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27帝國時代 — 垓下之戰終結楚漢相爭

        在我們之前對於楚漢相爭的解讀過程中,有幾個地緣板塊歸屬並沒有詳細交待過。一是南陽盆地、兩湖平原所屬的西楚、南楚地區;二是淮南——贛江流域這片「吳頭楚尾」的中間地帶;三就是以江東平原為核心,包括對應的江淮之間地區的「吳」地了(現在算是東楚之地了)。在項羽當日封建的版圖中,「吳」地作為東楚的一部分,也是自己的興起之地,是留給自己的。一直到項羽和劉邦簽訂鴻溝為界的和約時,這塊土地都還是項羽的根基之地。而淮南——贛江流域這片拱衛東楚的外圍之地,則是分封給項羽最得力的軍事助手——九江王「英布」的。至於兩湖地區,則封建了臨江、衡山兩王。  當日滎陽拉鋸戰伊始,劉邦在項羽的強大攻勢下艱難抵抗時,曾經分制定過分兵三路的戰略。北路為以太行山兩側的山西高原、河北平原為戰略方向的韓信;中路以依託洛陽盆地節節抵抗楚軍的留守漢軍;至於南路,則由劉邦親自統帥,沿著他當日入秦的武關道,入南陽盆地以期開闢新的攻擊路線。這條攻擊路線,劉邦可以說是非常熟悉了,在他剛剛在關中盆地站穩腳跟時,就已經派軍試探性的由此攻入過中原,只不過被楚軍擊破,擋了回去罷了。  以南陽盆地西連關中,南控江漢,北臨洛陽,東連中原的位置,項羽在分封之時,並沒有分封給其他諸侯,而是想著和中原腹地一起,劃給自己做自留地。只是南陽盆地離項羽所依託的東楚之地太遠,當地軍民對項羽並沒有東楚之民那樣的向心力。反是劉邦在從武關道入關的過程中,恩威並施的收取了南陽盆地的民心。因此在劉邦親自率軍,重出武關道後,南陽盆地很快就歸附了劉邦。  劉邦在控制了南陽盆地之後,並沒有試圖由此向中原滲透。畢竟經由前面那麼多次的經驗教訓,劉邦本人是沒有信心再和楚軍下面PK的。對於漢軍來說,能夠守住當年楚國留下的方城,讓項羽不得不分心南線安全,就已經能夠幫助緩解滎陽前線的壓力了。而急於尋找漢軍主力決戰的項羽,在得知南陽盆地失守於劉邦之後,也很快率軍南下。只是在楚地先人留下的防線面前,項羽這趟算是白跑了。在他還沒有想到辦法,把漢軍逼出來決戰時,彭越在泗水流域(攻下了下邳)的搗亂,又讓項羽和楚軍主力不得不回後院救火了。在南陽盆地形勢穩定之後,劉邦也回到了滎陽前線。  也就是說,在滎陽正面戰場還在拉鋸的時候,漢軍已經在南線控制了南陽盆地。雖然這個戰略方向本身,所執行的主要是牽制任務,並沒有象韓信一樣的將領,可以獨擋一面的擔當出擊任務。但南陽盆地歸漢,在戰略上還是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那就是將兩湖平原與楚軍主力隔離開了。這也使得臨江、衡陽兩王在思考是不是要繼續留在項羽陣營時,不得不考慮到漢軍所給予的現實壓力。這也使得在整個楚漢戰爭當中,兩湖地區,事實上保持了一種「打醬油」的姿態。其實如果有得選,那些興起於秦末戰爭的新晉諸侯們,都更願意「打醬油」,好好經營自己的一畝三分地,待劉、項二人決出勝負後,再做選擇不同。只不過,形勢比人強,不是誰都有機會騎牆的。象魏王魏豹,齊王田廣就是這樣的例子。  沒有機會打醬油的,還有九江王英布。至於他為什麼叛楚歸漢,我們之前已經分析過了,在他走後,他的「九江國」也成為了項羽的直屬之地。對於劉邦來說,英布來投,本身在政治上就有足夠重大的意義了。而在劉邦決心越過鴻溝,準備對楚軍發起最後的決戰時,英布也該發揮他的具體作用了。這個作用就是,回到自己原來的封地,以自己的人望策反淮南之地。  以當時楚、漢對決的形勢而言,相信誰都能感覺到項羽的頹勢了。在這種情況下,英布在淮南的出現,更多的是給了那些故舊一個倒戈的理由。不過為了快速解決淮南問題,而不讓項羽有機會打造淮河防線。在英布前往九江故地招降的同時,之前派去協助彭越,襲擾楚軍後防的一支漢軍(領軍將領名「劉賈」),也渡過淮河,並圍攻淮南重鎮「壽春」了。在胡蘿蔔(英布招降)加大棒(劉賈圍壽春)的共同作用下。淮南的楚軍守軍很快便出現了變化。楚將周離率軍攻下了英布之前的國都「六」,並領軍北上,與劉賈、英布合軍渡過了淮河,攻佔了淮北重鎮,渦水之側的「下城父」(今安徽渦陽縣)。在戰國時期,下城父一直是楚國與中原國家勢力交匯的地方。以英布名義招降的淮南楚軍,由南向北攻擊到此的意義在於,讓調整路線準備南下渡淮的的楚軍,不得不又一次的校正自己的行軍路線,放棄進入淮南的打算了(之前如果彭城不失,在固陵之戰後,楚軍本應該向東往彭城方向撤退的。彭城即失,則沿渦水快速退入淮南是是好選擇)。  現在對於項羽和他剩下的十萬楚軍來說,唯一的機會向東南方向退卻,尋機渡過淮河。依託項氏家族崛起的江東地區,做最後的抵抗了。然而,正當楚軍接近淮河渡口,即將退入江淮地帶之時,劉邦、韓信、彭越、英布所率領的四路大軍(70萬),已經高效的合圍了過來(大家都封王了,效率自然就高了)。終結項羽不敗神話的,楚漢第三戰役——垓下之戰,也即將拉開序幕了。假如漢軍這次的效率不是那麼高的話,項羽一定不會選擇在淮北的「垓下」與漢軍決戰。儘管項羽項羽曾經用「破釜沉舟」的方式,自斷後路的與秦軍決戰,並取得了決定性的勝利,但「此一時,彼一時」,現在的項羽最希望的,是退到一個有險可依,能夠讓他喘息的地方休整。由於英布在淮南地區的成功策反,項羽即使到了淮河以南,也無法依託淮河建立防線了。不過離家鄉越近,項羽所能得到的支持度就會越高。不僅僅是江東父老會給他全力支持,那些或主動,或被動的叛亂的江淮地區,在他有望恢復元氣時,很有可能都會重新站隊。只是這一切的預想,都需要時間來驗證,而項羽現在恰恰最缺少的就是時間。  沒有能在漢軍追上並完成合圍之前渡過黃河,是壓跨楚軍的最後一根稻草。因為手上還有十萬精兵的項羽,雖然沒有力量在面對七十萬漢軍時反敗為勝,卻還是有可能集中力量,在包圍圈中撕開一個缺口,向南退卻的。問題在於,如果淮河之上沒有足夠的船隻接應的話,撤退到此的楚軍就只能與追擊到此的漢軍「背水一戰」了。在對方兵力佔據絕對優勢,又處於攻擊狀態的情況下,後撤狀態的楚軍「背水一戰」會是什麼結果,閉著眼睛也能想到。  以項羽的性格而言,即使戰略上沒有機會,他在戰術上也是有可能拼力一博的。所以當項羽被逼到絕路時,自殺性的突圍很可能是他最後的選擇。不幸的是,項羽最終並沒有機會完成這壯列的最後一跳。因為在他的面前,除了七十萬漢軍以外,還有一個不世出的軍事天才——韓信。相比項羽的「勇戰」,韓信在戰術的運用上就要豐富的多了。這一次,當包括韓信軍在內的幾路漢軍,輪番衝擊楚軍都不能得手後(不過已經消耗了半數楚軍)。韓信需要幫助劉邦,思考一下有沒有什麼新的戰術,能夠迅速結束這場戰爭。  以當時楚、漢兩軍的實力對比,漢軍即使用劉邦的慣用的「烏龜戰術」,圍在楚軍四周堅壁不出,也能把沒有後勤補給的楚軍萬耗死了。不過剛才我們也說了,如果光用這種消極戰術的話,項羽很有可能在糧草真正斷絕之前,做最後一搏。那樣的話,漢軍所要承受的損失就很大了。畢竟項羽以鄉情為紐帶訓練出來的子弟兵,其戰力是非常驚人的。  既然項羽用來維繫楚軍戰力的重要手段,就是「鄉情」,那麼韓信同樣也可以「以其人之道,還制其人之身了」。具體的戰術,想來大家都已經耳熟能詳了,它就是「四面楚歌」。讓漢軍中來自楚軍家鄉的士兵,圍唱楚地之歌,以次來瓦解楚軍的士氣,可以算得上是一次「心理戰」的經典案例。即使是在現代戰爭,類似的戰術也一直在戰略層面上運用。好像在二戰當中,對陣各方都會用對手的語言組織電台,放些能夠引發鄉愁的音樂,以期從戰略層面上,瓦解對手的士氣。不過說到效果,韓信 「四面楚歌」的戰術運用,卻是立竿見影的。楚軍在聽聞四面楚歌之後,不僅僅引發了鄉愁,還引發了戰略上的絕望。這種絕望產生的根源在於,既然漢軍中有那麼多來自他們家鄉的士兵,那麼是不是意味著,自己的家鄉已經成為了漢土。要是那樣的話,自己即使能夠突圍,又有什麼意義呢?  雖然說就算沒有韓信的「四面楚歌」戰術,項羽在垓下之戰也沒有勝機。不過這一戰術對楚軍士氣的瓦解,卻使得項羽在糧盡之前,領軍作最後一戰的想法成為泡影。擺在項羽面前的只有二條路:要麼率領還願意一戰的士兵作最後的反擊,英勇的死在戰場上;要麼帶著最親信的少量部隊突圍(這麼大規模的包圍圈,是不可能沒有間隙的。小股部隊還是有可能跑掉的)。最終項羽務實的選擇了第二套方案,帶領八百人的新信部隊,乘夜突圍,並快速渡過淮河。只能說,項羽在這個時候沒有選擇「玉碎」,而是放棄大部隊出逃,是因為他並不相信所有的楚地都已經歸漢。最起碼自己發家的江東之地,應該不再此列。也就是說,項羽最後的本錢,並不在這剩下的幾萬楚軍,而是在江東。  項羽和他的親信衛隊突圍的時間是在半夜,而漢軍發現項羽已經突圍,則是在凌晨。  從技術上看,在項羽乘夜突圍一直到江東渡口的這段路程中,能夠延緩這幾百騎兵行程的,主要是淮河。雖然歷史上沒有明確記載,但項羽和他的衛隊很有可能是在搶渡淮河時被發現的(你無法想像,擁有絕對兵力優勢的漢軍,不會在淮河各渡口設防)。這也使得項羽最終帶入淮南的衛隊,僅剩下100多人了。不過能在追兵之前渡過淮河,已經足以讓項羽他們甩開後面的幾千追兵了。然而上天彷彿已經厭倦了中央之國內部的這些血雨腥風,希望快些結束秦、漢之間的這場戰亂。項羽並沒有機會回到江東整軍再戰,而是死在了與自己家鄉僅一江之隔的「烏江亭」(關於烏江亭渡口的位置及結構,在吳越春秋時已經交待過了,記不清的朋友可以回翻)。  讓項羽喪失最後機會的,是一片丘陵之地——「江淮丘陵」。記得在吳越春秋時,我們曾經分析過這片位於長江以西的丘陵之地。在南京以東的長江,因為還處在江海之交狀態,未能有合適渡口時,南京——蕪湖的這段南北向的長江(大多數在現在安徽境內,也稱之為「皖江」),是橫渡長江、出入江東的必經之路。也正因為此,當時的長江三角洲地區才被稱之為「江東」,等於大家主要主南京以東的揚州一帶,連通長三角地區後,這一地區的地緣標籤就是「江南」了。在皖江的兩側,各有一片由南部山地延伸的丘陵之地,長江以西為「江淮丘陵」,以東則為「江南丘陵」。從軍事的角度看,如果項羽有足夠的時間退入淮南轉入防禦戰的話,作為江東屏障的「江淮丘陵」地帶,一定會是他重要設防的區域。只是現在的他,已經不可能有這樣的機會了。本來有可能為幫助他建立防線的「江淮丘陵」地帶,卻成為他退入江東的最大障礙。  曾經有朋友質疑過,丘陵地帶是否能夠象高大山脈一樣,影響包括軍事行動在內的,地緣交流。其實在在丘陵地帶,通道也同樣有限,並需要維護,尤其是在植被茂盛的地區。防禦者利用這些海拔不高的山地,並控制通道,一樣可以給進攻都造成很大障礙。另外,所謂「山水相連」,丘陵地帶內部所形成的相對低洼之處,所蓄積出來的湖泊、濕地,同樣會對通行者造成很大的困難(江淮丘陵地帶最大的湖泊,就是合肥之側的巢湖了)。  直接導致項羽被漢軍追上的原因,並非是漢軍控制了通往江東渡口的那些道路。因為漢軍現在全部的注意力,都集中在了垓下前線。只要能憑藉絕對優勢兵力,一戰解決掉這最後的楚軍主力和項羽本人。那些尚未征服的楚地,很快就不會有強烈抵抗了。在這種情況下,為了防備楚軍有可能的突圍,至多只是控制淮河北岸各渡口就可以了。那麼在付出代價之後,成功搶渡淮河的項項羽,到底是怎麼讓漢軍追上的呢?其實問題的答案也很簡單——他迷路了。  項羽迷路的地方,正是我們稱之為「江淮丘陵」的山地中,具體的地點叫作「陰陵山」。從《楚漢第三戰役——垓下之戰》的圖上我們可以看到,陰陵山與項羽最後有機會渡江的「烏江亭」有多麼的近了(約15公里)。如果不是迷失道路的話,他完全有機會帶著這剩下的100多親信到達烏江渡口。很可惜,慌不擇路的他還是沒有找對通過陰陵山的道路,更為致命的是,項羽在向當地人問路時,又被錯誤的指向了一片湖澤之地,以至被尾隨而至的幾千漢軍先鋒部隊追上。  當項羽在陰陵山左,衝出漢軍的包圍,繼續向烏江亭方向攻擊前進時,他的身邊只剩下二十八人了。而尾隨而來的漢軍,很快就把他們包圍在了烏江渡西的一個小山頭上(今名「駟馬山」),而這時項羽距離烏江亭渡口僅僅只有十里之遙了,可以說已經可以在山頭之上,清晰的看到江東之地了。問題是,這時的項羽其實已經抱定了必死的決心。他接下來所能做的,就是象一個英雄一樣,壯烈的死去。因為如果項羽這次突圍順利,能夠把這八百親信骨幹帶回江東,那麼他還是很有機會,迅速組織起一支有戰鬥力的軍隊,扼守住江東的各個渡口(能夠被項羽帶出來的人,都算得上是身經百戰的子弟兵,最低限度能當百夫長之責)。也就是說,雖然項羽失去了楚軍主力,但他把這支軍隊的魂給帶了出來。只是這一切,都是建立在沒有和漢軍接戰的前提之下。只要交戰就會有消耗,而現在每消耗掉一個人,都會讓項羽重建楚軍的希望之火變得更小。現在,在經歷過與漢軍的兩次鏖戰之後,就算這二十八騎全數被帶到江東,也無法以他們為骨幹,快速打造出一支軍隊了。  正是因為抱著必死的決定,項羽和他最後的衛隊,又一次展現出了驚人的戰力。記載這段歷史的史家,也沒有掩蓋他對項羽最後時刻,所表現出來的英雄氣概的欽佩之情。在幾經衝殺,殺傷了數百漢軍之後。最後跟隨項羽的二十八騎,也消耗殆盡。而衝擊到了渡口邊上的項羽,也放棄了最後的機會。他對划船前來接應的烏江亭長的那句「無言見江東父老」之語,道盡了英雄此刻的凄涼之情。  其實從項羽滅秦之後,渴望「衣錦還鄉」,我們已經能看出項羽不是一個能卧薪嘗膽的人了。更何況就算項羽肯不顧面子,隻身回到江東,又能怎麼樣呢?他甚至連個幫他通傳信息,動員江東軍民的人都沒有了。而且可以肯定的是,追擊的漢軍會如影隨形的跟隨他渡江,並且不讓他有喘息之機。與其到時候陷入絕路,狼狽的死在漢軍手中,倒不如放棄最後的機會,以自殺的方式結束這樣戰爭。那樣的話,最起碼在後人的評價中,項羽還能保住他的英雄氣節。為了讓這場人生的謝幕,更加悲壯,項羽甚至在自刎之前,對包圍他的漢軍將領(很多都是他過去的問下)說道「吾聞漢購我頭千金,邑萬戶,吾為若德」。將自己的頭,送給故舊請功,也算是項羽以自己的方式,為楚漢戰爭畫上一個句號吧。  公元前202年,時年31歲的項羽自刎烏江,既代表了楚漢戰爭的結束,也喻示著在中央之國的土地上,一個新的朝代——漢即將誕生。不過對於這場戰爭的勝利者劉邦來說,面對這個百廢待興的國家,他還有很多麻煩需要解決。作為中央之國最高統治者的劉邦,首先要面對的是一個歷史性的抉擇——帝國,還是王朝。
推薦閱讀:

《俄羅斯愛情指南—王子時代》作者:納斯堅卡.阿斯法爾托娃
這是一個存摺到期的時代
芳華:個人和時代
圖揭中國已經進入了一個防火防盜防群眾的時代(組圖)
詩哲魂:不做這個時代的奴隸!

TAG:時代 | 帝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