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兼:六十年後再思考
05-31
台灣和朝鮮問題的肇始 關於台灣問題,有一種觀點認為,倘若沒有朝鮮戰爭,台灣早就拿下來了。這種觀點值得商榷。1950年6月在台灣問題上發生了兩件大事。第一是朝鮮戰爭爆發,美國對台灣的干預。第二是在朝鮮戰爭爆發前三個星期,以吳石將軍被逮捕和槍決為標誌,中共在台灣的地下情報系統全軍覆沒。毛澤東在談到解放台灣時曾提到兩大條件,第一是要有海空軍;第二是內應。中共當時還沒有能夠用於跨海作戰的海空軍,而內應又失去了。事實上,在朝鮮戰爭爆發前,中共領導層已一再推遲台灣戰役的時間表。朝鮮戰爭確實使台灣問題國際化、複雜化了。但即便沒有朝鮮戰爭,台灣問題的發展仍然是要由很多因素來決定的。 朝鮮戰爭後,留下了最大後遺症的,是朝鮮半島本身。1953年7月27日簽訂的停戰協定,將朝鮮南北雙方長久地分割開來。不僅在冷戰時期,甚至在冷戰結束後,朝鮮半島一直是國際衝突的熱點地區。今天在朝鮮半島存在的緊張局勢,若追根溯源,是同朝鮮戰爭分不開的。 朝鮮戰爭使東亞成為美蘇衝突的「緩衝閥」 朝鮮戰爭還在很大程度上改變全球冷戰的發展趨勢。儘管美蘇兩個超級大國以及以它們為首的兩大軍事同盟體系的對峙重點是在歐洲,全球冷戰的邏輯重點因而也應當是在歐洲,但在朝鮮戰爭的過程中,美國在全球範圍內軍事部署的實際重心卻一再東移。即便在朝鮮戰爭結束之後,這種趨勢仍然持續了下來。在1954-1955年和1958年的兩次台海危機中,中美兩國亦曾兩度到達發生直接軍事衝突的邊緣。美國決策者(尤其是軍事戰略制訂者)因而逐步認定,比之蘇聯,「來自共產黨中國的挑戰具有更為瘋狂和危險的性質」。正是在這一認識主導下,華盛頓的戰略注意力向著東亞地區集中,並終於導致了美國從1964年下半年、1965年上半年開始大規模捲入越南戰爭這一冷戰時期歷時最長的「熱戰」。我們甚至可以說,如果沒有中美兩國在朝鮮戰場上的兵戎相見,也許便不會有美國捲入越南戰爭這一「後來的故事」了。 然而,朝鮮戰爭期間及之後中美關係的持續緊張和東亞地區「熱戰」局面的持續發展,卻在整個二十世紀五六十年代將這一地區轉變為美蘇兩大國之間事實上的「緩衝地帶」——正是由於中國站到了對抗美國鬥爭的第一線,因而在某種意義上起到了將蘇聯和美國分割開來的作用,從而使得這兩個超級大國之間發生直接軍事衝突的機會大大減少。直到上世紀七十年代初,當美國最終退出越南戰爭之時,這種東亞地區的「熱戰」成為阻止兩大超級大國之間衝突能量「緩衝閥」的情況才發生了變化。但也就在這個時候,美蘇兩大國已開始了建立「緩和」體制的努力,並在限制核軍備等重要問題上達成了一些重要協議,從而決定性地限制了它們之間以使用核武器進行「戰略性攤牌」的危險,也進一步減少了全球性冷戰轉變為熱戰的可能性。從這一意義上來說,朝鮮戰爭以曲折的形式創造了使得全球冷戰得以保持為「冷戰」的一個重要條件。 作者簡介:陳兼,國際關係學家,歷史學家。現任美國康奈爾大學中美關係史研究講座教授、中國與亞太研究項目主任。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
※思考不夠深入經常被打擾?那是你不會慢思考。
※思維是被什麼局限的?
※9.3人究竟靠化學元素生活還是情感元素
※不浮躁的社會是什麼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