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人本教練模式4

第四章  四種教練能力

 

 鏡子通過鏡面反射,讓人們知道外表形象,教練通過有效溝通,幫助被教練者 打開信念、遷善心態,達成目標。鏡面反射是無聲的語言,人們只能從中看到外在,而看不到內心,教練則是立體的鏡子,透過外在照見內心。這面立體鏡子的功能是通過四個能力的結合來實現的:聆聽、發問、區分和回應,也就是人本教練模式的四種教練能力。

 人們天生就有溝通的能力,溝通的基本元素是聽和說,一般人溝通是為了傳達信息,交流感情,而教練的溝通則是為了穿透外在,到達內心。教練的立體反射是如何藉助這四種能力達到的?在此有必要介紹著名的約哈利窗。

 約哈利窗是一個研究人際互動關係的理想模型,1955年由加州大學西部研究中心Joseph Luft t Harry Ingram兩人提出,成為了現代人力資源和管理中的重要理論。約哈利窗顯示,對每一個人來講,世界有四個部分:第一,自己知道,他人也知道的事情,是公開的住處第二,自己不知道,但是他人知道的事情,是個人的盲腸炎點;第三,自己知道,他人不知道的事情,是隱私;第四,自己不知道,他人也不知道的事情,是未知之事。(見下圖)

 教練技術的焦點在於,教練的對象在對方,人本教練模式把約哈利窗的焦點集中在「我」身上,更為清晰地表達其在教練技術中的指導作用:第一,我知道關於我的事情,他人也知道關於我的事情,是公開的住處第二,我不知道關於我的事情,他人知道關於我的事情,是我的盲點;第三,我知道關於我的事情,他人不知道關於我的事情,是我的隱私;第四,我不知道關於我的事情,他人也不知道關於我的事情,是我的隱藏潛能。(見下圖)

 約哈利窗的四個區域是隨時變動的。人們隨著年齡的增長,知道的事情越來越多,經歷越來越豐富,公開的信息和隱私也逐漸增長率多,圖中的豎線會向右移動。不過,在認識「我」上,並不一定是這個變動方向,當人們成長和成熟後形成了很多信念和看法,其中不乏錯誤的信念,如果固執於這些錯誤的信念,或者從來不去觀照自己,那關於「我的」的盲點則越來越大,潛能被掩耳盜鈴蓋得更深,豎線的變動方向則是向左!

 教練反映真相,幫助對方遷善心態,更真實地看到自己,將圖中的豎線向右移動,減少信念中的盲點,這是反饋的過程;教練挑戰對方釐清目標,做行動計劃,不斷檢視行為與目標的距離,最終把心的目標變成現實的成果,將圖中的橫線向下移動,讓潛能浮出水面,成為個人的能力和表現,這是披露的過程。聆聽、發問、區分和回應四種教練能力是教練反饋和披露的工具,藉助它們,教練幫助被教練者有效地變動他的約哈利窗。(見下圖)

 

 第一節  聆  聽

 

 聽本來是很簡單的過程,聽到什麼就是什麼,可是人這種高級動物把人際關係弄得很複雜,把世界也變得很複雜。這些複雜的根源,是人將自己變得很複雜,複雜到很多人心裡想的是大海,口中說出來的卻是天空,經常有「弦外之音」,複雜到很多人不知道自己在想什麼,也不清楚自己在講些什麼,聽者更加雲里霧裡。

 在人際溝通上,東方人與西方人有很大的差別。西方人說話直接,不喜歡轉彎抹角,想到什麼就說什麼。東方人長期受傳統文化的影響,講究中庸之道,表達含蓄,喜歡讓別人「悟」。成其是考慮到有利害關係、可能讓別人尷尬的時候,說話經常不會直接點到,而是採取迂迴的方式。當自己有求於別人、表達需求的時候,也不善於直接提出來,而是在言語上由遠而近,經過一大堆無關的寒暄之後才切入正題。

 無論是東方人,還是西方人,「言不由衷」和「弦外之音」的溝通情況都會出現,這裡面有很多因素,最主要是說話者對所說內容所抱持的信念,以及對溝通對象的看法,讓他不願意直接把話講透。在企業中,員工面對領導者的時候,很多人的表達內容與和朋友說話的表達內容存在很大的差異,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員工對領導者和朋友的信念不同,對兩具溝通對象的定位也不一樣。

 天真無邪的兒童是最直接的溝通者,他們會很明白地提出要求,會毫無顧忌地表達內心的看法和感受。他們表達方式是直白而即時的,並且大聲地說出來 ,讓周圍的人了解到他的需要。在成長的過程中,他們被灌輸了各種觀念,逐漸就學會了用語言來掩飾自己。

 有句名言:「謊話說上一千遍也會成為真理。」有的人開始出於某種目的,說出了與想法不一樣的謊言,後來說多了,別人相信了,他自己也相信了,諾言就代替真相成為大家認可的真相,真正的真相被掩蓋起來了。還有的人對自己並不了解,口頭上經常表達自己心中的目標,可是這個目標並不是他真正想要的,他自己不清楚這個差別,外人根據他說的話,也把這當成了他的目標。

 教練是人的鏡子,所以教練的聆聽不是一般意義上的聽,聽對方說出來的內容,只是常規意義上的聽,教練要聽的,是對方說出來而被一般人忽略的內容,以及對方根本就沒說出來 ,但是在言語和神態上已經表現出來的內容。

 教練要聽出對方說話背後的出心,也就是他說這句話的出發點是什麼?有什麼動機?想達到什麼目的?漢代揚雄說:「故言,心聲也。」(《法言*問神》)也就是說,所有的語言都是內心的反映,心有所想,言有所指,沒有無緣無故的語言,也沒毫無意義的講話,哪怕是自言自語,也是內心活動的一種外在表現。「言不由衷」的情況,說的並不是心裡所想的,看起來好像表達的不是心聲,但這正好是心聲的反映,說明說話者不想告訴對方真相,不願意講真話,這就是他的心聲。對那些說話時心在在焉的人,表明他在考慮他認為更重要的事情,已經心不在此了,而且他希望中止談話,這就是真正的心聲。被人們批判的「廢話」,也反映出說話者有說廢話的習慣,或者是折射出他的思路不清晰,注意力不集中。至於那些有「弦外之音」的語言,則是將出心隱藏得更深。

 出心是一個人真正的信念和心態,說話的內容並不一定代表出心。內容就是兩個人談話中實際所說的東西,如果你只聽到內容,就會困在口頭對話本身之中,也就是說,你只能了解對方所說的具體事情。其實,參與對話有另一種形式—聆聽對方的出心,而不是內容本身。

 領導者對下屬說:「我這麼信任你,你怎麼沒有完成任務?」表面看領導是很關心和信任下屬,實際上領導者說這句話的時候,其出發點已經濁關心,而是指責和抱怨,指責下屬沒有完成任務,抱怨下屬辜負了自懷的託付,領導者此時的焦點不是在對方身上,而是在自己身上,突出的還是「我」。

 教練要聽出事實與真相,聽出對方的感受和情緒。團隊成員在接受任務後,對領導者說:「我很樂意去承擔這個重任」,從說話的內容上看,他是樂意的。不過,他在說這句話前,已經找了好幾個理由來表達自己不能勝任,說樂意的時候也是猶猶豫豫的。真相是什麼?他心裡還有其他想法,說自己不能用途是想找借口來推託,最後沒有辦法了才說自己願意,事實上他並不是真正願意,在心態上有迫於無奈的感覺。教練要聽出這種感覺,聽出對方真正的意思。

 很多時候,人們說什麼並不重要,他說話時的感受和情緒才是關鍵。為什麼人閃會覺得有人講假話?那是說話者的神色與他說的內容根本不一致,一眼就看出來言不由衷。教練不能滿足於此,要聽到對方真正的感受和想法。當一個人相信他自己說的東西,他會神采奕奕,講起話來很激動,如果對方敘述的時候思前想後,吞吞吐吐,那麼他對自己說的內容並沒有十足的把握,甚至有悲觀的情緒。

 教練還要聽出對方的假設。人們在講話的時候,擅長添置油加醋,設定很多假設,再用敘述事實的方式表達出來,假設就被描繪成為事實。

 「聽」和「聆聽」略有不同,「聽」是聽全部的內容,沒有什麼方向,就像人們聊天,是很隨意的,暢所欲言而漫無目的;「玲聽」是有方向性的聽,教練聆聽的方向性是代對方去聽,幫助對方了解自己的位置。當然聆聽也需要聽對方說話的全部內容,聽對方的音量,說話的節奏以及說話的音調,對方的言外之意、感受和情緒等等常常隱藏在這些因素中。

 喜歡喝灑的人,三杯灑下肚,音量會高几個分貝,平時在領導面前唯唯諾諾的人,也會借著酒勁理直氣壯地對領導說話。其中自然有酒精的作用,更重要的,是人們在喝酒狀態下忘記了平時的顧忌,也打破了上下級的等級關係,心中的肚怯,暫時性地消失了。喝酒是極端的狀況,不過,很多人都逃不出這個規律:自信心強的時候,說話流暢,聲音清晰有力;膽怯和猶豫的時候,音量細如蚊聲,說話斷斷續續。教練要能聽出是什麼原因對方擰動了聲音的調諧器。

 人的複雜性在於說話的時候會拐彎抹角,聽話的時候也會妄加揣度,理解的意思並不是說話者的本意。俗話說:「言者無心,聽者有意」,指隨口說的一句話,卻別別人用心理解,記在心上。語言是有根源的,言者無心其實是有心的,要麼就不會說,哪怕他是敷衍的一句話,其心也在於敷衍,對這句俗語的理解應該是言者A心,聽者B意。

 聆聽能力差的人,肯定是「聽者有意」的人,此意是他心中既有的信念和想法。帶著這個「意」去聽,聽到的幾乎是符合自己想法的話,不符合想法的,就用自己的「意」去抗拒?不是嗎?在培訓課堂上,教師講到一個新的觀念,只要與自己的觀念不對口,聽者的第一反應是不認可,然後用自己掌握的證據去批駁。如果教師的風格不是自己欣賞的那種,也會用自己的「意」去貶低對方,認為教師不過如此。

 「聽者有意」是教練的忌諱。教練的方向性決定了溝通的所有焦點在對方,教練只能以忘恩負義我的心態去聆聽,並且是專心、求知和開放的。否則聽不到對方的出發點和假設,聽不到真相和情緒。

 教練不能採用批判性的心態去聆聽。對方說出他的想法,哪怕在常人看來非常錯誤的想法,也是對方的真實心態,教練如果用批判性的心態,就會很快在言語和表情中表現出來,這隻會讓對關閉溝通的閘門。教練的聆聽不能有選擇性。有選擇性就是聽聽自己喜歡的,對於不喜歡的,則讓對方打住別說,如果這樣,教練聽到的將是不完整的。教練不能裝聽,也不要為對方演繹。裝聽只會打擊對方對教練的信心,提前結束溝通,演繹則會把對方帶到教練認為對的地方,可能這是對方的另一個新盲點。

 人本教練模式中有一個三「R」的聆聽技巧:接收(Receive)、反映(Reflect)和複述(Rephrase)。

 接收就是聽全部的內容,不批判,不選擇,用心地聽;反映是即時反映真實的情況,比如告訴對方「你說得太快/太慢,聽不清楚」、「這個你已經說了三遍了」、「我還沒有聽到你想表達什麼」等等;複述是為了讓雙方的溝通沒有偏差,向對方敘述他說過的內容,像這些句子:「我扼要的說一遍,你剛才所表達的是……」、「我聽到你在說……」,就是複述。

 有效的聆聽,是訓動教練過程的鑰匙,可以為教練懼到真實的資料,建立起雙方的聯繫。只有在有效聆聽的基礎上,教練才可以順利進行。

 

第二節  發  問

 問是人類進步的重要工具。孔子說:「敏而好學,不恥下問」(《論語·公冶長》),不把向學問、地位等不如自己的人請教當成可恥的事,形容謙虛、好學。其中的請教是通過「問」來實現的。

 問是有技巧的。《禮記·學記》說:「善問者如攻堅木,先其易者,後其節目,及其久也,相說以解。不善問者反此。」善於提問題的人,就像砍伐堅硬的木頭,先容易的地方開始而把堅硬的節疤留在後面,時間久了,那些節疤也就脫落分解了。不善於提問的人則與此相反。

 希臘哲學家柏拉圖說:「很多時候,問題往往比答案更重要。」提問是思考的前提,哲學始於提問。哲學家們認為,提問是向「他者」提問,要想提問,首先得肯定「他者」,得肯定提問是「對他者」提問這個前提。教練的發問首先也要肯定是向被教練者發問,肯定所有的發問都是關於被教練者的,這是發問始終不變的前提。

 聆聽是有方向性的,發問讓這種方向更為集中,能夠幫助教練更有效地聆聽。當一個人說「我很累」,聽到的是他講累這個事實,那究竟他為什麼而累,究竟他是不是真累,惟有通過不斷發問才能得知。發問是反饋區分的一種形式,幫助教練進行有效區分。

 發問的出發點不同,對方的反應也會不同。一位財務經理在工作中不小心出錯,領導問他「我提醒你很多次了,你為什麼還是出問題?!」這個發問帶有很強的批判性,領導者的出發點不是問原因和辦法,而是質問和指責。對方在強烈的批判氣氛中,情緒會更加的緊張,有的人選擇 了設法掩蓋自己的責任,而不是將焦點集中在解決問題上。如果領導的出發點是解決問題,不妨這樣發問:「如果這件事情從頭再來,你會看到什麼不同的做法,可以創造出不一樣的結果?」對方就會認真思考,提出有效的對策。

 發問有兩個不同的出發點。一個是批判性的,批判性的發問表明發問者已經產生了負頁的看法,就像上面的例子,領導者對財務經理的滿溢於言表。同時發問者表明只有他自己的觀點是對的,「提醒你很多次,你還是出現錯誤」,證明我提醒你的是很正確的,你不聽我的,所以才產生錯誤。批判性的發問充滿指現的語氣和內容,有些人直到對方俯首稱是還不罷休。這個出發點很容易影響對方的情緒,會引起對抗關係。財務經理捅出婁子,心裡誠怕誠恐,只想把損失降到最低,領導者不斷指責性的問他,可能讓他產生煩躁和抗拒的情緒,最後採取逃避和推卸責任的心態去處理問題。

 另一個出發點是啟發性的。啟發性的發問者願意探索新的事物,在面對問題時關心的是如何解決問題。啟發性的發問打開對方的心扉和思維,找到很好的解決之策,也會讓對方感覺到一種支持,可以挖掘出更多不同的觀點,從而創造出雙贏的關係。

 人們在探索自然規律的時候,喜歡問「為什麼」,很多重大的發現,都是在「為什麼」的求知動力驅動下產生的。應該說,問「為什麼」,然後尋找答案是人類探究未知世界的一條重要途徑。可是,在人際溝通中,針對對方問「為什麼」不是有效的途徑,相反,它經常會讓對方生氣和沮喪。

 科學探索上問的「為什麼」,是著眼於未來的「為什麼」,目的是探求更多未知的事情;人際溝通中問的「為什麼」,是著眼於過去的「為什麼」,目的是指責和批評。發問中常見的現象是人們把自己的看法變成問題去問別人,他們不是想問題,只是借用發問的方式來表達自己的觀 。這些問題往往以「為什麼」開頭,要達到的目的是為了證明「我是對的,你是錯的。」

 發問的問題的可以分為兩種類型:封閉性問題和開放性問題。封閉性問題,不需要對方多想什麼或多說什麼,只要回答案「是」或「不是」,例如「你喜歡這份工作嗎」、「你有沒有覺得自己不對」、以及「你願不願意改進」等;開放性的問題,不是用簡單的「是」或「不是」就可以回答的,必須將自己的想法、需要、感受、觀點、經歷、興趣和目標等說出來。例如「你認為怎麼辦」、「你有什麼實際困難」等等。

 封閉性問題是為了求證事實,開放性問題可以獲得更多的觀點;封閉性問題設置了範疇,開放性問題打開了空間。兩類問題都重要,關鍵是要用對地方。在需要對方肯定一個事實的時候,用封閉性問題,比如「你有沒有完成任務」的發問,是想讓對方看到並重視他沒脘 成任務這個事實。要探險詢真相,打開更多可能性,就需要開放性的問題。

 發問是反映真相的很好的手段,發問是探索的開始。教練是「無我」的鏡子,在發問的過程中要保持中立的心態,以啟發性作為發問的出發點,並且多問開放性問題,這樣才能幫助對方看到自己的盲點。

 

 第三節  區   分

 區分的意思是分辨事物之間的異同點,能夠辨別出不同的事物。人類創造了區分自然界的很多標準,掌握了這些標準的人,看到車和房子,肯定不會把它們混為一談。區分是建立在了解的基礎上的,只有了解賓士和道奇的人,才可能區分出哪一輛車是德國生產的賓士,哪一輛車是美國出品的道奇。

 人的力量在於有能力去區分。在某個方面區分能力越強的人,就可能成為該領域的佼佼者,像各行各業的專家,他們能獲此殊榮是因為在專業領域裡技術嫻熟。造詣很深圳特區。嫻熟和造詣是兩個模糊的褒獎詞,說得更透乇一些,是他們在專業上具備比一般人更強的區分能力,能夠看到一般扭虧為技術人員看不到的差別。

 對事物了解得越通透,區分能力就越強,洞察力其實就是區分能力。有的人提到酒,只知道喝酒會醉,喝多酒對身體不好。有的人只要聞一下酒香,嘗嘗灑的味道,就知道是什麼牌子的酒。品酒大師就更歷害了,可以區分出不同的紅酒,知道用的是什麼地方產的葡萄釀製的,能夠從酒的顏色和味道中知道酒的配置比例。

 禪宗包含了豐害的區分。和尚抱女子過河的故事眾所周知,兩個和尚趟水過河,大和尚看見一個女子為過不了河而滿臉愁容,就把她抱過河去,過了一個多小時,小和尚忍不住責怪道:男女授受不親,你怎麼能抱女人呢?大和尚坦然地說:我已經把她放下了,你還在抱著她!這個故事是在做區分:一個是在身體上的放下,一個是在心裡放下。心裡放不下,怎麼能談得上放下呢?

 區分有不同的方向。人有男人和女人,是以性別為方向的區分;老人和小孩,是以年齡為方向的區分;好人和壞人,是以社會約定的道德為方向的區分。古人說的:「不因其人而廢其言,不因其言而廢其人」,是從言語和人兩上不同的方向進行區分。

 教練的過程是區分的過程,區分能力越強,教練員的能力就越強。教練區分的目的是反映真相,幫助對方看到自己的盲點,看到並遷善自己的心態,教練區分的方向是有利於被教練者清晰自己、遷善心態、開拓信念和達成目標的方向。

 教練要區分事實與真相、事實與演繹。人有思想,會從自己的角度去考慮問題,會以自己的見解去傳播問題,人人都有演繹的能力。同時,人們都推崇「眼見為實」,認為只要看到的才是真實的,自己看到的才是真相。

 事實並不等於真相演繹更不能代表真相。領導者批評下屬:「你今天是第二次遲到了,你怎麼這麼不講信用?」在公司的董事會上,領導者根據他看到的發表意見:「這位員工經常遲到,做人的信用很差,不能委以重任。」這是很多領導者表演過的管理劇本。其中,「下屬第二次遲到」是事實,但是,「這麼不講信用」是領導的演繹,領導者在傳播的時候,再次發揮演繹的能力:「這個人經常遲到,信用很差。」真相究竟是什麼呢?領導者只有經過探詢式的對話才會知道,也許兩次遲到都是出現了非常特殊的情況,第一次,下屬在路途中碰見一位突然發病的路人,送他去醫院,耽誤了時間;第二次,下屬順路先去客戶處取了一份重要資料,然後才到公司。這就是下屬遲到的真相。領導者卻相信自己看到的。經過演繹後,認定真相是「員工是不守信用的人」。

 

 人們看到的往往是事實,卻不一定是真相。美國攻佔伊拉克,經過電視轉播,世界上各地的人都知道了戰爭,人們看到的是美國發動戰爭,並且攻佔了伊拉克這個事實。美國攻打伊拉克的真相是什麼呢?有很多人分析、評論,以為自己知道真相,其實,他們分析評論的只是一種演繹,是根據他們的經驗總結出來的演繹,是在事實基礎上推導而得的演繹。真正的真相,恐怕只有當事人才最清楚。

 有時候人們看到的還不是事實,而是自己的概念。在汽車普及以前,偏遠地方的人從來沒有聽說過汽車,有一天,有人看見遠處有個怪物朝自己跑來,嚇得魂飛魄散,邊飛跑邊大叫「快跑呀,怪物來抓我們了!」這個人看見「一個怪物來抓我們」,這是他的概念,事是是「一輛汽車開過來了。」

 領導者在工作中,也會經常用概念頭來代替事實,然後以此為判斷依據,做出對企業發展不利的決策。在歷史上,這樣的事情很多,忠臣一心為國家,奸臣處處為自己,但是皇帝相信他看到的,把自己的喜好做為標準,忠奸不分,讓奸臣當道,最終毀了江山社稷。

 教練要區分出被教練者在說話中摻雜的演繹,令對方看到事實並不是他所講的那樣,看到他自我演繹的方法。對方說:「我沒膛過經營,能力不行,不可能去做市場。」教練為他做區分:沒學過經營是事實,能力不行是演繹不可能去做市場不是因為他沒有學過經營,肯定還有其他原因。做了區分後,教練進一步發問,然後再做區分,幫助對方看到不願意去做市場折真正原因。

 教練還要區分出對方的渴望與障礙。很多人把達不到目標歸結為客觀條件不成熟,比如:「竟爭對手的人才比我們多,社會資源比我們豐富,我們不可能達到他們的業績。」每個人都渴望自己能做得很好,「達到業績」是渴望,不過,渴望永遠是渴望,成不了現實,因為「我們的人才和社會資源欠缺」。人們習慣這樣為自己設置條件,心中時刻渴望,條件處處限制,達不到目標也有開脫的借口:是條件不夠。

 「我很想……」是大部分人的口頭禪,那麼說這話的時候,心裡想不想呢?肯定也在想,可是常常成為「空想」。想法變不成現實,最主要的原因是信念中放置了欄杆,人們很聰明地看見了欄杆,卻沒有去沖欄杆的想法和行動,也沒有繞過欄杆的念頭。

 區分目標和成果也是教練區分的重要方向。「方向轉彎」是人們習以為常的思考和做事模式,本來剛開始目標很清晰,後來碰到干擾,乾脆就改變方向,沖著其他目標而去。可悲的是,很多人偷換了目標還毫不覺察,仍然猛踩油門,朝錯誤的目標飛奔,成果就是他飛奔的結果。像上面舉的例子,目標是在業績上超過競爭對手,成果卻是為自己找到了不努力的理由。

 在家庭關係上,「方向轉彎」的情況很多,兩個人結婚是為了什麼?是為了相愛,可是很多人在結婚姻後不是向相愛的方向發展,一言一行都是把關係引向破裂,其成果是破壞,而不是鞏固兩人的相愛。如果這樣做的兩個人,其目標是讓彼此的關係破裂,那他們就不會痛苦了,偏偏他們的目標是相愛,所以託兒所著相愛,痙地生活。只有區分出目標和成果,對方才會明白,原來自己的思維和行為,是遠離目標而去的。

 教練的區分有兩具方面,一是自己區分,人人都應該訓練自己的領導力,人人都應該了解自己,自我區分能力可以幫助人們清晰自己的位置和狀態;另一個是幫助對方區分,教練是支持者,教練型領導者要幫助團隊成員拿到他自己生命中的金牌,通過區分,幫助他人拓展生命的內涵和外延,創造可能性。

 幫助對方區分的形式有幾種:以發問的形式、直接指出、通過回應以及通過比喻。有人為子女安排了很多學習內容,認為是為子女好,可是子女一點都不開心。她覺得很委屈,責怪子女不理解自己的苦心。教練可以用發問的形式:「這些安排是你想要的,還是你的孩子想要的?」逐步通過發問,幫助對方區分「她要的」和「孩子要的」是不同的,另外可以直接指出:她不過是將自己想要的強加在孩子身止,從未認真考慮過孩子的需求,沒有傾聽過孩子的聲音,孩子當然不開心。

第四節  回   應

 回應是此刻的感受,是反饋區分的一種形式。回應包含有回答和反應兩層意思,一般來講,回答是用說話來回答,反應是用非口頭語言的方式,例如身體語言、情緒等。教練聆聽和區分後,就要用回應來為對方照鏡子。

 用說話來回應,說話的內容很重要,說話的語氣和表情也很重要。當團隊成員大膽地提出一個新的發展計劃時,領導者用關切的語氣回應「你行嗎?」聽者能夠感覺出領導的詢問和懷疑,他有可能會繼續談論他的想法,讓領導者看到他的能力和計劃的可行性;如果領導用上升的語調問「你行嗎?」還伴有一臉的不屑,對方會主動停止探計,因為他從領導者的回應中看到了蔑視。當然,「你行嗎?」不是一個好的回應。

 非口頭語言的回應也有強大的力量。在公司會議上,領導得在發言,下面的人竊竊私語,領導者停頓下來,用制止的眼神看著說話者達一分鐘,然後繼續開講。對方明白這是領導對自己開小差的回應,會收斂與會場氣扮不和諧和行為。

 回應可以成就一個人,也可以毀掉一個人。西方著名心理學家、精神分析學派的創始人弗洛伊德認為,人在一生中,投射的作用不可忽略,在人們小的時候,父母將自己的想法投射到自己身上,逐漸形成了自己的信念和價值觀。長大後,人們將自己的信念和看法投射到周圍人的身上,影響到他人的信念。投射就是通過回應來完成的,比如小時候經常被告知什麼事情可以做,什麼事情不可以做,當做了不可以做的事情,一般得到的是訓斥的回應,做了希望被做的事情,得到的則是嘉許的回應。被視為不成才人,肯定在他的生活中有人用回應來引導他不成才。

 回應的出發點可以是貢獻對方,也可以批判對方,分別為貢獻性的回應和批判性的回應,貢獻性的回就,是抱著真正關心對方的信念和心態,目的是為了對方更好的成長;而批判性的回應,則是將對方視為肇事者一類的角色,看不慣或者看不起對方的言行,回應的方式是否定、批判和打擊。

 批判性的回應者,一般都顯示出恨鐵不成鋼的心態,認為對方的想法和行為是不對的,然後再更舉出對的標準和方向,好象對方只有按照他說的去做,才能夠「修成正果」。其實,在「我」與「對方」的關係中,他們上演的還是「我是對的,對方是錯的」這幕劇情,並沒有把對方放在首位,他們不是為對方的成長擔負責任,而是為對方沒有聽自己的話而痛心疾首。貢獻性的回應者,把對方作為核心,回應的是自己的體驗,與對方的關係是「我貢獻我的體驗,與對錯無關。」

 教練回應的是體驗,是此時此刻真實的感受,而不是對錯與好壞的標準,更不是對好壞對錯的批判。這一點非常重要,是教練客觀反映真相的基礎和條件。也就是說,教練所有的回應都是源自於自己的體驗,而不是批評和指責。當教練把焦點擺在對方身上去表達某個體驗時,這就是一個很好的回應。

 如何理解回應的體驗?教練聆聽到對方說話中有不滿,就回應他:「我覺得你有滿情緒」,當教練聽到對方在轉移話題和推卸責任,可以回應:「我聽到你的轉達移話題,也聽到你在推卸責任。」反之,批判性的回應則不是這樣,而是:「我覺得你很貪心!」、「你別轉移話題,別推卸責任!」總之,教練回應的是自己的體驗,而不是批評被教練者。其他的語言和表情,如打擊、發泄、討好和諷刺等,都不是真正的回應。

 教練回應的出發點是支持和貢獻對方,回應的心態是真誠負責、直接明確以及即時的。貢獻自己的體驗可以幫助對方清楚他的位置,「我體驗到你很不開心」、「我體驗到你很猶豫」、「我體驗到你很放鬆」等回應真實地照見了對方的狀態。只有支持者,才可能做到心中「無我」,平靜而客觀地貢獻自己的體驗。教練回應的內容和神情,一定要發自內心,你是怎麼樣的體驗。就真實的回應,不能勉強和迴避,勉強與迴避只有增加教練與對方的不信任。回應的時候不能猶豫不決,更不要在話題已經走遠的時候,再回頭來回應剛才的體驗,回應一定是直接而即時的,是當下這一刻的體驗。

 大部分人有「糖衣炮彈」式的說話方式,先貌似很真誠地說:「你的***(表現/想法等)很好」,接著話鋒一轉,「不過/但是,……」。尤其是一些領導者,很喜歡「糖衣炮彈」的套路,對人先揚後抑,好像是在肯定和表揚,主要內容還是在批評和教訓。教練不能使用這種方法,你對被教練者有不好的體驗,直接回應給他,千萬不要讓對方「心理急轉彎」,這樣只會讓對方體驗到你的虛偽。

 回應不是給建議。「你最好……」、「你應該……」、「你需要……」這樣的語句,帶出來的是建議和教育,是說話者的主觀想法和方法,不是切身的體驗。教練是鏡子,鏡子只告訴你打扮得如何,而不會告訴你應該怎麼樣打扮,只有回應自己的體驗,教練才是一面中立的鏡子。

 人們照鏡子,會很快做出調整,但是照信念和心態的鏡子,並不是所有的人都會快速接受和主動調整的。人們對教練的回應會出現:保護自己、自我解釋、竭力辨駁、選擇性接收、抗拒、自我檢視和接受等不同的反應。

 當對方抗拒教練的回應時,教練自己的反應很重要,它關係到教練能否進行下去。此時,教練不能採取以下的這些反應:不理會對方、繼續沿剛才的方向回應、與對方爭拗,或者向對方解釋回應的原因、指責對方的反應、否定對方反應的意思。教練的處理方向是在情緒上保持鎮定,焦點放在自我審視上,容許對方有任何反應。自我審視的方向是自己的回應究竟是批判性的,還是支持對方的回應。

 教練對被教練者的反應也應該即時回應,可以直接回應他:「留意你對我的看法很抗拒」,也可以回應他:「是的,這是我的體驗,你可以不接受。」甚至可以挑戰性地回應他:「你在抗拒什麼?」

 基本上,對方抗拒教練的回應,不在於回應本身,而是關於教練練回應的出發點。出發點關係到對方究竟能夠從教練的回應中收到什麼內容,這個內容不一定包含在回應的語言之中,教練的神態、語氣和情緒都是內容的組成元素,運用之妙,存乎一心。

 

推薦閱讀:

專業私人教練溝通及銷售技巧(分享)
瑜伽教練
做好管理者(你是個好教練嗎?)
如何看待RNG主教練Firefox火狐教練辭職?
駕校教練的心聲

TAG:教練 | 模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