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制優勢仍在 中國經濟不會步入險灘

體制優勢仍在 中國經濟不會步入險灘

  萬維讀者網    作者: 冼岩    2010-09-13 11:49:09

  近幾年,隨著中國經濟和社會的「二次轉型」,勞動者待遇逐漸改善,環境  保護日益增強。與之相應,企業在工薪與環保方面的支出比重也開始上升,曾經作為「中國競爭力」重要構成部分的成本優勢開始衰退。一些人認為,中國經濟的高速增長期將隨之終結,「中國奇蹟」不再,中國經濟與社會將步入前所未有的困難期。

  這種觀點看到了問題的一個方面,即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確實需要面對一種青黃不接的危險:原來的部分優勢被主動放棄,而新的、更加註重質量從而更可以持續的優勢,需要培植的時間與土壤。但這種觀點失之於片面,它沒有看到,在整個轉型期間,「中國競爭力」中一個比成本優勢更重要的優勢仍然存在,並始終發揮作用,那就是中國經濟的體制優勢。

  今天來說中國經濟的體制優勢,註定要遭到主流經濟學家的嘲笑。在這些全部知識建構來自於西方傳承,將西方經濟近幾百年的成功個例視為普遍真理、乃至視為「唯一正確道路」,並依此建立學術模型的人看來,中國的經濟體制沒有優勢,只有劣勢:遠不完善的市場體系,隨處可見的行政干預,這既是一些國家拒絕承認中國市場經濟地位的原因,也被主流經濟學視為中國經濟一切問題的主要根源所在。

  但是,正是這種不完善的經濟體系,連續多年創造了成熟的市場經濟體所不能創造的奇蹟;這個被指責為問題多多、隨時可能崩潰的經濟體,一年接一年地走在世界前方。中國的表現,不但超過了一般市場經濟國家包括發達國家,而且優於同樣具有勞動力成本優勢乃至自然資源優勢的其他發展中國家——這其中一定存在某種原因。

  有人將原因歸結為中國經濟的「低人權優勢」,即由於對勞動者、消費者乃至居民的人權保障水平較低,便利了資本擴張。這種看法同樣失之片面。「低人權優勢」確實存在,它其實是構成中國經濟低成本優勢的因素之一,同樣面臨著被此次轉型拋棄的命運。而低成本,只是中國優勢的一個方面。

  中國優勢的另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方面,那就是被主流經濟學所蔑視的中國經濟體制。這個本來不怎麼好談的問題,隨著近幾年西方連續發生的重大經濟危機,有了一個切入口。2007年由美國次貸引發的全球金融危機,是近幾十年最嚴重的經濟危機;在危機稍見緩和之際,2009年底引爆的希臘債務危機,再次使全球經濟遭受重挫。這兩次危機也是中國優勢的驗金石,它讓人們能夠相對清晰地看到:中國經濟究竟有沒有優勢,優勢何在?

  危機中,中國的出口遭到重創,但中國最快擋住危機的衝擊,保持了經濟增長幅度,向世界證明了,中國經濟並非只有出口產品的成本優勢。更重要的是,從對危機爆發原因的檢討中,人們可以直接對比出中國優勢。

  美國次貸危機爆發的原因,是金融體系積累的借貸風險。垃圾貸款在金融衍生產品的槓桿作用下,橫掃金融市場。但是,在危機爆發之前,美國的金融體系一直被視為成功的典範;而作為對立面的,正是中國的金融體系。中國的金融體系一直被主流經濟學界視為脆弱、隱患的代名詞。無論是系統的良性運轉,還是貸款的風險控制,都被認為與美國不可同日而語,甚至可以說一個天上一個地下。那麼,為什麼公認為資產風險最大、不良貸款積累最多的中國金融體系沒有爆發危機,反而是被視為安全、良性典範的美國爆發了危機呢?

  希臘債務危機爆發的原因,是預算赤字與政府債務。從帳面上看,中國政府的赤字和債務比重當然沒有希臘高。但問題在於,按照一些「中國崩潰論」者的觀點,中國的隱性債務早已超出GDP甚多,性質當然比希臘嚴重。那麼,為什麼危機沒有在中國卻在希臘爆發呢?

  一次或許是巧合與偶然,同一現象的反覆出現,就代表了規律。在這種現象背後的規律是:美國、希臘等被視為體質良好(市場化程度高)的孩子,實際上面白虛胖,有一點細菌感染就會大病不止;而中國這個按市場標準測量體質脆弱不堪的孩子,不但力大體壯(經濟增長快),而且抵抗力超強,什麼細菌感染到它這兒,咳嗽幾聲就沒事了。

  不同的功能表現,源於不同的結構特徵。中國經濟的這種體制優勢,表現為三個特徵:

  一,政府對經濟的強調控力

  這種調控力主要由三方面構成:國有企業可以主導關鍵性行業,政府直接、間接掌控著最重要的經濟資源,一定程度的直接行政干預。

  市場體系雖然能夠更好地調動個體活力,但它的系統平衡性具有天然脆弱的特徵:價格信號所引導的資源配置,最後總會走向失衡;平衡崩潰後,需要通過周期性的衰退來重建平衡,這就是馬克思所論證的周期性經濟危機。這樣一種周期波動,不是基礎薄弱、增長快速的中國經濟體所能承受的。所以,中國的經濟體制一直沒有走完全市場化的道路,而是通過上述三種因素,保持了政府對經濟的強大幹預力,形成一種「半市場」的獨特體制。這種體制在市場的基本配置作用之外,實際上還存在另一種配置即行政配置,可以稱之為「雙配置」。通過行政干預,政府強行熨平市場的周期性波動,保障經濟的持續增長。

  另一方面,這種行政控制力也意味著,可以採用更大力度的財政手段和貨幣手段來刺激經濟;由此產生的副作用,同樣可以用行政手段熨平。很多人對中國2009年推出的4萬億經濟刺激計劃不看好,認為這種拔苗助長的手段,違背了市場理論的金科玉律,不但不能解決問題,而且將帶來通脹、浪費、結構失衡等新問題。結果,中國成功挺住了危機,保持了增長。當然,一些副作用在所難免,就連吃感冒藥也可能導致頭昏腦漲呢!

  在此,被一些人有意「忽略」的二個問題是:1,如果中國不啟動4萬億方案,能不能擋住經濟危機?如果擋不住,結果會怎樣?難道會比現在更好嗎?2,如果是美國或其他市場經濟國家,採用中國這樣的重手法(按照中美實力的不同,同等份量的刺激方案在美國應該是4萬億美元,而不是它現在採用的8千億美元刺激計劃)刺激經濟,結果會怎樣?能不能挺得住服藥後的副作用?會不會又導致一場經濟危機?

  依據美國的體質,來判斷中國的藥方不可用;在中國服藥病癒後,又指著打嗝、腹瀉等反應說,自己早有先見之明,這就是某些人的慣伎。正因為中美體質不同,所以按照美國標準判斷不可用的藥方,在中國可以用;而在美國生效的一些方法,在中國可能不見效。這也是為什麼相似的信貸、債務風險,在美國、希臘釀成了滔天危機,而在中國只掀起了小小波瀾的原因。

  這種「半市場」體制並不是沒有缺陷,它始終伴隨著需要解決的問題。但比之平衡脆弱的「完美」市場體制,顯然它更適合於今日中國的需要。

  二,地方政府的積極性與整合能力

  由於經濟增長和地區就業被當作官員考核的最重要目標,所以,地方政府發展經濟的熱情經常可以「壓倒一切」;又由於地方官員也可直接、間接支配諸如資金、土地、稅負、環境、勞動力成本等影響企業競爭力的要素與資源,所以他們具有強大的經濟整合能力。

  在成熟的市場體系下,將各種生產要素整合成生產能力,這是企業家的使命。但在中國,地方官員也熱衷於這種整合。於是,經濟增長在中國就同時擁有了兩副引擎。在大多數情況下,兩副引擎的動力顯然要強於一副,何況其中一副引擎在一定程度上還有著以行政力強制配置資源的優勢。這就是中國經濟能夠保持高速增長的另一個體制原因。

  過度投資、產能過剩和資源浪費,是這種體制特徵導致的另一面。但要看到,在全球競爭的序列中,中國正在一步步往上升。這是實實在在的進步。最終勝負、每個中國人的命運,在很大程度上要取決於以全球為舞台的這種競爭。

  三,「半開放」的經濟體系

  通過對外匯的嚴格管理,對匯率穩定性的不懈堅持,中國始終保持著金融上「禦敵於國門之外」的能力。國際對沖基金可以在呼嘯之間打跨東南亞的新興經濟體,踐踏希臘,甚至狙擊英鎊,但對「半開放」的中國經濟體系卻無可奈何。雖然在這些大鱷的眼中,中國大陸的經濟漏洞和縫隙大得驚人,但它們就是無處下嘴——它們甚至連大陸翼護下的香港也搞不定。

  從這可以看出,中國即使在加入WTO後仍不開放人民幣的自由兌換,此一決策是何等的英明!時至今日,匯率穩定性的堅持確實給中國的經濟、政治、社會等各方面造成了不少困難和問題,但是,與贏得整個經濟體系安全的收穫相比,這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世界上從來就沒有隻賺不賠的買賣,有的只是對得失利弊的權衡。

  綜上所述,中國的經濟體制是一種既借鑒了西方,同時又具有自己鮮明特色的獨特體制,它大略表現為「半市場」、「雙引擎」、「半開放」三大特徵。這種特殊性,使它持續不斷地受到主流經濟學乃至主流知識界的批評,成為其他國家持續不斷打壓和阻礙中國發展的借口,但同時,這也是中國經濟能夠持續不斷地保持穩定和發展的重要原因,是「中國奇蹟」的體制基礎,是構成「中國模式」的一個重要方面。

  從這個意義上說,「中國模式」其實是一種「趕超模式」。它未必「放之四海而皆準」(世界上也沒有這種東西),即便是中國,當人均收入接近發達國家水平時,或許也需要嘗試和摸索新的發展道路。但是,「中國模式」可以為當下所有在國際競爭體系中仍處於相對落後位置的國家,提供某種借鑒與參照。尤其是「中國模式」中的體制優勢部分,由於對要素稟賦沒有特殊要求,所以它可以為所有後發展國家、轉型國家和新興市場國家提供新的思路。

  中國模式及其經濟體制所取得的成功,印證了一句話:最好的創造是綜合。  
推薦閱讀:

互聯網真的去中心化嗎?
這兩個信號出現,意味著美股轉折點到了
2018新年獻詞:經濟學家正在偏離舞台中心
中國經濟學界半壁江山今天在北京說了這些話,任志強開始操心鄉村振興
怎樣從經濟智囊劉鶴的文章中預測中國經濟?

TAG:中國 | 經濟 | 中國經濟 | 體制 | 優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