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學問答(第七輯)

佛學問答(第七輯)

 

如本法師

 

1. 金剛經云:「如來說莊嚴佛土者,即非莊嚴,是名莊嚴。」是何意?

 

2. 為何如來說法四十九年,卻言如來無所說,說法者無法可說,是名說法?

 

3. 學佛後是否一定要茹素,未茹素可否誦經?

 

4. 對於捐大體之問題,請法師慈悲開示。

 

5. 受在家菩薩戒後不能吃眾生肉,可否買肉、煮肉給人吃?

 

6. 受五戒後卻犯邪淫,內心惶惶不安,請問如何懺悔?

 

7. 尚在從事殺生行業,不知能否入佛門歸依三寶?

 

8. 近來有人提倡大乘非佛說,請慈悲釋疑。

 

9. 受五戒是否要五條戒律全受,或者可條條戒不同時日受戒?

 

10. 殺人是不應該的,但知有人即將危害眾人生命,可否將此人作掉?

 

11. 劫富濟貧如法嗎?是否要背負因果?

 

12. 我已受五戒,在宴席上可否以茶水向親友敬酒,在何種情況下可開緣飲酒?

 

13. 請問癌末之人要如何安頓其身心?

 

14. 經中提到:由戒生定,因定發慧。而六祖大師言:定慧等持。兩者是否矛盾?

 

15. 人往生四十九天內即隨業投胎轉世,為何會夢見已往生多年之父親或親人,要眷屬為他作功德?

 

16. 未來即將發生之事竟然在夢中先上演,請問這是怎幺一回事,可靠否?

 

17. 何謂一念萬年,萬年一念?

 

18. 何謂留惑潤生?菩薩為何要留惑潤生?

 

19. 為何說一切法皆是佛法?

 

20. 何謂不二法門?如何體會空有不二?                   

 

21. 人生一片白茫茫,毫無方向,就這樣了此殘生嗎?如何是好?

 

22. 何謂「阿羅漢之四果」?

 

23. 何謂「四種三昧」?

 

24. 何謂大悲三念住?作何解釋?

 

25. 請問何謂三種念佛?如何下功夫?

 

26. 佛門所謂三種慈悲,應作何解釋?                     

 

27. 善根成熟不易,應如何培養善根?

 

28. 實相念佛如何念?

 

29. 何謂「分段生死」與「變易生死」?

 

30. 請佛說法有四無畏,何謂「佛四無畏」?         

 

31. 何謂「實相無相無無相」?

 

32. 既已明心見性,見性成佛,是否就是無事道人,不假修行了?

 

33. 何謂「寂照不二」?

 

34. 請法師開示水與波的關係,去體會法身體用之真諦。

 

35. 盂蘭盆會之由來為何?民間說七月是鬼月,佛教看法如何?

 

36. 如何修行才能達到業盡情空?

 

37. 如何才算構成大妄語,其果報為何?

 

38. 何謂「法無有比,無相待故」?

 

39. 經云:「善能分別諸法相,於第一義而不動。」何謂「第一義」?

 

40. 請法師慈悲開示如何照見四大五蘊皆空?                              

 

41. 瓔珞經云:『有而犯者,勝無不犯;有犯名菩薩,無犯名外道。』是何意義?

 

42. 受五戒而殺死人,與未受五戒而殺死人有何不同?

 

43. 觀世音菩薩之道場在何處?民間傳說其前世為妙善公主是否正確?

 

44. 佛教對墮胎及安樂死之看法如何?

 

45. 「嬰靈」是否存在?

 

46. 未學佛前自視高傲,曾噁心不敬尊經毀壞經典,破口罵僧,毀謗三寶,事後甚感後悔,不知如何懺悔?

 

47. 疑心念佛能否往生凈土?

 

48. 金剛經大意在教導人「破相顯性」,請問如何破相顯性?

 

49. 禪宗教人「看話頭」,請問話頭如何看?

 

50. 為何六祖惠能大師教人不可住心觀凈?                                

 

51. 請問法師我在家中自己作早晚課,該誦何經咒?

 

52. 請法師開示「伽藍菩薩」之由來?

 

53. 世人觀念認為:出家應存和尚本、尼姑本,才不會吃苦菜,真有這回事嗎?

 

54. 家屬往生為何暫時不能哭泣與移動?

 

55. 出家度眾生成佛是美事,但全世界人人都出家了,那豈不是人類斷種了?

 

56. 何謂「一闡提」?一闡提之人可否成佛?

 

57. 無知造業有果報嗎?

 

58. 救了一百人之功德,殺了一人之罪,可否抵消百人中之一位,則剩九十九位之功德,如是論功過可行否?

 

59. 如何降伏「貢高我慢」?

 

60. 「隨喜讚歎」之功德如何?請慈悲開示!                   

 

61. 何謂「食存五觀」?

 

62. 何謂「三十七道品」?

 

63. 何謂「十八界」?

 

64. 何謂「三塗八難」?

 

65. 佛法講「唯心凈土、自性彌陀」,是否就否定「彌陀佛與凈土」之存在?

 

66. 家屬親人如何為命終之家眷作功德?

 

67. 何謂「耳根圓通」?

 

68. 為何「楞嚴經」先滅,何經最慢滅?

 

69. 大聖佛陀教導佛子勿生分別,是否指善惡、是非、凡聖、因果不分?佛陀所指之勿生分別其真實義何在?

 

70. 為何「人道」是六道中最好修行之處?               

 

71. 何謂「阿修羅」?阿修羅為何那幺好戰?

 

72. 何謂「四禪八定」?

 

73. 何謂「六欲天」?

 

74. 何謂「業感緣起論」?

 

75. 請問地獄是唯心所現否?

 

76. 為何佛說「忍辱」是一切苦行所不能及?

 

77. 佛已證涅槃,得金剛不壞身,為何還要示現入滅?

 

78.「出家人」是否可擔任公職?參選民意代表?

 

79. 「信仰宗教」只是為了求得心靈上之寄託,此論說對否?

 

80. 大智度論云:「諸功德中,放生第一」,放生應注意哪些事項?            

 

81. 「浴佛」之意義何在?

 

82. 出家人可否認乾爹、乾娘、乾姊妹、干兄弟?

 

83. 何謂四智?何謂六通?

 

84. 何謂佛十八不共法?

 

85. 何謂九品往生?

 

86. 何謂「四無礙辯」?

 

87. 禪宗只破不立,何謂「破執法」?

 

88. 為何修行人大多數皆「棲心凈土」,「心歸極樂」?

 

89. 六祖惠能大師立「無念為宗」、「無相為體」、「無住為本」,其意境如何?

 

90. 何謂「即心即佛」?            

 

 

 

 

 

1.  金剛經云:「如來說莊嚴佛土者,即非莊嚴,是名莊嚴。」是何意?

 

 釋迦牟尼佛所說莊嚴心佛土者,心佛土在究竟地本來就是清凈無相無色無形,何來又假借造作莊嚴,故云即非莊嚴。常人以莊嚴為莊嚴,而如來則以非莊嚴為莊嚴,真空妙有,強名莊嚴。

 

修道見性者,心常清凈(梵語suddha),不染世緣,日日無生,月月無為,年年自性解脫,光明自在,是為莊嚴佛土也。雖曰莊嚴,不可作莊嚴相,自性法身本空故,故曰即非莊嚴。即非莊嚴是名莊嚴者,實無有法可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實無有法名為菩薩(梵語bodhi-sattva),怎可取莊嚴相,法身蕩蕩,無纖毫罣礙,云何是莊嚴?云何不是莊嚴?故云即非莊嚴,是名莊嚴。

 

如來說莊嚴佛土立足世俗諦說,非莊嚴以勝義諦說,是名莊嚴以中道說,一即三,三即一。

 

 

 

2.  為何如來說法四十九年,卻言如來無所說,說法者無法可說,是名說法?

 

 佛本不說法,真性無法可說。如來證得究竟法身,猶若虛空故,說法者實無有法,本來無法,特為眾生去除外妄諸惑故而說法,此法豈真實哉!眾生既悟,則不用此法也,但虛名為說法而已!

 

如來自身已證無上涅槃(梵語nirvana),對自身何用說法,法身本自具足圓滿,無法可說,運悲度生,從空出假,濟度迷情出苦輪,廣演三藏(梵語trini pitakani)聖典,皆為迷界而說,佛之法身究竟空寂,不染所說之法,不沾一切眾生,畢竟諸法本空,無有能所對立,故曰說法者無法可說,是名說法。

 

如來說法解脫意境,猶如終日吃飯不曾咬著一粒米,終日著衣不曾掛著一根絲。故佛橫說直說,四十九年說法猶若未曾道著一字。涅槃解脫之道唯證方知,若言如來有所說法,即為謗佛,不能解佛所說義。

 

 

 

 

3.  學佛後是否一定要茹素,未茹素可否誦經?

 學佛後在思想上、觀念上都會起了很大的增上變化,漸入佛之知見,了知四生六道皆有佛性(梵語buddha-dhatu),一旦善根成熟,依此佛性精進各個皆可成佛,如是正見,名為佛見,若學佛有此正見者,當然一定自發性順從茹素,而且心甘情願,歡喜心吃素,法喜充滿茹素。

 

若未明茹素真諦者,雖學佛但內心無明(梵語avidya)與習氣攪局,茹素的觀念不能提起,學佛後吃葷者亦頗多;若真心學佛,理應茹素,畢竟吃眾生肉得無量罪,因眾生皆有佛性故,殺一眾生亦吃眾生肉,等於殺一尊未來佛故。又與眾生結下深深惡因緣,生生世世果報糾纏不止,恩怨難消,感召世世得不如意眷屬,身心多病苦,乃至夭壽短命果報等等惡報。

 

梵網經云:『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我生生無不從之受生,故六道眾生皆是我父母,而殺而食者,即殺我父母。』

 

梵網經云:『故食肉,一切眾生肉不得食。夫食肉者,斷大慈悲佛性種子,一切眾生見而捨去,是故一切菩薩不得食一切眾生肉,食肉得無量罪。』

  未茹素亦可讀誦經典,但須漱口刷牙,讓口齒清凈,因而誦經,是對佛法虔誠恭敬之行為,因為佛法之修證在恭敬中得,一分恭敬一分功德,十分恭敬十分功德故,敬佛如佛在,世法如是,佛法亦如是。

 

 

 

 

4.  對於捐大體之問題,請法師慈悲開示?

 生命最尊貴,生命存在諸事好說,一旦生命消失一切多言無益。捐大體是一件可尊可敬之善舉,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圖,在在說明救人之殊勝功德。一般人談及命終若將身體之部分割捨而救助他人,卻如避火坑,談都不肯談了,更何況將軀體喜舍(梵語vyavasarga-rata)布施!足見捐大體是件難行能行,難為能為之大善之舉。

 

依佛法而言,佛陀在因地行菩薩道之際,常以自身肉割捨喂虎喂鷹,乃至三千大千世界每一方寸之地,皆有佛陀捨身救命之大無畏精神,拋頭顱灑熱血救度四生六道事迹。

 

若開悟證成果位,理應如然,因為解脫涅槃者,法身蕩蕩,自在無礙,光明圓滿,當捨身捐軀之際,其心地自在解脫(梵語vimoksa),不瞋不憂不悔而喜舍故,正是度他利他,畢竟證悟者,我法二執已頓破,六七二識已凈化,捐大體應是受持。

 

尚未證悟解脫者,捐大體實應審思不宜,畢竟凡夫心境執著分彆強烈,芝麻小事即生大苦惱,更遑論捐軀救人,茲當舍報命終時,今世身體病痛煎熬已夠苦了,又加上多生累劫冤親債主逼迫,至親圍繞周遭,情義難割難斷,眾多業障的擠逼與干擾,令人難堪難受,十條命都難承受與討還,如是凡境之心,焉能堪受臨終干擾與情執,捐大體豈不成美其名,而喪失自我往生凈土之願。

 

人生一大事,生死是也,生既已生,死也應清清楚楚自在無礙而往生,不應在死中灑鹽巴,令其死得不自在,罣礙情執而自墮三塗,因為死前(今生)可作萬全準備,是故死應更認真妥善導向,凡心未解脫,心地易生後悔,生瞋易怒易執故,也因此斷喪一生欲往生凈土之願行。切記!修行是本分事,度生隨緣,不宜過度逞強,免賠喪生西之願。一旦生凈土,親見彌陀,親聞法音,早證無生,到時很快即可倒駕慈航,無隔陰之迷,廣度無量有情,如是正願,有何不可,度生不必急於一時之快,以損往生大願,一暴百千劫,再回頭來是幾時,審慎,切記!

 

 

 

5.  受在家菩薩戒後不能吃眾生肉,可否買肉、煮肉給人吃?

 

 

 不宜,何以故?因為買肉、煮肉行為乃殺生所延續之輕罪,雖非直接殺生,但亦屬共業故。

 

眾生所尊貴無過於生命,一旦命都沒有了,所有之一切也歸屬他人了。大智度論云:『諸餘罪中,殺業最重;諸功德中,放生第一。』

 

娑婆多論云:『若一日一夜持不殺業,於當來世中,絕不遇刀兵劫。』

 

楞嚴經云:『阿難!又諸世界六道眾生,其心不殺,則不隨其生死相續,汝修三昧(梵語samadhi),本出塵勞,殺心不除,塵不可出,縱有多智禪定現前,如不斷殺,必落神道。上品之人為大力鬼,中品則為飛行夜叉,諸鬼帥等。下品當為地行羅剎。彼諸鬼神亦有徒眾,各各自謂成無上道。我滅度後,末法之中,多此鬼神熾盛世間,自言食肉得菩提路。』

 

 

 

 

6.  受五戒後卻犯邪淫,內心惶惶不安,請問如何懺悔?

 受佛戒的確是一件莊嚴神聖出世大事,我們應該鼓勵大眾在因緣成熟時要受五戒(梵語panca silani)。五戒守得住,保住來世亦為人道;若五戒不受不守而犯,來世必遭三塗墮落之果報(梵語vipaka)。故曰:五戒為因,人道為果,果由因而成,無因即無果也。

 

若受五戒後,業障現前因而犯邪淫,當然是有果報,但如果以至誠懺悔心而行大懺悔,真心悔過,披陳發露,勇於改過,亦有懺悔清凈之時,何以故?罪性本空,諸法無我故,罪業、罪根、罪緣、罪因、罪性等其性無自性,既無自性,實乃空性,見空性即見性,見性即解脫,解脫即清凈也,何來罪性之有?猶如染污之白布,經由洗滌潔凈,因而恢複本有之清凈光潔而已!

 

六祖壇經云:『罪從心起將心懺,心若滅時罪亦亡;心亡罪滅兩俱空,是則名為真懺悔。』

 

六祖壇經云:『若欲懺悔者,端坐念實相;眾罪如霜露,慧日能消除。』

 

 

 

7.  尚在從事殺生行業,不知能否入佛門歸依三寶?

 

 歸依(梵語sarana)三寶是入佛門第一步,從中並無禁忌與限制,但是世人無學佛卻自心猜忌諸多錯誤聯想,導致障礙自他無法歸依三寶,乃至障礙自他善根被蒙蔽,實乃遺憾!

 

切記!歸依三寶(梵語tri-ratna)沒有限制從事殺生業者不可歸依佛門,這是肯定無惑之事實,真正有明文規定不可殺生者,是要受過五戒與在家菩薩戒之條件方有制定,世人沒有正見佛法本意,因而妄猜臆測,讓無知世人之思想導歸錯誤行徑,此舉萬萬不可也。

 

有心欲歸依三寶,善根成熟欲歸依佛門,實乃慶幸與恭喜之事,更何況歸依三寶為因,透過修行,福慧圓滿,明心見性,三覺圓成,終極成佛,成佛為果也。

 

 

 

 

 

8.  近來有人提倡大乘非佛說,請慈悲釋疑。

 大乘(梵語maha-yana)非佛說,此論調與批判的確有謗佛謗法之罪嫌,其過失不可思議,如此說詞太主觀,自我意識濃厚,且粗糙籠統。大乘是否佛說或非佛說,在教內已有長久的議論,如今尚未停息過,大乘佛法之興起,的確是由小乘佛法為基礎,由年代之流傳在考據上難度頗大,各說紛紜,莫衷一是,但不可否認大乘佛法之興盛與流傳,皆以小乘佛法為根本,進而理想化、邏輯化、組織化、體系化、圓滿化,佛法本質不變,只要合乎佛意之三法印,大乘佛法崇高圓滿之教法何嘗不是佛說。

 

龍樹菩薩於大智度論云:『佛法五種人說:一、佛說。二、佛弟子說。三、仙人說。四、諸天說。五、化人說。』

 

大乘佛法聖典除佛說之外亦有此四種人演說,這是佛子無有爭議之處,只要演說之法義能令人證涅槃,出三界斷六道,入無生法忍(梵語anutpattika-dharma-ksanti),明心見性,莊嚴出世成就福慧圓滿,共證佛道,若如此者,四種人說法又有何妨!又何況大小乘經典之演說,皆由佛弟子開示弘法,最後佛陀印可,雖非佛陀親自所演說,亦等同如來所說是也。

 

 

 

 

9.  受五戒是否要五條戒律全受,或者可條條戒不同時日受戒?

 十方諸佛、一切聖賢僧、開悟證果之大德,無不受持如來戒律而成佛,畢竟戒定慧是成佛成聖之寶筏階梯,不可絲毫或缺之聖法。

 

但戒法又是戒定慧之首,因戒(梵語sila)生定,因定成慧(梵語prajna),因地修證如是;果地者,戒中有定慧,定(梵語samadhi)中有戒慧,慧中有戒定,三即一,一即三是也。

 

受五戒是一件神聖莊嚴解脫之大工程,受五戒是人道根本原則,五戒為因,人道為果。五戒其中一戒不受持,即人道圓滿中部分受虧損,如是有二條戒或三、四條戒不受持,即人道層層品德、因果受損。受持五條戒圓滿即滿分戒,受持三條戒或四條戒即名多分戒,受持二條戒名少分戒,受持一條戒名為一分戒。

 

如是受持五戒而條條受,又不同時日受戒是佛所許可,因為佛子遵守戒法,尊重戒法,不願受戒又犯戒,如是發心而受戒,其受戒者之精神與勇氣實乃令人可敬也。畢竟佛子人人思想背景及因緣果報不同,佛大慈悲心能體解眾生果報前因與後果故。

 

 

 

10.  殺人是不應該的,但知有人即將危害眾人生命,可否將此人作掉?

 人類之生命是至尊至上最為第一,一旦沒有生命一切就都無意義了,是故殺生(梵語pranatipata)是一切罪惡中排行第一,綜觀諸多宗教亦視戒殺為首。

 

但是在某種情況下,殺生固然是戒殺,如果在為救度多數人特殊情況下是佛門所許可,在救三乘人情況之下,亦許可而為,此舉以大公無私,在度人利他前題下是許可的,寧願捨身成仁,自己甘願受報而救度諸上情況,佛法立場是可行之道,只怕自己沒有勇氣,沒有正義之發心而已!又深怕別人議論批判與受果報,不敢也不想如是實踐。

 

立足於菩薩道(梵語bodhisattva-carya)而言,佛法立場是應勇於救度多數人之生命而開殺戒,為救三乘聖賢應行殺戒,哪怕遭受應有果報亦在所不辭,此乃特殊守持殺戒更上一層意境與升華戒品故。

 

 

 

11.  劫富濟貧如法嗎?是否要背負因果?

 

 富有富之因果(梵語hetu-phala),貧有貧之因果,因果平等又是公平的。的確世人的觀念有如是思惟:應作點好事,來個劫富濟貧,讓世人大快人心,人人樂道,人人稱揚。甚至嚴重偏見思惟,富者太過富有是不應該的,富者不仁,應讓窮人翻身,讓貧富來個平衡,將富人清算搞鬥爭,劫富濟貧。這些思惟見解,都是邪見犯戒犯罪之心思,佛法是不許可的,是要背負因果,並且生生世世會帶來貧窮慳貪下賤之果報。

 

人類富貴貧窮、美醜、是非好壞善惡,都有因果微妙延續,由無量世至今,由今至盡未來無量世,都由因果業報輾轉起伏相續不休不止,造作如是因,感召如是果,在因果平等下,一切公平無偏失。成佛有成佛之因果,當邪魔有邪魔之因果,上升墮落有上升墮落之因果,四生(梵語catasro-yonayah)六道有四生六道各自因果,是非善惡有是非善惡各自因果。

 

因果是世間之真相,一切人事物皆是因果之呈現,人們生活在因果點點滴滴中不能自覺,卻口口聲聲喊沒有因果,如是迷而不自覺,實乃令覺者所憐愍!

 

否定因果即等同否定自我生活之點點滴滴,不信因果即是否定自我思想行為之存在與價值,唾棄因果即是消泯自我人生與依報世界;因為因果即是人生,人生即是因果;離人生無因果,離因果無人生,佛所言亦如是也。

 

 

 

12.  我已受五戒,在宴席上可否以茶水向親友敬酒,在何種情況下可開緣飲酒?

 受五戒後持守戒律,其功德不可思議,受持五戒乃保持來世為人之正因,得人身不易。

 

佛言:得人身如爪上塵,失人身如大地土。既得人身更應珍惜為人機會,堅守戒法,不但守戒,更應加把勁向佛學佛,念佛剋期取證,達念佛三昧,舍報三聖接引,親聽法音,證無生忍(梵語anutpattika-dharma-ksanti),倒駕慈航,廣度有情。即是受五戒之殊勝直到舍報生西,今生就沒有白走一回了。

 

但在宴席上更應理性對待自我,萬萬不可以酒敬親友,而應以茶水互敬即可,只要自己有所堅持,相信自己有百般理由與方法來應對互敬之禮儀;如果自己無心無意願堅持不飲酒戒,此人亦會找百般理由與方法來應對而以酒來互敬,因此,我們既得人身,又能有福報善根已三歸五戒(梵語panca silani),確實是多生累劫修來,應珍惜愛護今生之身。修行要半勉強,要付出代價,方能步出生死輪迴之窠臼,因而證菩提入解脫涅槃。

 

身體若微恙有疾病,可開緣以酒和葯,治癒疾病,病癒即恢復持戒,佛所許可也。

 

 

 

13.  請問癌末之人要如何安頓其身心?

 業報是平等的,最公平的,也是最無情,更是無奈的,又是人人無法避免的,任何人都沒有特權免於業報,人類一聽到癌症,沒有一人不心驚膽跳。若是自己得了癌症更是無法從容不迫,內心難以接受但又無能拒絕,恐懼無奈又無濟於事,病魔考驗正是修行得不得力的關鍵所在。

 

此時得知癌末之人,首先應調整自我意識,勇於承擔果報,面對死亡事實,因為每個人一律平等,有生無不死,自古至今無有一人倖免;其次,既然人人壽命有限必有所終結,非死不可,但我已學佛,覺悟色身(梵語rupa-kaya)有生滅,了知人人有佛性,佛性不生不滅,究竟無生,佛性常住涅槃,此理已通達於心,死又有何懼!又有何憂!

 

再其次者,應提起正念,純粹為往生而往生,世上一切俗事料理圓滿,令心無憂無慮,適當之親朋好友逐一告別辭決,說明欲往生之決心,生來既無知,但死也要去得痛快,不得死得去向不明不白,一生所為告一段落,當務之急,即是坐待往生西方凈土,身心投入專註念佛(梵語buddhanusmrti),歸西似箭,發願三聖慈悲願力加持,一心生西。

 

若如然如法而奉行,往生極樂心愿,必然圓滿成就,也不枉今世學佛之目的,讓多生累劫生死洪流在今生了結,拋棄有為生滅之色身,得證光明殊勝之法身,轉凡入聖,豈不大快人心,天下第一莊嚴即成佛,天下第一法喜充滿即往生彌陀凈土,天下第一慈悲者即說法度有情。

 

開悟聖僧云:『拋卻有漏臭皮囊,換來莊嚴清凈身;撒手塵寰歸西去,九蓮台上禮慈尊。』

 

 

 

 

 

14.  經中提到:由戒生定,因定發慧。而六祖大師言:定慧等持。兩者是否矛盾?

 兩者說法角度不同,兩者不但不相矛盾而且正見如法。經典所言是站在凡夫(梵語prthag-jana)因地而說,凡夫修行與初發心之行者,必須次第循進,受戒持戒,因戒約束身心而產生禪定,因內心有了禪定能生智慧而破無明煩惱,因破三惑而圓成無上菩提。佛經所說正確無庸置疑。

 

六祖大師所言:定慧等持。這是站在果地聖者而說,破我法二執或斷破六七二識者,已證得無生法忍,圓滿明心見性之階段,在果地法身中:戒中有定慧,定中有戒慧,慧中有戒定,三即一,一即三,圓滿無礙,是佛法了義之說。

 

佛陀(梵語Buddha)與祖師說法有時約因地說,有時約果地說,有時約因地與果地同時說,佛子讀誦聖典應如是正視說法者之動向與意義,方不致對佛經與祖師說法之本意產生疑惑與動搖。

 

 

 

 

15. 人往生四十九天內即隨業投胎轉世,為何會夢見已往生多年之父親或親人,要眷屬為他作功德?

 

往生後確實在四十九天內即當隨業而構成投胎轉世,是故為亡者親人眷屬作功德,應該在四十九天內時效最適宜,超過四十九天後再為亡者作功德超度已無意義了,因為亡者神識既已投胎轉世,往生六道四生,再為之超度或作功德機率微乎其微。

 

地藏經云:『七七日內如痴如聾,或在諸司辯論業果,審定之後據業受生,未測之間千萬愁苦,何況墮於諸惡趣(梵語durgati)等。是命終人未得受生,在七七日內念念之間,望諸骨肉眷屬,與造福力救拔,過是日後,隨業受報。若是罪人,動經千百歲中,無解脫日。若是五無間罪,墮大地獄,千劫萬劫,永受眾苦。』

 

依佛經所言,既是命終四十九日後,隨即構成投胎轉世之事實,但為何會有夢見親人眷屬之事,這應以佛法釋懷之,意識(梵語mano-vijbana)有四種:一、定中意識。二、散亂意識。三、獨頭意識。四、夢中意識。汝夢中所見之父親或眷屬者,乃屬夢中意識所變現之境。換句話說,夢中之父親或親人眷屬是自己心意識所產生執著,因執著產生幻影幻聲幻境,這些影聲境都是自己的心所幻生,也就是夢中之父親家人眷屬等於自心,自心等於父親家人眷屬是也。

 

進一步而言,汝根本無熟睡,熟睡無夢,但汝睡中亦有粗細之念頭起伏不定,因執起幻,幻幻皆夢,夢夢皆幻,夢幻唯心所變造,知幻即覺,覺而無幻,無幻自覺,自覺無夢也。

 

正覺佛子不該被夢幻之境所蒙蔽而不得自覺,更應透過佛法而正覺夢幻之不實,免受夢境所困擾,甚至不能自覺將夢境自我調解,因而脫離實相真諦,自迷又迷人,自誤誤人,罪過無量是也。

 

 

 

 

16.  未來即將發生之事竟然在夢中先上演,請問這是怎麼一回事,可靠否?

 既知夢中意識之真諦,對夢境不可過於執著與認真,畢竟夢是唯心(梵語citta-matra)所現之不覺幻心,因執而起幻境,幻幻之境皆不覺之心,如此夢幻之境有何可靠與正信?

 

確實日有所思,夜有所夢,白天所思想之一切念頭潛伏在八識田中,八識為汝儲存好好的,到深夜三更時,白天所思想的一切念頭起現行,因執著幻影而上演,夢境微妙剛柔不一,喜怒哀樂悲歡顛倒似真非真,這些夢境情緒人人無法掌控自在,隨其擺布,故曰:夢境。

 

凡人之夢境是不自在的,是顛倒(梵語viparita)不切實際的。凡人白天頂多只能掌控十分之一的念頭而自在,夜晚夢境頂多掌控百分之一的念頭而已,臨終者頂多掌控千分之一的念頭,畢竟凡人念頭紛繁,心猿意馬,千頭萬緒,微弱莫衷一是,甚難掌控,脆弱無比,心之變化莫測,令動而不動,令止而不止,止動不聽使喚,凡心不可任意相信,任意信凡心卻被凡心誤,千變萬化之凡心萬萬不可信,信凡心十人十差錯,萬人萬人墮,故曰:無奈!無奈又能如何?

 

故佛言:『慎勿信汝意,汝意不可信,慎勿與色會,色會即禍生。得阿羅漢已,乃可信汝意。』

 

 

 

17.  何謂一念萬年,萬年一念?

  

 是謂持守一念而如如不動。乃指一念即萬年,萬年即一念。表示舍離長短等相對概念之絕對語句。義同「一即一切,一切即一」。謂在一念心中收攝萬年之歲月而無遺。

 

修證有禪定(禪,梵語dhyana;定,梵語samadhi)者與證得法身者即可定破時空,一念萬年,萬年一念。可約迷界說,亦可約悟界說,但通常所用之含意皆以悟界所慣用是也。

 

 

 

18.  何謂留惑潤生?菩薩為何要留惑潤生?

 菩薩(梵語bodhi-sattva)為度化有情,其大悲願力所驅使,對自己所擁有之見思惑、塵沙惑、無明惑並不會排行第一順位先凈斷,而以四生六道生死輪迴之苦最優先考量而度化之,邊修邊度眾生,其斷惑之心非如二乘之積極,既以眾生為先為重,猶若留惑以滋潤眾生一般是也。

 

確實有諸多發菩提心之行者,其悲願遠勝智增者,作為菩薩修行風範。有發菩提心行菩薩道,但悲願不足而墮二乘者頗多,菩薩留惑潤生者皆以一乘道者為本。在教學相長自他二利情況下,逐破無明(梵語avidya)逐證法身,究竟得成無上佛道。

 

 

 

19.  為何說一切法皆是佛法?

 大聖佛陀說法四十九年,廣說一切佛法,已道盡世出世間法、有為無為法、凡夫法聖人法、世俗諦(梵語samvrtti-satyatva)真諦、佛法魔法、善法惡法、四聖六凡之一心十法界,正報依報、色心二法、空有二法、實相中道法、不二門法、緣起法,全都被佛陀說盡無遺,故曰:一切法皆是佛法。

 

一切法經由佛陀講述因而正覺法之實相,不偏不失,真相大白,故曰:一切法皆是佛法。法若無佛陀演說,法之實相、因緣果、體相用、事理之真諦畢竟亦然,法爾如是、必然性、平等性,而四生六道也不覺知法之真諦,但經大聖佛陀演說諸法(一切法)後,法法皆是佛法,因為佛法是正覺之法故。

 

 

 

 

20.  何謂不二法門?如何體會空有不二? 

 佛法圓滿之教法,達實相中道,超越相對、差別之佛法真理。指顯示超越相對、差別之一切絕對、平等真理之大聖教法。在佛教八萬四千法門之上,能直見聖道者,已證無生法忍、法身(梵語dharma-kaya)、涅槃者。

 

維摩詰經入不二法門品載有三十三種不二法門之教法。如今世間俗語多援引佛教之「不二法門」一語,轉指學習某種學問、技術、為人、處事唯一無二之方法,在意義上道理上實在與佛法所說之「不二法門」已違道甚遠矣!

 

天台宗所立十種不二法門,以顯示觀心之大綱者。一般認為十不二門是互不相容、對立的,但由法華圓教來說,十不二門系顯示相互圓融,一體不可區分,故從凡夫現實之一念而言,一念本自圓滿具足宇宙之一切(即圓滿具足三千諸法),觀自身為無體之空,但為虛假之現象,即可悟入十妙之理。所謂十不二門者即是:一、色心不二門。二、內外不二門。三、修性不二門。四、因果不二門。五、染凈不二門。六、依正不二門。七、自他不二門。八、三業不二門。九、權實不二門。十、受潤不二門。

 

受持不二法門並非難事,只要正解不二門之實相真諦,如實奉行,必與不二法門相應而證悟。譬如空有不二而言,所謂空是指諸法體性無我,有是緣起而生之幻有,而緣起諸法卻無自性空,空性(梵語sunyata)不礙緣起,緣起不礙空性,緣起諸法即空,故空建立在諸法上說空,非離諸法另有空可得;亦非離空性另有諸法可得,是故色空不二,空即是色,色即是空,道理顯矣!空色如是,諸不二法門之實相真諦亦復如是!

 

 

 

21.  人生一片白茫茫,毫無方向,就這樣了此殘生嗎?如何是好?

 人非聖賢,亦無天分聰慧,活在世間不知為何而活?活之目的何在?十人有八九而不能自覺,惟有活一天算一天,如是恍惚過一生!更遑論正見生從何來,死往何處之警覺,有人已活到八九十歲之耆老了,但對自己的人生確實沒有方向與意義,自認為既已生,死亦該然,卻這麼無知的過日子,糊裡糊塗等待死亡來臨,乃至對死亡產生莫名恐懼,像這些問題皆是人類一般通有慣性之認知與無奈!

 

大聖世尊示現人間弘法四十九年,談經三百餘會,所有弘法度眾,都是針對如上所言之問題而演說。人是隨善惡意識迷惑流轉造業,因造業感召果報,因果報而受苦,因苦又造諸惡業,如是惑業苦輾轉相續,故稱「輪迴生死」。

 

佛陀大慈大悲眼見眾生(梵語bahu-jana)如是迷惑造業,在生死流轉中如蠶作繭自困其身,以凡夫智慧知見是永遠無法破繭而出,要跳脫生死洪流是更加無有是處,慈悲的佛陀才下降人間弘宗演教,大開獅子吼,演說大小二乘,三根普度,由生死流轉門共趨涅槃還滅門,讓芸芸四生六道眾生由生死趣入涅槃,由凡而入聖,解脫生死輪迴大苦聚。

 

佛法流傳在人間已三千餘年(東漢明帝永平十六年,佛陀誕生於北印度迦毗羅衛國,凈飯王之子),一一皆為生死輪迴眾生而存在,若六道眾生全然解脫生死,那一切佛法亦同消失,故曰:眾生有八萬四千煩惱,佛為說八萬四千法門;眾生若無八萬四千煩惱,佛就不必演說八萬四千法門,是故,八萬四千法門實乃為眾生而說而設也。

 

人生一片白茫茫,毫無方向,絕對不可因此而了此殘生,何以故?因為人命終後並非代表一切全部毀滅,色身之體縱然毀了,但人人本具之神識(佛性)亦然不滅,命終後亦然隨著我人所造之善惡業所支持與延續下去,投胎轉世於哪一道,是由自己善惡業識作決定,為善投生三善道,為惡投生三惡道,念佛者欲生凈土,必隨念佛願力而生凈土;參禪悟道者,則見性證果。造作何因,感受何果,一切平等,無有赦免與特權。

 

今世能投胎為人,又有緣能接觸到佛法,知道人死亡後並非斷滅,又能明白生死輪迴的大問題,更能進一步正覺涅槃(梵語nirvana)解脫之道,這種福報其大不可言喻,實乃無價之寶,非世間金錢寶物所能較量,正所謂:百千萬劫難遭遇。願仁者深入思惟法義,同解佛陀示現人間度生本懷,共登涅槃解脫彼岸,人生無遺憾矣,實乃大幸也!

 

 

 

22.  何謂「阿羅漢之四果」? 

 是指聲聞乘依四聖諦修證所證得之四種果位,即須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羅漢果。

 

初果須陀洹(梵語srota-apanna),譯為入流,意思就是初入聖人之流,如大樹連根拔起,數日橫放地上,雖綠葉未乾,但註定此樹非死不可,初果者已破見惑,正見增上,縱然在人間天上往返七次,最後證成四果阿羅漢;二果斯陀含(梵語sakrd-agamin),譯為一來,意思就是修到此果位,命終生到天上去做一世天人,再生到我們這個世界一次,便不再來欲界受生死,則在五不還天證得四果阿羅漢;三果阿那含(梵語anagamin),譯為無還,意思就是修到此果位者,不再生於欲界;四果阿羅漢(梵語arhat),譯為無生、應供、殺賊,意思即是修到此果位者,已解脫生死,頓破見思惑,不受後有,所作皆辦,堪受人天供養,達無生境界,證入涅槃空寂之境,為聲聞乘最高果位。

 

 

 

23. 何謂「四種三昧」?

 即是四種修證禪定之法門,三昧(梵語samadhi)即是靜慮、禪定、正定之意。

 

一、常坐三昧,又名一行三昧,即以九十日為一期,獨居靜室,結跏趺坐,舍諸雜念,摒除外緣,繫念菩提自性,令之不亂不惑,顯現清凈自性為宗。若遇疲倦疾病睡蓋等障,當專稱一佛名,以求加被,念念不離此三昧。

 

二、常行三昧,又名般若三昧,即以三月為期,繞行念阿彌陀佛,當中無休息時,由佛威力、三昧力,及行者本功德力,能於定中見佛。

 

三、半行半坐三昧,即以七日為期,持咒旋繞,思惟實相(法身[梵語dharma-kaya]),或依法華經,於三七日間或行讀此經,或坐讀此經皆可,其旨在見性悟心為宗。

 

四、非行非坐三昧,亦名隨自意三昧,其法在一切時處、一切事上,隨意作觀,以慧破無明惑,不拘期限,但觀自心,念起則加覺照,而滅妄之,其旨在破妄證真,彰顯自性法身為宗。

 

 

 

24.  何謂大悲三念住?作何解釋? 

 佛陀示現人間,廣度無量眾生,三根普被,不分男女老幼,智愚美醜,貧富貴賤,皆以平等心而觀機逗教,普利有情,共證涅槃為宗。

 

佛以大悲心攝化眾生,常住於三種之心,名大悲三念住。

 

一、眾生當信佛法時,佛不生歡喜心,常安住於正念(梵語samyak-smrti)正智,心地如如不動,是第一念住。

 

二、眾生不信佛法時,佛也不生憂惱,常安住於正念正智,心地如如不動,是第二念住。

 

三、眾生同時一類信佛法,一類不信佛法,佛知之亦不心生歡喜與憂戚,常安住於正念正智,心地如如不動,是第三念住。

 

欲達此大悲三念住,唯有佛方能做到,凡人遇境不順我意,不從我心,即心生憎恨對立,無法擺平自我意識,耿耿於懷,生大憂悲苦惱;若順我意,遵從我心我法,內心即生大歡喜,甚至連命都可斷送出去,這種功力,心地談何如如不動!所以說,有修證者不可言無修證,無修證不可言有修證,有證無證,有修無修絕對無法冒稱,大聖佛陀之大悲三念住是最好的一面明鏡,更是涅槃解脫(梵語vimoksa)之呈現。

 

 

 

 

25.  請問何謂三種念佛?如何下功夫? 

 稱名念佛、觀想念佛、實相念佛,謂之三種念佛。稱名念佛,是口稱念阿彌陀佛聖號,以達一心不亂(梵語aviksipta-citta)為宗,若加功用行,即可明心見性,頓破我法二執,超凡入聖。

 

觀想念佛有二種,一種是觀想佛之塑畫像,名觀像念佛;一種是觀想佛之三十二相及功德,名觀相念佛。觀無量壽經云:『諸佛如來,是法界身,入一切眾生心想中,是故汝等心想佛時,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隨形好,是心作佛,是心是佛。諸佛正知海,從心想生。是故應當一心繫念,諦觀彼佛。』

 

實相念佛,是諦觀諸法實相(梵語dharmata),此實相即是佛之法身。法身實相無相無無相,法身當下無色無相,於六根門頭放光動地,六根門前出出入入,無染無雜,無障無礙,無生無滅,究竟清凈,以此心念佛見佛。念即佛,佛即念,離佛無念,離念無佛,念佛一如,名為實相念佛。

 

三種念佛之層次入門有別,但見性無差別,證悟之究竟果位亦無有異,正所謂:方便有多門,歸元無二路。

 

 

 

26.  佛門所謂三種慈悲,應作何解釋? 

 凡夫、二乘、菩薩、佛之內心世界,所發出之慈悲(梵語maitrya-karuna)有深淺、近遠、狹廣、凈穢、厚薄之別,故演化出有三種慈悲之差異。

 

眾生緣慈悲、法緣慈悲、無緣慈悲,名為三種慈悲。眾生緣慈悲是對一切眾生都視如父母兄妹眷屬,常起與樂拔苦之心,這是凡夫或未斷煩惱的有學人所起的慈悲。

 

法緣慈悲是破除我相,對眾生隨力隨意拔苦與樂,這是已斷煩惱達於法空的三乘(梵語trini yanani)聖人所起的慈悲。無緣慈悲是心無分別,普度一切眾生,不但對一切人類拔苦與樂,擴展至一切有情動物,皆起憐愍愛護之心,這是諸佛所獨有之慈悲。

 

慈悲非口號,慈悲是應付諸行動,對四生六道眾生應平等拔苦與樂,皆令入究竟涅槃為宗。慈悲心的興起,有剛初發心者,有修得二世三世五六世者,亦有修得多生累劫者,有修得證果者,有究竟果位者,故慈悲心有眾生緣慈悲、法緣慈悲、無緣慈悲等三種之差別。

 

 

 

 

27.  善根成熟不易,應如何培養善根?

 善根(梵語kusala-mula)之成熟實乃不易,假如那麼容易,四生六道眾生早就成就菩提、成佛去了,何來眾生無邊度不盡!眾生習氣深重,業障層層無盡,三毒熾盛,個性剛強難化難調。更有煩惱障障住善根,有所知障障住菩提,清凈解脫之菩提自性被覆蓋,漂流三界,流浪六道,長劫憂悲苦惱,故曰凡夫(梵語prthag-jana)。

 

善根之培養應具八德:一、親近善知識。二、聽聞正法。三、斷惡行善。四、關懷弱勢。五、常發救度殘障、智障者之心。六、救濟貧窮困苦之人。七、發菩提心。八、歸敬三寶。

 

佛何人也?我何人也?有為者亦若是,佛能成佛,我輩亦能成佛,佛也是由凡人修行而成佛的,佛亦由這八德培養善根而逐步由凡入聖,故經云:「我是已成之佛,汝等是未來佛。」佛佛道同,法法平等,成佛無有特權,人人依如來正法而進修,人人皆有佛性,人人皆可成佛也。

 

 

 

 

28.  實相念佛如何念?

 實相(梵語dharmata)念佛者,即是念自我本源天真佛,即是自性佛,念即是佛,佛即是念;離念無佛,離佛無念,念當下即是佛,非離念外有佛,亦非離佛外有念,念佛一如,若如是見,名為正見(梵語samyag-drsti),亦名實相念佛。

 

實相即是諸佛法身,法身實相無相,無相無無相。實相真空妙有,念佛佛念達絕待,無有對立,每一念即佛念,念念皆佛念,佛念皆念念,當下即實相真諦。見性念佛,念念皆法身之用也,名之實相念佛。

 

 

 

 

29.  何謂「分段生死」與「變易生死」?

 分段生死是三界內四生六道眾生其生死(梵語samsara)輪迴流轉之真相,隨其業報感召一世一世,或一段一段可見之身分形段可見。變易生死是三界(梵語trayo dhatavah)外三乘之生死,已無生死輪迴之分段生死,無身分形段可見,只是在心念上之生生滅滅不停,是精神上心念之生死。菩薩斷除根本無明,才無變易生死。

 

 

 

30.  佛說法有四無畏,何謂「佛四無畏」?

 佛陀修證三大阿僧祇劫而三覺圓滿,已證無所證,修無所修,得無所得,學無所學,已得究竟佛道,對一切眾生說法時有四種無所畏:

 

一、一切智無所畏,就是佛有一切智,對眾生說法,沒有懼怕之心。

 

二、漏盡無所畏,就是已斷盡了一切煩惱(梵語klesa),對眾生說法,沒有懼怕之心。

 

三、說障道無所畏,就是佛向大眾說明種種障礙佛道之心,沒有懼怕之心。

 

四、說盡苦道無所畏,就是佛向大眾說明種種可以滅除苦之道理,沒有懼怕之心。

 

凡夫(梵語prthag-jana)與三乘聖人未達此四無畏,故對眾生演說佛法,不免有懼怕之心,欲得此四無畏之功

 

 

 

31.  何謂「實相無相無無相」?

 約法身而言,法身之實相本不可言喻,佛為眾生(梵語bahu-jana)而說法,不演說則眾生不得而知,為了讓眾生正覺法身之存在,因而強名說實相,乃俗諦說;但法身實相本體無色無相無形,佛深怕眾生著實相為有,故強名曰法身無相,乃依真諦說;佛說法身無相,眾生卻曲解為斷滅、頑空、沉空守寂等之偏見,佛大慈悲又說無無相,乃依中道妙諦說。

 

若佛子依此如法正解,勤修此理,必得法身(梵語dharma-kaya),證得自性清凈法身佛。實相無相無無相此三階段,為佛度生權巧所說,無非普令佛子共證法身,共成無上佛道之無上大法。

 

 

 

32.  既已明心見性,見性成佛,是否就是無事道人,不假修行了?

 明心見性約理悟與證悟二種。證悟約果地而言,確實已達無事道人,不假修行,譬如十方諸佛是也。諸佛已究竟解脫,三惑斷盡,法身圓滿,修無所修,證無所證,凈無所凈,離無所離,破無所破之境界,名之為佛。

 

理悟約因地而言,確實明心見性,但所證悟之法身尚未圓滿究竟,猶如見到月亮初九初十之光明,至十五夜圓滿月光尚有一段距離,此因地修證,尚有相可離,逐步修逐步證、步步修步步證,直到修無所修,證無所證,方告圓滿成佛。

 

開悟聖僧云:『頓悟雖同佛,理現念猶侵,多生習氣(梵語vasana)深,風停波尚涌。』

 

 

33.  何謂「寂照不二」?

 此乃法身解脫體用、動靜之不二門,超越對待、差別之絕待境界。

 

寂者,寂靜之意;照者,照鑒之意,智之本體為空寂,有觀照之作用,即坐禪之當體,具有止觀、寂照之功。

 

大乘無生方便門云:『寂而常用,用而常寂;即用即寂,即寂即用,離相名寂,寂照照寂。寂照者,因性起相;照寂者,攝相歸性。』

 

寂照為佛門四眾(梵語catasrah parsadah)之重要實踐德目,寂照乃止息一切外境與妄念,進而破惑證真,是故寂與照相輔相成以完成佛道,彼此有不可互離之關係,猶如鳥之雙翼,車之兩輪,不可或缺是也。

 

解脫(梵語vimoksa)法身者,寂中能照,照中能寂,離寂無照,離照無寂,寂即是照,照即是寂,寂照一體,不一不異,所謂寂照不二是也。猶如寶鏡,寶鏡本身具有能照之功能,亦具有寂靜之功能;當寶鏡在普照之際,它不會說我能照,彼物被我所照,不刻意照對方,但自然不照而照,照而無照想,這就是寶鏡微妙功能,法身亦如是,不照而照,照而無照想;又照時常寂,不因照而動,無動而照,法身亦如是;當寂靜時常照,不因寂而不照,法身亦如是;寂中有照,但無照意,雖無照意,微妙寂中卻能照,法身寂照不二亦如是。

 

 

34.  請法師開示水與波的關係,去體會法身體用之真諦。

 水與波之關係,乃佛陀與聖僧常比喻之法則。體者,指諸法之體性與作用。體即是體性,不變之真理實相,無有分別;用即是作用,差別現象之具體表現。

  

頓悟要門論云:『凈者,本體也;名者,用也。從本體起用,從用歸本體,體用不二,本非殊。』

 

  

約佛之三身(梵語trayah kayah)而言,法身即是體,報化為用;依體起用即是法身變化報身化身而度生,不作用之時作用歸體,即是沒有度生之際,報化身回歸法身;當作用之時體在用中,即是度生變現報化身時,法身在報化身中;體即是用,用即是體(梵語svabhava),即是法身即報化身,報化身即法身;離體無用,離用無體,體用不二也;離法身即無報化身,離報化身即無法身,法身與報化身不是為二,是一體三面,三面一體,不異不一。法身體用關係微妙如是也。

  

水喻為體,波喻為用;體用不二,喻為水波不二之道,離水無波,離波無水,因水成波,波即是水,如是巧妙譬喻,形容法身體用之妙,確實不增亦不減。是故佛陀常以水波作弘法巧妙之喻。

 

 

 

35.  盂蘭盆會之由來為何?民間說七月是鬼月,佛教看法如何?

 佛教與民間對農曆七月或七月十五日之看法與意義是南轅北轍,是完全不同之內容與歷史。

  

盂蘭盆(梵語Ullambana)之音譯,為漢語系佛教地區,根據盂蘭盆經而於每年農曆七月十五日舉行超度歷代宗親之儀式。盂蘭盆釋為﹁救倒懸、解痛苦﹂之義。比喻亡者之苦,有如倒懸,痛苦之極。

  

據盂蘭盆經所載,佛弟子目犍連以天眼見其母墮在餓鬼道,皮骨相連,日夜苦悶相續,目連見已,以缽盛飯,往餉其母,然其母以惡業受報之故,飯食皆變為火炎。目連為拯救其母脫離此苦,乃向佛陀請示解救之法。佛陀遂指示目連於農歷七月十五日僧自恣日(印度雨季期間,僧眾結夏安居三個月,此日乃安居結束之日),以百味飲食置於盂蘭盆中以供養三寶(梵語tri-ratna),能蒙三寶加被故得無量功德,而後其母始得飲食,並得救七世父母。

  

盂蘭盆經云:『是佛弟子修孝順者,應念念中常憶父母供養,乃至七世父母,年年七月十五日常以孝順慈憶所生父母,乃至七世父母,為作盂蘭盆,施佛及僧,以報父母長養慈愛之恩。』

  

中國最早行盂蘭盆會者傳為梁武帝,據佛祖統紀卷三十七載,大同四年武帝曾至同泰寺設盂蘭盆齋。又釋氏六帖卷四十五載,梁武帝每逢七月十五日,即以盆盛眾百味飯食五施諸佛寺。其後蔚成風氣,歷代帝王臣民多行此事以報父母、祖先恩德。

  

現今佛教寺院中於七月十五日,僧院循例舉行盂蘭盆會,在諷誦經典施食鬼道眾生外,並有供僧大會,近年台灣佛教更醞釀訂定七月十五日為僧寶節。此日亦為民間所謂之中元節,在民間之信仰,盛傳此日地獄門大開,釋放餓鬼之說,故民間多於此日屠殺牲畜,備辦飲食,宴請諸餓鬼,亦請道士誦經超度,稱為中元普度,世人以為可消災免難,保佑平安順利。

  

依佛教戒殺之立場觀之,如此作法非但不能獲益,反造貪瞋殺業,是故其意義與果報實在與佛教之盂蘭盆會迥異,背道而行,欲升反墮也。

  

地藏菩薩本願經云:『勸於閻浮提眾生臨終之日,慎勿殺害,及造惡緣拜祭鬼神,求諸魍魎,何以故?爾所殺害乃至拜祭,無纖毫之力利益亡人,但結罪緣,轉增深重。假使來世,或現在生得獲聖分生人天中,緣是臨終被諸眷屬造是惡因,亦令是命終人殃累對辯,晚生善處。何況臨命終人在生未曾有少善根,各據本業自受惡趣(梵語durgati),何忍眷屬更為增業。譬如有人從遠地來,絕糧三日,所負擔物強過百斤,忽遇鄰人更附少物,以是之故,轉復困重。』

 

 

 

36.  如何修行才能達到業盡情空?

 

 若果真修行到業盡情空之際,則登佛位。未證佛果前,破凈業盡情空是有次第果位,大乘佛法即有五十二菩薩次第,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等覺、妙覺等位。三業要凈盡,凡情要證悟空性,的確要下很大勇氣與魄力,修行要半勉強方能得力,更應付出代價,才能邁向菩提道,在修證過程,破一分無明,得一分法身,分分破分分證,茲當法身究竟圓滿,正是福不唐捐,因圓果滿,佛道成熟時業盡情空故。

  

開悟聖僧云:『三業(梵語trini-karmani)清凈佛出世,三業不凈佛滅度。』

  

業即是心所為,心無造作即無業,又業之自身本空,不空其業則業自空,能正觀業之本體無我者,則能凈業,畢竟業性空無自性故;情之一字亦如是,情若不空,三乘(梵語trini yanani)行者如何得證無生!又如何轉凡入聖得證無上菩提,情不待空卻成空,空乃諸法實相,見情無我則入真

 

 

 

 

37.  如何才算構成大妄語,其果報為何?

 話說出來會帶給別人嚴重傷害人格、生命、財產、名譽、地位者皆構成大妄語。

  

大妄語戒、又作大妄戒、妄說過人法戒、妄說自得上人法學處、上人法、過人法、妄說上人法。即禁止於未證得上人法時,妄說證悟之語。

  

妄語乃十惡之一,又作故妄語、虛妄語、虛誑語、妄舌、虛偽、欺。特指以欺人為目的而作之虛妄語。妄語戒為五戒、十戒之一。未至菩提而妄言得菩提,妄稱證得佛道者,此系大妄語,未得言得,未證言證。

  

據大智度論(梵名 Mahaprajnaparamitasastr)卷十三載,犯妄語戒而無慚愧心者,自斷於至涅槃及生天之道,並有口氣臭,善神遠離等十種罪過。

  

犯妄語得十種果報(梵語vipaka):一、言論人所不信。二、斷喪生天。三、人天不喜近。四、自斷涅槃道。五、世世口氣臭。六、自斷善根。七、人格破損。八、善神遠離。九、眾人惡之。十、惡果自招

 

 

 

 

38.  何謂「法無有比,無相待故」?

 

 法(梵語dharma)音譯為達磨,在佛典中,法之用例極多而語意不一,總括之類別為任持自性、軌生物解二義。任持自性者,意指保持自性而不改變之意。法乃指認識之標準、規範、法則、道理、教理、教說、真理、善行、道德等。或指佛陀所說之教示,或指佛陀之教示而集成之聖典、道德法則,或指一切萬法之代稱。軌生物解者,指能軌範人倫,令人產生對一切事物理解之根據。

  

法無有比,無相待故者,法乃真理也,至高無上已達絕待之境界,無能破、無能比、無相對待,故曰法也。法若有比,有相對待,有可破,不名法也。譬如菩提自性、佛、如來、法身、涅槃、妙覺、佛性、一真法界、大圓鏡智(梵語adarsa-jnana)、如來藏性等皆無有比,無相對待。自性不生不滅,不可改變,法身常住無始無終是也。

  

有可比、有相待者,譬如有男即有女,有生即有滅,有高即有低,有黑即有白,有喜即有憂,有是即有非,有善即有惡,有智即有愚,有富即有貧,有貴即有賤,有長即有短,有美即有丑,有樂即有苦,諸如上所述,世間一切萬法,一一皆有比,皆有相對待,若有相對待有比,有能有所,有相互對立者就有生滅,有增減,是無常、苦、空、無我、非永恆、非平等性、非究竟歸宿之處。

  

佛子之學佛動機與目的即在尋求自性解脫,證法身涅槃,同登佛地。達佛地之境即法無有比,無相待故。法者此處指自性法身是也。自性法身之境界已破無所破,證無所證,修無所修,離無所離,凈無所凈之究竟果地處。徹底無有比無相待者,諸有漏之三毒、三惑、無明煩惱、習氣諸纏凈空無遺,何來有比有相待,故曰:佛、如來、自性法身佛也。

 

 

 

39.  經云:「善能分別諸法相,於第一義而不動。」何謂「第一義」?

 第一義諦(梵語paramartha-satya),二諦之一,即最殊勝之第一真理。為世俗諦之對稱,略稱第一義。又稱勝義諦、真諦、聖諦、涅槃、真如、實相、中道、法界。總括其名,即指深妙無上之真理,為諸法中之第一,故稱第一義諦。

  

佛教各宗派對第一義諦所下之定義不盡相同,如小乘說一切有部將單一而不可分解之對象視為真實存在之認識,稱為勝義諦,中觀學派則認為諸聖賢了解緣起性空之理,洞徹世俗認識之顛倒,以此道理為真實,稱為真諦。

  

依大乘佛法而言,主要藉真諦與俗諦(梵語samvrti-satya)二者調和世間與出世間之對立,將此二諦聯繫起來觀察現象,稱為中觀、中道,為大乘最基本原則之一。

  

禪宗多用「第一義」相對於第二義之相待差別,特以第一義來詮顯絕對不可思議之境界。

  

維摩詰經云:『善能分別諸法相,於第一義而不動。』此處所指「第一義」者,乃指法身、佛法而言。解脫聖者依體起用,善分別一切諸法相,但自性法身不被外境所惑動,不染塵生心,如如不動,諸聖亦如是!

  

六祖壇經云:『何名無念?知見一切法,心不染著,是為無念。用即遍一切處,亦不著一切處;但凈本心,使六識出六門,於六塵中無染無雜,來去自由,通用無滯,即是般若三昧,自在解脫,名無念行。』

  

六祖壇經云:『真如自性起念,六根雖有見聞覺知,不染萬境,而真性常自在。』

 

 

 

40.  請法師慈悲開示如何照見四大五蘊皆空?

 五蘊(梵語panca-skandha)又作五陰、五眾、五聚。三科之一,乃積聚、類別之意。即類聚一切有為法之五種類別。

  

一、色蘊者,即一切色法之類聚,如地水火風之類。二、受蘊者,即苦、樂、舍、眼觸等所生之諸受。三、想蘊者,眼觸等所生之諸想。四、行蘊者,除色、受、想、識外之一切有為法,亦即意志與心之作用。五、識蘊者,即眼識等諸識之各類聚。

  

然而四大本空五蘊無我,何以故?諸法所成皆由緣起,緣起諸法皆空無自性,四大五蘊亦由緣起,其性本空。譬如身體由地水火風四大所緣起,緣起之四大身軀當下空性、無我、無常、可壞性、非永恆性、非獨立性,當體即空,非離身體另有空性可得,空性建立在身體之無我而說空性,是故身體即空,空即身體;身體與空非一非異。如是正覺(梵語samyak-sambodhi)便入色空不二之實相中道。四大身體色空不二之道與五蘊無我之不二門亦如是。

  

色蘊體性本空如是,受蘊之苦樂舍眼觸等所生諸受亦皆緣起、空性、無我。受即是空,空即是受,受空不二。想蘊之眼觸等所生之諸想,亦由緣起而生,當體諸想亦空性、無我。想即是空,空即是想,想空不二。行蘊之所造作之一切有為法,一一皆為緣起、空性、無我。行即是空,空即是行,行空不二。識蘊之眼識等諸識之各類聚,諸識皆由緣起、空性、無我。識即是空,空即是識,識空不二。

  

大智慧者正覺四大五蘊體性之無我、空性,即名照見四大五蘊皆空。雖正見空性無我,但不能正見佛性,會自法身,廣學一切佛法無益。

  

開悟祖師云:『五蘊山中藏真人,六根門頭放光明;日夜相處不相識,迷失主人甚可憐。』

 

 

 

 

41.  瓔珞經云:『有而犯者,勝無不犯;有犯名菩薩,無犯名外道。』是何意義?

 發菩提心(梵語bodhi-citta)欲成佛道,當菩薩應受五戒、菩薩戒,戒為無上菩提本,戒乃三慧之一,猶如寶鼎三足,缺一不可,十方諸佛皆由戒之基礎成就定慧故。

  

梵網經云:『戒如明日月,亦如瓔珞珠,微塵菩薩眾,由是成正覺。一切有心者,皆應攝佛戒,眾生受佛戒,即入諸佛位,位同大覺已,真是諸佛子。』

  

佛子理應受戒正當性如是。有而犯者,勝無不犯;有犯名菩薩,無犯名外道。是何意?即指發過菩提心之菩薩行者,縱然有受過戒,但因種種因緣故而犯戒,如此情況還勝過沒有發菩提心與沒有受戒者;何以故?因為有犯名菩薩,無犯名外道。這豈不是令人心生矛盾!為何有犯稱為菩薩,無犯反而是外道?佛陀以這個角度說法是殊勝意義,此意義是建立在受戒功德之殊勝,受戒奠定在出三界斷六道,證法身涅槃之基本法則,佛陀欲令佛子對受戒正面認識,鼓勵受戒之重要性,縱然菩薩受戒後,有因緣而犯戒,但是受戒已種下戒法、戒體、戒相、戒行之佛性種子,已烙印在八識(梵語astau vijnanani)田中了,這戒之四科門既已種入八識田中,哪怕受果報,輪迴生死無量劫,這種子是不會消失或增減,一旦善報因緣成熟時,此受戒犯戒菩薩,學佛善根又會再度現前,起歡喜心又入佛門向佛精進佛道,故曰有犯名菩薩。

  

華嚴經云:『假使百千劫,所作業不亡;因緣會遇時,果報還自受。』

  

為何無犯名外道?佛子受戒即入諸佛位,位同大覺已。但一般人沒有受戒,其八識田中毫無戒之四科門佛性種子,猶若外道故,外道之所以外道就是心外求法,不明道即心,心即道,離心外求道,始終不見道,又加上沒有受佛戒,故曰外道。外道無受戒沒有犯戒,始終就是外道,重點在八識田中無戒種是也,欲成就無上菩提,毫無期日,故曰無犯名外道。

 

 

 

42.  受五戒而殺死人,與未受五戒而殺死人有何不同?

 殺死人乃五戒之一,受過五戒理應不該殺人,但是人不惹紅塵,紅塵自惹人之情況下,迫不得已而殺人,在自衛情急而殺人;或救度多數人而殺人,或救三乘聖人而殺人,殺人動機因有心無心而殺,其果報懸殊是有差異。

  

未受五戒而殺人,亦有罪報,不因無受戒而殺人即無罪報,殺人屬性罪。性罪即指不論有受戒無受戒,只要構成殺死人即有罪,不是有受戒殺人而有罪,無受戒而殺人即無罪,故名性罪。

  

有受五戒而殺死人,即應受該有之果報,因果(梵語hetu-phala)平等故,但果報還盡,得人身會繼續善根延續而學佛,因學佛而證菩提;無受五戒而殺死人,亦同等受該得之果報,無可赦免,無能逃避業報,因果平等故,但果報盡時,八識田中無種下受戒種子,無有佛法善根,無緣親近三寶,故亦由業力牽制漂流,不得涅槃解脫,始終作個三界(梵語trayo dhatavah)流浪漢,六道苦命兒。是故受五戒殺死人與無受五戒殺死人,其意義與果報確實天淵之別。

 

 

 

43.  觀世音菩薩之道場在何處?民間傳說其前世為妙善公主是否正確?

 觀世音菩薩行化道場,可分二種:一、根本道場—指極樂世界,因觀世音菩薩乃極樂世界(梵名 Sukhavati)之大菩薩,西方三聖之一。二、化現道場—在十方世界中,凡有觀世音菩薩教化之處,即是觀世音菩薩化現之道場。

  

以娑婆世界而言,華嚴經記載,印度南部有座普陀落伽山,是觀世音菩薩在這娑婆世界最初示現之道場,在中國所知道之觀世音菩薩道場,是浙江南海普陀山。

  

約果地而言,觀世音菩薩(梵名 Avalokitesvara)早在無量劫前已成就無上佛道,名曰:正法明如來。約示現而言,乃倒駕慈航示現十方世界廣度無量有情之大菩薩,非凡夫菩薩,非初地法身菩薩至十地法身菩薩,亦非等覺菩薩,而是證得佛地倒駕慈航,示現大菩薩之菩薩也。

  

觀世音菩薩往昔曾為妙善公主。據編年通論卷十載,天神答南山道宣律師所問觀音大士緣起時,謂往昔過去劫有莊嚴王,夫人名:寶應,生三女,長女名妙顏,次女名妙音,三女名妙善,現千手千眼聖像。民間傳說妙善公主其由來,即由此衍生至民間是也。

 

 

 

44.  佛教對墮胎及安樂死之看法如何?

 墮胎實亦殺生之一,受孕在四十九天內行墮胎屬輕罪;五十天後而行墮胎屬波羅夷罪(梵語parajika),意譯為斷頭罪、殺死人之罪、重罪,依佛教而言實不應墮胎。但在懷孕初期四十九天,胎兒神識還可以自由進出母胎,因此,嬰兒神識若發現將被墮胎,或是不喜歡這個母親時,他還可以逃命或自行離去,若嬰兒自行離去,母親就會發生自然流產。但過了四十九天,嬰兒神識就逃不出母胎了。是故懷孕初期四十九天墮胎,屬於輕罪;五十天以後墮胎,屬於重罪,原因即是如此也。

  

古代醫學科技尚未發達研發X光與掃描,不明胎兒種種狀況,譬如不知男或女,六根是否健全,身體是否殘障,是否畸形,但由現代文明醫學科技能正確了知胎兒之狀況,若發現胎兒有如上種種嚴重瑕疵之際,往往夫妻倆有取擇墮胎之思惟(梵語cintana)。

  

古代人與現代人思考模式確實有差距,古人較保守(因果觀、道德觀),往往遵守古法而不墮胎之思惟;但現代人心裡思考方向不一定遵守古法,而以現實生活狀況模式而墮胎,或許心想畸形胎兒出生,會給社會增添負擔,加上自己與胎兒未來之困擾因素,在多種考量之下決定墮胎了事。

  

佛教處於因果立場,道德立場,殺業立場,是肯定不行墮胎之殺業也。

  

業報未盡,而行安樂死,顯然違背業果,根本上佛教是無有此例。當今社會有人提倡安樂死,這還會牽涉到法律問題、人權問題、生者之意願等等。若病患者嚴重到求生不得,求死不能之際,若病患自己有強烈意願欲安樂死,法律、人權多方向考量若可行,是否開放鬆綁,確實值得批判與研究,癌末患者,諸多不能堪受癌細胞竄延之下,痛苦煎熬無能承受情景,確實有很多人服毒自盡,上吊斷命,不勝枚舉,諸如此例,是否可行安樂死,的確可研討之必要。

 

 

 

45. 「嬰靈」是否存在?

 「嬰靈」字眼是現代人之名詞,意譯為母親懷孕至出生數月期間,包括流產、墮胎、胎死腹中、或出生數月而死亡者,嬰兒之神識,謂之嬰靈。

  

嬰靈之神識不可言無,若說無嬰靈,豈不斷滅說,唯物論說!因為構成整體生命是色心緣起故。但嬰靈之壽命長短如何呢?嬰靈之果報隨其多生累劫之業因(梵語karma-hetu)有直接關係,快則被墮胎即隨其有緣之母親(六道)投胎轉世去,最慢則四十九天即投胎轉世,嬰靈之果報造業不同,故受報亦不同。

 

 

 

46.  未學佛前自視高傲,曾噁心不敬尊經毀壞經典,破口罵僧,毀謗三寶,事後甚感後悔,不知如何懺悔?

 凡夫眾生無始劫來無知造業,無明(梵語avidya)結罪,甚至明知故犯,已成習氣慣性作用,是故無明造業受苦於三界六道輪迴生死,永續周旋不出,為聖者所悲愍故!

  

未學佛者不明三藏法義,對大聖佛陀之大智大悲大雄大力大喜大舍偉大精神全然無知,甚至人云亦云,卻闖禍造下毀壞經典,破口罵僧等諸罪行,

事後清醒過來,或經人說法,善根(梵語kusala-mula)湧現,如今已成虔誠佛弟子,深感後悔往昔所造諸惡業,有懺悔心者,惡業是可消除凈化的,是可清凈的,天下再大之罪惡抵不過「悔」之一字,因為罪性本空,幻化不可得。

  

有懺悔心,有慚愧心者,此人亦可轉凡入聖,佛言:一闡提者亦可成佛。首先慶幸你有勇氣行懺悔心,乃至生大慚愧心,你能自發性,自覺性自救自度,實乃稀有難得。

  

佛遺教經云:『慚恥之服,於諸莊嚴,最為第一,慚如鐵鉤,能制人非法,是故常當慚恥,無得暫替。若離慚恥,則失諸功德。有愧之人,則有善法。若無愧者,與諸禽獸無相異也。』

  

如佛所言,佛子若起懺悔心、慚愧心,諸般惡業實可洗滌清凈,猶如污穢不凈之布,經由洗滌潔凈還歸本凈。不然所造諸惡,豈可消溶斷喪本罪!造作如是惡因,必然感召惡果,畢竟因果如影隨形,絲毫不爽也!

  

地藏菩薩本願經云:『若有眾生出佛身血,毀謗三寶,不敬尊經,亦當墮於無間地獄(梵名 Avici-naraka),千萬億劫求出無期。』

 

 

 

47.  疑心念佛能否往生凈土?

 大聖佛陀弘宗演教,被度三界,破眾生三惑,普令有情出離苦海,同證無生,乃至廣演凈土法門,未曾絲毫妄語,聞佛演法親證涅槃者不計其數,往生極樂凈土者亦不勝枚舉。

  

金剛經云:『如來(梵語tathagata)是真語者、實語者、如語者、不誑語者、不異語者。』

  

自古至今,念佛往生西方極樂世界者何其多,何以故?釋迦無虛言,彌陀無虛願,彌陀世尊所發四十八願,願願度眾生,無有任何一願不兌現,故稱大願王,念佛發願生西者,只要信願行三資糧堅固不動搖,專註一心勇猛念佛,歸心似箭,凈念相續,畢命為期,十即十生,百即百生。

  

鼓音王經云:『若有四眾受持阿彌陀佛名號,臨命終時佛與聖眾接引往生。』

  

蕅益大師云:『念佛工夫,只貴真實,信心第一,要信我是未成之佛,彌陀是已成之佛,其體無二;次信娑婆(梵語saha)是苦,安養是歸處。縱得上品善,若不迴向,亦不得往生;若芝麻小善,懂得迴向,亦得往生。』

  

在在說明往生凈土信心之重要性,乃至發願迴向絲毫也不可或缺之關鍵所在。如果念佛者心存懷疑,確實會感召生西諸多折扣,往生凈土不成;或生彼凈土之邊地七寶宮殿,但於五百歲中,常不見佛,不聞經法,不見菩薩聲聞聖眾,雖有餘樂,猶不樂彼處,等到自己漸破疑心,深自悔責,願求往彼極樂,爾後彌陀願力與自力相應,即得生彼極樂佛國也。

  

彌陀世尊從未妄語欺誑眾生,但是眾生自我生疑,讓自己墮疑宮城,雖然最後也生彼極樂,但浪得虛度歲月,菩提晚成,眾生自我愚痴,由疑心得如是報也!

  

無量壽經云:『慈氏菩薩白佛言:世尊!何因何緣,彼國人民,胎生化生?佛告慈氏,若有眾生以「疑惑心」,修諸功德,願生彼國,不了佛智、不思議智、不可稱智、大乘廣智、無等無倫最上勝智,於此諸智,疑惑不信,然猶信罪福,修習善本,願生其國,此諸眾生,生彼宮殿,壽五百歲,常不見佛,不聞經法,不見菩薩聲聞聖眾,是故於彼國土,謂之胎生。

  

若有眾生,明信佛智,乃至勝者,作諸功德,信心迴向,此諸眾生,於七寶華中,自然化生,跏趺而坐,須臾之頃,身相光明,智慧功德,如諸菩薩具足成就。』

  

信佛智慧、信佛願力不虛,與不信佛智,對佛之願力產生疑心,兩者感召果報差別懸殊,既已疑佛不信佛而感召疑宮城,若有懺悔心、慚愧心、自責心、悔過心,欲求離彼處,一心向佛欲生極樂,專註正念彌陀聖號,即得與佛本願相應,剎那生彼佛國。

  

無量壽經云:『以疑惑智慧故,生彼七寶宮殿,無有刑罰,乃至一念惡事,但於五百歲中,不見三寶,不得供養,修諸善本,以此為苦。雖有餘樂,猶不樂彼處。若此眾生,識其本罪,深自悔責,求離彼處,即得如意,往詣無量壽佛所,恭敬供養,亦得遍至無量無數諸餘佛所。

  

彌勒(梵名 Maitreya)當知!其有菩薩,疑惑者,為失大利,是故應當明信諸佛無上智慧。』

 

 

 

48.  金剛經大意在教導人「破相顯性」,請問如何破相顯性?

 金剛經乃般若品,處處皆令佛子正覺(梵語samyak-sambodhi)諸法無我,空無自性,如是了達洞徹緣起性空,性空緣起之道,逐步離一切相,即見空性,見空性即見性,見性即見法身,見法身即見如來,如來即佛。

  

金剛經云:『此人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所以者何?我相即是非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是非相。何以故?離一切諸相,即名諸佛。』

  

修持金剛經大意在於破相離相,不住諸法相,離無所離,住無所住,究竟在顯示出如來法身,這才是金剛經給佛子核心之啟示。

  

金剛經云:『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生清凈心,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是故須菩提!菩薩應離一切相,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梵語anuttara-samyak-sambodhi)心。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生無所住心,若心有住,即為非住。』

  

「破相顯性」,在在說明法身非相非色,無形無狀,不能以色見法身,法身無色故。不可以眼見如來之法身,何以故?法身無相,云何得見,眾生妙性亦復如是!亦不可以音聲求如來,如來之法身非以音聲可得,若可以音聲聞得如來之法身,此也非如來之法身也;如眾生自性,可否以耳聞,若可以耳聞,即非佛性也。

  

如來之法身非色非聲非相,無形無狀,不可以心思,不可以識識,不可以三十二相見如來,如來處處破相離相,處處顯性,悲心徹骨,相為性之相用,見相用不見性,見性即見如來,見如來即見法身。在凡不減,在聖不增,看時不見,悟則全彰,用時遍布法界(梵語dharma-dhatu),於行住坐卧,施為動作中皆性之用也,諸君見性否?

  

金剛經云:『須菩提於意云何!可以三十二相觀如來不?須菩提言:如是如是!以三十二相觀如來。佛言:須菩提!若以三十二相觀如來者,轉輪聖王即是如來。須菩提白佛言:世尊!如我解佛所說義,不應以三十二相觀如來。爾時世尊而說偈言: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

 

 

 

 

49.  禪宗教人「看話頭」,請問話頭如何看?

 「看話頭」與「看話禪」意義無異。與「默照禪」相對稱。為臨濟宗大慧宗杲之宗風。看,指見之意;話,即公案之意,即專就一則古人之話頭,歷久真實參究終於獲得開悟,此種禪風稱為看話禪。此禪風先慧後定,與「默照禪」之先定後慧大異其趣。

  

看話禪之起源可追溯至唐代趙州從諗之「狗子無佛性」為始,而於唐末五代,拈提古則公案以摧破知覺情識之風極為興盛。至宋代大慧宗杲則極力主張專門參看一則話頭,後之臨濟宗皆奉為圭臬。爾後其風益盛,如明代中明本特為揭櫫麻三斤、柏子樹、須彌山、平常心是道、雲門顧、趙州無等古公案,頗影響一代之禪風。

  

明、清以至於今,此禪風猶未絕。此外,宋代以後,禪凈合習之思潮甚盛,以「阿彌陀佛」(梵名 Amita-buddha)四字為公案之風極盛一時,此亦為看話禪之一種。

  

古德聖僧又以「看話念佛」,即以一句「阿彌陀佛」,或「念佛者是誰」為公案,拈提參究,以求開悟;此亦為看話禪之一種。又稱參究念佛、念佛公案。如將阿彌陀經「一心不亂」之語,分為事理二義,憶佛念佛,稱為事一心;超越有無之念心,且斷除前後際,僅以「阿彌陀佛」四字為話頭,以此拈提,即可速達見性成佛,此為理一心。

  

在宋代,大慧宗杲主張看話禪,以心性開發之法門。當時永明壽祖師主張禪凈共修之風亦盛。諸祖主張以「阿彌陀佛」四字作為話頭,即可頓悟見性與往生,稱為看話念佛。

  

「看話頭」即是看守話未發之前之心,謂之看話頭;若話已出,即成話尾,「參話頭」即參究未發之本體性,其性空性無我,不生不滅,不增不減,遠離相對待,性無有比,法身常住,光明自在,解脫涅槃(梵語nirvana)故。參究熏陶,剋期取證,法身不顯自顯,不見自見,不會自會,乃至不證自證,終究之「參話頭」—實乃「見性成佛」,「圓滿三覺」為宗為依。

  

賜偈云:『你有我亦有,君無我亦無;有無俱不立,相對嘴盧都。』

 

 

 

50.  為何六祖惠能大師教人不可住心觀凈?

 行道者證悟法身,不以住為住,不以觀為觀;若以住為住,則為沉空守寂、無事禪、枯木死灰禪、默照邪禪、默然靜照、兀兀坐定,皆非禪之本意,乃偏倚之禪定。悟空住空,偏真涅槃,亦非佛意也。

  

觀凈者,觀即凈,凈即觀,非離凈外有觀,亦非觀外有凈,因為凈即心,觀亦是心(梵語citta),何必多此一舉,將心觀心!構成能所,即成對待,凡境心意識顯矣,即落入有為生滅,我法對立,心境相對故。

  

六祖惠能大師乃實證實相無相無無相之聖者,對解脫涅槃之意,以圓滿了義立場作此評論也。畢竟「住」當下即性也,「觀」當下亦是性也;處處不落相對待,時時不構成有比,緊扣著法身絕待、無有比,如此法身蕩蕩,赤裸裸、金爍爍,一絲不掛,全然法身清凈佛普現矣!

  

有心有志向開悟自性(梵語svabhava)法身者,依此頓教門如法奉行,人人皆可同證無上涅槃,必與十方諸佛所證無異,畢竟十方諸佛亦如是修證如是成佛故。

 

 

 

 

51.  請問法師我在家中自己作早晚課,該誦何經咒?

 在家弟子有個家庭事業,確實經理諸事,忙碌交煎;但善根(梵語kusala-mula)深厚,還有心作早晚課,實為難能可貴,亦是末法中稀有難得之善男女。讀誦經典作功課確實需要,因為白天經理事業,毫無空暇可參究佛法大意,理應早晚定時定量作功課,以凈三業。

  

如何為自己立早晚課?又為何應誦經修行呢?眾生易散漫、易懈怠、易原諒自己,自我找借口不精進修行,修行者在凡夫地本應勉強自我精進修道,理由有十二:一、易生懈怠。二、心性不定。三、人身難得。四、佛法難聞。五、人生苦短。六、生命無常(梵語anitya)。七、人生苦海。八、人道易覺悟。九、一暴百千劫。十、延續累世善根。十一、輪迴路險。十二、終極佛道。

  

該誦何經咒呢?只要是了義經、圓滿法、出世法、涅槃法、菩提法、凈土法,一一皆可誦持;不了義、不圓滿之典籍可省略,因為誦持不了義法,依舊不能出世解脫,無法證無生,那麼佛道又如何能圓成?卻反遭致虛度光陰,浪費青春,修行反浪得虛名,是故,選擇經典受持讀誦,乃至取擇當早晚課誦,經典就不得不審慎取擇。

  

約凈土法門而言,當取凈土三經為依歸。約參禪悟道者而言,當取金剛經、六祖壇經、楞嚴經、楞伽經……等諸經為依歸,選擇經典訂早晚課,應與自己所修之法門有相關,方易相應契機,終究同證菩提為上。

 

 

 

52.  請法師開示「伽藍菩薩」之由來?

 據佛祖統紀卷六智者傳所載,隋代智者大師曾在玉泉山入定,定中見關聖帝君顯靈,四處參訪名師,欲求大師為他安頭,長期執著已斷之頭,口出:還我頭來……。智者大師一語道破曰:四大(梵語catvari maha-bhutani)本空,五蘊無我,豈有頭顱之實有?帝君亦不愧是一位正義化身之智慧者,當下聞此法義,如晴天霹靂一般,剎那間悟入諸法無我之道,並徹悟自性無相之理,恍然大悟,欲作佛子,智者大師即為帝君授三歸依。

 

關帝大發悲願,化玉泉山崎嶇之地為平址,以供大師建寺弘法。之後,又向大師求受五戒,而成為正式之佛弟子。後世佛教亦有將關帝列為伽藍神者,因關帝既已為佛子,已發菩提心,行菩薩道,發願擁護伽藍,普令梵剎(梵語brahmaksetra)永安寧。後來佛子尊稱為伽藍菩薩。

  

關帝,原名羽,字雲長。三國時蜀漢河東郡解縣人。勇猛過人,為一代虎將。因素重情義,秉性忠直,故名垂青史。明神宗時,敕封為「三界伏魔大帝神威遠震天尊關聖帝君」。因此,後代民間多尊稱為「關聖帝君」,或略稱為「關帝」。

 

 

 

53.  世人觀念認為:出家應存和尚本、尼姑本,才不會吃苦菜,真有這回事嗎?

 出家(梵語pravrajya)是一件神聖莊嚴大事,動機乃為成就無上佛道,普度四生六道同證菩提為宗旨。其道心與悲願發心乃出於自發性,心甘情願,法喜充滿,道心堅固猶若金剛,如是作為方為正見出家。

  

如果想出家又想要存些和尚本(錢財)、尼姑本 (錢財),住佛寺才不會吃苦菜,那倒不必出家修行了,果真如此,請問是為了真修行而出家,或為錢而出家,如果是為了真修行而出家,佛門大道出家解脫正法,全然毫無勸人帶著錢出家;若是為了錢而出家,此人根本無道心,尚未修行就畏懼憂慮在先,深怕出家無錢財會受人冷漠,或怕佛寺排擠諸想。

  

教內早期確實有些道場有如是情景,目前佛教界內亦有少數這些問題存在,但由於知識普遍提升,佛法透過衛星全球快速宣揚,流通世界五大洲,在電視、網路,一些平面資訊皆可得到如來正法,人人心中對佛法思想已有所普遍了解,對於為何要出家修行,出家修行者應具備些什麼條件?出家真正動機目的何在?都已瞭然正見正解,實乃可賀可喜也!是故,對於出家應存和尚本、尼姑本才不會在佛寺吃到苦頭等偏激思想,已有所凈化與釐清之功。

  

出家修行是一件大喜事,為了解脫生死輪迴而出家,為廣度無量有情而出家,為離苦得樂自度度人而出家,為證法身涅槃而出家,為成就福慧圓滿成佛而出家,發如是心而出家,是名正見(梵語samyag-drsti)出家。

  

開悟聖僧云:『孔雀雖有色嚴身,不如鴻鶴能遠飛;白衣雖有富貴力,不如出家功德深。』

  

出家乃出三界家、出六道輪迴家、出生死苦海家、出煩惱無明家、出情愛打結糾纏家,發如是心出家方合佛意,若不符合這些根本觀念而出家,人云亦云,自我意識作祟,亦難免處處障道,自殘善根,自我沉溺生死輪迴之窠臼,流浪三界,生死輪迴,受大苦聚,永無止息。

  

出家修道應時時刻刻心存解脫生死為念,明心見性為念,證法身涅槃為念,達無生法忍(梵語anutpattika-dharma-ksanti)為念,成就三覺圓滿入佛地為念,成佛度生為念,是名正念。

  

五燈會元百丈文章云:『靈光獨耀,迥脫根塵,體露真常,不拘文字,心性無染,本自真成,但離妄緣,即如如佛。』

 

 

54.  家屬往生為何暫時不能哭泣與移動?

 人死亡後並非代表一切皆消滅,若連同神識亦滅,否定神識存在,這是邪見之唯物論。依佛法而言,構成整體生命存在是色心緣起論,不偏唯心與唯物。縱然唯物之四大已生滅烏有,但神識亦然存在,茲當命終之際,即隨其習氣(梵語vasana)、念力、業力所牽引,構成投胎轉世,而輪迴六道,投生六道之哪一道,由習氣、業力、念力(梵語smrti-balani)所定奪,一般人是無法掌控支配,是名平等。

  

若有修有證之行道者,既已修證得解脫涅槃,即能隨其意願而得大自在。換句話說,可隨其解脫法身乘願再來度生,或自在出入六道之任何一道而得自在無礙,隨順因緣度眾生,神通變化無障礙故。因為聖者自性解脫,妙用無方,隨緣不變,不變隨緣故。

  

一般凡人毫無修行,自性無戒定慧,心境柔弱,沒有定力之功,遇事心性散亂,脆弱浮動,載浮載沉,漂渺不定,是故,當命終舍報之剎那,暫且將其軀體簡單放平,千萬不可哭泣或硬性搬動,何以故?因為剛命終者,雖已舍報,但神識猶存彌留軀體,在尚未離去之前,一切皆靈靈覺覺,清清楚楚於一心,若觸動他,或哭泣哀嚎,亡者之神識亦有所聽受,只是徒勞添增亡者憂傷之感,對他毫無利益,本可隨其善業投生善道,但由眷屬親人之哭泣呼叫搬動之故,擾亂神識,觸動身體,亡靈生大苦惱與憎恨,當下由善生轉而墮惡趣,由是之故,我佛弟子應正視命終者之權益,亦即投生善道或往生凈土之大因緣是也。

 

 

 

 

55.  出家度眾生成佛是美事,但全世界人人都出家了,那豈不是人類斷種了?

 當今社會與世界,確實諸多之人對佛法已正信正見(梵語samyag-drsti),也有很多人慾一心出家修行,相對的也絕對有人不想出家修行,善根也沒有某種程度成熟,也有主張在家修行,諸多因緣,在不同思惟領域中,層出不窮之觀念,焉能嘴巴說一說,欲出家即可出家?確實出家修道是絕對正確思想與行為,應具備正見佛法,善根慧根要成熟,福德因緣要具足,家眷親人無障礙,自己多生累劫菩提正因具足、身心無殘缺、無負人債、無訴訟,感情處理圓滿,綜合出家因緣無欠缺,方得如願以償—出家。

  

舉例出這些因素,我能一一過關嗎?能無障礙嗎?乃至能一一順利嗎?嚴重者自己之習氣、業障(梵語karmavarana)、諸多感情血濃於水等等,自我能突破重圍嗎?實在難上加難,困上加困,不簡單就是不簡單,萬人找不到一人而能如意出家也。

  

是故,要全世界人人都出家,人類絕種,是永遠不可能成立;我若反問發問之人:那你欲出家否?相信答案很清楚:NO、NO、impossible不可能啦!我有十個百個理由說我不可能出家。我長得美麗大方、人緣好、教育高、有好事業、毫無善根、有男朋友,若出家,豈不是失去傳宗接代,斷人種了!理由問題比他人更多。諸位仁者細心思惟!全世界之人都出家了,最起碼問問題之人還有她一人未出家哩!所以這個問題是不會發生的。

  

縱然全世界之人都出家修行了,人種斷滅了,有何不好?有何不可?學佛最終目的就是成佛,成聖成佛是多麼莊嚴無上,成就大慈大悲大智大願大喜大舍,究竟圓滿人格,成就佛道實乃至上至尊之大事,證法身涅槃,光明自在,清凈無為至樂,具足三身(梵語trayah kayah)四智五眼六通,無事不辦,無理不通,學無所學,無學無為,超然無事道人,悠遊十方世界,逍遙光明自在無所障礙,有何不可!有何不好!難道非要作三界苦命兒,六道流浪漢不可,沉浸苦海卡好(台語)。

  

勿忘記人類亦是六道輪迴之一道也。人道倫理,傳宗接代之觀念,若無徹底凈化,邪見不導正,欲得出離六道、斷三界,無有是處。

 

 

 

 

56.  何謂「一闡提」?一闡提之人可否成佛?

 一闡提(梵語icchantika)之音譯。此語原為「正有欲求之人」,故譯為斷善根、信不具足、極欲、大貪、無種性、燒種,即指斷絕一切善根,無法成佛者。

  

入楞伽經卷二分闡提為二:一、斷善闡提,即本來即缺解脫因者(斷善根)。二、大悲闡提,又作菩薩闡提,即菩薩本著救度一切眾生之悲願,而故意不入涅槃(梵語nirvana)。

  

大莊嚴論經卷一中,亦有二說:一、有性闡提,藉助佛力,終了亦可成佛者。二、無性闡提,無論至何時,皆不得成佛者。在成唯識論掌中樞要卷上,則立有斷善闡提、大悲闡提和無性闡提三者之說。其中,斷善闡提乃屬有性闡提一類。一闡提發心至難,喻若天生之盲人難以治癒,故喻為生盲闡提。

  

昔時,道生主張「闡提成佛」之說,遭受守舊僧眾之抨擊,直至曇無讖譯出「大般涅槃經」後,此類說法乃漸被接受。然法相宗仍主張有不能成佛之眾生存在;天台、華嚴及其他大乘諸宗,則主張一切眾生皆能成佛。故一闡提能否成佛,猶為教界爭論之問題。

 

 

 

 

57.  無知造業有果報嗎?

 無知亦即無明之意,無明(梵語avidya),亦為煩惱之別稱。即不如實知見之意;即暗昧事物,不通達真理與不能明白理解事相或道理之精神狀態。亦即不達、不解、不了,而以愚痴為其自相。泛指無智、愚昧,特指不解佛教道理之世俗認識。為十二因緣之一。又作無明支。俱舍宗、唯識宗立無明為心所(心之作用)之一,即稱作痴。

  

無知造業,即非故意造作,心對事理真相不知而造業,果報還是有,不因無知或無明廣造諸業就消減而無罪報。如果無明造業或無知造業而不感召果報,那麼多生累劫以來所造之殺盜淫妄,何以惡性循環相續殺盜淫妄相互仇對,不止不休!又為何無始劫來載浮載沉不出於六道沉淪?凡夫就是處於迷妄無知而廣造諸惡,是故輪迴三界周旋不出,畢竟,因果平等,業報如影隨形,絲毫之業因也無法遁跡而倖免!

  

不故思業與故思業中,受他人之強制或由於無智所造之輕業,不熏增業種子,稱為不增長業。據瑜伽師地論卷九載,十種不增長業,一、夢所作業,謂夢中所為,非意思所起,亦非身口所作,是為不增長業。二、無知所作業,謂無所知覺之人,所作之業,皆非意思所起,是為不增長業。三、無故思所作業,謂身口所作之業,非故意所思而起,是為不增長業。四、不利不數所作業,謂不以利養而作,亦不數數而作,是為不增長業。五、狂亂所作業,謂痴狂昏亂之人,於身口所作,本非故意,亦非知覺,是為不增長業。六、失念所作業,謂人既失正念,即同迷痴,凡所作之業,皆不由意地而起,是為不增長業。七、非樂欲所作業,謂凡所作業,必從樂欲心而起,若其所作,既非樂欲,是為不增長業。八、自性無記業,謂無記性(不善不惡之性)所作,非善因緣,亦非不善因緣,是為不增長業。九、悔所損業,謂先所作業,既生慚愧,悔過遷善,其業即損,是為不增長業。十、對治所損業,謂所作業,方便對治,如瞋心起時,即以慈悲(梵語maitrya-karuna)對治,其業損減,是為不增長業。

  

綜觀而言!所作之業,處於非故意或無心而作業,就不會增長業力之延續,其業種無力推動故。

 

 

 

 

 

58.  救了一百人之功德,殺了一人之罪,可否抵消百人中之一位,則剩九十九位之功德,如是論功過可行否?

 世人往往如是論功過,乍看之下有點道理,但約佛法立場而言,是不符合因果平等之法。殺人有殺人之罪惡因果,救人有救人之功德因果,而功過是不可能互為相抵消。

  

唯識宗明確啟發佛子,造作善因或惡因,這些善惡種子會烙印八識田中,八識如倉庫一般為這善惡種子保存堅固,絲毫不會散失。一旦多生累劫之業障(梵語karmavarana)現前與外境之緣會合,果報當下產生,果報之現前是由自己業障現前而感召,要現什麼果報,乃由八識田中所儲存之善惡種子決定,而決定之善惡種子之強弱輕重是關鍵所在。若惡種子較為強烈則先現惡報,若善種子較強烈則先現善報。在善惡果報中微妙不可思議,所現之報不局限現世與過去世,乃至無始劫前之善惡種子亦如實而報,故說,果報現前乃由善惡種子之強弱輕重所決定故。

  

果報(梵語vipaka)現前微妙不可思議,甚至於救一百條人命之善業,有時因緣晚成熟,而遲遲晚報;反而殺人一命之惡業,卻因緣先成熟而早報。總之,善惡之報實相即如是。

  

業障現前,當受果報之際,是善惡現前之自我感召,絕非佛菩薩所支配,更非上帝神明在操控,亦非任何人可左右,亦非閻羅王所安排,而是自己所造之業因,如今已成熟而受果報是也。

 

 

 

 

59.  如何降伏「貢高我慢」?

 我慢(梵語atma-mana)。謂視「我」為一己之中心,由此所執之「我」而形成憍慢心。為七慢之一、九慢之一。成唯識論卷四云:『我慢者,謂踞傲恃所執我,令心高舉,故名我慢。』

  

貢高我慢者,實乃屬心病,這種心態在家庭內、社會上、國際上,人人不喜近,人緣逐漸消損,德行破斷,因為心生憍慢,凡事認為自己優勝,甚至比他人卑劣低能,在自卑中,依然視他人為低劣卑微,這心病顯然自我難調伏,應多禮佛拜佛,日日消除我慢貢高心,多稱嘆他人,以減弱自我貢高之心病。因為對人貢高我慢,尚未損傷對方,當下自心已傷及法身。動此貢高我慢心時,其心剎那即生心病,表面上雖無身口造業,但內心已形成意業,亦必感召果報。

  

貢高我慢者,對於教理或修行境地尚未有所得、有所悟,卻起高傲自大之心。如經論中常舉示的未得謂得、未獲謂獲、未觸謂觸、未證謂證等,均屬修行人生起增上慢諸例。法華論卷下列舉七種增上慢心,一、顛倒求諸功德增上慢心。二、聲聞一向決定增上慢心。三、大乘一向決定增上慢心。四、實無謂有增上慢心。五、散亂增上慢心。六、實有功德增上慢心。七、實無功德增上慢心。

  

凡夫未證得法身,內心所產生慢心可謂多種不同角度,因人而異,有了我慢心總是障礙法身,蒙蔽菩提。貢高我慢其過失無量,今略提我慢心之十過:一者自斷涅槃道。二者善神遠離。三者人格破損。四者自喪善根(梵語kusala-mula)。五者惡果自招。六者容貌醜陋。七者言論人所不信。八者損自德行。九者眾人唾棄。十者人不喜近。

 

 

 

 

60.  「隨喜讚歎」之功德如何?請慈悲開示!

 隨喜(梵語anumodana)。謂見他人行善,隨之心生歡喜。法華經卷六隨喜功德品載,聽聞經典而隨喜,次次累積,功德至大。大智度論卷六十一,謂隨喜者之功德,勝於行善者本人。

  

不修行則罷,若欲真修行,理應普遍性、永恆性、平等性而行隨喜,令自我自性解脫,逐漸步入無生,證得法身方為究竟法則;若見、若聞、若覺、若知他人造福行善,皆隨而歡喜,如是廣大心而隨喜,方為佛意。

  

大小二乘之隨喜不同,大乘(梵語maha-yana)之隨喜廣通三世十方諸佛及弟子,小乘僅局限於三世佛;大乘隨喜法身之功德,小乘僅隨喜身之功德;大乘之隨喜通於漏、無漏,小乘之隨喜唯限有漏心。

  

隨喜功德亦為佛門極為重要修行法門之一,甚至不可或缺之法則,因為隨喜者能破自我嫉妒心,嫉妒心乃障道因緣,令行道者墮落,是故,佛陀以身作則,在任何時處,常隨喜讚歎佛之弟子,如讚歎目犍連為我弟子中神通第一,富樓那為我弟子中說法第一,舍利弗為我弟子中智慧第一,阿那律為我弟子中天眼第一,須菩提為我弟子中解空第一等等,大聖佛陀隨喜讚歎弟子是徹底圓滿而說,絕無保留,令弟子歡喜、生信心、結好緣、師生更友好、彼此距離越拉近,佛陀不愧是佛陀也!

  

隨喜他人之功德,自己亦得莫大功德。法華經隨喜功德品云:『展轉聞法華經,隨喜功德尚無量無邊阿僧祇,何況最初於會中聞而隨喜者。』

  

隨喜功德,為普賢菩薩所發十大願之一。即見他人累積功德,如同自己積德般歡喜。如對佛陀之從初發心、不惜身命、舍頭目髓腦、修諸苦行,以至成道、滅度等所有功德,乃至六道四生,聲聞辟支佛,一切菩薩等之諸善功德,我皆隨順歡喜。

  

隨喜迴向(梵語parinama)之重要性,佛子應將自他一切之善根、善行、善事,隨之歡喜踴躍,且將此諸善根功德,迴向於眾生、迴向於佛道。若如是隨喜讚歎功德,乃至迴向之真諦,名之圓滿佛意是也。

 

 

 

&, amp;, nbsp;

61.  何謂「食存五觀」?

 食存五觀,指禪林中(佛寺)沙門(梵語sramana)於進食之前所應作之五種觀法。

 

一、計功多少,量彼來處。謂此食墾植收穫舂磨、淘汰炊煮,所費功夫甚多,且施主減其妻子之分,為求福而施,故受食時,應作此觀。

 

二、忖己德行,全缺應供。謂若不坐禪誦經,參悟自性法身、營三寶事、不持戒受施則墮,故不宜受食;德行若全,則可應供受食。

 

三、防心離過,貪等為宗。謂須防心離於三過,於上味食不起貪,於中味食不起痴,於下味食不起瞋。否則不知慚愧(梵語hri-apatrapya),墮三惡道,故受食時,當作此觀。

 

四、正事良藥,為療形枯。謂饑渴為主病,故須以食為葯,不可貪著。

 

五、為成道業,應受此食。謂不食則饑渴病生,難成道業,而多食致患,少食氣衰,故必食得適量,以資身修道。

 

由觀想此五事之故,齋堂又稱五觀堂。

 

 

 

 

62.  何謂「三十七道品」?

 道品(梵語bodhi-paksika)又作菩提分、覺支,即為追求智慧,進入涅槃境界之三十七種修行方法。又稱三十七覺支、三十七菩提分、三十七助道法、三十七品道法。循此三十七法則而修,即可次第趨於菩提,故稱為菩提分法。三十七道品可分七科如下:

  

(1)四念處(梵語catvari smrty-upasthanani),又作四念住。一、身念處,即觀此色身皆是不凈。二、受念處,觀苦樂等感受悉皆是苦。三、心念處,觀此識心念念生滅,更無常住。四、法念處,觀諸法因緣生,無自主自在之性,是為諸法無我。

  

(2)四正勤(梵語catvari prahanani),又作四正斷。一、已生惡令永斷。二、未生惡令不生。三、未生善令生起。四、已生善令增長。

  

(3)四如意足,又作四神足(梵語catvara-rddhipadah)。一、欲如意足,希慕所修之法如願滿足。二、精進如意足,於所修之法,專註一心,無有間雜,而能如願滿足。三、念如意足,於所修之法,記憶不忘,如願滿足。四、思惟如意足,心思所修之法,不令忘失,如願滿足。

  

(4)五根(梵語pancendriyani),根即是能生之意,此五根能生一切善法。一、信根,篤信正道及助道法,則能生出一切無漏禪定解脫。二、精進根,修於正法,無間無雜。三、念根,乃於正法記憶不忘。四、定根,攝心不散,一心寂定,是為定根。五、慧根,對於諸法觀照明了,是為慧根。

  

(5)五力(梵語panca balani),力即力用,能破惡成善。一、信力,信根增長,能破諸疑惑。二、精進力,精進根增長,能破身心懈怠。三、念力,念根增長,能破諸邪念,成就出世正念功德。四、定力,定根增長,能破諸亂想,發諸禪定。五、慧力,慧根增長,能遮止三界見思之惑。

  

(6)七覺分(梵語saptabodhyavgani),又作七覺支、七覺意。一、擇法覺分,能揀擇諸法之真偽。二、精進覺分,修諸道法,無有間雜。三、喜覺分,契悟真法,心得歡喜。四、除覺分,能斷除諸見煩惱。五、舍覺分,能舍離所見念著之境。六、定覺分,能覺了所發之禪定。七、念覺分,能思惟所修之道法。

  

(7)八正道(梵語aryastavgika-marga),又作八聖道、八道諦。一、正見,能見真理。二、正思惟,心無邪念。三、正語,言無虛妄。四、正業,住於清凈善業。五、正命,依法乞食活命。六、正精進,修諸道行,能無間雜。七、正念,能專心憶念善法。八、正定,身心寂靜,正住真空之理。

  

佛門四眾依此三十七道品勤修,必得道果,證涅槃,入無生,究竟圓成無上菩提。

 

 

 

 

 

63.  何謂「十八界」?

 十八界(梵語astadasa dhatavah)。乃指在我人一身中,能依之識、所依之根與所緣之境等十八種類之法。界為種類、種族之意。謂十八種類自性各別不同,故稱十八界,又作十八持。即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梵語sad indriyani〕(此為能發生認識之功能),及其所對之色、聲、香、味、觸、法等六境〔梵語sad visayah〕(為認識之對象),以及感官(六根)緣對境(六境)所生之眼、耳、鼻、舌、身、意等六識(梵語sadvijnana),合為十八種,稱為十八界。

 

十八界中,除去六識,則為十二處,而六識實際亦由十二處之意處所展開,依此,十八界或十二處攝盡一切法,亦即世出世法,色心二法,有為無為法,生死涅槃,聖凡等皆總攝其內是也。

 

 

 

 

 

 

64.  何謂「三塗八難」?

 華嚴經所載,三塗八難共入毗盧性海,意謂在三塗與八難果報眾生,無緣聽聞佛法,受此果報,如生長邊地,因佛陀之大悲願力教化,隨而共證法身。毗盧性海,指毗盧遮那佛之體性廣大無限,猶如大海。又作毗盧藏海。毗盧為法身如來,故毗盧性海亦通法性界、佛性界。

  

毗盧遮那,為佛之報身(梵語sambhoga-kaya)或法身。意譯遍一切處、遍照、光明遍照、大日遍照、凈滿、廣博嚴凈之義理。

  

所謂三塗,又作三途。即火塗、刀塗、血塗,意同三惡道之地獄、餓鬼、畜生,乃因身口意諸惡業所引生之處。

  

一、火塗,即地獄道,或以於彼處,受苦之眾生常為鑊湯爐炭之熱所苦,或以彼處火聚甚多,故稱火塗。

  

二、刀塗,即餓鬼道,以於彼處之眾生常受刀杖驅逼等之苦,故稱刀塗。

  

三、血塗,即畜生道,以於彼處受苦之眾生,強者伏弱,互相吞啖,飲血食肉,故稱血塗。

  

「塗」之義有二,一為殘害,如塗炭;二為所趣,意指惡趣、惡道。

  

八難(梵語astav aksanah)。指不得遇佛、不聞正法之八種障難。又作八難處、八難解法、八無暇、八不閑、八非時、八惡、八不閑時節。

  

中阿含卷二十九(八難經)載,八難即:

  

一、在地獄難,眾生因惡業所感,墮於地獄,長夜冥冥而受苦無間,不得見佛聞法。

  

二、在餓鬼難,餓鬼(梵語preta)有三種:一、業最重之餓鬼,長劫不聞漿水之名。二、業次重之餓鬼,唯在人間伺求蕩滌膿血糞穢。三、業輕之餓鬼,時或一飽,加以刀杖驅逼,填河塞海,受苦無量。

  

三、在畜生難,畜生種類不一,亦各隨因受報,或為人畜養,或居山海等處,常受鞭加殺害,或互相吞啖,受苦無窮。

  

四、在長壽天難,此天以五百劫為壽,即色界第四禪中之無想天。無想者,以其心想不行,如冰魚蟄蟲,外道修行多生其處,而障於見佛聞法。

  

五、在邊地之郁單越難,郁單越(梵名Uttara-kuru),譯為勝處,生此處者,其人壽千歲,命無中夭,貪著享樂而不受教化,是以聖人不出其中,不得見佛聞法。

  

六、盲聾喑難,此等人雖生中國(指古印度中部摩竭陀國一帶),而業障深重,盲聾喑,諸根不具,雖值佛出世,而不能見佛聞法。

  

七、世智辯聰難,謂雖聰利,唯務耽習外道經書,不信出世正法。

  

八、生在佛前佛後難,謂由業重緣薄,生在佛前佛後,不得見佛聞法。

  

由正覺三塗八難足見此輩之業障深厚,我佛弟子應有所覺悟,萬萬不可造作三毒十惡五逆之罪業,方免墮三塗八難大苦聚;更應勤習戒定慧,斷惑證真,轉識成智,究竟明心見性,洞徹法身,同證涅槃,方為所務。

 

 

 

 

 

65.  佛法講「唯心凈土、自性彌陀」,是否就否定「彌陀佛與凈土」之存在?

 佛在凈土三經明文記載一清二楚,道道地地心外之凈土乃實際存在,不因禪宗、天台宗、華嚴經、維摩詰經等大力倡導唯心凈土、自性彌陀,因此,就將西方極樂世界(梵名 Sukhavati)與阿彌陀佛否決,若將之否決,即是將諸佛凈土否決,亦等同否決事相,執理廢事,失去實相中道義,以偏概全,嚴重破壞圓滿如來聖法。畢竟十方諸佛有諸佛度生之凈土。

  

各宗派倡導唯心凈土、自性彌陀,乃建立在悟性明心立場,一切時處皆立足見性成佛為修行最高原則,是故,不心外求法,包括心外之凈土與諸佛,目的在迴光返照,照見本性為宗,故有此立論,但無知者不明禪宗、天台等立論動機與目的,誤以為確立唯心凈土、自性彌陀之大意,就無知一併誤認沒有心外凈土與諸佛存在,確實有佛子如是被誤導而不自知,本身又無深入經藏,對法理無知,因此,隨著人云亦云之心態頗多。

  

自性彌陀者,又作己心彌陀、己心凈土、唯心彌陀。指阿彌陀佛與極樂凈土俱在自己心中。六祖壇經云:『佛向性中作,莫向身外求。』即萬法唯心,十界互具之理,彌陀存於一己心中,以觀我心而顯自性之彌陀。亦即一般所謂凝視自心,以開悟佛性而成佛之意。通常與「唯心凈土」並列為聯句,即「自性彌陀、唯心凈土」,為天台宗、華嚴宗、禪宗、密宗等聖道諸宗所盛談。唯凈土宗之信仰與之有異,而主張凈土系在己心之外。

  

唯心凈土者,凈土乃唯心所變,存於眾生(梵語bahu-jana)心內。依唯識之理,凈土為佛、凡夫各各心之所變。若就如來所變之土而言,如來心無漏,故土亦無漏;若就凡夫所變之土而言,凡夫心未得無漏,故土為有漏。又所觀之佛亦為自心變現之相,心外不能見佛之真相。故佛、凈土皆非心外之法,皆唯心所變。

  

禪宗以維摩詰經之心凈土凈說為根據,謂直了心性,即心即佛,自心明白之處,即是凈土,稱為唯心凈土、自性彌陀。

 

 

 

 

 

66.  家屬親人如何為命終之家眷作功德?

 為命終者作功德,是急迫需要,而且應在有效時間內;若超越時效為亡者作功德,亡者所得到之利益,幾乎已微乎其微,甚至白忙一場,是故,為亡者作法事功德,理應如法而且時效應掌握住,不得散失。並為亡者誦經念佛,供養三寶(梵語tri-ratna),為亡者布施財物,然後普皆迴向亡者,令亡者承此善因得生善道,並承佛願力接引生西。為亡者作功德,應發自內心虔誠敬意,必得感應道交,亡者得利,蒙超善道。

  

地藏經云:『臨命終時,父母眷屬,宜為設福,以資前路,或懸旛蓋,及然油燈。或轉讀尊經,或供養佛像,及諸聖像,乃至念佛菩薩,及辟支佛名字,一名一號,歷臨終人耳根,或聞在本識,是諸眾生所造惡業,計其感果必墮惡趣,緣是眷屬為臨終人修此聖因,如是眾罪,悉皆消滅。

  

若能更為身死之後七七日內,廣造眾善,能使是諸眾生永離惡趣,得生人天,受勝妙樂,現在眷屬利益無量。』

  

為亡者稱念佛菩薩名號,亡者其神識若未脫離軀體,眷屬家人大聲稱念佛菩薩名號,其神識耳根(梵語srotrendriya)所聞,能滅無量罪,得無量福,發願即得往生凈土。

  

地藏經云:『若有臨命終人,家中眷屬乃至一人,為是病人高聲念一佛名,是命終人除五無間罪,餘業報等悉得消滅。是五無間罪,雖至極重,動經億劫,了不得出,承斯臨命終時,他人為其稱念佛名,於是罪中亦漸消滅。何況眾生自稱自念,獲福無量,滅無量罪。』

 

 

 

 

 

67.  何謂「耳根圓通」?

 楞嚴會上,二十五位大小乘聖眾各自宣說所證之圓通方便,其中觀世音菩薩以「耳根圓通」被文殊(梵名 Manjusri)菩薩讚譽為最上、最殊勝。文殊大士並舉出三種真實而稱讚耳根之圓通,即是:

 

一、通真實,謂眼、鼻、舌、身、意等諸根皆不如耳根,蓋眼不見障外,乃至心意有紛雜不定之時;而耳根則能隔牆聽音響,遠近俱可聞。

 

二、圓真實,謂十方俱擊鼓,亦可同時聞聲。

 

三、常真實,謂聲有止息、動靜之時,亦不失聞性,有聲則有聞,無聲則不聞,然聲之有無,其聞性皆湛然常住而了無生滅。

  

總而言之,在二十五大小乘聖眾發表各自開悟證果經過當中,文殊菩薩讚歎以觀世音菩薩之「耳根圓通」為最上、最殊勝,並以三種真實殊勝之處作為圓滿結論,今舉楞嚴經觀世音菩薩發表證道之原文如下:

  

楞嚴經云:『爾時觀世音菩薩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世尊!憶念我昔無數恆河沙劫,於時有佛出現於世,名觀世音,我於彼佛,發菩提心,彼佛教我從聞思修入三摩地(梵語samadhi),初於聞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動靜二相瞭然不生,如是漸增,聞所聞盡,盡聞不住,覺所覺空,空覺極圓,空所空滅,生滅既滅,寂滅現前,忽然超越世出世間,十方圓明,獲二殊勝,一者上合十方諸佛本妙覺心,與佛如來同一慈力;二者下合十方一切六道眾生,與諸眾生,同一悲仰。世尊!由我供養觀音如來,蒙彼佛如來,授我如幻聞熏聞修金剛三昧,與佛如來同慈力故,令我身成三十二應,入諸國土。』

  

這即是觀世音菩薩「耳根圓通」之由來,觀音大士如是修證而成就無上菩提,我佛四眾弟子若如法如實奉行「耳根圓通」修法,欲證成佛道,終有是處。

 

 

 

 

68.  為何「楞嚴經」先滅,何經最慢滅?

 大聖佛陀四十九年弘宗演教,利益無量人天,開悟證果,超凡入聖者無法計算其數量,僅能以無量無邊之數形容之。去聖遙遠,如來正法已過,像法也已過,當今正處末法時代。所謂末法之末者即是衰微、尾端、微弱、近滅之意,即如來正法已近衰滅之際,故稱末法(梵語saddharma-vipralopa)。

  

楞嚴經乃如來正法眼藏,涅槃解脫神聖之標幟,明心見性之圭臬,破邪顯正之大法,成佛之道。有如是大因緣之功德,在佛門中有「小藏經」之稱,具足有天台宗、華嚴宗、唯識宗、凈土宗、禪宗、律宗、密宗等各宗思想,甚至自古至今諸宗派弘法利生,無不引用本經而為說法。

  

是故,楞嚴經在教內佔有極崇高地位,是佛弟子無庸置疑之事實,為何崇高尊貴大法之楞嚴經會最先滅亡,其由有二:一者楞嚴經是一部破邪魔之聖典,在本經中戒律嚴格,佛陀詳述持戒真實義,細膩組織,不如法不持戒者見而避之舍之;邪魔外道知道本經如同一面照妖鏡,邪惡魔道諸法遇上楞嚴經,當下粉碎其邪魔外道法,妖法邪魔法暴露無遺,是故,魔道震撼恐懼,一來毀破魔法,二來魔道中之魔子魔孫一一被楞嚴經大法所度化入佛門故,因此魔王懼怕顫慄,即誓願破佛毀法,甚至穿如來袈裟(梵語kasaya),吃如來飯破盡如來正法,目前當今佛教正處於如是危機之際,這是大眾有目所共睹。

  

二者有少數學者與僧眾自認大乘非佛說,乃至南傳佛教亦否定大乘是佛說等等,如是莊嚴、解脫、圓滿之佛乘大法亦受如上二者所影響與破毀,實乃佛門大難,外道邪魔毀破佛法,佛子四眾護法人人有責,不可推卸,不可逃避職責;但由佛子自破佛法,實乃大為不該,罪過無邊,如是謗佛謗法乃逆罪,無間地獄之果報,應行痛切懺悔,豈可不慎乎!

  

梵網經云:『破法戒,如獅子身中蟲,自食獅子肉,非餘外蟲,如是佛子自破佛法,非外道天魔能破。若受佛戒者,應護佛戒,如念一子,如事父母,不可毀破。而菩薩聞外道惡人,以惡言謗破佛戒之聲,如三百矛刺心,千刀萬杖打拍其身,等無有異。寧自入地獄,經於百劫,而不一聞惡人以惡言謗破佛戒之聲,而況自破佛戒!教人破法因緣,亦無孝順之心。』

  

凈土法門,三根普被,利鈍全收,法門殊勝,一生佛國,永不退轉,直至成佛,佛以大悲願力攝受群生,佛陀法運滅盡,特留無量壽經百年,悲心徹骨。

  

佛說無量壽經云:『無得以我滅度之後,復生疑惑,當來之世,經道滅盡,我以慈悲哀愍,特留此經,止住百歲。其有眾生,值斯經者,隨意所願,皆可得度。』

 

 

 

 

 

69.  大聖佛陀教導佛子勿生分別,是否指善惡、是非、凡聖、因果不分?佛陀所指之勿生分別其真實義何在? 

 

佛意勿生分別,其旨在息心忘慮,動念即乖,令六七二識凈化解脫,轉識成智,普見不生滅之法身,念念見性,見性成佛為宗旨。並非勸人是非不分、善惡不辨、聖凡不明、錯亂因果(梵語hetu-phala),如果是這樣子,豈不是天下大亂,世界混沌,三毒十惡全出現,感召人心惶惶不安,人人沒希望,個個恐懼憂慮,不知何時倒大楣!

  

因為是非不分、善惡不辨、聖凡不明、因果錯亂。是可當非,非可當是;善可當惡,惡可當善;凡可當聖,聖可當凡,如是黑白不分,亂象繽紛,這就是世間,不可錯解佛意。

  

勿生分別是要止息凡夫心境之分別執著,免得因分別執著而廣造諸惡,因造業致召苦報,導致生死(梵語samsara)輪迴,周旋不出。

  

在聖者果地而言,分別無染,自性解脫無礙,雖分別諸法而自性不動,自性雖不動但能分別諸法,內外不住,來去自由,能除執心,通達無礙,自性動而不動,不動而動,動與不動究竟解脫,無雜無染,自性妙用無方。

  

六祖壇經云:『何名無念?知見一切法,心不染著,是為無念。用即遍一切處,亦不著一切處;但凈本心,使六識出六門,於六塵中無染無雜,來去自由,通用無滯,即是般若三昧,自在解脫,名無念行。

  

若百物不思,當令念絕,即是法縛,即名邊見。善知識!悟無念法者,萬法盡通;悟無念法者,見諸佛境界;悟無念法者,至佛地位。』

 

 

 

 

 

70.  為何「人道」是六道中最好修行之處?

 確實人道是六道中最好修行之處。天道(梵語deva-gati)即天界之天人,其福報大,唯有享受微妙之天樂,無心無意修行,唯樂無苦,不易覺悟,故其善根不成熟,無法修行故;阿修羅道(梵語asura-gati),有天之福無天之德,生性暴躁,情緒雜亂,易生瞋心,好鬥成性,常與天兵天將互相鬥爭,善根未成熟,無空修行故;地獄道(梵語narakagati),唯有受苦果報,連休息片刻亦無暇,何有時間可修行;畜生道(梵語tiryagyoni-gati),其果報千差萬別,連說話言談能力亦無,如何溝通修行之道;餓鬼道(梵語pretagati),三餐都成問題了,所受之果報已慘不忍睹,何來善根修行!

  

唯有人道好修行,因為人活在世上有苦有樂易覺悟,智商高,有智慧能力,覺悟人生宇宙真相,能了知世間無常,國土危脆,四大苦空,五蘊無我之道。若遇善知識開示,或宿世善根成熟,則修行意念即猛然精進,一心向佛,勤修三藏教典,為無上佛道發大誓願,故說,人道易覺悟、易修行、易證道;其餘五道,善根不易成熟,不是受大樂即是受大苦聚之報,或感召三塗,豈能有修行之分?故曰:人道較好修行。

 

 

 

 

 

71.  何謂「阿修羅」?阿修羅為何那麼好戰?

 阿修羅(梵語Asura)。略稱修羅。為六道之一,八部眾之一,十界之一。意譯為非天、非同類、不端正。舊譯不酒、不飲酒。多由瞋、慢、疑等三因而受生,乃常懷瞋心而好戰鬥之大力神之生所。

  

阿修羅為印度最古諸神之一,系屬於戰鬥一類之鬼神,經常被視為惡神,而與帝釋天爭鬥不休,以致出現了修羅場、修羅戰等名詞。

  

佛為首迦長者說業報差別經,列舉十種阿修羅之生因:一、身行微惡。二、口行微惡。三、意行微惡。四、起憍慢。五、起我慢。六、起增上慢。七、起大慢。八、起邪慢。九、起慢慢。十、回諸善根。

  

阿修羅之所以會那麼好戰,有幾項因緣:一、屬習氣瞋慢疑驅使,動則強悍斗戰。二、修羅女諸多嫁帝釋天王為妃女,修羅女常懷疑心,誤認帝釋與其他妃女交談,便生疑心,回家告狀修羅王,修羅王心生瞋怒便向帝釋挑戰。三、忉利天(梵名 Trayastrimsa)方所本為阿修羅道所住處,卻為帝釋天強大之天兵天將所戰敗,阿修羅因而退居須彌山之山腰處,事後阿修羅道卻一心想再取回本來所居住之忉利天,是故常發動干戈與帝釋天王征戰。刀兵劫之因果,事出有因,果由因來,如是相續不息。

 

 

 

 

 

72.  何謂「四禪八定」?

 四禪(梵語catvari-dhyanani),又作四靜慮、色界定。即色界天之四禪。色界天之四禪與無色界天之四無色定,合之而成八定,故知八定包含四禪。

  

四與八並舉者,蓋色界與無色界相對,則在色界為「禪」,在無色界為「定」;若以色界、無色界相對於欲界之「散」,則色及無色二界,皆稱為「定」。故合色界之四禪定與無色界之四無色定,而稱之為八定。又若區別色界與無色界之禪定,則色界之禪定「定、慧均等」,無色界之禪定,其相微細而「定多慧少」。

  

四禪天(梵名 Caturdhyanabhumi)又稱四靜慮天、四靜慮處、四生靜慮、生靜慮。指修習四禪定所得報果之色界天,或指居於此界之眾生。即色界之初禪天、第二禪天、第三禪天、第四禪天。

  

八定,定即收攝散亂之心而歸於凝然不動之狀態。色界、無色界各有四定,故稱為八定。何等為八定?一、初禪天定。二、二禪天定。三、三禪天定。四、四禪天定。五、空處天定。六、識處天定。七、無所有處定。八、非想非非想處定。

 

 

 

 

 

73.  何謂「六欲天」?

 指欲界之六天:

  

一、四大王天(梵語Caturmaharajakayika-deva),又作大王天、四王天。有持國天王、增長天王、廣目天王、多聞天王等及其所部之天眾。身量為四分之一俱盧舍,俱盧舍,為印度古代之尺度名。一俱盧舍即三千六百尺,大約於阿蘭若至聚落之距離。以人間五百歲為一晝夜,定壽五百歲。

  

二、三十三天(梵語Trayastrimsa),又作忉利天。帝釋天在中央,其四方各有八天,合為三十三天。身量為半俱盧舍,以人間百歲為一晝夜,定壽一千歲。

  

三、焰摩天(梵語Yama),又作夜摩天、炎摩天、時分天。主稱須夜摩天。身量為四分之三俱盧舍,以人間二百歲為一晝夜,定壽二千歲。

  

四、兜率天(梵語Tusita)又作史多天、兜率陀天、喜足天。其主稱刪兜率陀天王。身量為一俱盧舍,以人間四百歲為一晝夜,定壽四千歲。

  

五、化自在天(梵語Nirmana-rati),由神通力自在變作五妙欲境而受用。又作樂變化天、無憍樂天、無貢高天、尼摩羅天。其主稱善化天王,身量為一又四分之一俱盧舍,以人間八百歲為一晝夜,定壽八千歲。

  

六、他化自在天(梵語Paranirmita-vasa-vartin),於他所變化之欲境自在受樂。又作他化自轉天、他化樂天、化應聲天、波羅尼蜜天。其主稱自在天王,身量為一俱盧舍半,以人間一千六百歲為一晝夜,定壽一萬六千歲。

  

四王天在須彌山之半山腰,忉利天在須彌山之頂上,故稱為地居天;夜摩天以上之四天及色界諸天,住於三十三天之上方空間,故稱為空居天。此六欲天雖於欲境有三種受用之別,然猶為受欲之類,故稱欲生。

 

 

 

 

 

74.  何謂「業感緣起論」? 

 將萬法生起之因由歸諸於吾人之作業力,稱為業感緣起論。緣起論乃佛陀證悟之獨特思想,是其他各種宗教、哲學、思想所未曾有者,其完整之理論體系於原始佛教時代即已具備,後世之論師乃以之為根本教理,而逐漸發展出業感緣起、賴耶緣起、真如緣起、法界緣起、六大緣起等一系列之緣起論系統教說。

  

一、業感緣起,如俱舍論所說,謂諸法之緣起系由於業力所感之故,即由善惡之業力可招感善惡果報,此果報亦為業(梵語karman),故亦必再招感次一之果報,如是則因果相依而循環不盡。

  

換句話說,業感緣起,謂惑、業、苦三道輾轉輪迴而因果相續。蓋「惑」為心之病,「業」為身之惡,「苦」為生死之果報;以心之病為緣而造身之惡,由身之惡為因而感生死之果;如此惑、業、苦三道輾轉,互為因果,故稱業感緣起。所謂三世因果、十二因緣觀即由此而來。

  

二、賴耶緣起,為法相宗基於解深密經、瑜伽師地論、唯識論等所說。謂業力系來自於眾生心識之阿賴耶識中所執持之種子,此種子遇緣則生起「現行」,復由現行熏染種子(稱新熏種子),其後再遇緣則更生現行,自現行又熏種子,如是輾轉依存、互為因果而無窮無盡,故知阿賴耶識乃一切萬法開發之本源。總而言之!唯識宗主張一切諸法之種子皆含藏於吾人第八阿賴耶識中,變現而成森羅萬象,即所謂「三界唯心、萬法唯識」,此即賴耶緣起。

  

三、真如緣起,主要依據大乘起信論而說者,謂眾生心識之阿賴耶識雖為發動宇宙一切現象之本源,然溯其根源,則為含藏真如之如來藏心;諸法系真如由無明之緣而起動,猶如海水本自湛然,然由風之緣而產生千波萬浪,翻騰不已。

  

真如(梵語bhuta-tathata)乃不生不滅而絕對平等者,故謂事即理,理即事,惟以染凈迷悟之別,而有心真如門、心生滅門之說,然此二門不一不異,無有別體。

  

四、法界緣起,系華嚴宗基於華嚴經所說。謂萬法相互融通,以一法成一切法,以一切法起一法,主伴具足,相入相即,並存無礙而重重無盡。

  

華嚴宗亦主張由真如之實體開發宇宙萬法,而由平等之真如變現出差別之萬法(法界緣起),並謂緣起差別之諸法為事,真如平等之理性為理。

  

五、六大緣起,此系密宗所說,謂一切諸法皆由地、水、火、風、空、識等六大遇緣而生起者。主張毗盧遮那(大日如來)為宇宙之本源、萬有之實體,而毗盧遮那之體即是地、水、火、風、空、識等六大,六大即佛身,佛身即六大(六大緣起);並謂於六大隨緣起動而成之宇宙萬有中,生緣生之有為法為事,不生不滅之無為法為理。

 

 

 

 

 

 

75.  請問地獄是唯心所現否?

 唯心(梵語citta-matra),宇宙所有存在皆由心變現,心外無任何實法存在。亦即心為萬有之本體,唯一之真實。華嚴一乘十玄門云:「三界虛妄,唯一心作」即此義。

  

蓋有情生存之迷界(三界),悉是一心所變現,謂心外有實在之某物,乃純屬妄想所致,故言三界唯一心,心外無別法(三界唯心)。

  

六十華嚴經卷十夜摩天宮菩薩說偈品如來林菩薩之偈云:「心如工畫師,畫種種五陰,一切世界中,無法而不造。如心佛亦爾,如佛眾生然,心佛及眾生,是三無差別。」

  

華嚴宗稱心為能造(造者),佛與眾生為所造(被造者),悟如來藏者為佛,迷者為眾生。緣起有染凈之別,但心之自體皆同,故說三無差別。

  

唯(梵語matrata),音譯摩怛剌多。「唯」字含有三義:一、簡別,即簡別此法異於他法。二、決定,即決定有此法。三、顯勝,即顯示此法之殊勝。

  

三界唯心,唯一心作,佛與魔一心作,世間出世間唯一心作,天堂地獄一心作,上升墮落一心作,凡聖一心作,確實心為萬有本體,一切萬法皆由心變現,大乘法義處處顯示萬法唯心之道,地獄當然唯心所現,心地有造作五逆十惡之因,地獄惡果無不皆由心所變現;心若無造作諸惡業,自然地獄之惡報心中無由而生,故云:心如工畫師,畫種種五陰,一切世界中,無法而不造。

  

地獄之存在是問你我是否有造作惡逆諸罪否?若有造作則有地獄;若無造作則不感召地獄,地獄之有無唯心作故。

  

地藏經云:『聖女問曰:我聞鐵圍之內,地獄在中,是事實不?無毒答曰:實有地獄。聖女問曰:我今云何得到獄所?無毒答曰:若非威神、即須業力,非此二事,終不能到。』

  

經文在在說明若非威神、即須業力,非此二事,終不能到。足見地獄果報實乃唯心所現是也。譬如夢境,明明夢中有六趣,覺後空空無大千,萬法唯心,三界一心作,地獄唯心亦復如是!

  

大乘佛教,如唯識宗與華嚴宗,則強調「唯心所現」,「唯識無境」,不但主張萬有諸法為心之顯現,並強調「心識」亦為空、無自性,大空大有,真空妙有故。

 

 

 

 

 

76.  為何佛說「忍辱」是一切苦行所不能及?

 菩薩修忍辱是一項不可思議之功力,確實是一切苦行所不能及之修行法門,忍辱度毀壞,達忍辱解脫,諸餘法門即駕輕就熟矣!菩薩修忍辱如何修?又為何是諸苦行所不能及?細說如下:

  

忍辱(梵語ksanti),音譯羼提、羼底、乞叉底。意譯安忍、忍、忍耐之意。六波羅蜜之一,十波羅蜜之一。即令心安穩,堪忍外在之侮辱、惱害等,亦即凡加諸身心之苦惱、苦痛,皆堪忍之。

  

瑜伽師地論卷五十七載,忍辱含不忿怒、不結怨、心不懷惡意等三種行相。佛教特重忍辱,尤以大乘佛教為最,以忍辱為六波羅蜜之一,乃菩薩所必須修行之德目。

  

修行者可以修苦行(梵語duskara-carya)修得極苦出汁,百般嚴苛自我,可日中一食一粒米,可穿百衲衣、住破碎漏雨茅蓬、打赤腳、年年禁語不言等,如是加把勁勤修苦行,教內人人諸多可辦得到;但是他人加諸誹謗、抹黑、污辱、惡罵、蠻力暴行、砍殺、惡質委屈你之際,你可否穩如須彌山而如如不動?是否不被境界所轉?是否內心不懷憎恨?是否不報復還牙?是否內心纖塵不染?不暴跳如雷?相信在凡夫因地無人可堪受,更難抵擋如是委屈諸惡烈攻擊,忍辱法門如是難修難成;但如果修忍辱已波羅蜜(解脫自在),即漸破無明,漸證法身,究竟頓破一切無明,終了圓頓法身,成就佛道。

  

佛遺教經云:『汝等比丘,若有人來節節支解,當自攝心,無令瞋恨,亦當護口,勿出惡言。若縱恚心,則自妨道,失功德利。忍之為德,持戒苦行所不能及。能行忍者,乃可名為有力大人。若其不能歡喜忍受惡罵之毒如飲甘露者,不名入道智慧人也。

  

所以者何?瞋恚之害,則破諸善法,壞好名聞,今世後世,人不喜見。當知瞋心,甚於猛火,常當防護,無令得入,劫功德賊,無過瞋恚。白衣受欲非行道人,無法自制,瞋猶可恕。出家行道無欲之人,而懷瞋恚,甚不可也。譬如清冷雲中霹靂起火,非所應也。』

  

法華經卷三載,菩薩(梵語bodhi-sattva)修行忍辱波羅蜜,有六種功德:一、能忍所罵,雖被叱罵,而能忍受不加報復。二、能忍所打,雖被人捶打,而能忍受不加報復。三、能忍所惱,雖被人惱害,而能忍受不加報復。四、能忍所瞋,雖被人瞋呵,而能忍受不加報復。五、八法不動,不為世間利、衰、毀、譽、稱、譏、苦、樂等八法所動。六、煩惱不染,一切煩惱,皆不能染。

 

 

 

 

 

 

77.  佛已證涅槃,得金剛不壞身,為何還要示現入滅?

 佛確實已證得無上大涅槃,得金剛不壞身,那為何要示現入滅呢?我們要了解,佛示現四大之色身是有為生滅,度化眾生因緣圓滿就入滅,這是諸佛出世度生圓滿後而入滅必然之慣例,金剛不壞身乃指佛之清凈法身而言,法身常住,無為無生滅,住動天地無增減。佛所證之大涅槃具足常、凈、我、樂四種莊嚴自在解脫之德,並具必然性、永恆性、普遍性,如是涅槃功德乃諸佛平等圓備是也。

  

涅槃(梵語nirvana)之真實義,唯識宗所立有四種涅槃:

  

一、本來自性清凈涅槃,又稱自性清凈涅槃、本來清凈涅槃、性凈涅槃。謂一切法之實性即為真如之理。一切諸法雖為客塵煩惱所覆藏,然本來自性清凈,具有無量微妙功德,無生無滅,湛然如虛空,一切有情皆平等共有,與一切法不一不異,又離一切相而無有差別,具言語、思慮皆泯絕,唯聖者始能自內證之。

  

二、有餘依涅槃,謂斷盡煩惱障所顯現之真如之理。煩惱障雖滅,然尚余欲界五陰之身而為所依,故稱有餘依涅槃。

  

三、無餘依涅槃,略稱無餘涅槃。謂出離生死苦所顯現之理。即煩惱斷盡,所餘五陰之身亦滅,失去一切有為法之所依,自然歸於滅盡,眾苦永寂。

  

四、無住處涅槃,謂斷所知障所顯現之真理。即斷智之障,則得生死、涅槃無差別之深智,於二者無有欣厭,不住生死,亦不住涅槃,唯常與大智大悲相輔,窮未來際,利樂有情,然雖起悲智二用而體性恆寂。

  

若論凡聖一切對於此四種涅槃之具與不具,則一切有情皆具本來自性清凈涅槃;二乘之「無學」既已斷盡煩惱,故具有有餘依、無餘依二種涅槃;佛悉斷盡煩惱(梵語klesa)、所知二障,故具四種涅槃。

  

我佛弟子若正覺四種涅槃真實義,對聖凡、二乘、菩薩、佛等具與不具涅槃真諦便能理解而解惑。更加對於佛已證涅槃,得金剛不壞身,為何還要示現入滅更能如實知解,永破迷惑矣!

 

 

 

 

 

78.  「出家人」是否可擔任公職?參選民意代表?

 出家(梵語pravrajya),即出離家庭生活,專心修沙門之凈行;亦兼指出家修道者,與沙門、比丘同義。為「在家」之對稱。又以出家乃遠離世俗之塵,故又稱出塵。出家須剃落鬚髮,拋棄服飾,並穿著壞色衣,故出家又稱落飾、剃髮、落髮染衣、剃染、落染。在七眾弟子中,除優婆塞與優婆夷二眾屬在家眾外,其餘比丘、比丘尼、式叉摩那、沙彌、沙彌尼等五眾皆為出家眾,稱為出家五眾。

  

凡欲出家者,必先生起善法之心,上求佛道下化眾生之心,而後從師剃除鬚髮、披著袈裟(梵語kasaya),受持戒法。綜觀如上所演述,出家人實乃不宜擔任公職,乃至參選民意代表,因為出家動機與宗旨,在於離塵出世、解無為法、頓斷五欲六塵、出三界斷六道、證菩提,而後倒駕慈航廣度群生方為正途。若參選民意代表或擔任公職,則大大違反佛制戒律,亦非佛意,應審慎勿為!不然又與當初出家之動機與目的相互抵觸,又回歸世俗之態,反遭世人所誹謗、譏嫌、鄙視、惡罵批判,斷他人諸善根等。

  

出家修行者理應堅持守如來戒律,為明心見性,證無生法忍(梵語anutpattika-dharma-ksanti),證法身涅槃方為當今之務。若是真為關心國家大事,愛護國家政治,是可以以國民身分,採用理性和平方式來愛國救國,即以「公平投票」方法行之,但不宜以候選人姿態方式出現,甚至不宜擔任公職之類,畢竟,與出家法有所抵觸故,出家意義已破局,出家形象更遭受對手惡毒抹黑與踐踏,弊多於利故。

  

出家有四類:一、身離心非,即身出家心不出家,身雖參與法侶,心猶顧戀世俗生活。二、心離身非,即身在家心出家,身雖受用妻子而心卻不生耽染。三、身心俱離,指身心俱出家,於諸欲境,均無顧念。四、身心俱不離,指身心俱不出家,身受用妻子且心亦深生耽染。

 

 

 

 

 

 

79.  「信仰宗教」只是為了求得心靈上之寄託,此論說對否?

 每個人幾乎都有宗教信仰,所信仰之宗教也未必是相同,但就以信仰宗教之內涵與動機,人人皆千差萬別,為何呢?因為每個人之思想、理念、動機、目的、背景、利害也幾乎不完全相同,在這種情況下所信仰之角度就隨著差別懸殊了。

  

就以佛教(梵名 Buddha-sasana)立場來論及這主題,信仰宗教絕非只是為了求得心靈上之寄託,因為有寄託就有生滅,需寄託之人本身問題如果沒有解決,問題還是存在,所存在之問題亦可令人心生不安與未擺平,這是約信仰者之內心迷惑而言,若約所信仰之佛菩薩神明而言,祂們也無能耐為你解決特殊難題,何以故?因果、業力平等,造如是因,得如是果啊!所造作之因果與業力誰都沒有特權與享有赦免故。

  

換句話說,以這種心境來信仰宗教,只是求得心靈上之寄託是行不通,因為如是信仰之角度與意義,不能隨我人之意願而成,只是暫時安慰、寄託、撫平而已,所寄託之心愿依舊不能滿意達成。人類往往在脆弱、痛苦、煩惱、不如意、失望、絕望、瓶頸之際,會作出這種信仰宗教為求得心靈上之寄託而信仰,如是一一缺乏智慧之抉擇,令自己又屢次遭受信仰上之挫折,因信仰而跌跌撞撞,又失去信心與意義之行徑。

  

有智慧之人,在信仰宗教之際,要透過理智抉擇,別人之忠告只能當作是一點建議罷了,最後決定者還是自己,又何況生死大事是自己本分事,凡是不經審慎思考與明確觀察之前,就盲目信仰之人就是迷信。

  

約佛法而言,信仰佛教是為了超脫生死,頓斷六道輪迴,證無生法忍,明心見性,證法身涅槃,成聖作佛便發起大慈大悲大喜大舍大雄大力而廣度無量有情,共出三界六道,亦同證無上菩提為宗旨。所以如是信仰宗教才是理性、公平、圓滿、了義、究竟、無厚此薄彼、無以偏概全等,更是立足自他兩利,同登佛道為終極目的。

  

信仰宗教若建立在相對待情況下,往往無法達成徹底心靈上之目的,何以故?因為人類往往需要借著物質現象來滿足自己內心之缺陷與空虛,當這東西失去或散失不如願時,又回歸到原來缺陷與空虛。

  

若欲得到解脫(梵語vimoksa)、自在、光明、圓滿,絕對不能用一種相對待之東西來代替我才會快樂,因為這東西是無常會失去,時間與空間構成這物質現象,若以心靈繫念在這物質現象上,產生暫時解脫與依靠或快樂,當這時間與空間消逝過後,你將會失去你所要的依靠與東西,此時,你內心當下又回歸到原來的痛苦、缺陷、寂寞,所以我們要了解,時間與空間這一系列的東西,都是無常、無我、空性、變化、非永恆性的,知道嗎?

  

法華經云:『三界(梵語trayo dhatavah)無安,猶如火宅,眾苦充滿,甚可怖畏,常有生老病死憂患,如是等火,熾然不息……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無二亦無三,除佛方便說,但以假名字,引導於眾生,說佛智慧故。諸佛出於世,唯此一事實,餘二則非真,終不以小乘,濟度於眾生。佛自住大乘,如其所得法,定慧力莊嚴,以此度眾生。自證無上道,大乘平等法,若以小乘化,乃至於一人,我則墮慳貪。』

 

 

 

 

 

80.  大智度論云:「諸功德中,放生第一」,放生應注意哪些事項?

 眾生(梵語bahu-jana)最珍貴者無過於生命,沒有了生命一切幾乎無意義,有生命存在一切好說,一旦沒有生命了,還有什麼可談呢?是故,諸功德中,放生第一,佛子應行慈心行放生之業,茹素戒殺,減免殺業浩劫,因果循環,冤冤相報,無有了時。

  

梵網經云:『不行放救戒,若佛子!以慈心故,行放生業,應作是念,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我生生無不從之受生,故六道眾生皆是我父母,而殺而食者,即是殺我父母,亦殺我故身;一切地水是我先身,一切火風是我本體。故常行放生,生生受生常住之法,教人放生,若見世人殺畜生時,應方便救護,解其苦難,常教化講說菩薩戒,救度眾生,若父母兄弟死亡之日,應請法師講菩薩戒經律,福資亡者,得見諸佛,生人天上。』

  

贖取被補之魚、鳥、畜獸等諸動物禽畜,再放於適當池沼、大海、山野稱為放生。

  

關於放生救護之法,諸經都有記載,如金光明經卷四流水長者子品載,流水長者子救起瀕死之魚,與之水、食,為其解說大乘經典,諸魚聞經後,皆生忉利天。雜寶藏經卷五,敘述一沙彌因救起漂流水中之諸螞蟻,而得長壽果報。

  

放生之際應注意哪些事項,適可之池沼方可行放生,若有人捕捉魚蝦蟹鰻龜等處,不宜放生;若有飲水水庫亦不宜放生,影響環保,製造污穢故;不可勸人捉禽獸來,謂我欲放生,此舉不宜放生;明知池沼不宜放生,卻故意放生,因水質不適應會遭死亡故;欲贖禽畜放生時,不可出價令賣者過度生氣厭煩憎恨,若然不宜放生;放生應行放生儀式,逐一為魚類、禽畜等說法、歸依、念佛持咒、功德迴向,而後方行放生矣!

  

放生是行動,而非口號,放生是慈心表現,為救護眾生生命,令其生命延續,免遭浩劫,功德不可思議!何況眾生皆有佛性(梵語buddha-dhatu),為殺一眾生等同殺一尊未來佛故,世世相互殺業因果不斷故,生生夭壽多病故,累劫得不如意眷屬親人故,所求之願不如意故等惡果之報也!放生得十二種功德:一、得長壽報。二、化消恩怨。三、相好光明。四、人天喜近。五、彼此對立凈化。六、果報體健壯。七、氣質非凡。八、人緣殊勝。九、心常法喜。十、得生人天尊富。十一、世世慈心。十二、菩提增上。

 

 

 

 

 

 

 

81.  「浴佛」之意義何在?

 又作灌佛。乃為紀念釋尊誕生,佛寺舉行誦經法會之儀式。佛陀(梵語Buddha)誕生後,天降香水為之洗浴。根據此一說,於每年四月八日舉行法會,用花草作一花亭,亭中置誕生佛像,以香湯、水、甘茶、五色水等物,從頂灌浴,此外還舉行拜佛祭祖,供養僧侶等慶祝活動。此一法會,即稱灌佛會,亦稱佛生會、浴化齋。佛誕節因此又稱浴佛節。

  

在印度及西域則是將誕生佛像置於車內,遊行市區。在唐、宋時代亦盛行此種法會。傳到日本後,日本亦從承和七年開始,每年四月八日均在皇宮中舉行灌佛,此種浴佛法會,稱為花祭,以後一般佛寺亦廣為流行,又浴佛時所唱之頌文稱為浴佛偈。

  

浴佛偈乃浴佛儀式中,以香湯浴佛像所唱之偈文,浴佛功德經中載有浴像之法,浴佛儀式中,像上之水下流時,維那宣疏畢乃高聲舉唱:「我今灌沐諸如來,凈智莊嚴功德海,五濁(梵語panca kasayah)眾生離塵垢,同證如來凈法身。」大眾師與信眾即依順序排列,進行如法浴佛之。

 

 

 

 

82.  出家人可否認乾爹、乾娘、乾姊妹、干兄弟?

 出家(梵語pravrajya)修行之目的在於出世解脫、證無生、解無為法,識心達本,開悟證法身,度群迷為宗旨。出家之前最初就是要割愛辭親,割都割不掉了,辭都辭不了,為何又來認爹認娘,乃至認兄弟姊妹?在出家法里是不如法的,這全是障礙菩提法,與道不相應;如果有朝一日,縱然修證得解脫果位,雖心地已自在無礙,也不需要再結世間塵勞法(乾爹娘、干兄弟姊妹),何以故?既已跳脫出三界(梵語trayo dhatavah)牢獄、六道枷鎖,明知火宅又入火宅,如飛蛾撲火,自尋死路,掘井自投故。

  

教內確實有極少數出家眾在認乾爹娘等事,實乃不宜:

一者不如法,違背戒律。

二者招引世人譏謗。

三者令自己斷喪善根,自毀菩提而墮落。

 

 

 

 

 

83.  何謂四智?何謂六通?

 四智(梵語catvari jnanani),指四種智慧,佛果之四智,全稱四種心品。為唯識宗所立,即將有漏之第八識、第七識、第六識及前五識轉變為四種無漏智,即大圓鏡智、平等性智、妙觀察智、成所作智。

  

唯識宗立大菩提之智品為四種無漏智相應心品:一、大圓鏡智相應心品,又稱大圓鏡智、圓鏡智、鏡智,乃轉第八阿賴耶識所得之智。此智離諸分別,所緣行相微細難知,不妄不愚一切境相,性相清凈,離諸雜染,如大圓鏡之光明,遍映萬象事理,纖毫不遺。

  

二、平等智相應心品,又稱平等性智、平等智,系轉第七末那識所得之智。此智觀一切法,自他有情,悉皆平等,與大慈悲等恆共相應,平等普度一切眾生。

  

三、妙觀察智相應心品,又稱妙觀察智、觀察智,系轉第六意識所得之智。此智善觀諸法自相、共相,無礙而轉,依有情眾生不同根機,自在說法,教化眾生。

  

四、成所作智相應心品,又稱成所作智、作事智,系轉眼、耳等前五識所得之智。此智欲利樂諸有情,故能於十方以身、口、意三業為眾生行善,成本願力所應作事。具此四智即可達於佛果。

  

六神通(梵語sad abhijnah),又作六通。指六種超人間而自由無礙之力。

  

一、神足通,又作身通、身如意通、神境通。即自由無礙,隨心所欲現身之能力。

  

二、天眼通,能見六道眾生生死苦樂之相,及見世間一切種種形色,無有障礙。

  

三、天耳通,能聞六道眾生苦樂憂喜之語言,及世間種種之音聲。

  

四、他心通,能知六道眾生心中所思之事。

  

五、宿命通,又作宿住通,能知自身及六道眾生之百千萬世宿命及所作之事。

  

六、漏盡通,斷盡一切三界見思惑,不受三界生死,而得漏盡神通之力。

 

 

 

 

 

 

 

84.  何謂佛十八不共法?

 佛之十八不共法,即十八種不共通之法。就是佛不共通於聲聞(梵語sravaka)、緣覺(梵語pratyeka-buddha),唯佛與菩薩特有之十八種功德法。出自大品般若經卷五廣乘品:

 

一、諸佛身無失,佛自無量劫來,持戒清凈,以此功德滿足之故,一切煩惱皆盡,故於身無失。

 

二、口無失,佛具無量之智慧辯才,所說之法隨眾機宜而使皆得證悟之謂。

 

三、念無失,佛修諸甚深禪定,心不散亂,心於諸法無所著,得第一義之安穩。以上三法指身、口、意三業(梵語trini-karmani)皆無過失。

  

四、無異想,佛於一切眾生平等普度,心無簡擇。

  

五、無不定心,佛之行住坐卧常不離甚深之勝定,攝心住善法中,於諸法實相中不退失。

  

六、無不知己舍心,於苦等諸受,佛念念之中覺知其生住滅等相,而住於寂靜平等。

  

七、欲無減,佛具眾善,常欲度諸眾生,心無厭足。

  

八、精進無減,佛之身心精進滿足,為度眾生恆行種種方便,無有休息。

  

九、念無減,三世諸佛之法,一切智慧,相應滿足,無有退轉。

  

十、慧無減,指佛具一切智慧,又三世智慧無礙故,于慧無缺減。

  

十一、解脫無減,佛遠離一切執著,具有為、無為二種解脫,一切煩惱之習悉盡無餘,即於解脫無缺減。

  

十二、解脫知見無減,佛知見諸解脫相,了了無障礙。

  

十三、一切身業隨智慧行。

  

十四、一切口業隨智慧行。

  

十五、一切意業隨智慧行。以上三項,乃佛造作身、口、意三業時先觀察得失,後隨智慧而行,故無過失,皆能利益眾生。

  

十六、智慧知見過去世無礙無障。

  

十七、智慧知見未來世無礙無障。

  

十八、智慧知見現在世無礙無障。上三者謂佛之智慧照知過去、未來、現在三世所有一切之事,皆通達無礙。佛子若依佛之智、行佛之願、證佛所證,如佛度生,三覺圓滿,究竟成佛也。

 

 

 

 

 

85.  何謂九品往生?

 九品往生,又作三輩生想。修習凈土法門,上、中、下三根皆得往生,依此三根分為九品。

  

一、上品上生,先發三心,即「至誠心」、「深心」、「迴向發願心」,次修三業,即「慈心不殺,具諸戒律」、「讀誦大乘經典」、「修行六念」。此人精進勇猛,臨命終時,觀世音菩薩執金剛台,與大勢至菩薩至行者前,阿彌陀佛放大光明照行者身,與諸菩薩授手迎接。

  

二、上品中生,亦發三心,然於大乘法不能受持讀誦修行,唯能解了第一義諦,深信因果(梵語hetu-phala)。此人臨命終時,阿彌陀佛與觀世音、大勢至等無量大眾,持紫金台,授手迎接。

  

三、上品下生,亦發三心,然於大乘法不能受持讀誦解義,唯信因果。此人臨命終時,阿彌陀佛與觀世音、大勢至及諸眷屬持金蓮華,化作五百化佛授手來迎。

  

四、中品上生,受持五戒(梵語panca silani),持八戒齋,修持諸戒,不造五逆,無罪過惡。此人臨命終時,阿彌陀佛與諸比丘眷屬圍繞,放金色光,至其人所;其人見已,心大歡喜,見己身坐蓮花台。

  

五、中品中生,一日一夜持八戒齋,或一日一夜持沙彌戒,或一日一夜持具足戒,威儀無缺。此人臨命終時,見阿彌陀佛與諸眷屬放金色光,持七寶蓮華至行者前。

  

六、中品下生,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孝養父母,行世仁義。此人臨命終時,遇善知識為說阿彌陀佛國土樂事及法藏比丘四十八願,至心信樂即得往生。

  

七、下品上生,或有眾生作眾惡業,雖誹謗方等經典,多造惡法,無有慚愧。此人臨命終時,遇善知識為讀大乘十二部經題,除卻千劫極重惡業,復教令合掌叉手,稱「南無阿彌陀佛」名號,除卻五十億劫生死重罪。爾時彼佛即遣化佛、化觀世音、大勢至菩薩來迎。

  

八、下品中生,或有眾生毀犯五戒、八戒及具足戒(梵語upasampanna),偷僧祇物,盜現前僧物,不凈說法,無有慚愧,以諸惡法而自莊嚴,如此罪人,臨命終時,地獄眾火一時俱至。遇善知識為贊阿彌陀佛十力威德,除八十億劫生死重罪,地獄猛火化為涼風,吹諸天樂,華上皆有化佛菩薩迎接此人。

  

九、下品下生,或有眾生作五逆十惡,具諸不善。此人臨命終時,遇善知識種種安慰,為說妙法,教令念佛。如是至心,令聲不絕,具足十念稱南無阿彌陀佛。於念念中,除八十億劫生死重罪,即見金蓮花猶如日輪,住其人前。

  

九品往生,乃隨觀念之深淺,或隨念佛之多寡,修行福德之厚薄,或信願行資糧高低,或奉行大乘正法(梵語sad-dharma)與體證第一義之深淺等皆有等同關係。唯願我佛弟子能正覺凈土法門之殊勝、莊嚴、共登凈土彼岸,親近三聖,同證佛道。

 

 

 

 

 

 

86.  何謂「四無礙辯」?

 大聖佛陀弘宗演教,大轉*輪,度化無量人天,辯才無礙,法音宣流變化,普讓大地眾生,證悟聲聞、緣覺、菩薩果位者不可計數,佛陀弘法布教,其大智慧、大慈悲辯才口若懸河,梵音滔滔不絕,天女散花,諸佛讚歎,龍天護持,言語表達能力無所障礙,猶如春雨,大地蒙潤,佛陀度生即具足這無量劫修來之四無礙辯。

  

四無礙辯(梵語catasrah pratisamvidah)。略作四無礙、四解、四無礙解、四辯,即指四種自由自在而無所滯礙之理解能力(智解)及言語表達能力 (辯才)。均以智慧為本質,故稱為四無礙智;就理解能力而言,稱為四無礙解;就言語表達能力而言,稱為四無礙辯。又此為化度眾生之法,故亦稱四化法。

  

俱舍論卷二十七載:一、法無礙解,又作法無礙智、法無礙辯、法解、法無礙、法辯。謂善能詮表、領悟法之名句、文章,並能決斷無礙。二、義無礙解,又作義無礙智、義無礙辯、義解、義無礙、義辯。謂精通於法所詮表之義理,並能決斷無礙。三、詞無礙解,又作詞無礙智、詞無礙辯、詞解、詞無礙、詞辯。四、辯無礙解,又作辯無礙智、辯無礙辯、樂說無礙解、樂說無礙智、樂說無礙辯、應辯。謂隨順正理而宣揚無礙;或亦稱樂說,係為隨順對方之願求而樂於為之巧說,故稱樂說。

  

成唯識論卷九,稱四無礙解中,初地以上之菩薩僅得其中一部分,第九地得其四,至佛果時,始圓滿完成。

 

 

 

87.  禪宗只破不立,何謂「破執法」?

 禪宗參證過程主張「只破不立」,破萬法而顯真空之理,稱為破;若見性悟道,論萬法之緣起而顯妙有之義,法身(梵語dharma-kaya)妙用無方,稱為立。破立,又作遮照。

  

禪宗法門在入道見性大前提之下,唯破不立,目的在「破相顯性」、「從假入空」、「直探心源」,絕無拐彎抹角,證入不生不滅之涅槃為宗,是故法門殊勝、莊嚴、乾淨俐落,毫不留情,直達法身本體,終極破無所破、空無所空、凈無所凈、離無所離、證無所證,這乃禪宗「只破不立」無上大法,亦稱「破執法」。

  

大般若經云:『一切法皆畢竟空,畢竟空中,都無有法可名能證、可名所證、可名證處、可名證時,何以故?諸法皆空,若增若減,都無所有,皆不可得。』

  

大般若經云:『過去現在未來諸佛,住十方界,為諸有情宣說正法(梵語sad-dharma),無不皆用本性空,本性空即是佛眼。諸佛出世,皆說本性空義,化導有情;要聞佛說本性空義,乃入聖道得聖道果;離本性空,無別方便。』

  

佛陀於經文歷歷所載,宗旨無非破諸法無我而顯自性法身之本體;一一確定諸法假名(緣起)而非實有,凡聖染凈之法一切皆空,本無所有,設見一法過涅槃者,亦如夢如幻,故禪宗「破執法」中,處處絕四句百非,千七公案,在在說明法身纖塵不染,萬法不立,不見一法,即見佛入道之無上大法。

  

禪宗苦口婆心之「破執法」,道道地地普令禪林不可計數之禪者見性悟道,「破執法」實乃無上醍醐,至寶甘露也!「破執法」是禪宗「破初關」或「破本參」之大法,亦是禪林中之「透三關」之最初一關,三關,指三種由低而高之參禪境界。行者若能凡情銷盡,徹見諸法之虛妄不實及悟得自己之心性本源(本來面目、本地風光),則稱為「破初關」,或稱﹁破本參﹂,又作見性。

  

其次,在見性之後,再用功修持,則不但不為「有」所礙,而且亦能不執著於「空」,此稱為「透重關」,又作大死大活。此後,再用功磨鍊,乃能達寂照不二、空有無礙、真空妙用不二之境,雖五欲當前,亦運用自如而不失本性,法身如如不動,此為「透末後牢關」。

  

總括而言,禪宗只破不立,乃至破執法,其究竟目的在於見性為宗旨,終極修證果地在「透末後牢關」,亦即佛地是也。

 

 

 

 

 

88.  為何修行人大多數皆「棲心凈土」,「心歸極樂」?

 十方諸佛皆有凈土,凈土乃諸佛接引眾生之聖域,十方凈土中實乃以「彌陀凈土」最殊勝、最莊嚴、最圓滿之凈土,何以故?無量壽佛經所載,法藏比丘是國王出家後之法號,世自在王佛隨法藏比丘之大願力,而變現十方世界二百十億清凈國土,令法藏比丘親自目睹,法藏比丘具足五劫思惟抉擇,而取其最微妙、最清凈光明、最殊勝、最莊嚴、最神聖、最尊貴、最至上、最圓滿之微妙境界,而濃縮發四十八願,成就如今之西方極樂世界(梵名 Sukhavati)。故曰:十方凈土中,阿彌陀第一,威德無窮極。

  

換言之,極樂凈土所擁有微妙境界,他方凈土未必有之;而他方凈土擁有微妙處,則彌陀凈土全有之,能往生彌陀凈土,一即無量,無量即一,是為殊勝之一也。生彌陀凈土即可遊歷諸佛凈土,若生諸佛凈土未必能遊歷彌陀凈土,是為殊勝之二也;生彌陀凈土即可見諸佛世尊,但生諸佛凈土未必能見彌陀世尊,亦為殊勝之三也;若生彌陀凈土即得無量壽,一生成佛,生十方佛凈土未必能一生成佛,為殊勝之四也。

  

凈土聖賢錄云:『但見阿彌陀一佛,即已遍見十方諸佛;但生西方極樂一土,即已遍歷十方佛土,何以故?即一即多。唯此法門,我釋迦世尊金口所宣,十方恆河沙諸佛所共贊,諸大菩薩流通護持,輾轉無盡。』

  

略說如是,廣說無盡,是故,此娑婆世界與他方世界諸眾生,無不棲心凈土,心歸極樂,其真實意義顯矣!畢竟彌陀凈土功德乃集十方凈土之極,故殊勝、莊嚴(梵語vyuha)、圓滿無有倫比!

  

法照大師云:『西方進道勝娑婆,緣無五欲及邪魔;成佛勤修諸善業,華台端坐念彌陀;五濁修行多退轉,不如念佛往西方;到彼自然成正覺,還來苦界作津梁;萬行之中為急要,迅速無過凈土門;不但本師金口說,十方諸佛共傳證;此界一人念佛名,西方便有一蓮生;但使一生常不退,此華還到此間迎。』

 

 

 

89.  六祖惠能大師立「無念為宗」、「無相為體」、「無住為本」,其意境如何?

 禪宗欲令參悟者見性悟體,首先只破不立,凡是一切萬法皆空無自性,離一切相、離無所離,即名諸佛,以破執法,一破再破,破無所破,令入究竟空寂,自性(梵語svabhava)法身佛不顯而顯,不見而見,不會而會,以此立宗、立體、立本。

  

六祖云:「我此法門,從上以來,先立無念為宗,無相為體,無住為本。無相者,於相而離相;無念者,於念而無念;無住者,人之本性。於世間善惡好醜,乃至冤之與親,言語觸刺欺爭之時,並將為空,不思酬害。」

  

念念之中不思前境。若前念今念後念,念念相續不斷,名為系縛。於諸法上,念念不住,即無縛也,此是以「無住」為本。無住當下即是性也,非離無住另有性,無住即是性,性即是無住。

  

於諸境上心不染,曰:「無念」。於自念上,常離諸境,不於境上生心。若只百物不思,念盡除卻;一念絕即死,別處受生,是為大錯。學道者思之!若不識法意,自錯猶可,更勸他人;自迷不見,又謗佛經。所以立「無念」為宗。

  

外離一切相,名為「無相」,能離於相,則法體清凈,此是以「無相」為體。

  

自性本無一法可得,若有所得,妄說禍福,即是塵勞邪見,故此法門立「無念」為宗。真如自性起念,六根(梵語sad indriyani)雖有見聞覺知,不染萬境,而真性常自在。故經云:「能善分別諸法相,於第一義而不動。」

  

引據壇經經文大意,即知六祖句句一針見血,一語道破,學人之迷,皆令學道之人,當下承擔—「無住」為本、「無相」為體、「無念」為宗之頓教門。此乃釋迦世尊所傳心法,代代祖祖所留之教外別傳,正法眼藏,實相無相無無相之法身本體,吾人之涅槃自性,人人本具,常住無生滅之頓教無上大法。

  

無念、無住、無相,其義理無別,更有異曲同工之妙,共指離相,離無所離、念而無念、住無所住之真如。性上若有一念一相一住皆處因地;果地究竟解脫空寂,纖塵不染,萬法不立,靈光獨耀,真空妙有,已破我法二執、破六七二識、轉八識為大圓鏡智之境地是也。

  

金剛經云:『我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乃至無有少法可得,是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梵語anuttara-samyak-sambodhi)。』

  

川禪師云:『有相有求俱是妄,無形無見墮偏枯,堂堂密密何曾間,一道寒光爍太虛。』

 

 

 

 

 

 

90.  何謂「即心即佛」? 

 十方諸佛共指心(梵語citta)即是佛,佛由心成,由心成佛;諸佛亦由心而成故。即心即佛,又作是心即佛。無論凡夫心、佛心,其心之體與佛無異,此心即是佛。此系由華嚴經云:「心佛及眾生,是三無差別」之思想而來。

  

傅大士心王銘云:「了本識心,識心見佛,是心是佛,是佛是心,念念佛心,佛心念佛……自觀自心,知佛在內,不向外尋,即心即佛,即佛即心。」

  

約禪宗立場而言,若不解即心即佛,則猶如騎驢而覓驢。禪宗大師馬祖道一專用此語接引學人,後世禪宗公案亦常有此語。馬祖因大梅問:「如何是佛?」祖云:「即心是佛。」

  

開悟聖僧云:『佛是自心作得,因何離此心外覓佛!前佛後佛只言其心,心即是佛,佛即是心,心外無佛,佛外無心。不覺不知自心是佛,若知自心是佛,不應心外覓佛,佛不度佛,將心覓佛不識佛,亦不得將佛禮佛,不得將心念佛;若欲覓佛,須是見性,見性即是佛。

  

眾生應知,佛性本自有之,迦葉尊者只是悟得本性,本性即是心,心即是性,性即同諸佛心,前佛後佛只傳此心,除此心外,無佛可得。眾生性即是佛性,性(梵語prakrti)無二別,性外無佛,佛即是性,除此性外,無佛可得,佛外無性可得。性即佛,即心即佛。』

 ◎本文轉自: 顯密文庫,詳細出處請參考:http://read.goodweb.cn/news/news_view.asp?newsid=32815 


推薦閱讀:

合、沖、刑、克問答
十八問答附占驗之十二--四生墓絕
觀音菩薩的髮型應該是什麼樣的?
十八問答附占驗之十五--獨靜獨發
日本為啥現在都怕俄羅斯?

TAG:佛學 | 學問 | 問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