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目前所能見到的時代最早的印譜:明萬曆三年(1575)顧氏芸閣刻朱墨印本《集古印譜六卷》

 

    我國印譜起源於宋代,但是目前所能見到的最早印譜,是明隆慶六年(1572)顧從德匯三世所藏秦漢原印鈐成的《集古印譜》二十部,其中玉印一百五十餘枚,銅印一千六百枚,書印成即為好事者競相購去。由於印數有限,無以應同好,顧從德遂於萬曆三年(1575)依原鈐本並廣納舊譜摹刻付梓,增玉印至二百二十餘枚,銅印增加到三千二百餘枚集輯古印共三千四百餘鈕。此譜為白棉紙本,行格、字數不等,白口,四周單邊,序言、凡例為墨印,正文皆為朱印,每葉印橫列二排二三枚至八枚不等,書口下有「顧氏芸閣」四字。該譜印量大(現在也很稀見了),質佳,分類精細。官印以官職為次,私印以四聲韻為序,複姓類附於後,將不識的先秦古印、吉語印和肖形印等列於最後,每印皆附簡單的考釋並標示紐式和印材。是譜為現存最早的依原印鐫刻的銅玉印譜,保存了古印的面貌,開創了依秦漢原印刻印成譜的先河。其譜選擇精當,摹刻逼真,對明代篆刻及後世印學影響深遠。本譜極為完善的編輯體例一直為以後編輯印譜者所效仿(明萬曆陳巨昌《古印選》、金光先《集古印選》、潘雲傑《集古印范》等皆是續貂之作),它在印壇的影響超出了歷史上任何一種集古印譜,為秦漢印的研究人員提供了精湛的範本,同時對古代官制、地理、姓氏和史事的探索都有珍貴的參考價值。《集古印譜》,《中國古籍善本總目*史部金石類》著錄(754頁),《第一批國家珍貴古籍名錄圖錄》著錄(第01710號)。《集古印譜》有清乾隆年間翻刻本,刻印較差,不為世人所重,呵呵。

   

     顧從德(1519-1587),字汝修,上海人,世居肇家浜南。顧從德之父顧定芳為太醫院御醫,博雅好古,喜愛收藏曆代名跡、器物。經顧定芳及其子孫輩顧從禮、顧從德、顧從義、顧天錫等數十年來不遺餘力的搜購,庋藏的商周彝鼎、法書名畫、金玉印章等達數千件。物常聚於所好,也每被所好拖累,顧家先後遭遇倭亂和權貴者的覬覦。顧從德深諳世事無常、聚散有數的道理,便以家藏及少量友好所蓄古印,由鑒賞家羅王常精選出古玉印一百五十餘方,銅印一千六百餘方,取上佳硃砂印泥,鈐於素楮,畢數年之功,在隆慶壬申年(1572)鈐成《集古印譜》共二十部,是印學史上以秦漢印章原鈐印譜的開山之作。這套售價十兩白銀,相當於當時20石(3776斤)大米的金貴印譜,一經面世居然被搶購一空。

推薦閱讀:

中華帝國的光輝時代
打擊洋垃圾,新時代的虎門銷煙
「個體崛起」所具備的5項能力
養男時代
我們這一代人如何學習

TAG:時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