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大葯 第六章 自他交換的殊勝法門

  第六章 自他交換的殊勝法門

  然而,為了逐漸使心穩定,

  初學者必須先修持相對菩提心。

  為了使心穩定,首先要修持相對菩提心。修持菩提心時,先從平等看待他人和自己開始,然後設身處地。在發展出足夠的力量和勇氣之後,試著把他人的快樂放在自己的快樂之上。

  為此,你要明白一切有情眾生都曾是你的母親,

  思量她們的仁慈和回報她們的方式。

  在無數生世之中,我們都曾經以各種不同的方式和彼此結緣。在此或彼的某個生世之中,每個眾生都曾是你的母親。在許多生世之中,我們和所有其他的眾生都有如此親密的聯繫;這種敏銳的覺察會使你產生廣大的緣起感受,也將使你的慈心修持變得遍在而無限。

  不論你對今生的母親有什麼樣的感情,試著去感謝她的慷慨。我曾經聽到一些人說,因為過去的憤恨不平,他們無法對自己的母親生起感恩之情。他們說,他們寧願把自己的狗或貓當做觀修的對象!但是,我們的寵物並未把我們帶到這個世界,是母親賦予我們生命。愛你的寵物是不錯的,但那是另一回事。

  當你在母親子宮內的時候,她像牧場主人一樣,用那麼多的慈愛和耐心懷著你這個小小的陌生人九個月。在你出生之後,仍然需要母親才能存活。你像一個來路不明、不停哭泣的對象由她給予食物和飲水。她賦予你生命,出於慈愛地養育你。以最基本的層次來說,你沒有母親就無法生存。當你長大之後,她可能花費更多的心力來哺喂你、替你穿衣,照料你,教導你如何在這個世界生存。

  不論在後來的人生中發生了什麼事,試著去感受這最初的感謝,如此一來,你就會自然而然地想要報答母親,為母親帶來快樂。不論目前你和一切有情眾生之間有什麼樣的關係,你要練習把同樣的感謝和尊敬擴及一切有情眾生。當你對賦予你今世生命的母親懷著情感和感謝,並且用相同的情感和感謝來對待其他眾生時,你就會自然而然地開始關心其他眾生的安樂。

  生起溫柔的慈心及其他三個無量心,

  尤其是生起神妙的大悲心。

  依照次第來觀修四無量心,

  先是對著極為容易生起的對境,

  接著是比較容易生起和難以生起四無量心的對境,

  並且透過各種方法來修學這四無量心。

  既然我們無法做出絕對的評斷,

  因此你和一切眾生都同樣想要快樂,

  你和一切眾生都同樣想要避免痛苦。

  既然我們難以對陌生人和我們不喜歡的人生起慈心和悲心,因此首先我們必須慢慢地、按部就班地生起這種情感。剛開始,先對那些親近你的人生起溫柔和慈愛的感受。然後,讓那些情感變得更加清楚,並且出現在你的心中。這些情感將會隨著時間增長,直到對完全陌生的人,甚至對你有所憎惡的人充滿這樣的情感。我們為什麼要把任何人排拒在外?

  曾經是朋友的人,可能會變成你的敵人,曾經是敵人的人,可能會變成你的朋友。事實上,你一輩子認為是敵人的人,在過去的生世可能是你最好的朋友或親人。當情況不斷變動的時候,你如何能夠把任何人歸類為「朋友」或「敵人」?慈的目標是為一切眾生尋找安樂,而不排拒任何一個眾生。試著去立下願望,願每個眾生獲得安康快樂。

  堅持不懈、一再重複且按部就班地修持慈、悲、喜、舍「這四無量心」。修持這四無量心的時候,先從你心最能自然生起的無量心開始,並且以你最關心的人為觀修的對象。然後再把對象推及你認為比較難以觀修的人、或陌生人,甚至你的敵人。對你不喜歡的人生起慈悲的感受是困難的,但是有許多策略可以幫助你改變這種態度。首先,你要記住,每個人,包括朋友和敵人在內,都努力想要獲得快樂,並且避免痛苦。當你看見人們為了日常事務而奔忙的時候,你要認識到,他們從事這些活動是由於希望尋找快樂或滿足。沒有人會費盡心力,只為了尋找痛苦!你要了解,你的敵人完全和你一樣,都想要獲得快樂。

  即使人們對你居心不良,或出自無明地誤傷了你,你也要希望人們快樂。如果你了解,一切有情眾生和你完全一樣都擁有獲得快樂的權利,你將用平等的態度對待他人。你將了解到,你的快樂沒有理由比他們的快樂還重要。如果你持續如此修持,你將達到下一個次第,即設身處地。這只是時間的問題罷了。

  一旦你能放開心眼而平等看待一切有情眾生,消除區分你和眾生之間的界線,你就不可能會有「犧牲另一個人的快樂來成就你自己的快樂」這種想法。舉例來說,想像你的一根手指受到感染而需要切除,你會執著於那一根手指而冒著失去整隻手的風險嗎?當然不會。那麼當人們面對自己和他人這個問題的時候,為什麼會如此的充滿疑慮?在手的例子中,你明顯有相互依存和相和一體的感受。你輕易地了解到,整隻手比一根手指更重要。對他人生起真正平等的感受,能幫助你把他們的需求放在自己的需求之上,因此突破了自我中心的藩籬。

  善巧地生起這四無量心,能夠使你產生這種平等感。你要小心,不要卡在一種無量心之中。舉例來說,當你專註於慈心的時候,你可能會逐漸偏向執取和情感。當這種情況發生時,你要改為觀修悲心,專註於一切有情眾生所承受的巨苦。但是,如此大量的痛苦可能會使你產生無力感和抑鬱感而不知所措。如果發生這種情況,你要隨喜地看待他人的快樂或美好品質。你要希望他們的快樂更加增長,他們所有的不快樂和痛苦都消失無蹤。如果你因為觀修隨喜和快樂而失去控制,對眾生的境況產生不切實際的評估,那麼你要藉由生起對一切有情眾生的慈心和悲心,而把專註的焦點轉移到平等舍心之上。從一個無量心轉換到另一個無量心的過程,將使你不偏不倚地在修道上前進。

  自他交換法

  為了養成關心他人勝過關心自己的習慣,

  當你騎乘在呼吸的馬匹之上,

  從事自他交換法的觀想時,

  你應該牢記重點,並且把重點融合為你的一部分。

  有一個不可思議、運用呼吸技巧的自他交換法。它能夠幫助你把四無量心融入你的天性之中。沒有什麼比呼吸更自然。只要我們活著,我們就會呼吸。

  在這個修行法門之中,當你呼氣時,你思維:「願我所有美好的品質、快樂、福德和了悟都隨著我的氣息出去,利益一切眾生。」思量所有眾生領受了這一切。當你吸氣時,想像你吸入所有其他眾生的痛苦及痛苦之因、負面念頭等等。想像你如同磁鐵般吸引這些煩惱和負面念頭,並且隨著你的吸氣,把它們全都融攝入你的心間,其他眾生因而解脫。接著,當你短暫地屏息時,把你吸入的所有痛苦和負面事物全都轉化為喜悅與快樂。

  藉由一再重複這個修持,你就會自然地希望他人快樂,並且自然地承擔他人的痛苦。隨時在各種情況下修持這個法門;它是生起四無量心的極強大工具。

  有些人可能會認為,他們已經承受太多痛苦而無法修這個法門。如果你這麼覺得,那麼就運用另一個觀想。觀想你的心間有一個明燦的光球。此光即是菩提心,是悲心的勇氣。你觀想一切有情眾生的痛苦和心毒皆以一團灰塊或雲的形式聚集起來,消失在這個明燦光球之中,完全獲得清凈。這將轉化你自己和有情眾生的痛苦,而不會讓你有「背負」他人痛苦之重擔的感受。

  你也可以改變這個觀想方法。觀想身體如同藍色的如意寶,對一切有情眾生散放出光芒,賦予他們所有的想望或需求,同時令他們從痛苦中解脫。或者,你可以觀想你的身體增生為數百個身相。每個身相前往一切有情眾生,轉化成為他們所需求的事物。對於那些需要食物的眾生,你轉化成為食物。對於那些需要衣服的眾生,你轉化成為衣服。藉由無限的身相,你能夠實現眾生的無限需求。

  切勿以日、月、年來計數

  或衡量這個修行法門。

  你要問,真正的覺受是否已經生起,

  認真地把菩提心化為

  你自己含攝一切、甚深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我們不應該用計算次數的方式來衡量這個修行法門,彷彿我們是在工廠製造某件產品一般。我們也不應該只修持幾個月之後就把它遺忘,轉而修持其他的法門。我們不該用「取得一個合格證書」的態度來修持這個法門。相反的,我們需要了解,反覆修持、熟悉修持、培養修持和禪修,乃是獲得菩提心之真正覺受的道路。

  真正的覺受不限於正式的座上禪修(座上瑜伽)。在下座之後,如果我們覺得自己和上座之前一樣憤怒和缺乏耐心,那麼我們仍然需要努力。我們需要達到這樣的境界:慈悲和菩提心是我們的第二天性,座上禪修和日常生活之間沒有分別。你要努力讓自己像一個技藝嫻熟的騎師,即使當馬匹全速賓士,躍過障礙物的時候,都能夠連想都不用想地保持平衡。

  頂果·欽哲仁波切總是強調修行與生活結合為一的重要性。他說:「當事事順遂的時候,不是評斷一個真正修行者的時機。但是當逆境生起時,你就能夠清楚看見修行的短處。」修心應該成為你繼續體驗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不論在什麼樣的情況下,你都能應用修心的法門。當你達到這樣的境界,你將不會因為面對困境而感到挫折沮喪,也不會因為面對順境而感到興高采烈。不斷檢視你的生活方式和教法是否融合為一,你是否能夠在任何情況下應用這些教法。

  增進修行:積聚功德、迴向和隨喜

  為了減弱修行的障礙,

  增強修行的助力,

  你應該竭盡全力

  清凈障蔽,圓滿積聚功德,

  不斷向上師和三寶祈請,

  把所有的冀望交託給上師和三寶。

  我們需要克服經常與修行相抵觸的態度和習慣。我們要運用善巧方便,把凡俗的活動轉化成為生起菩提心的機會,如此能夠增長修行,加速修道的過程。舉例來說,把從事供養、大禮拜、繞行、念誦咒語等正向修持的利益用於一個更廣大的目標,而不是只為了你自己有限而自私的目的。你總是要懷著這樣的念頭迴向功德:「願我為了其他眾生的利益而從事這個修行。願一切眾生能生起菩提心,也就是廣大的證悟心。」這麼做將增廣你的行為範疇。

  為了有所進步,你需要對那些已生起你所尋求品質的人具有信心,因此那些人也值得你信任。不要信任迷妄的凡夫。這是我們之所以皈依佛、法、僧的原因。佛象徵證悟,法象徵佛陀的教法,僧象徵所有追隨佛陀步履的僧伽。此外,把你的上師視為佛是最重要的。

  當你的快樂增長,

  或當你渴望擁有快樂時,

  你必須了解,善行會帶來快樂。

  因此,時時刻刻全力以赴

  慷慨地將所能獻予一切有情眾生,

  祈願你的快樂和善行

  能滋養一切眾生。

  快樂與痛苦是因果業報的顯現。快樂與痛苦不是突然降臨在我們身上的禮物或詛咒。善與不善是快樂與痛苦之因。善行帶來快樂,不善行製造痛苦。當快樂的覺受生起時,你要隨喜它是積聚善行的結果。當痛苦的覺受生起時,你要了解你正經歷的痛苦純粹是你自己行為的結果。

  把你所享受的快樂全部迴向給一切有情眾生,希望你從自身善行所獲得的事物,有助於滋養和服務一切眾生。

  一個真正的願望會在任何情況下茁壯,不論是逆境或順境。我們的一切作為和覺受,我們所有的快樂和痛苦,都應該讓我們生起菩提心。我們的信心應該如此地堅定不移,以致於我們能夠平等地接受生與死。

  當你看見他人行善時,

  衷心隨喜,

  不要懷有敵意或忌妒,

  並要祈願每個人都能夠如此行善。

  欣賞他人的快樂和善行是菩提心的重要部分。當我們看見他人享受快樂、投入修行、從事布施或其他善行時,我們可以用兩種方式來反應。我們可以隨喜或感到困擾。全心全意地隨喜和欣賞他人的善行,可以讓我們立即且幾乎毫不費力地分享他們的功德。另一方面,因為他人的快樂而感到忌妒或沮喪,只會製造負面的感受,種下更多痛苦的種子。因此,欣賞他人的快樂和善行是非常重要的。

推薦閱讀:

狐步的技巧運用、及男步與女步交換的狐步
食物交換份表

TAG:交換 | 殊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