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要簡化漢字?
為什麼要簡化漢字?
今日讀繁體《詩經》,發現許多美好的字和辭彙如今都看不到了,比如草字頭的許多字,都不認識,只能揣摩著是哪種植物……好可惜啊,繁體字能恢復嗎?
(摘錄幾位網友的討論供大家參考)
亞歐研究 寮
文史專欄作家 職業法律人最正經、最有趣、最一本道的嚴肅亞歐史研究。
漢字是由象形文字發展出來的,所以「一字多形」的情況既非常正常,也不可避免。從甲骨文開始,漢字字體漸漸發展到金文、篆書,後於漢朝定型成隸書,最後發展出楷書、行書、草書,這一發展歷程本身便是由繁入簡的過程。從這個角度來看,漢字的簡化歷程自古以來便存在——當然,這也是世界上大多數象形文字的共性。
簡化漢字的好處不言而喻:容易學習、方便使用。尤其是古人在使用行書、草書等字體書寫的時候,簡化的寫法融匯到了絕大多數漢字,一方面導致同一漢字不同寫法(筆順上也有改變),另一方面便出現了大量的簡化字、異體字。
這些簡化字和異體字長期沒有「合法」的地位,但因為筆劃簡單,故在民間通用並為人所喜愛,尤其是文化水準不高的平民百姓。第一個官方認可簡化字的時代是太平天國時期,其官方印璽中便出現了很多之前只在民間流行的簡化字。民國時期成立了國語統一籌備委員會,其重要任務之一便是「書同文」。這時的書同文與秦朝不同,不僅要統一文字,更要讓老百姓方便使用,所以大規模簡化漢字的思潮開始盛行。
1934年,《搜采固有而較適用的簡體字案》得到通過,同年《簡字標準字表》及《550俗字表》發表。民國時期的簡化方案最明顯的「後遺症」就是台灣人在寫「臺灣」時通常會寫成「台灣」,畢竟是日常用字,誰會有心寫那麼複雜的漢字呢?
由此可知,之後大陸的簡化也只是漢字千百年來發展的正常流程而已。不僅是大陸在簡化,日本也在做這件事,只是日本漢字的簡化相對保守,而大陸比較張揚。
一往文 學
一往文學,專註古代歷史文化趣事,擅長古代文學考研規劃指導。
說到簡化字,人們往往會有種誤解,認為這是新中國成立以後做的事,甚至不少人以此立論憤激地批評說我們丟了中國文化之魂。殊不知,這些人連基本的常識都搞錯了。
簡體字,應該理解為一種簡化形式的漢字,是針對繁體字而言的,它產生的基礎和目的主要是為了方便人們識別、書寫和傳播。古代有異體字,就是一個字有多種寫法,都不算錯,但從外形上看確實不一樣,筆畫少的叫簡體,筆畫多的叫繁體。
簡化字的歷史甚至和甲骨文一樣漫長,這是可以想見的,當一個特別難寫的字剛出來時,人們為了節省時間和精力,會對它進行簡寫,只要別人能看懂即可。所以現在去看甲骨文、金文中,就有不少簡體字。據統計,現在使用的簡體字有80%都是從古代傳下來的,所以如果你去看明清時代的小說,即便沒有專門學習過繁體字,依然可以看懂講了什麼故事。
空口無憑,我們舉幾個例子。簡體字中的「漢」來自漢代的草書,在東漢《章帝千字文斷簡》中就有這個字。來自漢代魏碑刻上的簡體字還有「萬」、「來」、「無」、「干」等。在古代,這些簡體字因為不如繁體「規範」,所以還是流行在民間居多,一些高文大冊、大雅之堂的正式場合用的仍然是繁體字居多。
這種情況也很容易理解,不知道你們高中的數學老師有沒有在寫「增函數」的「增」的時候以一個「左土右中」的字來代替。這種寫法,不需要解釋,因為它遵循了形和音的雙重規律,一想就能知道是什麼,但它卻是是不規範的。
簡體字歷來有之,從漢魏六朝的碑刻、唐代的寫經、宋代以後的民間文學作品、近代解放區創造的「解放字」等等,都是簡化字的來源。所以,簡化不是來自一時一地,也不是某幾個人拍桌子就能決定的。它是歷史的產物,也是歷史的必然。建國後,為了使更多人能短時間內掌握常用字,對筆畫數多的字進行簡化,也是必由之路。從長遠來看,我們是因此受益了,而不是文化受損了。
當然,怎樣對字形進行簡化,以及在簡化的過程中儘可能保持字的原意,也是文字簡化可以考慮的事情。
霜哀之 傷
簡化字從某方面講可以說是個歷史問題。古代的時候因為讀書是少數人的事情,漢字也很不規範,不規範到什麼程度呢?錯別字就別說了,還有很多人自己造字。這樣的結果就是很多字沒人知道他們到底該讀什麼,一人一個讀法,而且還有一些誰都不認識的字冒出來。辛亥革命後很多學者都對漢字嗤之以鼻。為什麼?西方人的科技傳播速度要大大快於中國,因為字母很好學,而中國文字的性質讓廣大人民群眾都不識字。沒有文化,落後,想改革都很難在人群中實行。於是很多就提出了廢除漢字,實行拉丁字母。不光中國那時強烈要求改革文字,後來的韓國,日本全都刪去了大量的漢字,尤其是韓國,他們現在的拼音文字都是後創的。(當然,隨著亞洲的發展,韓日後來都恢復了一些漢字,因為他們發現刪去漢字很多古文都讀不懂了。這是後話,我現在給大家講的是那段中國人強烈要求改革漢字的歷史。)
當時很多人甚至提倡徹底廢除漢字,比如魯迅,瞿秋白。當然現在看來這是過激的言論。
拋去這段歷史不談,漢字必須簡化!為什麼?我告訴你如果漢字不簡化,現在你要面對的不是大概3500字的常用字,而是大約90000字的繁體字!如此大的字量,你要多久才能掌握,簡單讀個報紙你就會發現很多不認識的字需要查字典,這要浪費多少時間?!
另外我再說一遍,台灣也有簡化字,它如果不簡化,它要面對的也是90000字,各位可以去查查看。(我雖然不知道,但堅信台灣常用字絕沒有90000個!)
另外有人多簡體字不方便因為網站看不懂,我告訴你現在亞洲字型檔中早已經收納了簡體字。連韓國日本也全收納了。韓日甚至以大陸的簡體字為基礎修改他們文字中的漢字部分。
再退一萬步說,簡體字是在繁體字基礎上簡化的,你要是真那麼想看懂繁體字網站,也很簡單。簡單記下對應字就好了。
總之,簡化字是大勢所趨。不信你可以看著。語言這東西是隨著社會的發展而發展的。文字隨著語言的發展而發展。我不信台灣香港的漢字一萬年不變。
最後一句話,沒有簡化字也一樣能交流,我想說你沒有眼睛也一樣活著,但這樣活著是不是很方便對吧
鹿與紅 茶
你看見過我的安妮嗎?
國家並不阻止你學習繁體字,反而有大多數書法家依舊以繁體為美。
科學日新月異,既然簡體字的誕生能讓你小時候不必花相對更多的時間去學習、練習寫繁體字,將節省的時間用於其他方面,那又何樂而不為呢?
你只知為何不學習繁體字非要學習簡體字,為何不去看看近代歷史:簡體字誕生之前,我國有多少大文豪建議廢除漢字學習英文?他們為何如此做?
越複雜的東西,智商高低與學習能力高低的人差距越明顯,而越簡單的東西,智商高低與學習能力高低都是人反而差距越小。新中國想要恢復繁榮昌盛,首要任務就是擺脫全國大面積皆為文盲的局面。
而簡體字是應運而生的「英雄」,而非是「禍害」。
如果把文字學校化,英文是幼兒班,簡體字是小學,繁體是中學,小篆等等則為大學。
小學全國普及,中學會淘汰一批人,大學會從中學中再度淘汰一批人。
文化是什麼?
文明又是什麼?
簡化文字是在保留傳統文化中又普及全國最優的選擇,即便現在簡體字,又有多少人能夠全都熟知?
讀字、解析、反饋。這都需要大腦龐大的運算,若只顧保留繁體字,我敢肯定,新中國遠沒如今的繁榮與昌盛。
鄭繼文 1
回答這個問題前,首先要弄清楚,這些被稱為簡體字的漢字是什麼時候簡化的。中國漢字被稱為象形文字,而與簡化字對應的繁體字,也是一些極力主張恢復繁體字的人,經常用這些還帶有象形文字特徵的漢字,用來解釋恢復繁體字的證據。可是,這些人卻沒有注意到,漢字中的大多數字體的筆畫相當少,同時已經沒有了象形文字所具有的特徵了。難道為了恢復繁體字,還要把這些簡單字體,重新造一些象形的繁體字來代替嗎。作為字體,古人創造新漢字的方法,已經在印刷術創造之前,就拋棄了象形造字法,而採取了更多有利於書寫和辨認的方法造出新字。現在我們能夠看到還具有象形文字特徵繁體字,應該歸功於中國古代人的智慧,在世界文明史上,在漢代,就第一個造出了可以記錄和保存文字的紙張,和第一個發明了有利於文字傳播和保存的印刷術。世界五大文明古國也只有中國的古文字得一保留,而埃及的泥板文字卻無人能識別。紙張和印刷術的發明,相對的保留了一部分繁體字作為標準字體,而書寫用的筆畫較為簡單的字體,則通過人們日常記錄在紙張上的文字得以保留,這就使我們雖然學的是簡體字,但能夠輕易的閱讀和識別古書中的繁體字,並能夠理解其意思。因此,簡化字不是一朝一夕推廣的,而是幾乎是與繁體字一起走到了今天。新中國成立後,為了解決一個文明古國,卻又是世界上文盲最多的國家,第一次下了最大的決心,解決了文化普及問題,為中國現在能夠走向科技文化大國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也是中國成為第一個被聯合國承認的第一個把文化知識普及到普通民眾的國家。因此,作為識別交流記錄的漢字,早已經脫離了象形文字形態,如果再為恢復繁體字說道,將會被那些創造了簡體字的古代人嘲笑的。
原道童 子
思維科學,物理探究,英語教研
這個問題,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誰也說服不了誰。我來做個了斷吧。專業分享,講三點,歡迎大家批評指正。
一,五筆形,是基本形位結構。
漢字是表意文字,厲害得舉世無雙。原理在於,漢字只用五個筆畫,橫豎撇捺勾,即「一丨丿丶乛」。代表所有物體「形」狀的基本單「位」,簡稱形位,或形素。簡單的形位組合,就是漢字的基本字。例如:「口」代表圓圈,「囗」代表方框。「幾」代表茶几。每個字,就是一幅畫。漢字形位繪畫的神功,蓋世無雙。
拉丁字母,需要26個左右,本來也是表意的,但不是基本形位,交叉重複,組合累贅。效率極其低下。英語還湊合,其它就不談了。
二,獨體字,是漢字的總根基。
國人常說,「漢字讀半邊,不會錯上天」,一語道破了漢語的本事。原因在於,漢語有極少的獨體字,或偏旁部首字,支撐著漢語大廈。例如:一,二,水,心,民,氣,土,火,走,木,衣,金,大,口,只,至,止,幾,人,日,月,肉,入,束,鳥,馬,犬,牛,魚,目,市,式,於,平,義。其讀音常用,很容易牢記。
獨體字是漢字的根,不能再簡化,這是簡化字的底線。例如,國=囗+玉,象徵珍貴的範圍,兩個獨體字的組合,不能再簡化為「囗」。
三,形聲字,是漢字的大部分。
語文教師很清楚,有不少漢字的繁衍歷程是這樣的:篆體→獨體/簡體→形聲字/繁體→簡體。例如:→至→致→至。→支→枝→支。→生→性→生。→止→趾→止。→親→親→親。
我解釋「親」。親=立/林+木,林,象徵雙親,木,指代子女。後人加「見」,其實畫蛇添足。
考慮到漢語國家化,有些常用的筆畫太難的形聲字,還是可以再簡化的。例如:「饕餮」例如可簡化為「飠套飠戻」。同時記住「戻」的讀音。
「囊」,太難寫,其意涉及袋腺竇腔穴,可簡化為「宀衣」,作為會意字,「宀」代表竇穴,「衣」代表布袋。如此,這些字就好對付了:饢,囔,饢,攮,曩,齉,蠰,欜。而「齉」有36劃,比寫「解解解」還麻煩。
泱泱大中國,那麼多國學大師語言學者,造字能力一定勝過古人。事物要發展,漢字要更狠。只要勇於揚棄,我相信,中國人一定能為地球人,造出一套皆大喜歡的國際漢語。
刀法如 飛
嫉惡如仇,刀法如飛 編程浪子,勇闖天涯 粗通文史,謙卑人生
看了部分回答,存在兩個基本錯誤。1是認為漢字一直在簡化,從甲骨文到篆體隸書再到如今簡體漢字,並不存在人為的突然簡化一說,這只不過是從古至今簡化的自然延續。2簡化並沒有有礙傳統文化的延續,簡體字也不影響讀古文。簡化便於普及簡單等就是好。
這些邏輯明顯錯誤。想想現在大陸與台灣漢字差別就能證明第一條站不住腳,大陸就是人為專門研究才簡體化的。第二條是簡化了文字與清朝之前文字都不盡相同了,古書看不懂了當然影響文化的延續性,簡化漢字對漢學與傳統文化造成了很大衝擊。所以簡化漢字並非百利而無一害。
但是,一個事物是否值得做還是要看成本和收益以及趨勢。是推廣普及更重要呢還是恪守傳統?古代科舉考四書五經,孔孟之道,那時人們的古文水平遠超今人,但今天我們要學習語數英和科學知識。簡體總體上沒錯,其實是對的,但簡化速度、範圍、推廣方式以及某些漢字的簡化是否合適有待討論。
繁簡併非二者只能選一個,可以是推廣簡體,把簡體作為通用漢字,但允許存在繁體,也可以教學和使用繁體。二者共存,都找到各自定位就很好啊。
酸辣醬拌飯 菌
聊聊遊戲,侃侃電影,吐槽一下電視劇。
自從甲午戰爭以後,中國文化界刮過一陣歪風就是漢語拉丁化,當時有一批學者認為中國積弱的原因就是漢字太難學導致國民教育水平無法提高。解決辦法就是效仿西方將漢語用拉丁字母表示。而第一步就是簡化漢字,然後逐步過渡到字母。
但當時因為戰爭動亂,國民政府基本上一個國家都管不過來所以沒有推行。
新中國成立後系統化的漢字簡化工作才開始。當時上面的意思是用漢語拼音最終取代漢字,在這之前用簡化字做過渡。
這裡面還有一個小插曲就是漢語拼音剛開始設計時蘇聯人知道了跑過來要求我們用俄文的斯拉夫字母,而當時的專家組傾向於用英美的拉丁字母。後來是國家領導人拍板了用拉丁字母,因為在世界上它的使用範圍更廣。
拼音和簡化字基本上是同時進行的。簡體字一共出過兩版,我們現在使用的其實是較早的第一版。第二版因為簡化的太過導致實用程度太低,人民群眾都不願意使用而且學習成本反而更高,所以最終作罷。
前面說過簡化漢字的最終目的是漢字字母化。但是漢語中同音字太多,字母化之後書寫很容易產生歧義。所以,政府在聽取了當時專家組的意見後,保留了簡體字和拼音,而漢語字母化的計劃就不了了之了。
dolphin4 8
漢字從創造以來就一直在變化,為什麼沒人說甲骨文變成後來的隸書就是簡化呢,為什麼沒有人反對呢?
從漢字的發展史來看,就是更加方便,適合推廣,所以我過將繁體字進行了簡化,一來方便書寫,二來有利於文化傳播。我過不同語言比較多,有一套合適的通用語言不是更加有利於國家統一嗎。
繁體字有自己的美,誰能說甲骨文就不美呢?所以,現代漢字的美需要我們當代人來創造和賦予。誰能保證千年以後的漢字和現在的還是一樣的呢,後人們說不定會認為千年前的漢字美。
字,是文化的載體,利弊不是短時間能看出來的,我覺得不能過於追究,適合就是最好,否則文字的斷層會導致文化斷層,我們周邊有很多國家就是例子。
書窩 說
客官,我想正兒八經的給你看點故事。
中國的漢字,在幾千年的發展中,一直是在變化的。這種變化的基本特徵,就是在不斷簡化。這一點,有興趣的人,可以看看央視正在播的一個片子,叫《漢字五千年》。漢字從字形到字音,都在變化。也不斷有新的俗字,進入常用的體系。中國近現代,特別是五四運動之後,中國的不少知識分子,就已提出漢字應該簡化的問題。比如,錢玄同先生。他當年就提出了應該整理字體、削減筆劃的建議,並且得到了許多人的呼應,他甚至還提出了各種簡體字的草案。其實,漢字由繁化簡的過程,是大勢所趨。首先從教育的角度來考慮,因為中國要推行平民教育,所以,繁體字難於記憶,不利於這項政策的推行。而且從繁體字本身來考慮,繁體字有很多已經不適於當下人的生活應用,它的字形較為複雜,與電子信息的發展不相符,而且,繁體字中有很多異體字,不利於漢字的發展。
可愛花生 米
漢字經歷了甲骨、金、篆、隸、楷等重大變革。每一個變革期漢字都朝著易辯認、易書寫方向發展。
到了近代,外憂內患,但漢字簡化的討論也沒有停下來,就好似孔乙己說的回字有六種寫法,繁體憂鬱(憂鬱)筆畫太雜確實不行。但沒有真正實施。
到50年代文字改革繼續進行,國家文字改革委員會集中了大批學者根據漢字的意、形以及參考行草、日文等訂出了第一批簡化字。它大大地推動了大陸識字率,提高全民族文化水平。
在文字改革過程中,其實有相當的學者認為漢字應拉丁化。幸好沒有走這條路。
後來國家又訂出第二批簡化字。大家認為影響了美感,才做罷了。
今天有人以愛無心,親不見為由要求回到繁體,那是開歷史倒車。
勿庸諱言,部分簡化字有違四平八穩原則,缺乏書法美感,但瑕不掩瑜。
推薦閱讀:
※書目與網站推薦
※母親節特別漢字:女與母
※「栩栩如生」中的「栩」該如何解釋?
※[轉載]起名漢字備查
TAG:漢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