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張方:論內家拳之換勁

張方:論內家拳之換勁

(2010-11-24 11:59:35)

轉載

標籤:

文化

分類: 太極拳

    由外家轉內家需換勁,即黃百家所云:「張三峰既精於少林,復從而翻之,是名內家。得其一二者,已足勝少林。」所謂「復從而翻之」,是說把外家的筋骨之力轉為內勁也。然內家拳修鍊的不同階段,仍需換勁。

  

  一、整勁轉化為混元力

  

   整勁是相對於外家拳拳腳的局部之力而言的,即整體之力也。心意拳的整勁是在對掙拔長中產生的,首先在行功走架時,要用意念把身體放得極大、極遠。慢慢就有了抻筋拔骨的功效。當年,我隨閭山徐先生習宋派八卦掌時,看他把身子縮成一團在旋轉,也照貓畫虎地想學。我那時才二十多歲,徐先生用不著客氣,對我的屁股就是一腳:「把架子放開!」我經歷過很多高人,無一例外地告訴我:先練整勁,要把拳架打得周全,動作和意念都要做到極致。我請很多老前輩洗過澡,發現他們腋下和膝後的大筋都抻得很長,異於常人。整勁的功夫就是要下在抻筋拔骨和長筋騰膜上。

  練習整勁最好的功法就是抖大杆子,把周身的筋放開、抖長。如何抖大杆子,請參考拙作《抖大杆子的功法及功理》。整勁的內勁修鍊以循督為主,但不必用意念從尾間強通百會,只是每一行功均要注重束展,脊樑的抻拔自然有助於督脈的氣血暢通。習八卦掌者應注意在擰裹鑽翻中把筋抻長,在腰腿上多下工夫。而初習太極拳者,即使是練習武式,也應盡量把架子打開,拳勢不怕大、就怕小!先求開展、後求緊湊。每一起勢,先使氣沉丹田,爾後意注骨節,務令骨節隨束展伸縮,久而久之,方能使周身一家。

  學整勁必須明三節,「臂為梢節,腰胯為中節,腿足為根節」。而「三節之中各有三節」,九節要按「起、隨、追」的原則行功,循規蹈矩、按部就班地「梢節起、中節隨、根節追」。使內勁通達無礙,這是放長擊遠的基礎。整勁修鍊得體,丹田發熱,營衛之氣增強,自然轉化為混元力。小腹出現氣丘是混元氣凝結的特徵,此時就可以進入到混元力的修鍊階段了。

  

  二、混元力轉化為靈勁

  

  由於混元氣在小腹的形成,可以用丹田帶動周身運轉,功深日久、氣貫周身,形成一觸即發的彈簧力和抗擊打能力。隨著混元氣丘的增大,混元力也逐漸增強。混元力不同於整功,整功的運行軌跡雖然是弧線,但講究放長擊遠,而混元力注重六面支撐,勁源起于丹田的抖炸。由於在修鍊整勁階段就循督為緣,所以混元氣很容易就能貫通小周天,使內勁合成混元力。但由於混元氣是後天之氣,質地不純,所以不可做意滯留在任督二脈上,否則會遺害不淺。前些年常見小河沿練家們的腋下或兩肋有腫塊,即是混元氣滯留不化的結果。

  因此,混元力修鍊有成後,就應該尋找一種虛無的狀態,在定靜中使陰蹺起火,化混元氣為天一真水,進而由後天轉先天,這樣才能避免混元氣的遺患,也能使功夫進境到靈勁階段。以站樁、靜坐為主,行功走架時也要自然松靜,一旦靜極生動,則靈勁上身矣!混元勁向靈勁的轉換,關鍵在於能否化混元氣為先天暴。有習太極者。小腹的氣丘日愈膨脹,直至連中脘也隆起,自以為功夫精進,其實離糖尿病和中風不遠了。本門自有化解的功夫,但《周易參同契》中雲:「太陽流珠,常欲去人。卒得金華,轉而相因。化為白液,凝而至堅。」已經告之練家:只要將元神和元精卒然結合,則「金華先倡, 有傾之間,解化為水」。能定靜是關鍵!方法是:「內以養己,安靜虛元。原本隱明,內照形軀。閉塞其兌,築固靈株。」其實就是「凝神人氣穴」。只要堅持不懈,自然兩腎沸騰,夾脊如車輪,泥丸如湯澆,口中生甘露,這些驗證皆因陰蹺火起。

  待識神退盡,元神經養煉自然精純、堅固,此時一覺獨靈、周身無礙,靈勁成矣。在《心意六合拳十法摘要》中如此論及靈勁:「心意寓於丹田,元神養於氣海、小腹之際,逐日靜養,元氣自靈且捷,出沒甚捷且又靈,應敵自然而最神,可使日月無光而不見其形,可使陰陽交合而不費其精。內勁充正,如虎登山,如龍之行空。」這應該就是靈勁一說最早的出處吧。

  

  三、練神而能飛

  

   《內功四經》中的《神運經》雲:「練形而能堅,練精而能實,練氣而能壯,練神而能飛。」修鍊靈勁之始,以養氣練神為主了,一旦靈勁上身,每一行功則如水銀瀉地。《岳武穆王拳譜》中雲:「拳技神化,超乎凡群,體輕似燕,陸地可騰,須臾不離可逐仙蹤。」靈勁完全是靠內練而成就的,所謂「天地交泰、水升火降, 頭足上下交接如神,靜生光芒動則飛騰」。

  拳經日:「身動似山飛」,20世紀90年代初,姜鐵森練成了靈勁功夫,他把戴家心意拳演示得輕靈無匹,且能剛能柔;拳勢之間毫無停頓、一氣呵成,真是「探如鷹隼之飛,疾若虎豹之強」。可惜後來過於刻意追求,反而進境止步了。因為只有練神才能飛,所以最怕意念的干擾,「元神者,腦中無念之正覺也」。過去山西戴家拳的老前輩們常說:練拳要多養一養機靈勁。在蹲毛猴或用戴家秘傳的「跨鶴式」靜坐時,心死神活之際,往往身子會一抖,彷彿是打了一個冷戰,找准這種感覺,久而久之就能把握住機靈勁了。

  靈勁上身,並非只是理法上的,身體也必須要轉形換質。首先是斂氣入骨,脊骨從下到上,每一行功走架,即使是在三九天里骨髓也要熱,這就是所謂的「骨陽」。斂氣入骨之法可參詳我在《精武》和《武魂》上發表的拙作。先天磊洗滌骨髓之後,身體會變輕,靈勁就是以輕靈為基礎的。在西域回教武功中,也講究「鍊氣輕骨」,而原始蘇菲派傳人西北地區後,湯瓶拳和查拳等門派也汲取了中原武學的精華。

  有了靈勁功夫的人,實戰搏擊中一動則不停,練心意者,顧打合一;練八卦者,一沾則轉;練太極者,化打合一,後發先至。靈勁上身後,應多用截法,對方根節微動、梢節未起之時,我如鷹捕食,拳腳似蛛網,沾住對手的梢節和中節,截斷對方的根節。出手無招無式,心中無一成法,身手才能運行無礙,所謂以無法應萬法也。

  練成靈勁之後,心中會空空蕩蕩,進人到了自然虛無的狀態。元神就會在這種杳杳冥冥之中得到修鍊,變得純凈而堅固,轉化為道心與佛性,逐漸地,你的拳道合一成矣!

內家拳與性命雙修

    自古丹道分南北二宗,南派講究先命後性,而北派走的是先性後命的路子。內家拳當然是要性命雙修了,在這一點上,從張義善和胡海牙等對於太極拳的高度評價中就能夠看出。胡海牙先生的《仙學指南》有雲:「內家拳注重鍛煉腰腎,其實元氣(命)之所在;注意培養動靜,其實元神(性)之所在。故拳道之學,實即性命雙修之學。」由此可知,參禪修道之人不能對內家拳小覷。

  

  一、內家拳修鍊源於丹道理論

  

   內家拳修鍊的宗旨是由後天返先天,後天是有為,先天是無為,丹道的命功是有為,而性功是無為,即從後天有為的命功返還到先天無為的性功。得道之真人由此而總結出了煉精化氣、鍊氣化神、煉神還虛一系列完整的修鍊方法。從鍾呂派為內丹學奠定的基本思想開始,正宗的丹道學均以性命雙修為重。呂洞賓的《敲爻歌》有雲:「只修性、不修命,此是修行第一病。只修祖性不修丹,萬劫陰靈難入聖。」邵康節則明確地說:「若問先天一字無。後天方要著功夫。」因此歷史上陳摶老祖曾創拳法修命,張三丰也有內家拳傳世(非今之太極拳)。近代仙學家陳櫻寧及其弟子胡海牙均以太極拳輔助內丹的修鍊。

  後天之命功在內丹學形成之前就是道家養煉之法門,如春秋和秦漢時期的吐納導引及華佗的「五禽戲」之類,當然也有各種拳法和劍術等。近代隨著內家拳體系的完善,學者發現內家拳是內丹修鍊的一種很好的築基方法。而內家拳的修為欲臻登峰造極之境,則有賴於拳道合一,丹道功夫的修鍊又是使內家拳境界升華的關鍵。

  過去一些前輩將行拳走架當做命功修鍊,而把站樁和打坐作為性功修鍊的法門,兩者相結合而形成性命雙修。近代隨著太極拳和八卦掌的普及,人們發現太極拳和八卦掌功夫練至虛空境界,亦是性命雙修之丹道功夫。其動如靜、其靜如動,動靜不二、性命歸一。

  

  二、命功如何練

  

   拳道合一,是要先練命功,以調息人手,平衡內五行,調節身法,求得外六合的統一。其實所有內外家功夫,都要以調息為先,也就是過去老先生說的要先學會 「氣口」,就是這個意思。很多人練了一輩子拳,還沒打完一趟就氣喘吁吁了,尤其是練通背和翻子的,這種沒得真傳的練家,練得越多壽命就越短。那麼調息的目的又是什麼呢?丹道家說是心息相依,而佛家則曰:「心風得自在。」

  我在小河沿練了十多年,常春先生和本萍先生自然是每周都要過來指點我。我那個場子里基本上都是練家中的高人,像善德先生、鐵森先生、郝明志先生,還有一位王桂泉先生。他原來是大東區的政法委書記,因病而隨陳雲玥先生習太極拳。每天早晨一趟拳,拳架子不很好看,但卻一直沒患過病。酷暑時,打完拳身上才出點微汗,而呼吸卻極悠長。每每看到陳明潔先生的其他弟子練完心意拳套路或打過戳腳翻子後氣喘吁吁時,就會對我說:「你看都練成這樣了,還能不得病!」我練功的那個場子里的高手,大多都在十多年間仙逝了,余者像桂泉先生這樣一點病都沒有的,很少!總之,調息之法非常之重要,有興趣學習者可借鑒拙作《內家拳之呼吸》。調息功夫的至高境界是胎息,有孫氏門人說:孫祿堂前輩能把口鼻堵住練習形意拳。孫先生如果真有這樣的功夫一定會享很高的壽祿,因為我知道的兩位練成胎息的氣功師現在都已年近百歲了!希望這不是孫氏門人對孫老先生的又一次捧殺。

  竊以為內家拳的調身應該遵循太極拳的身法八要,更廣泛地說:內外家功夫都可以用太極拳的身法八要做為調身的準則。把身法八要練成,最重要的作用就是能改變生理彎曲,這樣才能「上下一條線,全憑左右轉」。低頭貓腰者肯定是學藝不高,而像山西祁縣自稱是戴魁先生傳人的練家,仰著頭「蹲毛猴」 則毛病更大。

  能調息、調身了,再練習抻筋拔骨。這裡有一個問題,內家拳講究以鬆柔人手。那麼修鍊抻筋拔骨是否需要用力呢?我師伯傅偉中先生在其著作中有一段話值得思考:「可先照陽剛、拔抻,剛硬的要領練習,但忌僵拙勁力。然後再將陽剛、拔抻、剛硬大力過渡到陰柔、緩舒、松靜。若不如此,初練者在身體筋短肌僵的狀態下,即練放鬆,不但不能松而致靜,長久如此,反而練成僵勁、拙勁、短勁、滯勁或懈勁。相反。如經過拔筋易骨的階段,動功中松的問題很易解決,大力陽剛氣勁也很容易轉換成內力陰柔氣勁。」人傳統楊家太極拳門,先要修習八段錦,見陳炎林著《太極拳劍桿散手合編》一書。戴家心意拳以「猩猩出洞」和一種俗稱「扯斷筋」的動功作為抻筋拔骨的方法。而真傳八卦掌的修鍊程度是要先站樁,「夾馬式」和「盤龍式」都是以靜態修鍊抻筋拔骨的好功夫。這些所謂「不傳之秘」的真東西都不是以鬆柔入手的,而是強調先要「對掙拔長」。我個人的修鍊體悟是:正宗的三體式是練習抻筋拔骨的最好功法。三體式是在戴家心意拳原傳「猩猩出洞」之定式——「三才式」的基礎上,由戴隆邦創編的,經李洛能、劉奇蘭、宋世榮等前輩完善發展定型的,後被稱之為形意拳的母拳。但今天的練家多迷失了原傳「三才」的本意,三才在體喻之為上、中、下三個丹田。相應的還有三個竅要。如果不得三才的真傳,你學到的只能是皮毛了,這又是閑話。

  現在練太極拳的人都知道鬆了,其實沒經過抻筋拔骨的修鍊過程,一上手就想鬆柔,那是假松、假柔,你就練吧!一輩子也別想長筋騰膜、斂氣入骨。所以很多練太極拳的人只長肉、不長筋,大腹便便的還非說是內氣充盈,自欺欺人罷了。

  命功有成者的效驗很簡單,除了身體強健無病外,練心意或形意者能勁力完整地打完五趟閘勢。練傳統太極者,能在兩分鐘內完整地練下來原傳架子,又稱飛架,收勢時:氣不短促、面不改色者,可謂其命功初成。

  

  三、性功如保修

  

   性功只能修,而不能練!朱雲陽注《周易參同契》時說:「蓋還丹妙用,徹始徹終,只此金水二物。」內家拳以秘傳的「內轉四象、外運五行,」來修鍊的是命功,以腎氣始,以混元大成為終,所以屬水。而性功屬金,此金非有形有象之物,「性者,先天一點靈光,真空之體也」。《周易參同契》上說:「金復其故性」, 把命功練到後天的妄念都停止了,就歸到性的修為上了。真能把身體練到氣滿不思食、精滿不思淫、神滿不思睡,才應該有資格入了性功的門徑。

  禪宗的開悟要見性,這個「性」跟「性命雙修」的性有很多相同之處。本性確在每個人的身上,雲門說:「我有一寶,秘在形山。」但我們卻很難把握住「它」,所以臨濟祖師就說:「赤肉團上,有一無位真人,常從汝等面門出入。」如果我們能把這個無形之物找到,讓它與肉體結合,真就可能修鍊成不生不滅的神仙。可惜禪宗發展到了「參話頭」階段,競出現了很多「口頭禪」,不修定慧、人云亦云,身體沒有任何變化,卻硬說自己「開悟了」,這種「見性」又有何用!

  性功也並非無跡可修,《脈望》中說:「腦為上田,元神所居之官,人能把握元神,棲於本宮,則金氣自升,真息自定,所謂一竅開而百竅齊開,大關通則百關盡通也。」但這種修法是先性後命,非有慧根者不能「把握元神」,不適於普通人修鍊。竊以為還是以先練命功,待身體康健和諧後,再修性功,安全可靠,水到渠成。當然,自古以來也有參禪修道之人,一練內家拳就不同凡響,但那些都是個案。

  我提到的那位王桂泉先生,每天早晨一趟拳,二十多年後行功走架能自然人靜,心裡清清楚楚,就是一點雜念也沒有,外界的聲音也越來越小,直至達到了外緣不人、內心無攀想的境界,這才是真正的性功修鍊。而恍兮惚兮、如醉如痴的境界,也只能算做是命功向性功過渡的階段。修性功必須要達到無我,然後空到物我二忘,不知是拳在打我,還是我在打拳。

  有人認為性功就是靜功,於是拚命站樁,求松、求靜,其實修性功最是要做到動靜如一,其動如靜、其靜如動,而求松、求靜都不是真松、真靜!動中得靜才是真定。所以我很推崇太極拳修身養性的功能,可惜絕大多數人都沒得到太極的真諦!

《太極拳論》精解

    其實我下工夫修鍊太極拳並非很早,應該是在1988年結識了王輝璞先生之後。雖然我早在1975年,就在北京東單體育場跟人家學過楊家太極拳,但一直也沒下過真功夫。那時候注重的是實戰,每天練的就是八卦、形意和拳擊,後來有了散打,當時叫武術散手,都是些業餘隊員,我就經常跟他們比劃,當然是各有勝負,因此也結交了很多朋友。他們和我一樣,都認為:太極拳是養生的功夫,跟搏擊沒有太大的關係。真正喜歡上太極拳,是1989年在丹東拍片的時候,輝璞先生覺得我辛苦,就單獨請我去他家吃飯。聽了輝璞先生講他如何有病、如何學拳、如何拜師,講王茂齋、楊禹廷如何不戰而屈人之兵。王先生還讓我看了他珍藏的太極拳譜和張三丰的自畫像,使我對太極拳理論產生了濃厚的興趣,當場我就拜王先生為師了,從此迷戀上太極拳學而不能自拔。

  歷史上有關太極拳的文獻資料極為豐富,其理論水平已經上升到了哲學的高度。因為是文人練拳、傳拳、研究拳,所以才留下了如此多的文字。可以說:如果沒有太極拳的理論體系,中國武術就不能稱為是一門學問。而在這麼多的太極拳譜、太極拳論中應該首推王宗岳的拳論,雖然武、楊、吳三家拳法在架勢上有一定的差異,但在拳意上都尊崇王宗岳的 「虛靈頂勁,氣沉丹田,不偏不倚,忽隱忽現」、「仰之則彌高,俯之則彌深」之太極竅要。

  據前輩雲:武澄清於1852年得到原本時,譜中並無 「太極拳」的字樣,太極拳論是武李兩家後加上去的。而家師常春先生和譚長科師叔各自收藏的——同志高先師從永年帶來的拳譜,也與吳文翰師叔等名家的著作中所用的版本不同。另一位老師輝璞先生在1989年給我看過的一本太極拳古譜,則又與武家「老三本」和楊家老譜有很大的差異。這是中國文化多樣性的體現,是好事,我本人對王宗岳拳論的詮釋也是一家之言,僅供參考而已。

  原文:太極者。本無極而生,動靜之機。陰陽之母也。

  這是太極拳的本體,也是道之本體。無極相當於佛學中的阿賴耶識,是宇宙萬物的本源。而太極則相當於內丹學中的玄關,玄關一開,則知天地人的本來面目。我老師輝璞先生的注釋是:「既是統一體(無極)分成互相對立的兩個方面(陰陽、太極。亦即太極。陰陽也;陰陽,太極也;太極者陰陽之母也)。」似乎也有道理。王宗岳先生在這裡說的是虛實變換的陰陽之母,並非是丹道學中的無極而太極。

  不過1992年,我在黃山得到高人的指點:修鍊太極者,也必須懂得呂洞賓所說的「兩個天地,四個陰陽」,只有人身的小陰陽與宇宙的大陰陽相互交換、相互融合,才能修鍊成天人合一的上乘功夫。而如何使同類陰陽融合,則是太極內功的不傳之秘。只有攝取虛空中的真陽,才能獲得養生禦敵的能量。

  愛因斯坦的學說值得我們思考:「所有物質都是等待釋放的能量,所有能量都是已經釋放了的物質。」人的肉體本身就是一種物質,更是一種「等待釋放的能量」。儲存並提升這種能量才是太極拳修鍊的根本。

   2010年1月3日,與我相交八年的譚長科師叔在睡夢中駕鶴西去了,在此之前並無病症顯現。能在當代社會中健康的生活,並可以無疾而終則是常人夢寐以求的,譚師叔應該是修鍊太極拳的成就者。記得是2002年,閆志高師爺誕辰紀念日的那一天,家師常春先生把我介紹給譚師叔時說:我歲數大了,不能來小河沿了,你就帶著張方玩吧。於是譚師叔領我認識了很多前輩,包括後來的吳本萍師傅。譚長科師叔還讓我抄錄了他珍藏的拳譜,使我受益匪淺。

  原文:察四兩拔千斤之句,顯非力勝。觀耄耋能御眾之形。快何能為?

   「觀耄耋能御眾之形,快何能為?」這一句透射出了文人武學的局限性,所以輝璞先師的解釋是:「太極拳之巧妙,全以拳理來戰勝對方,而不在於手快力大。」 其實真正決定實戰搏擊勝負的還是力量和速度,尤其是那種下手不容情的性命相搏。不可否認的是:經過長期太極拳修鍊的耄耋有可能御眾或戰勝青壯,但必須是在雙方搭手的狀態下;即使是這樣,也只能借勁將對方發出或摔倒。如果太極耄耋與會武功的青壯年放手一搏,則必敗無疑!不信?那就試一試吧。

  太極拳也並非不練習力量和速度,僅我修鍊過的太極內功就有神佑通備、太極樁、太極大桿、太極硃砂掌和九宮圈等,而真打實做的爛採花,則要求能在斗室里瞬間轉換,沒有速度能行嗎?我那時追求的是能在三分之一秒發出震透對方內髒的松彈勁。

   至於「一羽不能加,蠅蟲不能落。人不知我,我獨知人,英雄所向無敵」,則是王宗岳先師對於武學最高境界的憧憬,自古以來誰又能真的「所向無敵」?所以我說:太極拳是文人武學,因為有太多想像的浪漫色彩。因此我推測太極拳應該出現在明代禁武時期,當時中國的城市文化已經初現端倪,儘管那時還不叫太極拳,但顯然已經獲得了主流社會的認可:用相對文明的推手切磋取代民間擂台的血腥比武。所以這種靠發放定勝負的較量方式才得以在人文薈萃的城市和集鎮中傳承下來。

  原文:立如枰准。活如車輪。偏沉則隨,雙重則滯。每見數年純功,不能運化者,率者自為人制,雙重之病未悟耳。

  輝璞先師的拳譜寫的是「立如平準」,因此他的詮釋道:身軀一站要像天平秤物一樣的準確。而姚繼祖先生認為「枰准」是一種博具,上下一體,旋轉自如,一動無有不動。

   至於「偏沉則隨,雙重則滯」一句,一百年來爭議最多。先看看輝璞先生所藏的拳譜:「雙重為病失於填實,與沉不同也;雙浮為病,彌滿騰虛,與重不一也。」 「雙輕不為病,天然輕靈,與浮不等也,半輕半重不為病,偏輕偏重為病。」還有很長的一段文字,都是談論「雙重」及「偏」與「隨」的關係。輝璞先師認為: 「雙重之病,是指推手的雙方僵持不動的象徵,偏沉則隨是指一方能以放鬆即解決了矛盾。練太極拳最怕犯雙重之病,一有雙重則必與對方相抵抗,對方用力我也用力,發生丟頂,這樣就產生了力大勝力小的結果。」如果雙方的太極功力相差無幾,而又各不相讓,就最容易出現這種局面,我在小河沿那二十多年裡,就經常看到這種鬥雞似的推手。不過在太極拳的行功走架的過程中,只要能夠做到「形正氣順」,就基本不會出現「雙重」問題。

  武澄清先師說得更為透徹:「偏沉則隨,雙重則滯。是比活似車輪而言,乃己之謂也。一邊沉則轉,兩邊重則滯,不使雙重,即不為人制矣,是言己之病也。硬則如此,軟則隨,隨則捨己從人,不致膠柱鼓瑟矣。」只有「練得純熟時,能引勁落空,合則出,則藝業成矣」。

  原文:粘即是走,走即是粘。陰不離陽,陽不離陰。陰陽相濟,方為懂勁。

  先師輝璞先生認為:「要想除去雙重之病,首先應注意一招一式的陰陽的變化,其次要知道粘走的道理,隨時隨地均能粘走。所謂粘走,即是一個圓圈,以半個圈化開對方的勁叫做走化;同時,用那半個應含有粘勁,以便向對方加以還擊,這叫做粘放。」

   在我拜訪過的高手中,有人根本就不用畫圈,就在接手的那個點上,化打合一,在瞬間把對方發放出去,這些高手應該達到了「陰陽相濟,方為懂勁」的境界。但竊以為:發放還不能成為太極拳的技擊目的,太極拳也必須要修鍊出一擊必殺的內力,才能稱之為武術。不過粘走還是不能丟,它是練習觸覺功夫的基礎。

  原文:是為論,句句真切並無一字敷衍陪襯,非有夙慧者不能悟也。先師不肯妄傳非獨擇人,亦恐枉費功夫耳。

   這一段文字僅見於20世紀50年代李荃英抄錄的閆志高先師從永年帶來的1881年的線裝本,和譚長科師叔抄錄的閆志高遺著《太極拳釋論》一書中。而在家師輝璞先生所藏的太極拳古譜里,並未見到這段遺訓;即使是吳文翰和姚繼祖師叔的著作中,也未見這段文字,他們採用的也都是「老三本」。其中的玄妙,還有待專家考證。

  夙慧者就是先天根器好的人,過去說:徒訪師三年,師選徒三年。太極拳和形意拳、八卦掌稍有不同之處,就是光靠下死功夫不行,學者的悟性非常關鍵,像楊澄甫的那些弟子,真正青出於藍而勝於藍的只有鄭曼青,鄭先生就屬於「夙慧者」,他下的功夫未必就比其它師兄弟大,但鄭先生真的非常聰明,修鍊太極拳的根器萬里挑一。其實修鍊太極拳宜早不宜遲,並非像有些欺世盜名者所說:四五十歲的人聰明絕頂,一練就能出功夫。「人過四十不學藝」,我身邊的陳一鳴、王福亞和王傳友,他們都是在年輕的時候就到小河沿下工夫,才有了今天的成就,所以必須要在三十歲之前就修鍊太極拳,才有可能成為高手。

   如果我們能夠淡泊名利,一心繼承和弘揚太極文化,就什麼紛爭都沒有了。《道德經》雲:「勇於敢則殺,勇於不敢則活。」又雲:「天之道,不爭而善勝,不言而善應。」居柔處弱才是正道,所以我決定:五十歲後,不再研習心意拳抖擻勁和各種搏擊功夫,不再與人交手,專心修鍊丹道和八卦。太極,探索長生久視的奧秘。
推薦閱讀:

當我做到太極拳的支撐八面,隨曲就深,延伸出的感悟

TAG:內家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