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信念的根基

    自從牛頓的動力學大行其道,人類對科學的信賴就與日俱增。科學來源於人類對經驗的總結,實驗、推理成為感性與理性的結合,探索科學奧秘的法寶。到了19世紀後期,達爾文的進化論(如今更多的人願意將其稱為演化論)又一次顛覆了人類的認知觀念,甚至動搖了基督教信仰在人們心中的地位。達爾文的理論告訴我們人類並非上帝的寵兒,而是自然演化的偶然產物,這種觀點可能使多數人失去對「人生具有意義」的信心,20世紀自然科學的發展,使人類的認知發生了全新的改變。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動搖了我們對時間與空間絕對性的理念,量子力學的不確定性原理更讓人們對客觀規律的確定性存有一絲憂慮,甚至有些理論物理學家根據弦理論認為我們生活在多維空間的世界裡,也有人將我們所處的世界理解為不過是一台計算機上的虛擬環境,我們不過是上帝在虛擬世界設定的實驗品或玩具而已。以上的論證似乎模糊了唯物與唯心,笛卡爾的「我思故我在」也許才是真理。現代人隨著認知水平的提高,非但沒有使世界變得越來越清晰,反而變得更加模糊不清,我們不僅要問,人類的理性是否真的像我們認為的那麼可靠呢?

    物質與精神的關係歷來是人類所關心的重要問題,身心二元論成為哲學史上的重要觀念,世界是物質實體,還是幻像一直成為哲學家爭論不休的問題。自柏拉圖以來的理念世界到黑格爾的絕對精神都將世界理解為某種精神外化的產物,然而由於現代科學的的發展,人們更願意相信世界是物質組成的。那麼人類精神是如何產生的,它的本質又是什麼呢?這可能是困擾哲學家最大的問題。隨著科技的發展,科學家逐漸接下哲學家的接力棒,試圖掀開精神世界的奧秘。如今認知科學、神經學、人工智慧等領域對人類大腦的結構做了深刻的剖析,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果。並在人工智慧領域進行了實踐,相信在不遠的未來,科幻影片中的機器人將成為我們世界中不可缺少的一員。同時也伴隨著對人類的精神世界的進一步思考,英國物理學家彭羅斯在他的《皇帝新腦》中試圖告訴我們,隨著科技的發展,人工智慧會越來越完善,但這不代表機器人可以替代人類,他們永遠也無法理解人類的心智、情感,無法理解人類的精神世界。就是說人工智慧永遠有別於人類,他們是無生命的機器。但美國科學哲學家丹尼特在他的《意識的解釋》中卻告訴我們,不要沉迷於精神的幻覺,其實根本不存在意識,所謂的精神世界不過是人類的一廂情願。丹尼特的觀點被塞爾稱為強AI(強人工智慧),這種觀點越來越被現代認知物理學家所接受,因為科學家實在不知道該如何通過現代科學的思維方式去理解意識,似乎強AI的觀點可以讓現代人一勞永逸,將人類看作大自然造物主創造的一部機器。這樣我們就和人工智慧沒有了區別,人類將會製造出與自身無異的智能生命體,也可以將自己的意識思想塞進機器中獲得永生。那麼強AI是如何被確信的呢?讓我們來看看丹尼特等人的邏輯。我們知道人類的認知系統是一個龐雜的系統,儘管如此科學家一點點地發展了它們的內在規律,即神經系統的運行規律。以對顏色的認知為例,我們以牛頓的光譜理論加以說明,光的顏色是由於色光的不同波長引起的,物體之所以具有顏色是因為物體只反射某一波段的色光,這些色光進入人眼產生了一系列光電反應。那麼人類最終看到的紅色,是否是物體的自然屬性呢?洛克將其稱為第二屬性,就是它並非物體的自然屬性。人類能夠看到紅色,是人類大腦接受外來刺激後所承認的一種反應現象,這種現象只停留在人的腦海之中,而非客觀、真實的存在,即紅色在客觀世界是不存在的。客觀世界只存在不同波長的光。這種接受外來世界的信息,而最終在人類大腦中留下的印記只不過是人類的一種幻覺,這也就是丹尼特所宣稱的意識並不存在的理由。當然這種不存在只是作為實體的不存在,並非所有的哲學家或科學家都認可這種觀點,因為它並沒有解決人類為什麼會有自我意識。物質與精神割裂的二元論是現代哲學家所不願意看到的,因此現象學在20世紀中期大行其道。現代科學哲學試圖否認精神來消除二元論,但丹尼特的強AI將人類變成一部機器顯然也是一部分人所不願意承認的。因此塞爾將意識理解為一種生物現象,即它和消化、生長或植物的光合作用一樣,是生命體的組合部分。但顯然這只是一個折中的觀點,並沒有從根本解決這一問題。意識到底是什麼呢?可能在現階段,我們是無法用科學的方式加以解決的,但這並不影響我們依靠我們的頭腦去思考,並尋求精神上的滿足。即使真如丹尼特所言我們只是一部機器,所謂的意識如計算機中的軟體一樣,並不存在實體,而只是由數據信息形成的幻覺,也不影響我們追求理想,尋求存在的意義。

  在人類的認知中,感性讓我們直觀的感受世界,而理性將感性材料進一步處理上升為人們的智慧。在現實世界往往需要兩者共同努力,缺一不可。例如數學往往被認為是人類理性的智慧結晶,但不要忘記,基本數學原理往往建立在人類的直觀之上。關於1 1=2的認知絕不是人類經過精密地分析,通過邏輯思維而得到的,而只是人類對客觀物體的基本認知經驗而獲得的,但它卻是所有數學運算的基礎。歐幾里德通過幾個基本原理建立的歐式幾何中有一個公理是「通過一點有且只有一條直線與已知直線平行」。而羅巴切夫斯基否定了這條公理,而創造了非歐幾何里的羅氏幾何。可見通過人類的直覺經驗顯而易見的「事實」卻並非是真的客觀事實,人類認知獲得的真理也並非絕對真理,而是隨著人類的認知水平的擴展而形成的相對真理。美國科學哲學家庫恩在他的《科學革命的結構》中,通過社會科學的方法對科學的歷史進行了研究,得到了一個驚人的結果。科學的發展並非是線性的,延著對真理追求的道路一路前行的。而是通過一個個科學範式建立起來的,作為範式的科學也並非最初就被人類普遍認可,而是通過長期努力,通過少數科學家的信念而建立起來的。如在人類的感觀中哥白尼的日心說是那樣的不切實際,而如今幾乎所有受過教育的人都知道地球是圍繞著太陽旋轉的。我們知道人類的感性認知是不可靠的,理性思維由於建立在感性認知的基礎上,也必然不可能把握絕對真理,人類的知識大廈是建立在一個虛幻的地基之上的。那是什麼在支撐著我們讓人類走到今天,並成為地球的主宰者。是信念,是信念支持人類構建了龐大的人類世界。古代人類通過宗教信仰、道德規範構建了人類社會。而到了近代,科學和人文主義以及意識形態作為範式成為了社會的核心、無論是古代,還是現代的觀念,都建立在人類的強大信念的基礎之上。

  在今天,人們陷入了相對主義的世界觀之中。似乎所有的一切都受到地域、歷史、社會、文化差異的限制,無論是道德還是審美,都明顯的具有相對性,受著不同環境的影響。在近代,科學似乎成了社會的標準範式,一切以科學作為行事的基本法則。但隨著相對論的出現,隨著達爾文主義的盛行,人們意識到人類不是世界的中心,我們只是偶然的產物,科學也不是衡量一切的標準,因為它同樣是相對的。隨著科學中心主義的失勢,相對主義倍受關注。相對主義雖然更接近真理,但不得不說它會讓人類陷入迷茫,喪失前行的方向。多元文化成為相對主義在社會層面的現象顯現。不同民族,不同宗教的相互尊重成為我們的追求目標。但不得不說,這種多元性帶來的結果就是無標準、無原則,最終只能使衝突加劇。我相信一元的文化大同應該是人類的最終歸宿,儘管需要時間。在這裡必須為自己找到一個能支撐下去的信念,現在來看這種信念就是以尊重個體的自由、平等為依據的普世價值。相信在普世價值的信念下,人類將獲得社會、文化的大同。這種信念不是建立在宗教或科學的信仰之上,而是建立在人類對自身命運掌控對共同幸福的渴望的基礎上的。

  信念並不是來源於人類的理性思維,它不可能是一種縝密的思考,而是基於感性的直覺。之前已經說過,感性與理性沒有高低之分,而是各司其職。以科學為範式,認為理性可以解決一切是荒謬的。科學成為人類理性的重要成果。而藝術卻是感性的奇妙結晶,用理性的方式來創作,欣賞是可笑的。一件優秀的藝術作品往往來源於藝術家的人生體驗、直覺靈感,而非邏輯推理,分析考證。藝術的感性為藝術的評價帶來了麻煩,也喪失了絕對的標準。與藝術相同道德倫理、宗教信仰也都具有不同層次的非理性。它們共同來源於人類的歷史文化,來源於人類自身為了生存而構建的共同信念之上。無客觀標準的宗教、道德、藝術的共同點是它們都建立在共同信念的基礎上。人類通過建立在某種共同的文化基礎之上,生成了共同的信念,而這種共同信念又構建了人類社會,最終使我們得以安身。不要輕視感性直覺,它可能真的是我們存活的基礎,它在人類的大腦安放了一種叫信念的東西。

推薦閱讀:

薦讀 | 這一年,我們都需要他安靜而勇敢的陪伴
周振興:做啥都不成 ?因為你缺少了這個東西
那麼美好的你,怎麼忍心對自己說「我不值得」?
Empathy I 同理心

TAG:信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