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愛華:探索性活動區的特點及環境創設
探索性活動區的特點
及環境創設
探索性活動區是四大類型活動區(即表現性活動區、探索性活動區、運動性活動區和欣賞性活動區)之一。一般來說,新異刺激引發探索活動,探索是以未知為導向的,目的是使幼兒通過活動對未知世界有所發現,從而獲得新知,以充實自己的認知結構。對幼兒來說,探索性活動區能滿足他們的好奇心並極具挑戰性,使他們經歷好奇、提問、嘗試、發現等過程。因此,如何通過創設環境引發幼兒的認知衝突,讓幼兒在不斷嘗試錯誤的過程中建構自己的經驗,是教師對這類活動區的主要作為。
1.益智區
在益智區,教師可根據課程的目標投放各種有益於幼兒思維能力發展的操作材料,讓幼兒主動探索,得到思維的訓練。幼兒在益智區表現出的更多的是邏輯思維,邏輯思維的訓練在數學領域尤為突出,所以教師在益智區里會較多地投放數學領域的操作材料,有時就將其稱為數學區。益智區最容易出現的問題是,幼兒不願意選擇枯燥的練習性材料,所以這一區域對教師投放材料的要求較高。教師要考慮的是,對同樣的材料,怎樣投放才能既不使幼兒感到活動無趣,能較長時間保持興趣,又能使幼兒獲得預期的經驗。
我們認為,益智區的材料主要有這樣幾類構成,第一類是教師設計的結構化材料,因為玩法是教師設計的,所以如何引發幼兒對這類材料的興趣是最令教師費心思的。其實,這類結構化材料一旦加入競賽的元素,並用於智力性的規則遊戲,那麼其活動的趣味性就會大大增強。第二類材料是封閉與開放相結合的材料,如拼圖類材料、測量工具等。凡是封閉的幾何圖形組合,最好增加其數量,以便幼兒進行創造性組合。同樣,在提供標準化測量工具的同時必須配有非標準化的可用作替代測量的材料,以便幼兒更加靈活地在兩者之間轉換,包括長度測量工具和各種非標準化的體現各種長度的材料,也包括有刻度的和大小遞進規則的容器,以及各種自然容器。第三類是一定數量的基本件(如一盒紐扣、一盒珠子)、一定數量的迷你形象玩具(如相同的水果、蔬菜、昆蟲、人物、動物等)。這類材料會使幼兒自發地進入情景性的活動,在遊戲情景中創造性地運用數學經驗,從而促進其邏輯思維能力的發展。
總之,保障益智區材料的吸引力,使幼兒自覺進入這個區域活動,將極大地滿足幼兒的求知慾,使幼兒形成愛動腦筋的習慣,變得聰明和有智慧,並且促進幼兒理智感的發展。
2.科常區
在科常區,教師通過投放各種低結構化的材料,讓幼兒通過與材料的互相作用,獲得物體屬性和事物關係的知識。因此,科常區是幼兒探索發現客觀世界物理經驗的場所。
幼兒園科學教育涉及的內容很多,幼兒獲得科學常識的途徑也很多。活動區涉及的主要是能讓幼兒直接操作和體驗的內容,這些內容源於幼兒生活中的各種常見現象。比如,通過幾面鏡子揭示萬花筒好看的原理;玩弄一個手電筒則可把影子的變化大概搞清楚;擺弄幾個小小的燈泡和電池,就能明白電的正負極關係;通過幾塊板條的不同擺放,則可理解坡度與速度的關係……可見,科常區的魅力就在於幼兒自己可以經歷發現事物奧秘的過程。
幼兒在科常區進行的探索如同成人的研究,他們的好奇就是由提出問題開始的,他們嘗試錯誤並不斷自我糾正的操作過程,即是在運用解決問題的各種方法,他們的每一次錯誤的嘗試實際上就是對某種假設的否定,最後對假設的驗證就是他們的研究發現,所以科常區就好比是幼兒的科學實驗室。我們在思考如何創設環境、選擇怎樣的材料時,實際上就是在為幼兒選擇研究的課題,課題必須來源於幼兒的生活,解決的問題必須是幼兒身邊的科學。而教師呈現材料的思路則是如何創設問題情境,激發幼兒的好奇心,其中最關鍵的是引發幼兒的認知衝突,激發他們的探求欲。
科常區的活動往往能使幼兒長久地保持興趣,這是因為幼兒不但能通過探索有所發現,而且在有所發現以後,還會不斷地用這個發現創造性地進行遊戲。所以,科常區不僅能滿足幼兒的好奇心,而且會激發他們的表現力,從而使其保持求知慾;不僅暫時解決了幼兒對某一科學現象的困惑,而且還為幼兒入學以後對這些現象的抽象學習奠定了感性經驗方面的基礎。
3.沙水區
沙水區一般設置在幼兒園班級活動室之外,玩沙、玩水的設施是幼兒園必不可少的硬體之一。因為沙水遊戲涉及幼兒各個發展領域多種經驗的獲得,沙水自身的多種特點使其極具探索的價值,同時沙水材料所具有的開放性又適宜於幼兒的多種表現,所以沙水遊戲具有探索與表現的雙重特點,是一種綜合性的活動。
但是,在開展沙水遊戲時往往需要添加各種輔助材料,而不同的輔助材料將引發不同的活動,由於這些活動的差異源於幼兒運用不同的輔助材料作用於沙水的探索,所以我們將這種綜合性的活動仍然置於探索性活動區加以闡述。
一般來說,每所幼兒園只有一個沙池供全園幼兒輪流使用,所以沙池面積要足夠大,以便每個班的幼兒都能獲得玩沙的機會。由於沙子是一種不定型的材料,具有可塑性和變化性,所以沙池裡發生的遊戲類型與投放在沙池裡的輔助材料有關。玩沙的工具包括挖掘類、濾器類、容器類、建構類、形象類,但無論用哪種輔助材料,都會涉及對沙的特性的探索,比如在挖溝、堆山、造路的建構中,在挖掘和裝運沙土的活動中,都在比較干沙和濕沙的特點以及進行某種行為的可能性。
玩水的輔助材料具有更強的預設性,這取決於隱含在玩水遊戲中的課程目標。比如,想要幼兒獲得沉浮概念,那麼就會投放各種能夠沉下去浮起來的材料,為引發認知衝突,可投放會沉的小東西和不會沉的大東西;如果要讓幼兒了解水的滲透性,那麼就會投放各種材質的紙張和布料,幼兒看其滲水和防水的差異性;如果要讓幼兒掌握空氣壓力對水的推動力,那麼就會投放能夠通過空氣擠壓推動水流速度的容器等;如果要讓幼兒獲得水流動力原理,那麼可能就會設計水流帶動齒輪轉動的裝置……凡此種種都證明,玩水能讓幼兒通過了解水的特性獲得它與其他物體的關係的經驗。
玩沙和玩水是兩種活動,沙池和水池也是分開設置的,沙池是固定的,水池則有固定和不固定之分,根據不同的玩水需要,玩水地點具有一定的靈活性,有時可以在盥洗室進行。但是,沙池一定要靠近水源,以便幼兒用水玩沙,用沙玩水,進行干沙與濕沙的比較和濾沙與濾水的轉換,從而獲得多種發現。干沙還具有與水同樣的流動性特點,在用各種量杯進行容積、守恆等探索時,干沙和水可以互相替代。
總之,沙和水對教師來說是一種經濟而又簡單的教學材料,對幼兒來說是一種具有多樣性探索可能的綜合性遊戲材料,正因為其材料簡單、可配合任何輔助材料,所以探索價值大,幼兒獲得的經驗多,幼兒園應當特別重視這個區域的活動組織。
4.種植飼養區
種植飼養區是幼兒增長自然常識、認識生命變化的活動區域,可分為室內自然角和室外種植飼養園地,主要是提供常見的易養易種的動植物,讓幼兒在種植、採摘、餵養、照料等直接體驗的過程中,學習觀察動植物的生長過程,理解生命循環的特點和價值。在這裡,幼兒作用的客觀對象具有動態性和變化性,因此互動性更強,探索與發現所帶來的樂趣更濃。 因為生命離不開陽光、空氣和水,所以室內自然角一般都設置在窗檯和靠窗的木架、桌面上,且採用盆栽盆養的方式,易於幼兒觀察和照料。
室內自然角如何才能吸引幼兒每天光顧,這與所選擇的動植物的變化性、動態性和可觀察性有關。就變化性而言,要讓幼兒感受到植物變化的速度,比如種子從發芽到長大,天天在長、日日在變。就動態性而言,要讓幼兒直接觀察到動物的動態特徵,比如魚兒在游,蠶寶寶在吃桑葉。就可觀察性而言,要使環境創設方便幼兒觀察,一方面可讓幼兒與這些動植物近距離接觸,另一方面栽養這些動植物的盆器要透明。那些僅僅用於觀賞的盆景是不能起到這種作用的,所以好的自然角應生氣盎然。
戶外的種植飼養則要根據園內環境來安排,有條件的幼兒園可開闢集中的小農場,不具備條件的幼兒園可用大缸、大木箱等容器裝土栽種,分散放置於園內不同的地方。一般戶外種植以季節性的農作物為主,如各種蔬菜、玉米等。在戶外種植中,幼兒參與播種、拔草、澆水,在對收穫的期盼中觀察植物生長的規律,在收穫果實的興奮中增加了對勞動成果的珍惜。至於戶外飼養的動物選擇,城市幼兒園要在尊重城市衛生規範的前提下進行。
動植物的生長變化需要一個過程,幼兒的觀察和照料也是一個連續的過程,需要幼兒具有堅持性。所以,種植飼養區的活動不僅培養了幼兒對生活的樂趣、親近自然的情感、珍愛生命的意識,而且使幼兒初步養成了做事的堅持性和責任感。
華 愛 華
(著名幼兒遊戲教育專家)
華東師範大學學前教育系 教授 博士生導師
中國學前教育研究會學術委員會主任
托幼機構教育專業委員會委員
圖文編輯:楊思 高壽山
?教育的世界
推薦閱讀:
※綠蘿的生長環境是啥?
※睡前消息【18-02-12】科技新聞打底
※第五課時 日主環境
※Cell:揭示一類常見的環境化學物促進癌症產生機制
※八字的內外環境論和格局高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