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拳與內功......郭 渠
05-31
太極拳經典論著《太極拳論》開宗明義即雲:「太極者無極而生,陰陽之母也。動之則分,靜之則合。」寥寥數語,道出了太極拳義理的總綱。看似簡單,細思卻奧妙無窮。然而,太極、無極、陰陽、動靜、開合這些都屬於難以描述清楚的東西,一人有一人的氣質,於動靜之際體會各有不同。現試就本人的點滴領會略作淺述,聊作拋磚之舉,望不貽笑方家。
太極一詞,最早見於《易·繫辭上》之「易有太極,是生兩儀」之句。要理解太極,須先了解動(運動、有、開)靜(靜止、無、合)之間的關係。現代哲學認為,事物都在不斷地運動、變化和發展,而一切運動必然會成為運動的終結。古典哲學的「物壯則老」、「從有到無謂之了」即是此意。此運動的終結可簡單地理解為無極。按物質不滅定律(古稱氣的不滅性),這個運動的終結又是另一個形式運動的起點。也就是「從無到有謂之成」之意。即易經道學的:道→無極→太極→陰陽→萬物。此為順,返為逆。道貫穿始終,無時不有,無處不在,無物不具。在宇宙自然演化萬物的過程中,無極太極都屬先天,二者原出一物,只體用兩分。「易有太極,是生兩儀」,為一物兩體之意。認為一個整體之中,對立面是有機地結合在一起的,太極是陰陽對立的統一體,陰陽的對立才引起運動的變化。運動是陰陽二氣的屬性,「太虛本動」,絕對的靜止是沒有的,靜止是運動的一種形態,動靜的關係如門之開合,開可以說是動,合可以說是靜。陰陽一體,互消互長,陰中有陽,陽中有陰,那麼動靜也不分離,動靜交合一體,動中有靜,靜中有動。易者,換也,變也。知動靜變換之理,知「物有本末,事有始終,知所先後,則近道矣」。如南宋朱熹所曰:「總天地萬物之理,便是太極」。(《朱子語類》) 太極拳取義於道學,起源於道家,是道家哲學思想的產物。按孫祿堂所釋:「太極者,在於無極之中。先求一至中和至虛靈之極點,其氣之隱於內也,則為德;其氣之現於外也,則為道。內外一氣之流行,可以位天地,孕陰陽。故拳術之內勁,實為人身之基礎。在天曰命,在人曰性,在物曰理,在技曰內家拳術。名稱雖殊,其理則一,故名之曰太極。」(《大極拳學》)如果從太極二字去探究,太極拳就不只是一種拳術或武藝,而是一門深奧的武學。如果要深刻地認識太極拳的精神內涵,而不研究它與中國特有的傳統文化——道學的血緣和互滲是難得其真諦的。
練拳不練功,到老一場空。太極拳作為內家拳術,其內功也稱內勁,是以人體三寶精、氣、神為基礎,運用逆練之法,將人體後天的精、氣、神煉返先天的元精、元氣、元神,使後天識神漸去雜念而歸伏於清靜之元神,鼻息漸達深勻綿細而歸於真息,腎精漸壯而培元固本,由形意虛實陰陽分明漸致太極中和,終致無極混沌歸根,即萬形→陰陽→太極→無極→道。人生於天地之間,秉陰陽之性,本有渾然之氣,太極拳是將後天散馳於外的神氣加以收蓄,並以陰陽中正之法則將散亂無序的動作加以規矩,使之柔化,由動歸靜,以復先天浩然之氣,借後天有形之身,行有為變化之道,化後天之拙力而生先天之內勁。練太極拳的目的是得先天內勁,拳架外形的練習只是從後天返回先天的途徑。先天與後天,本是一主一賓的地位,後天佔了主位、先天便隱而不出;只有後天退下主位,先天才能位居主席。後天的拙力僵勁與先天真氣內勁的關係,也是此主賓之理,而柔化則是由後天向先天轉變的關鍵手段。
「太極本無極,無極方太極」。太極拳有無極和太極兩項功夫。太極功主要在盤拳走架中去練,無極功卻隱藏在預備式中。預備式站立實為無極勢站樁,故也稱無極式,是無極功入門的機竅。有道是:「人得杳冥方見道,最初一著好功夫」(李涵虛《收心法》)。太極拳第一式之無極功,是太極拳最奧妙之處,最簡單又最難練,是太極拳真功的出處,是逆運先天之法門,於後天中返練先天。對此楊澄甫曾有提示:「人皆於此勢易為忽略,殊不知練法用法,俱根本於此,望學者首當於此注意焉。」(《太極拳體用全書》) 對於無極功的練法,孫祿堂在《太極拳學》中是如此明示的:「無極者,當人未練拳術之初,心無所思,意無所動,目無所視,手足無舞蹈,身體無動作,陰陽未判,清濁未分,渾渾噩噩,一氣渾然者也。」其時,「身子如同立在沙漠之地。手足亦無往來動作之節制,身心未知開合頂勁之靈活,但順其自然之性,流行不己。心中空空洞洞,內元所思,外無所視,伸縮往來,進退動作,皆無聯兆。」由此人靜,靜極生動,當生先天真一之氣,意有所動,爾後行拳,即是「無極而太極」矣。如能「仔細留心向推求」,昭然妙理,憑心取道,心是太極,無為而為,則能取「道」蹊徑、事半功倍、自然而然,「得來不覺費功夫」。「雖然求之有所得焉,亦是有若無,實若虛,勿忘勿助,不勉而中,不思而得,從容中道而已。」(孫祿堂《拳意述真》) 開合是太極,吞吐是內功。太極拳是內家功夫,所練的是內勁,除預備式外,所有的形體動作都不離開合變化。通過動作的開合來調整氣息的吞吐,以拳練功,從而達到內外兼修,產生內勁的目的。正如內家拳家宋世榮所言:「靜坐功夫以呼吸調息,練拳術以手足動作為調息,起落進退,皆合規矩,手足動作也俱和順,內外神形相合,謂之調息。以身體動作旋轉,縱橫往來,無有停滯,一氣流行,循環無端,謂之調息。」手足動作合乎規矩,是太極拳調息之法則。口鼻之呼吸,不過藉以通內外而已。太極拳之吞吐,是「氣沉丹田」之謂,為丹田之內呼吸之稱。口鼻呼吸之外氣與丹田呼吸之內氣相接;心中神意下照丹田,與丹田之元氣相交(心腎相交),運貫於周身,暢達於四肢,如此方是拳經所云之「上下相連,內外合一」者也。所謂內勁,按孫祿堂《舉意述真》所述,「是將人之散亂於外之神氣,用拳中之規矩,手足身體動作,順中用逆縮回于丹田之內,與丹田元氣相交,自無而有,自微而著,自虛而實,皆是漸漸積蓄而成,此謂拳中之內勁也。」所以,太極拳的身手開合、丹田吞吐即是內功習練之法。開合有致、虛實分明、呼吸通靈、周身無間、內外合一,便知陰陽。「心在內而理周乎物,物在外而理具於心」(《大學》)。有形者不滯於外,無意者不拘於內,內外中和柔順,有無動靜相兼,規矩假師傳,妙道還須自悟,明白拳中之理,才有太極真功。 太極拳的最高境界是虛靈致無,任意識和動作在自然的河流里自由地流淌,達到人與白然的和諧統一 (天人合一),這就是太極拳道修鍊的終極目標。
推薦閱讀:
太極一詞,最早見於《易·繫辭上》之「易有太極,是生兩儀」之句。要理解太極,須先了解動(運動、有、開)靜(靜止、無、合)之間的關係。現代哲學認為,事物都在不斷地運動、變化和發展,而一切運動必然會成為運動的終結。古典哲學的「物壯則老」、「從有到無謂之了」即是此意。此運動的終結可簡單地理解為無極。按物質不滅定律(古稱氣的不滅性),這個運動的終結又是另一個形式運動的起點。也就是「從無到有謂之成」之意。即易經道學的:道→無極→太極→陰陽→萬物。此為順,返為逆。道貫穿始終,無時不有,無處不在,無物不具。在宇宙自然演化萬物的過程中,無極太極都屬先天,二者原出一物,只體用兩分。「易有太極,是生兩儀」,為一物兩體之意。認為一個整體之中,對立面是有機地結合在一起的,太極是陰陽對立的統一體,陰陽的對立才引起運動的變化。運動是陰陽二氣的屬性,「太虛本動」,絕對的靜止是沒有的,靜止是運動的一種形態,動靜的關係如門之開合,開可以說是動,合可以說是靜。陰陽一體,互消互長,陰中有陽,陽中有陰,那麼動靜也不分離,動靜交合一體,動中有靜,靜中有動。易者,換也,變也。知動靜變換之理,知「物有本末,事有始終,知所先後,則近道矣」。如南宋朱熹所曰:「總天地萬物之理,便是太極」。(《朱子語類》) 太極拳取義於道學,起源於道家,是道家哲學思想的產物。按孫祿堂所釋:「太極者,在於無極之中。先求一至中和至虛靈之極點,其氣之隱於內也,則為德;其氣之現於外也,則為道。內外一氣之流行,可以位天地,孕陰陽。故拳術之內勁,實為人身之基礎。在天曰命,在人曰性,在物曰理,在技曰內家拳術。名稱雖殊,其理則一,故名之曰太極。」(《大極拳學》)如果從太極二字去探究,太極拳就不只是一種拳術或武藝,而是一門深奧的武學。如果要深刻地認識太極拳的精神內涵,而不研究它與中國特有的傳統文化——道學的血緣和互滲是難得其真諦的。
練拳不練功,到老一場空。太極拳作為內家拳術,其內功也稱內勁,是以人體三寶精、氣、神為基礎,運用逆練之法,將人體後天的精、氣、神煉返先天的元精、元氣、元神,使後天識神漸去雜念而歸伏於清靜之元神,鼻息漸達深勻綿細而歸於真息,腎精漸壯而培元固本,由形意虛實陰陽分明漸致太極中和,終致無極混沌歸根,即萬形→陰陽→太極→無極→道。人生於天地之間,秉陰陽之性,本有渾然之氣,太極拳是將後天散馳於外的神氣加以收蓄,並以陰陽中正之法則將散亂無序的動作加以規矩,使之柔化,由動歸靜,以復先天浩然之氣,借後天有形之身,行有為變化之道,化後天之拙力而生先天之內勁。練太極拳的目的是得先天內勁,拳架外形的練習只是從後天返回先天的途徑。先天與後天,本是一主一賓的地位,後天佔了主位、先天便隱而不出;只有後天退下主位,先天才能位居主席。後天的拙力僵勁與先天真氣內勁的關係,也是此主賓之理,而柔化則是由後天向先天轉變的關鍵手段。
「太極本無極,無極方太極」。太極拳有無極和太極兩項功夫。太極功主要在盤拳走架中去練,無極功卻隱藏在預備式中。預備式站立實為無極勢站樁,故也稱無極式,是無極功入門的機竅。有道是:「人得杳冥方見道,最初一著好功夫」(李涵虛《收心法》)。太極拳第一式之無極功,是太極拳最奧妙之處,最簡單又最難練,是太極拳真功的出處,是逆運先天之法門,於後天中返練先天。對此楊澄甫曾有提示:「人皆於此勢易為忽略,殊不知練法用法,俱根本於此,望學者首當於此注意焉。」(《太極拳體用全書》) 對於無極功的練法,孫祿堂在《太極拳學》中是如此明示的:「無極者,當人未練拳術之初,心無所思,意無所動,目無所視,手足無舞蹈,身體無動作,陰陽未判,清濁未分,渾渾噩噩,一氣渾然者也。」其時,「身子如同立在沙漠之地。手足亦無往來動作之節制,身心未知開合頂勁之靈活,但順其自然之性,流行不己。心中空空洞洞,內元所思,外無所視,伸縮往來,進退動作,皆無聯兆。」由此人靜,靜極生動,當生先天真一之氣,意有所動,爾後行拳,即是「無極而太極」矣。如能「仔細留心向推求」,昭然妙理,憑心取道,心是太極,無為而為,則能取「道」蹊徑、事半功倍、自然而然,「得來不覺費功夫」。「雖然求之有所得焉,亦是有若無,實若虛,勿忘勿助,不勉而中,不思而得,從容中道而已。」(孫祿堂《拳意述真》) 開合是太極,吞吐是內功。太極拳是內家功夫,所練的是內勁,除預備式外,所有的形體動作都不離開合變化。通過動作的開合來調整氣息的吞吐,以拳練功,從而達到內外兼修,產生內勁的目的。正如內家拳家宋世榮所言:「靜坐功夫以呼吸調息,練拳術以手足動作為調息,起落進退,皆合規矩,手足動作也俱和順,內外神形相合,謂之調息。以身體動作旋轉,縱橫往來,無有停滯,一氣流行,循環無端,謂之調息。」手足動作合乎規矩,是太極拳調息之法則。口鼻之呼吸,不過藉以通內外而已。太極拳之吞吐,是「氣沉丹田」之謂,為丹田之內呼吸之稱。口鼻呼吸之外氣與丹田呼吸之內氣相接;心中神意下照丹田,與丹田之元氣相交(心腎相交),運貫於周身,暢達於四肢,如此方是拳經所云之「上下相連,內外合一」者也。所謂內勁,按孫祿堂《舉意述真》所述,「是將人之散亂於外之神氣,用拳中之規矩,手足身體動作,順中用逆縮回于丹田之內,與丹田元氣相交,自無而有,自微而著,自虛而實,皆是漸漸積蓄而成,此謂拳中之內勁也。」所以,太極拳的身手開合、丹田吞吐即是內功習練之法。開合有致、虛實分明、呼吸通靈、周身無間、內外合一,便知陰陽。「心在內而理周乎物,物在外而理具於心」(《大學》)。有形者不滯於外,無意者不拘於內,內外中和柔順,有無動靜相兼,規矩假師傳,妙道還須自悟,明白拳中之理,才有太極真功。 太極拳的最高境界是虛靈致無,任意識和動作在自然的河流里自由地流淌,達到人與白然的和諧統一 (天人合一),這就是太極拳道修鍊的終極目標。
推薦閱讀:
※武式太極拳圖解
※陰陽太極論吉凶
※《太極圖說》譯文
※陳氏太極拳內勁精髓之丹田力/陳顏勝
※【一點資訊】陳式太極拳的新架其實才是老架 (Yidianzixu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