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學名詞解釋-2

五戒: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五蘊:色、受、想、行、識。五大:地、水、火、風、空。五明:聲明,工巧明,醫方明,因明,內明。五眼:肉眼,天眼,慧眼,法眼,佛眼。五欲:指對色、聲、香、味、觸生起的貪慾之心,故名五欲。五蓋:蓋即蓋覆之義,即貪慾、瞋恚、睡眠、掉悔、疑法。五濁:劫濁,見濁,煩惱濁,眾生濁,命濁。五惡見:身見、邊見、邪見、見取見、戒禁取見。一、身見;認為五蘊實有,執此為我,而生出種種謬誤的見解。二、邊見:(執常,執斷之見),認為「我」是永恆的,就是執著「常」;認為人死後一了百了,什麼都沒有了,就是執著「斷」。這兩種錯誤見解就是邊見。由於缺乏足夠的智慧與覺悟,不能正確地洞悉一切事物的本質或義理,無法正確理解「萬法唯識、緣起性空、妙有真空」的道理,不是執著於空,就是執著於有,這些等等都是邊見三、邪見:(謗因果,壞善事),與真理相反的錯誤見解。四、見取見:(非果計果)執著自己的見解是對的,凡夫有一個很深的執著,認為我的見解才是對的,別人的見解都是錯的,這叫做見取見。五、戒禁取見:(非因計因)指執行邪惡戒,卻以為是正戒。五下分結:為欲界之結惑。一、貪結:欲界眾生貪著無厭,由此貪惑系縛,二、瞋結:欲界眾生,於違境起瞋,不能自已,由此瞋惑系縛,三、身見結:眾生於五蘊及諸根身,妄計為身,由此見惑系縛,四、戒取結:是諸外道,以邪戒為正戒,由此邪執系縛,五、疑結:欲界眾生,迷心乖理,迷真逐妄,由此疑惑系縛。六根本煩惱:貪,嗔,痴,慢,疑,惡見。六道:天,人,阿修羅,地獄,餓鬼,畜生。六度:六種修行的方法: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六和:身和同住,口和無諍,意和同悅,戒和同修,利和同均,見和同解。六相:總相,別相,同相,異相,成相,壞相。六時:晝三時(晨朝,日中,日沒。)夜三時(初夜,中夜,後夜。)六道四生:六道中有胎、卵、濕、化的四類眾生。七大:地、水、火、風、空、見、識。空:即虛空的本性,見:即眼根的見性,識:即八識。因為以上七大周遍於法界,所以叫做大。八不正見:八種不正確的見解,即:我見、眾生見、壽命見、士夫見、常見、斷見、有見、無見。八苦:一、生苦,即出生時的痛苦;二、老苦,即年老體弱的痛苦;三、病苦,即患病時的痛苦;四、死苦,即臨死時的痛苦;五、愛別離苦,即與所愛分離的痛苦;六、怨憎會苦,即與仇人見面的痛苦;七、求不得苦,即所求不遂的痛苦;八、五陰熾盛苦,即五陰的作用熾盛,蓋覆真性,故死了之後,復須再生。八萬法門:八萬四千個進入佛地的門戶。形容數量很多。八識二無我:八識是眼、耳、鼻、舌、身、意、末那、阿賴耶識,即一心有八個了別作用的識。這了別作用是雜染知見,要轉八識成四種清凈智,才是清凈正智,轉前五識為、成所作智,轉第六意識為、妙觀察智,轉第七末那識、為平等性智,轉第八阿賴耶識為、大圓鏡智。若能轉八識為四智,可破我、法二執,斷惑證真,稱為八識二無我。八識心王:心王是能緣外境的精神主體,為慮知的根本,也是識的自性,此心王含有八種識,即眼、耳、鼻、舌、身、意、末那、阿賴耶識,所以稱之為八識心王。八識田:所有世間法和出世間法的一切種子,都收藏在第八識里,遇到緣,就會發行現行,像是田地放下了種子就會生出果來一樣,所以叫做田。八顛倒:凡夫的四倒與二乘的四倒,合稱為八顛倒。凡夫的四倒是:誤認世間為常、樂、我、凈:二乘的四倒是:誤認永寂為涅盤,即無、常、樂、我、凈。八觸:將獲得初禪定人、身上所發生的八種感觸,即一、動觸,即在坐禪的時候,身體忽然生起顫動的現象;二、癢觸,即身體上發癢,好像無置身之處;三、輕觸,即感到身輕如雲,好像在天空中飛行一樣;四、重觸,即感覺身重如山,不能移動分毫;五、冷觸,即感到身冷如冰;六、暖觸,即感到身熱如火;七、澀觸,即惑到身如木皮;八、滑觸,即感到身滑如脂。八魔:即煩惱魔、陰魔、死魔、他化自在天子魔、無常、無樂、無我、無凈。九次第定:初禪:修禪定,離欲界惡不善法,有覺有觀,離生喜樂,定觀均齊,其心次第而入,無有雜念間隔。二禪:從初禪入二禪時,一心無覺無觀,由定而生喜樂,其心次第而入,無有雜念間隔。三禪:從二禪入三禪時,離喜行舍,而受身樂,唯聖人能說,又復舍念行樂,其心次第而入,無有雜念間隔。四禪:從三禪入四禪時,斷喜樂故,不喜不樂,其心次第而入,無有雜念間隔。四禪可分為十八支:初禪五支:覺支、觀支、喜支、樂支、一心支(定支)。二禪四支:內凈支(內心信相明凈)、喜支、樂支、一心支。三禪五支:舍支、念支、慧支、樂支、一心支。四禪四支:不苦不樂支、舍支、念支、一心支。五次第定:空處次第定、六次第定:識處次第定、七次第定:無所有處次第定、八次第定:非想非非想處次第定(以上是無色界四處的根本定)、九次第定:滅受想次第定。須陀洹:是聲聞乘四果中的初果名。斯陀含:又譯一來,即尚未斷除欲界九品、是修惑中之後三品,故須又要再來人間受生一次,而後才可得涅槃之果位。阿那含:又譯不還,為斷盡欲界九品思惑,不再來人間受生,即可證得涅槃之聖者。阿羅漢:又譯應供、不生,為已證涅槃,不再受生於三界之聖者。九眾生居:即九地或名九有,欲界一地,色界及無色界各分為四地。一:五趣雜居地、二:雜生喜樂地、三:定生喜樂地、四:離喜妙樂地、五:舍念清凈地、六:空無邊處地、七:識無邊處地、八:無所有處地、九:非想非非想處地。十惑:貪,嗔,痴,慢,疑,身見,邊見,邪見,見取見,戒禁取見。十種力:即如來之十種智力。一、知覺處非處智力:知一切事物的道理和非道理的智力。二、知三世業報智力:知眾生三世因果業報的智力。三、知諸禪解脫三昧智力:知各種禪定及解脫三昧等的智力。四、知諸根勝劣智力:知眾生根性的勝劣與得果大小的智力。五、知種種解智力:知眾生種種知解的智力。六、知種種界智力:知眾生種種境界不同的智力。七、知一切至所道智力:知一切眾生行道因果的智力。八、知天眼無礙智力:知眾生生死及善惡業緣而無障礙的智力。九、知宿命無漏智力:知眾生宿命及知無漏涅槃的智力。十、知斷習氣智力:於一切妄惑餘氣,永斷不生,能如實知之智力。十如是:一切法,皆是真如實相,或名為如,或稱如是。十法界中,一、外顯的形相,名如是相,二、內具的理性,名如是性,三、所具的體質,名如是體,四、由體所生的力用,名如是力,五、所造的作業,名如是作,六、由所種的因,名如是因,七、助因生果的助緣,名如是緣,八、由緣發生的結果,名如是果,九、所招的報應,名如是報,十、以上相為本,報為末,最後的歸處即究竟,名如是本末究竟。十法界中的每一界,情與無情,色心萬法,皆具此十如是。十界權實:十法界中九界是權(方便),佛界是實(真實),十種智明:即知一切境界業報智明、知一切境界寂妙滅智明、知一切所緣唯一相智明、知以妙音普聞十方智明、知普壞染著心智明、知以方便受生智明、知舍離想受境界智明、知一法無相無性智明、知眾生緣起本無有生智明、知以無著心濟渡眾生智明。十諦:世諦、第一義諦、相諦、差別諦、觀諦、事諦、生諦、盡無生智諦、人道智諦、集如來智諦。十二真如:又名十二無為,或十二空。一、真如,即諸法的體性真實如常;二、法界,界是所依之義,即諸法所依之所;三、法性,即諸法的體性;四、不虛妄性,即毫無虛妄;五、不變異性,即沒有生滅變異;六、平等性,即沒有差別不同;七、離生性,即離生滅;八、法定,即法性常住;九、法住,即諸法住於真如的法位;十、實際,即諸法性真實到極點;十一,虛空界,即理體周遍於法界;十二、不思議界,即理體言語道斷,心行處滅。十八空:內空、外空、內外空、空空、大空、第一義空、有為空、無為空、畢竟空、無始空、散空、性空、自性空、諸法空、不可得空、無法空、有法空、無法有法空。三轉十二行:佛成道後,對聲聞乘人說苦、集、滅、道之四聖諦,有示、勸、證之三轉。一、示轉,對利根者說:此是苦,逼迫性;此是集,招感性;此是滅,可證性;此是道,可修性,使其一聞即悟。二、勸轉,對中根者說:此是苦,汝應知;此是集,汝應斷;此是滅,汝應證;此是道,汝應修,使其信受奉行。三、 證轉,佛恐鈍根人,不能信解,於是便引己為證,以明非虛,此是苦,我已知;此是集,我已斷;此是滅,我已證;此是道,我已修,使其破除疑慮。什麼是有為法和無為法?有為法、生滅無常,無為法、常住不壞;有為法、有作有為,無為法、無作無為;有為法、必定在三界中現行,因此是世間法;無為法、不在三界中,因此是出世間法。有為法、是由佛法所出生;無為法、是沒有出生的佛法。有為法、是緣起的,(緣起有的、都是和合而成、沒有獨立的實體)。無為法、是畢竟是空的。有為法、物質與精神的世間法都是有為法,無為法、不是三界中的任何一法,遠離見聞覺知,語言與思維不能觸及,唯證才知。有為法、是法;是因為有作用,有運行,有法相,有變易;無為法、不是法。是因為無作用,不顯現,不變易。「能生萬法」,一切萬法的顯現,是他的法相,一切萬法的運作,都不能離開他這個根本因。因此說「非法非非法」。有為法、是如來藏出生的一切之法,如來藏心體即是無為法。佛法,包含了如來藏出生的一切法,以及如來藏心體本身。有為法、是佛法,因此才有種種修行,才有菩薩道,才有成佛等等法。而此等等的佛法,因其生滅變易,了無自性。非真正的佛法,而永不出生的無為法,是真正的佛法,能出生萬法,是一切法的總根源。一切法:有五種,1心法,2心所有法,3色法,4心不相應行法,5無為法。(前四種叫有為法)心法:心法就是八個意識,心所有法:就是心理活動。既有物質、也有精神,色法:就是物質,心不相應行法:既不是心法 也不是心所法  也不是色法 更不是無為法:但卻是存在的一種意識形態,無為法:有六種都已依於「空性如來藏」而建立的。1、虛空無為: 此喻顯勝義諦理,清凈寂然,體常顯露,無有障礙,猶如虛空;現觀實證無為時,遠離名言,能所俱無,心境俱空,如象虛空。2、擇滅無為:由無漏智擇諸法性相,斷滅煩惱業障,永斷一切世間生死等相,令不復起,即指有餘依、無餘依二涅盤。3、非擇滅無為: 不是由智慧擇斷滅煩惱業障,而一真法界從本以來不生不滅,湛然常住,本性空寂,即所謂自性涅盤。4、不動無為: 有三義:1、指修第四禪定、生色界第四禪天,舍念清凈地,無喜樂等動搖身心,2、指法性真如安立、安住,恆恆常常,無有變異,不以在凡而無,不以在聖而有,如如不動,3、指以無分別智實證真如法性時,由安住舍念之中,遠離言思,絕諸戲論,如如相契,毫不動搖,5、想受滅無為: 滅盡定中想受不行,前六識和第七識及心所俱滅;或生無所有處天想受不行,無為真如清凈本寂,遠離受想緣慮。6、真如無為: 「真」真實不虛,「如」如常不變;此是一切法平等所顯二無我性,也就是二空真理。此二空真理,絕對真實,恆常不變,遍一切位,常如其性,故名真如。無為法以真如為體,此前五無為皆依真如而立。空:空是佛教對世界一切事物的本性最簡要的描述,是佛洞徹世界萬物的結論。佛教所說的「空」,是對世間事物變化過程的描述,是說事物始終在變化著的、要毀壞的。認為世上任何一種事物,都是由因緣和合而成,都是由其他事物變化而來,最後又變化為另外的事物。成、住、壞、空,是世上一切事物的本性,有生就有死,有成就有壞。佛教所說的「空」,是指事物的本性是空的,而不是指事物的外相空。比如人的一生,父母親生下我們時,佛法上說是由地、水、火、風四大元素五蘊和合而成,按科學說法,是由碳、氫、氧之類元素構成,然後長大成人,然後衰老,最後死亡,一切都是變化的,人的一生也就是在這樣的變化中過去了。正是在這個意思上,說人生是空的。所以佛法教導我們,做人不要執著,執著就苦,就起煩惱。但也不要因為認識到人生是空的,就悲觀絕望,這就落入了頑空,這也是一種固執。一個人認識到人生的空苦,而又不落入頑空,妄想:妄想是佛教重要的問題之一,它和佛性一起,處於佛教體系的中心位置。當年佛陀在菩提樹下睹明星悟道,到底悟到什麼呢?就是發現了妄想,發現妄想掩蓋了佛性,使一切眾生沉迷不悟、流轉六道。經上是這樣說:「奇哉,奇哉,一切眾生,皆具如來智慧德相,但因妄想執著,不能證得,若離妄想,一切智,自然智,即得現前。」所以,學佛修行,要做的就是打掉妄想。妄想打掉了,佛性顯現了,便成佛了。佛為眾生開設八萬四千法門,其目的只有一個:打掉妄想!佛教認為:眾生的妄想,分布在眾生的八識之中。所謂八識,就是眼、耳、鼻、舌、身、識、末那、阿賴耶識。按妄想分布的順序來說,妄想熏染佛性,形成阿賴耶識,也就是常說的無明種子,開始具有分別心。發展到了末那識時,便形成了「我」見,「我」執。發展到意識,便開始要這、要那,加上眼、耳、鼻、舌、身五識,於是開始造業,貪圖五欲,然後煩惱痛苦隨之而來。因此,學佛修行,要打掉妄想,就是要把八識田裡的妄想,一個一個打掉。從眼、耳、鼻、舌,身五識開始打,一直打到阿賴耶識,全部打掉,只剩下佛性為止。了生脫死:了生脫死,是學佛的目的。但不少人一聽到「了生脫死」,就以為是長生不死,以為成佛就是成仙了,實際上是錯了。他們把佛教與道教搞混了。佛陀三十歲悟道,說法度眾四十九年,最後還是走了。佛法認為,成、住、壞、空,是宇宙的基本法則,有生就有滅,有成就有壞。世間眾生莫不如此,人也一樣。佛法教導人們不要執著,不要死死抱著這一輩子幾十年不放。抱是抱不住的。人們應該首先要看清楚,我們抱的是什麼東西,然後看看是否值得去抱,如果值得去抱,看看能不能抱住。如果不值得去抱,就別去抱它。眾生愚痴,沒看清是什麼東西,瞎抱。所謂「了生」,不是讓我們了結人生,去上吊自殺,而是讓人們要明了人生,明了做人一輩子是怎麼回事,明了做人的道理。佛法認為,世俗人生的一輩子,就是苦,世俗的樂也是苦。因樂之事總是轉瞬即逝,不能永久,所以,樂也是苦,《涅盤經》上羅列了八種苦: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愛別離苦,怨憎會苦,求不得苦,五陰熾盛苦。所以,世俗人生不值得執著,不值得去抱它一輩子。所謂「脫死」,不是說不死,如果人能夠不死,那就不用學佛法了。人無不死。但人都怕死。佛法就是要人們不要怕死,第一,怕死沒用;第二,確實不值得去怕死。一個人真的明了人生,不妄執生,他就不會怕死了。越妄執於生,就越怕死。「了生」與「脫死」,是有因果關係的。所以,「脫死」就是說我們不再被死所困擾,從死的捆縛里解脫出來。明了世俗人生生死之後,就不會再執著。但也不能因此自暴自棄,認為做人反正就這麼回事,愛怎麼過就怎麼過,這樣不行的,用佛法的話說,這是「執空」。佛經上說,人身難得。世俗人生儘管沒有意義,但一個人一輩子幾十年時間,卻是很珍貴的,我們通過學佛,通過努力修行,可以過上與世俗生活方式有別的另一種有意義的人生,那就是成佛。有人可能要說了,佛也是人么?是的,佛也是人,佛是覺悟了的人。經上說,眾生是未覺的佛,佛是已覺的眾生。不要以為成佛以後,就是坐在大雄寶殿的蓮花座上,香繞煙熏,萬人朝拜。不是這樣的。當年釋迦成佛以後,還是風裡來雨里去,托缽游化一生。人還是那個人,只是他心理狀態發生了根本變化,變得明亮寧靜,沒有任何困擾,生機勃勃,更有活力。隨緣:許多人們都把「隨緣」當「隨便」來理解、來使用,比如有些事情自己不願做,或者做不好,就說隨緣罷。在這裡,「隨緣」就等同「隨便」。若這樣,後果不堪設想,人們依此推論,和尚都是「隨緣」的人,也就是隨便的人,有人甚至把「難得糊塗」也與佛教扯到一起去。真是太離譜了。要知道 「因緣果報」和「六道輪迴」是佛法的二大基礎,如果說佛法是大廈,那麼,「因緣果報」和「六道輪迴」就是牆腳,是地基。一個學佛修行的人,如果不能在信願上堅信或者在理上把握「因緣果報」和「六道輪迴」,那修行絕對是假的;只有在信願上堅信,或在理上把握了「因緣果報」和「六道輪迴」,那麼,修行修起來就會自然得力,否則有勁也使不上。佛法認為:世出、世間萬事萬物,皆由因緣和合而成。因是:原因,緣是:條件,是助緣。比如,農民種麥,麥種是因,土地、陽光、雨水、管理等等是緣。又比如,人做事情,起心動念是因,而環境條件是緣。因緣相遇起現行造業,最後結果。善因善果,惡因惡果,這就是報。當然,這一環的果,又是下一環的因,環環相續,無始無終。通俗地說,「因緣果報」就是事由人為,人生的苦樂,都是自己造成的。所以,佛教與命定論不一樣,佛教不相信算命那一套。所以「隨緣」,決不是隨便、無所謂,隨緣,是佛法智慧在世間的體現。是學佛修行人在俗世立身處世的基本原則:要求人們隨順緣份,隨順社會環境的各種條件,去成就人們的道業。六道輪迴:六道輪迴,是佛法基本的內容,六道,指天道、人道、修羅道、畜生道、餓鬼道和地獄道。說起人道、畜生道,大家可能會感到很熟悉,人道就是人們每天在大街上、商場里碰到的人世界,畜生道就是豬呀、狗呀、馬呀、魚呀之類;而對於天道、修羅道、餓鬼道和地獄道,許多人的想像就開始不著邊際了,想像日常生活的世界之外還有天上世界、修羅世界、餓鬼世界和地獄世界。有些人認為這些都是編出來的,是迷信的東西、不可信。實際上,都錯了。正確的理解應該是:六道,是凡人、人生的六種境界而已,也簡稱凡夫六界。六道只表示凡人人生六種境界的心象,佛經上描述六道的具體事象,是比喻性質的,是為了方便人們理解體悟,但不幸許多人都著了事相、物相,以為這個世界以外,還有其他物化世界。所有的六道,不在我們身外,都在我們心中。華嚴經上說:「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所以,無明眾生沉溺在六道受苦,就是指人:如果起噁心、惡行,他實際上就處在地獄道上;如果起貪心、貪行,他就處在餓鬼道上;如果起痴心、痴行,他就處在畜生道上;如果起嗔心、嗔行,他就處在修羅道上;如果起戒心、戒行,他就處於人道上;如果起善心、善行,他就處在天道上。通俗地說,六道就是凡人的六種人品。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看到有個別人,一看到好吃的東西馬上現出貪婪的表情,吃起來狼吞虎咽,好象一輩子吃不飽一樣,一看就是個餓鬼,儘管他長著個人模人樣。還有一些惡人,即使在路上走,一看就知道他內心象地獄一樣黑暗;那些謀財害命的惡人,就是在地獄道上行走的人。這些人不用等到來世投胎做牛做鬼下地獄,已經是現世現報了。而那些能管住自己的人,修十善的人,一眼就能看出心神安詳,內心明亮,沒有掛礙,那就是人道、天道了。根據佛法,什麼人處在什麼道上,都是他自招的。一個人平時想些什麼,做些什麼,那他就是什麼樣的人。用六道的標準來衡量,我們就知道他處在什麼道上。從因果角度說,一個人處在什麼道上,是果;其因,是他的心行,是他心行所造的業。六道輪迴,指凡夫脫不掉凡心、凡行,不能超出六道輪迴,一直在六道上流轉。出世間:初學佛的人,都對出世間充滿各種各樣幻想,有的甚至執著事相、物相,以為出世間是在人們生活的物世界以外的另一個物世界。樓台殿閣,祥雲繚繞,荷花遍地,不知道這些美好的辭句,是人們對於出世間的讚歎詞。為什麼有些人會對出世間充滿各種各樣離奇幻想,這是他們舊習氣使然,是妄想太重。即使是人們常說的世間,實際上也不是指人們日常生活的物世界,而是指凡夫、凡心、凡行的那種境。由於我們日常生活的世界已經是由凡夫、凡心、凡行充塞的世界,所以,人們也把人們日常生活世界稱作世間。出世間在哪裡?就在凡夫、凡心、凡行外面。出世間離我們遠不遠?說遠也不遠,就在人們的胡思亂想外邊;說近也不近,人們的胡思亂想總是無邊無際。出世間就在人們心中,世間也在人們心中。超凡入聖,出世、入世,都在人們心中。凡人、聖人之別,不區別在外形相貌上,凡聖之別,只是一心之別,一念之別。別什麼呢?凡人心亂,聖人心定。凡人做什麼都心亂,想這想那,睡覺時心還亂,七夢八夢,打起坐來心更亂。而聖人內心清靜得很,不管手頭上活多忙,從日出忙到日落,但內心始終不亂。佛經上所謂「涅盤寂靜」,並不是指木頭人一樣死氣沉沉,而是指聖人內心已沒有俗人那種亂鬨哄、雜七雜八的東西。所以禪師說,開悟成佛,「不改舊時人,只改舊時行履」。就是說,開悟成佛以後,人還是那個人,但是他的心變了,他的行為變了。他對世間一切事物都看穿了,做人非常明白,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一清二楚,他從世俗的日常煩惱困苦糾纏中解脫出來了。學佛一定不要著相,著相是妄想的表現。修凈土也一樣,所謂凈土,並不是說這個世界以外還有一個凈土的物世界,不是這回事。凈土就在人們心中。心凈就是凈土。人們所構想的一切佛國、佛土,全在人們心中。萬法唯心。人們平時說莊嚴佛土,並不是說哪兒有一個象花園一樣的地方需要人們去澆花、植樹,而是說讓人們清凈每個人的內心。世界上每個人內心清凈,那就是人間凈土。開悟:不少人學佛,就一心想著開悟成佛,要知道,一心想著開悟成佛,本身是一種凡夫貪執,凡夫妄想。有貪執、有妄想就起煩惱。這樣,帶著一身世俗習氣學佛的凡夫,又增添了一種貪執,一種妄想,一種煩惱。因為凡夫在世俗社會中生活,長期熏染的貪執習氣和妄想習氣,是無處不在,無時不在。學佛,正是要消除凡夫身上的貪執習氣和妄想習氣。而所謂的開悟成佛,正是沒有貪執、沒有妄想的境界。因此,發心學佛者,首先不要一心想著開悟成佛,而應該在消除貪執習氣、妄想習氣上下功夫。那麼,如何消除貪執習氣、妄想習氣呢?佛陀根據世間眾生根性,為人們開立了許許多多方便法門。在這許許多多方便法門中,最基本的法門是:以戒為師。戒,不單指「五戒」,同時,把「戒」理解為:諸惡莫做,眾善奉行。以戒為師,就是要求在自己的日常生活中約束自己,嚴格要求自己,做一個道德高尚、有益世間的善人,然後逐步成就佛道。佛教的所有法門,都是有止惡從善的效用,學佛一定要學會在日常生活中修行。不能離開日常生活談修行,離開日常生活談修行,學佛就沒了基礎。不管出家在家,要學會在日常生活中修行,在日常生活中持戒,去貪執,去妄念。學佛修行,不能關起門來修行。也不能老待在山裡寺里。山裡寺里,固然是成就法身的根本道場,如果能做到心靜不亂,人們的心身也是道場。六祖說: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人們應該主動走進世間,走進眾生的日常生活,只要人們隨緣而行,依法而行,這是修持功夫。佛教不避世;佛教如果避世,早就自取滅亡了。學佛,不要以為,學佛就是打坐、念佛、拜佛、誦經。要知道打坐、念佛、拜佛、誦經,只是我們學佛過程中的助行,這些助行法門,有助於人們日常修行。若人對於開悟充滿各種各樣稀奇古怪的想像,有些甚至以為開悟了,就怎麼怎麼了,駕五彩祥雲升天啦,坐蓮花台上受萬人朝拜啦,不一而足,這都是著了外相,是凡夫俗見,凡夫妄想。開悟了是否就是成佛了呢?不一定。這取決於開悟者日常修行功德是否圓滿。如果日常修行功德圓滿,那麼,一悟即至佛地。如果日常修行功德不夠圓滿,比如行小乘之道,那麼,開悟只是見佛。見佛到成佛,還有很多路要走。開悟以後,並不是一勞永逸的事,還需要一個調順、鞏固的過程,才能保證道行不退。佛是覺行同時圓滿的人。想想佛陀悟道以後,還風裡來,雨里去,托缽行化四十九年。如果沒有這托缽行化的四十九年,釋迦世尊也只是個自了漢而已,也沒有後來的佛教事業。什麼叫生滅?在意志流動的過程中,任何的一點(一個存在),叫「生」,而其連續的破壞,叫「滅」。  1. 意志流動過程中的任何一點(當下)叫「生」。2.生命出生到死亡叫一期生滅;每一個當下的一念叫剎那生滅。  3.「無生」(即不生)不是念頭不起,無生就是要與真理實相、空慧相應,而不是在無知、無明、顛倒、執著的意識執取中。什麼是現量?現量是指如實而現,沒有分別。像照相機照相,照出影子而不分別。眼,耳,鼻,舌,身五識是現量。第六識加進去,這是張三,那是李四,張三對我好,李四對我壞,這是比量。做功夫要不分別,意識不跟前五識跑,也不隨內影、塵牽轉。離一切對待,當體圓現,現量分明,才是真現量境。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意思是宇宙間一切事物,都沒有絕對存在,都是以、相對的依存關係而存在。這種依存關係,有同時的、異時的兩種,異時的依存關係,就是『此生故彼生,此滅故彼滅。』此是因而彼是果。同時的依存關係,就是『此有故彼有,此無故彼無。』此是主而彼是從。前者是指縱的時間,後者是指橫的空間。因此,所謂宇宙,在時間上說,是因果相續,因前復有因,因因無始;果後復有果,果果無終。在空間上說,是主從相聯,主旁復有主;沒有絕對的中心;從旁復有從,沒有絕對的邊際。以這種繼續不斷的因果,和重重牽引的主從關係,而構織成這個互相依存,繁雜萬象的世界。真如本性:就是佛教說的「一心」,一心在佛教有許多名字:真如、自性、法身、實相、佛性、法性、如來藏、圓成實性、本來面目、大圓鏡智等。心是無形相的,所以沒有任何東西可作為比喻。大凡用來比喻心的,都是不得已,姑且取其相仿與心的作用、有些近似的東西來形容它,使人對於心的概念多少有所領會,但不可以認為心、當真就如某種東西。比如以鏡子比喻心,大家都知道鏡能照物,當物還沒有對著鏡子的時候,鏡子不會把物的影像攝入鏡中;當物正對著鏡子的時候,鏡子不會因為物的好惡、美醜而生憎愛;當物離開鏡子的時候,鏡子也不會把物的影像保留在鏡子里。聖人的心常寂常照,寂則一塵不染,照則遍覺十方。此心既不住內,不住外,不住中間,三際空寂,而又無所不住,無物不照。所以用鏡子來比喻心,只是取其某些略似而已。究極而論,鏡子畢竟是一種沒有知覺的物體,心難道也象鏡子那樣無知嗎?而且鏡子在黑暗中便失去作用,怎能比得上心的妙明真體常寂常照呢。以此類推,或以金子喻心,或以虛空喻心,無論用哪一種比喻,其道理都是一樣的。八     識第一、視覺第二、聽覺第三、味覺第四、嗅覺第五、觸覺第六、意識第七、未那識(小宇宙)產生物、我區別的根源,也是超能力的源泉!第八、阿拉耶識(種子識)蘊藏著所有世的記憶,並且領悟後可擺脫六道輪迴超越生死達到不生不滅的境界1、眼識:能看到各種各樣的東西,就是眼識的功能。注意,眼睛只能看見,而不會分別;如果你在區別這個是書、那個是筆,這已經是意識在作用了。2、耳識:耳朵具有聽的功能,同樣耳朵只是具有聽見的功能,而不會區分這個是長笛的聲音、那個是小號的聲音。一區分,就是意識在作用了。3、鼻識:鼻子具有嗅覺,但它也只是具有嗅覺功能,一區分香臭,就已經是意識在作用了。4、舌識:舌頭具有味覺,同樣它也只是具有味覺的功能,一區分甜和咸,就已經是意識在作用了。5、身識:身體具有觸覺的功能。(以上這五識是感識,認識具體對象)6、意識:意識是第六識,具有認識抽象概念的功能。前五識中只要有一識起作用,意識便同時也起作用。此外,意識對內外之境,不分有形無形,及過去、現在、未來三世,有比知、推測的作用。因此,迷悟升沉之業,皆由意識而作。7、末那識:末那識是、意識的根本,其本質是恆審思量。因為它是執取第八識(阿賴耶識)的見分或其種子為我,使意識生起自我意識,所以末那識又稱為「我識」。這基本上是一種我執的作用,由此而形成煩惱的根本。這種我執的具體表現是,我的具體生命在過去、現在、未來所思想、所經驗的東西,有其餘勢,以種子的形式,攝藏於第八識的阿賴耶識中。末那識在下意識層面執取這些種子、以之為我。實際上,這些種子都是無始以來前滅後生、非常非斷的作用。此中本來無常,末那識以這樣虛妄的東西為我,因此生起貪、憎、痴、疑、慢等種種煩惱。末那識屬於潛意識的範圍,它本身並不造作善惡之業,但因它執著自我,所以成為一切眾生自私自利的根源。末那識所執著的我是什麼呢?就是阿賴耶識。8、阿賴耶識:阿賴耶是梵音,又稱為藏識,含能藏、所藏、執藏三義,是一切善惡種子寄託的所在。阿賴耶識是、本性與妄心的和合體。由無明而起的妄想概念稱為阿賴耶識的見分,再因這妄想概念而幻現一種對象的境界,稱為阿賴耶識的相分。一切眾生,每一個起心動念,或是語言行為,都會造成一個業種,這種子在未受報前都藏在阿賴耶識中,所以,此識有能藏的含義。前七識的作用是:能熏、能緣,第八識是:前七識所熏、所緣,所以,有所藏義。第七識恆定執八識中的見分為我,所以,有我愛執、藏義。阿賴耶識:把我、人這一顆對境攀緣的妄心,分析為八個識,這八識是:眼、耳、鼻、舌、身、意、末那、阿賴耶。八識中的前六識,系自眼、耳、鼻、舌、身、意,六根而發生。六識中的前五識——眼耳鼻舌身五識,只能了知自己界限以內的東西,不能代表別種識發生作用。而第六意識,則是由前五識所引,助它們發生作用的。譬如眼之見色,只能了知是色,至於這色是黑是白,則有賴意識的分別計度。耳之聽音,只能了知是音,音之含意也賴於意識的分別計度。所以前五識中、有一識起作用,意識便同時俱起。此外,意識能對內外之境,不分有形無形,及過去、現在、未來三世,有比知,推測的作用。因此,迷悟升沉之業,皆由意識而作。第七末那識,譯為意,但因恐與意識相混,故保留末那的譯音。末那識的作用,是執定阿賴耶識中的見分為我,所以它的特點,是『執我』和『思量』。因為執我,所以與我痴(因無明之故,不自知我相的真理稱痴),我見(執五蘊假合的我為真我),我慢(因我見而有居傲自高的心理),我愛(於所執我而生之貪愛)這四種煩惱常相應不離。末那識屬於潛意識的範圍,它本身並不造作善惡之業,但因它執著自我這一個念頭,所以就成為一切眾生自私自利的根源。末那識所執著的我是什麼呢?就是八識中最後一個阿賴耶識。第八識阿賴耶識又名藏識,它是本性與妄心的和合體,也是無始以來,生死流轉的根本。此識中含有生滅,及不生不滅二義;不生不滅者,是覺,是真如,是本性;生滅者是不覺,是妄心。梵語阿賴耶,意為無、沒,現譯之藏識。稱無、沒者,是因它歷劫生死流轉,永遠不滅壞;譯為藏識者,因它有能藏,所藏,執藏三義,它是一切業力——善惡種子寄託的所在。一切眾生,每有起心動念,或有語言行為,這都會造成一個業種,這種子在未結果受報之前,都寄藏在此識中薰習,前七識的心所法,能薰、能緣,第八識是前七識的所薰、所緣,第七識恆執、定此識中的見分為我,所以有我愛、執藏之義。在八識生起的順序上說,此識最先生起。為諸識之首;但若由末歸本而言,則排居第八。此識為識之總體,亦為一切善惡業力之所寄託,故眾生死亡後,前七識俱滅,惟有此識受善惡業力之所牽引,在六道中再去投生受報。眾生死亡前七識雖滅,但它們的功能仍存在於第八識中,所以受生之後,依然又起惑造業,使業種繼續積存,因此阿賴耶識也就在六道中生死流轉,永無出頭的一天了。什麼是第八識呢?第八識可稱為心,為七識末那所依,是前七識的本體。又名阿賴耶,意即無、沒。能於生死流轉之中、長存而不壞失。又名藏識,因為它具有能藏、所藏和執藏這三個功能。八識能貯藏前七識生活的經驗,是一個永不會忘失存入資料的記憶中心。它不但能貯藏今生經歷的資料,也能貯藏過去生和未來生經驗的結晶,更把眾生一切果報的種子收藏,待時機成熟時,便隨緣引發現行。這就是能藏的功能。眾生一切經驗和業報的種子,都以八識為貯藏之所,除此以外,便沒有其他的地方。八識能把這些經驗種子,牢牢執著,不使忘失。這執持不舍的功能,就是執藏的功能。八識:又名出生識,因它具有創造的力量,能現起各種現象、形相。又名和合識,因它裡面有真偽,垢凈、善惡之法夾雜揉合一起,又名薰變識,因它能受六識和七識的作業所薰習,而起變化,又能互為因果地薰習六、七兩識,使業果出現。又名本覺識,因它在八識之內,有佛陀的覺性隱存,若能顯現,眾生便得真實的智慧,離諸虛妄,能成正覺。又名真識,因它與真如本體相通,與最終極的、至真、至善的法同體。又名家識,因一切法皆由它的活動而起,一切心物皆從它體內流出,為一切心物所依,如眾生出生的家一樣。又名本識,因它是一切識之根本,除此再無他法可依。又名體識,因它是一切心物活動的本體。又名寂滅識,因它有動而造萬物之能力,也有寂滅不起相對法,煩惱法的特性,能處於清凈無生無滅之狀態中。又名金剛智識,因在它之內,包含了一切無上的智慧,能由眾生開拓使用。又名一切種智識,因從它眾生能得一切種智。八識儘管有那麼不可思議的體用,卻不主動作業,只任由七識起『我』的主觀作用,又由六識機械地動身發語,作種種善與不善之業。前七識所造之業,儲於八識之中,便成未來輪迴生死的依據;而八識也隨前七識的業力,輪轉六道之中。八識雖有大能,卻不干涉前七識在世間活動的自由、自主。阿賴耶識如何生死流轉呢?這要從佛法上的、十二緣起觀說起。十二緣起的生命觀,十二緣起,又稱十二因緣,也稱十二有支。這是依因果法則,開示有情生命三世相續的真相。十二緣起,是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六入,六入緣觸,觸緣受,受緣愛,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死。無明是過去之惑,行是過去之業,識、名色、六入、觸、受五支是現在苦果;愛,取是現在之惑,有是現在之業,生和老死是未來的苦果。這樣由惑造業,由業受苦,由苦而復惑,因惑復造業,復受苦,就是有情生命流轉的惡性循環。在這循環中,因業受苦的根本,就是阿賴耶識.生命的來源,由無始以來本性因染成識,因妄想執著造作之業力寄託於識中,此識復受業力支配,在六道中輪迴升沉。因此,可以說生命的奧秘,就是生命的根本,是阿賴耶識,也就是俗稱的靈魂。生命自六道而來,復往六道而去,事實上也無所謂來去,只是這個識,受著業力的牽引,在這六類眾生的生命之流里,扮演著各種不同的角色。一旦因緣會合,生入人道,那就成了五蘊和合的我。其實,識與名色結合的生命,並不一定就是人,不過三界六道,現在以人為中心,那討論生活問題時,以人為對象。假設神識以過去業力之因,生入人道,那麼,在十二因緣的現在果報上說,就是倒識入胎,與父精母卵結合而成生命。此生命發育至六根具備,出生人間,漸次成長,由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對色、聲、香、昧、觸、法六塵的感觸,而有苦樂的感受。這便是十二因緣中的識、名色、六入、觸、受五支。有了苦樂的感受,就會躲避痛苦,追求快樂,既然追求快樂,自然就有貪愛——貪財愛色,爭名奪利。但人的行為不管是善是惡,起心動意,皆是業種。這業種印入藏識——阿賴耶識中,以業的善惡,支配未來的生命——善者超升,惡者沉淪,一切皆自己造作,沒有什麼上帝和神的支配。這便是十二緣起中的愛、取、有三支。未來之果呢?則由現在之業因,再去受生,再去受報,再作業,再老死,依然在生命之流里,延續無盡。十二因緣的12個環節;十二因緣就是從無明到生死、彼此成為條件或因果聯繫的12個環節:① 無明,即無知;② 行,由無明而產生的善與不善等行為(意志);③ 識,於托胎時的心識;④ 名色,於胎中的精神和物質方面的形體;⑤ 六入,即眼、耳、鼻、舌、身、意(心)等6種感覺器官;⑥ 觸,相當於出胎後開始接觸外界事物;⑦ 受,即對苦樂等的感受;⑧ 愛,即生起貪愛等慾望;⑨ 取,指追求色、香、味、觸等;⑩ 有,即生存的環境;⑾生,即來世之再生⑿老死,是人生的終結。①②是過去因,感現在果;③~⑦是現在果;⑧~⑩是現在因,感未來果;⑾⑿是未來果。十二個環節前後之間互成因果,互為生滅條件,是涉歷過去、現在和未來三世因果循環鏈條。有因有緣集世間,有因有緣世間集;有因有緣滅世間,有因有緣世間滅。這裡的「因」,指多種條件中具有決定的作用。在「四諦」說,「緣起」和「佛法」密不可分,但見緣起便見法,但見法便見緣起。實際上,「緣起」是佛法的表現,或者說是受佛法支配的,人生現象和世間現象變化無常,其因緣也各異,「四諦」認為最基本的是因緣,就是:1、老死:人生最大的煩惱是害怕老死。死為人生的終結。為什麼會有「死」的煩惱呢?那是因為有「生」,有「生」才有「死」,所以說「生是老死緣」。2、「生」:「生」是人生的開端。而「生」的原因又是什麼呢?那是因為「有」。什麼是「有」?「有」是指某個人前生思想行為的總和,又稱之為「業力」。也就是說,是由前生「業力」之因,導致今世得以生為某類眾生之果。所以說「有」為「生」因,「生」為「有」果。3、「有」:既然「有」的本質是各個人、前生的思想行為,即「業力」的總和,那末,「有」的原因又是什麼呢?是「取」,「取」是指人們對人生和物慾的各種追求,由此形成各種不同的思想行為,即各種不同的「業力」,所以說「取是有之緣」。4、「取」:既然「取」是人們對人生和物慾的追求,那麼,「取」的原因又是什麼呢?「取」的原因是「愛」。「愛」包括性愛、食慾等感情的和物質的各種貪愛。人是因為具有各種貪愛才去追求種種人生物慾的,所以說「愛是取緣」。5、「愛」:既然「愛是指各種貪愛,那麼「愛」的原因又是什麼呢?「愛」的原因是「受」。「受」指各種苦樂感受,它導致了人們產生各種貪愛。所以說「受是愛緣」。6、「受」:既然「受」是人的種種苦樂感受,那麼,導致種種苦樂感受的原因又是什麼呢?是「觸」。「觸」指人的肉體、精神與外界直接接觸,因為有接觸才有感受,所以說「觸是受緣」。7、「觸」:既然「觸」是人的肉體或精神與外界直接接觸,那麼,導致「觸」的原因又是什麼呢?是「六入」。「六入」指人的眼、耳、鼻、舌、身、意六種感覺器官和認識機能;如果沒有這些器官和功能,人們就不能觸受外界事物,所以說「六入是觸緣」。8、「六入」:既然「六入」,是眼、耳、鼻、舌、身、意六種感覺器官和認識機能,那麼,導致「六入」的原因又是什麼呢?是「名色」。「名」指人的精神活動,「色」指人的肉體,「名色」則是指有意識活動的人體。因為有了它才會產生「六入」,所以說「名色是六入緣」。9、「名色」:既然「名色」是指有意識活動的人體,那麼,導致產生有意識活動的人體又是什麼呢?是「識」。「識」是指人在投生一剎那間的精神本體的神秘活動,相當於通常講的「靈魂」。人體生命是托「識」而成,所以說「識是名色緣」。10、「識」:既然「識」是指人的投生一剎那間的精神本體的活動,那麼,導致這種精神本體如此投生(或投富家,或投貧家,或投生為畜等等)的原因是什麼呢?是「行」。這裡的「行」一是:指人的一切(包括前生今生)思想行為(即業行),二是:指推動這些思想行為獲得一定果報的過程和力量。「識」是由於「業行」引發的,所以說「行是識緣」。11、「行」:既然「行」是指人的能導致一定果報的業行,那麼,導致人的種種「業行」的原因又是什麼呢?是「痴」。「痴」,又叫做「無明」,即愚昧無知,人之所以致力於種種不善的「業行」,是由於無知的結果,所以說「痴是行緣」。12、「痴」:人的一生和人世間之所以有種種「苦」的現象,根源全在於「痴」,愚痴是苦的根源。上述十二緣,對人生起最重要作用的是「生」、「愛」、「痴」這三支,因為有「生」,就有「愛」,就會導致各種「苦」,而歸根到底則是由於「痴」。因此,人們要能獲得最終的解脫,便應修習佛理,徹底擺脫「痴」的羈絆,這就是「十二因緣說」的最終結論。佛陀降生於公元前六二三年,成道於公元前五八八年,涅槃於公元前五四三年。佛經結集有四次:(一)第一次結集在王舍城(佛滅度後的九十天,由摩訶迦葉為首席,主持編輯,參加結集者有五百阿羅漢)。(二)第二次結集在毗舍離城,佛滅度約百年,以耶舍長老為首席,重新扶持禁戒。(三)第三次結集,由阿育王召集,在波吒利弗多羅城舉行結集大會。在公元前二五零年,由目犍連子帝須為首席。這次的結集,經藏、律藏、論藏,均已完備。(四)第四次結集,是由迦膩色迦王所召集,在迦濕彌羅。在公元七十年,由婆須密為首席,這次結集造毗婆沙論二百卷。集有部之大成。三藏十二部:三藏即經、律、論。十二部即佛說經分為十二類,亦稱十二分教。⑴長行,⑵重頌,⑶孤起,⑷譬喻,⑸因緣,⑹無問自說,⑺本生,⑻本事,⑼未曾有,⑽方廣,⑾論議,⑿記別或授記。把十二部經,用七言四句偈說:長行重頌並孤起,譬如因緣與自說,本生本事未曾有,方廣論議及記別。
推薦閱讀:

相學簡明快看相識人名詞集解下
黨報評「藍瘦香菇」:濫用網路流行語是種病
擇吉日用語名詞解釋
宋詞鑒賞:樂婉名詞賞析
紫微斗數名詞介紹

TAG:名詞解釋 | 佛學 | 解釋 | 學名 | 名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