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們好,我是天下第一雄關——居庸關!

你好,我叫居庸關。

居庸關是我的大名。我還有一個「小名」,造型很古怪讀音也很古怪:蠮螉塞(yē wēng sāi)。

是誰腦洞大開,給我起了這個古里古怪的名字,已經無法考證了。我倒是記得之後的幾次改名,比如三國時的「西關」,北齊時的「納款關」,唐代時的「薊門關」、「軍都關」。遼代之後,「居庸關」這個名字才固定下來,再也沒人改過。

01

「居庸關」這個名字,好聽是好聽,但我不喜歡,因為它與中國第一個皇帝秦始皇有關。我倒不是不喜歡秦始皇,恰恰相反,我愛死這個千古一帝了。我是不喜歡那時的人們起名字的方式,因為這個名字,帶有強烈的侮辱性質。

為什麼這麼說呢?所謂「居庸」,就是「徙居庸徒」的意思。原來秦始皇修長城的時候,讓一些囚犯、士卒和強征來的民夫徙居於此,後來人們就把這裡命名為「居庸關」。

明明是你們做法不對,強迫人家來幫你修長城,一干就是很多年,你們不但不感謝人家,還管人家叫「庸人」,這特么也太不厚道了!

不過,我倒是喜歡人們叫我「天下第一雄關」,因為,它比號稱「天下第一關」的山海關聽起來還牛。

之所以叫我「天下第一雄關」,除了地勢險要之外,還因為我自古以來都是兵家必爭之地。

距北京市區50餘公里的昌平區境內,作為北京西北部的最後一道防線,我坐落於一條溝谷之中,人們叫它「關溝」。

這條溝長達20公里,是北京通往宣化、大同、內蒙古的必經之地,古代如此,現在也如此。關溝兩邊都是聳立的高山,除非你是猴子,否則你肯定對付不了那陡不可攀的懸崖峭壁。人們把關城設在這裡,是再好不過的選擇。我也不負眾望,扼控著南下北京的通道,憑藉雄險的地勢,發揮著「控扼南北之古今巨防」的作用。

在我的南北分別有一個關口,南邊的叫「南口」,北邊的叫「八達嶺」。居庸關長城所在的峽谷,屬於太行山余脈,我的兩旁山勢雄奇,西山夾峙,下有巨澗,懸崖峭壁,地形極為險要。

「南口」也許大家不太熟悉,但是如果你說你不知道八達嶺,我敢肯定你在裝糊塗。(抗戰時期的南口戰役非常慘烈,有興趣者可以網上查閱)

02

「糊塗」有時候並不是壞事,比如我,我就希望自己是個糊塗蟲。我還想做一個失憶症患者,以便把那些痛苦的記憶統統抹掉。

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在冷兵器時代,各方勢力動不動就來揍我一頓,這使我的心理陰影面積,一直很大。

早在春秋戰國時期,我就是燕國在其北方設立的一座要塞。

大家知道,燕國的北部與東胡接壤。他們雖然是相對弱小的少數民族,但不是省油的燈,自從公元前663年「伐山戎之戰」(齊桓公征伐侵略華夏之山戎戰役)以來,燕國北部的戰爭就一直不斷,我自然成了戰爭各方的必爭之地,經常挨打。

而那個時候,我還僅僅是一個要塞,人們還沒有在這裡設立關城。設立關城後,我成為眾矢之的幾率大大增加,挨打的幾率,自然也水漲船高。

據《漢書·地理志》記載,直到漢代,人們才在這裡設立關城。《後漢書》載:「建武(漢武帝年號)十五年徙雁門,代,上谷三郡民,置常山居庸關以東」。

在漢代的元初五年(漢安帝年號),我就挨了一頓打。打我的是鮮卑人,他們要到上谷(今河北省懷來縣大古城村北約1000米處)去搞事,嫌我礙手礙腳,擋了他們的道,把我一頓很揍(元初五年,鮮卑入上谷,攻居庸關)。

後來,人們在內蒙古和林格爾發掘出一座漢代古墓,那座古墓的墓內有一幅壁畫,畫的就是在下,上面明明白白地寫著「居庸關」三個字的圖片說明。壁畫上面的車水馬龍和人來人往的繁榮景象顯示,在漢代,我不但是一個兵家必爭之地,還為經濟發展作出了很大的貢獻。

03

實際上,在居庸關修建長城,是北魏時期的事情(上面提到的秦始皇在此修長城,不過是傳說而已)。至於具體修建過程,比如用了多少人力,修了多久等等,請原諒我不記得了。

不過,我倒是記得另一次的大規模修建——北齊天寶六年(公元555年),朝廷從各地征來180萬人修長城。這次修的長城長達900里,從南口一直修到山西的大同,然後再從我這裡往東,一直修到山海關。

我的曾用名「納款關」,就誕生在北齊。這說明在北齊,我不但軍事作用巨大,經濟貿易方面的作用也不小。

也就是說,從北齊開始,我才與長城合在一起。我成為長城上面的一個重要關口,也是從那時候開始的。

事實上,在未與長城合在一起之前,我這裡就經常發生戰爭,比如五胡十六國時期,鮮卑人就經常來打我。尤其是在遼國和金國的時候,我挨打的次數更是超過了以往,因為自從他們建都北京後,我的戰略地位就非常突出,超過了其他關隘。

我記憶尤其深刻的,是發生在遼代末年的那次戰爭。

那時候我在遼國手裡,金兵又來打我了,遼國不讓打,派重兵把守。金兵打來的時候,遼國兵躲在懸崖下面。也不知這些膿包,為什麼要躲在懸崖下面,是怕金兵呢,還是在等待合適的戰機。總之他們這個樣子,看起來慫極了,也許連老天都看不下去了,決定給他們一點教訓。結果,躲在懸崖下的遼兵,被突然崩塌的岩石砸死不少,不戰自潰。

那以後,我就成了金兵的地盤,成了金人的一塊香餑餑。既然是香餑餑,就有人來搶。這一次來搶香餑餑的,是蒙古人成吉思汗。

04

公元1211年(金大安三年),成吉思汗在野孤嶺和金兵幹了一架,40萬金兵被其擊潰。然後他乘勝追擊,派前鋒將領哲別來奪居庸關。

這個傢伙還是有點頭腦的,他遠遠地仔細將我打量,發現我簡直是「斷崖萬仞如削鐵,鳥飛不度苔石裂」。這樣的關不但他之前沒打過,連見都沒見過,知道不那麼好打,弄不好自己還要倒大霉。於是他靈機一動,決定玩兒陰的。

也怪金兵太笨,蒙古兵一陣猛攻之後馬上撤退,明擺著是要引誘他們出關,他們就是沒有識破。結果出關追擊的金兵中了埋伏,大敗而歸,卻回不去了,關城已被蒙軍佔領,城牆上插滿了蒙軍的旗幟,我又落入蒙古人之手。

千百年來,我就像一個人人爭搶的籃球,今天落入這個之手,明天落入那個之手。沒辦法,這是命,我無力改變,也不想改變,也習以為常了。

但是發生在公元936年的一件事,使我感到無比屈辱,想起這件事,直到今天,我的心口還隱隱作痛。

那一年到底發生了什麼,以至於直到今天我仍然耿耿於懷?原來那個歷史上臭名昭彰的兒皇帝石敬瑭,也就是後晉的開國皇帝,為了賄賂契丹人,居然把我和燕雲十六州一起,割讓給了遼狗!(失去燕雲十六州對中原王朝的地緣威脅大家應該都知道吧?)

05

這事兒不說了,說起來都是屈辱。接著說我與蒙古人的淵源吧。

坦率地說,我對自己落入蒙古人之手同樣不舒服,因為他們很野蠻,對漢人只有屠殺兩個字,動不動就屠城,犯下的反人類罪行簡直罄竹難書,奪取政權後,還把漢人列為下等人。

但實事求是地說,自從蒙古人先是滅掉金國,遷都北京,後來又把南宋滅掉,使中國復歸統一後,我確實過了一段相對安寧,不受戰亂之苦的日子。

這是因為,除了大都北京外,元朝統治者還有個上都,其遺址位於內蒙古自治區錫林郭勒盟正藍旗旗政府所在地東北約20公里處、閃電河北岸。這個上都,是元朝的夏都,元朝皇帝經常往返於上都和大都之間,居庸關自然成了必經之地,也是他們途中的駐蹕之地。

既然是皇帝大人途中停留之地,當然得「另眼相看」,否則有關部門的屁屁肯定要挨打。作為「皇帝走的路」,關溝峽谷20公里山路首先得到整修,接著是在關內大興土木,皇帝住宿的地方、花園、寺廟什麼的,都建了起來,好像窮光蛋突然變成了土豪。

除此之外,人們還在南北口各建了一道大紅門,結束了居庸關沒有南北大門的日子。

一個叫熊夢祥的元朝人寫了一本名叫《析津志》的書,對當時的我做了這樣的描述:「至正二年今上始命右丞相阿魯圖,左丞相別兒怯不花,創建過街塔。在永明寺之南,花園之東,有穹碑二,朝京而立,車駕往還駐蹕於寺,有御榻在焉。其寺之壯麗,莫之與京」。 

看見了吧,那時候的我是何等風光,何等體面!

不是所有的地方,都能夠成為皇家駐蹕勝地!

06

我在乎的,並非這份「榮光」,而是這種安寧。哪怕軍事價值完全失去,只要有安寧就夠了,這比什麼都重要。我想這不但是我所希望的,也是天下所有人所希望的。

然而安寧卻是那麼短暫,戰亂和動蕩,似乎才是這個世界的主旋律。時代進入明朝,我的安寧不再。

我的軍事價值,在明朝滅掉元朝後再一次顯露出來。

明滅元後,逃回舊地的蒙古貴族不甘心失敗,不斷南下侵擾。與此同時,東北的女真族也已興起,北部邊防就成了明朝的重中之重。為了防禦這種擾掠和可能的侵略,整個明朝都不敢懈怠,不惜花費巨額人力物力財力,建立起東起鴨綠江西抵嘉峪關的萬里長城防線。

為了建立一個強大的防禦系統,明朝整整花了200年。

作為這個防禦系統的一部分,居庸關迎來了第二次輝煌,並達到鼎盛。

據明朝巡關御史王士翹在《西關志》中記載,公元1368年(明洪武元年),大將軍徐達和常遇春北伐燕京時,元朝皇帝就是從居庸關逃走的。這兩位決定再建關城,將之前的關城規模進一步擴大,「東築於翠屏山,西築於金櫃山,南北兩面,築於兩山之下」。

作為歷史的見證者,我永遠忘不了公元1423年(永樂十二年)明成祖第四次親征,回來後在居庸關舉行了盛大的歡迎儀式,參加那次歡迎儀式的文武大臣和老百姓,竟然達到了100多萬人。

居庸關的繁華,由此可見一斑。

導致明英宗被蒙古瓦剌部俘虜的「土木堡之變」,以及隨後發生的北京保衛戰之後,兵部尚書于謙認識到應該進一步加強對北方的防務,北京西北最後一道防線的我,再一次受到格外重視。于謙說:「居庸京師之門戶,乃以僉都御使王熔鎮居庸,創建城垣。」

嚴格地說不叫「創建」,而是「再建」,是在徐達等人所修關城基礎上的擴建。這一次擴建一直進行了五六年,使關城的建制達到了「最完備」的程度。關城內除了設有衙署、書館,還有廟宇、糧倉、神機庫等建築,儼然成了一個「暴發戶」。

實話實說,那時候的我不但不高興,反而為這種「發跡」暗暗擔憂。因為我明白,我越是受到人們重視,越是意味著這世界不太平,就像一個人,穿戴得越好越有可能被打劫。我倒是希望人們不要把我放在心上,最好徹底遺忘。

直到明朝中期以後,我的這個願望才有了實現的可能,因為那時候明朝的防禦重點發生了轉移。自從山海關成了重中之重後,我的軍事價值就沒有之前那麼大了。

但這還不夠。我的理想是徹底失去軍事價值,和祖國大地上任何一塊普通的石頭,任何一座普通的山峰,任何一處懸崖峭壁,任何一處美麗的風景,沒有兩樣;讓我的名字,徹底成為歷史,讓人憑悼,讓人懷想。

值得欣慰的是,我的願望,終於實現了,雖然晚了一點。

最後給大家念兩句詩:

    

南來北往走西東,人生杳杳在其中,天也來空地也空,換了多少主人公;

夜靜聽得三更鼓,翻身不覺五更鐘,從頭仔細思量起,便是南柯一夢中;

一場辛苦一場空,死後還歸泥土中,身歸泥土氣隨風,一片頑皮化臭朧;

在身置得萬傾田,死後只得三步地,埋骨何須桑梓地,人生無處不青山;

萬里長城萬里空,百世英雄百世夢,沉舟側畔輕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

圖片都是來自管理員2012年拍攝,另外在給大家兩張好玩的圖。


推薦閱讀:

天下第一《七律》是哪一首?
號稱天下第一的德州扒雞,吃過不懂做的人快看,配方贈送請收好!
鳳銜天書,天下第一格| 5
毛澤東「天下第一風水寶地」大揭秘

TAG:天下第一 | 同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