用兵的用兵之「道」後,而進一步提出聖人對用兵的態度。「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惡之,故有道者不處。君子居則貴左,用兵則貴右。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為上。勝而 不美,而美之者,是樂殺人。夫樂殺人者,則不可 得志於天下矣。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偏將軍居左,上將軍居右,言以喪禮處之。殺人之眾,以悲 哀泣之,戰勝以喪禮處之。」
一、「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惡之,故有道者不處。君子居則貴左,用兵則貴右。」
我說:無論誰用兵,都是不祥的事情,對這件事大多數人都是很厭惡的。所以,修道者不會處於用兵之事。做為君子平常居住以左為貴,用兵的則以右為貴。
二、「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為上。」
我說:用兵這件事是不祥之事,不是君子應該做的事情,如果,不得已而用兵,應該以恬靜平淡之心來對待用兵。
三、「勝而不美,而美之者,是樂殺人。夫樂殺人者,則不可得志於天下矣。」
我說:即使勝利了也不要讚美,而讚美用兵勝利的人,那就是樂於殺人。任何樂於殺人的人,是不可使其在天下得志的。
四、「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偏將軍居左,上將軍居右,言以喪禮處之。」
我說:應為,吉慶的事崇尚左,凶喪的事崇尚右。用兵時是偏將軍居於左,而上將軍居於右,所以說要用凶喪的禮儀來對待用兵。
五、「殺人之眾,以悲哀泣之,戰勝以喪禮處之。」
我說:因用兵,雙方都會死傷很多的人,不論勝敗都應該懷著悲哀的心情而哭泣。就是勝利者也要按照凶喪的禮儀來行事。
春秋無義戰,用兵沒有勝利者,因此,不得已的而用兵的聖人要「戰勝以喪禮處之」。
第三十二章:關於對「道常無名」的點滴淺思
本第三十二章接上一章在提出聖人對用兵的態度後,指出「道常無名」。「道常無名,朴雖小,天下莫能臣。侯王若能守之,萬物將自賓。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將知止,知止可以不殆。譬道之在天下,猶川穀之於江海。」
一、「道常無名,朴雖小,天下莫能臣。侯王若能守之,萬物將自賓。」
我說:這個名叫「道」的,是常常不為世人所知道的,因為其雖然質樸的不易被人發覺,但是,天下沒有誰能夠使其臣服。那個諸侯王如果能固守「道」,天下萬物就會自動臣服。
二、「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將知止,知止可以不殆。」
我說:由於「道」的作用,天地就會相合,呈現出風調雨順,黎民百姓也用不著誰的強制命令,而會自然和諧,從此,開始遵照這個名叫「道」的要求去做,遵照這個名叫「道」的去做,人們就將會知道制止自己的貪慾,而感到心滿意足,如能制止自己的貪慾,人們也就不會有生活上的危險。
三、「譬道之在天下,猶川穀之於江海。」
我說:如果普天下人世間都會遵照「道」的要求去做,那麼,整個人類社會,就猶如條條江河流向大海一樣自然。
《大學》一書中也提出:「知止而後能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只有「知止」才可修道呀!
第三十三章:關於對「自知者明」的點滴淺思
本第三十三章接上一章對人們提出知止貪慾的要求後,進一步指出「自知者明」。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知足者富。強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壽。」
一、「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
我說:能夠認識他人的人是有智慧的人,只有能夠認識自己的人才是真正的明白人。能夠戰勝他人的人是有力量的人,只有能夠克服自己慾望的人才算做真正堅強的人。
二、「知足者富。強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壽。」
我說:能夠在自己慾望上知道滿足的人才是真正富有的人,能夠堅強的為「道」而行事的人定是有志向的人。只有不失掉自己的志向的人才能長久的為此努力,而且就是死去了也不會被人們忘記,這才是真正長壽的人。
對此,不由得使我想起了,近代傑出詩人,著名作家、編輯家,忠誠的愛國主義者臧克家先生為紀念魯迅先生而作的《有的人》中的一句詩「有的人活著/他已經死了;/有的人死了/他還活著。」
第三十四章:關於對「大道泛兮」的點滴淺思
本第三十四章接上一章對人們提出「自知者明」的要求,又進一步指出「大道」為什麼能成其大。 「大道泛兮,其可左右。萬物恃之以生而不辭,功成而不有。衣養萬物而不為主,可名於小;萬物歸焉而不為主,可名為大。以其終不自為大,故能成其大。」
一、「大道泛兮,其可左右。萬物恃之以生而不辭,功成而不有。」
我說:「大道」就像水一樣流經大地啊,它能夠左右著萬物的生存,萬物依靠「大道」生生不息,而「大道」卻從不推辭,對此成功之舉「大道」卻從不據為己有。
二、「衣養萬物而不為主,可名於小;萬物歸焉而不為主,可名為大。」
我說:「大道」滋養了萬物而不做萬物的主宰,由於「大道」無私無欲而從不讓萬物知道其功績之名;萬物都依靠於「大道」生存,而其卻不做萬物的主宰,因此,「道」之名是真正的「大」。
三、「以其終不自為大,故能成其大。」
我說:因為,「道」始終不自以為大,所以能成其「大」。
對此,又進一步的感悟到:「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也。
第三十五章:關於對「執大象」的點滴淺思
本第三十五章是接上一章,講述的「大道」為什麼能成其大後,進一步講述「道」在世間的作用。「執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泰。樂與餌,過客止。道之出口,淡乎其無味,視之不足見,聽之不足聞,用之不足既。」
一、「執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泰。」
我說:順應大「道」的作用,那是天下萬物都嚮往的,嚮往那沒有傷害和被傷害的的大自然,萬物彼此相安太平泰然處之。
二、「樂與餌,過客止。」
我說:但是,世間美妙的音樂會誘惑人們的耳朵,美味的食品會誘惑人們的嘴巴,天下那匆匆過往的人們會因被吸引而停留。
三、「道之出口,淡乎其無味,視之不足見,聽之不足聞,用之不足既。」
我說:可是一但把「道」的妙用說出來,使人們有所感悟。那人世間的一切誘惑就會淡的無味,連看都不值得去看,聽都不值得去聽,用都不值得去用。
我說——又有些與傳統理解相左,但是在下感覺《老子》全文的連貫性,和每一章都是說明了一個道理的完整性,認為,本章是接上一章,講述的「大道」為什麼能成其大的基礎上,進一步講述「道」在世間的作用。
第三十六章:關於對「國之利器不可以示人」的點滴淺思
本第三十六章是接上一章,講述「道」在世間的作用,又進一步的在講述「道」的作用。同時,強調因「道」的作用,國家用之戰爭的銳利武器是不能隨意向世人顯示的。「將欲歙之,必故張之﹔將欲弱之,必故強之﹔將欲廢之,必故興之﹔將欲取之,必故與之。是謂微明。柔弱勝剛強。魚不可脫於淵,國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一、「將欲歙之,必故張之﹔將欲弱之,必故強之﹔將欲廢之,必故興之﹔將欲取之,必故與之。」
我說:「大道」在作用的過程中對待天下萬物,凡是將要收斂它,必姑且使它張狂;凡是將要消弱它,必姑且使它強盛;凡是將要廢除它,必姑且使它興旺;凡是將要奪取它,必姑且使它得到。
二、「是謂微明。柔弱勝剛強。魚不可脫於淵,國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我說:這就叫做通過小事,來說明「道」的大道理。總之,柔可以勝剛,弱可以勝強。就像魚不能離開深潭一樣,因此,國家用之戰爭的銳利武器是不能隨意向世人顯示的。
本章的至理名言流傳千古,那真是常用常新、越用越深、那用那得、誰用誰明,這就是哲學的魅力。
第三十七章:關於對「道常無為而無不為」的點滴淺思
本第三十七章用「為無為」來總結《道經》。「道常無為而無不為。侯王若能守之,萬物將自化。化而欲作,吾將鎮之以無名之朴。鎮之以無名之朴,夫將不欲。不欲以靜,天下將自正。」
一、「道常無為而無不為。侯王若能守之,萬物將自化。化而欲作,吾將鎮之以無名之朴。」
我說:天下萬物自然而然生生不息,對此,「道」常常是表現出沒有什麼作為,但是,天下萬物生生不息又沒有那一件不是「道」的作用。各諸侯王如果真能固守住這個「道」,而不想有所表現個人私慾的作為。那麼包括人類在內的萬物都將會自然而然的順應「道」而生生不息。在天下萬物生生不息中,如果發生相互慾望的衝突,「道」將會以萬物之母的質樸來制約天下萬物。
二、「鎮之以無名之朴,夫將不欲。不欲以靜,天下將自正。」
我說:通過「道」以萬物之母的質樸來制約天下萬物,天下萬物將會自行消除相互衝突的慾望,沒有萬物相互衝突的慾望,天下就會清靜了,天下將自然歸於正「道」。
本章是對《道經》的總結,就是「為無為」。《道經》也就是圍繞著這個中心議題而展開論述的。「道」的「有」與「無」的本體,為「道」作用的「為無為」,奠定了哲學基礎。「道」的本體是無始無終、無影無形、無色無味、無小無大、無上無下、無左無右、無前無後的,「道」的作用是無處不在、無時不在、無所不能、無所不為的,「道」體現出的本性是無欲、無爭、守柔、貴弱、中和、謙恭、真誠、正義、慈善的。「道」是自然、「道」是必然、「道」是規律、「道」是法則、「道」是秩序······。「道」就是那個「道」的一個名。對於人類來說就是「善」,對於社會來說就是「和」,對於自然來說就是「中」。
推薦閱讀:
——國學思索之81
寫在前面的我說
在《老子我說》的前面,本人想先說明以下三點:一、為什麼叫《老子我說》;二、究竟什麼是「道」;三、《老子》的大眾感悟。
南懷瑾先生在他的《老子他說》中,提出了一個解讀《老子》的指導思想,那就是:「假定我們要問,《老子》本書第一章首句中兩個『道』字,應當作哪種解釋才恰當?我只能說:只有親見老子,來問個清楚。不然都是他說老子,或我說老子,姑且備此一格,別成一家一言,能說到理事通達,也就差不多了,何必固執成見,追究不休呢!你千萬不要忘記老子自說的『道常無為』、『道常無名』,以及『道法自然』等的觀念。」本人正是取此意,將平日學習的淺思,點點滴滴的匯聚成一卷叫《老子我說》。
那麼究竟什麼是「道」那?我們先用現代的排除法分析一下。首先,其不是客觀唯心主義,因為「道」不是神;其次,其不是主觀唯心主義,因為「道」是客觀存在的;再其次,其不是樸素唯物主義,因為現存萬物只是「道」作用的結果;第四,其不是辯證唯物主義,因為「道」的作用不是對物質反作用。如果,用當今科學技術的最高成果,宇宙大爆炸的理論來解釋的話。大爆炸之前的那個原點是什麼那?唯心主義可以說是創世紀學說;唯物主義可以說那就是物質的,又都不能自圓其說。但是,老子在兩千五百多年前就說了那就是「道」的作用。因為,「道」雖然是無始無終、無影無形、無色無味、無大無小、無上無下、無左無右、無前無後的,但是,「道」的作用卻是無處不在、無時不在、無所不能、無所不為的,不但大爆炸的原點是「道」作用的,宇宙大爆炸同樣是「道」的作用,大爆炸後的宇宙膨脹還是「道」的作用,那麼,我們身處的天地、萬物的變化更是「道」的作用,我們人類最高的智慧「為無為」的處世哲學,毫無疑問的是「道」的作用。「道」啊!「道」究竟是什麼那?就如同我們人類的原始社會,為了生存要在茫茫大地上走出一條生存之道,這條生存之道本來就存在的,可是當我們人類走錯了道的時候,那就是條死路;走對了道的時候,那就是條活路,我們人類就是這樣經過多次的選擇,不知不覺的走在那人類生存發展的道路上。這就是「道」,可是這個「道」,又不是尋常所說的道路的那個「道」,因為,這個「道」是無始無終、無影無形、無色無味、無大無小、無上無下、無左無右、無前無後的,只好用道這個「名」字吧!可是這個「名」字,又不是平常對某個東西隨意命「名」的那樣。說其不存在吧,其是天地之始,說其存在吧,其是萬物之母。那究竟什麼是道那?還是《老子》說的好:「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呀!如果,當今的我們非要給這個「道」帶上一個什麼帽子的話,那就叫——「唯道主義」吧!!!
正是由於《老子》很難懂,因此,很多人不是望畏止步,就是知難而退。本人以前也曾讀過《老子》,總是感覺在雲霧中一般。自從翻開《南懷瑾選集》覺得眼前一亮,那既是彷若懸河,滔滔不絕,又是旁徵博引,深入淺出;既是融會古今中外史實與學說於一爐,又是當今大眾風格。同時本人又回想起初中時曾讀過哲學家艾思奇的《大眾哲學》,兩者一拍即合,非常符合本人的想法,於是就用大眾的語言,一章一章的感悟著《老子》的我說。同時,正如南懷瑾先生所講:儒學「『五四運動』當年,人們要打倒它,這是必然的。但為什麼道理呢?後來才發現,實在打得很冤枉。因為這個店,本來是孔孟兩個老闆開的股份有限公司,下面還加上一些夥計曾子、子思、荀子等等,老闆賣的東西貨真價實。可是幾千年來,被後人加了水賣,變質了。還有些是後人的解釋錯了,尤其是宋儒的理學家為然。這一解釋錯,整個光輝的孔孟思想被蒙上一層非常厚重的陰影,因此後人要推倒孔孟思想。所有四書五經,孔孟思想,大概都被限制在『朱熹的孔子思想』中。」《老子》也同樣在後人的解讀中,蒙上了神秘的道教迷霧,和經典的道家禁錮。本人在學習《南懷瑾選集》的《老子他說》中得到了啟發,總想用大眾的語言來撥開迷霧,衝破禁錮,從老子那個時代的現實和思維出發,來感悟《老子》,因此,在下不知天高地厚的,我說了很多與道教大德和道家名師相左的感悟,尤其是竟敢大不敬的有與在下自認為是私淑的南懷瑾老先生相左的感悟。只好說是「當仁不讓於師」了,但在下的本意是,願與同仁同「道」直通老子。好在不論老子的在天之靈如何評價,也不論與道教大德和道家名師的經典如何相左,那都只是我說說而已吧!
第一章:關於對「道」的點滴淺思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這是道經的總綱,對此,千古以來弟子們都在問老子,作何解釋。正如南懷瑾先生(以下簡稱先生)所說:「假定我們要問,《老子》本書第一章首句中兩個道字,應當作哪種解釋才恰當?我只能說:只有親見老子,來問個清楚。不然都是他說老子,或我說老子,姑且備此一格,別成一家一言,能說到理事通達,也就差不多了,何必固執成見,追究不休呢!你千萬不要忘記老子自說的『道常無為』、『道常無名』,以及『道法自然』等的觀念。」對此,老子卻拂袖而去,行的是「不言之教。」在下冒著再讓老子生氣的風險,與先生相左的淺思,斗膽將自己的點滴如下。
一、「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我說:「道」就如同我們人類的原始社會,為了生存要在茫茫大地上走出一條生存之「道」,這條生存之「道」本來就存在的,可是當我們人類走錯了道的時候,那就是條死路;走對了道的時候,那就是條活路,我們人類就是這樣經過多次的選擇,不知不覺的走在那人類生存發展的道路上。這就是「道」,可是這個「道」,又不是尋常所說的道路的那個「道」。只好用道這個「名」字吧!可是這個「名」字,又不是平常對某個東西隨意命「名」的那樣。
二、「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
我說:這個「道」說其不存在吧,其開創天地,說其存在吧,其是萬物的根本。
三、「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
我說:所以,在其無始無終、無影無形、無色無味、無上無下、無左無右、無前無後中,才能觀察到天地初始時自然狀態的無窮的奧妙;在感覺其作用時,才能觀察到人類所感覺到的萬物。
四、「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我說:此有與無,同出於「道」,只不過是異名,都可稱為「玄」,但是,可以說是玄奧,又可以說是玄虛,都是認識天地間萬物奧妙之門也。
當今的我們非要給這個「道」帶上一個什麼帽子的話,那就叫——「唯道主義」吧!!!如此淺思,世人可否?先生可否?老子可否?再慢慢的往下看去,但,卻都是在下的點滴。
第二章:關於對「聖人處無為之事」的點滴淺思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矣。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矣。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較,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焉而不辭。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此段是進一步闡述「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
一、「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矣。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矣。」
我說「天下都知道為了美(有為)而美(就是偽美),就是惡;都知道為了善(有為)而善(就是偽善),就是不善。(這段話體現了中國漢字「偽」的「道經」的思想,人為偽也,人有為就是偽的道理。)
二、「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較,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
我說:所以自然的美和真誠的善,在「道」的作用下中產生自然的美,在生長過程的難易中完成自然的美,在時間長短的相比較中展現自然的美,在品味的高低中傾向自然的美,在天籟之音中發出和諧的大自然的美聲,在四季前後中相跟隨大自然美的變化。
三、「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焉而不辭。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我說:所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使得萬物都不辭勞瘁地自然生長,雖然生長的很美而並不據為己有,作了也不自恃有功於天地。它們總不把生長很美的的成果據為己有。正因為天地萬物如此這般,反而使人們更加熱愛大自然的美。
如此這般,又是與傳統的名家相左,實在是沒有辦法,因為傳統的名家說服不了在下。那隻好聽聽老子是如何說的吧!老子在那?!老子在心裡。
第三章:關於對「為無為」的點滴淺思
第三章接第二章「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矣。」來進一步論證有為和無為的關係。「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是以聖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常使民無知、無欲。使夫智者不敢為也,為無為,則無不治。」
一、「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
我說:不崇尚想有所作為的,突出個人作用的,具有煽動思想的所謂賢能之士,社會上的人群就不會引起紛爭;不以金銀珠寶為貴,社會上的人群就不會有盜竊;不顯現個別人或部分人的惡欲,社會上的人群就不會思亂。
二、「是以聖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
我說:如果以聖人來治理,首先要使人清心寡欲(使民不爭),就必須讓社會上大多數人吃得飽穿得暖,才能減少人群中想有所作為的意志(使民不為盜),強壯大多數人具有能夠勞作生產的身體(使民心不亂)。
三、「常使民無知、無欲。使夫智者不敢為也,為無為,則無不治。」
我說:這樣,才能常使社會上的人群沒有那些邪惡的知識(不貴難得之貨等),沒有那些惡欲(使民不為盜等)。使得那些所謂的賢能之士的智者(不尚賢),失去了為了突出個人有所作為(使民不爭),而敢為先的社會基礎(使民心不亂)。從而,為的是實現無為,則天下大治。
現在逐漸的感悟到,整篇「道」經,是一篇前後邏輯性很強的完整的,從「道」的作用來論述我們人類最高的智慧「為無為」的處世哲學,是不是如此那?!我看是。
第四章:關於對「象帝之先」的點滴淺思
本章接第三章「為無為,則無不治」的「道」之後回答了「道」是什麼。「道沖而用之或不盈,淵兮似萬物之宗。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誰之子,象帝之先。」
一、「道沖而用之或不盈,淵兮似萬物之宗。」
我說:「道」是虛空的,是無為的,而且用之,也就是「為無為」,可能就會虛而不滿,猶如來自山長水遠處的流泉,涓涓汩汩而流注不休,終而匯聚成無底的深淵,不拒傾注,永遠沒有滿盈而無止境。好似萬物之宗,也就是「有,名萬物之母。」
二、「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
我說:「道」在作用中,會頓挫萬物中阻礙它物生長的那個物的銳利,會化解萬物中相互影響生長的紛擾,和萬物賴以生存的陽光一樣,同萬物賴以生存的塵土一樣。
三、「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誰之子,象帝之先。」
我說:「道」本無形,「道」本無名,清澈的若隱若現,無法知道它究竟是「誰」之子?似人而非人,似神而非神,實在無法比擬它像個什麼。假使真有一個能主宰萬物的大帝,那麼,這個能創造大帝的又是誰?姑且強名之叫它是「道」吧。
在下逐漸的有意無意的在注釋《道德經》,這原不是本意。只是想把自己與傳統相左的感悟點滴下來。可這一點滴就要匯聚成注釋了。
第五章:關於對「以百姓為芻狗」的點滴淺思
本章接第四章講明「道」在「象帝之先。」進一步講述「道」在天地中的作用。「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天地之間,其猶橐籥乎,虛而不屈,動而愈出。多言數窮,不如守中。」
一、「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
我說:被人祭祀的天地是沒有仁與不仁之分。天地把用草紮成的狗來祭祀祈求天地的人們,與自然生長的萬物一樣對待。並沒有因人們的祭祀,而偏愛於人。由此,被人祭祀的聖人也是無為的,也沒有仁與不仁之分。聖人把用草紮成的狗來祭祀祈求聖人的那個人,與一般百姓一樣對待,也並沒有因那個人的祭祀,而偏愛於那個人。
二、「天地之間,其猶橐籥乎,虛而不屈,動而愈出。」
我說:天地對萬物,天地就像是一個大風箱,風箱表面上看,好像是虛空無為而不屈從,實際上內部一直是在運動中,象鼓出來的風一樣,孕育出生生不息的萬物。
三、「多言數窮,不如守中」。
我說:面對孕育出來的各種各樣的,愈來愈多的,生生不息的萬物,想人為的說清楚,全部到底有多少,是沒辦法做到的。但是,不如天地會保持在適中的數量的,才就是「道」。
對「道」經的感悟,也不知為什麼,總是與人相左。還是因在下是淺思吧!
第六、七章:關於對「穀神不死」的點滴淺思
接上一章講述天地的作用後,第六章做更進一步的形象講述。「穀神不死,是謂玄牝,玄牝之門,是謂天地根。綿綿若存,用之不勤。」第七章「天長地久,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是以聖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無私邪?故能成其私。」
一、「穀神不死,是謂玄牝,玄牝之門,是謂天地根。綿綿若存,用之不勤。」
我說:看那孕育萬物的山谷,是生生不息的,是天長地久的,故稱之為「穀神」,它具有空洞虛無而生妙有的功能,便是天地萬物生命源泉的根本,取一個代名詞,便叫它是「玄牝」。「玄牝」雖然中空無物,但卻是孕育天地萬物生命的窟宅,如果要其綿綿不絕天長地久,就要用之不要過度,正如上一章所講「不如守中」也(看來天地之道就是「中」呀)。
二、「天長地久,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
我說:接上文,天地之所以天長地久,是因天地不是自生的,而是如第四章所講是「象帝(能主宰萬物的大帝)之先」的「道」所生。所以能天長地久。也正如道經的第一句話「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
三、「是以聖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無私邪?故能成其私。」
我說:聖人是以效法天地,把自己的身心擺在最後,看成是身外物一樣,不值得過分的自私。只要奮不顧身為義所努力做去。那麼,雖然看來是把自身的利益位居最後,其實恰好是一路領先,光耀千古,看來雖然是外忘此身而不顧自己,其實是自己身存天下的最好安排。豈不是正因為他沒有自私的表現,所以便完成他那真正的大私嗎?當然,這個「大私」,又可以說是真正大公無私的理念。天地之道不就是如此么?!
這兩章是由天地之道,近而引出聖人之道,放在一起,講解起來更方便。下面就要開始轉而講述人之道了。
第八章:關於對「上善若水」的點滴淺思
本章是通過「水」的形象講述,由天地之道轉而人之道的講述。「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
一、「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
我說:一個人最善,就會有如水一樣至柔之中的至剛、至凈、能容、能大的胸襟和器度。水,具有滋養萬物生命的德性。它能使萬物得它的利益,而不與萬物爭利。在這個永遠不平的物質的人世間,寧願自居下流而包容一切。所以老子形容它,「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以成大度能容的美德。幾乎就接近「道」了(「善」是人之「道」呀)。
二、「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動善時。」
我說:又進一步強調,一個人的行為如果能作到如水一樣,善於自處而甘居下,「居善地」。自然就會有如下表現:心境養到像水一樣,善於容納百川的深沉淵默,「心善淵」;行為修到同水一樣助長萬物的生命,「與善仁」;說話學到如潮水一樣準則有信,「言善信』。從而,就會立身處世作到像水一樣持平正衡,「正善治」;擔當作事像水一樣調劑融和,「事善能」;把握機會,及時而動,做到同水一樣隨著動蕩的趨勢而動蕩,跟著靜止的狀況而安詳澄止,「動善時」。
三、「夫唯不爭,故無尤。」
我說:那麼,這個人唯有與物無爭,與世不爭,那便是永無過患而安然處順,正如上一章所講述的「是以聖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無私邪?故能成其私。」
本章譯文基本上是南懷瑾先生所講,在下多少有些理解上的改動,不知可否。
第九章:關於對「功遂身退」的點滴淺思
在上一章由「上善若水」引用到人生處世的哲學上後,本章便進一步講述了,一連串「勸世文」式的老子格言。「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梲之,不可長保。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
一、「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梲之,不可長保。」
我說:端著正在接水,已經接滿了,快要溢出水來的容器,不如立即停止接水;如果要捶打已經很鋒利的銳器,使其更加銳利,那麼其鋒利就很難長保了。
二、「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
我說:財富到了金玉滿堂之時,就沒有能守住的;富貴到驕狂之時,終會自招惡果,後患無窮。
三、「功遂身退,天之道。」
我說:一個人功業完成引身而退,這是合乎天地之「道」的。如草木花果在鼎盛之時,便就是凋謝之時,誰又能不自然地退出生命的行列呢!如果說有,只有人類的心不肯甘休,永遠想在不可能永久佔有中妄圖佔有。妄想違反自然,何其可悲!
「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古往今來有幾人?!
第十章:關於對「何謂玄德」的點滴淺思
本章接第九章「功遂身退,天之道。」做進一步論述。「載營魄抱一,能無離乎?專氣致柔,能嬰兒乎?滌除玄覽,能無疵乎?愛民治國,能無知乎?天門開闔,能無雌乎?明白四達,能無為乎?生之,畜之,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是謂玄德。」
一、「載營魄抱一,能無離乎?專氣致柔,能嬰兒乎?滌除玄覽,能無疵乎?」
我說:人能將生命秉受中的肉體(營)與靈魂(魄或者稱為氣)合抱為一,永不分離么?,能專一修心養氣,使身體致柔,達到返老還童,狀如嬰兒的境界么?洗滌人的靈魂深處(玄覽),能達到毫無雜念(無疵)的狀態么?
二、「愛民治國,能無知乎?天門開闔,能無雌乎?明白四達,能無為乎?」
我說:實現愛民治國,能不用人為實現自己的慾望(有為),所特有的智慧(知)么?包括人類在內的萬物的生息(天門開闔),能沒有雌性(陰柔)么?通曉了天地間的事理,能做到為無為么?
三、「生之,畜之,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是謂玄德。」
我說:實現了上述要求,就能成為有最高修養,超越世俗的聖人,才能如天地一樣,而護情萬物,安養百姓(生之,畜之);雖能生長萬物,但不據為己有(生而不有);雖是因他的德業作為而有此成功,但他卻不自恃為己功(為而不恃);雖然雄長萬方,但卻不願永久自居於主宰的地位(長而不宰)是為「道」之德也(玄德)。正回應第二章的意思「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焉而不辭。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由本文開始,借用南懷瑾先生《老子他說》之意,不敢稱為「譯文」只好改為「我說」。在下淺思不敢有為之呀!
第十一章:關於對「無之以為用」的點滴淺思
第十一章接上一章「道」之德謂「玄德」也,進一步論述「有為與無為」之妙。「三十輻共一轂,當其無,有車之用。埏埴以為器,當其無,有器之用。鑿戶牖以為室,當其無,有室之用。故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
一、「三十輻共一轂,當其無,有車之用。」
我說:古代車輪的構成是:由車轂中心點小圓孔向外周延,共有三十根支柱輻湊,可是它的中心卻是空無一物,無為於任何一根支柱,但卻有為於全部三十根支柱輻湊,由此,車才能擔當任重道遠的負載,旋轉不休而到達目的地。
二、「埏埴以為器,當其無,有器之用。」
我說:埏,是捏土。埴,是黏上。造作陶器,必須把泥土作成一個防範內外滲漏的周延外形,使它中間空空如也處無為,才能在需要用它有為的時候,達到裝載盛滿效果。
三、「鑿戶牖以為室,當其無,有室之用。」
我說:戶是門,牖是窗。要建造一間房屋,必須要開闢門窗,只有門窗是空洞無為的,才能使光線空氣的流通,實現房屋的有為之用,達到住人而養人的效果。
四、「故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
我說:所以說,有為是實現了其利用的價值,但是,無為確是使其成為有用的價值。
謝謝朋友們的點評,在下的點滴淺思,已成為愛好,是生活的一部分了,也剎不住車了。願與同仁同車直通《老子》。
第十二章:關於對「聖人為腹不為目」的點滴淺思
針對前第十一章所說「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的運用,順理成章地說出不被外物所利用的的道理。「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畋獵,令人心發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是以聖人為腹不為目,故去彼取此。」
一、「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
我說:目若有所為,會被五色迷之,令人目盲;耳若有所為,會被五音擾之,令人耳聾;口若有所為,會被五味亂之,令口無味。
二、「馳騁畋獵,令人心發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
我說:馳騁打獵,無論是古代還是現代,都是最富於刺激性的戶外享受,會令人心瘋狂才夠刺激;遇到很難得到的財物,會令人行為不端,心生奸詐。
三、「是以聖人為腹不為目,故去彼取此。」
我說:聖人是會持守內心的虛懷若谷、寧靜致遠,而不會為目、耳、口等外在感官所動。所以,聖人會去彼取此。
常人是很難抵禦外界的誘惑,很難制約個人的慾望,做到去彼取此的。誰又不想體現自身的價值那?誰又不想有所作為那?!關鍵是從實際出發順勢而為之,是不就是為無為那?!
第十三章:關於對「何謂寵辱若驚?」的點滴淺思
接前一章不為物所累,而成為無為的大用,此十三章進而說明人生寵辱的根本癥結所在。「寵辱若驚,貴大患若身。何謂寵辱若驚?寵為下,得之若驚,失之若驚,是謂寵辱若驚。何謂貴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為吾有身。及吾無身,吾有何患?故貴以身為天下,若可寄天下。愛以身為天下,若可托天下。」
一、「寵辱若驚,貴大患若身。」
我說:受寵就感到很驚喜,受辱就感到很驚恐,那是因為過分的擔心自身的憂患。
二、「何謂寵辱若驚?寵為下,得之若驚,失之若驚,是謂寵辱若驚。」
我說:何謂寵辱若驚那?受到寵、辱,都是上對下而然。就是下級,如何會受到上級的寵愛。因此,得到上級的寵愛就會驚喜,失去上級的寵愛就會感到驚恐不安。是謂寵辱若驚。
三、「何謂貴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為吾有身。及吾無身,吾有何患?」
我說:何謂貴大患若身?我所以過分的擔心自身的憂患,那是因為我很看重自身的得失。如果,我能放棄自身的得失,我還有什麼憂患那?!
四、「故貴以身為天下,若可寄天下。愛以身為天下,若可托天下。」
我說:所以,如果象重視自身一樣,重視天下蒼生,就可以成為天下人的希望;象愛自身一樣,愛天下黎民,就可以受到天下人的信託。正像曾子曰「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臨大節而不可奪也。君子人歟?君子人也。」
無自身得失之為,而寵辱不驚。有天下得失之大為也。大「道」哉!
第十四章:關於對「是謂道紀」的點滴淺思
上一章所講「及吾無身,吾有何患」。那麼便知在現實世界中,所謂我與無我之間的關鍵,只因有此身的存在而受累無窮。本十四章順理成章,進一步說明混而為一。「視之不見名曰夷,聽之不聞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詰,故混而為一。其上不皦,其下不昧,繩繩不可名,復歸於無物。是謂無狀之狀,無物之象,是謂惚恍。迎之不見其首,隨之不見其後。執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謂道紀。」
一、「視之不見名曰夷,聽之不聞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詰,故混而為一。」
我說:只是人看不見的,但是,它是存在的,特別命名它叫「夷」,夷是平坦無阻的表示;只是人聽不到的,但是,它是在發聲的,特別命名它叫「希」,希不是無聲,而是非人類耳目所及的聲音而已;只是人感覺摸觸不到,但是,它是現實的東西,特別命名它叫「微」,微當然不是絕對的沒有,只是非人類感官所知的。總之,人的視、聽與觸覺這三種基本作用,對其聲、光、觸是追問不到底的,因此,籠統說它是「混而為一」的。
二、「其上不皦,其下不昧,繩繩不可名,復歸於無物。是謂無狀之狀,無物之象,是謂惚恍。」
我說:其雖在九天之上,也不是那麼明亮;雖在九泉之下,也不是那麼幽暗;但其,卻永遠不斷不續似的連在一起,而不知叫什麼名;你要說它是一個具體什麼東西,它又不是物質的;總之,沒有固定的形狀,也不能用任何一樣東西來比擬它的現象;其混沌不分、隱約不清、游移不定只好給他取了一個混號,叫作「惚恍」。
三、「迎之不見其首,隨之不見其後。執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謂道紀。」
我說:其是來也無所從來,你要迎接它也看不到頭。去也無法追隨,你要跟蹤也見不到尾。只好照古人對「道」的解釋,來對今人現有問題的回答。但是,「道」無今古,能知道古人對「道」的解釋,也就是對「道」知道個大概。
看來呀!正是因為天地之「道」是不可知的,人類才是不可為的。只好「為無為」了。
第十五章:關於對「古之善為士者」的點滴淺思
第十五章接上一章「能知古始,是謂道紀。」而繼續論述。「古之善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識。夫唯不可識,故強為之容。豫兮若冬涉川,猶兮若畏四鄰,儼兮其若容,渙兮若冰之將釋,敦兮其若朴,曠兮其若谷,渾兮其苦濁。孰能濁以靜之徐清,孰能安以動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蔽不新成。」
一、「古之善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識。夫!唯不可識,故強為之容。」
我說:上古在學識、智慧、道德、修養上,真正最有學問的士,對「道」是精微到妙不可言的地步,便可無所不知,無所不曉了,一切萬物皆可以隨心所欲,把握在手中是無所不通達的。一個得道有所成就的人,一般人簡直沒有辦法認識他,也沒有辦法形容他,所以,若是有所形容也是很勉強的。
二、「豫兮若冬涉川,猶兮若畏四鄰,儼兮其若容,渙兮若冰之將釋,敦兮其若朴,曠兮其若谷,渾兮其苦濁。」
我說:一個真正有道的人,做人做事絕不草率,凡事都先慎重考慮,「豫」就是有所預備,如冬天過河千萬小心,如履薄冰;要隨時隨地對所在的四面八方遲疑行事,心存畏懼,小心翼翼;待人處事都很恭敬,態度嚴肅絕不馬虎;但是,其更有洒脫自在冶然自得的一面,就像春天到了,天氣漸漸暖和,冰雪慢慢融化、散開,變成清流,普潤大地,那樣溫暖而親切;其為人一言一行,一舉一動,也要非常厚道老實,樸實無華;其內心則豁達空靈,胸懷若谷;其表面上看,像個渾渾噩噩,好像什麼都不懂,因為真正有道之士,用不著刻意表示自己有道,自以為了不起,用不著裝模作樣,故作姿態,本來就很平凡,平凡到混混濁濁,沒人識得。
三、「孰能濁以靜之徐清,孰能安以動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蔽不新成。」
我說:誰能夠在混濁如一杯水的塵世中,慢慢修習身心,長久的平靜下來,混濁的泥渣自然會沉澱,終至轉濁為清,成為一杯清水,這樣由濁到靜,由靜到清的那?誰又能夠近而安於本位,不在濁世中隨波逐流,順其天地自然而生生不息那?保有此天地之「道」者,不應有過多的慾望;唯有「古之善為士者」才沒有過多的慾望,所以能保持天地自然的狀態,而不會有人類新的作為。
面對我們人類共同生存的家園——地球,誰敢有所作為!如果有!那就是在毀滅我們自己!
第十六章:關於對「致虛極,守靜篤」的點滴淺思
接上一章對「古之善為士者」既聖人也,的形容後,本十六章繼續講述聖人「吾以觀復」。「致虛極,守靜篤。萬物並作,吾以觀復。夫物芸芸,各復歸其根。歸根日靜,是謂復命。復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沒身不殆。」
一、「致虛極,守靜篤。萬物並作,吾以觀復。」
我說:做到空(虛)到極點,才能聚精會神的持守在靜的極點;觀察天地萬物,無時無刻不在變動,如同每一根草都在生生不息地成長,這是一種「道」的作用狀況,對此,我彷彿回頭向那無窮無盡的,生命之源望去,那是永遠不生不滅,永遠無限的,不會消耗殆盡這種無比偉大的生命之根。
二、「夫物芸芸,各復歸其根。歸根日靜,是謂復命。」
我說:芸芸眾生的萬物那麼多彩多姿,但是,回頭望去,皆是依賴它自己的生命之根而活,「歸根」唯一的方法,就是求靜,能夠靜到極點,才能找到生命的本源,回歸生命的根本,那麼,這個根就是「虛」。
三、「復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
我說:回頭找到生命之根,便能不生不死,永遠常在,體會到生命之根是不生不滅,那就叫作明「道」,如果人不明白「道」的根本,不明白生命之根,便會亂作妄為,必然大凶大害,沒有好結果。
四、「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沒身不殆。」
我說:知「常」便能「容」,胸襟可以包容萬象,蓋天蓋地,自然就可以做到天下為公毫無私心了,近而「公乃王」,王者——旺也,一切萬物皆欣欣向榮,活活潑潑,這就是天地之「道」,天地生長萬物,日月照臨萬物,公平無差,並不計較報酬,才能「道乃久」,源遠流長,長生不老。明白了天地之道,就是我們這個生命,死後骨頭化成灰塵,但是生命的精神卻永遠常存,長生不老。
生命之根是致虛、致空、致靜的,因此是不生不死,永遠常在。這樣我們人類的生命之根面對生生不息的萬物,又在那哪?!那麼萬物的生命之根面對無窮的宇宙,又是在那哪?!宇宙大爆炸的那個原點,是不也是致虛、致空、致靜的呀!真是無中生有呀!!
第十七章:關於對「太上,下知有之」的點滴淺思
接十六章對生命之根的「吾以觀復」後,本章講述各類人對「道」的態度。「太上,下知有之,其次,親而譽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悠兮其貴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謂我自然。」。
一、「太上,下知有之,其次,親而譽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
我說:至高無上的「道」,在其下的人是知道其存在的。其中,次一等的人,是相信「道」的作用,通過祭拜天地,經常親近它;再次一等的人,他也許不明白「道」,但是內心卻無形中卻感到對「道」的畏懼;又下一等的人,不管天高地厚,不但根本不信有「道」,反而,對」道「表示輕蔑。
二、「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我說:總之,人的智慧是參差不齊的,有些人雖然信是信了,卻不徹底,半信半疑,因為他沒有把真理窮究徹底。有些人根本就不信,那也是沒有辦法的,因為,人的智慧是千差萬別,
三、「悠兮其貴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謂我自然。」
我說:「道」是天地的「道」,是悠然自得,為天下所共有,卻是很難說得清楚。但學「道」並沒有什麼秘密的,只要你程度夠,誠心向學,才能一層一層地進到內部的核心,並表現出具體的功用來,這之間層次深淺不同,事功的大小也就有別,等到事情有所成就,久而久之,大家習慣成自然,就會說這本來就合於自然之「道」,「道」法自然么!
「道」就是自然規律,所有的自然規律都在求適中,接近「中」的過程,就是規律也是「道」的作用的過程,不是按人的慾望有所為的。人的慾望中的惡性,在受到人性善的制約過程,就是適中的過程。因此,中——是天道;善——是人道也。不知在下是哪一等知「道」之人呀!!
第十八、十九章:關於對「大道廢,有仁義」的點滴淺思
接上一章講述各類人對「道」的態度,第十八章提出:因為「大道廢,有仁義」的亂世。所以,第十九章又提出:「見素抱樸」的救國之道。「大道廢,有仁義。智慧出,有大偽。六親不和有孝慈。國家昏亂有忠臣。」「絕聖棄智,民利百倍。絕仁棄義,民復孝慈。絕巧棄利,盜賊無有。此三者以為文不足,故今有所屬。見素抱樸,少私寡慾。」
一、「大道廢,有仁義。智慧出,有大偽。」
我說:由於,「道」衰微了,後來的人便提倡仁義道德,結果越強調越糟糕,適得其反。但是,面對「道」衰微的亂世,也只有真誠的仁義可近乎於「道」了,可是隨之而來的是更多的假仁假義。由於,人的智慧服務於人的慾望,尤其是服務於少數人(諸侯王等)的惡欲,那麼,就有了「又要當婊子,又想立牌坊」的大偽善。
二、「六親不和有孝慈。國家昏亂有忠臣。」
我說:由於,隨之而來的是更多的假仁假義,所造成六親不和,就出現了提倡父慈子孝的重要;由於,有「又要當婊子,又想立牌坊」的大偽善,造成了國家的昏亂,就出現了提倡忠臣的重要。
三、「絕聖棄智,民利百倍。絕仁棄義,民復孝慈。絕巧棄利,盜賊無有。」
我說:正是由於,上述:「大道廢,有仁義。智慧出,有大偽。」造成當時社會:家庭「六親不和」、「國家昏亂」、連年戰爭、人們流離失所,所以,只有拋棄賣弄智慧標榜的聖人、假仁假義的禮教、巧取豪奪的利益,才能使民利百倍、民復孝慈、盜賊無有。
四、「此三者以為文不足,故今有所屬。見素抱樸,少私寡慾。」
我說:為什麼要拋棄聖智、仁義、巧利這三項東西呢?用語言文字是一言難盡的,所以今日但願天下,少一些私人的,尤其是諸侯王們的慾望,應該隨時懷抱這種原始天然樸素的態度來處事。
看來老子面對著當時的社會狀態,並不是反對「仁義」,而是認為「大道廢」也就只有「仁義」近乎於「道」了。願全天下返樸歸真可能么?那是倒退?還是進步那?兩千五多百年了!!!。
第二十章:關於對「絕學無憂」的點滴淺思
把「絕學無憂」放在本章的開始,是因為第二十章,就是接上一章「見素抱樸」,而進一步對「絕學無憂」進行的論述。「絕學無憂,唯之與阿,相去幾何?善之與惡,相去若何?人之所畏,不可不畏。荒兮其未央哉!眾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我獨泊兮其未兆,如嬰兒之未孩,傫傫兮若無所歸。眾人皆有餘,而我獨若遺。我愚人之心也哉!沌沌兮。俗人昭昭,我獨昏昏,俗人察察,我獨悶悶。澹兮其若海,颶兮若無止。眾人皆有以,而我獨頑且鄙。我獨異於人,而貴食母。」
一、「絕學無憂,唯之與阿,相去幾何?善之與惡,相去若何?人之所畏,不可不畏。」
我說:人類不要一切學問,什麼知識都不執著,人生只憑自然,就會無憂無慮。那麼來看看人類有學問的憂慮吧!唯命是從與阿諛奉承帶來的煩惱,又有多少區別那?做了善事不一定會有好報,而做惡事的反而有可能得到好的結果,善惡之間很難分辨,那麼做善事與作惡事又有多少區別那?每個人又隨時隨地對世上,人人都必須遵守的種種清規戒律,保持著畏懼的心裡。
二、「荒兮其未央哉!眾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我獨泊兮其未兆,如嬰兒之未孩,傫傫兮若無所歸。眾人皆有餘,而我獨若遺。」
我說:人類的憂慮,就像荒原大漠一樣,廣大無邊,永遠沒有盡頭呀!而眾人那,卻在熙熙攘攘的塵世中,忙忙碌碌為了生活爭名奪利,自認為就如同是在享受祭祀的牛羊烹飪的美味佳肴,如同春遊一樣愉悅。而我卻獨自如同置身於,微波不興澄澈到底的一潭清水,以平常的心境,保持得像初生嬰兒般的純潔天真。世上的人終生勞累呀!內心惶惶不知所歸,都認為自己了不起,拚命追求,什麼都想佔有。而獨我什麼都不要,好像被這個熙熙攘攘的塵世遺忘了一樣。
三、「我愚人之心也哉!沌沌兮。俗人昭昭,我獨昏昏,俗人察察,我獨悶悶。」
我說:外人看我就是一個愚昧之人呀!一天總是糊裡糊塗的。世人都是自以為是明明白白,卻認為我是昏昏沉沉,普通人對任何事都很精明,事事精打細算,但是我倒是笨笨的。
四、「澹兮其若海,颶兮若無止。眾人皆有以,而我獨頑且鄙。我獨異於人,而貴食母。」
我說:其實,一個修道人的胸襟,要像大海一樣寬闊無際,容納一切細流,容納一切塵垢。只有如此,彷彿自己在高高的山上,方能有所體會在那高遠的天地里,好像有無比美妙的音樂,虛無飄渺,人間樂曲所不能及的「天籟」之音。一般人對人生都有目的,而我不但是沒有目的,還要對自己的個性永遠堅持不變,即使自己所有的言行舉止,非常給人看不起,甚至糟糕透了,也要永遠堅持。如此的處世態度,雖然和眾人不同,卻不是標新立異,驚世駭俗。這乃為了還我本來面目,永遠回歸到生母的懷抱--「道」的境界中去。
返樸歸真,保持真性情乃是真學問!
第二十一章:關於對「惟道是從」的點滴淺思
本章接第二十章「絕學無憂」,進一步講述「惟道是從」的感覺。「孔德之容,惟道是從。道之為物,惟恍為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自古及今,其名不去,以閱眾甫。吾何以知眾甫之狀哉?以此。」
一、「孔德之容,惟道是從。道之為物,惟恍為惚。」
我說:真正的大德,只有按照「道」的要求去做。那麼,「道」是個什麼東西哪?「道」光明燦爛、飄然無形。
二、「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
我說:「道」就是在那麼一個,毫無邊際、活活潑潑的一片光明境界里,而且在這個光明的境界里,似乎確有這麼一個光明燦爛、飄然無形東西。
三、「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
我說:那是極其深遠、高大而又不可知,但其中又是非常具有精、氣、神的活力。那精、氣、神的活力是真實的,是可信的。
四、「自古及今,其名不去,以閱眾甫。吾何以知眾甫之狀哉?以此。」
我說:它是參天地的造化之機,不生不滅,永恆存在。從古至今,只有一個:其「名」就是——「道」。如果真的感悟了「道」,那麼你便能無所障礙地觀察一切眾生相,了知一切眾生的根性。我為什麼能夠了解一切人的根性,一切人的心理思想呢?就是因為得了「道」,所以才能無所不知。
真可謂是:「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呀!
第二十二章:關於對「曲則全」的點滴淺思
本章接「惟道是從」,進一步論述「曲則全」的「道」理。「曲則全,枉則直,窪則盈,敝則新,少則得,多則惑,是以聖人抱一為天下式。不自見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長。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古之所謂曲則全者,豈虛言哉!誠全而歸之。」
一、「曲則全,枉則直,窪則盈,敝則新,少則得,多則惑,是以聖人抱一為天下式。」
我說:在為人處事中,只有學會了彎曲的功能才能成事;但是彎曲過了就要糾正過來;因此,只有低洼處才具有裝滿水的功能;只有衰敗到了一定的程度才會有新生;總之,對財物只有少,通過努力才可以有所收穫;財物多了反而會因此,而使你感覺迷惑;所以,聖人一定會固守「道」這唯一的方式生活於天下。
二、「不自見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長。」
我說:不要只看到自己的私利,要著眼於整個社會,才會明白上述的道理;不要自以為是,才能開彰大業;不要居功自傲,天下明眼人不會埋沒了你真正功高望重的知名度;不要自尊到了傲慢的程度,才能有所進步。
三、「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古之所謂曲則全者,豈虛言哉!誠,全而歸之。」
我說:只有聖人!能夠真正做到與世無爭,所以,天下沒能與聖人相爭的。所以,古往今來能做到「曲則全」的人,都會保全自己的成就,自己的道德,完美自己的人格。這可不是空話啊!但是,只有做到真誠的人,才能真正做到「曲則全」。
「曲則全」就是「為無為」處事哲學的運用。也只有沿著「為無為」這條主線來感悟《老子》,才能撥開傳統道家、道教那神秘的紗帳,直通《老子》。
第二十三章:關於對「希言自然」的點滴淺思
本第二十三章,是對修道者的勸告。「希言自然。故飄風不終朝,驟雨不終日。孰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況於人乎?故從事於道者,道者同於道,德者同於德,失者同於失。同於道者,道亦樂得之。同於德者,德亦樂得之。同於失者,失亦樂得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一、「希言自然。故飄風不終朝,驟雨不終日。孰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況於人乎?」
我說:天地間原本存在的自然現象,是不可能說清楚的。因此,就是颶風,在夜裡是比較大,最大的風速中心不過幾個時辰就會過去了,不會整天吹的;就是很大的雷雨,大概一兩個時辰也會就過去了,也不會整天的下;那麼,是誰在主宰其事呢!這就是天地間自然的法則,它就是「道」。天地間的現象永遠是在變化中的,沒有哪一種自然現象是長久不變的,何況人生更不能祈求大富大貴長生不老。
二、「故從事於道者,道者同於道,德者同於德,失者同於失。」
我說:因此,從事修道者,修道者會適應道的變化;但是,修道者必有德,會像德一樣固守高尚;修道者也會有所失,那也是應該是失去的。
三、「同於道者,道亦樂得之。同於德者,德亦樂得之。同於失者,失亦樂得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我說:修道者適應道的變化,道也就會發揮更大的作用;修道者固守高尚的德,高尚的德就會更好地發揚光大;修道者失去的,那是修道應該失去的。關鍵在於修道者的信心不足,信心不足還是大有人在的。
上述又與傳統的解說相左,與先生的《他說》也大相徑庭,所以只好是我說了,但是,真誠的修道者,在於修道的過程。
第二十四章:關於對「有道者不處」的點滴淺思
接上一章是對修道者的勸告,本第二十四章講述「有道者不處」。「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見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無功,自矜者不長,其在道也,曰:餘食贅行,物或惡之,故有道者不處。」
一、「企者不立,跨者不行,」
我說:腳尖踮起來遠望,是難以長久立足的。跨開大步走路,是走不遠的。
二、「自見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無功,自矜者不長,」
我說:只看到自己的私利,不會明白「道」;自以為是,不能開彰大業;居功炫耀,反而沒有了功德;自尊到了傲慢的程度,不會有所進步。
三、「其在道也,曰:餘食贅行,物或惡之,故有道者不處。」
我說:上述表現對修道人來說,如人吃飽了還要吃一樣多餘,任何一件東西對於多餘的無用的負擔,都會很厭惡的。所以有道之士,自處絕不如此,絕對沒有這種心理行為,才算合於「道」行。
但是,「自見」、「自是」、「自伐」、「自矜」,是人類的通病,一般人的心理,大多具有這些根本病態。因此,對常人來說修「道」難呀!
第二十五章:關於對「道法自然」的點滴淺思
接上一章是對「有道者不處」的講述,本第二十五章回答:究竟「道」是什麼?「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大日逝,逝曰遠,遠日反。故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域中有四大,而王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一、「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
我說:有這麼一個東西渾然一體,它是先於天地而生,清虛寂靜!廣闊無邊!超越於一切萬物之外,悄然自立,不動聲色,不因萬物變化而變化,不因萬物生滅而生滅。它無所不在,永遠無窮無盡。這個東西就是天地萬物的根本,我實在很難用一般世間的語言文字來形容,所以不得已,姑且叫它做「道」。
二、「強為之名曰大。大日逝,逝曰遠,遠日反。」
我說:因為這個東西實在是無量無邊,太大了,所以只好叫做「大」;大也就是永遠的向內外四面八方延伸發展,無限的擴張;沒有不及的地方,也是無量無邊,無窮無盡;最遠的就是最近的,天邊就在眼前。
三、「故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域中有四大,而王居其一焉。」
我說:因此,道大、天大、地大、人大。天地間有四大,而人只是其一也。
四、「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我說:人要效法大地馱載萬物,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地要效法天,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天要效法道,生生不息,源源而來,生天生地;道就是自自然然的。
道啊!就是道,自然就是自然,此外再也沒有一個由來,既沒有為什麼,也不是為了什麼,本來就是這樣,原封未動,無始無終,無前無後,不生不滅,變化無窮。創造了天地和萬物的生生滅滅。
第二十六章:關於對「重為輕根」的點滴淺思
本第二十六章接上一章「道法自然」的講述,來說明修道者應身負天下重任。「重為輕根,靜為躁君。是以聖人終日行而不離輜重,雖有榮觀,燕處超然。奈何萬乘之主,而以身輕天下,輕則失本,躁則失君。」
一、「重為輕根,靜為躁君。」
我說:重是輕的根源。靜是躁的主宰。
二、「是以聖人終日行而不離輜重,雖有榮觀,燕處超然。」
我說:所以,志在修道的聖賢,始終要戒慎恐懼,隨時隨地身負著濟世救人的重任。雖然,能做到功在天下,得到萬民載德的榮耀,依然有超然物外,不受功成名遂、富貴榮華而自累其心,不改其本來的質樸。
三、「奈何萬乘之主,而以身輕天下,輕則失本,躁則失君。」
我說:無奈當今的各諸侯王,不但,不知自身修道的重要,而又不能肩負天下大業的重任,視天下大業如兒戲,性情暴躁不擇手段,只圖享受與眼前攫取的功利,因此,不但,會輕輕易易的失去了天下,反而得到了喪身失命的後果。
南懷瑾先生的《老子他說》,不知什麼原因只說到了第二十六章,以下那可就是真正的我說了。好在先生提出了一個解讀《老子》的指導思想,那就是:「假定我們要問,《老子》本書第一章首句中兩個『道』字,應當作哪種解釋才恰當?我只能說:只有親見老子,來問個清楚。不然都是他說老子,或我說老子,姑且備此一格,別成一家一言,能說到理事通達,也就差不多了,何必固執成見,追究不休呢!你千萬不要忘記老子自說的『道常無為』、『道常無名』,以及『道法自然』等的觀念。」以此來指導以下的《老子》我說吧!
第二十七章:關於對「善行無轍跡」的點滴淺思
本第二十七章接上一章說明修道者應身負天下重任後,進一步講述修道者必須真誠。「善行無轍跡,善言無瑕謫﹔善數不用籌策﹔善閉無關楗而不可開,善結無繩約而不可解。是以聖人常善救人,故無棄人﹔常善救物,故無棄物。是謂襲明。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師﹔不善人者,善人之 資。不貴其師,不愛其資,雖智大迷,是謂要妙。」
一、「善行無轍跡,善言無瑕謫﹔善數不用籌策﹔善閉無關楗而不可開,善結無繩約而不可解。」
我說:真誠的修道,是不會裝模作樣留下修道痕迹的,真誠的說話是不會有過失的,真誠的與人論道是不用籌碼的,真誠者不想說時,如門一樣就是沒有門閂也不能使其開口,真誠者的言行,不用如繩索來約束也不會隨意行事。
二、「是以聖人常善救人,故無棄人﹔常善救物,故無棄物。是謂襲明。」
我說:因此,聖人經常真誠的救助人,而沒有把任何人遺棄;經常真誠的拯救萬物,而沒有把那一種生物遺棄,這就是承襲了「道」之明。
三、「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師﹔不善人者,善人之資。」
我說:所以,真誠的待人者,可做不真誠人的老師,對不真誠的人,真誠的人要給予幫助。
四、「不貴其師,不愛其資,雖智大迷,是謂要妙。」
我說:不真誠的人,如果不重視其老師,不接受其老師的幫助,雖然,天生聰穎也會迷惑,這就是為什麼常人迷惑的奧妙。
善者真誠,常人如果能做到時時真誠、事事真誠、對所有人真誠、一輩子真誠,那是真的不容易呀!
第二十八章:關於對「朴散則為器」的點滴淺思
本第二十八章接上一章說明述修道者必須真誠,進一步說明「道」的運用。「知其雄,守其雌,為天下溪;為天下溪,常德不離,復歸於嬰兒。知其白,守其黑,為天下式;為天下式,常德不忒,復歸於無極。知其榮,守其辱,為天下谷;為天下谷,常德乃足,復歸於朴。朴散則為器,聖人用之則為官長。故大制不割。」
一、「知其雄,守其雌,為天下溪;為天下溪,常德不離,復歸於嬰兒。」
我說:看到高山的雄偉,那是因為有像峽谷那樣的柔順,猶如溪流從高山到峽谷一樣;如像天下的溪流那樣,經常按照自然狀態做人,就能回歸到無知無欲的嬰兒狀態。
二、「知其白,守其黑,為天下式;為天下式,常德不忒,復歸於無極。」
我說:有光明的白天,那是因為有黑暗的夜晚,這已經是天地間的自然形式;如像天地間的這種自然形式,永遠不出差錯,就會回歸於萬物的本原。
三、「知其榮,守其辱,為天下谷;為天下谷,常德乃足,復歸於朴。」
我說:知道榮耀,那是因為存在屈辱,猶如山谷有山有谷;只有像山谷那樣,最能體現出自然的常態,就會回歸於質樸。
四、「朴散則為器,聖人用之則為官長。故大制不割。」
我說:質樸的「道」在人類社會的運用,則成為社會的百業,聖人組織利用社會百業,成為治國的領導,所以,完整的國家的體制是不可割裂的。
返樸歸真對於個人來說就是真誠,對於國家來說就是和諧,對於人類來說就是天人合一。
第二十九章:關於對「聖人去甚,去奢,去泰」的點滴淺思
本第二十九章接上一章在「道」的運用下,對聖人提出要求。「將欲取天下而為之,吾見其不得已。天下神器,不可為也,不可執也。為者敗之,執者失之。是以聖無為,故無敗﹔無執,故無失。夫物或行或隨﹔或噓或吹﹔或強或羸﹔或載或隳。是以聖人去甚,去奢,去泰。」
一、「將欲取天下而為之,吾見其不得已。天下神器,不可為也,不可執也。」
我說:準備想以治理天下而有所作為的各位諸侯,我看他是不可能達到目的。治理天下的那個神聖的組織機構,不是可以隨意作為的,不是可以隨意掌握的。
二、「為者敗之,執者失之。是以聖無為,故無敗﹔無執,故無失。」
我說:看看眼前的列位諸侯,有多少想有所作為,而失敗,又有多少想固執不放,而失去性命。對此,聖人為無為,所以,沒有失敗;不固執,所以,沒有所失。
三、「夫物或行或隨﹔或噓或吹﹔或強或羸﹔或載或隳。是以聖人去甚,去奢,去泰。」
我說:天下萬物,有的會獨自行事,有的只會跟隨;有的會悄無聲息,有的會顯示聲勢;有的會很強大,有的會很瘦弱;有的會有馱載它物的生存,有的會對它物很有破壞性。對此,聖人必須去掉極端的、奢侈的。過分的慾望。
適中,就是「道」的要求,也就是聖人的為無為,君子「中庸」也。
第三十章:關於對「以道佐人主者」的點滴淺思
本第三十章接上一章在要求「聖人去甚,去奢,去泰道」,對聖人又提出如何「以道佐人主者」。「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強天下。其事好遠。師之所處,荊棘生 焉。大軍之後,必有凶年。善有果而已,不以取強 。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驕。果而不得已, 果而勿強。物壯則老,是謂不道,不道早已。」
一、「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強天下。其事好遠。」
我說:用「道」來輔佐諸侯王,不用憑兵力逞強於天下。現在要實現,用「道」來輔佐諸侯王,不用憑兵力逞強於天下,還有很大的距離,也很難做到。
二、「師之所處,荊棘生焉。大軍之後,必有凶年。」
我說:看當今,大軍所經過的地方,田地荒蕪荊棘叢生,大戰結束後,一定會帶來災荒的年景。
三、「善有果而已,不以取強 。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驕。果而不得已, 果而勿強。」
我說:因此,只好要善於用兵,只要能取得要取得的成果就可以了,不要憑兵力趁機去索取更多的要求;有了戰果,不可妄自尊大;有了戰果,不可過分炫耀;有了戰果,不可驕橫跋扈;戰果的取得,那是不得已而為之;取得了戰果後,就不要再用武力來逞強於天下了。
四、「物壯則老,是謂不道,不道早已。」
我說:歷史與現實證明:用武力來逞強於天下之時,也就是衰敗之日,這是不符合「道」的,當今,天下離開「道」已經很久了。
這是老子不得已用兵的用兵之「道」,必然會對「孫子」產生很大的影響。
第三十一章:關於對「戰勝以喪禮處之」的點滴淺思
本第三十一章接上一章在要求聖人如何採用不得已用兵的用兵之「道」後,而進一步提出聖人對用兵的態度。「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惡之,故有道者不處。君子居則貴左,用兵則貴右。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為上。勝而 不美,而美之者,是樂殺人。夫樂殺人者,則不可 得志於天下矣。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偏將軍居左,上將軍居右,言以喪禮處之。殺人之眾,以悲 哀泣之,戰勝以喪禮處之。」
一、「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惡之,故有道者不處。君子居則貴左,用兵則貴右。」
我說:無論誰用兵,都是不祥的事情,對這件事大多數人都是很厭惡的。所以,修道者不會處於用兵之事。做為君子平常居住以左為貴,用兵的則以右為貴。
二、「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為上。」
我說:用兵這件事是不祥之事,不是君子應該做的事情,如果,不得已而用兵,應該以恬靜平淡之心來對待用兵。
三、「勝而不美,而美之者,是樂殺人。夫樂殺人者,則不可得志於天下矣。」
我說:即使勝利了也不要讚美,而讚美用兵勝利的人,那就是樂於殺人。任何樂於殺人的人,是不可使其在天下得志的。
四、「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偏將軍居左,上將軍居右,言以喪禮處之。」
我說:應為,吉慶的事崇尚左,凶喪的事崇尚右。用兵時是偏將軍居於左,而上將軍居於右,所以說要用凶喪的禮儀來對待用兵。
五、「殺人之眾,以悲哀泣之,戰勝以喪禮處之。」
我說:因用兵,雙方都會死傷很多的人,不論勝敗都應該懷著悲哀的心情而哭泣。就是勝利者也要按照凶喪的禮儀來行事。
春秋無義戰,用兵沒有勝利者,因此,不得已的而用兵的聖人要「戰勝以喪禮處之」。
第三十二章:關於對「道常無名」的點滴淺思
本第三十二章接上一章在提出聖人對用兵的態度後,指出「道常無名」。「道常無名,朴雖小,天下莫能臣。侯王若能守之,萬物將自賓。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將知止,知止可以不殆。譬道之在天下,猶川穀之於江海。」
一、「道常無名,朴雖小,天下莫能臣。侯王若能守之,萬物將自賓。」
我說:這個名叫「道」的,是常常不為世人所知道的,因為其雖然質樸的不易被人發覺,但是,天下沒有誰能夠使其臣服。那個諸侯王如果能固守「道」,天下萬物就會自動臣服。
二、「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將知止,知止可以不殆。」
我說:由於「道」的作用,天地就會相合,呈現出風調雨順,黎民百姓也用不著誰的強制命令,而會自然和諧,從此,開始遵照這個名叫「道」的要求去做,遵照這個名叫「道」的去做,人們就將會知道制止自己的貪慾,而感到心滿意足,如能制止自己的貪慾,人們也就不會有生活上的危險。
三、「譬道之在天下,猶川穀之於江海。」
我說:如果普天下人世間都會遵照「道」的要求去做,那麼,整個人類社會,就猶如條條江河流向大海一樣自然。
《大學》一書中也提出:「知止而後能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只有「知止」才可修道呀!
第三十三章:關於對「自知者明」的點滴淺思
本第三十三章接上一章對人們提出知止貪慾的要求後,進一步指出「自知者明」。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知足者富。強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壽。」
一、「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
我說:能夠認識他人的人是有智慧的人,只有能夠認識自己的人才是真正的明白人。能夠戰勝他人的人是有力量的人,只有能夠克服自己慾望的人才算做真正堅強的人。
二、「知足者富。強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壽。」
我說:能夠在自己慾望上知道滿足的人才是真正富有的人,能夠堅強的為「道」而行事的人定是有志向的人。只有不失掉自己的志向的人才能長久的為此努力,而且就是死去了也不會被人們忘記,這才是真正長壽的人。
對此,不由得使我想起了,近代傑出詩人,著名作家、編輯家,忠誠的愛國主義者臧克家先生為紀念魯迅先生而作的《有的人》中的一句詩「有的人活著/他已經死了;/有的人死了/他還活著。」
第三十四章:關於對「大道泛兮」的點滴淺思
本第三十四章接上一章對人們提出「自知者明」的要求,又進一步指出「大道」為什麼能成其大。 「大道泛兮,其可左右。萬物恃之以生而不辭,功成而不有。衣養萬物而不為主,可名於小;萬物歸焉而不為主,可名為大。以其終不自為大,故能成其大。」
一、「大道泛兮,其可左右。萬物恃之以生而不辭,功成而不有。」
我說:「大道」就像水一樣流經大地啊,它能夠左右著萬物的生存,萬物依靠「大道」生生不息,而「大道」卻從不推辭,對此成功之舉「大道」卻從不據為己有。
二、「衣養萬物而不為主,可名於小;萬物歸焉而不為主,可名為大。」
我說:「大道」滋養了萬物而不做萬物的主宰,由於「大道」無私無欲而從不讓萬物知道其功績之名;萬物都依靠於「大道」生存,而其卻不做萬物的主宰,因此,「道」之名是真正的「大」。
三、「以其終不自為大,故能成其大。」
我說:因為,「道」始終不自以為大,所以能成其「大」。
對此,又進一步的感悟到:「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也。
第三十五章:關於對「執大象」的點滴淺思
本第三十五章是接上一章,講述的「大道」為什麼能成其大後,進一步講述「道」在世間的作用。「執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泰。樂與餌,過客止。道之出口,淡乎其無味,視之不足見,聽之不足聞,用之不足既。」
一、「執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泰。」
我說:順應大「道」的作用,那是天下萬物都嚮往的,嚮往那沒有傷害和被傷害的的大自然,萬物彼此相安太平泰然處之。
二、「樂與餌,過客止。」
我說:但是,世間美妙的音樂會誘惑人們的耳朵,美味的食品會誘惑人們的嘴巴,天下那匆匆過往的人們會因被吸引而停留。
三、「道之出口,淡乎其無味,視之不足見,聽之不足聞,用之不足既。」
我說:可是一但把「道」的妙用說出來,使人們有所感悟。那人世間的一切誘惑就會淡的無味,連看都不值得去看,聽都不值得去聽,用都不值得去用。
我說——又有些與傳統理解相左,但是在下感覺《老子》全文的連貫性,和每一章都是說明了一個道理的完整性,認為,本章是接上一章,講述的「大道」為什麼能成其大的基礎上,進一步講述「道」在世間的作用。
第三十六章:關於對「國之利器不可以示人」的點滴淺思
本第三十六章是接上一章,講述「道」在世間的作用,又進一步的在講述「道」的作用。同時,強調因「道」的作用,國家用之戰爭的銳利武器是不能隨意向世人顯示的。「將欲歙之,必故張之﹔將欲弱之,必故強之﹔將欲廢之,必故興之﹔將欲取之,必故與之。是謂微明。柔弱勝剛強。魚不可脫於淵,國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一、「將欲歙之,必故張之﹔將欲弱之,必故強之﹔將欲廢之,必故興之﹔將欲取之,必故與之。」
我說:「大道」在作用的過程中對待天下萬物,凡是將要收斂它,必姑且使它張狂;凡是將要消弱它,必姑且使它強盛;凡是將要廢除它,必姑且使它興旺;凡是將要奪取它,必姑且使它得到。
二、「是謂微明。柔弱勝剛強。魚不可脫於淵,國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我說:這就叫做通過小事,來說明「道」的大道理。總之,柔可以勝剛,弱可以勝強。就像魚不能離開深潭一樣,因此,國家用之戰爭的銳利武器是不能隨意向世人顯示的。
本章的至理名言流傳千古,那真是常用常新、越用越深、那用那得、誰用誰明,這就是哲學的魅力。
第三十七章:關於對「道常無為而無不為」的點滴淺思
本第三十七章用「為無為」來總結《道經》。「道常無為而無不為。侯王若能守之,萬物將自化。化而欲作,吾將鎮之以無名之朴。鎮之以無名之朴,夫將不欲。不欲以靜,天下將自正。」
一、「道常無為而無不為。侯王若能守之,萬物將自化。化而欲作,吾將鎮之以無名之朴。」
我說:天下萬物自然而然生生不息,對此,「道」常常是表現出沒有什麼作為,但是,天下萬物生生不息又沒有那一件不是「道」的作用。各諸侯王如果真能固守住這個「道」,而不想有所表現個人私慾的作為。那麼包括人類在內的萬物都將會自然而然的順應「道」而生生不息。在天下萬物生生不息中,如果發生相互慾望的衝突,「道」將會以萬物之母的質樸來制約天下萬物。
二、「鎮之以無名之朴,夫將不欲。不欲以靜,天下將自正。」
我說:通過「道」以萬物之母的質樸來制約天下萬物,天下萬物將會自行消除相互衝突的慾望,沒有萬物相互衝突的慾望,天下就會清靜了,天下將自然歸於正「道」。
本章是對《道經》的總結,就是「為無為」。《道經》也就是圍繞著這個中心議題而展開論述的。「道」的「有」與「無」的本體,為「道」作用的「為無為」,奠定了哲學基礎。「道」的本體是無始無終、無影無形、無色無味、無小無大、無上無下、無左無右、無前無後的,「道」的作用是無處不在、無時不在、無所不能、無所不為的,「道」體現出的本性是無欲、無爭、守柔、貴弱、中和、謙恭、真誠、正義、慈善的。「道」是自然、「道」是必然、「道」是規律、「道」是法則、「道」是秩序······。「道」就是那個「道」的一個名。對於人類來說就是「善」,對於社會來說就是「和」,對於自然來說就是「中」。
推薦閱讀:
※封神誰是鴻鈞之下最強聖人?有四把仙劍的通天教主斗得過老子嗎?
※《老子天道論》講解提綱
※《老子》中「塞其兌,閉其門」之句中,兌、門指什麼?
※老子心法十訣,終身受益!
※[轉帖]老子的道與西方神哲學比較
TAG:老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