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編】道德修養辭典(轉載)

【何謂道德】

道德是由道與德兩個並列的片語成。道德一詞由來已久,早在兩千多年以前,我國古代的著作中就出現了「道德」這個詞語。「道」表示事物運動變化的規則;「德」表示對「道」認識之後,按照它的規則把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處理得當。

道家則以為所謂天地萬物之自然為「道」,而各種事物所得之自然為「德」。對人而言,便是品德。宋明理學家把「德」稱作是實行某種原則,有所得於心。

德指內心的情感或者信念,用於人倫,則指人的本性、品德。儒家認為,「德」包括忠、孝、仁、義、溫良、恭敬、謙讓等。

  道是道路、行徑、方式。

  德是行為的表現。

  道與德組合到一起,意義上就發生了變化,就有了道德的新義。

道德的含義:

道德是發展先進文化,構成人類文明,特別是精神文明的重要內容。我們通常講的道德是指人們行為應遵循的原則和標準。

道德的定義可以概括為:道德是一定社會、一定階級向人們提出的處理個人與個人、個人與社會之間各種關係的一種特殊的行為規範。

這一概念說明,道德是以善惡為標準,調節人們之間和個人與社會之間關係的行為規範。道德總是揚善抑惡的。

道德與法律不同,它是依據社會輿論、傳統文化和生活習慣來判斷一個人的品質,主要依靠人們自覺的內心觀念來維持。

 

 

【德性、德行】

  德性∶道德品性。

  子思言「尊德性」,而歸於「道問學」。——清·劉開《問說》  

德行:道德品行的素質。

宣其德行,順其憲則,使越於諸侯。——《國語·晉語》

  德行,譏諷人的話,表示瞧不起別人的儀容、舉止、行為、作風等用此詞。

 

 

【修養】

修養,一詞原意包括修身養性、反省自新、陶冶品行和涵養道德。馬克思主義賦予「修養」新的含義,就是要進行自我教育、自我改造。這種教育和改造離不開群眾的社會實踐,離不開在實踐中個人的主觀努力。

「修養」這個詞,從廣義看是指人們政治、道德、學術以至技藝等方面進行的勤奮學習和涵養鍛煉的功夫,以及經過長期努力達到的一種能力或思想品質;從狹義看,「修養」通常是指思想品德修養。思想品德修養是以人的政治態度、思想意識和道德品質為基本內容的。 修養的本質如同人的性格,最終還是歸結到道德情操這個問題上。

  

 

【自省】

   自行省察,自我反省。

  自省即自我反省。孔子提出的一種自我道德修養的方法。他說:「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論語·里仁》)

  「自省」就是通過自我意識來省察自己言行的過程,其目的正如朱熹所說:「日省其身,有則改之,無則加勉。」(《四書集注》)孔子的學生曾子很能力行「自省」這一主張,他經常做到「吾日三省晉身」,即檢查自己「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論語·學而》)戰國時,荀子則把「自省」和學習結合起來,作為實現知行統一的一個環節。他說:「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已,則知明而行無過矣。」(《荀子·勸學》)「自省」是自我意識能動性的表現,是行之有效的德行修養的方法。

 

 

  【克己】

  1、剋制自己的私心;對自己要求嚴格。例如:克己奉公。

  2、舊時商店自稱貨價便宜,不多賺錢。

  3、節儉;儉省。

  約束自己。孔子倡導的一種道德修養方法。他認為「克己」是實行「忠恕之道」的先決條件,也是愛人的先決條件。要剋制凡事專從自己利益出發的行為,而應該考虛別人的利益。只要嚴格遵循「禮」所規定的標準,約束自己的言行,使之一一合乎「禮」的規範,通過這樣,就可以達到最高的倫理道德境界——「仁」。同時,孔子還把「克己」作為「復禮」的條件,提出了「克己復禮」的觀點。《論語·顏淵》:「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焉,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左傳·昭公十三年》:「仲尼曰:古也有志,克己復禮,仁也。信善哉,楚靈王若能如是,豈其辱於乾溪。」

 

 

【禮義】

  奴隸社會和封建社會的等級制度,以及與此相適應的一套禮節儀式即為禮,合於這些的做法即為義。

  萬鍾則不辨禮義而受之。——《孟子·告子上》

 

 

【仁義】

  儒家重要倫理範疇,本意為仁愛與正義。戰國時的孟軻曾著重提出,漢儒董仲舒繼承其說,將「仁義」作為封建道德的最高原則。宋代以後,由於理學家的闡發、推崇,「仁義」成為封建道德的別名。常與「道德」並稱為「仁義道德」,與「禮、智、信」合稱為「五常」。

 

 

【謙讓】

   謙虛地禮讓或退讓。

  謙讓名言:

  勞謙虛己,則附之者眾;驕慢倨傲,則去之者多。 —— 葛洪

  恃國家之大,矜民人之眾,欲見威於敵者,謂之驕兵。 —— 魏相

  放蕩功不遂,滿盈身必災。 —— 張詠

  虛已者進德之基。 —— 方孝孺

  滿盈者,不損何為?慎之!慎之! —— 朱舜水

 

 

【友愛】

  友愛是指沒有國度、民族、性別和年齡等差別的限制,彼此以「朋友」、「夥伴」相稱,相互理解信任,相互支持幫助和志趣相近的人際關係雙方或多方,在相互交際過程中自然流露出的親切情感。

 

 

【道義】

  道義是道德和正義。道義是一種社會意識形態,是作人的約束,規範,規矩。道義本身就是用來維繫和調整人與人關係的準則。

 

 

【仁政】

「仁政」是由孟子首先提出來的,從縱的方面來說,孟子的政治思想是對孔子「為政以德」思想的繼承與發展;從橫的方面來說,孟子的政治思想是從他的人性理論發展而來,人都有不忍人之心,實行於政治方面,就是不忍人之政,即仁政,有時也稱「王道」「王政」等。

  仁政,是孟子政治思想的核心,仁政學說是對孔子「仁學」思想的繼承和發展。孔子的「仁」是一種含義極廣的倫理道德觀念,其最基本的精神就是「愛人」。孟子從孔子的「仁學」思想出發,把它擴充發展成包括思想、政治、經濟、文化等各個方面的施政綱領,就是「仁政」。「仁政」的基本精神也是對人民有深切的同情和愛心。孟子「仁政」學說的理論基礎是「性善」論,任何政治思想的基礎是它對人性的理解和界定,不同的人性觀必然導致不同的政治觀點和政策主張。孟子的性善論為仁政的實現提供了理論依據。

   孟子的「仁政」在政治上提倡「以民為本」,孟子認為,對一個國家來說「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他還說:國君有過錯,臣民可以規勸,規勸多次不聽,就可以推翻他。孟子反對兼并戰爭,他認為戰爭太殘酷,主張以「仁政」統一天下。在經濟上,孟子主張「民有恆產」,讓農民有一定的土地使用權,要減輕賦稅。

  

 

【良知】

  良知,是人的一種天賦的道德觀念,就是孟子所說的「不慮而知」,王陽明所說的「不假外求」,是生而知之,而且是「被聖靈充滿」的優良之知。如「人皆有之」、「非由外鑠」的惻隱之心、羞惡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即「仁義禮智」,等等。愚以為,人性良知主要包括以下三個方面。

  一曰「知恥」。知恥,是人和動物的根本區別。知恥,在中國傳統美德中有著很重要的地位。早在春秋時期,管子就說過:「禮義廉恥,國之四維,四維不張,國乃滅亡。」把恥列為維繫社會、國家存亡的支柱之一。以後的長時期中,恥也都列為孝悌忠義廉恥八德之一。知恥,是道德的自覺。有羞恥心,人就知道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在做了有違道德的事時就於心不安,自覺不做會招人瞧不起的事。知恥,才能有所不為,有所不為才能行之皆宜。相反,人若無恥,就會肆無忌憚,為所欲為,不可救藥。這就是俗話說的「人無廉恥,無法可治」。

  二曰「知愧」。知愧,就是知道慚愧,知道內疚。人非聖賢,孰能無過。知過能改,善莫大焉。知愧的前提是知道自己的弱點、缺點和錯誤。所謂愧則有悔,愧則有疚,悔疚則傷及神明,內心的安寧從此遭到破壞,整日處於恐懼之中,這懲罰並不算輕。知愧而懺悔,知愧而努力,良心的安妥比任何物質利益都值得珍視。人生的最高境界,不是高官厚祿、錦衣玉食,也並非遙不可及、高不可攀,而是四個大字:問心無愧

  三曰「知恩」。知恩,就是常懷感恩之心。這是人生的一種姿態,是人性的一種證明,是一種社會行為的反省和成熟。日月生輝,雨雪滋潤,大自然哺育了萬物生靈;父母養護,師長教誨,親朋們扶助著我們成長。人生在世,誰能夠離開社會而生存,誰沒有受過別人的恩惠?「滴水之恩,湧泉相報」,「人敬我一尺,我還人一丈」。一個人,乃至一個民族,倘若連起碼的感恩之心都沒有,若非自大狂,便是愚陋不堪了。

 

 

【孝順】

  1、原指愛敬天下之人﹑順天下人之心的美好德行。後多指盡心奉養父母,順從父母的意志。

  2、指以財物賄賂官吏或尊長等。

  3、指用其他方式討好人家。

  4、指賄賂官吏或尊長的財物。

  5、特指獻給皇帝的貢物。

 

 

【孝悌】

孝,指對父母要孝順、服從;悌,指對兄長要敬重、順從。孔子非常重視孝悌,把孝悌作為實行「仁」的根本,提出「三年無改於父道」、「父母在,不遠遊」等一系列孝悌主張。孟子也把孝悌視為基本的道德規範。秦漢時的《孝經》則進一步提出:「孝為百行之首。」儒家提倡孝悌的目的,是為了維護宗法等級秩序。

 

 

【仁愛】

  1、中國傳統的「仁愛」

  以「信」為基礎,與理想聯繫,人人皆有「仁愛」。

  2、西方的「仁愛」

  愛人如己是人類最高理想,行為符合這種理想即符合誠信原則。

  《淮南子·修務訓》:「堯立孝慈仁愛,使民如子弟。」《史記·袁盎列傳》:「仁愛士卒,士卒皆爭為死。」  

 

 

【義氣】

  文字「義氣」一詞在《辭源》上有兩種解釋,一是指「剛正之氣」,二是指「忠孝之氣」。然而如今在不少人眼中,「義氣」一詞的含義已經發生了畸變,狹義地成了「為朋友兩肋插刀」。其實義氣是講原則的,如果不辯是非,不顧後果地迎合朋友的不正當需要,這種義氣就是一種無知和盲從,是與現代文明社會極不相容的。人之相知,貴在知心。如果與心術不正的所謂「朋友」糾纏不清,自己就可能陷入一個不辨東西的迷魂陣里,從而害人還己。

  在現代文明社會裡應該講法講德,而不是講「義氣」,「義氣」時下的解釋應該理解為:由於個人或朋友之間的關係而克服困難承擔風險甚至犧牲自己某些利益的狹隘思想。是一種封建社會的道德意識。

1、節烈、正義的氣概。 漢 董仲舒《春秋繁露·王道》:「仇牧、孔父、荀息之死節,公子目夷不與楚國,此皆執權存國,行正世之義,守惓惓之心,《春秋》嘉義氣焉,故皆見之,復正之謂也。」

  2、謂剛正之氣。宋 歐陽修《秋聲賦》:「是謂天地之義氣,常以肅殺而為心。」

  3、為情誼而甘願替別人承擔風險或作自我犧牲的氣度。《水滸傳》第五一回:「他犯了該死的罪,我因義氣,放了他。」 明陶宗儀《輟耕錄·結交重義氣》:「於此可見前輩結交重義氣,不以貴賤貧富易其心,誠可敬也。」《老殘遊記》第七回:「雖如此說,然當時的交情義氣,斷不會敗壞的;所以我寫封信去,一定肯來的。」

 

 

【忠恕】

忠者,心無二心,意無二意之謂,恕者,了己了人,明始明終之意。中國儒家倫理範疇 ,處理人與人之間關係 的 原 則。「忠」,儘力為人謀,中人之心,故為忠;「恕」,推己及人,如人之心,故為恕。最早將忠恕聯繫起來的是中國春秋時代的曾子。他在解釋孔子「吾道一以貫之」時說:「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忠恕」,是以待自己的態度對待人。孔門的弟子以忠恕作為貫通孔子學說的核心內容,是「仁」的具體運用。忠恕成為儒家處理人際關係的基本原則之一。  

  所謂忠恕是孔子待人的基本原則,是一個問題的兩個方面,所 以孔子說是「一」以貫之,而不是「二」以貫之。

  忠是從積極的方面說,也就是孔子在《雍也》篇里所說的:「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自己想有所作為,也盡心儘力 地讓別人有所作為,自己想飛黃騰達,也盡心儘力地讓別人飛黃 騰達。這其實也就是人們通常所理解的待人忠心的意思。

  恕是從消極的方面說,也就是孔子在《衛靈公》篇里回答子貢「有一言而可以終身行之者平?」的問題時所說的:「其恕乎!己 所不欲,勿施於人。」自己不願意的事,不要強加給別人。

  總起來說,忠恕之道就是人們常說的將心比己,推己及人。所 謂人心都是肉長的,自己想這樣,也要想到人家也想這樣;自己 不想這樣,也要想到人家也不想這樣。我們今天在中小學生中開 展「心中有他人的活動。從某種意義上說,正是推行的忠恕之 道。推而廣之,所謂「讓世界充滿愛」,又何嘗不是忠恕之道的體 現呢?

  這段孔門師徒得回答把孔子的仁學思想歸納為「一以貫之」的「忠恕」之道,其意義深長,不僅指明了人類社會人與人相處的基本道德準則,而且對於促進當今世界的和平乃至保護人類的生態環境都具有重要的意義。

 

 

【仁義】

  儒家重要倫理範疇。本意為仁愛與正義。戰國時的孟軻曾著重提出,漢儒董仲舒繼承其說,將「仁義」作為封建道德的最高原則。宋代以後,由於理學家的闡發、推崇,「仁義」成為封建道德的別名。常與「道德」並稱為「仁義道德」,與「禮、智、信」合稱為「五常」。《老子》第十八章:「大道廢,有仁義。慧智出,有大偽。」《孟子·梁惠王上》:「何必曰利?亦有仁義而已矣。」趙岐註:「有仁認之道,可以為名。以利為名,有不利之患矣。」朱熹集註:「仁者,心之德,愛之理。義者,心之制,事之宜也。」


推薦閱讀:

TAG:道德 | 修養 | 轉載 | 道德修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