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讀 | 當我面對宇宙,我感覺自己更自由了

面對宇宙,我感覺自己更自由了 來自新華社 07:53

導讀

怕什麼真理無窮,進一寸有一寸的歡喜。

1990年,旅行者1號於距地球64億公里處最後一次回望母星,拍攝下這張照片:

 

「我們成功地拍攝了這張照片,當你看它,會看到一個小點。那就是這裡,那就是家園,那就是我們。你所愛的每個人,認識的每個人,聽說過的每個人,歷史上的每個人,都在它上面活過了一生。

——卡爾 · 薩根,1994

 

偶爾仰望天空的時候,你會想到什麼呢?理科生可能你會想到「光譜」之類的物理學知識,文藝青年可能會想到宇宙之博大和個人之渺小,想到真理,想到公平和正義……

萬維鋼老師推薦過一本書,叫《給忙碌者的天體物理學》,「天體物理學」似乎是個有點不明覺厲的題目,但是這本書在《紐約時報》暢銷排行榜排名第二,作者是一位天體物理學家,但他更著名的身份則是科普達人,叫泰森。這是一本寫給普通讀者看的天體物理學。

你會說,了解宇宙,了解天體物理學,對我們普通人的生活有什麼用處嗎?

泰森說,天體物理學給我們的是一個「宇宙學視角」。

你每天忙於要成功,還要平衡家庭與工作,但是忙歸忙,每個人的內心深處,都有那個渴望仰望天空的時刻,渴望在這個浩渺的宇宙找到自己的價值。

 

那宇宙學視角意味著什麼呢?

最根本的一點,就是這個世界不是因為你而存在的。  

 

比如,我們生活在地球上,我們知道這是多麼難得的機緣。

一個行星要想適合生命存在,就必須得有液態水。這就意味著你的溫度不能太冷也不能太熱,這就要求你的軌道距離恆星不能太近也不能太遠。

宇宙中,絕對零度是-273.15℃,最熱,4萬億℃。只有在0-100℃,水才是水。我們的地球正好落在這個區間。

而且,地球的大小和密度也正好合適。如果太大,過高的重力就不允許大型動物出現;如果太小,什麼東西都太輕了也不行。

可是,這麼偶然的機會,整個宇宙中有多少個呢?據天文學家估計,僅在銀河系中,類地行星就有至少四百億顆。這就等於說給古往今來每個曾經活過的地球人都發一顆類地行星,還綽綽有餘。

在太陽系裡,地球的確是非常特殊,人類這個高等生物的出現的確是難能可貴。可是放眼宇宙,甚至僅僅是放眼銀河系,我們似乎一點兒都不特殊。這個宇宙不可能是專門為了我們而存在的。

這種感覺,就好像你是某個省的高考狀元。全省這麼多考生你考了第一,所有大學供你隨便挑選,你肯定會感到自己非常了不起,彷彿整個高考制度都是為你而設!可是等你上了大學之後,發現你們班上就有好幾個狀元,很多人比你厲害得多,你這才知道什麼叫人外有人,以及——這裡不帶任何誇張比喻——天外有天。

宇宙中的星星比地球上的沙子都多,比地球上有史以來出現過的所有人說過的所有話,其中所有的字所有的音節都多。

不管你怎麼想像,宇宙都比你想得更大。

可是泰森說,我是專門研究天體物理學的,我整天面對宇宙,可是我並沒有「渺小感」。我的感受是我是跟宇宙是連接在一起的,我感覺我更自由了。

這就是知識的力量。它能讓你從眼下的困擾中超拔出來,用一種更超脫的眼光來看待自己的處境。 

 

圖/《給忙碌者的天體物理學》

 

宇宙學視角的一個重要意義就是讓我們謙卑一點。

 

泰森說,比如你觀察小孩。小孩總是把身邊一點小事兒當成天大的事兒。玩具壞了,他就哭鬧。膝蓋擦破一點皮,他就大喊大叫。他們以為自己是世界的中心,因為他們經驗太少,不知道世界上有比這些大得多的事兒。

那我們作為大人,是不是也有同樣幼稚的想法呢?我們是不是也會不自覺地認為世界應該繞著自己轉呢?如果你有點宇宙學視角,你可能會覺得人跟人的區別不但不是壞事,反而還值得珍視。

都說知識是一種力量。但是這種力量是怎麼來的?

它產生力量的一種方式,是武裝我們,讓我們帶著它闖蕩世界。

它產生力量的更重要的方式,還可以重新標定我們生命的坐標,讓我們重新知道自己在這個世界上的位置。

我們的征途是星辰大海。而我們的力量是滄海一粟。

但是,正如泰森所說的那樣——

我們並沒有「渺小感」。我們是跟整個人類的知識連接在一起的,我們會更自由了。

正如胡適當年所說:「怕什麼真理無窮,進一寸有一寸的歡喜。」

 

作者:羅振宇

來源:得到App "每天聽本書"

推薦閱讀:

原創|宇宙的終極法則
從一個細胞的「時空旅行」看人類「時空旅行」的可能性
聽了NASA來自外太空的聲音,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
廠的宇宙觀(二)

TAG:宇宙 | 自由 | 自己 | 感覺 | 面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