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夜闌靜,樂悠揚:聆聽十首世界著名的浪漫小夜曲

皓月當空,窗前樹影斑駁;

聽一曲悠揚樂韻,我們便沐浴著輕紗一般的月光;

沉浸入一個如夢如幻的世界……

啊!原來是音樂詮釋了一個浪漫的夜。

如此美妙的旋律就是來自於

西方音樂的一種體裁:小夜曲

小夜曲是中世紀一種抒情風格的聲樂體裁形式,後來也用於器樂音樂創作起源於歐洲中世紀的騎士文學,流傳於西班牙、義大利等歐洲國家。

最初的小夜曲常常是青年男子在夜晚對著情人的窗口彈奏或歌唱,向心愛的姑娘表達傾慕之情。所以小夜曲曲調常常是優美流麗,溫馨恬靜,十分受人歡迎,被廣泛地吟唱。

今天,「影音新生活」小編將與你共同聆聽十首世界著名的浪漫夜曲,感受那不一樣的夜。

你知道嗎?「中電聲學」一招讓房間的聲學設計煥然一新!

點擊閱讀

小夜曲一般指由愛爾蘭作曲家菲爾德(johnfield)首創的一種鋼琴曲體裁。旋律優美,富於歌唱性,常用慢速或中速,往往採用琶音式和弦的伴奏型。

小夜曲是一種形式自由的三段體器樂短曲,一般中段比較激昂,常有沉思、憂鬱的特點。格調高雅,充滿浪漫色彩,旋律歌唱性很強,低音部的和弦伴奏配上高音部響出夜的寂靜,奏出夢般優雅的旋律,所以叫做小夜曲。

小夜曲(serenade)一般來說有兩類:

(1)獻愛的情歌。

(2)室內樂隊或管樂器演奏用的組曲。風格近似遣興曲或嬉遊曲,18世紀中專為晚間娛樂而作。

小夜曲是從交響曲、巴洛克組曲及協奏曲發展而來的。從交響曲或義大利序曲中,它們繼承了外樂章的華麗色彩和慢樂章的婉約溫柔。巴洛克組曲中有許多舞曲樂章,由此產生了小步舞曲、加沃特舞曲和吉格舞曲,而在所有的小夜曲中幾乎都會有「協奏」(concenante)的成分。

 《G大調弦樂小夜曲》 莫扎特(Wolfgang Amadeus Mozart)

《G大調弦樂小夜曲》作於1787年。這是莫扎特的小夜曲中最受人們歡迎和喜愛的一首。這是一首音樂會小夜曲,全曲有四個樂章,就像是一部迷你型的交響曲。

第一樂章,快板,G大調,4/4拍,是一首完整的小奏鳴曲。第一主題開門見山,以活潑流暢的節奏和短促華麗的八分音符顫音,組成了歡樂的旋律,其中充滿了明朗的情緒色彩和青春氣息;隨後是輕盈的舞步般旋律。

第二樂章,行板,C大調,2/2拍,抒情的浪漫曲。音樂開頭樂隊奏出簡易、動聽如歌的主題,旋律溫柔恬靜,猶如輕舟蕩漾,充滿了綿綿情思。

第三樂章,小快板,G大調,3/4拍,小步舞曲。主題節奏鮮明,旋律流暢,充滿了青春的活力。

第四樂章,迴旋曲,G大調,快板,4/4拍,主題是一首威尼斯流行歌曲,旋律明澈流麗,跳蕩著無憂無慮的情感,象徵著幸福完美的感情。

作者:沃爾夫岡·阿瑪多伊斯·莫扎特(Wolfgang Amadeus Mozart)是歐洲最偉大的古典主義音樂作曲家之一。35歲便英年早逝的莫扎特在鋼琴和小提琴相關的創作無疑是一個天份極高的藝術家,他譜出的協奏曲、交響曲、奏鳴曲、小夜曲、嬉遊曲等等成為後來古典音樂的主要形式,他同時也是歌劇方面的專家,他的成就至今不朽於時代的變遷。

欣賞:《G大調弦樂小夜曲》

 《小夜曲》 海頓(Franz Joseph Haydn)

海頓《小夜曲》又名《如歌的行板》,是一首弦樂四重奏曲,作於1762年,原作為《F大調第十七弦樂四重奏》的第二樂章。後來被改編為管弦樂曲、管樂合奏曲、小提琴獨奏曲、吉他曲等。

這部作品主旋律全部由第一小提琴擔任,用弦樂四重奏形式演出時,由第一小提琴加上弱音器奏出的主旋律流暢而親切,充滿了歡快的情緒。其他三個聲部由第二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用拔弦奏法模仿情歌式小夜曲用吉它伴奏的音響效果。用小提琴獨奏形式演出時,則由鋼琴奏出相似的伴奏音型,保持了原曲的特點。

這首小夜曲色彩明朗,輕快的漫步節奏和娓娓動聽的旋律,具有一種典雅質樸的情調,表現了無憂無慮的意境。在展開過程中的旋律進行,時而出現極其自然的大跳音程,使曲調更富於生氣。

作者:弗朗茨·約瑟夫·海頓(Franz Joseph Haydn)是維也納古典樂派的奠基人、交響樂之父、世界音樂史上影響巨大的重要作曲家。他一生寫作了104首交響曲,4部清唱劇,68首的弦樂四重奏,52首鋼琴奏鳴曲以及20部歌劇、輕歌劇、13部彌撒曲和聲樂作品。

欣賞:《小夜曲》

 《天使小夜曲》 布拉加(Gaetabi Braga)

《天使小夜曲》又名《瓦拉契亞的傳說小夜曲》。義大利大提琴家、作曲家布拉加所作。原為鋼琴伴奏、大提琴助奏的獨唱曲。後由美國小提琴家津巴里斯特、克萊斯勒等人改編為小提琴曲。

樂曲採用三部曲式。主要主題舒暢明澈,猶如皎潔月光下緩緩的流水。

主題在詩琴般的伴奏音響襯托下,以逐漸向上移動的旋律線展開,使樂曲情緒激動而歡快。 接著,樂曲在小調上呈示出低沉壓抑的中間部主題,表現了困擾和煩惱的情緒。

隨後,樂曲又一次再現主部主題。在簡短的尾聲中,音量由弱至強,力度變化激烈。最後,以富於戲劇性效果的和弦最強奏終曲。

作者:戈塔比·布拉加(Gaetabi Braga),義大利大提琴家、作曲家。他作品產量很大,包含了大提琴協奏曲、歌劇、室內樂小品等多種藝術形式,以其中的《天使小夜曲》流傳最為廣泛。

 《C大調弦樂小夜曲》 柴可夫斯基(Peter Lynch Tchaikovsky)

旋律時而歡快、時而低沉、時而高亢、時而悠揚。在音樂當中,你看到的是暖暖燃燒的聖誕蠟燭,偶爾擦肩飛馳而過的溜冰少年,洋溢著溫馨微笑正在置辦聖誕禮物的各色人群,以及伏爾加河兩岸被冰雪覆蓋而美不勝收的浪漫景色。《C大調弦樂小夜曲》作於1880年,全曲共分四個樂章,分別是小奏鳴曲式的小品、圓舞曲、悲歌,以及俄羅斯主題的終曲。

該曲共4個樂章:

第一段,不太快的行板,C大調,註明「小奏鳴曲式的小曲」。似序奏行板始,主部第一主題具舒曼風格,大提琴表現後,小提琴、中提琴以富趣味的音型模仿,第一小提琴、中提琴以弱奏斷音拉G大調第二主題,以八度音程對位重複。第二小提琴加入,中提琴開始合奏相同旋律時,第一小提琴、大提琴以自由的旋律展開樂念,進入再現部兩個主題恢復原調。

第二段,中板,G大調,圓舞曲形式。

第三段,悲切的小廣板,D大調,三段體。中間部為稍微蓬勃地。

第四段,終曲,行板序奏,G大調,轉主部精神抖擻的快板。序奏主題來自俄羅斯民歌《在牧場上》,主部第一主題為俄羅斯民歌《在綠色的蘋果樹下》。

作者:彼得·伊里奇·柴可夫斯基(Peter Lynch Tchaikovsky),十九世紀偉大的俄羅斯作曲家、音樂教育家,被譽為偉大的俄羅斯音樂大師。他的作品反映了沙皇專制統治下的俄國廣大知識階層的苦悶心理和對幸福美滿生活的深切渴望;著力揭示人們的內心矛盾,充滿強烈的戲劇衝突和熾熱的感情色彩。代表作品有:第四、第五、第六(悲愴)交響曲,歌劇《葉甫根尼·奧涅金》、《黑桃皇后》,舞劇《天鵝湖》、《睡美人》、《胡桃夾子》,第一鋼琴協奏曲、小提琴協奏曲、《羅科主題變奏曲》、第一弦樂四重奏、鋼琴三重奏《紀念偉大的藝術家》、交響序曲《1812年》、幻想序曲《羅密歐與朱麗葉》、交響幻想曲《里米尼的弗蘭切斯卡》、義大利隨想曲、弦樂小夜曲以及大量聲樂浪漫曲等。

欣賞:《C大調弦樂小夜曲》

 《小夜曲》 古諾(Charles Gounod)

法國作曲家古諾於1855年為雨果的詩所作的《小夜曲》是一首一百多年來流傳不衰的名曲。原為獨唱曲,後被改編為小提琴、單簧管、小號等樂器的獨奏曲或合奏曲。

旋律像一縷青煙,在晚風中飄蕩。伴奏中貫穿著上下擺動的節奏,具有搖籃曲的風格;並不時以優美流麗的曲調,和歌聲相呼應。

樂曲採用小快板,6/8拍。先由伴奏奏出模仿曼陀林聲響的引子。接著,在輕舟蕩漾般的六拍子節奏伴奏下,婉轉恬美的主題旋律,猶如黃昏時分掠過湖面的陣陣微風,溫和柔順,充滿了純真的情感。樂曲自始至終貫穿著這一純潔而崇高的感情,最後在憧憬和希望中結束。

作者:夏爾·古諾(Charles Gounod),法國作曲家,19世紀法國音樂界的代表人物之一。代表作是歌劇《浮士德》,《教宗進行曲》。古諾是虔誠的天主教徒,因此創作了大量宗教題材作品,他華麗而質樸的風格在宗教音樂中也獨樹一幟。主要代表作包括膾炙人口的《聖母頌》、《聖塞西勒慶典彌撒曲》、梵蒂岡的國歌《教宗進行曲》等。

 《仲夏夜之夢·小夜曲》 門德爾松(Jakob Ludwig Felix Mendelssohn Bartholdy)

《仲夏夜之夢·小夜曲》又稱《乘著歌聲的翅膀》,作於1834年,全曲以清暢的旋律和由分解和弦構成的柔美的伴奏,描繪了一幅溫馨而富有浪漫主義色彩的圖景--乘著歌聲的翅膀,跟親愛的人一起前往恆河岸旁,在開滿紅花、玉蓮、玫瑰、紫羅蘭的寧靜月夜,聽著遠處聖河發出的潺潺濤聲,在椰林中飽享愛的歡悅、憧憬幸福的夢……曲中不時出現的下行大跳音程,生動地渲染了這美麗動人的情景。

這首小夜曲,E大調,第三幕結束時的間奏曲,描寫哈米亞與萊桑達、狄米特里亞斯與郝麗娜兩對戀人都被魔法蠱惑,在森林中睡著了的情景。

《仲夏夜之夢》是音樂作品中最早描寫神仙境界的。門德爾松還獨創了「無詞歌」的鋼琴曲體裁,形象生動多姿,是早期標題音樂的代表。

作者:雅科布·路德維希·費利克斯·門德爾松·巴托爾迪(Jakob Ludwig Felix Mendelssohn Bartholdy),德國猶太裔作曲家。他是德國浪漫樂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被譽為浪漫主義傑出的「抒情風景畫大師」,作品以精美、優雅、華麗著稱。

欣賞:《仲夏夜之夢·小夜曲》

 《徒然小夜曲》 勃拉姆斯(Johannes Brahms)

1859年,勃拉姆斯寫下了他的A大調第二號《小夜曲》。勃拉姆斯一生中只寫了兩首《小夜曲》,他將這首《小夜曲》的第二、第三樂章寄給了舒曼的夫人克拉拉。這一天,是克拉拉40歲的生日。這一年,是舒曼逝世後的第三年。這一年勃拉姆斯26歲。舒曼是勃拉姆斯的老師,勃拉姆斯在他20歲那年第一次進舒曼家,第一眼看到克拉拉的時候就一見鍾情愛上了克拉拉。舒曼的去世,應該為他們之間的愛情拉開大幕,但羞怯的勃拉姆斯一直到克拉拉去世也未向克拉拉開口吐露這份感情。在克拉拉去世的第二年,勃拉姆斯也與世長辭。勃拉姆斯和克拉拉之間長達43年的生死戀,被傳為一段佳話。

作者:約翰內斯·勃拉姆斯(Johannes Brahms),德國古典主義最後的作曲家,浪漫主義中期作曲家,是維也納的音樂領袖人物。他被一些評論家將其與巴赫(Bach)、貝多芬(Beethoven)排列在一起稱為三B。他對標題音樂與華格納樂劇形式不認同,走純粹音樂路線。其重要作品有:四部交響曲,兩部鋼琴協奏曲,小提琴協奏曲,合唱《德意志安魂曲》,管弦樂《學院節慶序曲》《海頓主題變奏曲》,四首嚴肅的歌,匈牙利舞曲,各種重奏作品。

 《小夜曲》 德里戈(Riccardo Drigo)

這首小夜曲原是德里戈為芭蕾舞劇《小丑的百萬家私》寫的一段選曲。這部舞劇創作與1900年,最初,這段選曲叫《愛的小夜曲》,由於音樂很美,因此在舞劇《小丑的百萬家私》公演之後,這首小夜曲象插上翅膀一樣,在人們中間廣為流傳,成為一首著名聲樂曲,被稱為德里戈的《小夜曲》,表現的是少男在花前月下向少女傾訴愛情時的場面。它還常被改編成各種樂器的獨奏曲和管弦樂曲,廣為流傳。在音樂會上,常能聽見以不同形式演奏和演唱的這首小夜曲,在獨奏中,則以長笛、小提琴較多。

作者:德里戈(Riccardo Drigo),義大利作曲家、指揮家。他曾指揮首演了柴科夫斯基的舞劇《睡美人》(1890)、《胡桃夾子》(1892),以及格拉祖諾夫的舞劇《雷蒙達》等。他的最著名作品是舞劇《丑角》中的插曲《小夜曲》,在世界各國流傳。他還作有很多沙龍小品,如《小火花圓舞曲》等。

 《E大調小夜曲》 德沃夏克(Antonin Dvorak)

該曲分為五段:第一段,中庸的速度;第二段,圓舞曲的速度;第三段,輕快的詼諧曲;

第四段,稍慢板;第五段,終曲:活潑的快板。

作者:安東寧·德沃夏克(Antonin Dvorak),捷克作曲家,德沃夏克的作品樸實自然、手法簡練、結構緊湊、曲調清新。他的代表作品-第九交響曲《自新大陸》融合了黑人、印第安人民歌和波希米亞民間音樂的素材,使此交響曲具有獨特的風格。他的《斯拉夫舞曲》《捷克組曲》等是屬於強烈民族風格的作品。 他的主要作品有:交響曲9首、序曲3首、狂想曲、諧謔曲、斯拉夫舞曲16首、弦樂小夜曲、小夜曲、鋼琴協奏曲、小提琴協奏曲、大提琴協奏曲、弦樂四重奏、弦樂五重奏、弦樂六重奏、鋼琴三重奏、鋼琴四重奏、鋼琴五重奏、小提琴奏鳴曲、敘事曲、歌劇二部、宗教合唱曲、歌曲等。

 《小夜曲》 舒伯特(Franz Seraphicus Peter Schubert)

舒伯特《小夜曲》是根據雷爾士塔布的詩歌寫成的一首歌曲,這是舒伯特短促的一生中最後完成的獨唱藝術歌曲之一,也是舒伯特最為著名的作品之一。這首小夜曲旋律真摯、深情,優美動聽,是小夜曲中流傳最廣的一首。

該曲以愛情為題材,結構是兩段式:

第一段開始有四小節鋼琴伴奏,模仿吉他的音響。然後是一個極富感情的曲調,彷彿一位青年在心愛的姑娘窗下唱起了情歌,在鋼琴上奏出的六弦琴音響的引導和烘托下,響起了一個青年向他心愛的姑娘所做的深情傾訴。隨著感情逐漸升華,曲調第一次推向高潮。

抒情而安謐的間奏之後,音樂轉入同名大調,情緒比較激動,形成全曲的高潮。

第二段音樂更加激動、高漲,引伸而來的後奏,彷彿愛情的歌聲在夜曲的旋律中回蕩。樂句之間出現的鋼琴間奏是對歌聲的呼應,意味著歌手所期望聽到的迴響。似乎青年盼望的姑娘在窗口出現,音樂達到高潮。最後歌聲漸漸沉靜,好像那青年離去,消失在夜幕中。

作者:弗朗茨·澤拉菲庫斯·彼得·舒伯特(Franz Seraphicus Peter Schubert)是奧地利作曲家,他是早期浪漫主義音樂的代表人物,也被認為是古典主義音樂的最後一位巨匠。舒伯特在短短31年的生命中,創作了600多首歌曲、18部歌劇和配劇音樂、10部交響曲、19首弦樂四重奏、22首鋼琴奏鳴曲、4首小提琴奏鳴曲以及許多其他作品。

欣賞:《小夜曲》

結語:動聽的小夜曲就像是靈巧的小精靈在月夜中翩翩起舞;也像是璀璨的星辰在夜籟中閃爍。晚風把這旋律吹入我們的思緒中,讓人陶醉在優美的音樂旋律里與之共鳴。


推薦閱讀:

你所知道的最浪漫最沒有攻擊性的表白有哪些?
全球10大海島婚禮目的地評測,詩冪心如都沒有選錯...
如何反駁買花不如肉,浪漫就是浪費錢這種論調?
那年花開月正圓,帶你去看那一抹浪漫紫色,生如夏花藍花楹
都說理工科的人不懂浪漫,知乎上貌似是理工科為主吧,有沒有誰做過或聽說過很浪漫很有創意的事呢?

TAG:世界 | 浪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