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的難題
05-31
香港的難題正當香港為特首提名程序爭執不休,「六二二公 投」已經舉行且「七一佔中」臨近之時,中國國務院6月10日發表了有關香港「一 國 兩 制」的白 皮 書 ,強調北京對香港擁有管治權,提出「兩制」從屬「一國」,並將「特首須愛國愛港」明文寫進白 皮 書。在外界看來,問題不在於白 皮 書中所提到的香港與中國的關係,和特首選取標準等理據,而在於其發表的時機和強硬的措辭。人們擔心,北京的強硬態度和香港的政治偏激主義之間的衝突,有可能導致香港局勢的惡化。
香港問題的難點在於:一方面是北京憑黨 國 體 制和大陸管制經驗,而得出的對香港的認知和處理香港問題的思路。在中國大陸,北京可以直接以司法機器和內部「招呼」掌控局勢,使異議者不「亂說亂動」,使街頭運動被消除在萌芽中。但是對於香港,情況卻是兩樣。北京要直接指示和插手香港的司法體系和治安隊伍,讓人不「亂說亂動」,或左右立法機構的投票,無疑有其難度。這一點就意味著,一份措辭強硬的北京官方文件,對於香港局面的影響,顯然不會像一份「中央文件」在大陸所起的那種作用。
另一方面是香港作為初生民 主 社 會,與其他初生民 主 社 會 一樣,無論政客還是大眾,對民 主的認識仍是不成熟的,往往表現出非理性的偏激行為。由於北京難以直接插手香港,香港的政治激進分子也就變得無所畏懼。北京的強硬表態,未必能夠恐嚇他們。當年台灣大選,北京以試射導彈相恐嚇,卻反而激起台灣人的逆反心理,助李 登 輝當選。其實,近來北京和香港為普選和特首提名程序而出現的爭執,並不具有實質意義。泛民提出包括公民提名在內的三軌提名,而北京認為只有由提名委員會提名,才可接受。按中 共在大陸的統 治經驗,當局內定候選人,然後向代表「吹風」、「打招呼」,最後總是可以選出當局想要的人。然而,這種大陸經驗在香港卻未必有效。雖然北京能以政治和商務利益擺平某些香港名流,但要左右香港提名委員會、選舉委員會或立立 法大多數成員,按其意願和「招呼」投票,卻並不容易。北京即便如願也是短暫的
即便北京真的可以影響提名投票,內定候選人,倘若其人在香港缺乏普遍的認受性,則會導致香港的管制危機和不安定局面,這種結果無疑與北京希望香港長期穩定的初衷相背離。再說,即便此次北京能如願,也是短暫的。因為按2007年全國人大常委會確定的普選時間表,香港可於2017年普選行政長官,2020年普選立 法 會。這也就意味著,僅僅幾年之後,特首和立 法 會議員都由市民一人一票選出,北京又如何可以左右數百萬香港選民,和他們選出的代表的投票意向?就北京而言,倘若當初未被人忽悠,而是「因循守舊」,沿襲舊制,依港督模式,結合港人治港理念,由北京「欽點」特首,或後來沒有承諾2017年普選特首,也不至於有今日提名之爭。前面至關重要的兩大步都跨出了,今日卻為無實質意義的提名末節而較勁,不免讓人覺得是舍本求末。如果說過去是為了省心省事,避免來自港人的糾纏,何以今日又不嫌麻煩呢?最近一段時間,北京通過某些現任和退休的官員,以及媒體、策士放話說,按照《基本法》,北京可以在特殊情況下,對香港採取特別措施,包括出動駐軍。這种放話與白 皮 書所傳達的強硬信息相呼應,也與北京新一屆領 導 人內政外交上的強硬姿態相一致,因而值得重視。如果說出於維穩思維,北京希望香港安定,應當不假。從最近一年來,中 共的宣傳機器對憲 政 民 主的大力抨擊來看,要說當局樂見香港實現西式民 主的普選,卻未必為真。今日當局在小題上認起真來,是否是因為有內部反省,認為過去讓步太多,不能再讓,倘若港人再要糾纏不休,便要藉機連前面的都一起收回呢?隨著大陸經濟的起飛和上海、深圳等地的崛起和功能替代,今日香港之於中國的重要性已大為降低。這一現實無疑會反映在當局的意識中,今日北京「不再客氣」地強硬表態,恐怕也與此不無關係。
就香港的大局而言,香港人並無必要為枝節問題而糾纏不休,做偏激之舉,而導致可能的因小失大。即便現時提名方式並不完美,已不再是至關重要的了。因為倘若按部就班,香港普選指日可待。既然前面關鍵的兩步(港人自選特首和普選承諾)都得到了,又何必在無礙大局的提名問題上固執,而授人干預的借口呢?不難明白,倘若香港並沒有出現激烈的政治動 亂和街頭暴力運動,港府就沒有理由請求北京介入,而北京也沒有理由越過港府硬來。再說,無論香港民眾,還是港府官員,即便是親北京的建制派,雖然對香港民粹主義的發展和過火的街頭運動有所擔憂,但是大多數人都不會樂意見到香港的「大陸化」,和北京直接插手香港事務,因為大夥都明白「請神容易送神難」的道理。作者是中國旅美學者
推薦閱讀:
※難題破解:步頻,步幅
※香港破解養老難題有新招(熱點追蹤)
※朱元璋殺了這個人,想給後代解決一大難題但卻適得其反
※泰瑞薩婚姻介紹所(《泰瑞薩觀點》404、找信一樣的?──難題系列之八)
※破解跨越峽谷的「難題」——清水河大橋總體設計和關鍵技術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