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曉法師:《攝大乘論》要義(五),佛教網

如是已說入所知相,彼入因果云何可見?

這是一個過度句。《入所知相分》是講悟入唯識性的,裡邊兒也說到了,悟入唯識性不單單是修唯識觀,而且還要「善備福智資糧」,具體該怎麼備?就是修六波羅蜜多。這就是《彼入因果分》要說的主要內容。

謂由施,戒,忍,精進,靜慮,般若六種波羅蜜多。

「彼入因果分」的內容就是布施波羅蜜多、持戒波羅蜜多、忍辱波羅蜜多、精進波羅蜜多、靜慮波羅蜜多、般若波羅蜜多。

云何由六波羅蜜多得入唯識?復云何六波羅蜜多成彼入果?

提了兩個問題。說,為什麼憑六波羅蜜多就可以悟入唯識性?為什麼六波羅蜜多能成為證悟後的果呢?

謂此菩薩不著財位,不犯屍羅,於苦無動,於修無懈,於如是等散動因中不現行時心專一境,便能如理簡擇諸法得入唯識。

我們現在就得修六波羅蜜多。「謂此菩薩」,這位發了菩提心的修行者、菩薩,他只要發了菩提心,想得證聖位,一定得修學六波羅蜜多。「不著財位」,要指修學布施波羅蜜多。他對於財位都不貪著,「著」就是貪著,貪著就是貪愛、留連、執著。不著財位就是拿得起、放得下。「財」是財富,「位」是名位、地位。現在他發心學佛了,那就放下一切,專心學佛。我想起來厚黑教主李宗吾,他有一篇《求官真言》,第一就是「空」,空閑的意思。說,求官的人,一定要把一切事兒都放下,不工不商、不農不賈,不讀書、不學習,一心一意專門求官。還要有耐心,不能著急,今天無效,明天再來,今年無效,明年再來。現在學佛也是,專心學佛,放下一切,還要髮長遠心。「不犯屍羅」是指修學持戒波羅蜜多。要守持清凈戒法。身心清凈,才能修學。「於苦無動」,這是指忍辱波羅蜜多。「苦」是不如意的境界,「動」是動搖。就是說我們遭遇了種種不如意的境界,這時候你要耐得住,不能因為受了點苦道心就動搖了。也就是說意志要堅定。「於修無懈」,這是指精進波羅蜜多。就是說在修行的時候,不能懈怠。「於如是等散動因中不現行時心專一境」,「散動因」就是令心散亂、令心向外攀緣。什麼樣是散動?就是說散動的情況怎麼樣兒?比如說你「著財位」,要掙更多的錢,想掙更大的地位。這些就是散動因。在這些散動因沒有現行的時候,你能夠鎮得住,沒有散亂的事情,你的心安住於一境上。這樣你才能夠修習禪定之類,「便能如理簡擇諸法得入唯識」,只有這樣,你才能夠生髮智慧,才能夠悟入唯識性、悟入一真法界。

菩薩依六波羅蜜多入唯識已,證得六種清凈增上意樂所攝波羅蜜多。

修六波羅蜜多,先要有清凈意樂,這樣的話你的六波羅蜜多才是六波羅蜜多,不然的話,你那實際上談不上波羅蜜多。「菩薩依六波羅蜜多入唯識已」,菩薩因了修六波羅蜜多而悟入唯識性,悟入唯識性以後呢,「證得六種清凈增上意樂所攝波羅蜜多」,他還是得修六波羅蜜多。這時候的六波羅蜜多與以前的六波羅蜜多有點兒不一樣。這是「清凈增上意樂所攝」的六波羅蜜多。「清凈」的「增上意樂」!「清凈」就是沒有煩惱來染污,「增上」是特別有力量。在登地之前是煩惱力量比六波羅蜜多有力量,登地後是六波羅蜜多比煩惱有力量。

是故於此設離六種波羅蜜多現起加行,由於聖教得勝解故,及由愛重,隨喜,欣樂諸作意故,恆常無間相應方便修習六種波羅蜜多速得圓滿。

「是故」,所以,因為有了清凈增上意樂而所以,所以什麼?所以對於這六波羅蜜多,說,假如說你沒有對於六波羅蜜多現起加行,「設離」的「設」是假如、假如,「離」是遠離、沒有,就是指你在修六波羅蜜多的時候沒有「現起加行」。沒有現起加行是什麼樣子?比如說我們在修六波羅蜜多的時候,我們努力提升道心,精進努力,這樣我們才能有布施多、持戒波羅蜜多、忍辱波羅蜜多、精進波羅蜜多、禪定波羅蜜多、般若波羅蜜多,這樣才對。但是這兒是得了無生法忍的菩薩、入了聖位的菩薩,他已經證悟了唯識性,他不用刻意現起六波羅蜜多,為什麼我們得刻意而菩薩不用刻意呢?「由於聖教得勝解故」,就是因為他對於六波羅蜜多法門有「勝解」――有特別有力的信解。「及由愛重,隨喜,欣樂諸作意故」的「愛重」,就是愛重作意,「愛重」就是因為知道這個法門能夠成就很大的功德,所以對這個法門產生敬愛、歡喜、恭敬、尊重等心念。這裡指愛重六波羅蜜多。「隨喜」,指別人在修六波羅蜜多法門,我也心裡歡喜、讚歎。還有一個「欣樂」,就是說這位菩薩看見六波羅蜜多所成就的佛的境界,特別地歡喜,希望自己和一切眾生都成就這樣的功德、這樣的境界。「恆常無間相應方便修習六種波羅蜜多速得圓滿」,因為愛重作意、隨喜作意、欣樂作意,所以菩薩不用別人鼓勵,自己就「恆常無間」(即長時期、不間斷)地「相應方便修習六種波羅蜜多」,「方便修習」的「方便」就是善巧的意思,就是有智慧的意思,要想善巧沒有智慧你怎麼善巧?現在就是說,你要有智慧地修習六波羅蜜多,而且得不斷地修,「相應」是指與智慧相應,有智慧你就不會出錯了。我們現在不是也經常有些好心作了錯事兒的情況嗎?菩薩因為這樣修習六波羅蜜多,所以「速得圓滿」。咱們凡夫不是這樣,我們得「現起加行」,要勉強自己,這樣才能修行,一沒鼓勵就偷懶。入聖位的菩薩,他們不需要特別勉強,自己就能夠修行六波羅蜜多,因為他們是自覺的,所以他的波羅蜜多很快地會圓滿。而我們不是。

此中有三頌:已圓滿白法;及得利疾忍;菩薩於自乘,甚深廣大教;等覺唯分別,得無分別智;悕求勝解凈,故意樂清凈;前及此法流,皆得見諸佛;了知菩提近,以無難得故。

前邊兒說了「清凈增上意樂」,下邊兒這三個頌子就是來介紹清凈增上意樂的相貌、的表現的。「已圓滿白法」,「白」就是清凈的、善的,這是說他作了很多的功德,圓滿地作了很多功德。也就是說所作的確實的功德,這功德是純的功德。我們現在作的很多事兒,很難說是純然的功德,可能對這部分人有益,但對另外一部分人來說,可能就是傷害。而這位菩薩的所作純是利益眾生的,不會在利益這位的時候無意中傷害了另一個人,這不會。這是清凈增上意樂的第一個表現。「及得利疾忍」,「利疾」是銳利、迅速、不遲鈍;「忍」就是無生法忍。也就是說,有了清凈增上意樂的話,可以很快就得證無生法忍,就是登地、入聖位。印順法師說就是暖、頂、忍、世第一法的忍,這個「忍」是與智慧相應。這是第二個表現。「菩薩於自乘,甚深廣大教」,這裡的「自乘」就是大乘。注意,我們一般情況下是把大乘小乘對應起來,實際上大乘是把小乘給包容進來的,大乘就是整個佛法。就是說,發無上菩提心的菩薩,他對於自己應該學習的大乘教法,努力地修學。「甚深廣大教」指大乘佛法宣說的甚深法性道理、一切法無我的道理,是大智慧境界。「甚深」是指般若波羅蜜多,「廣大」,是指除般若外的其他五波羅蜜多。第三個表現就是菩薩對甚深廣大的大乘佛法,努力地修學。「等覺唯分別,得無分別智」,這是第四個表現。「等」是平等、普遍,「覺」是覺悟,「等覺」就是普遍地覺悟。就是說,菩薩普遍地覺悟到一切法都是內心的分別而已,一切法都是無義的,他就這樣作意思維,最後成就了無分別智。無性釋454頁中說,「得無分別智者,即是對治。」就是說,用無分別智可以對治一切執著。「悕求勝解凈,故意樂清凈」,這是清凈增上意樂的第五種表現。說,菩薩有了清凈增上意樂,就會有悕求、勝解。「悕求」,就是欲,善法欲,這裡指欲得無上菩提。這悕求是由信心而來的。就象作生意,你看準了一個生意,相信它能發財,所以你去作,現在你相信這樣作能得無上菩提,所以你就悕求得證無上菩提。「勝解」,就是特別決定的見解,你對它有絕對的信心。勝解是信心的因,悕求是信心的果。這個勝解是指菩薩對佛法、對第一義諦有有力的信心。對佛法既然已經有信心了,接下來的這個「凈」字兒,就是指清凈的信心,因為這是已經得證無生法忍了,所以,這清凈的信心是與無分別智相應的。「故意樂清凈」。「前及此法流,皆得見諸佛」,這是清凈增上意樂的第六種表現。「前」指得無生法忍以前,就是登地以前。「此法流」則是指得證無生法忍時的情況。世親釋中說此法流是指在禪定中(世親釋205頁原文是「言法流,謂定位中」),就是在禪定中見第一義諦。見第一義諦當然得在禪定里,在散亂心裡是不可能的。「流」就是聖道,須陀洹不就是叫入流嗎?就是入聖道。所以,「法流」是指三昧里的聖境。既然證聖了,當然就「皆得見諸佛」了。「了知菩提近,以無難得故」,這是清凈增上意樂的第七個表現。「了知菩提近」是說,得了無生法忍,成就了清凈增上意樂,見到了十方諸佛,有這個瑞相了,自己知道距離得證無上菩提不遠了。「以無難得故」,成就了清凈增上意樂,對於修六波羅蜜多廣度眾生覺得不難了。按原論文和世親釋,就只有這七種表現,但在無性釋中是算出來了八種表現,在453頁最後一行,他的八種相是把那個無分別智單獨算成一相了。

由此三頌,總顯清凈增上意樂有七種相:

前面這三個頌子,包括了清凈增上意樂的七相。七相就是哪呢?下邊兒說了。

謂資糧故,堪忍故,所緣故,作意故,自體故,瑞相故,勝利故。

「資糧故」是「已圓滿白法」。「堪忍故」是「及得利疾忍」,有了堪忍,你不管遇見什麼境界都不衝動。「所緣故」是「菩薩於自乘,甚深廣大教」。這個是要學習的東西。「作意故」是「等覺唯分別,得無分別智」,這就是思維觀察、就是修學止觀。「自體故」是「希求勝解凈,故意樂清凈」,這個「自體」是指清凈增上意樂本身的相貌。「瑞相故」是「前及此法流,皆得見諸佛」,這是得清凈增上意樂後所現的瑞相。「勝利故」是「了知菩提近,以無難得故」,這就是殊勝利益。

如其次第,諸句伽他應知顯示。

前面的頌子就是這次第,一一配合起來就行了。

何因緣故波羅蜜多唯有六數?

為什麼波羅蜜多是六波羅蜜多而不是四、五或者是七、八?當然了,在其它的典籍中也不一定就是六波羅蜜多,在《大毗婆沙論》上就只有四波羅蜜多:布施波羅蜜多、戒波羅蜜多、精進波羅蜜多、般若波羅蜜多。我們說的忍波羅蜜多,它給含括在戒波羅蜜多里了。有時候還說是十波羅蜜多。這裡只說六波羅蜜多,為什麼說六?下邊兒有三個理由。

成立對治所治障故。證諸佛法所依處故,隨順成熟諸有情故。

這就是三個理由。「成立對治所治障故」,「所治障」,所要對治的障礙。布施波羅蜜多就是要對治慳吝的障礙等等,般若波羅蜜多就是要對治愚痴邪見障。六波羅蜜多就能夠對治這些障礙了,所以六波羅蜜多就夠了。這個是斷德。「證諸佛法所依處故」,「證諸佛法」就是要證悟諸法實相,證悟諸佛的境界。說,六波羅蜜多是成就佛法的因緣。你修六波羅蜜多就能成佛了,所以只要六波羅蜜多就可以了。這一個是智德。「隨順成熟諸有情故」,「隨順」就是隨順佛法去教導眾生,以使眾生得解脫。「成熟」就是自己得解脫、眾生得解脫。這是恩德吧。這是說,用六波羅蜜多就夠度眾生的了。「證諸佛法所依處」是智德。「成立對治所治障」是斷德。「隨順成熟諸有情」是恩德,斷德、智德、恩德都有了,斷德、智德是自利,恩德是利他,三德、二利都有了就是圓滿了。這三條理由實在來說,妙老說他非常好,我當時確實沒有感覺到好在哪兒,因為我通過這三句話,根本看不出為什麼非要六,難道十波羅蜜多不能用這三條理由?我看完全可以。光這三句話當然是看不透的。我們得往下看。

為欲對治不發趣因故,立施戒波羅蜜多。不發趣因,謂著財位及著室家。

這是解釋斷德「成立對治所治障故」的。「為欲對治不發趣因故」,「對治」就是消滅,把障礙給消滅掉。消滅什麼障礙呢?「不發趣因」,要知道「不發趣」,就得先知道「發趣」。「趣」就是「向」,要到一個地方去叫「趣」,現在我們要到什麼地方去?到涅盤那個地方去。我們這個地方是生死的地方,這個地方太苦了,我們要跳出生死到涅盤那個地方去,這就叫「發趣」。就是發出離心,發心出離生死,趣向涅盤。「不發趣」就是我不發心了脫生死得證涅盤。所以說,「為欲對治不發趣因」就是說,為了消滅我不發心了脫生死的因緣、障礙我發心修學聖道的因緣,「故立施戒波羅蜜多」,所以要成立布施波羅蜜多、持戒波羅蜜多,也就是說,這兩個波羅蜜多是對治「不發趣因」的。「不發趣因,謂著財位及著室家。」這個呢,是舉了一些不發趣因的實例。說,為什麼我們會有不發趣因呢?因為我們「著財位及著室家」。人的煩惱到底有多少?根本沒數兒,這裡無著論師說了兩種:財位、室家。著財位就是對治財富、位置的執著,重點兒是財富。所以這一個是要用布施波羅蜜多來對治。布施是把自己的東西送給需要的人,這一個我們一定要注意,是送給需要者,可我們現在常常是送給不需要者,咱們看看自己是不是,怕多是錦上添花~~布施一般是財布施,同時還有法布施和無畏施(後邊兒再解說)。為什麼用布施可以對治著財位呢?位置能憑布施對治?這是因為你只要有財,財是可以換來位置的。比如說現在有很多大商人都去弄個人大代表噹噹、弄個政協委員噹噹。古今一例。「著室家」則需要用持戒波羅蜜多來對治。這個主要是梵行的問題,淫心不除、塵不可出,這很要緊。到最後我再把六波羅蜜多專門說一下。現在先不詳細說。現在我們用布施波羅蜜多來對治「著財位」,用持戒波羅蜜多來對治「著室家」,這樣就把「不發趣因」消滅了,那麼就不能不發趣了,就願意修學聖道了。

為欲對治雖已發趣復退還因故,立忍進波羅蜜多。

我們有布施波羅蜜多、持戒波羅蜜多了,我們發心修學聖道了,可是呢,一遇到逆境,我們又退轉了,說,這麼苦,不想幹了,這就是「雖已發趣復退還」,這可不妙,那麼該怎麼辦呢?於是,為了對治這個情況建立了忍辱波羅蜜多、精進波羅蜜多。

退還因者,謂處生死有情違犯所生眾苦,

退還因有什麼樣的情況呢?這兒舉了例子。菩薩發心要度眾生了,但正在流浪生死的眾生呢,因為已經習慣了在生死,他們覺得生死是正當的,所以就處處「違犯」――違犯就是與菩薩作對,也就是眾生打擊菩薩。這時候有些菩薩就生起了不耐煩,想,我是為你們好你們還給我搗蛋,我不管你們了。這就是退心了。妙老還說了一種情況,就是說,菩薩開始的時候說法,是用慈悲心說的,說著說著呢,他看眾生有不少的罪過,就用嗔心說法了。這也是退心。

及於長時善品加行所生疲怠。

這是另外一個例子。說,菩薩要弘揚佛法,要廣度眾生,自己還要努力修道,忙得很,這樣呢,他太累了。「所生疲怠」,就是菩薩太累了,菩薩自己受不了了,因為疲憊而懈怠了。關於這一個,《四十二章經》中有個比喻,就是琴弦太緊了不行太鬆了也不行,必須處於適中的情況。為了對治這樣的情況,所以建立了精進波羅蜜多。

為欲對治雖已發趣不復退還而失壞因故,立定慧波羅蜜多。

這一個是說為什麼要建立禪定波羅蜜多、般若波羅蜜多。有些菩薩已經發大心了,而且也沒有退轉,但是呢,在修行的時候出現了偏差,就是迷路了。為了對治這個障礙,所以建立了禪定波羅蜜多、般若波羅蜜多。「失壞」,「失」是乾脆方向錯了,要往東,結果你走著走著方向轉向西了。「壞」則是要往東結果方向有點兒偏,但不是正相反。在無性釋456頁中說,失壞因是外道(原文說,「如諸外道,是失壞因」)。

失壞因者,謂諸散動及邪惡慧。

這是舉了一下「失壞因」的情況。「散動及邪惡慧」,所謂「散動」,就是心老愛往外跑、向外攀緣。這樣呢,道心就提不起來,令你正念喪失。「邪惡慧」就是邪知邪見。邪知邪見是怎麼來的?最主要的就是:沒得禪定的時候,靜坐後在那兒分別,一分別就有了邪知邪見,這是他自己在那兒執著。還有就是得了禪定,得禪定者的分別心更厲害,他也會分別出邪知邪見,而且這邪見更可怕。所以說,我們修禪定的時候,要以經教為所依,經教可以規範你的知見。你要是什麼經教都不讀,只在那兒靜坐,這是十分的靠不住的。佛說過,在沒入聖位的時候,是不能離開文字佛法的。我們看經典,大菩薩們還去聽佛說法呢,何況我們。我們一定要一切以聖言量為標準。為了對治散動,建立禪定波羅蜜多,為了對治邪惡慧,建立般若波羅蜜多。

如是成立對治所治障故,唯立六數。

這樣呢,一算,發現為了對治不發趣因,建立布施波羅蜜多、持戒波羅蜜多;為了對治退還因,建立忍辱波羅蜜多、精進波羅蜜多;為了對治失壞因,建立禪定波羅蜜多、般若波羅蜜多。這不就是六波羅蜜多嗎?所以說只要六波羅蜜多就夠了。

又前四波羅蜜多是不散動因,次一波羅蜜多不散動成就。此不散動為依止故,如實等覺諸法真義,便能證得一切佛法。如是證諸佛法所依處故,唯立六數。

根據上邊兒說的「成立對治所治障故」,只要六波羅蜜多就可以了。下邊兒呢,還有其他的說法。這是因為「證諸佛法所依處」,所以得要六波羅蜜多。我們知道,要「證諸佛法」,般若(波羅蜜多)是最重要的,沒有般若(波羅蜜多)不能夠得悟聖道,但是,只有般若(波羅蜜多)是不行的。看長行。「前四波羅蜜多是不散動因」,說,布施波羅蜜多、持戒波羅蜜多、忍辱波羅蜜多、精進波羅蜜多,這四個波羅蜜多是讓心靜下來的,它們是心不散動的條件。「次一波羅蜜多不散動成就」,這是說禪定波羅蜜多的。前四波羅蜜多讓心不散動,心不散動自然就容易得禪定了。印順法師是把「次一波羅蜜多不散動成就」解釋成般若波羅蜜多。他是說,「不散動」就是禪定波羅蜜多,前四波羅蜜多是禪定波羅蜜多的因,而後邊兒的般若波羅蜜多是禪定波羅蜜多(不散動)所成就的果。無性釋中說是靜慮波羅蜜多(原文見456頁)。「此不散動為依止故」,說,這個禪定波羅蜜多可以讓你的心不散亂。「依止」就是靠山,有了靠山你就安心,這裡說禪定是靠山,要是有了禪定這個靠山,你的智慧就有力了,就可以把你的智慧發揮得相當的充分。「故如實等覺諸法真義」,這樣,你就可以如實地覺悟「等覺諸法真義」。就是說,你就可以如實覺知,它是什麼樣你就覺知什麼樣兒。我們現在可不是的,明明是沒有的,我們覺得有,明明是有的,我們卻覺得沒有,這就是顛倒見。真的如實知覺了,那你「便能證得一切佛法」。要證得「等覺諸法真義」,是憑般若的,但是,要沒有禪定波羅蜜多,你是沒有般若的,而要成就禪定波羅蜜多,你就得有前邊兒四波羅蜜多。這是一個連環套兒。「如是證諸佛法所依處故,唯立六數」,所以,你就得有六波羅蜜多,少一個也不行。前邊兒一個理由是從對治障礙的角度來說的,說從對治障礙的角度來說,不用多了,只要六波羅蜜多就夠了(這是說十波羅蜜多用不上)。現在又從證悟佛法這個角度來說,說得有六波羅蜜多,少了不得夠(這是說四波羅蜜多少了點兒)。

由施波羅蜜多故,於諸有情能正攝受;

再看為什麼要六波羅蜜多的第三個理由――隨順成熟諸有情。長行中說,「由施波羅蜜多故,於諸有情能正攝受」,這一句話是說得有人緣兒。你要想度化眾生,你得給眾生有良好的關係,讓他們看見你就願意接近你,這才行,如果他們一看見你就嚇跑了,那還得了~~關係怎樣建立?由施波羅蜜多而建立!這一個是很微妙的。在菩薩自己的角度來說,是布施波羅蜜多,財施、法施、無畏施,但在眾生看來,他未必知道,可能有人會說你是在賄賂眾生,這都有可能。宗薩仁波切說:我們現在能看到不少師父與弟子相互賄賂的情況,弟子儘可能作師父喜歡的事兒,師父會對這個弟子說,「我教給你一個經法,這個經法是從來沒有給別人的」,其實這個經法根本就不重要,但這樣可以使弟子高興。這些我們都不要管,菩薩你只要自己內心裡知道自己這是布施就可以了。你只要布施了,就「於諸有情能正攝受」,「攝受」就是接引、度化。可以把眾生接引到佛法里來,就叫攝受。有人把這個還解釋成折伏,說,對於心性柔和的眾生,就接引攝受,對於暴惡的眾生,就要折伏他。說,這是菩薩度眾生的兩個態度。最開始的時候,我覺得這麼解釋太牽強,憑布施折伏眾生是不現實的,但我又考慮了考慮,覺得可能他們是指憑法布施折伏眾生的煩惱。這也有點兒象。

由戒波羅蜜多故,於諸有情能不毀害;

說,菩薩一定修持戒波羅蜜多,有了持戒波羅蜜多,才能「於諸有情能不毀害」,就是說,菩薩不作傷害眾生的事兒而去救護他們。

由忍波羅蜜多故,雖遭毀害而能忍受;

這一個是反過來了。菩薩持戒了,不傷害眾生,可眾生反過來傷害你,這怎麼辦?要有忍辱波羅蜜多。有了忍辱波羅蜜多,菩薩雖然遭到眾生的傷害,菩薩也容忍了,並不會去給眾生記仇。只有這樣,才能度化得了眾生。

由精進波羅蜜多故,能助經營彼所應作。

眾生傷害菩薩,菩薩寬容眾生,一次、兩次、三次……眾生被感動了,於是也發心修學佛法,可是呢,眾生有些力不從心,這是候菩薩有精進波羅蜜多,「能助經營彼所應作」,就是說,菩薩來幫助眾生修行,這樣眾生感受到了菩薩的恩德,更容易接受菩薩的教化了。

即由如是攝利因緣,令諸有情於成熟事有所堪任。

前邊兒說過,說這四個波羅蜜多是「不散動因」,那就把這四個波羅蜜多總結一下。「即由如是攝利因緣」,根據剛才說的這四個波羅蜜多攝受眾生、饒益眾生的情況,可以利益眾生、可以接引眾生到佛法里來,「令諸有情於成熟事有所堪任」,就是說,眾生剛強,難調難伏,讓他學佛很難很難,現在菩薩布施、持戒、忍辱、精進四波羅蜜多都用上,終於把眾生感化了,他們願意學佛了。對於解脫這件事兒,他們願意作了。

從此已後,心未定者令其得定,心已定者令得解脫,於開悟時彼得成熟。

說,眾生在菩薩的教導下,信心大增,修學佛法了,「從此已後,心未定者」,從這兒開始,定不下心的眾生,「令其得定」,在菩薩的教導之下,心也定下來了。眾生之所以心定不下來,就是因為慾望,心老向外攀緣。「心已定者令得解脫」,有的眾生心能定下來,那麼在菩薩的教導之下,更上層樓,學習般若,漸漸就解脫了。「於開悟時彼得成熟」,開始熏習般若,從聞思修開始,心裡的智慧慢慢增長,達到了需要的程度,就開悟了,開悟就是登地。

如是隨順成熟一切有情,唯立六數,應如是知。

總之,這樣隨順眾生,慢慢教化,就可以使眾生趨向正道,終得解脫。這樣呢,我們發現,只要六個波羅蜜多,就可以了。

此六種相云何可見?

前邊兒說了為什麼是六波羅蜜多,現在要說六波羅蜜多的相了。這一句話是說,我怎麼知道這是菩薩六波羅蜜多呢?它萬一不是菩薩六波羅蜜多,而是聲聞乘六波羅蜜多怎麼辦?那我不就抓瞎了~~它要是聲聞六波羅蜜多,我修了半天,成羅漢了,這我不是走彎路了嗎?所以,你得給我保證,這是菩薩六波羅蜜多。

由六種最勝故:

無著論師說,放心吧,六波羅蜜多絕對是菩薩乘,為什麼呢?因為它有六種殊勝,所以這肯定是菩薩乘。哪六種殊勝呢?

一、由所依最勝,謂菩提心為所依故。

第一是「所依最勝」,你要想修學六波羅蜜多,你的所依是什麼?就是說,你得符合什麼樣的基本條件?菩提心!也就是說,沒有菩提心是不行的。菩薩之所以要修學六波羅蜜多,就是為了成就無上菩提。這不是二乘、凡夫所有的。菩提心其實就是上求佛道下化眾生之心。我們現在在作什麼儀式的時候都有四弘誓願,「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這只是念了念,菩提心可不是你念念就行的,這不是的。以菩提心為基礎而修六波羅蜜多的,所以這肯定是大乘。《維摩經義疏》中說菩提心有名字菩提心、相似菩提心、分證真實菩提心等,實際上名字菩提心、相似菩提心根本就不是菩提心,所謂名字菩提心其實只是說是菩提心而已,名不符實。相似菩提心當然也只是似而已,根本就不是真的。我們把名字菩提心、相似菩提心都叫菩提心,只是為了鼓勵學人而已。

二、由事最勝,謂具足現行故。

你發菩提心了,發心了接下來就是行動,你不可能說發心了而沒有行動,要是沒有行動則你的發心就可能只是胡說而已。這就有了「事最勝」。事最勝就是「具足現行」,比如說你修布施波羅蜜多,他可以把一切都布施眾生,什麼都可以布施。在經論中有說把自己的妻子兒女都能布施,現在不準這麼解釋,這樣解釋會給佛教帶來負面影響,因為在以前是男權社會,妻子是被當成私有財產的,所以那麼說,現在不要這麼說。自己只能布施自己的一切。只要自己能布施自己的一切,毫不保留,這就叫具足布施,持戒、忍辱等都是一樣的,六波羅蜜多都具足,就叫「具足現行」。「具足現行」這樣的事兒是最殊勝的。

三、由處最勝,謂一切有情利益安樂事為依處故。

「處最勝」就是指他所作的一切所作處是最殊勝的,為什麼說所作處殊勝呢?就是因為他的所作處是「一切有情」,有情眾生是福田,菩薩是利益有情的,而且是平等地利益有情的。菩薩對眾生作了什麼呢?「利益安樂事」,「安樂」是說,菩薩現在這樣作,眾生現在就感到安樂。「利益」是說,菩薩現在作這事兒,可以讓眾生將來得到好處。總之,菩薩行六波羅蜜多,眾生現在就能得到安樂,還能影響到將來,將來還能得到好處。我們現在作事兒就不是了,只為了眼前的一點兒甜頭兒,什麼都不顧了,象哪個皇帝說的,「我死之後,哪管它洪水滔天。」(法國皇帝路易十五)一般人不會象這樣壞,但只顧眼前這現象還是很普遍的。當然,這也是因為智慧的緣故,我看不了多遠。菩薩則是要顧及到長久情況的。你無衣無食,我給你衣食,但菩薩會在給你衣食的當下再點化你一下,使你的智慧得一點兒提升。這一個就是處最勝。

四、由方便善巧最勝,謂無分別智所攝受故。

「方便」是指所為來說的,「善巧」是指智慧來說的。你做一件事,有智慧給沒有智慧就不一樣,差別很大。現在菩薩則是憑「無分別智」來作這件事兒的。「無分別智」的「分別」,比如說我布施,我覺得有布施者,有所施的財、法,還有一個受施者,三方面具足。我們就是這樣,但菩薩不是,菩薩是三輪體空,施者不可得,受者不可得,所施之物不可得。這樣作事兒就叫「無分別智」,這是最方便善巧的。這是聖者的境界。長行中說是「無分別智所攝受」,這個「攝受」就是加持,因為無分別智的加持,你才能把事兒作得方便善巧。

五、由迴向最勝,謂迴向無上正等菩提故。

第五個是殊勝迴向。為什麼迴向也殊勝呢?「謂迴向無上正等菩提故」,就是說,因為菩薩行六波羅蜜多的迴向是迴向無上菩提。有些人發願就是生天,所以他只迴向生天。什麼叫迴向?佛教大辭典上說,「回者迴轉也,向者趣向也,迴轉自己所修之功德而趣向於所期,謂之迴向。」簡單地話說,就是把自己的功德分出去。比如說我掙錢(功德),我把我掙的錢分給我的父母、家人化,這就是迴向給了父母、家人,我要是再分給我的親戚朋友們化點兒,那就是迴向給了親戚朋友,你要是分給所有眾生,就是迴向給所有眾生了。現在菩薩就是把功德都迴向給了所有的眾生,迴向無上菩提,這就是迴向最勝。

六、由清凈最勝,謂煩惱所知二障無障所集起故。

第六是「清凈最勝」,就是說,菩薩以菩提心為基礎來修行,用無分別智來做事,可以斷煩惱障、所知障,斷了以後就沒有這二障了,沒有二障就是長行中的「無障」,這時候菩薩的心裡完全是六波羅蜜多積聚起來的,這可不是凡夫、二乘人能比的,這叫清凈最勝。這就是六種殊勝,因為有這六種殊勝,所以這樣修行肯定成佛。

若施是波羅蜜多耶;設波羅蜜多是施耶?有施非波羅蜜多,應作四句。

六波羅蜜多還有四句分別,什麼叫四句分別呢?就是有四種情況。哪四種情況呢?無著論師這裡拿布施波羅蜜多作例子來說。「若施是波羅蜜多耶?」如果這個人行布施了,這個人就是修波羅蜜多了嗎?「設波羅蜜多是施耶?」波羅蜜多就是布施嗎?這是個問題,解答說,「有施非波羅蜜多,應作四句」,說,實際上有的布施並不是波羅蜜多,這有四種情況。具體是哪四種情況呢?論文中沒有說,我來給說。就是一、是布施但並不是波羅蜜多。這是指離六種殊勝的布施,本來該那樣兒,結果你沒有,這就不圓滿,虧大發了。比如說有的人作慈善事業,但他是為了買個名兒以作進身之階,政府就可能給他個政協委員、人大代表之類的噹噹。這肯定不是波羅蜜多。二、是波羅蜜多但不是布施,比如說持戒波羅蜜多、精進波羅蜜多,這很明顯。三、是布施也是波羅蜜多。這就是依六種殊勝而修布施。四、不是布施也不是波羅蜜多。這就很廣了。你不依六種殊勝而修持戒、忍辱等就是。這就是四句分別。

如於其施,如是於餘波羅蜜多,亦作四句,如應當知。

布施有這四句分別,其他五波羅蜜多也有這樣的四句分別。

何因緣故如是六種波羅蜜多此次第說?謂前波羅蜜多隨順生後波羅蜜多故。

六波羅蜜多為啥是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這麼一個順序?難道不能是般若、持戒、禪定、布施、精進、忍辱?六波羅蜜多的次序能不能換換?打亂行不行?「謂前波羅蜜多隨順生後波羅蜜多故」,就是說,這六波羅蜜多,後一個是依前一個而生,般若波羅蜜多得依禪定波羅蜜多而生,要是沒有禪定波羅蜜多,般若波羅蜜多是一定生不起來的。禪定波羅蜜多要想生起來,必須得有精進波羅蜜多,要有精進波羅蜜多,你必須得有忍辱波羅蜜多,要有忍辱波羅蜜多,你就得持戒波羅蜜多,要持戒波羅蜜多,你就得有布施波羅蜜多。這是按前生後的次序而說,注意,我說的「生」是引發的意思。無著論師說「前波羅蜜多隨順生後波羅蜜多」,在印順法師、妙老法師等,都又引了一下《大莊嚴經論》中的「後後波羅蜜多能清凈前前波羅蜜多」。《大莊嚴經論》中的這句話給《攝大乘論》中無著論師的這句話意思是一致的。就是說,我要是能有持戒波羅蜜多,則我的布施波羅蜜多一定是清凈的,我要是有忍辱波羅蜜多,則我的持戒波羅蜜多一定清凈等,六波羅蜜多中,相對來說,布施波羅蜜多是最簡單的。依次上進,最後到般若波羅蜜多。所以次序就是這樣的了。

複次,此諸波羅蜜多訓釋名言,云何可見?

這是對波羅蜜多的名字進行訓釋,訓釋就是解釋。下邊兒呢,對總名、別名都進行解釋。總名就是波羅蜜多,別名就是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先看對總名的訓釋。

於諸世間、聲聞、獨覺施等善根最為殊勝,能到彼岸,是故通稱波羅蜜多。

先解釋什麼是波羅蜜多。說,實際上世間的生死凡夫,二乘的聲聞、緣覺,也都是能夠有布施、持戒、忍辱等,但是他們的所作都沒有菩薩的殊勝、究竟,「能到彼岸」,可以從生死這兒到大菩提處。這是最殊勝的。世間凡夫因為沒有菩提心,行布施、持戒、忍辱等等只能得人天善果而已。阿羅漢和辟支佛這些聖人他們行布施、持戒、忍辱等,比較殊勝,可以涅盤,但不能得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這是因為他們沒有這願。只有菩薩可以得到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所以我們把菩薩所行的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叫作「波羅蜜多」。阿羅漢、辟支佛的都不能稱為波羅蜜多。「波羅蜜多」就是到彼岸、最殊勝的意思。

又能破裂慳吝、貧窮,及能引得廣大財位福德資糧,故名為施;

這是別名,先說布施。「能破裂慳吝」,「慳吝」就是小氣,只要是自己的東西,統統捨不得給別人,那怕是自己根本就用不著的。就是不肯幫助別人,這個自然是煩惱法了。「慳吝」為什麼是煩惱?因為是貧窮之因。說,用布施可以破除慳吝這個煩惱,你要是能布施,那就可以破除慳吝,沒了慳吝,你來世就不會得「貧窮」的果報了。布施還有沒有其他的好處?有,「能引得廣大財位福德資糧」,先說「引得廣大財位」。說,你只要布施了,就不但能破除慳吝、貧窮,將來你還能得到廣大的財富,有錢了當然地位就高了,現在的人大代表、政協委員有多少是大款,窮人是不能當的。江澤民三個代表的第一條就是「代表中國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看,上去就是代表富人!後邊兒的「福德資糧」是說,你在佛法里受熏,這個習氣可以引導你向於聖道。要是沒有佛法的熏習,你可以作不少好事兒,這樣你也可以得很大福德,因為有福德,所以你被福德給迷住了,因此你就顛倒放逸,這就不能向於聖道。你要是有佛法的熏習,同樣是做功德,功德就會令你有智慧而不迷惑、不顛倒,這樣你可以漸漸趨向聖道。所以,我們把這個叫布施。

又能息滅惡戒、惡趣,及能取得善趣、等持,故名為戒;

這是說持戒的。長行中說,「息滅惡戒、惡趣」。「惡戒」就是外道戒,最有名的是持牛戒之類的。說,以前有個人修行出了神通,他看見一頭牛死後生到天上了,他就思維:牛也沒有修行,他憑什麼死後生天呢?琢磨來琢磨去,他發現原來是牛隻吃草,於是他以後就只吃草,以期將來也生天。這就是惡戒。還有就是職業殺人者,比如槍決死刑犯人的行刑者,在佛法中這也是惡戒,因為你必須殺生,你不殺就犯國法。要把這些惡戒都息滅。「惡趣」是指你受持惡戒而得的果。你持惡戒,就到三惡道去受生。你要是持佛戒,滅了惡戒,也就滅了惡趣。「及能取得善趣」,你能夠受佛法的戒律,就一定是在人天善趣受生,進而還能成就佛道。下邊兒的「等持」應該是「及能取得等持」,「等持」就是定、三昧。說,你要是能持戒,不做非法的事兒,你就心安,在這個基礎上,你可以靜坐、攝心不亂,就很容易成就了。你要是干殺、盜、淫、妄等事兒,就造成人與人之間的衝突,你心就不安,煩惱的事就找你,你就修不成禪定。「息滅惡戒、惡趣」是滅惡,「能取得善趣、等持」是生善。善法能夠滅惡,同時還能得到可愛的果報。施波羅蜜多是這樣,戒波羅蜜多也這樣。

又能滅盡忿怒、怨仇,及能善住自他安隱,故名為忍;

這是忍辱波羅蜜多。說,忍辱可以「滅盡忿怒」,就是沒有忿怒的煩惱,令心平靜。忍辱可以沒有「怨仇」,就是沒有怨家。你一忿怒,你就製造了一個敵人,你們就相互找麻煩。你要是滅盡自己的「忿怒」,也就滅除了「怨仇」。「及能善住自他安隱」,自己沒有忿怒,就自己安隱、自在,沒有敵人(敵人是相互的,雙方彼此是敵人),就可以使別人安隱、自在。這忍辱其實是說我們在處理問題的時候,要平靜地處理,不要在忿怒起來的時候去處理。平心靜氣地處理問題,犯錯誤的可能性就小。

又能遠離所有懈怠、惡不善法,及能出生無量善法令其增長,故名精進;

這精進波羅蜜多,「能遠離所有懈怠」,我們經常是該作的事兒提不起勁兒,不想去作,放逸的事情倒作得不少,懈怠和放逸一般都在一起。你要是有精進,就把懈怠、放逸給對治了。反正就一個空間,精進不去佔領,懈怠、放逸就去佔領了,我們現在希望精進佔領。我們有精進,除了遠離懈怠外,還不會作「惡不善法」,「惡」與「不善」,一般來說是一回事兒,但在佛教中其實不善的範圍比惡要大,這在因明中有的:不能出現第三種情況,只有善、不善,或者惡、非惡,絕不能有第三條路可走。這「惡不善法」包括已經生起的和沒有生起的,沒有生起也好,已經生起也罷,都要憑精進對治。「及能出生無量善法」,說,因為精進,消滅了種種的煩惱,沒有了煩惱法,就只剩善法了,有善法就有種種功德。「無量善法」就包括已經生起的和即將生起的,或者說是世間善、出世間善。「令其增長」就是已生起的善令增長,未生起的善令生起,未生起的惡不令起,已生起的惡令消滅,這就是四正勤。這就是精進。

又能消除所有散動,及能引得內心安住,故名靜慮;

靜慮波羅蜜多,「能消除所有散動」,就是說能對治內心的散亂,「及能引得內心安住」,內心的散亂被對治了,心慢慢就靜下來了,因為靜而生起輕安,漸漸禪定就生起來了。

又能除遣一切見趣、諸邪惡慧,及能真實品別知法,故名為慧。

這是般若波羅蜜多,般若波羅蜜多是最重要的,別的波羅蜜多其實都是般若波羅蜜多的基礎。有了般若波羅蜜多,就可以「除遣一切見趣、諸邪惡慧」,「見趣」,就是各式各樣的邪知邪見,象身見、邊見、見取見、戒取見、邪見等都是。為什麼叫「見趣」呢?這個「趣」,就是六道輪迴,因為你有身見、邊見等,所以你就在六道里輪迴,故名「見趣」。「見」還有執著的意思,他認為自己的所見是最正確、最殊勝的,這叫「見」。「諸邪惡慧」就是種種邪惡的智慧。「慧」是觀察決斷,可是他觀察的是什麼?是怎樣利用高科技犯罪,這些就是邪惡慧。「及能真實品別知法」,咱們給理解成「真實知法」、「真實品別知法」。「真實知法」是指能能見到諸法實相,這是根本智。「真實品別知法」則是後得智。「品別」就是各類,「品」就是類,各類皆不相同叫「別」,你通達一切法的差別相,這是憑後得智的。你成就了根本智、後得智,就不會犯錯誤,就是達到了聖人的境界,得大安樂、大解脫,所以叫做慧。

云何應知修習如是波羅蜜多?

波羅蜜多該怎樣修呢?我們也得知道。

應知此修略有五種:

六波羅蜜多有五種修法。

一、現起加行修,

就是你主動去修六波羅蜜多,並拿出了實際行動。比如我行布施,就得具備施者、受者、所施之物或法,表現出來了布施。比如我行般若波羅蜜多,那就是要聞思修,在佛法的經律論上聞思修,我主動地聞思修。所謂「現起加行」,「現起」就是表現出來。對於禪波羅蜜多、精進波羅蜜多、忍波羅蜜多、戒波羅蜜多、施波羅蜜多都是這樣,自己主動地做這件事。

二、勝解修,

就是學習經律論,對於六波羅蜜多有深刻的信解,進而引起強烈的意願,願意修六波羅蜜多。這個勝解修,重要的是修了就得到歡喜,願意修。要是你修了,但覺得不情願,那不是勝解修。象現在小師父們上殿,上也上了,但上得很難受,覺得是在受罪。

三、作意修,

就是四十一頁最後邊兒的愛重作意、隨喜作意、欣樂作意。剛才的勝解修也就是四十一頁這兒的「由於聖教得勝解」。

四、方便善巧修,

要想「方便善巧」得憑無分別智,由無分別智來修六波羅蜜多,也就是離相修六波羅蜜多。沒有無分別智方便善巧,我們就有執著相,說,這是我在修布施、我在修持戒等,有這樣的分別,就自己給自己設障礙。

五、成所作事修

這是成佛以後是行六波羅蜜多。

此中四修如前已說。

六波羅蜜多總共有五種修,其中的前四修前邊兒都說過。就是四十一頁,從倒數第四行到倒數第一行。

成所作事修者,謂諸如來任運佛事無有休息,於其圓滿波羅蜜多,復更修習六到彼岸。

第五種「成所作事修」前邊兒沒有說,這裡就多說幾句。說這個「成所作事修」是「諸如來」――十方諸佛,「任運佛事」,「任運」就是不刻意,他在修六波羅蜜多的時候不是刻意地去作的,是自然去作的,沒有分別心地去作,「佛事」這裡就是指六波羅蜜多,因為是說諸佛作六波羅蜜多,所以叫「佛事」,或者說是這樣作,可以令眾生成佛,所以叫「佛事」。「無有休息」,說,佛在作六波羅蜜多的時候,一直不停地作,我們是不行的,因為我們會累、會疲勞,得了禪定的人就不同了,成佛自然更圓滿了,他休息、不休息是一樣的。「於其圓滿波羅蜜多,復更修習六到彼岸」,諸佛修六波羅蜜多已經圓滿了,但是因為哀愍眾生,所以還是再修習六波羅蜜多,他這樣作其實是在給眾生作榜樣,說,「我已經成佛了還在修,你們沒有成佛的人有什麼理由不精進呢?」

又作意修者,謂修六種意樂所攝愛重、隨喜、欣樂作意:

這是著意把五種修中的作意修多解釋一下。前邊兒說過,作意修就是愛重作意、隨喜作意、欣樂作意,這兒又說有六種意樂來攝這三種作意。也就是說,「愛重、隨喜、欣樂」三種作意屬於六種意樂。「愛重作意」裡邊有這六種意樂,「隨喜作意」里有這六種意樂,「欣樂作意」里也有這六種意樂。

一、廣大意樂,二、長時意樂,三、歡喜意樂,四、荷恩意樂,五、大志意樂,六、純善意樂。

六種意樂是什麼?就是廣大意樂、長時意樂、歡喜意樂、荷恩意樂、大志意樂、純善意樂。下邊兒解釋。

若諸菩薩,乃至若干無數大劫現證無上正等菩提,經爾所時,一一剎那,假使頓舍一切身命,以殑伽河沙等世界盛滿七寶奉施如來,乃至安坐妙菩提座,如是菩薩布施意樂猶無厭足;

先說「廣大意樂」,用布施波羅蜜多為例來說。先看「愛重作意」的「廣大意樂」。說,要是菩薩發了無上菩提心,以無上菩提心為基礎修學六波羅蜜多,一直修學了「若干無數大劫」,這時間就很長很長,修了這麼久方才「現證無上正等菩提」,就是說,修到這麼久才證得道果。在一般的說法中,是三大阿僧祗劫,從初發心到登地得一劫,到登八地又一劫,到成佛又一劫。「經爾所時」,就是經過了「若干無數大劫」,「一一剎那,假使頓舍一切身命」,就是說,在這無數大劫里,菩薩每一剎那都可以頓舍一切身命去利益眾生。這裡的「身命」就是身家性命,表示最看重的東西,意思就是說連最看重的東西都能為了利益眾生而捨棄。捨棄身家性命是內施。「以殑伽河沙等世界盛滿七寶奉施如來」,「殑伽河沙」就是恆河沙,表示數量很多。說,菩薩用這麼多的世界裡的七寶來供奉如來,這裡的「如來」指三世一切諸佛,包括已成的佛、未成的佛,也就是說,布施給需要者。「乃至安坐妙菩提座」,「安坐妙菩提座」就是指最後得無上菩提的金剛道,《八識規矩頌》中說,「金剛道後異熟空」,就是說,到了金剛道,你剎那就可以成佛了。「如是菩薩布施意樂猶無厭足」,說,菩薩這麼長時間布施這麼多財、法,內布施、外布施都作,他這麼作了,可是,他的內心仍然沒有滿足,沒有厭足。這就是布施愛重的「廣大意樂」。

經爾所時,一一剎那,假使三千大千世界滿中熾火,於四威儀常乏一切資生眾具,戒,忍,精進,靜慮,般若心恆現行,乃至安坐妙菩提座,如是菩薩所有戒,忍,精進,靜慮,般若意樂猶無厭足;是名菩薩廣大意樂。

布施愛重的廣大意樂這樣,其他五度呢?也是這樣。「經爾所時」,這還是接著上邊兒說的,經過「若干無數大劫」,「一一剎那,假使三千大千世界滿中熾火」,在若干無數大劫之中,每一剎那,各處都是熾烈的猛火,菩薩在這麼痛苦的環境之中,「於四威儀常乏一切資生眾具」,「四威儀」就是行住坐卧。就是說,菩薩在這個令人痛苦的環境中修行,很難很難,想度眾生,也很難很難。想行、行不了,就是想走走不了,想住沒地兒住,想坐坐不了,想卧也沒門,很難很難。「戒,忍,精進,靜慮,般若心恆現行」,菩薩不怕困難,照樣修行持戒、忍辱、精進、靜慮、般若六波羅蜜多,修學六波羅蜜多的心還是時常現起。也就是說,在這麼苦惱的境界裡面照樣修學六波羅蜜多。「乃至安坐妙菩提座」,一直到得成道果。「如是菩薩所有戒,忍,精進,靜慮,般若意樂猶無厭足」,菩薩一直對於六波羅蜜多心不滿足,還要修習,「是名菩薩廣大意樂」,這就是廣大意樂。

又諸菩薩,即於此中無厭意樂,乃至安坐妙菩提座,常無間息,是名菩薩長時意樂。

這是說「長時意樂」的。說,「又諸菩薩,即於此中」,菩薩修六波羅蜜多,經過「若干無數大劫」,其中每一剎那都修習,沒有疲厭,一直到「安坐妙菩提座」,就是一直到證成道果,「常無間息」,這麼長的時間裡不間斷、不休息,這就是修六波羅蜜多的「長時意樂」。

又諸菩薩以其六種波羅蜜多饒益有情,由此所作深生歡喜,蒙益有情所不能及,是名菩薩歡喜意樂。

菩薩修六波羅蜜多來利益一切眾生,「由此所作深生歡喜」,這樣作他才歡喜,能利益眾生他很高興,「蒙益有情所不能及」,蒙受菩薩利益的眾生心裡也歡喜、高興,不過蒙受利益的眾生的高興不及菩薩心裡的歡喜,也就是說,施者比受者高興。印順法師說,比如媽媽給兒子買了一個玩具,兒子很高興,媽媽看兒子高興,自己更高興。這就是「歡喜意樂」。

又諸菩薩以其六種波羅蜜多饒益有情,見彼於己有大恩德,不見自身於彼有恩,是名菩薩荷恩意樂。

這些菩薩他以六波羅蜜多利益一切有情眾生,「見彼於己有大恩德,不見自身於彼有恩」,就是說菩薩只看見眾生對他有恩,說,眾生成就了他的修行,成就了他的福、智二德,眾生是我的福田,他不會覺得是自己對眾生有恩。我們救了一個人,會覺得是自己救別人,而菩薩會覺得是別人成就自己的修行,這就是菩薩與我們的不同。「是名菩薩荷恩意樂」,這是荷恩意樂。就是菩薩感激眾生。

又諸菩薩即以如是六到彼岸所集善根,深心回施一切有情,令得可愛勝果異熟,是名菩薩大志意樂。

這些菩薩用修行六波羅蜜多所集聚的善根,成就的功德,「深心回施一切有情」,「深心」就是懇切的心、信心,用這樣懇切的心來迴向一切眾生,因為眾生對我有恩,所以我要迴向一切眾生。「令得可愛勝果異熟」,就是說,讓眾生都得到好的果報,殊勝的果報。這是大志意樂。

又諸菩薩復以如是六到彼岸所集善根,共諸有情回求無上正等菩提,是名菩薩純善意樂。

第六個是純善意樂,純善就是不夾雜污染法。菩薩用修行六波羅蜜多所集聚的善根,所成就的功德,迴向一切有情,望一切有情與自己一樣成就無上菩提。剛才是大志意樂是迴向一切有情,希望他們得好的果報,現在這純善意樂是說,希望一切有情不求世間果報,也不求二乘涅盤,而是與眾生同證菩提,同成佛道。這叫純善意樂。

如是菩薩修此六種意樂所攝愛重作意。

前面說作意有愛重作意、隨喜作意、欣樂作意,三種作意與六種意樂相攝,「如是菩薩修此六種意樂」,剛才介紹的是六種意樂與愛重作意相攝。

又諸菩薩於余菩薩六種意樂修習相應無量善根,深心隨喜,如是菩薩修此六種意樂所攝隨喜作意。

「又諸菩薩於余菩薩六種意樂修習相應無量善根,深心隨喜」,就是說,其他的菩薩修行六波羅蜜多了,這些菩薩他們就深深地隨順歡喜讚歎。我們凡夫會有嫉妒心,會障礙別人修行,這是因為煩惱沒斷,而菩薩不但不會嫉妒,而且會真誠地發歡喜心。「如是菩薩修此六種意樂所攝隨喜作意」,看見別人布施我生歡喜心,這是隨喜布施作意,看見別人持戒我生歡喜心,這是隨喜持戒作意等等。我以這種心也可以修剛才說的六種意樂,所以,隨喜作意也可以與六種意樂相攝。

又諸菩薩深心欣樂一切有情六種意樂所攝六種到彼岸修,亦願自身與此六種到彼岸修恆不相離,乃至安坐妙菩提座,如是菩薩修此六種意樂所攝欣樂作意。

「又諸菩薩深心欣樂一切有情六種意樂所攝六種到彼岸修」,「欣樂」就是深深的歡樂、深深的作意,特別的歡樂、高興。說,菩薩不但歡喜自己修六波羅蜜多,而且歡喜別人修六波羅蜜多,看見別人修六波羅蜜多,就特別的歡喜,特別歡喜有情能具足六種意樂修六波羅蜜多。「亦願自身與此六種到彼岸修恆不相離」,也特別希望自己與這六波羅蜜多永不相離,永遠用六種意樂修六波羅蜜多,「乃至安坐妙菩提座」,一直到成就了無上菩提,中間一會兒也不離開六波羅蜜多。這就是說,欣樂作意也可以與六種作意相攝。

若有聞此菩薩六種意樂所攝作意修己,但當能起一念信心,尚當發生無量福聚,諸惡業障亦當消滅,何況菩薩!

「若有聞此菩薩六種意樂所攝作意修已」,假如有一個人聽到了這位菩薩用六種意樂修六波羅蜜多,他也生起了一念信心,說我也想這樣用六種意樂來修六波羅蜜多,菩薩能作,我也能作,這個人只起了這樣一個念頭,「尚當發生無量福聚」,就因為這個人起了這樣一個念頭,就得到了很大的好處,「無量福聚」就是很大發福德、好處,「諸惡業障亦當消滅」,因為這樣一個念頭,這個人以前所造的很多罪業都消滅了。注意,別時意趣!「何況菩薩」,這個人起這樣一個念頭,就有這樣的好處,何況你真實修行了,那該有多大的功德~~

此諸波羅蜜多差別云何可見?

說,六波羅蜜多是不是有不同呢?

應知一一各有三品。

說,六波羅蜜多是有不同的,每個波羅蜜多都有三種不同。

施三品者,一、法施,二、財施,三、無畏施。

布施有法施、財施、無畏施三種情況。「法施」,就是用清凈心給人宣說正法,糾正人們思想上的錯誤,令他生起正知正見,以解脫生死。注意要以清凈心宣說。「財施」,就是布施財物。法施是救人心靈,財施是救人身體上的困苦、生活上的困苦,他要是身心安頓了,就可以學佛了。有財施沒法施,這不解決根本問題,但有法施沒財施也不行,他連基本的生活保障也解決不了,根本就談不上學佛。「無畏施」,就是解除眾生的恐懼,令他的心靈得到安隱。不讓眾生有害怕的。

戒三品者,一、律儀戒,二、攝善法戒,三、饒益有情戒。

戒也有三種。就是攝律儀戒、攝善法戒、饒益有情戒。「攝律儀戒」的「律儀」,就是沒有過失的意思。我們的身、語所表現出來的都不要有過失。遠離一切過失,就是「律儀戒」,就是諸惡莫作。再看「攝善法戒」,「攝」就是積聚,積聚善法。其實攝律儀戒就是止惡,而攝善法戒就是行善、就是眾善奉行。「饒益有情戒」,就是要作利益眾生的事兒。我有一個講演――《三戒印》就是這個。攝律儀戒、攝善法戒、饒益有情戒其實就是止惡、行善、利他,只要符合這個的,都是戒。

忍三品者,一、耐怨害忍,二、安受苦忍,三、諦察法忍。

忍也有三種。「耐怨害忍」,是指有眾生傷害你、誤會你,你要忍耐。菩薩度眾生,眾生不理解,有時候是會中傷你的,這要忍耐。「安受苦忍」,菩薩畢竟不是圓滿的佛,你一直作利益眾生的事兒,作久了你會感到疲勞,感到辛苦,這個時候你要忍耐。「諦察法忍」,這個諦察法忍是耐怨害忍、安受苦忍的基礎,要是沒有諦察法忍,則根本就不會有前兩種忍。為什麼能有耐怨害忍、安受苦忍?就因為「諦察法」的關係。「諦察法忍」就是認真地觀察諸法實相,安住於第一義諦上。當有人中傷你的時候,你諦察諸法實相,一切皆空,你感到疲憊的時候,你觀察諸法實相,這樣就是諦察法忍。

精進三品者,一、被甲精進,二、加行精進,三、無怯弱,無退轉,無喜足精進。

「被(pi)甲精進」的「甲」就是盔甲。這是一個比喻,比喻你要是發了菩提心,就象戰士披了盔甲,就可以防護自己不受傷害。現在我要度化眾生,不怕艱難地修行,這是「被甲精進」。第二是「加行精進」,剛才的被甲精進是發心修行,現在的加行精進則是開始真的幹了。「加」就是一次次累加,就是努力不斷的意思,不懈怠地修六波羅蜜多。第三是「無怯弱,無退轉,無喜足精進」,「無怯弱」是說在修六波羅蜜多度化眾生的時候,自己有問題了,比如說有病痛了,這時候「無怯弱」,就是心裡不退怯,想,我一定要做成這件事。「無退轉」不是自己有問題了,而是外邊兒的障礙很大,眾生傷害你,這是候你「無退轉」,有強大的意願繼續修行六波羅蜜多。「無喜足」是說,你不得少為足,不會因為稍微有點兒成就就滿足了,說,我是要得成佛道才行,現在還不能休息,沒成佛我絕對不停下來。成佛了自然就停不下來了。

靜慮三品者,一、安住靜慮,二、引發靜慮,三、成所作事靜慮。

「安住靜慮」是指修定成功了,身心都得到輕安。修得四禪八定。得到禪定就可以稱為「上人」了。「引發靜慮」是指得安住靜慮後,繼續努力,就可以引發一些不可思議的功德、情況,比如神通之類的。「成所作事靜慮」,你有禪定,又有神通等,繼續努力修行,廣度眾生、去作利益眾生的事,這就簡單多了。這叫「成所作事靜慮」。安住靜慮、引發靜慮是行者自己成就的功德,成所作事靜慮是利益眾生的功德。

慧三品者,一、無分別加行慧,二、無分別慧,三、無分別後得慧。

「無分別加行慧」的這個「加行慧」,就是前面說的四尋伺、四如實智的智慧。為了成就無生法忍、成就聖道,加緊用功、努力修行,所以叫「加行慧」。這時發現名、義、自性、差別都不可得,這樣思惟、觀察,就照見五蘊皆空了。「無分別加行慧」是說,因為未成就無分別智,所以要努力用功修行,為了得到無分別智而加行,所以叫「無分別加行慧」。或者這麼說:菩薩在修行的時候,觀察名、義、自性、差別皆不可得,觀一切法唯識無義,沒有義的分別,終於得證了無分別智,所以叫「無分別加行慧」。從事實上來說,菩薩此時內心裡還是有觀察思惟的,還是有分別的,但他這樣用功修行能得到無分別智,是為了得到無分別智,所以叫「無分別加行慧」。第二是「無分別慧」,就是因為「無分別加行慧」,修四行伺、四如實智,經暖、頂、忍、世第一,再向前一步剎那見道了,見道的當下根本智現前,這就是「無分別慧」。第三是「無分別後得慧」,第二的無分別慧是在登歡喜地時開始有,一直到得證佛果才能圓滿。這「無分別後得慧」是成就「無分別慧」的時候立馬就成了的。得了根本智立馬就得後得智,有後得智就有後得慧。憑「後得慧」可以為一切眾生宣說正法,所以說後得慧是有分別的,我們之所以說「無分別後得慧」,是因為它是由根本無分別智所成就的,它沒有執著、是大解脫境界,所以說它是「無分別後得慧」。這無分別後得慧也是從見道以後就有,到得證佛果時才能圓滿。

如是相攝云何可見?

在佛教中,說了很多善法,現在這六波羅蜜多與善法是什麼樣的關係呢?怎麼相攝呢?怎麼個攝屬法呢?我們又怎麼知道它攝屬了呢?

由此能攝一切善法,是其相故,是隨順故,是等流故。

這六波羅蜜多能夠攝屬一切善法。我們怎麼知道它攝屬一切善法呢?有三個原因:「是其相故」,世親釋213頁中說,「是其相故者,是般若相」,就是說,一切善法都是般若的相,「相就是表現出來的樣子」,一切善法都是般若表現出來的樣子。這樣呢,般若波羅蜜多就把前五度給包括到裡邊兒了。剛才的一問是說六波羅蜜多與善法怎麼相攝?世親說般若把所有的善法都攝了,連同前五度也相攝了。在無性釋464頁中說,「是其相故者,是攝體相,謂此施等與彼施等更互相攝。」就是說,善法中的布施與六波羅蜜多中的布施互攝,善法中的持戒與六波羅蜜多中的持戒互攝。再看「是隨順故」,就是說,一切善法都隨順般若,隨順無上菩提,就是說,般若是領導,其他的都跟從般若。其他的善法就是《百法明門論》中的信、精進等等。隨順就是作增上緣。第三是「是等流故」,說一切善法最後都是得證菩提,菩提是一切善法的果,等流果。一切善法圓滿了就是菩提果。

如是所治攝諸雜染,云何可見?是此相故,是此因故,是此果故。

六波羅蜜多等可以對治雜染法,布施波羅蜜多對治慳吝,持戒波羅蜜多對治破戒,忍辱波羅蜜多對治忿怒、忿恨,精進波羅蜜多對治懈怠,禪定波羅蜜多對治散動,般若波羅蜜多對治惡慧。六波羅蜜多對治六種障礙。這「云何可見」呢?也是三個理由:「是此相故」,「此相」就是表現出這樣的相貌。你問:我怎麼知道所對治的雜染法呢?回答說,表現出了慳吝、破戒、忿恨、懈怠、散動、惡慧這樣的相貌,看見這相貌當然就知道有它要被對治。「是此因故」,第一個原因「是此相故」是說,布施對治慳吝,現在這個「是此因故」是說,布施還對治慳吝的因(即引起慳吝者),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都是這樣的。第三是「是此果故」,這是說布施可以對治慳吝的果(如貧窮下賤、墮三惡道等),這些惡果都沒有了。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也都是這樣的。

如是六種波羅蜜多所得勝利,云何可見?

六波羅蜜多所得的利益,「勝利」就是殊勝的利益。這是問,修六波羅蜜多得到的勝利「云何可見」呢?

謂諸菩薩流轉生死富貴攝故,大生攝故,大朋大屬之所攝故,廣大事業加行成就之所攝故,無諸惱害性薄塵垢之所攝故,善知一切工論明處之所攝故。

說,修六波羅蜜多的好處多了去了,有世間利益,有出世利益。「謂諸菩薩流轉生死富貴攝故」,這是指發心菩薩,但還是凡夫位。因為發菩提心修六波羅,雖然還沒有成佛,還在生死里流轉,但因為修六波羅蜜多,所以他在生死里流轉的時候,他老得大富大貴的果報。一般來說,這是修布施所得。「大生攝故」,「大生」就是廣大的生命體,廣大是指殊勝,不是指個子大小。你生到人道,是人中的人樣子,你就是生到畜生道也是最漂亮的畜生。當然一般是說生到天上,沒有說生到三惡道的。「大朋大屬之所攝故」,「大朋」是高明的朋友、高尚的朋友,就是說,你結交的都是高明的、高尚的朋友,咱們知道一句話,人以類聚、物以群分,你的朋友都是高尚的,你當然也是高尚的、高明的,不然你給人家站不到一起。「大屬」的「屬」是眷屬,說你的眷屬都是高尚的,比如你是孔子的第多少代孫,你要是沒有修行,你想當孔子的子孫還當不了呢~~「大朋」是指你的朋友是了不起的人,「大屬」是說你的眷屬是了不起的人。關於「大屬」,咱們都知道,在《菩提道次第廣論》中把種族圓滿也當成一個殊勝。既然是大朋大屬,當然你自己也是了不起的人。我們看你交的朋友就知道你的大致品位了。這一個一般說是修忍辱波羅蜜多而得來的。「廣大事業加行成就之所攝故」,這是修精進波羅蜜多而得來的。「廣大事業加行成就」,看,可不是小事兒上成就,要成就就成就大事業。想成就大事業你不精進怎麼可以?「加行」,努力去干。「無諸惱害性薄塵垢之所攝故」,這是修禪定波羅蜜多而得的。你靜坐、你禪定,你就可以把煩惱給降伏掉。這就「無諸惱害性簿塵垢」,「無諸惱害」就是沒有那些亂七八糟的煩惱,只有煩惱能夠惱害你。「性簿塵垢」的「性」,就是心;「簿」就是少。就是說因為修禪定,所以他的心裡的塵垢很少很少。這都是禪定的功德。我們現在的煩惱是很多的。「善知一切工論明處之所攝故」,這是修般若波羅蜜多所得的。「工論明處」的「明」是明了、知道了,有這樣的知識。「善知一切工論明處」,一般是指五明,說知道了五明――內明、醫方明、因明、聲明、工巧明。內明實在來說各派都有各派的內明,佛教以三藏教典所詮為內明,婆羅門教以四吠陀所詮為內明等等不一而足。醫方明包括醫藥學(醫與葯)。因明去年專門講過了。聲明是音韻學、文學等,就是音樂、寫文章之類都包括。工巧明包括象建築、雕塑等所有與技術有關的都是。這些你都知道,才叫「善知一切工論明處」,這是修般若而得來的。

勝生,無罪,乃至安坐妙菩提座,常能現作一切有情一切義利,是名勝利。

修六波羅蜜多不但有世間利益,還有出世利益。「勝生,無罪」,剛才說菩薩得到的世間利益有大富貴、大生、大朋大屬之類的,當有了富貴、大生、大朋大屬的勝利之後,他就不會再放逸地去做種種的罪業,凡夫得到這些的時候會放逸,而菩薩不會,菩薩只會更加勝生(好上加好)、無罪(不造罪)。「乃至安坐妙菩提座」,就是說,菩薩會更加努力,不會就呆在那兒享受,因為菩薩更加努力,所以不斷地上進,一直到成就菩提妙果。「常能現作一切有情一切義利」,凡夫得到六種勝利時候是自己享受,最多分給親人一些,但菩薩是普利一切眾生,讓所有一切眾生離苦得樂。也就是度眾生。所以出世利益有:無罪(不造惡業)、安坐妙菩提座(成佛)、現作一切有情一切義利(度眾生)。「是名勝利」,這就是菩薩修六波羅蜜多所得到的勝利、功德。

如是六種波羅蜜多互相抉擇,云何可見?

「抉擇」就是揀擇、觀察,觀察六波羅蜜多的深隱義。「互相抉擇」是指六波羅蜜多互融互攝,只要有一個,則其他五個就有。現在就把這意思給說出來,這就是「抉擇」。

世尊於此一切六種波羅蜜多,或有處所以施聲說,或有處所以戒聲說,或有處所以忍聲說,或有處所以勤聲說,或有處所以定聲說,或有處所以慧聲說。如是所說有何意趣?

說,佛對於六波羅蜜多的解釋,在經典中都不一樣,「或有處所以施聲說」,有時候說布施,其實佛說的是六波羅蜜多,但用布施波羅蜜多作代表就完了。「或有處所以戒聲說」,有時候佛只說持戒波羅蜜多,其實是說的六波羅蜜多,只不過是用持戒波羅蜜多作代表。「或有處所以忍聲說」,有時候是用忍辱波羅蜜多作代表。「或有處所以勤聲說」,有時候用精進波羅蜜多作代表。「或有處所以定聲說」有時候用禪定波羅蜜多作代表。「或有處所以慧聲說」,有時候以般若波羅蜜多為代表。「聲」就是說,用布施來說,用持戒來說,用忍辱來說,用精進來說,用禪定來說,用般若來說。「如是所說有何意趣?」佛陀這麼說的深義在哪兒呢?

謂於一切波羅蜜多修加行中,皆有一切波羅蜜多互相助成,如是意趣。

說,其實佛是說,你修六波羅蜜多,六波羅蜜多都得修,但是當你在修一波羅蜜多的時候,其它五波羅蜜多都來輔助,你修布施波羅蜜多,其它五波羅蜜多輔助,你修持戒波羅蜜多,其他五波羅蜜多輔助,你修般若波羅蜜多,其它五波羅蜜多照樣輔助。所以說,不管你修哪一波羅蜜多,你六波羅蜜多其實都修到了,六波羅蜜多相互和合才能圓滿。所以有時候佛說布施,有時候說持戒等等,其實就是說的六波羅蜜多。

此中有一嗢陀楠頌:

這兒有一個頌子。這個「嗢陀楠」,就是集施,就是說,把前邊兒說的集起來施給大家,這樣大家好記。

數,相及次第  訓詞,修,差別

攝,所治,功德  互抉擇應知

「數」是講為什麼是六波羅蜜多而不是其他的數目。「相」就是說六波羅蜜多的體相,「次第」是說為什麼六波羅蜜多一定是布施第一、持戒第二、忍辱第三……般若第六,能不能把這個次序打亂呢?「訓詞」就是對六波羅蜜多進行解釋。「修」是說六波羅蜜多該怎樣修。「差別」是說每一波羅蜜多都有三品的不同。「攝」是說六波羅蜜多與一切善法的攝屬。「所治」,講六波羅蜜多對治的弊端是什麼。「功德」是說修六波羅蜜多能得到什麼利益。「互抉擇」,是說六波羅蜜多相互融攝、相輔相成。「應知」,第五品就講了這麼點兒東西,我們應該知道。

第五品到這兒就結束了,論文是結束了。不過論文比較拗口,我再用通俗的話把六波羅蜜多簡單說說。

第一是布施波羅蜜多。布施波羅蜜多應該是把自己的奉獻給需要者,只要對方需要,就給他。布施波羅蜜多其實最重要的是給對方時的心態。我把東西布施給廟裡,到了晚上,廟裡的功德箱被小偷偷了,我就覺得我的功德白作了。這就不是布施,因為在你的內心裡那東西還是你的。你布施了,你就要徹底的放棄,你要說,那是佛的東西了,不是我的了,佛連我們布施給他的東西他自己也看不住,我們還能有什麼辦法?我們還有一個不好的習慣,我們布施給廟裡些錢,還要要求廟裡說,我這是蓋觀音殿的,你不能去印經書!說這叫專款專用。這是不對的,你布施給廟裡了,已經不屬於你的了,廟裡怎麼需要就怎麼用,這才對。當然,你可以在佛教書上找到許多因為不專款專用而受報的故事,比如有一個方丈,把信眾布施讓蓋廟的錢在災年拿來買了米,這方丈就受到墮地獄之報。這根本是無稽之談,是不懂佛教的人的瞎編。我們要對這些偽佛法進行毫不留情的怦擊。我們布施,就要把它徹底放掉,就象吐口水一樣不在乎了。可我們在布施供養時,不是這樣,你在佛前供養一支蠟燭,你一定要看著把這支蠟燭燃完,若香燈師把你的這支蠟燭收起來了,你就很不高興。有人送我一些東西,他會說:「我這是送給你的,你不要送給別人。」你送給我了,已經是我所有的了,我應該有權支配才行呀~~你送我一件衣服,我穿了你才會高興,這就是因為你對送給我的東西還有執著,這東西還是你的而不是我的。當然,我們布施也不是象扔廢東西一樣隨便丟掉,我們可以選擇給誰,可以選擇什麼時候給,但若你已經給了,就不要再執著了。在南方還有這樣一種情況,就是我拿東西到廟裡來供養,在佛前放一會兒,走的時候我自己還拿走。這是不對的,在《阿彌陀經》上就有這樣的話,「其土眾生,常以清旦,各以衣械盛眾妙華,供養他方十萬億佛,即以食時,還到本國,飯食經行」。看,是「還到本國,飯食經行」。

第二是持戒波羅蜜多。實際上持戒波羅蜜多是指完全的投入、全身心地投入你的事業。當你說話時完全投入你所講的話,做事時完全投入你所做的事……不不要老在想你這樣作是不是犯戒了,你這樣想的時候,你肯定犯戒。在佛教歷史上,對戒律持悲觀態度的恰恰是律宗的律師,弘一法師說自己五戒也沒持好(記得不確),藕益法師說中國幾百年沒有一個夠格的比丘。而玄奘法師則說,我絕對是一個菩薩。為什麼呢?玄奘法師一生就作了兩件事兒,前半生取經,後半生譯經,有犯戒的機會嗎?全身心地投入自己所作的事業,連犯戒的機會都沒有。

第三是忍辱波羅蜜多。當我們真正修行的時候,會有許多的障礙,這是時候怎麼辦?我們要學著欣賞障礙,要感謝一切障礙。為什麼要感謝障礙?我們得知道障礙為什麼會來,因為在「我」的裡邊有好東西,所以障礙要來。若你從來沒有障礙這就說明你根本沒有修行,根本不需要障礙來打擾你,所以,障礙來了我們應該高興。我們的修行越好,障礙會越大。如果說我們沒有任何的困難,表示你的修行太差,不但佛菩薩沒有理你,連障礙也沒有理你。現在人沒什麼忍耐心,連成佛也想速成,凈土宗就有點兒象快餐麥當勞。

第四是精進波羅蜜多。一般說精進就是努力念經、參禪等等,但實際上精進波羅蜜多是指精神愉悅。我們在念經的時候,是不是保持了愉快的心境呢?沒有,拿起經本就想著快點兒念完,然後好去作別的。我們的生活因為學佛而複雜,家裡有佛堂,你每天總上三支香,可這一天你只上了二支香,你就覺得這樣不太好,可是,實際上認為「三」比較好,這本來就是捏造,編出許多「三」之所以好的理由。也就是說,我們的心非常複雜,人為的複雜起來。所以,我們的修行並沒有產生快樂,修行對我們來說成了一種心靈的折磨。當你掀開第一頁經時,你就希望這經快點兒念完。我們的念經,其實只是為了顧全我們的面子,因為我們說了我每天念一卷法華經,這念經並不是真的作得快樂,若真的快樂的話,作起來就不難,你會為了作它而努力。精進就是創造愉悅。我們要學著創造愉悅。

第五是禪定波羅蜜多。禪定波羅蜜多就是讓我們認清煩惱。煩惱是我們修行的敵人。煩惱有各種偽裝,它甚至可以表現成虔誠的信心等,煩惱會以我們意想不到的樣式出現,禪定就是要你看清煩惱。佛教中有很多教你禪定的方法,最常用的是數息之類。說,首先我們要使心集中,當你試著集中心念時,佛教告訴你把心集中在呼吸上別亂跑。這個其實是一個詭計,佛教這麼教你,說你別讓心亂跑,其實是要讓你知道你的心在東跑西跑。實際上平時我們的心就在亂跑,但我們在潛意識中不承認,別看你口頭上承認,你的潛意識中並沒有承認,因為你驕傲、你自認為了不起,你認為你能管住你自己。現在佛教當你心念集中,為什麼這樣呢?就是佛教抓住了人的心理:不讓你去某個地方,你恰恰要去某個地方。這就是人的叛逆心理。我不讓你去那個地方,你會想,那個地方到底有什麼呢?為什麼老師不讓我去?老師的「不讓你去」恰恰勾起了你想去的念頭。現在佛教不讓你的心東跑西跑,恰恰成就了你的心東跑西跑。現在佛教就是要讓你知道你的心在東跑西跑,當你試著把心集中在呼吸上時,你發現根本無法集中。這樣,你就很直觀地知道了你的心其實很亂。當然,這個目標不一定非得是呼吸,一部經、一個咒語等都是可以的。實際上有很多人並不知道觀呼吸的真實用意是什麼,他並不知道觀呼吸這個法子實際上是讓你知道你的心有多亂,他認為這是《安般守意經》上說的法子,認為這就可以使你成就聖果,實際上這根本不是讓你成就聖果的。有的人不知道,有的人是知道了也不會給你說的。還有人觀佛像,老師讓你觀某一張觀音像,這實際上就是製造出了一些問題。即使你觀清楚了這張觀音像也不能使你成佛的,何況大多數人根本就觀不清楚。觀想只是讓你認清煩惱的一個法子而已。

第六是般若波羅蜜多。般若一般叫大智慧,沒有染污就是般若。般若包括很多,沒有什麼東西般若不能包括。般若其實是心理的一種狀態,無我、無二的狀態。一般來說,佛教徒都以為自己很了解輪迴這兒的情況,只不過是涅盤那兒的情況我們不了解而已,其實這是不對的。其實我們根本不知道輪迴的情況,當然,我們看了幾本書,知道輪迴就是業力循環,就是六道,就是生、老、病、死等,實際上這只是書上的輪迴。涅盤其實就是輪迴的終止,當我們充分地了解了輪迴之後,我們才有可能知道涅盤,否則,涅盤只是我們心中的一個傳奇。佛成道後初轉法輪說的就是苦,可我們並不真的知道苦,比如生苦,我們根本就不知道。我們已經習慣了輪迴,但我們並不真的了解輪迴,所以,我們在理論上了解的解脫,只不過變成了我們輪迴的另外一個部分而已。我們現在生活在二的世界,而佛法是不二法門,金剛經上說是一合相,我們認為,既然是「一合相」,必須有二個東西才能合起來,要是只一個東西則沒法合。常用一個認繩為蛇的例子,我們看見一條蛇,但它實際上是一段繩子而已,這就有了一個境界,「蛇」,我們又造出來了一個境界,「沒有蛇」,「蛇」這個境界是一個錯誤,「沒有蛇」這個境界當然也是一個錯誤,兩個境界都是錯誤的,怎麼合?這就是我們犯的錯誤,先造出兩個境界,然後讓它們合起來。這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也就是說,輪迴是一個錯誤,涅盤也是一個錯誤,兩個錯誤是根本無法合起來的,合二為一是不可能的。當你知道了「根本就沒有兩個」的時候,這就是達到了最終的合一、最究竟的合一。當你認識到根本沒有什麼東西要合一,沒有輪迴、涅盤要合一;沒有究竟、方便要合一,這就是最終的合一,這種合一是哪裡都有,若你讓每件事保持它自然的樣子,則每件事情都是合一的。但是,我們都不會讓事情保持原來的樣子,我們要無事生非,造出許多的麻煩,就象咱們說的,我們並不是讓繩子保持繩子的樣子,而是非要說它是一條蛇,我們的懼怕使繩子不保持繩子的樣子而呈現出蛇的樣子。一看清楚,我們馬上又犯了一個錯誤,「沒有蛇。」我們的心把這件簡單的事情弄得這麼複雜:說有一個境界叫「蛇」,另一個境界叫「沒有蛇」,因為這樣,所以沒法合一。因為我們捏造了很多東西,所以合不起來了。我們現在就是看到繩子不要把繩子捏造成蛇,因為繩子放在昏黑處永遠不會變成一條蛇,繩子放在明亮處,永遠也變不成「沒有蛇」。它就是繩子本身!認清這個,就是般若。


推薦閱讀:

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凈平等覺經玄義(二、本經體性)
《大乘妙法蓮華經講記·化城喻品第七》
大乘無量壽經  (第六十九集)  1999/11/13  新加坡佛教居士林  檔名:02-034-0069
大乘集菩薩學論卷第二十五
大乘十法會

TAG:佛教 | 法師 | 大乘 | 佛教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