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文學》教學大綱

課程編號0931007 0931008 0931009 0931010

課程名稱:中國古代文學

總學時數:264學時

一、說明部分

1.課程性質

《中國古代文學》是漢語言文學專業本科階段的一門極其重要的專業基礎課。教學對象為漢語言文學專業本科生。

2.教學目標和意義

本課程旨在通過系統的中國古代文學史的學習,使學生掌握中國古代文學的發生、發展、演變的脈絡,通過具體文學篇目的學習,領悟中國古代文學的藝術魅力,提高對傳統文學的鑒賞和分析能力,提升對古代文學現象的思考深度,為繼承和弘揚古老的中華文化做基礎。

3.教學內容和要求

本課程系統地介紹中國古代文學自先秦至近代的發生髮展歷史,包括各種文體、文學思潮、文學流派和文學團體的興起與發展變化,同時還包括重要作家、作品及其在文學史上的地位、影響等內容。

通過本課程的學習,要求學生了解各種文學現象的來龍去脈,掌握重要作家及其作品的藝術成就,背誦其中的一些重要名篇,領會其藝術精髓。

4.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各種文體、文學思潮的演變、主要作家的藝術成就以及名篇的學習等。

難點:掌握各種文學現象的深層原因,作家創作的文化心理等。

5.教學方法和手段

本課程教學方法主要以課堂講授為主,以自學和課堂討論為輔,對重要的作家作品及重要文學現象積極開展研究性教學.。對非重點的一般教學內容,在課堂上簡要列出提綱及參考書目,指導學生在課外自行學習,彌補本課程內容多,課時少的缺憾。

在教學中,適當應用多媒體等現代教學手段,力求使本課程的教學更有活力和現代性。

6.教材及主要參考書

建議使用教材:《中國文學史》袁行霈主編 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中國歷代文學作品選》朱東潤主編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

主要參考書具體參見教學大綱正文部分。

7.其他需要說明的問題

本教學大綱只是本課程教學的指導性文件,在具體教學的過程中,主講教師可根據自身的理論素養和當時本學科的最新研究成果,做適當地取捨。

二、正文部分

第一編先秦兩漢文學(64學時)

(本編執筆人:毛紅星)

總緒論

一.教學要求:了解中國古代文學的總體特徵及其發展演進的過程,掌握文學史的兩種分期方式。

二.教學內容

1、中國文學的主要特點。

2、中國文學的演進。

3、中國文學史的分期。

三.本章教學時數:2學時

先秦文學(36學時

概說

一.教學要求:了解先秦文學的特點和發展軌跡。

二.教學內容

1、先秦文學的基本特點。

2、先秦文學的發展軌跡。

三.本章教學時數:1學時

第一章中國神話(自學)

一.教學要求:了解部分古代神話故事,掌握中國神話的思維特徵及其演變原因

二.教學內容

第一節神話的產生與分類

神話的定義神話的產生神話的意義神話的分類。

第二節神話的民族精神與思維特徵

深重的憂患意識明確的厚生愛民意識勇敢的反抗精神物我交融的思維特徵具體形象的思維特徵濃烈的情感體驗

第二章《詩經》

一.教學要求:了解《詩經》風、雅、頌的含義和分類法,掌握詩經的句式、章法特點和賦比興手法,並能夠較好地分析和背誦部分詩歌篇章。

二.教學內容

第一節《詩經》的編定與流傳

《詩經》產生的時間與地域《詩經》的編纂三家詩毛詩

第二節《詩經》的分類

「六義說」風、雅、頌的分類標準

第三節《詩經》的表現手法與藝術特色

賦、比、興句式和章法頌的語言風格。

第四節《詩經》的婚戀題材

《詩經》婚戀題材的數量及其藝術成就婚戀題材的真摯與野性魅力婚戀詩歌的文化魅力

講授篇目:

一、《詩經·關雎》

1、關於《關雎》的主題;

2、關於抒情主人公。

3、《關雎》藝術特點:清晰的情感歷程;巧妙的比興手法;動人的情感描寫。

二、《詩經·伯兮》

1、《伯兮》與《詩經》的思婦主題(與《卷耳》比較)。

2、《伯兮》的藝術:層層推進的情感;反跌對比的結構;鮮活靈動的形象。

三、《詩經·採薇》

1、《採薇》與《詩經》的戍邊詩。

2、《採薇》的內容分析。

3、《採薇》的藝術:興與賦的結合;概括與具體描寫結合;寫景的藝術成就。

4、《詩經》重章疊唱的手法、賦比興的關係。

四、《生民》

1.《生民》的神話解讀。

2.《生民》的藝術特點

三.本章教學時數:11學時

第三章《楚辭》

一.教學要求:了解《楚辭》產生的文化背景和《離騷》的研究現狀,能夠較好分析《離騷》中的人物形象和香草美人的藝術表現手法,掌握《九歌》的主題與人神戀情。

二.教學內容

第一節「楚辭」的產生

「楚辭」的基本含義多種文化的交融楚地文化風俗「楚辭」產生與文學自身發展的關係。

第二節屈原與楚辭其他作家

屈原作品及其真偽辨析宋玉及其他楚辭作家

講授篇目:

一、《離騷》

1、《離騷》的解題與創作時代。

2、《離騷》的思想。

3、《離騷》中的詩人形象。三個基本層面:高士形象、文人形象、政治家形象;

4、《離騷》的藝術成就。體現在象徵手法上;抒情體制上;筆法句式上。

二、《山鬼》(機動)(也可講解《湘夫人》)

1、《山鬼》與屈原其他作品。《九歌》與楚地民歌;《九章》與屈原思想生平。

2、《山鬼》形象與主題。關於《山鬼》形象主題的幾種爭論;人神戀歌。

3、《山鬼》內容與藝術。結構與層次;人物與心理;抒情與寫景;襯托與渲染。

第三節《詩經》、《楚辭》的影響

對後世文人精神的影響兩種藝術風格的影響比興與象徵手法的影響

三.本章教學時數:8學時

第四章先秦敘事散文(歷史散文)

一.教學要求:了解先秦敘事散文的發生、發展過程,掌握《左傳》的敘事特點和《戰國策》的時代精神

二.教學內容:

第一節散文的萌芽與形成

第二節《左傳》的敘事與記言

以記事為綱結構特點敘事特點人物形象記言特點。

講授篇目:《晉公子重耳之亡》(也可講授《燭之武退秦師》)

1、重耳的有關背景材料。

2、人物性格塑造及其複雜性分析。

3、從本篇看《左傳》敘事的真實性

第三節 《戰國策》

《戰國策》語言魅力和結構特點《戰國策》人物分析

三.本章教學時數:5學時

第五章先秦哲理散文(諸子散文)

一.教學要求:了解先秦哲理散文的發生、發展過程,掌握《孟子》的論辯特點和《莊子》的散文的詩性精神和行文特色。

二.教學內容:

第一節先秦諸子散文繁榮的原因。

士的產生及其地位的變化;諸侯養士之風的盛行:社會的急劇變革與百家爭鳴

第二節先秦諸子散文的基本分類

按照學派分,主要有儒、道、墨、法等按照散文體制分,主要有語錄體、韻文、對話體、寓言體、專題論文。

第三節先秦散文發展的三個階段

語錄體和韻散結合體對話體和寓言體專題論文

第四節 孔子與《論語·侍坐章》

1、《論語》簡介。

2、《侍坐章》的文學色彩。鮮明的人物形象;活潑的語言形式;詩化的人生境界。

第五節 孟子與《齊桓晉文之事章》

1、《孟子》簡介。

2、《孟子》的論辯藝術。嚴謹的邏輯結構;精湛的論辯技巧;獨到的語言藝術;奔瀉的文章氣勢。

第六節 莊子與《逍遙遊》

1、莊子簡介。《莊子》的主要思想及其輝煌的藝術成就《莊子》的寓言藝術

2、《逍遙遊》的哲理與藝術。荒唐之言:語言的揮灑與謹嚴;鯤鵬展翅的寓意及其藝術魅力;逍遙自由:寓意的哲理與詩性。

三.本章教學時數:11學時

秦漢文學(26學時

概說

一.教學要求:了解秦漢文學的時代背景,總體把握秦漢文學的文學特點。

二.教學內容

1政治文化制度的形成

2秦漢文學概述

三.本章教學時數:1學時

第一章秦漢說理散文

一.教學要求:了解秦漢說理散文的概貌及其特點,掌握漢代政論文的藝術特點

二.教學內容

第一節漢代散文概述

第二節漢代政論(說理)散文的發展階段

講授篇目:

李斯《諫逐客書》

1、背景與中心思想。

2、藝術分析。嚴謹的結構;構思的巧妙;對照的手法;奔迸的氣勢。

三.本章教學時數:2學時

第二章漢賦

一.教學要求:了解漢賦的發生及其演變,掌握漢大賦的極度鋪陳的敘述特點和抒情小賦的藝術風格。

二.教學內容

第一節漢賦的產生與發展

賦的表現手法與漢賦賦的淵源漢賦的基本特點。

第二節漢賦發展的三個階段

漢初到漢武初年(約70)——形成期漢武到東漢中葉(約200年)——成熟期東漢中葉到漢末(約100餘年)——衰微期

第三節抒情小賦

抒情小賦的形成抒情小賦的特點

《七發·觀潮》《上林賦》研讀

三:本章教學時數:7學時

第三章兩漢詩歌

一.教學要求:了解兩漢詩歌的概況,掌握漢樂府和漢代文人詩各自的藝術風格與精神的差異。引導學生熟悉和欣賞部分作品。

二.教學內容

第一節漢詩概況

楚歌漢樂府與樂府詩漢代文人詩

講授篇目:

一、《漢樂府·戰城南》

1、解題。鼓吹曲辭《饒歌》;《戰城南》主題。

2、藝術分析。完整縝密的結構;蒼涼悲壯的氣氛;想像襯托的手法;怨而不怒的風格。

思考題:(1)分析「水深激激,蒲葦冥冥;梟騎戰鬥死,駑馬徘徊鳴」的藝術魅力。(2)與杜甫的《悲陳陶》對比閱讀,說明此詩對杜詩的影響。

二、《漢樂府·孔雀東南飛》

1、解題。詩歌的來源;樂府詩的幾種不同內容。

2、詩歌分析。敘事結構的完整性:矛盾的產生、發展、高潮和結局;主題:反封建禮教說、歌頌愛情說、婆媳矛盾說等;人物分析:劉蘭芝、焦仲卿、焦母;語言特色:民歌的修辭手法——賦比興的擴展。

第二節《古詩十九首》

《古詩十九首》的思想內容《古詩十九首》的藝術風格

講授篇目:

一、《古詩十九首》(西北有高樓)

1、主題:知音難遇的主題與漢末中下層文人的一般心態。

2、藝術:懸想寓情的手法;率直無華的美質;句平意遠的韻味。

二、《古詩十九首》(迢迢牽牛星)

1、解題:《迢迢牽牛星》與牛郎織女的傳說。

2、藝術:景語即情語;寫人上:化清冷為嫵媚;結構上:化雙起為單承;疊字上:化敘述為描摹。

三.本章教學時數:9學時

第四章兩漢史傳文學

一.教學要求:了解兩漢史傳文學的概況及其所取得藝術成就,掌握《史記》《漢書》的體例、藝術價值及其史學價值。

二.教學內容

第一節史傳文學的產生

史傳文學的淵源與產生史傳文學產生的歷史原因

第二節《史記》的體例和對史傳文學的貢獻

《史記》的體例《史記》的風格《史記》的藝術成就、地位和影響

講授篇目:《項羽本紀》

1、史學價值。

2、文學價值:⑴結構:將歷史與文學交匯;⑵人物:單一與豐富的統一;⑶藝術:敘述與描寫的結合。

第三節班固與《漢書》

《漢書》的體例《漢書》的特點

三:本章教學時數:7學時

主要參考書目

游國恩《中國文學史》(一)、袁珂《中國神話選注》、余冠英《詩經選注》、朱熹《詩集傳》、金開誠《楚辭選注》、朱熹《楚辭集注》、楊伯峻《春秋左傳注》、牛鴻恩《戰國策選注》、楊伯峻《論語譯註》、《孟子譯註》、陳鼓應《老子今注今譯》、《莊子今注今譯》、朱熹《四書集注》、王伯祥《史記選》、蕭滌非《漢魏六朝樂府文學史》、馬茂元《古詩十九首初探》。蕭統《文選》、司馬遷《史記》、 班固《漢書》

第二編魏晉南北朝文學(64學時)

(本編大綱執筆人:詹向紅)

魏晉南北朝文學概述

一、教學要求

了解魏晉南北朝社會概況和文學概況,掌握魏晉南北朝文學發展的社會文化方面的原因,魏晉南北朝文學發展軌跡,魏晉南北朝文學之特性。

二、教學內容

一、魏晉南北朝社會概況

政權更迭頻繁,社會動亂分裂;民族矛盾尖銳;士族門閥制度興盛;社會思想自由活躍。

二、魏晉南北朝文學概況

1、文學的自覺與文學批評的興盛

2、動亂中文人命運與文人的風尚

3、門閥制度與門閥觀念下的文學創作

4、玄學對文學的滲透

5、佛教與佛經翻譯對文學的影響

6、魏晉南北朝文學的發展軌跡

本時期文學發展階段性明確,常分為建安文學、正始文學、兩晉文學、南北朝文學,在中國文學史上是一個醞釀著新變時期。

三、本章教學時數  4學時

第一章 建安風骨到正始之音

一、教學要求

了解以「三曹」「七子」為代表的建安詩歌創作及阮籍、嵇康為代表的正始詩歌創作風貌。掌握曹植詩歌創作與五言詩的發展,把握建安詩歌的時代特徵、建安風骨的內涵及對後世詩歌的影響。掌握阮籍《詠懷》詩的思想內容及藝術特色。

二、教學內容

第一節 曹操與曹丕

1、曹操生平及文壇領袖地位。繼承漢樂府傳統,採用樂府舊題寫時事,既反映現實,又有很深感慨,風格古直悲涼。

2、曹丕詩歌題材與藝術風格。《燕歌行》是我國現存第一首成熟的七言詩。曹丕詩有「文士氣」,體現新變。

第二節 曹植

1、曹植生平與創作。曹植創作分為前後兩期,政治悲劇與詩歌才華的體現。

2、曹植詩歌創作成就及文學史地位。兼有父兄之長,達到風骨與文採的完美結合。被譽為「建安之傑」。 曹植與五言詩的發展,五言詩一代宗師美譽。

3、關於三曹的比較研究。「揚植抑丕」的觀點。文學成就高下問題。「漢音魏響」。

第三節 建安七子和蔡琰

1、建安七子概說

2、「七子之冠冕」王粲。王粲是建安七子中成就最高的一位,代表作是《七哀詩》。

3、蔡琰與《悲憤詩》。蔡琰的身世生平。琰作品的真偽問題。

第四節 建安詩歌的時代特徵

建安詩歌的總體特徵:形成了建安詩歌的時代風格,開創了「建安風骨」這一優良傳統,第一次掀起文人詩的創作高潮,造成「彬彬之盛」的建安文學的盛況,起到承前啟後的作用。

1、建安詩歌的主體精神及「 建安風骨 」的內涵。

2、第一次掀起了文人詩的創作高潮。

第五節 阮籍、嵇康與正始詩歌

1、從建安風骨到正始之音的嬗變及成因。正始之音與「竹林七賢」。 正始詩歌的獨特藝術風貌。

2、阮籍的《詠懷詩》。阮籍的生平與思想。阮籍《詠懷》開創了中國文學史上政治抒情組詩的先河。阮籍《詠懷》詩的象徵性,「阮旨遙深」的藝術風格。

3、嵇康詩與四言詩。嵇康的生平、思想及其人格意義。嵇康的詩歌成就。

4、阮籍、嵇康詩風之比較。

[講析作品]

曹操:《蒿里行》、《短歌行》、《步出夏門行·觀滄海》

曹丕:《燕歌行》

曹植:《白馬篇》、《野田黃雀行》、《贈白馬王彪》、《七哀·明月照高樓》

王粲:《七哀詩》

蔡琰:《悲憤詩》

阮籍:《詠懷》(夜中不能寐)、(獨坐空堂上)

[閱讀篇目]

曹操:《步出夏門行(龜雖壽)》

曹植:《美女篇》、《送應氏》、《雜詩》(南國有佳人)

劉楨:《贈徐幹》

阮籍:《詠懷》(嘉樹下成蹊)、(駕言發魏都)

嵇康:《幽憤詩》

三、本章教學時數 14學時(其中課堂討論1學時)

第二章兩晉詩壇

一、教學要求

了解西晉、東晉詩壇詩歌創作基本風貌。掌握太康詩風、左思《詠史》詩、郭璞《遊仙詩》、玄言詩的生成及其評價;以及王羲之為代表的蘭亭雅集對文人山水審美、山水詩創作的影響。

二、教學內容

第一節陸機、潘岳與太康詩風

1、西晉詩風特點及成因。

2、陸機、潘岳是西晉詩壇的代表。

3、太康體。太康詩風是指以陸機、潘岳為代表的西晉詩風,「繁縟」為主要特徵,辭藻華麗,描寫繁複,大量運用排偶。

第二節 左思與劉琨

左思的《詠史》詩。表現寒士不平與抗爭,開創了詠史詩借詠史以詠懷的新路。

劉琨詩感情深厚,風格雄俊,與建安風骨一脈相承。

第三節 郭璞與遊仙詩

1、遊仙詩溯源。

2、郭璞及遊仙詩。以遊仙寫失意之悲,借遊仙以詠懷,與左思借詠史抒牢騷不平,有異曲同工之妙。郭璞的遊仙詩評價及對後代詩人影響。

第四節 王羲之與蘭亭唱和

1、《蘭亭集序》與蘭亭詩。王羲之《蘭亭集序》使蘭亭之會在後世享有盛名。蘭亭詩的藝術水平不高,但預示了山水詩的興起。

2、蘭亭雅集對中國文人生活情趣有重大影響。

第五節孫綽、許詢與玄言詩

1、玄言詩及其興盛的原因。玄言詩一方面是魏晉玄學及清談之風興盛的結果,另一方面也與東晉政局及由此形成的士人心態有關。

2、東晉玄言詩的代表人物是孫綽和許詢。玄言詩的特點。

3、玄言詩的評價。

[講析作品] 

潘岳:《悼亡詩·其一》

左思:《詠史》(鬱郁澗底松)、(皓天舒白日)

郭璞:《遊仙詩》(京華遊俠窟)

王羲之:《蘭亭集序》

[閱讀篇目]

陸機:《猛虎行》、《赴洛陽道中作》二首、《擬西門有高樓》

左思:《詠史》(荊軻飲燕市)、(弱冠弄柔翰)

劉琨:《扶風歌》、《重贈盧諶》

孫綽:《秋日》

三、本章教學時數6學時

第三章陶淵明

一、教學要求

了解陶淵明人生道路、思想性格及詩歌創作。掌握陶淵明田園詩創作成就、藝術特點及其淵源,陶淵明散文與辭賦創作,以及陶淵明在文學史上的典型意義。

二、教學內容

第一節 陶淵明的人生道路與思想性格

關於陶淵明研究的幾個熱點問題,關於陶居里、族別、享年考辨。

1、辭彭澤令是陶淵明一生前後兩期的分界線。

2、安貧樂道與崇尚自然是陶淵明人生的兩大支柱。

3、陶淵明是魏晉風流的代表。

第二節 陶淵明的田園詩及其他

1、陶淵明詩歌題材。主要可分為五類:田園詩、詠懷詩、詠史詩、行役詩、贈答詩。

2、田園詩創作及其影響。田園詩是陶淵明為中國文學增添的一種題材。陶淵明的田園詩以自己的田園生活為內容,寫躬耕之苦,沖淡自然,對後世影響很大。

第三節 陶詩藝術及其淵源

1、陶淵明詩歌的藝術特徵。自然是陶淵明詩歌的總體藝術特徵。主要表現為三個方面:日常生活的詩化,情、景、事、理的渾融,平淡中見警策、樸素中見綺麗。對蘇軾:「淵明詩,質而實綺,癯而實腴」 評價的理解。《詠荊軻》、《詠貧士》、《讀山海經》等詠史詩體現「金剛怒目」式風格,偏於豪放。不僅是「靜穆」。對其詩歌藝術特徵需完整的把握。

2、陶詩的藝術淵源

第四節陶淵明的散文與辭賦

《五柳先生傳》給陶淵明自己留下了一篇神情畢現的傳記。

《歸去來兮辭》是一篇脫離仕途回歸田園的宣言,是陶淵明最著名辭賦。

《桃花源記》描寫了一個美好的世外仙界,寄託了陶淵明的人生理想。

第五節陶淵明的典型意義

1、陶淵明的文學地位及影響。他打破了玄言詩統治詩壇局面。開創的「田園詩」成為一個影響深遠的詩歌流派。創造了一種沖淡自然而又韻味雋永的風格,藝術影響深遠。

2、陶淵明的文化意義。陶淵明的不為五斗米折腰而歸隱成了中國士大夫精神上的一個歸宿。

[講析作品]

詩歌:《歸田園居》(少無適俗韻)、《歸田園居》(種豆南山下)、 《庚戌歲九月中於西田獲早稻》 、《飲酒》(結廬在人境) 、《詠荊軻》。辭賦:《歸去來兮辭》

[閱讀篇目]

《和郭主簿》、《雜詩》(人生無根蒂)、(孟夏草木長)、讀《山海經》、《詠貧士》(萬族各有托)》、《五柳先生傳》、《桃花源記》

三、本章教學時數 8學時(其中課堂討論1學時)

第四章南北朝民歌

一、教學要求

了解南、北朝民歌分類、保存情況,掌握南、北朝民歌產生興盛與其地域文化之關係,南、北朝民歌不同的內容題材及藝術風格。

二、教學內容

第一節 南朝民歌與吳、楚風情

1、南朝民歌的分類。主要有吳歌和西曲兩類。

2、南朝民歌興盛的原因。

3、南朝民歌的內容和情調。內容較狹窄,絕大多數是情歌。

4、南朝民歌的特點。體制小巧,大多為五言四句,語言清新自然。

5、《西洲曲》是南朝民歌中藝術性最高的一篇。

第二節 北朝民歌與北朝各民族的風習

1、北朝民歌的保存情況。

2、北朝民歌的題材與內容。

3、北朝民歌的藝術特色。北朝民歌數量不多,但內容卻廣泛地反映了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情調坦率爽朗,風格剛健豪放,語言質樸,有別於南朝民歌的纏綿婉轉。

[講析作品]

南朝民歌:《西洲曲》《子夜歌》、《子夜四時歌》

北朝民歌:《木蘭詩》、《敕勒歌》

[閱讀篇目]

《華山畿》、《讀曲歌》、《莫愁樂》、《那呵灘》、《隴頭歌辭》

三、本章教學時數4學時

第五章南北朝文人詩

一、教學要求

了解南朝文人詩與北朝詩歌創作的基本風貌。掌握謝靈運山水詩創作特點及山水詩興盛原因、文學價值。謝朓與永明體詩歌創作,齊梁詩人集團及宮體詩,庾信與南朝的文風北漸。

二、教學內容

南北朝社會與詩歌創作概述

第一節 謝靈運所開啟的新風與山水詩的興盛

1、晉宋之際詩風的演變。晉宋之際詩風演變最為顯著的特點是玄言向山水的潛衍,亦即山水詩的興盛。哲學思潮的影響。士人心態的變化。審美情趣的變化。詩歌本身的演變。

2、謝靈運與山水詩。生平與性格。謝靈運開始大力創作山水詩,新詩風的開啟。謝靈運詩歌在藝術上的主要特點。鮮麗清新、富艷精工的風格。細膩的景物刻劃、高超的描摹技巧、突出的聲色之美。結構上的程式化特點。

3、陶謝詩的比較。從詩歌發展史的角度看,魏晉和南朝屬於兩個不同的階段,魏晉詩歌上承漢詩,總的詩風是古樸的;南朝詩歌則一變魏晉的古樸,開始追求聲色。而詩歌藝術的這種轉變,就是從陶謝的差異開始的。陶淵明是魏晉古樸詩歌的集大成者,謝靈運卻另闢蹊徑,開創了南朝的一代新風。

4、其他山水詩人的創作。

第二節鮑照與樂府詩

1、鮑照詩的題材內容。當謝靈運大力創作山水詩的時候,他則以樂府詩創作聞名於詩壇。主要表現其建功立業願望和抒發寒門之士備受壓抑的痛苦。具有現實主義精神。詩風俊逸豪放、奇矯凌厲。

2、鮑照詩史上地位。鮑照對七言詩的貢獻。繼承和發揚漢魏風骨,風格獨特,俊逸豪放代表詩的正確方向。邊塞題材詩歌為唐代五絕及邊塞詩派形成頗有影響。

第三節 謝朓與永明體

1、竟陵八友與永明體。永明體產生的背景因素。永明體特點及意義。竟陵八友。

2、謝朓與新體詩。

謝朓的詩歌創作特色及其影響。永明體代表詩人謝朓,最突出貢獻是對山水詩的發展和新體詩的探索。精妙的景物描繪,情景交融,詞語工麗,色調鮮明,詩風清新明麗。其新體詩對仗工整,平仄協調,詞采華美,已有全篇似唐人律絕。謝朓在詩史上的地位。對後來包括李白、杜甫在內的唐詩的繁榮也有著相當深刻的影響。

3、沈約詩有「清怨」的風格特徵。何遜、陰鏗等人的詩歌創作。

第四節 齊梁詩人集團及宮體詩人。

1、齊梁詩人集團。南齊竟陵王蕭子良文學集團,梁氏蕭衍、蕭統文學集團,蕭綱文學集團。

2、宮體詩。南朝民歌從市井進入宮廷,宮體詩對後來律詩的形成有重要的推動作用。宮體詩產生原因、代表作家、藝術特點及評價。

第五節 庾信與南朝文風的北漸

1、南北文風的交融與北朝文學。

2、庾信文章老更成。庾信的生平及文學成就。庾信在南朝度過前期生活,42歲出使西魏並從此流寓北方是其後期生活。「鄉關文思」發為哀怨之辭,蘊含豐富的思想內容。晚年詩風成熟的標誌。將南朝文學講究聲律、長於駢偶用典的的修辭技巧,用來描寫羈旅北方的生活,抒發深沉真切的情感,並接受北朝文學的渾灝勁健之風,形成融合南北的文風。風格剛健深沉,蒼涼悲壯。

[講析作品]

謝靈運:《登池上樓》、《石壁精舍還湖中作》

鮑照:《擬行路難》(對案不能食)

謝朓:《晚登三山還望京邑》

庾信:《擬詠懷(其七)》

[閱讀篇目]

謝靈運:《於南山往北山經湖中瞻朓》、《夜宿石門詩》

鮑照:《擬行路難》(瀉水置平地)》

沈約:《別范安成》

謝朓:《暫使下都夜發新林至京邑贈西府同僚》、《之宣城郡出新林浦向版橋》

陰鏗:《晚出新亭》、《江津送劉光祿不及》

蕭綱:《詠舞二首(其一)》、《詠內人晝眠》

庾信:《擬詠懷》(其十一)(其十八)

三、本章教學時數12學時 (其中課堂討論1學時)

第六章魏晉南北朝辭賦、駢文與散文

一、教學要求

了解魏晉南北朝散文、辭賦、駢文創作概貌及文學樣式的發展演變。掌握魏晉文壇散文、抒情小賦及駢文創作,以及南朝美文(駢文、駢賦)的衍化和北朝散文的創作特點。

二、教學內容

第一節別開生面的魏晉文壇

1、建安文章。建安文風「以氣質為體」,「氣」與「麗」的結合,為後世確立了「以情緯文,以文質」的典範。曹操的教令甚具異彩,饒有通脫之風。曹丕、曹植的書札,隨境生趣,慷慨任氣,文采煥然。曹植的表文也是情文並茂。

2、抒情小賦的繁盛。辭賦在魏晉時期出現了新局面,其標誌是抒情小賦的湧現,拓展了辭賦的表現領域與表現風格。魏晉之際的辭賦創作顯示出抒情化,小品化的特色。王粲《登樓賦》為抒情小賦的代表作。

3、魏晉時期論辯文的勃興。

第二節 南朝美文的衍化

1、世重文翰。駢文與辭賦創作興盛。南朝文壇沿著魏晉以來的文章追新逐麗的趨向繼續發展,並帶有階段性特點。駢文特點。南朝辭賦創作特點。

2、「元嘉三大家」謝靈運、顏延之、鮑照的美文創作。

3、范曄史論。

4、《文心雕龍》的駢文藝術。

5、齊梁新變之風與詩體賦。永明聲律說興起。對文章韻律、聲調協和之美也起了強化作用。文筆之辨逐步深入。不拘常體的呼聲增多。

6、寫景文成就引人注目。駢體書信散文,文人筆下,山川景物,更富情韻。丘遲、吳均、陶弘景為代表,

第三節《水經注》與《洛陽伽藍記》

1、酈道元《水經注》清朗疏朴的文風,對唐以後古文家的遊記文影響極大。

2、楊衒之《洛陽伽藍記》也是北朝文壇上的曠世傑作。

[講析作品]

曹操:《讓縣自明本志令》

曹植:《求自試表》

王粲:《登樓賦》

嵇康:《與山巨源絕交書》

丘遲:《與陳伯之書》

吳均:《與朱元思書》

庾信:《哀江南賦序》

江淹:《別賦》

酈道元:《江水注·三峽》

 [閱讀篇目]

曹植:《與吳質書》、《洛神賦》

鮑照:《蕪城賦》

陶弘景:《答謝中書書》

庾信:《小園賦》

酈道元:《河水》

楊衒之:《景明寺》

三、本章教學時數 10學時

第七章 魏晉南北朝小說

一、教學要求

了解小說的起源與魏晉南北朝志怪、志人小說興盛的原因及其主要內容。掌握劉義慶《世說新語》的藝術成就以及魏晉南北朝小說的特色和影響。

二、教學內容

第一節 小說的起源與魏晉南北朝小說的興盛

1、「小說」的最早出處與本義

2、中國小說的起源。

魏晉南北朝小說的興盛。主要有邯鄲淳《笑林》,張華《博物志》,干寶《搜神記》,劉義慶《世說新語》,王琰《冥祥記》,沈約《俗說》

第二節 志怪與志人

1、魏晉南北朝小說可分為志怪與志人小說兩類。

2、志怪小說興盛的背景及內容

3、志人小說興盛的背景及內容。

4、魏晉南北朝小說特色和影響。

第三節《世說新語》

1、《世說新語》的編撰及內容。劉義慶編撰的《世說新語》主要是記錄魏晉名士的逸聞軼事和玄虛清談,是研究中古社會文化生活的最基本、最重要的材料。

2、《世說新語》的內容。

3、《世說新語》的藝術特色。寫人物重在表現人物特點,使之氣韻生動,躍然紙上。把記言與記事相結合。《世說新語》的語言精鍊含蓄,雋永傳神。

[講析作品]

《搜神記》:三王墓、韓憑妻

《世說新語》:《簡傲》 《任誕》(王子猷居山陰、劉伶病灑)《汰侈》(石崇要客燕集)《忿狷》(王藍田性急)

[閱讀篇目]

《搜神記》:紫玉、李寄

《世說新語》

三、本章教學時數 5學時

第八章魏晉南北朝的文學批評

一、教學要求

簡要了解魏晉南北朝文學批評興盛的原因及主要代表作家、著作。

二、教學內容

魏晉南北朝是中國的文學批評迅速而空前的發展時期。

1、曹丕的《典論·論文》和陸機的《文賦》

2、劉勰的《文心雕龍》

3、 鍾嶸《詩品》及蕭統《文選》

三、本章教學時數  1學時

主要參考書目:游國恩《中國文學史》、劉大傑《中國文學發展史》;章培恆《 中國文學史》; 羅宗強《魏晉南北朝文學思想史》,《玄學與魏晉士人心態》;逯欽立《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曹道衡《 南北朝文學編年史 》;余冠英《漢魏六朝詩選》,《三曹詩選》,《樂府詩選》;《陶淵明資料彙編》上、下;魯迅《魏晉風度及文章與葯及酒之關係》,《中國小說史略》;劉義慶《世說新語》;沈德潛《古詩源》。

第三編唐宋文學(72學時)

(本編大綱執筆人:吳鶯鶯張體雲)

第一章隋唐五代文學概述

一、教學要求

了解隋唐五代社會和文學的概貌。

二、教學內容

知識要點:社會背景概述唐代文學繁榮的原因唐代文學發展的不平衡性唐詩發展分期  各時期文學發展概貌

三、本章學時數

4學時

第二章唐代詩歌

一、教學要求

了解唐詩不同社會階段政治、經濟、文化背景,掌握唐詩各個時期的代表作家及其主要特點。

二、教學內容

第一節隋代文學

知識要點:隋代文學過渡性特點隋代前後兩期文學創作情況

第二節初唐詩歌

知識要點:齊梁詩風王績上官體沈宋初唐四傑陳子昂詩歌革新運動

第三節盛唐詩歌

知識要點:山水田園詩派邊塞詩派李白杜甫

第四節 中唐詩歌

知識要點:大曆詩風元白詩派韓孟詩派郊寒島瘦賈姚李賀詩歌創作

第五節晚唐詩歌

知識要點:小李杜淡泊超脫詩風感時傷亂詩風香奩側艷詩風

三、本章學時數

4學時

唐代散文

一、教學要求

了解唐代散文運動發展過程:理論與創作實踐兩方面,唐代古文運動與政治文化的關係,掌握韓柳古文運動理論及其散文創作成就。

二、教學內容

知識要點:唐代古文運興起原因、意義及其對後世的影響韓愈的古文運動理論及其散文作品《送李願歸盤谷序》《進學解》柳宗元散文《三戒》《段太尉逸事狀》晚唐小品文簡介

三、本章學時數

8學時

第四章唐傳奇變文

一、教學要求

了解唐傳奇興起的原因,唐傳奇發展三個階段。掌握唐傳奇藝術成就,變文概念。

二、教學內容

第一節唐傳奇

知識要點:唐傳奇興起的原因唐傳奇發展三個階段唐傳奇藝術成就

第二節變文

知識要點:俗講變文

三、本章學時數

4學時

第五章唐五代詞

一、教學要求

了解詞的產生和發展及詞體的一般常識,掌握兩蜀詞和南唐詞的重要創作者及其創作風格、成就。

二、教學內容

第一節概說

知識要點:詞詞的起源詞的特徵

第二節唐代詞的發展

知識要點:敦煌曲子詞一《雲謠集雜曲子》中唐文人詞溫韋與花間詞李煜與南唐詞

三、本章學時數

8學時

第六章宋代文學概述

一、教學要求

全面了解宋代文學發展的社會政治、經濟、文化背景和各時期文學發展情況。

二、教學內容

知識要點:宋代社會背景分析唐宋文學比較宋代文學總體特徵

本章學時數

12學時

第七章宋詩

一、教學要求

了解宋代詩歌與唐代詩歌之間的關係以及宋代詩歌的發展進程,掌握不同流派主要作家的詩風及其創作成就。

二、教學內容

第一節概說

知識要點:唐宋詩優劣之爭宋詞發展的流變過程:創新期,凝定期,中興期,飄零期

第二節北宋詩

知識要點:宋初三體蘇梅歐陽修詩王荊公體

第三節 蘇軾

知識要點:蘇詩蘇軾詞在詞史上的地位蘇軾文

第四節黃庭堅與江西詩派

知識要點:黃庭堅詩歌創作的理論及其創作特點江西詩派及其演變情況

第五節中興四大詩人

知識要點:中興四大詩人陸遊詩歌創作內容及其藝術成就

第六節南宋詩

知識要點:四靈詩人江湖詩派宋末遺民

本章學時數

12學時

第八章宋詞

一、教學要求

了解宋詞發展概貌,掌握蘇軾詞風及其在詞史上的地位、李清照詞、辛棄疾等一流詞作者詞風、創作成就。

二、教學內容

第一節概說

知識要點:詞在宋代繁榮的原因北宋詞的發展

第二節 北宋詞

知識要點:宋初詞晏殊詞歐陽修詞晏幾道詞秦觀詞賀鑄詞周邦彥詞藝術成就

第三節柳永詞

知識要點:生平創作柳永在詞史上的地位和貢獻

第四節李清照與南渡前後的詞風

知識要點:李清照生平與創作李清照在詞史上的地位南渡前後其他詞人

第五節南宋詞

知識要點:辛派詞(豪放詞派)格律詞派宋末詞人

三、本章學時數

12學時

第九章宋代散文

一、教學要求

了解宋代散文發展過程掌握了解歐陽修的散文理論及創作成就掌握蘇軾的散文創作成就

教學內容

知識要點:宋代散文的特點和成就歐陽修蘇軾的散文理論和創作實踐《醉翁亭記》、《伶官司傳序》、《前赤壁賦》其他宋代散文家及其作品簡介

第十章宋代話本

一、教學要求

了解宋代話本興盛的原因及其一般常識,掌握話本概念及其在小說發展史上的地位

二、教學內容:

知識要點:宋話本興盛的原因及其一般常識,指出用白話寫小說是「小說史上的一大變遷」宋話本的思想內容和藝術成就簡介,指出對明清小說發展具有極大影響

三、本章課時數

2 學時

教材和主要參考書目

(1)章培恆《中國文學史》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1997年版

(2)劉大傑《中國文學發展史》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1999年版

(3)錢基博《中國文學史》(全三冊)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2月版

(4)《全唐詩》(全一冊)北京:中華書局1992年6月版

(5)陳尚君《全唐詩補編》(全三冊)北京:中華書局1992年10月版

(6)唐圭璋編《全宋詞》(全五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12月版

第四編元明清文學(64學時)

(本編大綱執筆人:李慶霞周禮根)

第一章元代文學概述

一、教學要求

掌握元代文學的發生、發展的社會文化背景,了解元散曲和詩歌的基本概況。

二、教學內容

第一節元代文學概述

知識要點:元代文學的社會背景、發展概貌和總體特徵

第二節元代的散曲和詩歌

知識要點:

1.散曲產生與興盛的原因;散曲的體制;散曲的特點;散曲的主要作家作品

2.元代詩歌發展的基本線索;元代詩歌的代表性作家

三、本章教學時數:2學時

第二章元代雜劇

一、教學要求:了解元雜劇發展的基本脈絡,重點掌握「關王馬白」的代表劇作的人物形象特徵、思想內容和藝術成就,了解「關王馬白」雜劇的不同風格。

二、教學內容

第一節元雜劇概述

1.元雜劇產生與興盛的原因:元代以前戲曲藝術發展與積累;城市和工商業的發展;文人地位的低下;思想文網的相對鬆弛

2.元雜劇的體制:結構、角色、曲詞、賓白、宮調

3.元雜劇創作發展與分期:前期北方作家群;後期南方作家群

4.元雜劇代表作家作品:《牆頭馬上》;康進之《李逵負荊》;高文秀《雙獻功》;鄭光祖《倩女離婚》

第二節關漢卿的雜劇創作

關漢卿的生平考證

《竇娥淵》的思想內容:揭露元代吏治混亂、地痞流氓橫行的社會現實;表現下層人民的反抗意志

《竇娥淵》的藝術成就:激烈而緊張的矛盾衝突;本色當行的藝術語言

關漢卿的其他雜劇創作:《救風塵》;《單刀會》

第三節王實甫與《西廂記》

王實甫的生平考證

《西廂記》的題材流變

《西廂記》的思想內容:讚頌青年男女對愛情婚姻自由的勇敢追求,批判封建禮教

《西廂記》的藝術成就:明晰而複雜的矛盾衝突;靈活多變的藝術體制;亦莊亦諧的輕喜劇風格

《西廂記》的思想局限與歷史地位

馬致遠和白樸

1.馬致遠和白樸的生平考證

2.《漢宮秋》的思想內容與藝術成就:文人的人生無常之感,強烈而富於文才的抒情風格

3.《梧桐雨》的思想內容與藝術成就:對於婚姻愛情自由的讚頌;質樸本色的雜劇語言

三、本章教學時數:8學時

第三章南戲與《琵琶記》

一、教學要求:了解南戲的源流、體制和發展概況,掌握《琵琶記》的思想內容和藝術特色。

二、教學內容

第一節南戲概述

南戲的源流、體制和發展

南戲的代表作品:《荊釵記》、《白兔記》、《拜月亭》、《殺狗記》

高明與《琵琶記》

1.高明生平與創作

2.《琵琶記》的思想內容:宣揚忠孝賢德的倫理念;展現傳統禮教的悖謬性和封建時代知識分子的軟弱性

《琵琶記》的藝術成就:複雜而具有典型性的人物形象;雙線結構;細緻的心理描寫

三、本章教學時數:2學時

第四章明代文學概述

一、教學要求

了解明代文學發生、發展的社會文化背景和發展概貌,

二、教學內容

明代文學的社會背景、發展階段和總體特徵

三、本章教學時數:2學時

第五章明代小說

一、教學要求:了解明代小說發展的基本概況,掌握以「四大奇書」、「三言二拍」基本情節、主要人物形象特徵、思想內容和藝術成就。

二、教學內容

第一節《三國演義》與歷史演義小說

1.《三國演義》的成書過程、作者、版本

2.《三國演義》的思想內容:表達渴望「人君賢臣」、反對暴政的政治理想;謳歌以「忠義」為核心的道德觀念

3.《三國演義》的藝術成就:虛實結合的藝術剪裁;單一而豐富的藝術典型;主觀理念下的人物塑造

4.《三國演義》的地位與影響

第二節《水滸傳》與英雄傳奇小說

1.《水滸傳》的成書過程、作者、版本

2.《水滸傳》的思想內容:「俠義」的讚歌;「忠義」的悲歌

3.《水滸傳》的藝術成就:環線型的藝術結構;個性化的人物創造;酣暢淋漓的描寫藝術

4.《水滸傳》的地位與影響

第三節《西遊記》與神魔小說

1.《西遊記》的成書過程、作者、版本

2.《西遊記》的思想內容:闡釋「求放心,致良知」的哲學觀念;宣揚張揚個性的時代精神;對普通人性的肯定與善意的諷刺

3.《西遊記》的藝術成就:極真極幻的藝術創新;人性、動物性、神性結合的人物塑造方法

4.《西遊記》的地位與影響

第四節:《金瓶梅》與世情小說

1.《金瓶梅》的成書年代、作者考證、版本

2.《金瓶梅》的思想內容:暴露官商結合、權錢當道的社會黑暗;表現人慾,展現縱慾主義的罪惡;展現市民社會的人情百態

3.《金瓶梅》的藝術成就:人情小說的開端之作;立體化的人物形象;平淡無奇的敘事藝術;暴露醜惡為主的創作命意;網狀結構

4.《金瓶梅》的地位與影響

第五節:「三言二拍」與明代擬話本小說

1.明代話本小說概述

2.「三言二拍」的思想內容:肯定商業活動,表現商人美德;歌頌男女真摯愛情,倡揚男女平等;對自然人慾的肯定、寬容和理解

3.「三言二拍」的藝術成就:著眼於人情世態的選材宗旨;曲折離奇的敘事方法;以「趣」為主的審美情趣;

明代的其他擬話本小說

三、本章教學時數:15學時

第六章明代戲劇

一、教學要求:了解明代戲劇發展的基本脈絡和重要作家作品,重點掌握《牡丹亭》的基本情節、主要人物形象特徵、思想內容和藝術成就。

二、教學內容

第一節明代戲劇概述

知識要點:

1.明代雜劇創作發展概況:朱有燉;徐渭

2.明代傳奇創作發展概況:《香囊記》;崑腔;三大傳奇;吳江派和臨川派

第二節湯顯祖與《牡丹亭》

知識要點:

1.湯顯祖的作者生平、思想與創作

2.《牡丹亭》的思想內容:歌頌男女愛情,表達「以情抗理」的社會理想

3.《牡丹亭》的藝術成就:浪漫主義的藝術構思;優美而詩意的情感描寫

4.「臨川四夢」的其它三部戲:《紫釵記》、《邯鄲記》、《南柯記》

5.《牡丹亭》的地位與影響

三、本章教學時數:5學時

第七章明代詩文

一、教學要求:了解明代詩文的發展線索,掌握「公安派」的理論主張。

二、教學內容:

1.明前期詩文:高啟;劉基;宋濂;「台閣體」;茶陵派

2.明代中期詩文:「前後七子」;吳中四才子;唐宋派

3.明代後期詩文:李贄;「公安派;竟陵派;張岱和晚明小品文

三、本章教學時數:2學時

第八章清代文學概述

一、教學要求:了解清代文學發生的社會背景及發展概貌。

二、教學內容:清代文學的社會背景、發展階段和總體特徵

三、本章教學時數:2學時

第九章清代前期詩詞文

一、教學要求:了解清代前期詩、詞、文發展的主要流派特徵

二、教學內容:

1.清代前期的詩歌:遺民詩歌;錢謙益和吳偉業;王士禛

2.清代前期的詞:遺民詞;陽羨詞派;浙西詞派;納蘭性德

4.清代前期的散文創作:古文三大家;方苞與劉大櫆

三、本章教學時數:2學時

第十章清代前期戲劇

一、教學要求:了解清代前期戲劇發展的基本概況,掌握《長生殿》和《桃花扇》基本情節、思想內容和藝術成就

二、教學內容

第一節清代前期戲劇概述

文人抒情劇;蘇州派戲劇;李漁的風情喜劇

第二節洪昇與《長生殿》

1.洪昇的生平、思想和創作,《長生殿》的題材流變

2.《長生殿》的思想內容:倡揚世間男女真情;抒發歷史興亡之感

3.《長生殿》的藝術成就:規模宏大,結構嚴密;清麗而流暢的語言

第三節孔尚任與《桃花扇》

1.作者生平、思想與創作

2.《桃花扇》的思想內容:描寫南明王朝的興亡的全過程,抒寫歷史興亡之感

3.《桃花扇》的藝術成就:「借兒女真情,寫興亡之感」的藝術構思;複雜豐富的人物形象

三、本章教學時數:6學時

第十一章清代前期小說

一、教學要求:了解清代前期小說發展的概貌,掌握《聊齋志異》的思想內容與藝術成就。

二、教學內容:

第一節清代前期的白話小說創作

遺民小說;世情小說;才子佳人小說;李漁的短篇小說

第二節《聊齋志異》與清代文言小說

1.蒲松齡的生平、思想與創作

2.《聊齋志異》的思想內容:描寫科舉失意的辛酸;揭露官府貪虐;讚頌男女真情和婚姻愛情自主,反對封建禮教;補償心靈缺憾,

3.《聊齋志異》的藝術成就:以虛幻表現實的誌異性;「以傳奇法以志怪」的曲折性;狐鬼花妖的人情化;人物形象的豐富性;敘事語言的簡潔平易和富於詩意

4.《聊齋志異》的地位與影響

三、本章教學時數:6學時

第十二章清代中期文學

一、教學要求:了解清代中期詩歌、詞、散文的各個流派和小說戲曲的發展概貌,重點掌握《儒林外史》和《紅樓夢》情節結構、思想內容和藝術成就。

二、教學內容:

第一節清代中期文學概述

詩歌流派紛呈;常州詞派佔據詞壇;「桐城派」散文一統天下;炫耀才學的才子小說盛行;崑曲衰微;「花部」興起

第二節:吳敬梓與《儒林外史》

1.吳敬梓生平、思想與文學創作

2.《儒林外史》的思想內容:批判科舉制度與功名富貴;探求改造社會的理想之路

3.《儒林外史》的藝術成就:無主角、無主幹的長篇新結構;平淡而精細的藝術描寫;「限知限能」的敘述視角;「戚而能諧,婉而多諷」的諷刺藝術

第三節曹雪芹與《紅樓夢》

1.曹雪芹家世、生平與創作;《紅樓夢》的版本與脂評

2.《紅樓夢》的思想內容:封建貴族家庭的悲劇;寶黛釵愛情悲劇;青春女性的普遍悲劇

3.《紅樓夢》的人物形象:賈寶玉;林黛玉;薛寶釵;王熙鳳

4.《紅樓夢》的藝術成就:「按跡循蹤,不敢循蹤的」的現實主義創作原則;人情小說的新境界;美醜並舉的人物塑造方法;網狀結構;成熟而優美的的語言

5.《紅樓夢》的地位與影響

三、本章教學時數:10學時

第十三章近代文學概述

一、教學要求:了解近代文學發生的歷史背景和發展概貌。

二、教學內容

1.近代文學發生的歷史背景;近代文學的發展階段;近代文學的總體特徵

三、本章教學時數:2學時

教研室:文學教研室執筆人:毛紅星、詹向紅、吳鶯鶯、李慶霞 周禮根

系主任審核簽名:


推薦閱讀:

TAG:中國 | 文學 | 古代文學 | 古代 | 中國古代文學 | 教學 | 教學大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