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伴侶,不得不問的三個問題

發布時間:2012-10-25 16:21:51  編輯:PSYCOFE-Wayne

關鍵字: 兩性差異性反感伴侶實質性關係性心理
我要評論(0)

心理引言:除了外表,還有什麼左右著我們的愛情與性慾?我覺得任何人在擇偶時都應該思考以下三個問題,這三個問題的答案沒有對錯之分,每個人的回答也可能不盡相同,這也正是告訴了我們,人類的情感是多麼豐富、複雜。   ——心靈咖啡網

 

除了外表,還有什麼左右著我們的愛情與性慾?我覺得任何人在擇偶時都應該思考以下三個問題,這三個問題的答案沒有對錯之分,每個人的回答也可能不盡相同,這也正是告訴了我們,人類的情感是多麼豐富、複雜。

問題一:這個人是男的還是女的?


弗洛伊德曾經指出:「當一個人遇到另一個人時,最先作出的判斷是『這是一個男人還是一個女人』,而當人們面對這個問題時總是會習慣性地、毫不猶豫地給出答案。」至少對我來說是這樣。我常收到陌生人的電子郵件,有些是無法判斷性別的外國名字,每當這時我都會感到很不安。其實我又不打算跟這些陌生人談婚論嫁,說起來這也不應該困擾我,但它確實能讓我情緒波動。

當我們看到一個包著尿布的嬰兒時,絕大多數人的第一句話肯定會是:「這是個男孩還是女孩?」也許當我們這麼問的時候,嬰兒也想知道我們到底是男是女。嬰兒在一歲的時候就能分辨不同性別的人的聲音,還能將男性的聲音與男性的臉聯繫到一起,將女性的聲音與女性的臉聯繫到一起。與男性比起來,嬰兒更喜歡女性。不知道這究竟是由於嬰兒天生就期待女性的關愛,還是由於大多數孩子都由女性撫養長大的原因,他們像大多數的成年人一樣,偏愛自己親近的人。

兒童開始有了兩性觀念,也開始懂得男女間的差異,有的是心理層面的(例如應該選擇誰作為伴侶),有的是社會層面的(例如誰應該做護士,誰應該做警察)。兒童在學習兩性差異時的速度快得驚人,例如,無論是小男孩還是小女孩都知道應該是小女孩更喜歡洋娃娃。兒童很擅於觀察事實,然後歸納總結。

更有意思的是,孩子們有一套自己的理論來解釋兩性差異。心理學家馬喬爾·泰勒(MarjorieTaylor)通過一個實驗發現了孩子們自創的理論。

她問孩子們,如果有一個男孩在一個全是女性的島上長大,有一個女孩在全是男性的島上長大,那麼這種成長環境會對這兩個孩子產生什麼影響呢?那個男孩子會喜歡玩洋娃娃嗎?如果認為兩性差異是一種社會行為,那麼這個男孩子就會喜歡洋娃娃。如果認為兩性差異是天生的,那麼他就不會喜歡洋娃娃了。

泰勒發現,孩子們更傾向於認為兩性差異是天性使然,不管環境如何,男孩子就應該做男孩子的事,女孩子就該做女孩子的事。只有大人才會考慮社會因素。這個結論跟一個訪談調查的結論類似,都認為兒童是以生物學導向來考慮兩性差異的。等他們再長大一些,就會更多地考慮社會因素與心理因素,也會認為「兩性差異與一個人的成長背景有關」,而這個結論大概就是他們從社會中學到的吧。社會讓人們變得遠離本質主義,而不是更接近它。

我們並不是真的認為男人與女人具有不同的特質,很多時候,我們只是相信男女應該不同。據《聖經·申命記》的記載,無論是女人穿戴男人的服飾,還是男人穿戴女人的服飾,都是一種嚴重的罪行,很多社會都立法禁止女性進入傳統上男性獨霸的領域,例如,禁止女性開車,禁止女性參軍。即使在那些相對自由的社會中,同性戀與變性都不再是犯罪,可是混淆男女差異的行為還是難以被接受的,對很多人來說是不道德的,有時甚至會激起暴力性的報復。

美國的兒童很難接受性別角色越軌行為,尤其是這種越軌發生在男孩子身上。例如,如果一個男孩子穿著裙子,那麼4歲的孩子們就認為他們沒法跟這種穿裙子的男孩子做朋友,因為「穿裙子」這種行為是錯誤的。在看到這樣的行為時,他們還會感到吃驚和噁心。有些孩子甚至說,如果看到一個穿著裙子的男孩子,就會去打他。可見,兒童不僅對兩性差異的界限很敏感,他們還想要守衛這個界限不被混淆。

問題二:這個人是我的親戚嗎?


心理學家喬納森·海特(JonathanHaidt)曾經描述過一個道德困境。

朱莉和馬克是兄妹,他們在大學放暑假時一起去法國旅行。有一個天晚上,他們獨自待在兩間相鄰的小屋裡,並都心血來潮地想要一起做愛,這對他倆來說是一種全新的體驗。朱莉吃了避孕藥,馬克也用了安全套,他們都很享受這次性愛,但是決定只此一次,下不為例。他們倆都對那晚發生的事守口如瓶,而且做愛使他們感覺更親密了。你會怎麼評價他們的行為呢?兄妹做愛是被允許的事嗎?

我在教授心理學導論這門課時給學生們講過這個困境,學生們對此的回答是「太荒唐了」。我們對這種亂倫的行為總是嗤之以鼻,認為這是不道德的,但是這是為什麼呢?說實在的,人們為什麼對自己的兄弟姐妹不來電呢?很多人都有很性感的兄弟姐妹,可是他們自己卻根本不會想與同胞手足發生性關係。與擔心自己的孩子偷偷跟人在汽車后座發生關係或者偷偷跟人去開房間比起來,父母們擔心孩子們亂倫的概率比較低吧。阻止兄弟姐妹間的亂倫並不是學校教育的重點,政客們沒有大聲疾呼禁止這一行為,心理學家也沒有從政府手裡拿到撥款專門研究防治對策,然而阻止亂倫就像吃飯和排泄一樣自然而然。亂倫之所以沒有成為一個嚴重的社會問題,是由於沒有人願意這樣去做。

有些非近親之間的亂倫時有發生,由於關係比較遠,人們的反感會相應降低一些。在法律條文或宗教經文里,常常會涉及這類亂倫。《聖經·利未記》里提到了祖父與孫女亂倫或者外祖父與外孫女亂倫。在《利未記》第18章中明確指出這種亂倫是被禁止的:「不可露你孫女或是外孫女的下體。露了她們的下體,就是露了自己的下體。」如要給這些規定找一個理論支撐,那麼肯定就是達爾文的自私基因理論了。

從進化論角度來看,亂倫是不利於種族進化的,因為亂倫的雙方同屬一族,有著大量相同的基因。學從界稱之為「近交衰退」,即亂倫增加了隱性基因變成純合子的風險,從而使得後代更容易患上基因疾病。然而在實踐中,卻很難解釋這個理論究竟是如何起作用的。假設每個人的大腦里都有一本書,書里寫著「禁止亂倫」,然後在這條禁令下面有兩條說明,一條帶著強烈的感情色彩——「因為亂倫著實荒唐」,另一條則帶有評價色彩——「因為亂倫很不道德」。假設每個人都能遵守這本書里的禁令,那麼接下來的問題就是:在日常生活中,你如何知道誰是你的親屬呢?

我們先來看看誤把親屬當做陌生人的亂倫案例。古希臘神話中的俄狄浦斯以及約翰·塞爾斯(JohnSayles)的電影《小鎮疑雲》(LoneStar)都屬於這樣的案例。在現實生活中也有這樣的案例。

英國的一對雙胞胎在出生後就被分開了,後來他們在不知情的情況下相遇、相愛、結婚了。也有一些案例,人們把不是親屬的人當做親屬,然後發生了性關係。有個很典型的例子是在以色列農場被集體撫養長大的以色列小孩,他被安排跟與自己一起長大的親如兄弟姐妹的同伴結婚。

心理分析:被一起撫養長大,彼此間維繫著親如兄弟姐妹的關係往往會扼殺激情。1891年,芬蘭人類學家愛德華·韋斯特馬克提出過一種解釋方法,他認為是由於長期的男孩和女孩混居才導致這個現象發生的,即在一個家庭中長大的孩子們會對長期相處的兄弟姐妹產生性反感。還有一個解釋,就是孩子們看到自己母親與兄弟姐妹間的互動,也會讓他們對兄弟姐妹產生性反感。可以以我為例,如果我看到我的母親在給另一個孩子餵奶,那麼我肯定就會認為這個孩子是我的親屬。當然了,第二個解釋只適用於年長的兄姐,因為只有他們才能看到自己的弟弟妹妹被母親餵養長大的情景。

為了比較上述兩種解釋哪種更合理,利伯曼、托比和科斯米迪做了一個實驗,詢問成年被試一組問題,包括他們是否和兄弟姐妹一起長大,他們對兄弟姐妹的關心有多少,還有如果讓他們和自己的兄弟姐妹發生關係他們會有何感覺等。

他們發現,如果被試沒有看過自己母親哺育弟弟妹妹,那麼上述第一種解釋就佔了主導——跟兄弟姐妹相處的時間越長,他們的性反感就越強烈,而且他們對兄弟姐妹的關心也越多。如果被試看過母親哺育弟弟妹妹,那麼愛德華的解釋就是主要原因,只要目睹過這一情景,他們的性反感就會很強烈,對弟弟妹妹的關心也會增多,至於是不是一起長大倒不是那麼關鍵了。換句話說,只要你看到你的母親在哺育一個小孩,那麼即使你跟這個小孩分開成長,你也不會對他產生慾望。

這些都是下意識的。可能你清楚地知道對方不是你的親生兄弟姐妹,但是只要你們在一起長大,你就會自然而然地感覺到跟他發生關係是一種亂倫。相反,如果你明確地知道對方是你失散多年的兄弟姐妹,但是你們沒有住在一起過,那麼亂倫的感覺就不會那麼強烈了。我想,那對結婚的英國雙胞胎大概就是這樣,一旦他們發現彼此是親生兄妹,他們可能就會吃驚、會被嚇到,但是他們曾有過的愛情卻不會因此蕩然無存。

除了兄弟姐妹之外,還有一種情況需要擔心:對方是不是你的子女。一般人都不會想和自己的親生子女發生性關係,因為關愛他們都不來不及呢!

對女性來說,這似乎不成問題,縱觀人類歷史,嬰兒都是母親懷胎十月生下來的,鮮有母親分不清自己孩子的,可是對男性來說就未必如此了。很多男人都不確定哪些孩子是自己親生的,除非去做親子鑒定,否則男人們還真是十猜九錯,他們戴了綠帽子都不知道,還在給別人養孩子。就好像杜鵑鳥一樣,把蛋產在其他鳥的鳥窩裡,讓其他鳥撫養自己的孩子。很多男人其實就是在不知不覺地為「杜鵑們」撫養後代。

上文提及的因男女生長時間混居而導致兄弟姐妹間性反感的理論也同樣適用於親子間。如果一個父親從自己的孩子一出生就一直撫養他們,那麼他無論如何都不會想跟孩子發生性關係。如果這個父親沒有參與撫養孩子,那麼他就有可能會對孩子有性趣,就像沒有參與撫養孩子的父親會狠心對孩子施暴、甚至殺害他們一樣。

人類的本能是被感性驅使的,而非來自理性。如果一個人收養一個嬰兒,並將他親手養大,那麼他對孩子的感情就會如同親生的一般,他會覺得這個孩子就是自己的骨肉,不可能與孩子發生關係——儘管從生理角度來看,他們並沒有血緣。相反,如果一個父親與自己的女兒失散多年,而且第一次見到女兒時她已經是個妙齡女郎了,那麼他就可能會被自己的女兒吸引,即使從血緣上來說,他們是親生父女。

另一個感情驅使本能的例子就是孩子到底像誰。人們一般認為,孩子越像父親,是他親生的概率就越大。這就導致父親們會一直糾結於孩子到底像不像他,以此來判斷孩子是不是他親生的。有些學者認為,這會導致孩子越來越像父親,而不是越來越像母親,因為不管是不是親生的,長得像父親總能得到父親更多的關愛。

這個觀點至今還沒有被證明是否正確,但是,如果戴綠帽子在人類社會中司空見慣了,那麼這個觀點有可能會成為一個可怕又重要的進化策略。長得不像的孩子會被懷疑是不是親生的,如果被證實不是親生的,那麼這些孩子就難逃被遺棄甚至被殺害的命運了,因此,物競天擇的原理導致了孩子們越長越像「父親」。

問題三:這個人的感情史如何?


人類對貞操的關注由來已久,《聖經·創世紀》是這樣描述利百加的:「這女子容貌極其俊美,還是處女,也未曾有人親近過她。」在《希伯來聖經》中,「貞操」一詞一共出現了700次。在《聖經·新約》中,「貞操」也是不變的主題之一。貞操之所以會成為基督教文化的核心之一,大概是跟基督耶穌是處女所生有關。

在這個語境下的「貞操」指的是沒有發生過實質性行為,但這裡所強調的「實質」有點讓人困惑。2007年9月,老牌網路雜誌Slate問一些最著名的兩性專欄作家哪些問題最難解,其中有一個問題是這樣的:

我們一直搞不明白為什麼貞操在如今還是被定義為「未發生實質性關係」,如果異性戀夫妻與別人發生口交、手淫、自慰,甚至是肛交,那麼還能說他們忠實於婚姻嗎?當然了,由於導致受孕的性行為擔負了繁殖後代的重任,因此與一般性行為不同,但是時至今日,隨著計劃生育與受孕技術的日漸發達,性行為已經不再僅僅是一種繁殖的手段,而更多的是一種獲得快感的方式。再加上女權主義的興起,還有同性戀權益保障運動的開展,貞操的傳統定義已經脫離時代了。

聽起來有點兒專斷吧!這讓我想起20世紀90年代,有些人堅持口交不屬於嚴格意義上的發生性關係。人們在對貞操的認識上各持己見,這一點不足為奇。這個問題其實已經透露出答案了,他們承認「由於導致受孕的性行為擔負了繁殖後代的重任,因此與一般性行為不同」。要我說,這可不是一點點不同而已。

性行為與孕育後代之間有著巨大的差異。科技發展到今天,人們可以通過採取避孕手段僅僅享受快感而不要孩子,也可以不發生關係就能孕育後代。可惜,人們的觀念還跟不上時代的變化。一個人不僅僅是活在此時此地的,還會受個人經歷與整個人類進化史的雙重影響,在人類歷史上的很長時期內,發生性關係是孕育後代的唯一途徑。因此,人們會嚴格定義「發生性關係」,以區別於自慰、電話性愛或肛交。

「貞操」一詞的核心內涵甚至比上述問題中提到的「實質性關係」還要狹窄。這個詞特指女性而不包括男性,英語中「女性」一詞來源於拉丁語中「年輕女子」一詞。女性的貞操比男性的貞操更珍貴,因為人們可以通過女性的貞操來判斷她孩子的父親到底是誰,而很難通過男性的貞操來判斷孩子的母親到底是誰。對男性來說,養育一個不是自己親生的孩子簡直就是進化的大災難,這個孩子會混淆他的基因傳承,因此對他而言,知道孩子的母親在懷孕前後有沒有跟除了自己之外的人發生關係至關重要,而最好的結果就是,除了他之外,別無他人。

對貞操的狂熱延伸出很多非傳統的商機,例如,一個名叫娜塔莉·迪倫(NatalieDylan)的22歲女孩在網上公開拍賣自己的貞操,她承諾可以接受婦科檢查與測謊儀檢測來確保自己確實是處女。迪倫並不是第一個拍賣自己的貞操的女子,但是她的拍賣在美國境內乃至國際上都引發了巨大迴響,叫價達到了百萬美元。還有一個例子就是風行美國的處女膜修復術,很多已婚婦女花錢做這個手術來作為給丈夫的禮物。

對貞操的病態狂熱是人類性心理領域最可怕的一面。在很多地方,在婚前都有貞操檢測,在有些地方還會通過破壞女性生殖器來保持女性的貞潔。一旦發現女性不貞,就會暴力相對,甚至連那些不幸被強姦而失去貞潔的女性也不能倖免。對貞操的狂熱促使男人們不斷尋找年輕女子甚至小女孩作為性伴侶,甚至還有種荒謬的觀點認為,與處女發生關係可以治癒艾滋病。(文/保羅?布盧姆)

 

編輯推薦:

處女情結,不是娶個處女做老婆這麼簡單

心理學的妙用:用心理學尋找伴侶

我愛你,就是因為你是你

推薦閱讀:

擁有以下五點的伴侶更幸福
愛情需執著,伴侶要專一
不要以為長得丑的人就會更善良 | KY粉絲留言精選:選擇伴侶時需要考慮的42個因素
靈數星座看最合伴侶
認識自己 | 我喜歡什麼樣的女孩兒

TAG:伴侶 | 問題 | 不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