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乘無量壽經  (第一二0集)  2001/5/19  新加坡佛教居士林  檔名:02-034-0120

主講人 : 淨空法師

大乘無量壽經  (第一二0集)  2001/5/19  新加坡佛教居士林  檔名:02-034-0120

  請掀開經本,《科會》第三十面,倒數第三行:

  【法藏成佛。號阿彌陀。成佛以來。於今十劫。今現在說法。有無量無數菩薩聲聞之眾。恭敬圍繞。】

  這三小段是現正報、現說法、現度生,在本經與《彌陀經》上都是屬於很重要的一段經文。前面我們讀到,世尊為我們介紹,法藏菩薩是為了酬願度生,示現在西方極樂世界,這個西方是我們閻浮提的西方,是娑婆世界的西方;有世界名曰極樂,我們在《彌陀經》裡面讀到,「有佛號阿彌陀,今現在說法」。過去蕅益大師就是在這一段經文裡面肯定西方極樂世界,所以改他的號叫「西有道人」,告訴我們,西方世界確確實實有,決定不是假的。

  今天接著我們看,西方世界有了,有佛號阿彌陀,『法藏成佛,號阿彌陀,成佛以來,於今十劫』,這些開示,我們決定不能夠疏忽,它的意義非常的深遠。法藏菩薩在西方極樂世界示現成佛,諸位一定要聽清楚:示現成佛。就如同我們本師釋迦牟尼佛一樣,釋迦牟尼佛三千年前在印度示現成佛,佛在《梵網經》裡面告訴我們,他這一次在我們這個人間示現成佛是第八千次;由此可知,世尊久遠劫就成佛,不是這一生才修行證果。同樣的道理,阿彌陀佛也是久遠劫就成佛,這一次是在我們娑婆世界西方,距離我們十萬億個佛國土,在那邊建造極樂世界,示現成佛。建造世界也是示現的,成佛還是示現的,決定不是剛剛在那邊修行成佛,我們要這樣看,那就錯了;久遠劫就已經成佛。『現在』,這個「現」是示現。佛教導我們修行,決定要給我們做一個榜樣,示現一個榜樣,這是增長我們的信心,希望我們在這一生當中決定成就,用意不外如是,我們應當要能夠體會得到。

  為什麼要示現成佛?這個意思我們不能不清楚。佛教我們修學的次第,總的來說,第一個要發心,發菩提心。什麼叫菩提心?菩提是梵語,中國的意思是覺悟,換句話說,要發覺悟的心。凡夫不覺,不但我們一般人不覺悟,六道眾生都沒有覺悟;六道包括欲界天、色界天。甚至於十法界的眾生也沒有徹底覺悟,十法界包括聲聞緣覺、十法界裡面的菩薩、佛。無論我們看天台或者看賢首,教義裡面都說得很明白,十法界裡面的佛沒有見性。「明心見性,見性成佛」,這個明心見性的境界,是破一品無明,證一分法身,那就不是十法界裡面的佛,到一真法界,超越十法界了,那就是天台大師說的分證即佛。由此可知,十法界裡面的佛、裡面的菩薩,是相似位,「相似即佛」;六道裡面的,那頂多只能到觀行位佛、名字位佛;智者大師講得很清楚、很明白。

  真正覺悟不容易,所以圓初住的菩薩叫「發心住」,真正發菩提心。什麼叫菩提心?我們用四弘誓願來介紹,大家印象比較深刻、比較好懂。四弘誓願第一願,「眾生無邊誓願度」,我們有沒有發這個心?我們看到眾生,許許多多眾生看到不順眼、不喜歡,那是不是眾生無邊誓願度?「哪些眾生我不度他」,可不可以這麼說?只要有一個眾生,你不喜歡他、討厭他、瞋恨他、不想度他,你就沒有菩提心。那你們學佛,縱然修得有成就,也修成菩薩,也修成佛,告訴你,你只是觀行位佛、觀行位的菩薩,相似位佛、相似位的菩薩;分證沒有。相似就是有一點像,不是真的,十法界裡面的菩薩跟佛不是真的,相似位;沒有發菩提心。大乘教裡面常說,小乘的阿羅漢、辟支佛,在三德秘藏裡面只得半個「解脫」,「法身」、「般若」他們都沒有。為什麼?菩提心沒有真正發出來,這個道理我們要懂。

  我們在這一生當中,活在這個世間,目的何在?意義何在?如果常常反省、常常檢點,覺悟的心就容易發現。如果我們在這一生當中沒有遇到佛法,那是沒有緣。佛法裡頭常講「善根福德因緣」,《彌陀經》上說得好,「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沒有機緣遇到佛法,這是沒有緣分。我們這個緣分具足,我們這一生當中能不能有成就,就在善根福德。如果善根福德少,我們培養來得及,只要以大乘經教長時間的薰習,能有十年八年,我們在古大德修學過程當中,往往看到他成就了,有二十年成就、三十年成就。如果善根福德具足的,大概總是三年五年就成就,宗門裡面看到很多,參禪大徹大悟,教下大開圓解,念佛理一心不亂,這是真正成就,在一生當中契入分證位。這個目的達到了,人生的意義鮮明,是我們應當要學的。

  法藏菩薩為我們做榜樣,我們讀了之後,就曉得應該怎樣去學習。我們常常勉勵同學,一定要記住佛陀的教誨,培養自己純凈的心、純善的心,這個重要!《十善業道經》裡面,佛教菩薩,給龍王說的,就是給我們大家說的:「菩薩有一法,能離一切世間苦」。我們看到這一句,很動人,非常受感動。一切世間苦,就是十法界。什麼法?「晝夜常念善法」,我們心善;「思惟善法」,我們思想善;「觀察善法」,我們行為善。又勉勵我們,務必要令善法念念增長,「不容毫分不善間雜」,這都是基本的教誨,我們從這個地方奠定基礎。如果我們生活在順境,所接觸的都是善知識、都是善人,這個不難。必須在逆境惡緣:逆境,生活的環境不好;惡緣,所遭遇的都不是善人,都是來給我們找麻煩,毀謗我們,嫉妒我們,傷害我們,侮辱我們;我們在這個環境當中怎麼辦?常念眾生善!記住,六祖能大師在《壇經》裡面教導我們:「若真修道人,不見世間過」。我們在逆增上緣裡面提升了自己境界,那也是善知識,都是幫助我們提升,我們怎麼可以埋怨別人?惡緣裡面,諸位要曉得,他本來不惡,一切眾生皆有佛性,他怎麼會惡?中國古時候教學,《三字經》頭一句就講:「人之初,性本善」。「人」是泛指一切人,性本來都是善的,他為什麼變成不善?偶爾迷惑了。為什麼以不善的行為對我?他誤會了。決定不可以怪人,聖人跟凡夫不同的地方,凡夫念念都是別人錯,我對;聖人念念別人對,我不對。別人毀謗我,他為什麼要毀謗我?是我做得不好;他為什麼要侮辱我?是我做得不夠好。時時刻刻回過頭來,反省檢點改過自新,決定不可以說別人不對、別人有過失,那我們永遠沒有自新的機會,我們到哪裡去修?

  必須要知道,在佛法裡面從初發心到如來地,天天在改過,天天在懺悔,天天在自新,我們同學必須牢牢記住。這樣去修學,我們心裏面做到純凈,一絲毫污染都沒有,別人對我們的好處,滴水之恩,念念不忘。別人對我們再大的惡的行為,決定不要放在心上;放在心上,把自己的清凈心變成染污了,把自己純善的心也都破壞了,這個損失太大太大,一定要認識清楚。如果我們不把它放在心上,我們自己自度,同時也度了他,怎麼說度了他?他給我的增上緣,我向上提升一步,是靠他的功德、他的助緣;沒有他這個助緣,我怎麼能向上提升?《金剛經》大家念得很熟,《金剛經》裡頭有個故事,忍辱仙人被歌利王割截身體,這個故事詳細的記載是在《大涅盤經》裡面,《金剛經》是引用,沒有細說。歌利王是個惡王,歌利是梵語,翻成中國話就是君、惡王。忍辱仙人感激他,不但不怨恨,感激,為什麼?忍辱波羅蜜圓滿了。你想想看,如果不遭遇到歌利王這樣的毒害,忍辱仙人修忍辱波羅蜜不能圓滿,這是增上緣、是善知識。忍辱仙人知道,我們凡夫不知道。凡夫遇到這個事情,滿腔的怨恨;怨恨,自己要墮地獄,來生要報復,這樣的冤冤相報沒完沒了,這個錯了。你看看忍辱仙人,他歡喜,他忍受,他絲毫沒有把這個怨恨放在心裡,心地清凈善良,他成就了。而且還發願,我將來作佛第一個度你,為什麼第一個度你?你對我的恩德太大了!你們能懂嗎?這裡面的意思太深了。忍辱仙人是我們本師釋迦牟尼佛的前身,釋迦成佛了,第一個就度歌利王,歌利王就是憍陳如尊者,知恩報恩。

  會修行的人,順境、逆境,善緣、惡緣,無一不是提升自己境界,無一不是幫助你快速的成就,這個道理深,很深很深!一定要細心去體會,我們就知道如何學習。心清凈,身就清凈,身心清凈,世界就清凈,環境就清凈。什麼叫凈土?什麼叫穢土?土哪有凈穢?身哪有清濁?都在一念之間。大乘經上佛常給我們說,說得很多,「一切法從心想生」:西方極樂世界是我們一念清凈心生的,娑婆染濁世界是我們一念染污心生的。我今天把染污的心轉變成清凈的心,我現在居住這個世界是清凈國土,沒有污染,我們手拉手、肩並肩坐在一塊,我住凈土,你住穢土,確實是如此!釋迦牟尼佛當年示現在世間,他住的是常寂光土,他住的是實報莊嚴土,我們跟他在一起向他請教,我們住的是五濁惡世,他可不住五濁惡世;他示現在五濁惡世,不住五濁惡世。我們得學這個本事,得學這個能力。心清凈,身就清凈,心是第一。

  不僅是宗門祖師大德常常教誨我們,從根本修,根本是修心,教下也不例外。凈宗的修學,《觀無量壽佛經》上教導我們「凈業三福」,這是修學的基礎。凈業三福經上說得多清楚,這三條是「三世諸佛,凈業正因」,三世諸佛所修學的法門可不一樣,無量無邊的法門,都離不開這個基礎,這是根基。有同修問我,我常常遇到這些問題,怎樣才能往生凈土?我依照經教為大家解答,三福頭一條人天福報,「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你把這四句做到,你是善人,經上講的善男子善女人,那是有條件的。什麼叫善?你這四條真的落實了,真做到了,你是小善,是善男子、善女人;你念佛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這四句就是菩提心,不具足就是了,生凡聖同居土。如果你具足兩條,「受持三皈,具足眾戒,不犯威儀」,你能夠再具足這個條件,念佛求生凈土,生方便有餘土。

  能具足第三條,第三條頭一句,「發菩提心」,你就曉得,「深信因果」這個因果不是普通的因果,念佛是因,成佛是果。在《華嚴經》裡面,這是什麼菩薩境界?地上菩薩。我們在經上讀過,地上菩薩,從初地到等覺十一地,「始終不離念佛」,始是初地,終是十一地。學佛無論修學哪個法門,果報在華藏世界,在華藏世界修到初地菩薩了,專修念佛法門,所以叫「深信因果」;你讀《華嚴經》就恍然大悟,「始終不離念佛」,要記住:初地是始,等覺是終。「讀誦大乘,勸進行者」,這就是弘法利生。前面二福只有自利,沒有利生;最後一條有利生,「勸進行者」,弘法利生,自行化他。這樣念佛求生凈土生實報莊嚴土、生常寂光土,不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嗎?所以同修們要記住,不是說我念佛就能往生,其實念佛往生是沒錯,你們現在把念佛這兩個字意思搞錯了,怎麼念?口念,心不念,「口念彌陀心散亂,喊破喉嚨也枉然」,古大德講的。你一天念十萬聲二十萬聲,也是白念了,枉然。

  「念」佛這個念,中國的文字是智慧的符號,「念」那個字怎麼寫?今心,今是什麼?現在,現在心裡頭真有佛,這叫念佛,不一定在口上。大勢至菩薩講得好,「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心上真有佛。那心上有什麼樣的佛?心上有個佛像、天天看佛像,有沒有用?有用,這一生不能成就,只能在阿賴耶識裡頭種個佛種子。那要怎樣才能成就?經是佛,經典裡面所講那些道理是佛心;經典裡面教我們怎樣生活,教我們怎樣工作,教我們怎樣處事待人接物,是佛行。心同佛心,願同佛願,行同佛行,這個人叫念佛,這個人真念佛,哪有不往生的道理!所以念佛是心同佛心,願同佛願,行同佛行,這個人叫念佛。念佛兩個字要看清楚,不是口念,是你心上真有,二六時中,永無間斷。我學佛,佛給我們做的榜樣,我要認真努力效法,這才對。

  我們同修當中,希望這一生真正能夠生到極樂世界,法藏成佛就是這一部經典,所以經不能不熟讀。為什麼諸位同修一開始修凈土,我首先勸你把《無量壽經》念三千遍,不是說念三千遍你就行了,不是,那意思錯了。念三千遍的目的是收心。一天到晚胡思亂想,你的心是散亂的,三千遍念下來,你妄念少了,目的是收心。孟子所說的,「學問之道無他,求其放心而已」,是把你放在外面那個亂心收回來,是這麼個意思。一個是收心,第二個是把佛陀的教誨字字句句記在心裡,然後進入第二個階段。第二個階段是我們在一起研究討論,求解,佛在經典裡面教導我們「深解義趣」,這《金剛經》上講的。我們對於《無量壽經》的義趣,你解得愈深愈好、愈廣愈好,所以你要能解、能理解,解透徹了,你才能活用。完全落實在自己日常生活當中,落實在工作裡面,無論從事哪一個行業,行行出狀元,行行都第一,沒有第二的。《楞嚴經》裡面二十五圓通,二十五位菩薩修的法門不一樣,各個第一,沒有第二的;《華嚴經》裡面善財童子五十三參,五十三位善知識代表男女老少各行各業,也是各個第一,沒有第二的。為什麼?佛法教導你智慧圓滿、福德圓滿,所以無論哪一個行業,怎麼會落在第二?

  我們明白這個道理,不但教我們自己同學,我們也勸導其他不同宗教,我跟其他宗教往來,他們很歡喜我,為什麼?我們都第一,沒有第二。我跟基督教往來,佛教第一,基督教也第一;佛經第一,你們《聖經》也第一,平等對待才能和睦相處。我們今天人與人為什麼不能相處?我高你低,你不如我,這個不行。只要有高下,只要有大小,這個世界怎麼會不亂?怎麼可能有和平?人類天天喊和平,天天祈求和平,祈求了幾千年幾萬年,和平也沒有出現。什麼原因?只要人不平,就不可能和平,所以和、平,和是果報,平是因,平等是因;不平等哪來的和平?所以我們今天要求和平,人與人要平等,族與族要平等,宗教與宗教要平等,國家與國家要平等,世界就和平;不平等是決定不可能有和平。

  但是,我們要要求這個世界人人都能放棄高下,這是很難做到的事情。佛教導我們,從我們本身做起,這個方法好。我放下,我對於一切人平等,所以我可以與一切眾生和睦相處,用這個方法感化我們貼邊的人、我們鄰近的人,感化他。只要自己認真去做,我們不為自己,就像佛菩薩一樣,佛菩薩到世間來示現,不是為他自己,他的目的就是為普度眾生。「普度眾生」這個話,初學的同修聽不懂,我們換句話說,普遍幫助一切眾生離苦得樂。世間苦難的眾生多,幫助他離苦得樂。怎麼幫助?自己一定要做一個榜樣,自己只能說,做不到,誰相信你?首先我們自己做到。

  我們展開經卷,依教奉行,最初做確實是有困難。難在哪裡?難在我們煩惱習氣太重,無量劫累積的習氣,怎麼可能短時間就把它改過來?不可能!可是我們看看古大德能改,諸佛菩薩示現的能改,我們肯定我們可以改正。釋迦牟尼佛在我們這個世間所示現的、所講的,如果我們這個世間人做不到,那佛說這些話就對不起我們,為什麼?吊胃口,開玩笑,佛怎麼可以做這個事情?只要是世尊在這個場所說的,我們這個世間人肯定能做到。我為什麼不努力?我為什麼不認真干?肯定能做到!點點滴滴我在做。我們同修當中讀過《了凡四訓》的人很多,現在馬來西亞那邊同修把它做成電視劇,製成兩個光碟,我相信看的人很多。你們看看了凡先生他那個改過修善,那是我們一個寫照;起初難,改他的習氣,想修三千樁善事,十年才完成,這不是給我們示現嗎?他只要有毅力,只要有決心,只要不間斷,終有一天成功。接著再許做三千樁善事,四年就完成了,這一種進步,確實是像幾何級數一樣,愈往後愈順利。

  我自己學佛五十年了,我給同修們說,我不如袁了凡,了凡先生那一身的毛病我統統具足,了凡先生還有一些好的地方,我都沒有,比不上人家。我學佛的確一般人講運氣不錯,我頭一本念的就是《了凡四訓》,念得我非常感動,我學他反省、改過自新。他用十年根基扎住,我用了二十年的時間。我講經今年四十二年了,前面十年講經很辛苦,要用很多時間預備,十年之後才得心應手,左右逢源。要專精!要相信老師的教誨,老師教導我們一門深入,長時薰修,教導我們用至誠感通,求感應。所以十年之後,初得小自在;二十年之後,那就相當自在;三十年之後,跟諸位說,得大自在。如今四十年了,愈來愈歡喜,愈來愈自在,愈來愈快樂,真干!佛不欺騙我們。

  苦從哪裡來的?從迷惑來的;樂是從覺悟來的。我們決定要舍迷求悟。悟是明了宇宙人生真相,明了了,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明了了,人與自然環境關係明了了,人與天地鬼神關係明了了。明了則不迷惑,知道怎樣處事待人接物,怎樣與天地鬼神交往,怎樣與諸佛菩薩感應,那哪能不自在?在《無量壽經》,這本經好,特別是夏蓮居老居士的會集;原譯本五種,這個本子集原譯本之大成。他會集得最好在哪裡?簡要詳明這四個原則,他真的掌握住。比任何一個原譯本容易讀,不講解你們去念,大意都能明了,這個好,這才能普度眾生。可是我們學習這部經,原譯本要不要看?要看,原譯本要多看幾遍,然後拿著這個,這個等於說五種原譯本的綱要你統統掌握到了,這才能真正得受用,諸位同修學講經,你才會得心應手。原譯本、會集本統統要看,要看得很熟,你才能破除障礙。真正要得心應手,我常說,這個話不是我最初說,古大德講的,《華嚴經》是《無量壽經》的註解;你要不通《華嚴》,這個經要講得很圓融,那就難了;《無量壽經》是《華嚴經》的綱要,是《華嚴經》的總結。這些梅光羲居士在序文裡面寫得很詳細,這是民國初年我們佛門著名的大德,南梅北夏。

  所以我們學佛在哪裡學?一定要依靠經典。佛的四依法,依法不依人,法是經典,是我們第一個依靠,第一義、根本義。參考古今大德的註疏,看看他們修學的心得報告;他們的註解就是他們的心得報告,提供我們做參考。我們決定要依經文,會集本也決定要依原譯本,這樣才不至於迷失方向,才不至於走錯路。最重要的要有正信、正解、正行,行就是落實,字字句句都要落實,落實在日常生活當中,落實在平常應酬之中。

  阿彌陀這個名號功德不可思議,這個名號全是梵文音譯的,翻成中國意思,「阿」翻作無,「彌陀」翻作量,「佛」翻作覺,「阿彌陀佛」什麼意思?無量覺。所以,這個名號是一切諸佛如來的德號。你們想想看,哪一尊佛不是無量覺?每一尊佛都是無量覺。由此可知,佛的名號無量無邊,以阿彌陀為根本的第一個名號。釋迦牟尼佛也是無量覺,在我們這個世界不用「阿彌陀」,用「釋迦牟尼」,什麼意思?我們這個世間人得看看他害的什麼病。佛菩薩的示現,佛菩薩的名號,佛菩薩的說法,無非是替眾生治病而來的。我們現前這個世間眾生的病,缺乏愛心,缺乏慈悲心,所以名號用釋迦。「釋迦」的意思是仁慈、能仁,這是佛教導我們,我們對待別人決定要仁慈。特別是對待我們不好的這些人物,毀謗的、嫉妒的、障礙的,甚至於陷害的,一定對他要仁慈,決定不能有一個惡念,我們才是釋迦的學生。這是對人。對自己,「牟尼」,牟尼的意思是寂滅,寂是寂靜。「寂靜」大家很難懂,我們把意思說淺一點,「清凈」,這諸位好懂,對自己一定要清凈;滅是什麼?滅煩惱,我們用《華嚴經》上面的話來說,妄想分別執著這個要滅,儘可能的把妄想分別執著降低。

  所以我勸同學,真正想成就,決定不要看電視,不要看報紙,不要聽廣播。為什麼?這些東西都是染污,統統離開了,你們處的世間天下大亂,我的世界天下太平,沒事!你看那些東西,事情就多了,不看不就沒事嗎?你為什麼要去多事?現在我還常常看到許多同學一天到晚抱著電話,這個無線電話電波傷腦筋,那個電話打太多了,我聽說那個人頭半邊都痛。多話不如少話,少話不如無話,有這麼多話好說的嗎?那電話沒有發明的時候,你為什麼就清凈?什麼叫妖魔鬼怪?這東西叫妖魔鬼怪,無線電話是妖魔鬼怪,電視機是妖魔鬼怪,報紙是妖魔鬼怪,雜誌是妖魔鬼怪,天天跟這個東西接近,你的麻煩可大了。

  諸佛菩薩心地清凈,一塵不染,他對於世間一切法知不知道?給諸位說,比你們天天去注意這些資訊的人,他還清楚,他不需要。我們天天搞這些資訊,有時候還判斷錯誤;他一天到晚閉著眼睛,如如不動,他觀察的清清楚楚,一絲毫錯誤都沒有。我們為什麼不學這個本事?我很少接觸外面資訊,我遇到有一些電視台來訪問的,我對答沒有障礙;他不問,我不知道,他一問,我都知道。清凈心重要!比什麼都重要!佛法到最後明心見性,入佛境界,最後只有三門,無量無邊的法門到最後只有三個門,這三個門就是覺、正、凈,我們今天講皈依三寶。《壇經》裡面六祖大師我非常佩服,他老人家講三皈依,他沒有說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唐朝那個時候,他不用這個說法。我讀了這個經之後就想,他為什麼不用這個說法,可能那個時候,大家對於皈依三寶已經有偏差、已經有誤會,所以他不講佛法僧,他講皈依覺、皈依正、皈依凈。然後來解釋:佛者覺也,法者正也,僧者凈也,這個解釋多好!

  所以到最後三門,禪宗、性宗走覺門,大徹大悟入門;教下走正門,正知正見,大開圓解;凈土宗跟密宗走的是凈門,清凈心。在外面沒有進去是單門,進去是一樣的,一個得到,三個都得到。我們要明了自己的根性,三門裡頭選一門,一門深入,但是對於不同的行門,決定要尊敬。你要說我這一門好,他那一門不如我,你能不能進得去?進不去。為什麼?你只要有這個念頭,你是邪知邪見,你的心不覺,你的心不正,你的心不凈,無論修哪個法門都不能成就。一定要像《華嚴經》上,五十三位善知識,他們修的法門不一樣,對待其他的法門,無一不是自己謙虛、讚歎別人。我們中國古大德常常教導我們,「若要佛法興,唯有僧贊僧」;我們要希求世界和平,那我們必須要懂得宗教互相讚歎,決定沒有毀謗。

  阿富汗的回教把佛教兩尊石雕的佛像炸毀,那個時候我正好在香港,鳳凰電視台來採訪,就要我對這個事情加以批評。那回教徒做的,我的解答是這是出於誤會,他們並沒有做錯,他誤會,他不了解事實真相;我只感覺得很遺憾,我沒有怪罪他有錯誤。他什麼地方誤會?他不知道他們供奉的上帝阿拉,他不曉得釋迦牟尼佛是阿拉的化身,他如果知道釋迦牟尼佛是阿拉的化身,他也會頂禮膜拜。「十方三世佛,共同一法身」,在我們佛法裡面講,應以什麼身得度,就現什麼身。佛菩薩應以阿拉身得度,就現阿拉身;應以基督身得度,他就現基督身。我看每一個宗教神都是佛菩薩的化身,這樣多平等,這樣多和睦!問題馬上就化解,就擺平了。

  那一天他們董事長看到這個,來跟我說,他說:「法師你講得好,比一般人的批評都好,非常溫和。」我們要求社會安定、世界和平,不要引起衝突,不要自生麻煩,我們講的話句句都是實話,都是事實真相,哪有不能和睦相處的?他把佛像炸毀,我們不怪他,怪我們自己,我們佛教徒沒有把這些道理向世間人講清楚、講明白,使他產生誤會。他把這個佛像炸毀的過失,過失在我們佛教徒,不在他。你們想想我說的話有沒有道理?責怪他,錯了!凡事要反求諸己。我們自己沒有做好,人家說我們供佛像是迷信,拜偶像,我們能怪他說錯嗎?他確實沒有說錯。錯在哪裡?錯在我們,我們沒有把供奉佛像的意義跟他說清楚。我們講解清楚,他就明白了,恍然大悟了,不至於說我們是迷信,也不會說我們是多神教。

  我們供奉釋迦牟尼佛,我們是紀念老師。我們今天接受這麼好的教誨,是他老人家傳給我們的,這是報恩,知恩報恩,念念不忘,是這個意思。為什麼見他要磕頭禮拜?磕頭禮拜是我們自卑而尊人,我們見老師這樣子自己卑,尊重他。要把自卑尊人用在日常生活當中,我們對於一切人都尊重,對一切眾生都把他當作佛來看待,這是佛教導我們。經上大家都念過,一切眾生是我們過去父母、未來諸佛;「一切眾生皆有佛性」,凡是有佛性的,當然他要作佛,這個我們在大乘經上常常讀到。《華嚴》、《圓覺》裡面說得更好,「一切眾生本來成佛」,這個話我們不好懂,這個話法身大士知道。他怎麼說「本來成佛」?一切眾生的根性是佛性,諸位要是細讀《楞嚴》就明了。我們六根的根性,在眼曰見,在耳曰聞,在鼻曰嗅,見聞覺知是真性,這是佛性。諸佛如來看一切眾生,他看性不看相,所以一切眾生本來成佛。我們凡夫錯了,凡夫是著相不見性。

  性是真誠的、性是清凈的、性是平等的、性是正覺的、性是慈悲的,一切眾生本來具足,現在也沒有失掉。我們今天的真性在,就在現前,但是它起作用的時候起了障礙,真誠心沒有了,虛偽現出來了,這是什麼?無明障礙了。無明煩惱、塵沙煩惱、見思煩惱,是這個東西障礙住它,所以它起作用,這作用就起了偏差,就有錯誤。但是這些無明煩惱是虛妄的,不是真實的,自性裡頭本來沒有的。本來沒有,當然可以斷掉,本來有的,當然可以恢復,這肯定的。我們學佛從這個地方建立信心,堅定不移的信心,我們的煩惱習氣可以斷,我們的根本無明可以斷。我們心性裡面,無量的般若智慧、無量的德能、無量的相好,如同諸佛如來無二無別,肯定可以現前。就怕自己不幹,從哪裡干起?在日常生活當中要把自己壓低,先從這裡干起。儒家也說,《禮記》開頭是「傲不可長」,我們先學這個,先學謙虛,先學恭敬;普賢菩薩教給我們修學十個綱領,頭一個「禮敬諸佛」,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不能不學。

  在佛寺裡面諸位常常看到《儀規懺本》,「一心恭敬」,「一心頂禮」、「一切恭敬」,你們看看這些話,「一切」是沒有分別,我們對人要像對佛一樣的恭敬;不但對人,對一切動物也要像對佛一樣恭敬,我們跟動物溝通!你們在家庭裡面,特別是廚房,蟑螂螞蟻這些小蟲很多,學佛的同修都來問我怎麼辦?溝通,跟它交朋友,彼此互相尊敬,互相幫助,問題不就解決了?不能殺,愈殺愈多,結的冤讎愈結愈深,愈結愈廣,生生世世殺來殺去,搞不完,一定要溝通。「至誠感通」,「精誠所至,金石為開」,小動物會懂的。我跟它們溝通,我遇到它們都合掌,「螞蟻菩薩,蟑螂菩薩,我們各人有各人的生活環境,希望我不障礙你,你也不障礙我。」它來都找東西吃的,「你需要吃的東西,我供養」,我供養在院子外面,真的都去了,一個看不見了。不可以殺!所以你要懂得,它到我們房間裡面來,也是來觀光來旅遊的,它也是來看新奇,用這一種心看待它,歡喜!我們跟它歡喜,它對我們也歡喜。

  不但動物能溝通,植物都通人性。我們在山上種菜種花,我們愛護它,菜、花長得特別好,它供養你,回報!我們種絲瓜,絲瓜種得很大,老了沒有看見,去採的時候沒有看見,這個絲瓜託夢給悟謙法師,它說它已經長得太老,趕快去采它。第二天悟謙法師去找,果然找到,很大的,都不能吃了,那留了作種。跟植物都能感通,和睦相處,就是一個真誠心。決定沒有私心,沒有妄念,不可以存絲毫傷害一切眾生的念頭。

  怎樣達到身心清凈、達到純凈?我常常勸導同學們,我們對於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控制的這個意念要消除,不可以有。不能有控制的念頭,不能有傷害的念頭,不能有佔有的念頭。你要問為什麼?這都是佛教的。佛為什麼這樣教給我們?「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你可以受用,不可以佔有;我在佛經上得到這個啟示,得到這個教誨,所以我一生得受用。無論在哪裡,我要使用權,不要所有權,要所有權累死人。我要使用權,我可以享受,我可以用;這個講堂搭在這個地方,這兩個小時講經,我在這兒使用,我用得多自在;兩個小時,走了之後,這是所有權他來管理,哪裡壞了要修理,是他的事情。為什麼?他所有。所有就累死人,使用很自在。像我們住旅館,我們住一天住兩天,我使用,所有權是那旅館老闆的,這裡面拉拉雜雜事情他要去管理,他操心,我自在。我們一生在這個世間,在這個世間統統是使用權,決定不要有所有權。你房子買下來,自己心裡要知道,我有使用,不要所有。所有可麻煩了,死的時候還捨不得,「我還有房子在」,那怎麼辦?死了以後一定到這個房子裡面去投胎,房子里有什麼東西?有老鼠,有蟑螂,那你不就變老鼠變蟑螂?這房子是你的,你不肯離開。沒有這個所有的概念,脫身好自在,於世出世間一切法裡頭沒有得失,這個人才自在。

  煩惱都是患得患失,得失的念頭打掉,人就得大自在。我們修福修慧,在日常生活當中什麼都不缺乏,相信佛在經上講的,「佛氏門中,有求必應」。什麼都沒有,想什麼,東西就現前;到極樂世界就更自在,想吃的,吃的東西立刻就現前,不要了,不要就化掉了。我們今天沒有到極樂世界,還達不到這個境界,也要做到相似,不能一點都得不到受用,那我們佛不白學了?一定要得真實智慧,要得真實受用。所以有多餘的,盡量去做布施,不可以累積,累積是決定錯誤的,要布施、供養。佛教導我們,我們這一生所受用的財富,是從布施中間得來。布施是因,財布施是因,財富是果報,愈施愈多;法布施是因,聰明智慧是果報;無畏布施是因,健康長壽是果報。我們世間人要想得財富、得聰明智慧、得健康長壽,你就得認真去修這三種布施,修因決定得果。

  我的命中沒有福報,前世沒修,而且還短命,早年給我看相算命,都說我活不了四十五歲;我相信,我家裡好幾代都沒有活過四十五歲的,所以我非常相信。我沒有求壽命,我也沒有求財富,但是我求聰明智慧。現在這三種果報都得到了,佛法沒有欺騙我,我非常感激,我的修學也給大家做個好榜樣。只要如理如法的修學,我常講,學佛的人不老、不生病、不死,到極樂世界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這個臭皮囊不要了,走了。活著走的,不是死著走的;死著走的,錯了,死著走的是走三途六道,那是死著走的;到極樂世界是活著走,不是死著走。所以學佛三樁好事,你要想得這三個果報,那你一定如理如法去修學。

  阿彌陀佛,世尊在這部經上為我們讚歎的,「光中極尊,佛中之王」,這是讚歎到頂峰。釋迦牟尼佛的讚歎,就是代表十方三世一切諸佛的讚歎,我們要相信,相信的人有福。世尊為我們介紹阿彌陀佛,主要就是這部經典,這部經典講得最完全。《觀無量壽佛經》是這部經的補充;對於西方極樂世界的理論給我們補充,因果給我們補充,三輩九品給我們補充。《佛說阿彌陀經》是特別勸導我們修學這個法門,可以說是我們本經的流通分,是勸修的。每一部經典字字句句,義理都是究竟圓滿。我們看到蓮池大師註解《無量壽經》,他那個註解叫《疏鈔》,我們從《疏鈔》裡頭看到,才真正知道《彌陀經》的博大精深,不亞於《大方廣佛華嚴經》,我們對於這個經典,尊重心、仰慕的心,才能夠生得起來。蓮池大師把《阿彌陀經》跟《大方廣佛華嚴經》等量齊觀,他的用意很深,讓我們不可以輕慢凈土;小看了凈土,那就錯誤了。

  我早年到美國講經,美國沒有修凈土的,我是頭一個進去的。但是在前兩年,我不說凈土,為什麼?說凈土引起很多麻煩,一些無謂的辯論,那個毫無意義,免了還省口舌!他們那邊學禪宗,我講《六祖壇經》,我講《金剛經》,我講《永嘉大師禪宗集》,我講僧璨的《信心銘》,全講禪宗,聽的人很踴躍;我也講一點密宗,我的老師章嘉大師是密宗大德,我雖然沒有學,密宗常識我也懂得不少。這樣就是說,你們學的我懂,我不外行。

  第三年我去講《彌陀經》,講凈土。那一年剛剛好我們《彌陀疏鈔》第二遍講圓滿,那個時候用卡式錄音帶,我這部經總共錄了三百三十幾個帶子,一部《阿彌陀經》!我講凈土就把這一套帶子擺在桌上,人家來一看,這麼多!什麼東西?《阿彌陀經》,他們就呆了,不敢說話,以為《彌陀經》很簡單。一天講一次,講一年才圓滿,三百三十幾個帶子,一天講一個帶子,一年才講圓滿,大家一看,沒有話說了;然後我再告訴他們,你們懂的我懂,我懂的你不懂。從此之後美國修凈土的人慢慢就多起來了。現在我們在美國有七家電視台,每天播放我講經的這些錄像帶。我們講的東西,錄的品質一定要好,他們電視台播放,每天一個小時;在台灣播放的,大概一天有四個小時,所以看的人很多。我們現在這個錄像,一定要把品質提升。所以介紹凈宗不容易,我們自己沒有契入這個境界,想把這個東西介紹給別人,的確有相當的難度。

  阿彌陀佛成佛到今天十劫,這個時間不長;我們娑婆世界看到這個時間,這是天文數字;但是在整個佛法時間裡面看,它很短。你們想想,佛在經論上常說,凡夫修成佛,要經歷三大阿僧只劫,這個數字我不在此地說了。三大阿僧只劫從哪一天開始算起?不是從我們現在,我們現在修學不算,從哪一天算起?從哪一天破一品無明,證一分法身;換句話說,圓教初住菩薩這一天算起。第一個阿僧只劫修滿三賢位,十住、十行、十迴向;第二個阿僧只劫修滿七個位次,初地到七地;第三個阿僧只劫修三個位次,八地、九地、十地(法雲地的菩薩)。華嚴會上四十一位菩薩,第四十一是等覺,還沒有算在裡面,只給你算到法雲地,要三大阿僧只劫;沒有證得圓教初住之前不算,如果把這個都加上去,無量劫,無量劫才能成就。此地講十劫就成就,這個時間太短太短了。

  我們再看《觀經》,《觀經》給我們講,凡聖同居土下下品往生,到極樂世界「花開見佛悟無生」,要修多久?十二大劫,十二大劫他就修到明心見性,就修到圓教初住菩薩這個地位。我們想想看,如果不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我們要想修到這個地位,真的是無量劫。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十二劫就成了,這是講什麼?下品下生,業障特別深重的。沒有造這樣重的業障,大概生到西方極樂世界,一般來講都是中輩,或者是下輩的上品;下中品、下下品是造作罪業深重的,沒有造那麼重的罪業的,像我們一般人往生,不會在下下品,不會在下中品,總是下上品之上。換句話說,到西方極樂世界,我們要想修,「花開見佛悟無生」是從凡聖同居土修到實報莊嚴土,「花開見佛悟無生」是實報莊嚴土,在一般講,大概只要三劫到四劫就達到了。這個時間縮得多短!如果你是根性大利的人,剛才我說過,《觀經》三福三條十一句你統統做到,你一生到西方世界就花開見佛,這就是古大德給我們講的當生成就的佛法。

  我們為什麼不幹?難在哪裡?實在說,難在自私自利不肯放下,我們生生世世就吃了這個虧!《金剛經》上講的「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我相」放不下、「我見」放不下,難在這裡。《金剛般若》是法身大士的境界,一開端就講「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那個「菩薩」是什麼菩薩?法身菩薩。「非菩薩」:不是法身菩薩。法身菩薩最低的是圓教初住,別教初地,四相破了。我們今天頭一關要把自私自利放下,總得要常常想著,這個東西害了我們生生世世不能成就。果然把自私自利放下,起心動念不再想自己的利益,想別人的利益,想社會的利益,想國家的利益,想一切眾生的利益,我們這一生當中肯定可以能夠證得小乘須陀洹果、大乘圓教初信位的菩薩,我們能證得。能有這個條件,我們求生凈土,給諸位說,非常可能這一生當中就證得西方世界的實報莊嚴土,很不可思議,這才是我們人生一樁大事。這個世間所有給我,我都不要;別說是人間請我去作皇帝,摩醯首羅天王讓位給我,我都不幹。為什麼?我看得很清楚,那是陷坑,我干那個,這一生當中就不能夠生到實報莊嚴土;不但實報莊嚴土去不了,凡聖同居土都去不了,還得搞六道輪迴。六道輪迴搞夠了!這裡面太苦了!我們要把苦放下、把迷放下。

  我們看到今天人貪財、色、名、食、睡,我們現在看到這些人可憐,佛經上說「可憐憫者」。我們要爭取時間,我們避開這些紛擾,希望在這一生當中決定成就。現前諸位同修有很多發心很難得,都想廣學多聞,沒錯,四弘誓願教給我們「法門無量誓願學」,但是你一定要搞清楚,學法門之前的條件是什麼?「煩惱無盡誓願斷」,你的煩惱斷盡了沒有?煩惱沒有斷盡,就不能學無量法門。所以這是指出一條修學的道路,頭一個發心,把心量拓開,不為自己想,起心動念都想到眾生。所以學佛很了不起,學佛人起心動念想什麼?虛空法界一切眾生。不像世間人,世間人想我這個國家的利益,再擴大,想全世界眾生的利益,這了不起了;在佛法裡頭不行,太小了,佛法起心動念想盡虛空、遍法界一切眾生。我們起心動念、言語造作,要給一切眾生做好樣子、給虛空法界一切眾生做好樣子,這叫大菩提心。這一個大願力在推動著你,你才能斷煩惱,你才能改習氣,你的心愿跟佛接近了,跟佛走一個方向、一個道路,怎麼不能成佛?決定斷煩惱。

  先斷見思煩惱,見思煩惱先斷身見。身見、邊見、見取見、戒取見、邪見,三界八十八品見惑斷盡,你在斷證的功夫上,等於小乘須陀洹;你在智慧與福報上,遠遠超過小乘。為什麼?小乘沒修慧、沒有修福,福慧超過他,斷證等於他。不斷煩惱怎麼行?為什麼祖師大德、這些善知識教導我們,教我們一門深入?一門深入幫助你斷煩惱。大乘法裡面說,先幫助你獲得根本智,根本智是什麼?根本智是定、是清凈心;《般若經》上佛告訴我們,「般若無知」,那個無知就是根本智。所以教你學一部經,一門深入,到煩惱斷盡了,然後教你參學。參學是什麼?參學是無所不知,「般若無知,無所不知」,無所不知就是學法門,「法門無量誓願學」,學法門。

  我們現在搞錯了,他不發大心,他不斷煩惱,一開頭就要學法門,結果學成什麼?都學成邪知邪見。這個話清涼大師說的,清涼在《華嚴經》經題玄義裡面說的,「有解無行,增長邪見」,有解就是你廣學多聞,你自己不斷煩惱,你就變成邪知邪見;反過來,「有行無解,增長無明」,清涼的話。所以解行要並重,解幫助行,行又幫助解,解行永遠相輔相成。從初發心一直到如來地,我知道多少,我就認真做多少,在做的當中,他就開悟,這一悟,就解得更深、解得更廣。煩惱斷得差不多,才可以涉獵其他法門,要懂這個道理。佛祖不騙人,句句都是好話,句句都是真實話,我們相信,不吃虧。凡是修學不能成就的,我常常講,很多人問我什麼原因?我就一句話告訴他:「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佛祖是老人,不聽他的,那你就吃虧了。我們今天能佔一點便宜就是聽話,佛教給我們怎麼做我真干,教我們放下我們真放下,果然得好處,所以老師沒有欺騙我們。

  阿彌陀佛示現在那邊做什麼?『今現在說法』,這一句重要,給我們很大的鼓舞,我們要法門無量誓願學,什麼時候學?到西方極樂世界再學。現在沒有到西方極樂世界,四弘誓願專學前面兩願。一定要發大心,「心包太虛,量周沙界」,要發這個大心,要包容,要斷煩惱,要斷習氣。到了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今現在說法,無量無邊的法門到極樂世界再學。所以我這個四弘誓願,我就學前頭兩條,後面兩條到極樂世界再學,學法門、成佛道是到那邊的事情。我把它分兩段,一生專搞一樣,作專家,不要去作通家。

  有一些同修知道,早年星雲法師佛光山開山的時候,辦了一個佛學院,東方佛學院,請我去做教務主任,我做了十個月,以後我們兩個意見不對,我就離開了。那個時候學生有一百多人,我給他建議,三個同學一個組,專學一部經,我這樣來教法,專學一部經。他說這不像佛學院,我說是不像佛學院,但能夠收到最好的效果。他想想也沒有錯,還是不贊成。佛學院里一天上幾門課,學生頭腦是亂的,第一個鐘點講《金剛經》,第二個鐘點換《楞嚴經》,他頭腦不知道在哪裡好,一天學好幾部,沒有結果。我的方法,這老師教給我的,我們就學一門,一天到晚想就是這一部,連作夢也是這一部。一部經如果你下十年的功夫,你專學、專修、專弘,你就變成專家。我那個時候分析給他聽,學《彌陀經》的,他就是彌陀佛;學《普門品》的,他就是觀音菩薩;學《楞嚴經》的就是首楞嚴王。

  佛光山要是用這個方法,這樣下來的時候,佛光遍照世界,各個都是專家。我把這個概念在此地培訓班裡傳授給你們同學,你們要牢牢記住,其他經論可不可以看?可以看,看是幫助你理解自己學的這部經,幫助你把這部經講得更圓滿、講得更好,這你有成就。一門深入,你心是定的,絕不好高騖遠,一定記住,「法門平等,無有高下」,佛在《金剛經》上說的,絕對能夠幫助你斷煩惱、證菩提,幫助你明心見性;你搞多搞雜,你腦子亂掉了,心亂掉了,你一無所得、一無所成,這個可惜!所以無量無邊法門我不是不想學,我想學,到西方極樂世界再學;沒有到西方極樂世界,我就搞一門,我的心永遠是定的,永遠純凈,永遠純善。

  後面這一句,『有無量無數菩薩聲聞之眾,恭敬圍繞』。西方極樂世界還有聲聞嗎?不但有聲聞,也有人天,哪些人?凡聖同居土的是人天,方便有餘土的是聲聞。諸位要知道,這聲聞不是真的聲聞,人天不是真的人天,都是菩薩。菩薩為什麼說聲聞、人天?人天是見思煩惱沒有斷盡,帶業往生的;聲聞是塵沙煩惱、無明煩惱沒有斷盡,叫他做聲聞,是這麼個意思。他帶業,他的業沒有斷盡,所以稱他為聲聞,稱他為菩薩,是這麼個道理。

  我們在四十八願裡頭讀過,生到西方極樂世界的人,「皆作阿惟越致菩薩」,經文怎麼會跟本願相違背?這一點諸位同修要體會得,要斷疑生信!所以講聲聞、講人天,類似其他世界這一類的菩薩,見思煩惱還沒有斷盡、塵沙煩惱沒有斷盡的,是這個意思,統統是阿惟越致菩薩;阿惟越致是不退轉。這個非常非常希有難得,其他世界修行總是進進退退,唯獨到西方極樂世界永不退轉,這是西方世界第一殊勝,我們應當要爭取。今天我們就講到此地。

 


推薦閱讀:

李顯龍訪華背後——新加坡為什麼現在向中國認慫?
為什麼新加坡會發生近四十年來首次騷亂?
想在兩、三年後去新加坡國立大學留學,該如何準備?
NUS(新加坡國立大學)就業競爭力如何?能否和美國 Top20 的相比?
無量壽經  (第十九集)  1989/4  新加坡  檔名:02-003-0019

TAG:新加坡 | 佛教 | 大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