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不布施。則無有戒。若無有戒。則無悲心。若無悲心。則無慈心。若無慈心。則不能忍。若無忍辱。則無精進。若無精進。則無禪定。若無禪定。則無智慧。
05-31
http://dzj.zgfj.cn/e/action/ShowInfo.php?classid=62&id=75 示所犯者瑜伽法鏡經 (摘錄部分)-----------------------------------------------------------------------若不布施。則無有戒。若無有戒。則無悲心。
若無悲心。則無慈心。若無慈心。則不能忍。若無忍辱。則無精進。若無精進。則無禪定。若無禪定。則無智慧。無智慧故。常為無量客塵煩惱之所得便。-------------------------------------------------------------------------複次善男子。我於過去無量劫中。我為貧窮受苦諸眾生故。遞相勸化。積物一處。以用布施。由此緣故。速得成佛。及十方世界。現
------複次善男子。行布施時。不觀福田及非福田。不求名聞。若見貧窮孤老一相苦相。應如是施。應如是觀。不見施者。不見受者。不見施物。三事體空。平等無礙。無有住著。何以故。一切諸法無我。是真實法。所施之時。不望受報現在未來人天勝樂。為諸眾生。求無上道。令諸眾生得無盡樂故。應如是施。為欲攝取諸惡眾生令住善。法而行
在諸佛。亦從布施。而得成佛。我於一切經
中。說諸波羅蜜。皆從布施。以為初首。善男子。譬如一人雙足俱折。意欲遠涉詣於寶所。此人能遠逝。不所求得不。不也。世尊。何以故。為無足故。世尊。告曰。彼人亦爾。於五波羅蜜中。求覓成熟。乃至經於殑伽沙劫中。不行布施。終不能到涅槃彼岸。何以故。若不布施。則無有戒。若無有戒。則無悲心。若無悲心。則無慈心。若無慈心。則不能忍。若無忍辱。則無精進。若無精進。則無禪定。若無禪定。則無智慧。無
智慧故。常為無量客塵煩惱之所得便。善男子。為斯義故。此檀波羅蜜。布施法門。三世諸佛。所共敬重。復化眾生。令於檀波羅蜜尊重布施。是故四攝法中。財攝最勝。------複次善男子。一切國王王子大臣長者居士婆羅門等。教汝行法。若見眾僧。莫問多少。勿簡持戒破戒及與大小。應生敬重。不得輕慢。若欲供養。隨其力分。若能家內清凈。
設供備辦飲食及凈坐處。別有客僧入會。不禁門戶。其心歡喜。若能如是普供養者。其福無量。若有俗人。三業麤獷。打罵眾僧。噁心繫念。如是之人。墮諸惡道。若能三業調柔。如法供養。即生善道複次善男子。當爾之時。一切道俗。若有欲作大福業者。宜並齊心。為一切眾生。聚集施物。無礙施與一切老病貧窮悲田乞人。如是布施雖少功德甚多。布施。我亦如是。攝諸眾生。而行布施。如汝
先說。不應住於有無之相而行布施。如是布施。最為殊勝。若有見聞隨喜之者。彼人所獲。善巧方便。及殊勝福。應如是知複次善男子。譬如有人。於夜夢中。見種種事。或見自身。而被系縛。受種種苦。生大憂惱。然後得脫。即便更見。國人咸集。策立為王。勢力自在。受大快樂。作是思惟。我先受苦。今復自在。受大快樂。作是念已。忽然睡覺。苦樂之事。莫知所在。如此夢事。非有非無。一切諸法。亦復如是。作是觀者。名為
正觀。說是法已。無量菩薩。證得無上正等菩提。無量菩薩。得入一生補處。無量菩薩。各隨所修。皆得升進。無量人天。得四聖果。無量聲聞。入菩薩位。無量眾生。發菩提心佛告常施菩薩。善男子。未來世中。四眾弟子。得聞此經。發起信心。生歡喜者。所得功德。無量無邊。如見我身。等無有異。若有誹謗不信毀呰此經。如毀吾身。等無有異
爾時世尊。告阿難言。及諸大眾。汝好受持。常莫忘失。此經一名像法。二名決疑。三名濟拔安養貧窮孤獨。四名最下世界悲田勝法。五名示所犯者瑜伽法鏡如是受持爾時。一切大眾。苾芻苾芻尼。鄔波索迦鄔波斯迦。天龍葯叉。[仁-二+達]達縛。阿素洛。揭路荼。緊捺浴。莫呼洛伽。人非人等。聞佛所說。頂禮佛足。心大歡喜。信受奉行。各各嚴辦闍維之具。哀動天地
推薦閱讀:
※土登翁修堪布:嗔恨心的怒火 燃盡你所有的善根福德
※土登翁修堪布:恨意會令你猙獰 學會愛才能夠獲得你想要的幸福
※世俗忍辱觀與佛教的忍辱觀
※菩薩修忍辱之真實義
※我師父說丨如何修忍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