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心意六合拳四門八打

四門八打是以十大形實戰動作為基礎的套路,它起落跌宕,舒捲大方,非常精簡幹練。同時突出了心意六合拳「六形(雞腿、龍身、熊膀、鷹捉、虎抱、雷聲)合一」以及「六藝[恨天無把(塌無意)、恨地無環(地翻天)、曲斷中節、拉錨斷繩、翻弓斷弦、勒馬停風]之勁意」。

風格上較完整地保留了姬龍峰所傳拳法的原風原貌,古樸蒼遒,拳法簡捷精粹,博大雄渾,不尚花架,尤長於內勁神化之力,功拳一體,體用合一。古拳譜曰:「隨方就圓,隨勢而變,有感即應,不囿於招式變化所限……只待嫻熟,通身是法,遍體為拳。至此以臻"拳無拳,意無意』之武藝的最高境界。」又曰:「有形有式皆為假,拳至無拳始為真。」

四門八打一招一式均未脫離姬氏原創旨意。出打行走和運作方向,均為四面八方,故套路中有行轉45度和90度者。為便於武術套路的演練習慣,現改為來回趟。

(一)金雞抖翎

A、(1)自然站立(圖1)。(2)屈膝震右腳出左腳,腳尖上翹,腳跟點地;兩臂屈肘緊貼兩肋,雙手放鬆耷拉,左手在胸前,右手在腹脘之上,臉略仰,眼往下吊(圖2)。

B、上右腳再進左步,爾後右腳跟半步呈左雞步;雙手變掌,五指揸開,手心往後凹勁的同時下落回抽,再朝上向前下方劈落在身體左側,右掌背緊靠左膝外側,掌心朝左,左掌心緊扶在左胯上(圖3)。

C、右腳上一大步,左腳跟半步呈右雞步,右掌內旋,掌心朝里,用力向前砍擊,左掌先往前再向身後同時反向砍擊(圖4)。

勁意與要領:

(1)雙掌往前後同時砍擊時,必須抖肩振臂,體現一個「搶勁」。河南心意門,有稱「穗子把」,亦有稱「追風趕日把」。

(2)圖2式為姬龍峰原傳心意六合拳最原始的熊出洞,亦稱侵撲站。臉略上仰,兩眼卻下吊,體現出拳譜上所說的「熊似觀天不看天,鷹似看地不觀地」。

(3)心意六合拳出打行拳幾乎全部為五指揸開,手心後凹,掌臂合勁為一。如此方能產生摧殺之力。

 

(二)游龍探爪

承上式,隨左後轉體180度提右膝,左掌向右往上朝身後呈抓撲之勢,右掌從後往上朝前舉臂亦形成抓撲之勢(圖5、6)。

勁意與要領:

左後轉提右膝與兩掌形成抓撲之勢要協調。

(三)抱虎歸山

承上式,左腳用力蹬地,右腳隨栽肩之勢向前跨步形成右牮步,右掌停在右大腿里側,左掌停在左胯旁,虎口相對,掌心朝里,雙掌形成合抱之勢(圖7)。落定式與姬龍峰原傳心意六合拳《十形樁功》之「虎形樁」完全一致。

(四)虎抱頭

承上式,右腳進步,左腳跟半步呈右雞步,右手屈肘回插抓住頭皮毛髮,左手托推右肘以助力(圖8)。

勁意與要領:

虎抱頭一式用的是「起肘」技擊,靠的是腰腿的催力。此落式為右虎抱頭。

(五)白猿獻果

承上式,隨左後轉體180度進左步,右腳跟半步呈左雞步,左手變拳往下向後再朝上隨著左右擰腰停在腦後,拳心斜朝左,右臂肘尖朝左前方旋擊,拳心斜朝外,停在左臉旁(圖9、10)。

 

勁意與要領:

右肘向左前方旋擊之勁全靠腰腿旋擰之力。左臂向左後旋擰主要是平衡身體。

 

(六)迎門鐵臂

A、左腳略微上一步,腳尖外撇,右腳往前跨一步,雙腿屈膝半蹲呈四六馬步,重心多半在左腿上;雙手往小腹下部插拳,拳面朝下,拳心朝里(圖11)。B、左腳蹬地進右步,左腳跟半步呈右雞步,右尺臂外旋,從下往上向前推頂,拳背朝外,左拳拳面抵住右肘彎里側(圖12)。

勁意與要領:

(1)迎門鐵臂全靠尺臂往前頂靠之力摧殺對方,這個式中寓有顧法。(2)河南心意門也有稱其為「迎面鐵壁」和「熊反臂」的。

(七)龍形裹橫

A、左後轉體180度,左腳上一步,右腳隨即向左腿前行橫向蓋步;左掌從後向上往左向下再向右劃圈,此時右掌從後向上朝左經額頭上方再朝下往右(回)劃圈一周,停靠在左肘彎里側(圖13)

B、左腳向左前方邁步,右手托往左肘彎里側一起往左後方旋裹,左尺臂水平,與左肱臂呈90度。旋裹時右腳往前托襯劃弧,以求得身體平衡(圖14)。

勁意與要領:

裹橫用的橫勁,全靠腰部的擰轉之力。打鬥時,前腳必須過人封住對方,亦即對方在我懷裡,方可用水平尺臂之力裹翻對方。往往在對方尚未翻倒之瞬間,後腳強行搶進一步,同時朝自己懷裡打插肘,致使對方受傷後再翻倒。這裡體現的是南派心意六合拳常說的一句俗話,「打人如親嘴」;北派心意六合拳常說的一句話,「打人先上身」。

(八)野馬闖林

A、右腿略進一步,屈膝半蹲支撐全身重量,左腳向前伸翹,腳尖上勾,腳跟離地二到三寸;雙掌里旋插入襠內,掌背相對,目光平視(圖15)。

B、右腳用力蹬地進左步,左腳一旦落地,右腳跟半步呈左雞步,左右掌變拳,同時往右側身後抽拉,再往上向前猛擊,左拳面朝前,右拳面抵住左手腕,使兩拳擊之力合而為一,拳心均朝上(圖16)。

勁意與要領:

(1)左腳進步,右腿要使盡全力,左步要大,但不得有跳躍現象。雙拳從右側向身後抽拉再向上往前猛力合擊,雙拳合力為一,殺傷效果自然好。這裡體現的是拳譜所說的「馬有奔踏之功」。(2)姬氏原傳心意六合拳中,稱之為「馬奔把」。

(九)餓虎撲食

立左腿,提右膝,雙拳變掌朝下向右側後方劈拉,左掌背緊靠右膝外側,右掌停在右胯上(圖17)。

然後以左腳為軸,右後轉體180度,雙掌繼續向下朝前環繞200度,正置於前額上方,再迅速往前下方撲按。右腳在左轉體180度之際向前踏步呈右牮柱步(圖18)。

勁意與要領:

(1)餓虎撲食,前腳落地的同時,雙掌朝前下方使用的是撲按之力。落定式雖與鷹捉把非常相似,但勁力和用意則有區別。餓虎撲食用的是雙掌連推帶按,鷹捉把用的是頭肩頂撞。

(2)稽考「虎撲雙把」,得知其來自岳飛《心意六合拳譜》中的「雙推把」。深究起來,餓虎撲食既不同於鷹捉把,也不同於姬氏心意六合拳的「虎撲雙把」,在此不做贅述。

 

(十)龍形調膀

A、略上前腳,後腳托襯半步呈左雞步,雙臂放鬆,一齊順時針甩膀,左掌停在右胸前,掌心朝里,右掌停在後腰背上,掌心朝外(圖19)。

B、右雞步不動,雙臂一齊逆時針甩膀,右掌停在左胸前,左掌停在後腰背上(圖20)。

勁意與要領:

(1)來回甩膀猶如小兒玩具「撥浪鼓」的兩個小槌在運動。

(2)姬氏原傳心意六合拳譜中,練龍形調膀除上體放鬆,尚有心法「暗聽氣注丹田」。這裡體現了內家拳「功拳一體化」的特點。

(十一)白猿束身

承上式,右腳上步,屈膝半蹲支撐全身重量,左腳隨即跟上,停在右腳弓處,腳尖點地;左掌停靠於左膝外側,右掌停靠在右胯旁(圖21)。

(十二)鷂子鑽天

承上式,左腳上步,右腳隨著起身之勢往前上方卷踢,高度約六七寸;右拳朝前上方鑽出,左拳拳面抵住右肘彎(圖22)。

 

(十三)熊形斬捶

A、右腳向前落步,左腳隨即向左前方跨一大步,雙腿屈蹲呈馬步;左肘向左下方格,右肘下落回抽,停在右胯後(圖23)。

B、右腳用力蹬地,右肘抬起,隨上身左後擰轉約90度,用力自右上方朝左下方懷裡插捶(圖24)。

勁意與要領:

(1)古代劊子手倒握刀柄,刀背緊靠在尺臂上,斬首時,刀刃從右上方朝左下方運刀,實際上有著連鋸帶砍之意。斬捶亦取此勁意。當右尺臂從上往左下方懷裡插捶時,使的是插肘擊技。這個插肘是由腰臂合力所致,故其殺傷力巨大。

(2)熊形斬捶主要體現的是「熊膀」之威力。

(十四)雞形劈掌

承上式,右後轉體180度進右腳,左腳跟半步呈右雞步,雙拳變掌,隨右後轉體從左往後再向上,經額頭上方環繞大半周,再朝右側下方劈,目視前方,左掌背緊靠右膝外側,掌心朝右,右掌停靠在右胯上(圖25)。

(十五)蛇撥草

隨右腳往右前方調步,右臂右擴,爾後迅即向左砍截。當接近左臂時,左尺臂迅即向右插入右肘下(圖26),左腳向左前方跨步,右腳跟半步呈左雞步的同時,左臂向右朝前再向左分撥,右臂右後拉襯以平衡身體,掌心均朝上(圖27)。

勁意與要領:

(1)右尺臂向左砍截並略向右回抽,左尺臂略向右朝前再向左劃圈連撥帶格,掌心一直朝上,一旦停撥帶格,尺臂和掌心立即內旋斜朝外,此時正值一個右調步完成。上下動作和步法要協調,不得乖戾彆扭。

(2)右調步往左前方出打,左調步向右前方出打,以體現內家拳的「以靜制動,後發先至」的特點,也體現了心意拳「不合不打,打顧不分」的一大特點。

 

(十六)青龍縮身

承上式,左掌里旋,掌心斜朝前,右掌同時里旋掌心也斜朝前。右掌心貼著左尺臂,哧地一聲穿至左掌背上方(圖28)。爾後,雙掌變拳,迅速疊繞兩圈後隨著屈膝底盤坐地(近似歇步),右掌按在左膝外,左掌屈肘回拉至左胯旁(圖29)。

勁意與要領:

(1)雙拳疊繞,拳面朝外,照準對方面部連續捶擊四次後,隨著縮身之力,再朝對方面部塌上一把。好似不置敵於死地而不罷休之意。左掌屈肘回拉,主要為的是平衡身體。

(2)河南有些地區的心意門,把青龍縮身也稱作懶龍卧水。

(十七)雷聲鷹捉

A、右後轉體180度,撤回右腳與左腳並齊,雙手合掌,右拇指壓在左拇指上,暫停在胃脘之上(圖30)。

B、隨著提左膝邁左步的同時,雙掌迅速往頭額前上方推把。當推至頭額前上方的一剎那,迅速往回朝懷裡拉拽。當拉至胸前時,變把往下朝襠里按捺,此時發雷聲「咦!」聲隨勢落,呈低姿弓箭步,左掌停在左膝內側,右掌按在襠前(圖31)。

C、雙手合掌往前猛推所產生的反作用力,致使撤回的左腳很平穩地與右腳並齊呈站立姿勢(如圖1)。

勁意與要領:

雷聲鷹捉把與虎撲雙把,無論勁意、用意和變意,或是打鬥要領,都有較為嚴格的區別。在此暫且不予詳述。


推薦閱讀:

功夫不止是一橫一豎!
心意六合基礎分享之鷹捉把練習
盤龍棍
形意七拳十四打法歌訣解讀(二)

TAG:心意六合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