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兒童問題行為及應對(一稿)

第一部分、什麼是青少年問題行為

各位家長朋友,青少年朋友,你們好!

上次,我們講了青少年心理問題的表現及應對,本期我們講青少年問題行為的表現及應對。這是一個系列講座,還包括青少年常見的心理障礙,青少年積極心理的培養等。

問題行為的概念 

關於問題行為的本質,一是問題行為不同於成年人行為。它多出現於兒童和青少年中,是個體發展過程中出現的現象。二是兒童的問題行為不同於犯罪行為。犯罪行為是違反法律的行為,具有一定的持續性和破壞性,通常需要法律制裁,而問題行為需要的是成人的教育來解決。三是問題行為不同於變態行為。行為的變態與常態,是從醫學角度來考慮的,變態行為在臨床上具有明顯的病理癥狀,往往需要醫療手段來解決,問題行為遠沒有那麼嚴重,至多處於變態行為發展的初期。當然,行為作為一個連續體,問題行為與犯罪行為和變態行為之間並沒有清楚的界限。四是問題行為兒童不同於後進生,前者主要是針對兒童的某一種行為而言的,是兒童發展過程中的正常現象,並普遍存在於兒童中;後者僅僅針對個別學生或少數兒童而言。除了後進生有問題行為之外,優秀生有時也可能發生問題行為。而問題兒童則是對兒童的一種總體評價,他們往往有較多的問題行為。

兒童問題行為是指個體在成長過程中出現的在嚴重程度和持續時間上都超過了相應的年齡所允許的正常範圍的異常行為,即雖然偏離常態但偏離程度較輕的行為。這些行為問題如得不到及時糾正,任由其發展就有可能形成心理缺陷甚至心理障礙。問題行為又叫做行為問題、不良行為、行為異常、偏差行為,它們還是有程度、糾正者、發生頻率是不同的。

「問題行為」和「問題兒童」也是不同的。比如問題行為可以存在於差生身上,也可以存在於品學兼優的好學生身上。關於問題行為與差生的關係需要辯證地看待,差生有狹義和廣義兩個概念,狹義的差生僅指學業成就較低的學生,他並不表現出問題行為或是表現出較少的問題行為。廣義的差生則指「問題兒童」,他們不僅表現出學業成就不良,而且在道德行為、價值觀和人生觀等多個面綜合表現出不良、不妥,甚至是壞的特徵,在他的身上則通常表現出更多或是程度更為嚴重的問題行為。

問題行為包含了三層含義

一是問題行為對自己和他人產生不利影響。

二是問題行為不符合社會期望而不被人們所接受。

三是問題行為或輕度或重度地偏離於同齡人的正常行為。

問題行為的分類 

一是學業適應問題:成績不理想而非由智力因素所造成,往往兼具有情緒上的困擾和行為上的問題。表現為學習困難、注意力異乎尋常不集中、過度活動、控制自己的能力差往往影響課堂秩序。還有考試作弊、不做功課、粗心大意、偷懶、不專心、注意力不集中、低成就。這些學業問題多發生於小學階段,尤其是初入學兒童中,大多數屬於從學齡前期向學齡期過渡中的暫時性學業適應不良。

二是情緒等非社會行為問題:表現為情緒不穩、自控力差、反應不適度、不合作、焦慮、孤僻、抑鬱、疑病、過分任性、過分衝動、過分依賴、做白日夢、焦慮反應、自戀、自殺行為和人際關係不適應等。

三是品德或反社會行為問題:主要表現為偷竊、經常打架、罵人、經常說謊、拒絕上學、逃學、離家出走、攻擊行為、破壞行為、不合作、反抗、不守規律、搗亂、傷害等,往往是男生多於女生。

四是頑固性不良習慣:多與性格發展上的不健全有關。主要表現為吸食拇指、咬指甲、肌肉抽搐、口吃、偏食、尿床、煙癮、酒癮、葯癮、性不良適應及其他一些不良習慣。(案例:小陳是一個初中生,他是因為父親反覆進行沒有必要的檢查,得了強迫症,在我這裡心理諮詢,才認識我的。他也向我求助,他就是從小喜歡咬指甲,右手指甲咬得只剩一點點,非常難看。上課咬,平時咬,做作業咬,就是睡覺前也需要咬,才能睡好。他也曾經用苦藥塗上治療,沒有用。沒有少受神經症的父親辱罵,責怪,越是批評,越是嚴重。他其實自己也是非常煩惱,希望解決。)

五是青春期問題,常發生在處於青春期的青少年,如吸煙、吸毒、酗酒、少女懷孕、家庭暴力、出走、自殺等。此外,問題行為的表現形式是複雜多樣的,有些具體的行為表現很難嚴格歸入某一個類別中去,也就是說任何分類都難以涵蓋所有具體的問題行為。

根據調查兒童中具有問題行為者比例高達30%。

青少年問題行為是怎樣形成的呢?

第一:學生自身方面。他們缺乏科學、遠大的理想;組織、紀律觀念淡薄,行為沒有約束;自我抑制力差,易受外界消極因素的影響;對人、對事缺乏客觀、全面的認識,遇事好衝動;學習目的不明確,對學習沒有興趣。

第二:家庭方面。一是家長的過分溺愛,對孩子百依百順,一旦家長滿足不了孩子的要求時,孩子就會採取一些不正當的手段,來達到其目的。二是家庭教育方法不當,不能針對孩子的過錯因勢利導,而是一味的以「訓、罵、打「解決問題,結果不但不能幫助孩子改正錯誤,反而會造成其嚴重的逆反心理。三是家庭教育與孩子成長嚴重脫節,讓孩子放任自流,單親家庭或父母與孩子不在一起生活的家庭,孩子成長過程中遇到的各種困難或出現的問題行為不能得到家長的及時、正確的指導和糾正,以致造成孩子問題行為的頻繁發生;父母感情不和睦等,容易使子女產生焦慮、恐懼、沮喪、怨恨的心理,從而產生反抗違規的行為;父母有不良習慣和嗜好;隔代教育的孩子等。

第三,學校方面。受應試教育的影響,一味追求高分數、升學率,忽視了對有問題行為的學生的人格培養,忽略了對學生的理想教育、道德教育、紀律和法制教育。一是競爭激烈:分數主義、升學主義、能力分班之弊病等,多數學生生活在焦慮緊張之中。二是課外活動功能不強:沒有適當和足夠的課外休閑活動,活動場所也缺乏,使學生過多精力無處宣洩,造成三五成群,閒蕩衝突,惹事生非。三是學校心理輔導功能未能有效發揮或教師處理學生衝突事件不夠圓滿妥協妥當。四是師生關係日漸淡薄:師生關係疏遠、溝通不足。導致教師無法有效地實施輔導,而學生的困擾也無處傾訴。五是同伴團體的影響:結交品行較差的同伴,受到不良影響。(案例:小張是一個高中生,有一些時間,情緒特別低落,學習成績也是一落千丈,每天彈著他自己喜歡的吉他,非常苦悶,情況嚴重情況,甚至想自殺。他的父親帶來心理諮詢,我詳細了解情況以後才知道,他在學校受到老師的不公正的對待,甚至懲罰。他父親知道這些情況以後,十分驚訝,去學校了解情況以後,才知道。小張的老師是一個剛剛畢業不久的年輕女老師,老師最近失戀了,感情遇到巨大挫折,非常鬱悶。她竟然把這樣的負面情緒,帶到班級,指向了小張,使小張出現問題行為。)

第四,社會方面。文化市場管理不善,不健康的報刊、雜誌、音像製品毒害了青少年學生;吃喝、賭博等社會不良風氣嚴重影響著學生的身心健康。結交不良友伴,或受不良組織幫派的牽累;進出不正當場所而沉溺於不當的娛樂;暴力、色情及其他不正當觀念和行為的過度渲染,使學生容易受到引誘競相學習。

大約有59%的心理諮詢師採用行為矯正來處理兒童問題行為。在實際生活中,不管是父母,還是教師,在處理兒童問題行為時,也大都有意無意地採用了行為矯正。 

  兒童問題行為的干預 

  兒童的問題行為必須引起社會的重視,尤其是教師和家長更應把糾正兒童的問題行為作為己任,不要消極地等待兒童問題行為自動消失,而應積極主動地關心兒童,分析原因,在此基礎上,對症下藥: 

  一是行為干預法 

  行為干預技術的目的就是要消除或者顯著地減少某些經常出現的不受歡迎的行為。它的原理是人的行為絕大多數是後天習得的,而行為從偶然發生到最終形成的重要條件,是行為結果得到強化的結果,如果某個行為發生後得到了獎勵性的刺激,那麼這一行為在以後的發生率就會大大提高。反之,如果在這種行為發生後得到一個懲罰性刺激,那麼該行為在以後的發生率就會降低,甚至消失。既然任何一種行為都是後天習得的,就可以採取恰當的方式強化正性行為,消除不良行為。 

干預階段:一是選擇所要矯正的靶行為即治療目標,如兒童注意力分散,小動作過多,某些衝動行為等。二確立所要達到的「新」目標先從簡單、容易的程度開始,一步步慢慢進行,不可操之過急。三是強化,新的目標行為建立以後,為使新的可接受行為能保持下去,要進行適當強化。四是強化物的選擇:所給強化物要明確,讓問題行為兒童能心領神會,明確理解。

具體的行為干預技術有:鏈鎖技術、漸隱技術、行為強化、消退技術、反應代價、過矯正、厭惡刺激法、負性活動練習、塑造技術、模仿技術、懲罰技術、刺激控制等技術。需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使用。

如消退技術就是對某個行為出現後不再給予任何強化,從而降低該行為的發生率或使其不發生的一種行為干預方法。消退的原理是,如果由於強化而使某特定行為得以發生或發生率得以提高的話,那麼完全停止給予這樣的強化就可以降低該行為的發生率或使其不再發生。因為學生的問題行為往往是在他周圍的人不知不覺地強化下形成並變得根深蒂固的。無論是在家裡還是在學校,大部分人都習慣於對別人的有些異常的行為給予過分的注意。這種注意客觀上是一種獎勵,使得異常行為得到了強化。(案例:小強是一個獨生子,也是一個非常倔強的孩子,在與父母博弈中,父母總是失敗、屈服,小小的孩子把父母欺負得無可奈何。他感到不滿意時,想需要買東西時,如果不能滿足,就在地上打滾,或把頭往牆上撞。當他這樣做時,其父母趕緊跑過去把他抱住,並答應滿足他的要求。於是這個孩子的打滾或撞頭的行為就鞏固下來。苦悶的對面來到我這裡心理諮詢,我就採取了消退技術,當孩子打滾或撞頭時,人們應不予理睬,而且佯作毫無所知。而當他不打滾或撞頭時,卻給他必要的注意和關懷,如撫摸、逗樂等。那麼打滾或撞頭的頻率就可能逐漸降到零,小強的不良習慣就逐步消失了。)在學校里,有的學生經常用惡作劇,引起他人哄堂大笑而獲得滿足。假如他精心設計的惡作劇根本沒有任何反響,那麼他是不會繼續那種徒勞的事情的。  

  二是認知干預法 

  認知干預認為,認知是客觀條件或外部刺激與個體情感和行為的中介因素,是造成個體情感和行為等諸多心理及行為問題的重要原因,因此要解決心理及行為問題就必須以個體的認知,主要是認知方面的偏差和失調為干預的對象和切入口。主要使用在青少年,他們的認知水平比兒童要高。 

  一是問題行為的重新界定法。即教師和家長對孩子的問題行為做一種新的界定,把某種往常認為是消極的、不合情理的行為,重新定為積極的、合乎一定情理的行為。如有多動症的兒童,在參加課外活動時將其愛動的行為界定為主動積极參与活動的行為,並將兒童看作是活潑開朗的性格。二是積極理解問題行為兒童動機法。即對兒童的行為動機想像為並非受到某種不好的、甚至很壞的動機的支配,而是受到正確良好的動機所支配。三是正面理解行為結果法。所謂正面理解行為結果是指對兒童的行為要從積極方面去發現,而不是僅僅著眼於所造成的消極後果,研究它所產生的結果功能。四是行為表現規定法。即允許兒童的問題行為繼續存在,但不能再繼續按照自己的喜好來做,必須遵循規定的方式表現行為。五是積極行為評價法。教師選擇問題行為兒童身上能進行積極評價的行為、特徵進行積極評價,在兒童沒有表現出問題行為的情景下繼續對兒童進行積極評價,通過改善師生關係來間接地達到糾正兒童問題行為的目的。六是轉移視線法。即不再單純注意兒童所表現出的問題行為,把注意力從不能接受的問題行為轉移到導致兒童產生這些問題行為的因素上,通過改變相關因素來促進問題行為的變化。 

  三是感覺統合訓練法 

  感覺統合訓練技術的特點是讓兒童感覺活動如同遊戲,兒童通過自己喜好的遊戲活動,使其積鬱已久的緊張、攻擊、挫折、恐怖、不滿等消極情緒得到充分表達,由此兒童也就學會了如何控制和疏導自己的情緒,怎樣適合時宜地表達自己的情緒。消極的情緒一旦被宣洩,兒童就有了充分發現自我的良好心境,進而實現自我發展。南平市婦幼保健院就有開展,這裡我就不詳細講了。 

四是家庭治療

  是指整個家庭為對象而實施的心理治療,它認為一個家庭成員的心理問題、行為問題或某個癥狀的出現與家庭交往模式、家庭結構有很大關係,治療時應對圍繞癥狀的家庭交往模式及家庭結構作改變來表達到改變家庭成員心理問題、行為問題的癥狀的目的。所以我們常常說,問題行為的兒童,一定有一個問題問題或者問題家庭教育。  

個人的行為影響系統,而系統也影響個人,要改變某種病態的現象或行為,不能單從治療個別成員著手,而應以家庭系統為其對象,通過改善家庭關係、親子關係、養育態度以及家庭主要矛盾,建立健康的家庭從而使個別成員所表現的行為問題或心理問題趨向健康發展。(案例:小石出現了兒童常見的偏食行為,只吃素菜,不吃肉類,有時候只是干吃飯,乾脆什麼菜也不吃,他的家庭條件還是不錯,父母和爺爺奶奶非常著急,因為小石非常瘦,差不多營養不良了。我心理諮詢發現問題的根源往往存在於家庭,他的餵養方式不當,過去父母對他愛吃的食物,他開始還是喜歡吃肉,結果讓他天天吃、頓頓吃,時間長了孩子就吃膩了,以後看到這種食物就作嘔。另外,小石的媽媽,也是一個喜歡在吃飯時好議論,罵人,也是挑剔飯菜質量並有偏食行為。奶奶還是一個佛教徒,天天吃齋,從不吃葷。這樣,在家庭中就為小石埋下了偏食行為的根源。探尋到根源後,我就針對幼兒偏食行為進行矯正,更重要的是要改變其家庭系統,即改變父母餵養方式及家庭成員本身的不良飲食習慣,從根本上去除導致問題行為產生的根源,半年以後,小石的偏食就明顯改善了。)

矯正問題行為過程中的具體措施

第一是家庭方面:家長要做孩子的良師益友。家長要經常與孩子進行交流,及時了解孩子的思想動向,針對孩子的問題行為,要充分發揚民主,使孩子真正從內心深處認識到自己的錯誤,並心悅誠服的改掉自己的不良習慣。家長要為孩子創造寬鬆、和諧的家庭環境,針對孩子的問題行為,要循循善誘,使家庭成為孩子塑造健康人格的樂園,禁止採取簡單打罵粗暴方式解決問題,這樣不僅不能解決問題,往往使問題更加嚴重複雜。

第二是學校方面:,利用一切有效的教學手段,對學生進行理想教育、道德教育、紀律和法制觀念教育,使他們從小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二要開展多種形式的課外活動,如:舉辦演講賽,書法比賽,體操比賽,「向不文明行為告別」的簽字活動,評選「校園十佳文明用語」等活動,使每個學生的特長都有充分施展的機會,增強學生的自尊心、自信心,培養他們團結友愛的品格和集體主義情感,同時愉悅他們的身心,培養他們的興趣和愛好,減少其問題行為的發生。三學校要做好「一會」、「二訪」、「三掛鉤」的工作。「一會」即學校要定期召開家長會;「二訪」即教師家訪,家長校訪;通過「一會」、「二訪」,加強學校與家長的聯繫,對學生出現的問題行為及時溝通,及時矯正。「三掛鉤」即學校與主管部門、派出所要經常聯繫,及時對學生進行法制教育。良好的教育使學生的問題行為及時得到矯正。

第三是社會方面:一要加大力度整治文化市場,清理文化垃圾,讓健康、文明、科學的內容,成為學生生活的主旋律,以減少學生問題行為的誘發因素。二要把遏制社會不良風氣真正納入法制化軌道,狠剎吃、喝、賭等歪風,為青少年的健康成長創造一個健康文明的社會環境。

第四是學生自身方面:一要從思想上有意識的去接觸一些健康、文明的人和事,比如:積极參加學校組織的校園文化活動,感受時代的脈搏,接受文化的熏陶。二從行動上要制定出相應的計劃、措施來改掉自己的不良行為。比如:先確定自己的問題行為,然後將確定的問題行為作為「進攻「的對象,記錄問題行為發生的時間、地點、原因及次數,同時給自己樹立一個學習的榜樣,經常觀察榜樣的行為,並模仿榜樣的行為去做,再將自己的行為與榜樣的行為進行比較,找出差距,進行矯正。這樣堅持下去,最終,問題行為會通過自身的努力而改正。

只要家庭、學校、社會聯合起來,多管齊下,形成合力,為學生創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生活環境,再通過學生自身的努力,就能有效地避免和減少青少年問題行為的發生,使學生形成健康向上的心理品質,真正成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合格人才。

第二部分、常見問題行為

我們今天講解十二種青少年常見行為問題:進食問題、口吃、咬指甲、注意分散、活動過度、說謊、離家出走、做白日夢、逃學、厭學、學習困難、打架破壞、欺負行為、宅童。

一、   進食問題

進食問題在兒童期是一類頗受家長及心理諮詢師重視的問題。因心理衛生方面問題導致進食問題發生率高達79%,其原因主要是餵養方法不當、過分溺愛、依賴過度、孩子執拗任性、憑興趣進食、缺乏溫暖等。

一是偏食。偏食是指小孩只喜歡吃某些食物,而不吃另一些食物。小兒偏食與家長和周圍人的飲食習慣,以及大人日常對食物的評論在小孩心理上留下的好惡印象有關。有的家長自己就有嚴重的偏食習慣,有些家長只重視給孩子補充蛋白質而忽略其他營養素,有的家長為孩子準備的膳食很單調並多次重複,即便是小孩愛吃的食物,吃得過多,也會產生厭惡感,從而造成偏食。

二是厭食。厭食是食慾抑制的嚴重形式。兒童厭食的發生與內外環境的影響有關。如正在進食時,發生一些不快的事或聽到不愉快的聲音,可引起食慾抑制,甚至厭食。最突出的是,在兒童和少年中存在一種嚴重的以厭食為特徵的進食障礙,在臨床上稱為神經性厭食。這是一類故意節食使體重明顯減輕的進食障礙。這種毛病最常發生於青少年女性。起初,患者擔心自己身體發胖,有的人身體已明顯消瘦時還以為自己太胖,因而主動控制自己的食量,或採取過度運動、引起嘔吐、腹瀉等方式以減輕體重。嚴重時可使體重減輕25%以上,最終引起營養不良、代謝和內分泌障礙。儘管本病的確切病因不明,但許多學者認為心理社會文化因素與本病有明顯關係。這可能與近幾十年來青少年盲目地追求苗條有關。(案例:小燕是一個女高中生,父母走了許多彎路,才找到我心理諮詢。因為,她受到同學,媒體的影響,認為苗條就是美,總是認為自己太胖了,她大約170厘米高,過去體重100斤,還是下決心節食減肥。3個月以後,她雖然減肥成功了,體重下降到70斤,她很滿意。然而問題卻出現了,上課是無精打采,面帶菜色。吃一點點東西就嘔吐,月經沒有了。父母非常著急,先去了醫院婦產科看,醫生認為不是月經不調。然後去了消化內科看,胃也是沒有問題。最後聽別人介紹才來心理諮詢。初步診斷很明確,就是厭食症。通過藥物和心理治療,半年以後恢復不錯。)

三是貪食。貪食症是指發作性、不能自控地在短時間內大量進食。這類患者有難以遏止的攝食慾望,每次均大量進食,若得不到進食機會便心慌意亂,坐立不安,訴述強烈的飢餓感。由於能量過剩,患者體態多肥胖。這類患者女性多於男性。然而也有患者怕自己發胖,常以引吐、導瀉或間斷進食等方式來消除進食過多引起的肥胖,但往往事與願違,許多人越禁食,越吃得多,反而越肥胖。

四是異食癖。異食癖是指持續性的咬食非營養性物質,如泥土、污物、石頭及紙片等,可導致鉛中毒、腸梗阻、腸道寄生蟲病等併發症。這類患者常伴有其他形式的精神異常,多見於精神發育遲滯、精神分裂症的患者。腸道寄生蟲和微量元素缺乏者也可出現短期異食行為。如有個學生,每天放學回家,總是先抓一把生米在口中咀嚼,吃得津津有味,似乎不吃便周身不適或情緒不安。但過了青春期以後,這種異食行為便可自動消失。

父母該怎麼辦?

  孩子進食問題,主要還是小時候習慣的養成。

一是愉快地進餐。我們的目的不是強迫孩子去吃飯,而是調動他的胃口,讓他想吃東西。吃飯的時候盡量不要談論孩子吃飯的問題,無論是恐嚇還是鼓勵都不好。不要因為他吃得特別多而稱讚他,也不要因為他吃得少而顯得失望。經過實踐鍛煉以後,你就能做到不去想孩子吃飯的問題了。這就是真正的進步。當孩子感到沒有壓力的時候,他就會注意到自己的食慾了。我的建議:「把飯放在孩子面前,什麼也不要說。30 分鐘以後無論他吃了多少,你都把飯撤走,在下頓飯之前不給他吃任何東西。」因為只要孩子餓了,他就會吃東西。但是,父母的態度不能是怒氣沖沖的,也不能把它作為一種懲罰手段。父母應該表現出心情愉快的樣子。也就是說,父母不要對吃飯問題小題大做,也不要擔心不已,要保持一種寬容的態度。父母應該給孩子準備他最愛吃的東西。要讓他在吃飯的時候饞得直流口水,迫不及待地要吃東西。所以,培養這種進食態度的第一步,就是保證在每個星期內提供孩子最愛吃的食品,同時,盡量讓他的飲食保持均衡,不要給他不愛吃的食物。另外就是接受孩子對食物的選擇,也許是孩子喜歡什麼,就說明缺少什麼。

  二是不要給食物劃分界限。只要食物對健康有利,就隨他的意好了。父母不應該強迫偏食的孩子去「嘗一口」他們不愛吃的食物,那是一個巨大的失誤。假如他們被迫吃了令他們厭惡的食物,哪怕只是一點點,就會使他們更堅定不吃這種東西的決心,從而減少他們今後喜歡這種食物的可能性。與此同時,這麼做還會破壞他們吃飯時的心情,打消他們對其他食物的食慾。另外,永遠不要讓孩子在吃飯的時候,去吃上一頓拒絕過的食物,那純粹是自找麻煩!

  三是每次給孩子吃的東西不要太多。對於那些不好好吃飯的孩子來說,要給他們小份的食物。父母是否應該陪著孩子吃飯呢?我們認為還是孩子自己一個人吃飯比較好,也是一種獨立性。

  四是不要引誘、收買或者威脅孩子吃飯。父母決不能用賄賂的方法讓孩子吃飯—比如吃一口飯就給他講一個小故事,或者吃完了菠菜就給他表演一個倒立等。儘管這種做法在當時看來很管用,能讓孩子多吃幾口飯,但是從長遠看,這樣做只能使孩子吃飯的積極性越來越低。這樣一來,父母只能在條件上不斷加碼才能讓孩子好好吃飯。結果,孩子吃不了幾口飯,就會到把父母累得筋疲力盡。不要讓孩子為了長得又高又大,或者為了不生病而吃飯,更不要讓他僅僅為了把飯菜吃完而吃飯。如果為了讓孩子吃飯而採取用體罰或者剝奪某些權利的手段來威脅他,那就更不應該了。

    五是稍微長大以後不喂飯。2歲以上的孩子應該儘早學會自己吃飯。孩子現在還沒有自己吃飯的願望,因為他覺得讓人喂飯是理所當然的。對他來說,喂飯是父母對他的關心和愛護的重要表現。如果突然不餵了,就會傷害他的感情,讓他感到不滿。他很可能會絕食兩三天,而父母又不可能在這麼長時間裡坐視不管。等父母再次喂他吃飯的時候,他就會對父母產生新的怨恨。到了父母再一次想要停止喂飯的時候,孩子就會認識到自己的力量和父母的弱點。在一兩周之內,孩子可能會在某頓飯的時候想自己吃飯,但是在其他時候仍然堅持讓你喂他。在這種情況下,你不要急於求成。就應該想辦法讓他再餓一點。你可以在三四天之內,把他平時的飯量逐漸減少一半。只要你把問題處理得機智得體,態度友好,就會使孩子感到特別想吃飯,並且會不由自主地自己動起手來。

  六是消除孩子的飲食障礙需要時間和耐心。一旦孩子出現了不好好吃飯的問題就需要用時間和理解來解決。父母會十分著急。只要孩子不想吃東西,父母就很難放鬆下來。其實,正是他們的擔心和催促才是孩子食慾下降的主要原因。即使父母盡了最大的努力來改變自己的做法,孩子也要花上好幾個星期的時間才能逐漸恢復自己的胃口——他需要機會來慢慢地忘記一切跟吃飯有關的不愉快的記憶。孩子的胃口就像一隻老鼠,而父母著急的催促就像貓,貓會把老鼠嚇回到洞里。老鼠不會因為貓變換了一種姿態,就變得勇敢起來。貓必須很長時間不管老鼠,老鼠才會再次從洞里鑽出來。

二、   口吃

   口吃病,俗稱「結巴」、「結巴嘴」、「結巴子」、「嗑巴」、「大舌頭」等。主要表現為說話口吃時胸悶氣短、呼吸急促、心慌意亂、肌肉痙攣,上氣不接下氣、臉紅脖子粗、喉嚨里好象塞著東西,想說的話說不出來,非常吃力,容易緊張、恐懼、激動,產生髮音困難、言語重複、中途受阻等現象,說出的話結結巴巴,上句不接下句,前言不搭後語。但口吃患者不是一天到晚都在口吃,而是時有時無,時輕時重,變化不定,但口吃患者自己一個人自言自語及心情輕鬆愉快地唱歌、唱戲時都不會出現上述口吃現象。人群中發病率為1%,男女之比10:1。

一說到口吃,口吃者立即陷入到恐懼的心理狀態之中,並根本不能控制它;對於口吃現象,口吃者的心理過程即認知過程則完全偏離正常人;為了戰勝口吃,口吃者逐漸扭曲了自己的性格。如果說正常人的心理狀態、認知過程和個性特徵之間是互相靠近、互相協調的,那麼口吃者的心理狀態、認知過程和個性特徵之間則是互相分離、互相衝突的。每一次口吃都是三者之間一次劇烈的衝突過程,衝突的結果是三者相互間更大的分離。患有口吃,講話結結巴巴,想說的話說不出來,是極其痛苦的。這種痛苦只有口吃患者自己最清楚,沒有口吃病的人是很難體會的。

口吃的4個表現:

一是難發性口吃:第一個字發不出。

二是連發性口吃:第一個字重複。

三是中阻性口吃:說話途中一個字發不出。

四是重複性口吃:無意義重複發聲,重複發出與詞句無關的音。

由於決大部分口吃患者,性格膽怯內向,少言寡語,所以人們普通認為口吃是由心理障礙引起的,其實不然,患者往往現有口吃,後有心理障礙,心理障礙在某些程度上加重口吃,心理障礙不是導致口吃的決定因素。

口吃患者,雙足併攏正立時,仔細觀察,幾乎每個口吃患者都有雙肩高低,雙肩高低與胸椎小關節偏位有關,另外,絕大部分口吃患者都是小時侯模仿口吃而致口吃的,胸椎小關節偏位為內在因素,模仿口吃是外在條件,兩者同時具備而成口吃,一群小朋友都模仿口吃,為何有些成為口吃,而有些不致口吃的原因何在?

因此,患有口吃不必怕,只要患者積极參加矯正,也將開始人生的新征途。到那時,就能與正常人一樣,用精闢流暢的講演展示自己的聰明才智,用對答如流的語言求得升學提乾的美好前程,用溫柔甜美的話語叩開心上人的心扉,用三寸不爛之舌奏響生意場上的凱歌! 

口吃的危害很大

一是影響性格。說話結結巴巴、搖頭吐舌,往往易引人取笑,被人歧視。久而久之,口吃者就會因怕說話而變得沉默寡言、鬱鬱寡歡,性格也會趨於保守、內向、孤僻等等。

二是影響學習。在學校里,口吃的孩子往往有疑難問、有話難答,難與其他同學合群,無法保持正常的學習生活。因此,勢必影響學業成績。

三是影響前途。口吃患者往往講話詞不達意、含糊不請,在升學、高考、提干、徵兵面試中過不了關。即使勉強地過了關,以後仍然有比正常人多許多的難關逾越不了,使原有的美好前途大打折扣。

四是影響生活。口吃患者因講話吞吞吐吐,言不達意,前言不搭後語,有些連打招呼都困難,買東西不能討價還價,電話不敢接,戀愛不會「談」。

五是影響聲譽。世俗的眼光往往瞧不起口吃患者,不僅口吃患者本人受人輕視,感到低人一等,抬不起頭來,往往連其家人也會不受人敬重。

六是影響後代。患者有口吃,不僅自己痛苦,而且連下一代也可能會因此而被人恥笑和挖苦,還可能會把口吃遺傳和感染給下一代,釀成代代遺恨。

總之,口吃給患者的生活、學習、工作、戀愛、家庭等都帶來了許多危害和痛苦,而且,據統計,口吃病人百分之九十以上曾有過自殺念頭,百分之八十以上曾有暴力傾向,若不及時治療,發展下去可能會導致心理變態、性格變態、神經病(精神病),甚至會釀成暴力、兇殺和自殺的悲劇,不僅給患者自身,而且給社會帶來危害。

預防方法。

對尚未發生口吃兒童的預防:

一是不要讓孩子去模仿別人的口吃。口吃患者中有相當部分的人是小時候見人家口吃的樣子特別有趣,就學習口吃患者結結巴巴的樣子,學久了,自己就成為一個口吃者。因此,家長和老師看到孩子模仿別人的口吃時要馬上勸阻。勸阻他們千萬不要學習別人的口吃。兒童時期的孩子有一個心理特徵就是好模仿。我就遇到一個模仿《黑貓警長》中的口吃者得的,我們許多電影作品就有不少口吃的情景。

二是不要嚇唬孩子。口吃患者中有不少人是由於受了驚嚇而成為口吃者的。為了杜絕孩子由於受驚嚇而成為口吃者,家長千萬別嚇唬孩子。孩子比較幼小,他們的心理承受能力較差,驚嚇對孩子的心理健康是極為不利的,就是不發生口吃也可能發生其他心理疾病。所以,家長和老師等成人不要用嚇唬的手段教育孩子。

三是在孩子偶爾發生口吃而受到夥伴的鬨笑時,老師與家長要批評鬨笑者,對受鬨笑的孩子要及時進行安撫。讓他不要在乎夥伴們的鬨笑。

對剛有口吃現象的孩子: 

一是不要打他、罵他,不要取笑他,更不能學他口吃的樣子。打罵、取笑、學他的樣子對孩子來說,只會增加他們的心理壓力,產生害怕心理,口吃只會越來越嚴重。正確的態度是對他們的口吃抱無所謂,讓他們有一個寬鬆的心理環境。有無數事實證明,當孩子有一些口吃現象,老師與家長應對他們抱有正確的態度,耐心地讓他們把話講完。在他們話講得流利的時候就鼓勵他們,這樣不少孩子的口吃現象會慢慢地改掉的。(案例:小朱是小學一年級學生,他母親介紹,孩子的語言發展從小就較晚,1歲半以後才開始說話,2歲以後才會講完整的句子。上學前便有口吃現象,但不嚴重,沒有引起家長的注意。上學之後口吃現象比以前突出了。平時與同學交談,越著急越說不出話來;遇到集體討論發言的情況,說上幾個字便卡殼,急得滿臉通紅,嘴唇顫抖。有時還直流口水。不過,在朗讀課文或唱歌時並不口吃。孩子的性格較內向,用他母親的話說,「靦腆得像個姑娘,還有個小性子,為這不少挨他爸爸的打」。小朱的學習成績尚好,其中數學成績明顯地優於語文成績。我給他和母親心理諮詢的建議是:一是父母不要對孩子的口吃問題過分著急。要沉住氣,耐心地進行指導幫助。二是鼓勵孩子樹立信心,多講話,多練習,養成不慌不忙的發音習慣。可利用孩子朗讀、唱歌較流利的體驗,又有助於良好的發音習慣的遷移。三是與班主任加強聯繫,引導班集體正確對待同學的言語缺陷,防止譏笑、嘲弄等不良刺激的發生。四是必要時可帶孩子參加專業機構舉辦的口吃訓練班。實踐證明,在集體場合接受專業矯正訓練效果更好。) 

如何擺脫口吃這個毛病呢?

1、採取轉移注意力的方法。

2、服從感情的自然,允許口吃的存在。

3、不要有虛榮心,要有最壞的打算,要矯正口吃,除了必要的訓練外,去掉心理負擔,是最重要的。

4、必須對口吃正確的認識,它有正常和異常之分:平常偶然或習慣性的重複,是正常的口吃現象,不用矯正;當產生了心理負擔,就變為異常口吃,需要矯正。

5、多參加集體活動或家庭聚會,適當地發表講話,勇敢地鍛煉自己,不怕別人笑話,有話慢慢說,先想好了再說,不要太著急,次數多了就會恢復正常效果。

6、如果不能見效,可以心理諮詢解決。

 第三部分

三、   咬指甲

咬指甲癖的表現可謂五花八門。

   一是按情緒需要咬。這類患者咬指甲沒有固定的時間段,一旦遇到寂寞、緊張、憂慮等不良情緒時就開咬,他們在情緒好時,十多天甚至一個多月都不咬,當遇到情緒惡劣時,往往在很短時間內將十個指頭的指甲咬個精光。

    二是按時間段咬。這類孩子咬指甲很有規律,比如有些孩子專在放學回家的路上咬,有的孩子專在晚自習時咬,有的孩子專在中飯後十分鐘以內咬,其它時間一概不咬。

    三是按特定環境咬。這類孩子一進入某種特定環境就咬,如晚上看電視時,或上體育課時,或做作業時。如果此時把做作業改為聽音樂,孩子會立刻停止咬指甲行為。

    四是按特定指甲咬。有些孩子並非十個指頭都咬,有的只咬左手,有的專咬右手;有的只咬拇指與食指,有的專咬小指與無名指;有極少數孩子不咬手指甲,卻專咬腳趾甲。

    我曾治療過一個孩子,這孩子專咬自已的拇指與中指,孩子每次咬指甲的時間都是在下午5點到5點30分這個時間段,我建議父母發現這一規律後,採取合理措施,此時他也不咬了。

大部份孩子咬下指甲或手皮後,在門齒之間咀嚼幾下後又立即吐掉,只有30%的患者將指甲或手皮咽入肚中。

咬指甲的原因

所有行為癖的形成都有一個漫長而又複雜的過程,就以咬指甲癖為例,開始,孩子在飢餓、緊張或情緒不佳時,本能的把手指放進嘴裡吮吸或啃咬,這時,孩子會感到情緒有點放鬆,內心能獲得一點安定感,於是這種感受和體驗便成為一種經驗被保留下來,以後一遇飢餓、緊張或情緒不佳,他就會自動地將手指放進嘴裡吮吸啃咬,不久,這種現象便成為一種條件反射被保留下來。一旦形成條件反射後,這種行為的發生就無須意識參與,而逐漸發展為「自動化行為」。

   「自動化行為」階段又稱為習慣期,這時大部份家長己發現自已的孩子有不良習慣,開始用訓斥打罵、限期改正、在手指上塗苦味劑等手段,促使孩子改變不良習慣。可惜的是,家長這些行為恰恰導致孩子更加註意手指甲;同時,孩子這時也已認識到咬指甲習慣不好,越想控制就越發注意手指甲,越注意就越想咬,這就是心理學上的「精神固著作用」。精神固著的特點是:一旦實施對目標物的啃咬,意識很快進入迷離狀態,指甲皮膚被啃咬時所產生的微痛,不斷地刺激著患者的痛覺中樞,在迷離的意識下,痛覺中樞讓患者感受到的卻是一种放松和愉悅的快感。若干次以後,這种放松和愉悅的快感又被當作經驗被保留下來,並被不斷地強化,患者漸漸地對咬指甲這一行為產生心理依賴,這時又可稱為「成癮期」。(案例:小肖,今年8歲,父母都是醫生,可一說起兒子,母親就煩:「這孩子都8歲了,還總是愛咬指甲。我和他爸對他管得夠嚴了。可他就是不知乾淨,真要把我給氣死!」一問孩子,孩子就很委屈:「家裡這個不能碰,那個不能動,我只能咬手指甲……」原來,肖肖媽特別愛乾淨,恨不得家裡一塵不染,對孩子,她也是這樣的態度。孩子的玩具,不是擺在高架上,就是鎖在玻璃櫥里,他平時愛玩的塑料積木每次玩過,都要用消毒水泡上好一陣子,弄的肖肖什麼都不敢碰,只能把手放進嘴裡。孩子的天性是想嘗試,然而在家長的管制之下,不敢去探索,在想探索與不能探索之間,就會產生微妙的心理。其實,解決小肖咬指甲的問題,很簡單--解放他的手,佔用他的手,讓所有玩具走出高閣,讓他多動手,遊戲、玩耍,不讓他的手閑著,讓他無暇再往嘴裡放。)

    到了成癮期階段,孩子巳不能用意志來控制不良行為,「癮」一上來就以一種一咬為快的心態將指甲咬個精光,但咬完後又十分後悔,更害怕家長檢查,於是自悲、自責、緊張焦慮等不良情緒始終困擾著孩子的心理,不久孩子的性格也會發生變化,如敏感多疑、孤僻抑鬱、偏執衝動、易緊張焦慮等。

咬指甲的危害

一是局部危害:可導致手指頭粗短變形,甲床變短損壞,指尖及甲周皮膚常被咬得血肉模糊。

二是全身危害:可並發腸寄生蟲病及慢性腸胃炎,由於多種寄生蟲反覆交替感染,常導致患兒營養不良,發育欠佳。

三、影響性格發展:由於患兒動不動就陶醉在咬指甲的「自體享樂」之中,咬完指甲後又自責懊惱,後悔不己;所以患者的心理狀態常處於矛盾糾結之中,導致注意力渙散,精神萎頓、學習能力下降,記憶力減退;根據筆者觀察統計,咬指甲癖患兒成年後大多形成性格缺陷和人格障礙,如易緊張焦慮、孤僻抑鬱、膽小退縮,或衝動任性、敏感多疑、缺乏自信與毅力;少部份繼發焦慮症、強迫症、恐怖症等。

咬指甲的治療

目前,家長們對孩子咬指甲究竟需要不需要治療持兩種觀點,一種是不需要治療,壞習慣而己,時間長了自然會好;另一種是必須抓緊治療,因為咬指甲癖嚴重影響孩子的身心健康,若不及時治療,會影響孩子的一生。

決定孩子咬指甲需不需要治療的關鍵,取決於孩子咬指甲的程度。對於那些偶爾咬一下指甲,對甲床沒有損害,也無心理依賴的咬指甲者,治不治療確實無所謂。如一些體育、影視明星在鏡頭前常擺出咬指甲姿態,其實他們只是習慣動作的自然流露,並無咬指甲的心理依賴。

但現實生活中,許多孩子咬指甲程度非常嚴重,不但咬光了指甲,還咬短了甲床,損害了甲床,指頭常被咬得鮮血淋漓、腥臭難聞;這些孩子已經積習成癖,對咬指甲形成嚴重的心理依賴。其他方面的危害也逐漸體現,如腸胃疾病,口齒變形,身材矮小,第二性徵發育遲緩等;心理和性格也出現了變化,如衝動任性、易緊張焦慮、孤僻抑鬱、夢魘夜驚、精神萎頓、退縮內向等,這些孩子若不治療,不但咬指甲行為會伴隨終生,而且將導致人格障礙。對於咬指甲癖需不需要治療的另一個因素,還取決於家長的文化素質和關注程度。

孩子咬指甲究竟需不需要治療,我給家長一個評判標準:如果六個月內仍不能自我控制,而且已累及甲床,使甲床變短,這必須尋求治療;若因咬指甲導致指頭、牙齒變形,家長雖然看不到孩子咬指甲,但指甲就是一直長不出來,這說明已經成癮,決非一般習慣,此時若不治療,指望他自我矯正是不可能的,必須想盡一切辦法尋求治療。

四、   注意分散

    注意力是指人的心理活動指向和集中於某種事物的能力。「注意」,是一個古老而又永恆的話題。俄羅斯教育家烏申斯基曾精闢地指出:「注意是我們心靈的惟一門戶,意識中的一切,必然都要經過它才能進來。」注意是指人的心理活動對外界一定事物的指向和集中。具有注意的能力稱為注意力。

   注意力有四種品質。  

一是注意的廣度。就是注意的範圍,它是指人們對於所注意的事物在一瞬間內清除地覺察或認識的對象的數量。  

二是注意的穩定性。指一個人在一定時間內,比較穩定地把注意集中於某一特定的對象與活動的能力。例如當孩子在看漫畫書時,可以連續1小時集中注意力,而對同學的干擾不放在心上。如果孩子能夠集中注意力玩遊戲,一般就不是多動症。  

三是注意的分配性。是指一個人在進行多種活動時能夠把注意力平均分配於活動當中。比如,孩子能夠一邊看書,一邊記錄書中的精彩語言。   

四是注意的轉移性。是指一個人能夠主動地、有目的地及時將注意從一個對象或者活動調整到另一個對象或者活動。注意力轉移的速度是思維靈活性的體現,也是快速加工信息形成判斷的基本保證。例如,在孩子看完一個有趣的片子後,讓隔壁的姐姐給孩子來講解數學的解題思路,如果孩子能迅速地把注意力從片子中轉到解題當中,孩子的注意轉移性就不錯。注意力集中和轉移注意力是一個事物的兩個方面。

注意力不集中是形成原因  

一是生理原因。由於孩子大腦發育不完善,神經系統興奮和抑制過程發展不平衡,故而自制能力差。  

二是病理原因。兒童存在輕微腦組織損害、腦內神經遞質代謝異常,另外,有聽覺或視覺障礙的孩子也會被誤以為充耳不聞,不注意聽或視若無睹。這些情況需要得到專科醫師指導下的治療才能改善。  

三是環境原因。部分食品添加劑、防腐劑的食物,會刺激孩子的情緒,影響專心度。此外,孩子的學習環境混亂、嘈雜、干擾過多也會影響孩子的注意力。  

四是家長教育方式。父母教養態度是否一致?是否太寵愛孩子,使孩子缺少行為規範?是否為孩子買過多的玩具或書籍?家庭生活步調是否太快令幼兒不能適應?家裡的活動是否太多,無法給孩子提供安靜的環境?學習的過程中是否積累了不愉快的經驗?例如孩子程度跟不上老師家長的要求,孩子注意力不好時大人給予強化等。孩子是否有情緒上的壓力?是否過多的批評、數落孩子?  

五是心理原因。為了引起他人注意,得到關注,或者為了逃避父母給予的過重的負擔,便下意識地通過一些行為來達到目的。

主要表現。

需要提醒的是,如果孩子的注意力不集中情況不是很嚴重的話,家長不要輕易對孩子說他患有什麼病。否則,處置不當可能會造成更多的負面影響。  

容易分心:不能專心做一件事,注意力很難集中,做事常有始無終。  

學習困難:上課不專心聽講,易走神,學習成績不穩定,健忘、厭學,作業、考試中經常因馬虎大意而出錯。  

活動過多:在任何場合下都無法安靜,手腳不停或不斷插嘴、干擾大人的活動,平時走路急促,經常無目的亂闖亂跑,不聽勸阻。  

衝動任性:情緒不穩定,易變化,常常不假思索就得出結論,行為不顧忌後果。  

自控力差:不遵守規章秩序,不聽老師、家長的指示,做事亂無章法,隨隨便便,一切聽之任之,不能與別人很好合作,容易與他人發生衝突。

注意力不集中危害

一是人際關係緊張:與同學朋友難以共享物品或依順序等待,容易與他人產生衝突或打架,出現暴力傾向,難以與同學形成正常的朋友關係;不聽從爸爸媽媽或老師的話,通常反覆使家長經歷挫折與憤怒;輕易打斷別人談話,不加思索的響應;或是無法按照社會要求控制自己的行為;容易錯誤理解、輕視或疏忽別人傳遞訊息的真實含義,致使人緣不佳;很容易被眾多新鮮的刺激所吸引,抗誘惑和干擾的能力差,他們往往無法遵守規範和指令,難以適應集體生活和社會;人際關係的惡化往往會影響到孩子的情緒健康和人格健康,處理不當,甚至產生嚴重的心理問題。

二是學校紀律難約束:因缺乏自我抑制能力,各種行為問題會逐漸增加,語言和行為有衝動性,部分兒童具有高攻擊性;當受到壓力時,會更無法掌控抑制能力,過動行為更加嚴重;無法同時記住數個指令,思路呈跳躍式,常出現做錯或漏掉等情況;上課時小動作多,如玩鉛筆,玩橡皮,摳這摳那,玩課本撕書等,易導致課堂上違規、違紀等情形,有曠課,逃學的傾向。

三是學習成績差:注意力集中時間比其他孩子短,而且容易分心散漫;回答不切實際的答案,無法形容事情的來龍去脈;由於課業內容已提高至相當的水平,無法跟上學習進度,成績逐漸下滑;上課難以集中注意力,對授課內容一知半解。作業拖沓、學習時易走神、發獃、被無關事情吸引,導致學習費時、效率低下;即使考試前書念得很熟,考試時卻會因分神而記不起來或寫錯等,嚴重影響學習和考試成績;辦事時總是丟三落四,如經常忘記學慣用品放在哪裡,學習容易半途而廢。

四是自理自立能力差:無法完成有結構性或有目標的活動,如家務、作業等;有時在無特別原因的情況下,會有非常憤怒的傾向;自我整理、打理能力差,常有髒亂現象;缺乏組織能力,無法作好整理、整頓的工作;有些兒童肌肉運動技術發達正常,但在語言能力、畫圖、使用剪刀等要求協調性的活動較落後;持續睡眠問題(睡眠中時常醒來,不規則的睡眠習慣);因為注意力不集中,因盲目的玩耍方式或行為在運動和生活中容易受傷。

五是自信心不足:在過重的學業要求與升學的高壓力下,注意力不足多動的學生很容易被定位為問題青少年,同時本人也因無法充分地發揮本身的能力,而失去對學業的興趣;由於自信心不夠強,常常會引起各種問題與行為,最後會感到被孤立;因長期地環境不適應與經歷挫折,失去自信、感到自卑。

(案例:小寒,最近一段時間一直無法安心學習,越是想學習的時候,越是無法集中注意力,頭腦總是被一些莫名其妙的怪念頭佔據著,無法擺脫掉。有時候,腦子裡又一片空白,上課老走神,不知道教師都講了些什麼,這種情況已經影響了他的學習效率和學習成績。他可能主要是由於學習負擔重、心理壓力過大而造成高度緊張和焦慮,從而導致注意力無法集中。另外,睡眠不足,大腦得不到充分休息,也可能出現注意力渙散的情況。因此,有必要通過進一步的診斷尋找具體原因。我的心理諮詢建議:一是養成早睡早起的習慣。因學習負擔重,有的學生一到晚上便熬夜,結果早晨不能按時起床;即使勉強起來,頭腦也是昏沉沉的,一整天都打不起精神。作為學生,主要的學習任務要在白天完成,白天無精打采,必然效率低下。所以,要早睡早起,養足精神,提高白天的學習效率。二是學會自我減壓。學生的學習負擔已經很重,教師、家長的期望又給學生心理加上一道砝碼,如果學生再對自己的考試成績看得很重,無疑是自己給自己加壓,必然不堪重負,變得疲憊、緊張和焦慮,心理上難得片刻安寧。因此,要學會自我減壓,別把考試成績看得太重。三是做些放鬆訓練。舒適地坐在椅子上或躺在床上,然後向身體的各部位傳遞休息的信息。先從左腳開始,使腿部肌肉繃緊,然後鬆弛,同時暗示它休息,然後,再從右腳到軀幹,從左右手到軀幹,再從軀幹開始到頸部、頭部、臉部,全部放鬆。這种放松訓練的技術,需要反覆訓練才能較好掌握。掌握了這種技術,會使小學生在短短的幾分鐘內,達到輕鬆、平靜的狀態。四是應用報酬效果集中注意力。首先,可以給小學生定個獎賞,作為學習的報酬,這個報酬可以依小學生的興趣和需要制訂。其次,遇到困難內容可讓小學生用假想的敵人來處罰和激勵自己。五是利用目標明確化集中注意力。將大目標明確化,能夠明確目標,從而集中注意力。另外,讓小學生把目標用文字或圖形來表示也有助於提高注意力。)

給家長的建議

一是家長不要以關心之名總去打擾、分散孩子的注意力。

二是給孩子一個明確的完成作業的期限。  

三是培養孩子對提高專心這種素質的興趣。主要可以通過讓孩子嘗甜頭、願景鼓勵、獎勵措施等方式來增添興趣,從而提高專心度。比如,當孩子按時完成了作業,家長不但要從言語上加以表揚,還可以輔助一些別的獎勵。同時,還可以為孩子設定一個假想的競爭對手,提醒他「誰每天晚上只需花一個小時就能完成作業,還有時間看動畫片什麼的」。  

四是培養孩子對提高專心素質的自信。  

五是為孩子營造一種良好的學習環境。

第四部分

五、   活動過度

在每一個學校的每一個班級,總是有那麼幾個男孩子,上課時東扭西歪、不時騷擾周圍的同學,想方設法引起同學或老師的注意。由於擾亂了課堂秩序,這些孩子常常被同學或老師看作是「沒教養、不聽話」。事實上,這群孩可能患有「注意力缺陷多動障礙」。這裡是活動過度,不是體育運動過度。

多動症是一種常見的兒童心理障礙,這類孩子智力一般正常,但存在與實際年齡不相符合的注意力渙散、活動過多、衝動任性、自控能力差的特徵,以致影響學習。多動症的發病率為3%左右,男孩約為女孩的4-9倍。多動症的表現其核心為自控能力差。

多動症的原因

腦神經遞質數量不足;腦組織器質性損害;遺傳因素;其他因素。近年,許多獨生子女家長「望子成龍」心切,由於教育方法不當及早期智力開發過量,使外界環境的壓力遠遠超過了孩子力所能及的程度,是當前造成兒童多動症(注意力渙散、多動)的原因之一。另外,吃了食物中的人工染料,攝入含鉛量過度的飲食也會導致多動。在多動症患兒的不良家庭教育方式中,家長中所謂的「嚴格管教者」佔62%,放任不管者佔4%,過分溺愛者佔7%。暴力式的管教,會使患兒癥狀發展,並增加新的癥狀,如口吃、擠眉、眨眼。而對患兒漠不關心、放任自流和過於溺愛等,常可能促使癥狀出現,或使已有的癥狀加重。鋁是一種威脅人體健康的金屬。食鋁過多可致智力減退,記憶力下降,食欲不振,消化不良。多動症患兒應少吃油條,因為製作油條需要在麵粉中加入明礬,而明礬的化學成分為硫酸鉀鋁。因此,吃油條對兒童的智力發育不利。

兒童多動有以下四種情況:

(案例:小李是小學生,他父母反映在幼兒園時就比其他孩子明顯表現出多動行為。上小學以後,這種情況有增無減。主要表現在:上課時不遵守紀律,用筆亂寫亂畫,小動作不斷,一會玩文具,一會咬指甲,一會做鬼臉,老師講課也常大喊大叫地打斷,甚至在課堂上亂跑,不聽管教,喜歡晃椅子,經常惹同桌同學,注意力不集中,東張西望,老師批評或暗示後沒有什麼效果;課餘活動中不大合群,好搞「惡作劇」,如有時接連用頭把幾個同學撞倒,自己卻滿不在乎;在家裡則表現得任性、衝動,遇到想辦的事情父母不能滿足,便大喊大叫,甚至在地上打滾;此外精力顯得特別充足,對看電視也不很感興趣,做作業時卻少不了邊做邊玩,注意力難以集中。在生活中幾乎做任何事情都雜亂無章,虎頭蛇尾。自己房間里的東西亂七八糟,文具課本容易損壞,玩具扔得到處都是等等。小李腦子並不笨,在學習上,有時比一般同學學得還快,就是因為好動分心。他在上課表現為:不能專心聽講,開小差,注意力難以集中,導致學習成績在中下游。我觀察到,小李總是坐立不安,身子一直沒有停下過,眼睛也一時看東,一時看西,手也是動動這個動動那個。諮詢師還了解到,他的情緒很不穩定,自制力較弱,容易激惹,情緒波動大,易怒、易哭、易衝動,個性倔強,固執,急躁,輕微的刺激即能引起強烈的反應,為一點小事便大吵大鬧,甚至打架,傷人,破壞東西,做遊戲缺乏耐心,做作業粗枝大葉,課堂搗亂,干擾別人學習等等。)

一是兒童年齡發育的因素;二是腦部器質性疾病的因素;三是智力發育遲滯的兒童;四是患其他神經精神疾病的兒童。

兒童多動症與以上四種情況不同,它是從幼年起就表現的活動增多、呆不住、注意力容易轉移、注意力不持久,不論做遊戲、玩玩具,做作業均如此,常常這件事沒做完又做另一件,整日忙忙碌碌,但學習、工作效率低,工作、學習時注意力不集中,一般同學只需半小時的作業,多動症的兒童可能花2小時也做不完。他們自控能力差,沒有耐心,所以常常違反紀律和遊戲中的規則,並常常不受同學們的歡迎。另一類型的多動症兒童的主要表現不是多動,而是「少動」,這一類人是注意力不集中,做事容易分心,「思想開小差」的結果。比如,在洗臉時突然想其它什麼事,洗臉動作就停下來,雙手提著毛巾在發獃、課堂上或做作業時也常停止聽課和寫字表現發獃的樣子。因此,他們的行動反而變慢或父母說他們「磨蹭」、「推一推動一動」。正確辨別兒童活動過度與兒童多動症是重要的,由於疾病的病因不同,治療方法就不一樣或絕然相反,如患癲癇而表現活動過度的兒童和兒童多動症的兒童治療上有很大差別,甚至相反。所以,對活動過度的兒童,不能簡單地把他們當成多動症來治療。 

診斷無「金標準」,癥狀是關鍵

兒童多動症是一種發育疾病,在醫學診斷上有比較嚴格的程序,曾有一段時間,「多動症」診斷泛濫,有些地方超過20%的學校兒童被戴上了多動症的帽子。

醫生診斷多動症主要是通過量表,比如《注意力不集中行為》量表中,符合九個項目中的六個以上,要考慮「注意力缺陷」。符合《多動、衝動行為》量表中六項以上,考慮「多動」,如果兩個表均符合,就考慮為「注意力缺陷多動障礙」。

診斷多動症醫生都是根據孩子的癥狀來確診。事實上,還要根據父母、老師的觀察來判斷,比如孩子從幼兒園階段就有這些表現;這些問題影響到孩子的學習成績以及遊戲、交友和家庭生活;孩子的問題在學校如此,在家庭也是如此;還要看看孩子有沒有其他精神方面疾病。孩子突然在某一個時期出現「多動」的癥狀,是絕不允許診斷為「多動症」的,需要出現持續、長期的癥狀才能作出診斷。  

藥物治療是首選,行為矯正不可少

對於這些患兒,目前採取的治療方法主要有藥物治療、行為治療和社會心理治療等,其中藥物治療是首選。很多家長對給孩子服藥有抵觸情緒。實際上,現在使用非中樞神經興奮劑,如利他林,藥效更為平緩、穩定、持久,服藥後孩子的多動、衝動行為可以得到快速緩解,上課也能集中注意力,學習成績也能得到提高。心理治療方法主要啊:包括自我控制訓練、放鬆訓練和支持療法等,我就不一一介紹。

 家長和教師還要做到以下幾點:

 一是明確疾病性質。克服對患兒粗暴、冷淡、歧視的態度。

 二是要求適當。一開始對患兒的要求不能與一般孩子一樣,只能要求將他們的行動控制在一定範圍內,隨後再慢慢提高要求。

 三是滿足患兒的活動需要,對他們過多的精力要給予宣洩的機會。可指導他們參加跑步、踢球等有系統程式的體育訓練,同時要勸止一些攻擊性行為。

 四是做到生活規律化。家長、教師督促患兒遵守作息制度。在兒童吃飯、做作業時,家長要控制環境,不要主動去分散他們的注意,以培養患兒一心不二用的好習慣。

五是提倡「賞識性教育」。溫和的賞識性教育比簡單粗暴的打罵教育要好得多。對於經常有多動行為的兒童,教師可以在講課中給予悄悄的提醒,而不是大聲的呵斥,對於行為有改善的學生要給予積極的表揚和獎勵。

六是父母要多為孩子安排動靜交錯的活動,比如打球、下棋等活動相結合,讓精力充沛的孩子發揮其活力,並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逐漸提高安靜活動的時間要求。 

六、   說謊

說謊行為在青少年中是比較常見的問題。成人世界中說謊行為或許更為普遍,但由於青少年的思想觀念、道德感和行為習慣處於不穩定的發展階段,他們的早期說謊行為若得不到重視和正確對待,很有可能形成習慣性的說謊行為模式,這顯然不是家長們和社會所希望看到的,因此從這種意義上說,青少年的說謊行為更值得家庭和社會的研究。而且,多數家長看待和處理孩子說謊行為的方式很有問題,他們往往嚴厲懲罰說謊的行為,而不探究說謊的原因,其實孩子說謊一般事出有因,誘使他們說謊的原因才是我們所要面對和解決的,若不加理會,不僅說謊問題不能解決,給孩子帶來困擾的深層次問題也會愈加嚴重。這裡對象是「說謊」行為而不是「不誠實」行為,兩者之間的差別,一是前者只是指言語,後者的表現形式很多,如偷竊等行為都可以看作是「不誠實」的行為;二是前者描述客觀的外在行為,後者帶有道德譴責的意味,兒童和處於青春期的未成年人,他們的道德感還未完全建立,在日常生活中,說些與事實不符的話,只是行為上的問題,與道德無太大關係,大人們沒必要動輒上升到道德和人格層面,事實上家長指責孩子「不誠實」甚至是道德墮落或人格敗壞,都無異於給自己的孩子無端的定罪判刑。  

說謊的原因  

(小琴是一個平時少言寡語的小女孩,打扮得很像一個假小子,非常聽話,上課從來不講話,卻也從不發言。可是有一段時間,父母發現她竟然接連好幾天沒做作業,考慮到她性格內向,開始我讓她回家補上就行了,老師不批評。可沒想到平時那麼聽話的她竟然只補了一小部分。問她原因,她一句也不回答。我心想:「這孩子怎麼了,這可不是一個好兆頭,應該問問家長怎麼回事?」於是讓她請家長來一趟,結果等了三天都沒來,而且每一天她都會撒一個在我們成人看來十分可笑的謊。事情更嚴重了,我於是親自在放學時到校門口請其家長來談談。她媽媽到辦公室後,我剛跟她媽媽說了一句:「小琴這幾天作業一直沒有完成。」我話還沒說完,她媽媽就衝上前,「啪」地使勁打了小琴一巴掌,自己馬上也紅了眼眶。)

一、撒謊是青少年遇到了某種難以實現的要求或者困難,不敢去面對現實中對自己不利的局面,如成績不好,或做錯了什麼事情,上述案例就是。

二、有的是父母一旦看見孩子撒謊管教的方法不當。另外就是模仿父母說謊。

三、有的家長對孩子要求過於嚴格,迫使孩子不得不以撒謊來保護自己。

四、孩子年齡還小,往往認為撒謊會給他們帶來好處,而不清楚這樣對他以後走入社會、適應社會是非常不利的。

五、是教育的影響。現在許多小學生的「撒謊作文」 是撒謊滋生的土壤。

六、兒童認知發展的結果。對於年齡越小的孩子來講,撒謊與其說是反映了兒童的道德問題,不如說是反映了兒童的認知發展水平。從認知發展的角度來看,當孩子撒謊時,我們甚至應該感到高興,因為從謊言中,我們可以見證孩子的認知發展,這說明孩子長大了。兒童不能區分現實與想像,想像極具誇張性,記憶不夠準確,。 

當父母發現自己的孩子開始說謊時,會感到驚奇、失望、生氣甚至憂慮--現在就撒謊,以後怎麼辦?孩子撒謊真的如此可怕嗎?其實,撒謊是每一個人成長過程中的必經之路,是每一個孩子成長的標誌。沒有所謂「撒謊的孩子」與「不撒謊的孩子」之分,每一個孩子都會撒謊,而且在孩子成長的不同年齡階段,他們撒謊的原因以及水平各不相同。撒謊具有階段性。因此,對待孩子的撒謊行為,不必著急,對待孩子的撒謊,家長既要高度重視,但也不要過分緊張。那麼,孩子為什麼會撒謊呢?

說謊的分類

   一是防衛性說謊,比例比較大。二是惡作劇性說謊,青少年感到生活很無聊。三是謀利性說謊,編造正當理由從父母那裡獲得金錢等利益。四是報復性說謊,是為了對別人進行報復而進行的說謊行為。  五是幻想性說謊,說謊的內容不一定是惡意的,或者有害的,甚至可能是青少年創造性思維的表現,需要區別對待。六是表現性說謊,是為了在別人面前表現自己而進行的說謊行為,動機是吸引別人的注意,在別人面前誇耀,表現自己。

說謊的必要性

當然,科學家發現,兒童說謊情況隨年齡增長變化。兩歲時,20%的兒童會說謊。3歲時這一數字達到50%,4歲時接近90~,4。12歲時,這一曲線達到頂峰,幾乎每個孩子都說謊。16歲時,說謊人數回落到70%。孩童時代撤過謊並不代表今後會成為騙子此外,撒謊技術很高的孩子往往具有較高的認知能力.這樣他們才能讓自己的謊言聽起來可信度高。隨著心理逐漸成熟,青少年開始學習成年人,運用「善意的謊言」盡量避免傷害他人感情。孩子成長到7歲後,家長如果沒有證據很難辨別出他是否說謊。建議家長必須利用好這段時間,抓住機會適時教育孩子。發現孩子撒謊時,不要打罵他們。應該告訴他們誠實的重要性和撒謊的嚴重後果。8歲以後這樣的機會基本不會再有。學會說謊是兒童智力成長的重要步驟.家長無需過分擔心.應抓住時機正確引導。

青少年說謊的心理特徵

從心理學理論來分析,說謊的中學生具有一定的靈活性,既要否認事實,又要編造假話,而且裝作是真的一樣,以圖讓老師或家長深信不疑。一般說,思維呆板,缺乏應變性和適應性,直爽外露的學生是不易說謊的,即使說了謊也會有破綻,容易被成人識破。懷疑、驚慌的情緒是中學生說謊時常有的表現。有時,青少年說謊還會產生內疚、自責的情感。青少年說謊也會產生一種良好的感受,這種感覺就是自我滿足感。

意志薄弱是多數說謊青少年的一個特點。中學生說謊往往因為不敢說出事實,特別是害怕說出事實後的結果,才選擇說謊。所以他們通常缺乏毅力來承認錯誤,不敢對自己的行為負責任。

青少年經常說謊而不改正,時間長了會形成惡習。生活中有的成人,"三天不吹牛,心中就痒痒。"也許在他的學生時代,也是一直有說謊行為的。所以,要引以為戒,如果成了習慣性說謊者,那就更難矯正了。

正確對待孩子的撒謊

一是放寬心胸,平靜對待。不要輕易給孩子的行為貼上「撒謊」 的標籤,也不要動不動就給孩子扣上「說謊的孩子」 的帽子,更不要隨便就把孩子的撒謊與道德品質聯繫起來。因為,在更多的情況下,孩子說謊並不是有意為之,也不是道德問題。他們只是偶爾會吹點小牛,做點惡作劇。隨著他們生活範圍的擴大、生活經驗的豐富、認知水平的提高,他們就能夠逐漸分清「現實」 與「想像」,對事物的描述將更忠實於事物的本質特徵,記憶的準確性會逐漸提高,語言表達能力會逐漸增強需要做的事情就是耐心等待孩子的成長.同時,在這個與孩子一起成長、重新體驗成長的過程中幫助孩子學會分清「現實」與「想像」-- 如「如果掉到水裡去,會把衣服弄濕」和「真正掉到水裡去,衣服會濕」是不同的;教給孩子觀察事物的方法,幫助他們學會進行分析、比較:讓孩子學會一些有效的記憶策略,幫助他們提高記憶的準確性--如「這個玩具是媽媽給你買的嗎?你想想,是誰到我們家來帶來的禮物?」

二是尊重孩子,接納孩子。任何孩子都需要家長的尊重和溝通,但並不是任何溝通都是有效的。孩子並不是依靠語言理解世界的.而是依靠自己的感覺和經驗。對於說謊的孩子,我們大人會自認為「我很尊重你」,不斷地說「只要你說實話,我就不打你罵你」。但孩子說了實話後,媽媽傷心失望的臉色,以後不定時的經常的嘮叨,難道還不是一種懲罰嗎?

三是正面引導,做好榜樣。學前階段以及學齡期的兒童價值觀尚未建立.家長需要在平常的生活中重視價值觀教育,堅持用正確的價值觀引導孩子在家庭中,父母一定要時時刻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不要在孩子面前說謊,要以身作則,給孩子樹立良好的榜樣。

因此,當孩子撒謊時,我們先不要生氣、指責孩子,首先應該靜下心來認真分析孩子為什麼撒謊。當我們了解了孩子撒謊的原因之後,我們就可以有的放矢地採取不同的方式來對待孩子的說謊行為,避免孩子養成說謊的習慣。

在分析和引導還在撒謊問題的過程中,培養孩子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和認識,從而是非曲直。從這方面看,正確處理撒謊問題,對孩子的健康成長是一個必須的過程。父母,老師等要借著這個契機正確引導孩子健康發展。

第五部分

七、   離家出走

   在家庭中的某一個成員(通常指青少年)因與其他家庭成員產生矛盾或因其他原因而離開家的一種行為。

對於天底下做父母的來講,最棘手的事情之一就是遇到孩子離家出走。孩子出走的原因也許單一、也許複雜,但有一點是共同的,就是孩子面對著巨大的心理壓力,無法解脫,於是一走了之。其實,離家出走非但不能解決問題,反而會給孩子帶來新的挫折和壓力,甚至是災難,但這又是年少無知的孩子不能預測的。所以說,父母應該防患於未然,對有此類想法的孩子採取相應的措施。

離家出走的原因

    一是父母嚴厲,要求高,整天嘮叨,三句話不離學習,使孩子產生厭煩心理,想離父母遠些。

    二是家庭關係不良:父母不和,經常爭吵,孩子夾在中間不知所措,有時還會成為出氣筒;家庭複雜的結構,各之間的關係不能平衡好;父母對孩子忽視,管教方式簡單、粗暴;父母自身人格偏差造成親子關係異常,如:酗酒、賭博。

    三是現實生活中的突發事件,孩子突然遇到應激性的事情。如:闖了自己認為的大禍,不敢承擔責任,而採取逃避的方法。

    四是為了證明自己,有些孩子伴隨生理上的成熟,想獨立,想證明自己的能力或尋求刺激和冒險,由於心理上還沒長大,經常衝動又缺乏社會經驗,易受不良文化和壞人的引誘離家出走。

五是對付家長的手段,有時孩子提出的要求,父母不同意,便以離家出走相要挾。(案例:曾經我進行過一次網路心理諮詢,一個母親反映,她的上小學生的兒子就是受到同學的影響,離家出走了。前些時間,她兒子的一個同學,在回家的路上,一個夥伴約他去玩遊戲,被他兒子拒絕了,回答夥伴說,如果回家晚了,要被父母罵的。這個夥伴說,不用怕,我們不回家,他們不敢罵,讓他們找去吧!就是在這個夥伴的反覆鼓動下,一次她稍微批評了兒子,兒子就與那個同學離家出走了,第二天才回來,使她虛驚一場,非常擔心以後會不會出現這樣的情況。)

六是從社會環境上看,五光十色的市場經濟,使有的孩子坐不住了,他們也想到市場上去露一手,心想只要到市場上賣點什麼,大把大把的鈔票就唾手可得。孩子離家出走下「海」經「商」就是這種心態的反映。另外,壞人的引誘教唆也是孩子離家出走的原因之一。

 什麼樣的孩子容易離家出走

(1)性格內向、不愛交際、自尊心強、學習有壓力、成績不理想並且常常發生憂慮的;

(2)成績明顯落後、不愛學習、對金錢有濃厚興趣的;

(3)不守紀律、非常任性、對學校和家庭缺少感情的;

(4)已有經常逃學行為的;

(5)沾有賭博、迷戀遊戲機、吸煙不良行為的;

(6)有獨立性傾向、尋求自由、追求冒險的;

     另外一點要強調的是,早年與父母分離的孩子,更容易發生離家出走行為。分離的焦慮會對孩子心理的發展和感情的培養造成消極影響。因此,父母要盡量親自照看孩子,在早年使孩子的基本安全感得到滿足。一個有安全感的孩子,遇到問題不是逃避而會迎接挑戰。因為他們內心感覺安全,相信自己可以應付一切心理難題和現實困難。

父母怎麼辦

一是要及時報案,取得警方的協助!爭取第一時間掌握孩子的動態和出走的方向!

二是從自身做起,查找孩子離家出走的原因。找到原因後應該想想要怎樣做才能解決這個問題。同時也避免此類問題再次發生。

三是與孩子通過電話、網路等通訊工具及時溝通。盡最大的努力勸服孩子自己回來。建議為孩子配備手機等通信工具。隨時掌握孩子的動向。與孩子成為QQ好友,一般出走的孩子都會選擇去網吧上網等方式這樣可以第一時間與孩子取得聯繫。

四是如果孩子被壞人拐騙失去了自由,那麼要與當地警方積極配合爭取早日營救。

五是如果孩子平時的成績不理想,並有抽煙等惡習千萬不能惡語相向,而是要同學校配合,以積極的說服教育為主。這樣會從根源上避免此類事情的發生。

當孩子離家出走之後,很多父母會抱怨自己命苦,怎麼會攤上這樣一個「不聽話」的孩子。其實,天底下沒有有問題的孩子,有的只是有問題的父母,孩子之所以會離家出走,在很大程度上與家庭教育不力有關。所以說,想要防微杜漸,父母必須從自身做起。

  一是做父母的要認真研究一下家庭人際關係狀況,包括家長之間、家長與孩子之間的關係。因為如果人際關係良好,孩子能與父母溝通,他會及時把面對的其他壓力告訴家長。家長把握了孩子的心態,就能進行疏導,預防孩子出走。如果家庭人際關係不好,本身對孩子就是一種壓力,孩子與家長隔膜,難以了解其他情況。這種狀態下,家長要努力做好自家的「減壓」工作,坦誠地面對現實,與孩子交談,讓孩子把對家長的不滿都說出來。家長冷靜思考,該承認自己缺點錯誤時,要勇敢地承認,向孩子表示歉意。有了交心的基礎以後,進一步與孩子溝通,互相談出面臨的問題,再有針對性地幫助孩子解決實際問題。(案例:在重點中學上高一的小豪是個學習優秀,上進心強,樂於助人的孩子,然而這個人人稱道的好學生,突然有一天,給爸爸留下一封信:「……我很痛苦,自我上高中以來,從沒有快樂過。我努力拚搏,想取得好成績,可是我失敗了,失敗的陰影時時都在跟隨著我,我現在讀不進書,注意力老是被一些無關的東西所吸引,害怕上學校,總覺得同學看不起我。……對不起你爸爸,我想離開家自己清凈一段時間,請不要找我。」小豪的爸爸著急的頭髮都掉了很多,急忙動員自己所有親朋好友出去尋找,終於在自己家不遠的遊樂場找回了正在發獃的兒子。諮詢中我了解到,小豪的父母都是教師,從小對孩子要求很高,懂事的小豪非常努力,是父母的驕傲。到了高手如雲的重點中學,他更加刻苦,然而始終沒有達到自己的目標。上課時他要求自己專心聽講,努力不讓自己分心,然而越想集中注意力,越是適得其反,老師上課的內容根本無法聽進去。這種強迫與反強迫的衝突讓小豪痛苦不堪。告訴父母,也沒有得到理解,於是他想離家出走,想用死來解脫。這些與父母管教過於嚴厲、苛刻,造成孩子怕做錯事而思慮甚多,並形成經常性的緊張、焦慮的情緒反應。父母改變苛刻,學習寬容,關係馬上就改善了)

   二是對於已經出走過或有出走念頭的孩子,要耐心進行說服教育和分析。出走不是解決問題的好方法,只會帶來更多的問題,家長心裡很著急、很痛苦。有志氣、有責任心的孩子應該勇於面對現實,正視各種矛盾和壓力,與老師溝通,與家長溝通,與同學溝通,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相信孩子,也讓孩子自信,他有能力處理好自己遇到的麻煩。

  三是家長要認真反省自己的教育方法是否有不當之處。家庭教育不當,往往是孩子出走的直接導因。很多家長「自居心理」極強,總認為自己的做法是對的,是為了孩子好,一貫「理直氣壯」,也正是這種「理直氣壯」帶來了孩子離家出走的苦果。建議這樣的家長儘快改變「自居心理」,聽聽專家、老師和孩子的意見,對自己的做法進行一下反思。家長教育態度、方法的改變,會促使孩子出現接受教育態度的改變,不良的隱患可以消除。(案例:一個馬上就要中考的男生,他母親電話突然來心理諮詢,說兒子離家出走了,怎麼辦?原來,她的兒子學習壓力比較大,看《三國演義》放鬆一下,結果被母親看到,被母親大罵,說:如果他不想上學,就離開這個家,跟他父親一起過,永遠不要回來。原來這也是一個離婚的單親家庭,孩子因為母親的不理解而痛苦,離家出走了。我告訴她,馬上去找孩子,然後向他真誠道歉。然後,幫助孩子正確處理好,學習和休息的關係,建立良好的溝通關係,以後就沒有出現離家出走的現象了。)

  四是家長要了解和重視孩子的成人感和自我意識,尊重孩子自主自立、努力成長的意願。對他們少一些限制,多一些肯定、鼓勵和支持。使他們意識到,離家出走並不能解決問題和擺脫困境,還有很多更積極、更具建設性的解決問題的途徑。要讓孩子明白,挫折可以使人的心理成熟起來。為了以後更好地適應生活和應對挫折,應該多學知識,培養各種生活能力。

  五是建議家長多與教師以及孩子的同學接觸。從他們的談話中,可以知道很多關於自己孩子的情況,有些異常表現也會提早得知,能及時採取措施。家長與老師、孩子同學的接觸應自然、坦誠,保證獲得信息的真實性。

八、   做白日夢

   (案例:小力是個性格內向、不愛說話的孩子。他的臉上總是現出若有所思的神情,很少和其他同學在一起玩,每次同學們喊他,他都一愣神,好像從很遠的太空世界才回來,而且他和你說的話都會讓你覺得奇怪,什麼「七星怪人」、「太空怪物」……同學們都稱他為「幻想家」。一次上課,同學們都在聚精會神地讀著書,只有他手捧著書眼睛一眨不眨。老師知道他「精神又溜號了」,就喊他的名字,誰知喊了幾遍,他才猛然感覺到,像是在夢中驚醒,慢慢騰騰地站起來,木然地望著老師……在老師的一再追問下,他才吞吞吐吐地說:「我想我正在太空中和一群怪物在作戰呢!」老師這才明白力力是過度沉溺於幻想之中了。其實力力是一個很聰明的孩子。但是,他整天在無盡的幻想中度過,這直接影響著他的學習和生活。)

白日夢是心理學名詞,俗語,比喻不切實際的幻想。研究發現。白日夢是人的本能的休息和放鬆機制。這就是說,白日夢是健康的、安全的,不需要擔憂,更不必有意抑制。在青春期的少男少女,白日夢的大量出現更是正常的。只有在白日夢嚴重干擾日常實際生活時,才需要尋求治療。

幻想是兒童常見的一種心理活動,心理學把幻想定義為與生活願望聯繫並指向於未來的想像。幻想有積極與消極兩種,積極的幻想,並且在行動的,又稱理想;消極的幻想是受不正確思想指導,其內容違背事物發展規律的,所以又叫空想。如果內容是荒謬的,並且堅信不疑,那就是妄想。有時,白日夢可以推動人們追求某種目標。若是白日夢代替了有意義的行動,就會成為逃避現實的手段,可能成為心理變態的徵兆。

當然,白日夢也是有一定好處的。幻想是童話的基本特徵,也是童話用以反映生活的特殊藝術手段。它是童話的核心,也是童話的靈魂,沒有幻想就沒有童話。幻想是創造想像的一種特殊形式。由個人願望或社會需要而引起,是一種指向未來的想像。積極的、符合現實生活發展規律的幻想,反映了人們美好的理想境界,往往是人的正確思想行為的先行。藝術幻想是一種創作手段,是作家不滿足於模仿現實的本來形態,而按自己的需要來虛構形象的一種創作方法。它植根於生活,往往又對生活作誇張的敘述和描繪而達到一種升華,因而幻想中的事物比真實情況下的更活躍,更富色彩。童話中充滿豐富的詩意的幻想,作家利用幻想手段作折光的反射,藉以寄託自己的情感和理想,表達對真、假、善、惡、美、丑的審美評價。一定程度的白日夢,可以激發潛能,產生想像力。

白日夢的形成原因

一是疾病因素。  

二是工作生活單調重複、枯燥。  

三是對當前所做事情不感興趣。  

四是正在從事的活動不需要太多的腦力支持。如果這時候沒有明確目標,腦力資源可以釋放,形成白日夢。如走路、因病卧床等。  

五是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擾。如書籍、影視等。或者一些能引起情緒大幅波動的事情,如批評、受欺負、戀人或家庭成員的矛盾等。一些孩子沉迷於各類動畫片,這些動畫片大都富於想像誇張,脫離現實生活,因而孩子想像的世界也嚴重脫離社會實際,使孩子們產生了樂於幻想的習慣。  

六是自身修養。自控能力,注意力集中程度等。對學習工作生活的規劃能力與白日夢頻率成反比。一些孩子性格孤僻內向,願意躲進屬於自己的內心世界。尤其是在現實生活中遇到障礙的孩子,在幻想中能夠得到精神上輕鬆愉快的滿足。這樣的孩子整天生活在一個極度的幻想世界中,嚴重背離了社會生活,因而導致學習興趣的下降。  

七是對社會或生活的不滿。  

八是藥物影響。  

人們一般都比較關注白日夢的危害。認為那純粹是浪費時間。

如何引導孩子走出過度的幻想

    一、讓孩子走進現實生活中來。孩子的生活空間很小,小學生整天都是學校、家庭。我們應該創造機會,讓他們在學校中接近小夥伴,和小夥伴遊戲,讓他們接觸大自然,感受現實生活的美麗,讓他們熱愛生活,使他們的心理活動更多指向現實生活。

    二、把現實與幻想合理統一。孩子在現實生活中遇到障礙,藉助幻想能解氣和自我滿足一下,這是無可厚非的。但是如果用幻想世界代替現實世界那就有問題了。我們應該幫助孩子把他們的幻想與現實結合起來,讓他們認清現實與幻想。

    三、發揮孩子的幻想才能。幻想是創造性想像的基礎,喜愛幻想的孩子想像力豐富,情感豐富,甚至多愁善感,我們應該正確引導和發揮這些想像,讓他們在作品中表達自己的情感。(案例:一位注意觀察的母親說:「白日夢」總是讓我9歲的兒子思想碰出火花,培養他的創造力。我總是讓他在上床前,有一段他自己的放鬆時間。有時候他會在頭腦中構想一個場景,第二天到學校,他就組織小朋友玩他設計出的遊戲。)

    四、充實孩子生活。孩子喜愛幻想是因為他有空餘的空間,我們要讓他的生活變得充實,使他們沒有時間去幻想。如,對那些性格孤僻的孩子應當採取措施,不讓他們單獨處在一處。讓他們和小夥伴遊戲、踢球,鼓勵他們有一些業餘愛好,或者乾脆讓他們做一些家務,讓他們感受到生活的樂趣。

    五、時刻關注孩子。對於這類孩子,家長和老師要時刻關注他們在課堂上是否注意聽講,做作業是否思想開小差,作業效率低下等問題。老師家長應該及時督促並採取一些方法進行訓練,如規定完成作業的時間等。只有這樣才能扭轉孩子過度幻想的局面。

第六部分

九、   逃學

逃學曠課是學校教育中的一種「病理現象」,其結果往往導致輟學,並常常同違法犯罪行為緊密相連。多次逃學的學生可能會養成習慣性逃學,與集體相隔疏遠,對老師和同學相抵觸。逃學也為學生產生不良行為提供了機會,因為這種學生正是壞人教唆犯罪的對象。孩子逃學是比較嚴重的問題,從品德方面說,是公開違犯校紀校規;從學習方面說,是放棄學生的重要職責--學習。有的在街上閑逛,有的去玩感興趣的東西(如遊戲機等),有的可能離家出走,有的想放棄學習出去打工。實際上,這些孩子的處境十分難受,既可氣,又可憐。

調查顯示,初中生「有時」或「經常」產生逃學念頭的5%,高中生為27%。承認有過逃學經歷的初中生佔4%,高中生為16%,年級越高所佔比例越大。

逃學的原因

據調查,逃學的學生有34%是到網吧聊天、玩電腦遊戲;11%是與朋友在一塊玩;14%的學生是一個人在外閑逛。只有10%的學生是待在家裡。這對我們的家長和教育工作者都敲起了警鐘。當問及「導致學生離家出走的主要原因是什麼」時,回答「學習壓力太大」的有37%、「與父母的矛盾導致」的有35%、被老師批評的有9%、校外朋友影響的有6%。看來學習上的壓力、父母與子女之間的矛盾是導致離家出走的主要原因。

(案例:高考前尖子生當起「逃兵」,去年高考前,我接診了一名典型的「心病」好學生。在一所重點高中上高三的小范是個尖子生,還被學校推薦保送到某大學,可是小范認為憑自己的成績應該能考上更好的大學,所以放棄了這個保送名額。聽說小范的決定後,老師和家長都感到不解:「這所學校也是名校,再說你平時成績再好也不敢保證高考不出意外啊?」小范聽了這話後,心裡後悔極了。我給這個學生做心理治療的時候,他告訴我,那些日子他連做夢都夢到自己考砸了。在這種壓力下,小范對上學產生了恐懼,頻繁逃學,並在高考前三天作出「不參加考試」的決定。幸好高考前兩天,我作為心理諮詢師介入,小范終於重新鼓起勇氣參加了高考,最終他的分數還是不錯的。)他就是因為學習壓力,導致的逃學。

如何防止學生逃學

學習上的壓力,不外乎來自兩個方面,從學校來看,學校在「應試教育」指揮棒下導致學生超負荷,無休止地上課、補課、考試,教材太難,作業太多,缺少文體活動,學習成了苦差事;從家庭來看,相當一部分家長對子女的期望值過高,要求過嚴,只關注子女的考試分數,不體諒他們學習過程的艱苦,教育方法簡單粗暴。  

我提醒中學生家長:必須關注自己孩子的學習活動時間,多與學校溝通,一旦發現自己的孩子有逃學現象,就應該及時加以疏導和控制。而作為學校特別是班主任,要多與家長聯繫,要把學校的教學活動時間 及時告訴家長;發現學生沒有到校,更應該及時與家長取得聯繫,共同做好這部分學生的心理調適和行為控制。  

心理諮詢師建議,學校在注意教育模式轉變的同時,要加強心理健康教育,幫助學生學會心理調適的方法和技巧,使學生心理、人格得以正常發展。要把「正確應對學習壓力」作為經常性的教育和訓練的內容。據專家介紹,南京市近百所心理教育實驗學校,由於持之以恆地對學生進行多種形式的心理教育,這些學校的學生基本沒有出現長時間逃學和離家出走的現象。  

中學生與自己的父母發生矛盾,甚至激化導致離家出走,這大部分與親子之間存在代溝以及父母採用不當的家教方式有關。親子之間如能溝通,就會互說各自的喜怒哀樂,增進彼此之間的了解,可以獲得彼此的關懷和幫助,從而減少彼此之間的煩惱和痛苦。這對於身心迅速發展的中學生來說,必將有利於他們去戰勝困難,探索人生和未來。  

老師與家長要經常提醒學生在遇到困難,或者與父母發生衝突時,應該學會與老師、與家長和同學們溝通,學會像成年人一樣交談、交流,通過思想上的溝通,把問題解決。專家提醒學校與家庭,要給孩子補上「學會求助」這一課,在心理上失去平衡的時候,能及時尋求有效的幫助。

家長的應對措施:

     一、承認自己在教育上有失誤,沒有下功夫從小培養好孩子的學習習慣,教育態度、方法生硬。家長應該在自我反省基礎上跟孩子傾心交談兩三次,檢討自己的缺點,聽聽孩子心裡是怎麼想的,跟孩子一起下決心,一點一點趕上去。家長千萬不能重複過去那種簡單、粗暴的做法,也不能放棄教育的責任。家長的態度是孩子轉變的重要因素。

     二、向老師請教,跟孩子討論,分析孩子的主要問題在哪裡,以便有針對性地採取措施。對孩子的學習情況要一科一科分析,學習最差的科目的學習態度、方法、學習具體內容仔細分析,問題找得越准越好。

     三、跟學習好的孩子「結對子」。要跟老師商量,選擇與自己孩子有交往基礎、能幫助人的學生做小老師。必要時,帶孩子到對方家裡去向對方的家長鄭重作出表示。為了不給「對子」增添太多負擔,對自己的孩子要有具體要求,如「自己先看,不懂再問」,「自己先做,哪裡不會再問」,「課前預習,找出難點,上課專心聽講」等,孩子沒有積極性、主動性,光依賴別人肯定不行。

     四、請家庭教師。孩子有幾科學不好,先突破一科、兩科。跟老師商量,請一位家庭教師利用雙休日給孩子補課。要請比較有經驗的教師。請教師前,孩子應有充分的思想準備,不能有依賴心理。要調整好孩子與教師之間的關係。

     五、家長跟孩子共同學習。有的孩子厭學與家長的不愛求知有關。這些家長應該轉變思想認識,認真學點東西,學孩子的功課或者另外學習某一門知識。家長與孩子安排共同的學習時間,有互相監督檢查的措施。

     六、加強與班主任的聯繫。孩子出現曠課、逃學現象以後,要經常與班主任保持聯繫。一方面,根據孩子的特點,請老師在班上給孩子安排力所能及的任務,使孩子改變不利的角色地位;可以準備一個家校聯繫本,由孩子、家長、老師共同寫聯繫內容。建議以孩子寫為主,像日記一樣,老師和家長寫些分析、表揚、建議的內容。小學生應天天寫,中學生可以一周寫二三次。

     七、如果有幾個孩子群伙曠課、逃學,應幾位家長聯合起來共同商討對策,跟班主任一起研究幫助措施。比如共同請家庭教師,訂互相促進計劃,共同進行文體活動,成立「爭氣小組」等,把孩子的積極性調動起來。

     當家長誠懇地多次找老師商討對策時,老師也會在校內採取相應措施,幫助孩子進步。不過,應該想到,孩子的學習不是一下子能上去的,要有耐心,要不怕反覆。家長如果信心不足,或者採取放棄態度,那孩子就有可能破罐破摔了。

     有一點應該強調,對厭學的孩子,切不可批字當頭,罰字當頭。要實事求是地看到孩子的優點和微小進步,及時給以肯定,使孩子有成功的感受,逐步提高自信心,由「厭學」變成「喜學」,曠課、逃學的問題就會解決。

     有時,學校為了嚴肅校紀,對屢次曠課、逃學的學生給以必要的處理,家長應配合學校,抓住機會做思想教育工作,讓孩子下定決心,有一個新的開始。個別孩子曠課、逃學,是受不良分子引誘、脅迫所致。這種情況,應及時與校方、治安機構聯繫,採取有效的措施。家長不宜盲目行動,避免孩子受到傷害。

家庭、學校、社會、現實、未來、前途,方方面面的壓力接踵而至,影響著孩子,孩子的壓力越來越大,尤其是心理的壓力,不亞於父母,不亞於老師,而父母老師們可了解孩子內心的苦悶,理解他們空虛而無奈的靈魂?

因為工作,父母沒有理解;因為顧著成績,學校沒有理解;因為偏面的眼光,社會沒有理解;因為固有的模式,國家沒有理解。

於是孩子走進了網癮、撒謊、抽煙、喝酒、打架、厭學、逃學、早戀、叛逆、離家出走、混社會、夜不歸宿、抑鬱、自閉、輕生、心理障礙等狹窄的衚衕,錯誤的道路,迷失了方向。

而面對迷失方向的孩子,家長手足無措,以錯誤的方式教導孩子,或嚴厲斥責,或粗暴打罵,或置之不管,導致孩子離正確的道路越走越遠,陷入迷區越陷越深。孩子迷失方向,家長如何引導他們回歸正確的道路?

 十、   厭學

厭學就是討厭學習,具體來說,厭學是指學生在主觀上對學校學習失去興趣,產生厭倦情緒和冷漠態度,並在客觀上明顯表現出來的行為。具體表現是學習效率低下,儘管有時候用功了,但效果不佳,並且感到學習非常枯燥,毫無興趣。如果家長不督促,很少主動學習,不會主動的去涉及其他學習內容、一學習就覺得疲勞、要完成某一學習任務,需要家長用物質激勵、常常幻想,自己有多成功、有不明白的問題時,很少去弄明白到底是為什麼、花在電視、電腦和娛樂上的時間比學習時間多,沒有明確的學習目的,不會提前做計劃等。有的甚至一提到學習就頭疼。,厭學可以劃分為輕度厭學、中度厭學、重度厭學。輕者,表現對上學不感興趣,但迫於家庭或外界壓力又不得不走進學校。在校學習狀態消極,學習效率低下。重者,可能會從心底產生對上學和學習的厭惡情緒,最終可能會選擇退學、離家出走等極端行為。

厭學症的原因:

一、主觀原因

  1.由於自身比較懶惰,怕苦怕累,就會覺得學習是一件很苦很累並且很乏味的事情。有些同學對學習毫無興趣,一看到書本就頭痛,總想找機會逃避學習。

  2.由於學習方法不當,導致基礎知識差,學習跟不上。他們上課時聽得一知半解,課後對老師布置的作業無從下手,長期如此,他們就會對學習失去興趣,因而產生厭學情緒。

  3.失去信心。有些同學在學習上已經付出了較大努力,可每次考試成績還是不理想。此時這些同學就會認為自己不是學習的料,甚至開始厭倦學習。

  4.沒有目標。不少同學都不知道自己將來到底想幹什麼,他們的人生還沒有明確的目標,因此他們一旦在學習上遇到困難,就往往會選擇放棄,平時對學習也提不起興趣來。

二、外在因素

  1.外界誘惑。主要是受校外玩樂場所的影響,如電子遊戲機室、網吧等。

  2.父母強制、逼迫子女學習,或過分地寵愛子女,都有可能影響中學生們對待學習的態度。

3.學業繁重。「題海戰術」的暢行,加上參加不少的補習班,學生每天都沉浸在無休止的學習中,而沒有適當的時間放鬆,使得很多同學產生逆反心理和厭倦心理。

(案例:陳女士說,她的兒子上小學時成績一直是中上等,上實驗班之後卻成了「墊底兒」,學習成績差,老師不喜歡,自尊心嚴重受挫,努力很多次又不成功,最後終於對學習失去興趣和信心,「破罐子破摔」。厭學的孩子,一般很少自己來心理諮詢的。)

     (案例:小雨是一個15歲的男孩,在同齡人為了升學而拼搏努力時,他卻已經在家待了一年多的時間。小學時,博雨是個人見人誇的好學生。由於父母工作忙,博雨經常要自己管理自己的學習、生活,那時的博雨成績優秀,而且特別懂事,父母都為有這樣的好兒子而深感驕傲。升上初中以後,博雨就讀於一所市重點中學,學習難度加大,環境的變更等等,對博雨產生了很大影響,開始時博雨還能努力適應。第一次期中考試之後,博雨的成績不夠理想,導致他背上了沉重的包袱,博雨開始變得不愛說話,缺乏自信,上學對他來說漸漸成為了一種負擔。這時,博雨的父母依舊忙於工作,除了在生活上對他無微不至的照顧外,還總向他強調他們對他的學習沒有要求;市重點中學中優秀學生很多,處於中等的博雨也沒有引起老師足夠的重視。隨著期末的臨近,博雨的心事越來越重,終於有一天,博雨再也承受不住,痛哭流涕著對媽媽說再也不想上學了。驚慌失措的媽媽也沒了主意,只是覺得兒子太可憐了,就答應了他的要求。此後,博雨父母對博雨的關愛大大增多,但無論父母怎麼做工作,博雨就是再也不去上學了。)

  我們可以看到,小雨一是是缺乏足夠的學習動機。小學時,小雨是為了做父母的好兒子而學習,然而,優異的表現卻沒有得到父母足夠的關注與鼓勵,反倒是休學後,小雨獲得了父母的關愛。因此,小雨習得了好好學習父母會忽視自己,不去上學反而能得到父母的關心,這大大降低了他的學習動機。二是家庭教育方式的偏頗。本案例中,小雨的父母在物質生活上對博雨無微不至,甚至達到了溺愛的程度,而對小雨的心理需求幾乎是完全忽視。小雨提出休學,父母又開始了無條件的支持,期間雖然也做過小雨的工作,但都是不了了之,這不僅是讓小雨在休學這件事上得到了正強化,也是父母過度保護的一種表現。在對待小雨上,父母先忽視後過度保護,這也是小雨厭學的重要原因。三是現行教育體制對成績的關注,老師的忽視也對小雨產生了不良影響,使他越來越不愛學習。

家長如何應對厭學

一是改善環境,愉悅心情。首先就必須要改善自己所處的環境。同學們可以請老師和家長配合,營造一個重學、樂學的氛圍,消除自己因學習成績不好而產生的不好感覺。家長要學會傾聽孩子在學習上的苦惱,多替他分憂,多給他支持,而非輕易地下定義,說他笨或懶。特別是不能讓他和其他親戚家優秀的孩子比。  

二是改變觀念,接受自我。厭學的同學要重新認識自我價值,形成良好的自我意識,這是變厭學為樂學的重要一環。同學們要學會發現自己優點和好的方面,並適當地給自己一些肯定,認識到自己是能夠學習好的。

  三是培養興趣,樹立信心。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同學們要盡量創造條件,參與各種自己感興趣的學習活動,並從中品味到學習的成功感和趣味感。可以與孩子分享父母工作或創業的酸甜苦辣,這也是促成孩子成長的重要手段。我過去有一個朋友,她教育孩子上學,就是與父母一樣,上學就是上班。

  四是嚴格要求,增強自控能力。當厭學的情緒一開始出現,同學們千萬不能自暴自棄,任由自己放棄在學習上的種種努力。有時候,同學們應該強制自己端正學習態度,激起自己內心深處發奮進取的慾望。

  五是加強對基礎知識的學習。學習中最重要的一點,是要學會調整自己的學習方法,要認清所有的題目的變化都是源於基礎知識,把學習重點轉移到對基礎知識的學習上來。

  六是建立融洽和諧的師生關係。因師生關係緊張而產生厭學情緒的同學不在少數,這些同學平時應多與老師溝通、請教,盡量與老師建立一個平等、融洽的關係。

  七是要有適當的學習目標。厭學的同學要給自己定一個適當的學習目標,剛開始目標不要過高,過高的目標容易使自己產生較大的心理壓力,當然,目標太低則起不到應有的激勵作用。所以,同學們確立學習目標必須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來定。

  八是進行正確的歸因。合理的歸因可以提高自信與堅持性,而錯誤的歸因會增加自卑和自棄等不良情緒。有些厭學的同學就是因為不能正確地尋找自己學習失敗的原因而對學習產生厭倦感的。

老師和學校的干預

一是傾注愛心,與學生親和。

二是調適負擔,為學生減壓。

三是優化過程,引學生興趣。

 第七部分

十一、       學習困難

學習是人和動物在生活中獲得個體行為經驗的過程。我們通常所說的「學習」是指人類的學習。學生的學習是人類學習的一種特殊形式,是在教師的組織領導下,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的進行。因此,與學生學習有關的各個環節:教師、學生、家庭、社會環境等都對學習及其過程有影響。就學生而言,主要是學習能力問題,即對知識的理解、組織、貯存及回憶等多方面的綜合能力。

  當兒童在獲得知識上發生困難時,統稱為「學習問題」。一般分為二類:一類為普遍性無能,即精神發育遲緩引起者;二類指特殊性學習不能,是指智力正常或接近正常的兒童在一個或多個方面的學習成績與其智力水平所能期望的成績相比顯著落後。

學習困難可能與以下因素有關。

  (案例:學生小徐,是初二學生,學習成績差,平時愛玩,上課不認真聽講,自習小動作不斷,攪得四鄰難安,課後不做作業,對學習漠不關心,並時常伴有不良行為發生,對教師的管理還時常產生抵觸情緒。教師反映,該生家庭經濟條件很好,是獨生子,父母對其期望值很高,其智力水平不錯,有一定學習能力,但教師和家長多次說服教育、引導,均不見效。家長說他在小學四年級上學期時,學習成績還不錯,從下學期開始,由於中途換了班主任,又加上他交往了幾位不愛學習的同學,管理未跟上,成績開始下降。從那以後,老師對他經常批評、罰站,孩子也經常不聽話,甚至違紀,教師就時常將其趕出教室,我們作家長的也經常被叫到學校。由於自己平時工作很忙,一聽說孩子不學習,還違紀,就挺生氣,認為這孩子真不給父母爭氣,回家後,我們不是責怪就是打罵,反正沒給孩子好臉看。無論我們怎麼說,怎麼管,這孩子就是沒長進,我們家長也實在拿他沒辦法。五年級升學考試時,成績在全班倒數。上初中後,由於基礎差,再加上孩子原來養成的不良習慣,學習一直跟不上,還經常違反紀律,也給老師找了不少的麻煩。對該生的教育,家長和教師都感到十分頭疼。家長出於無奈,才找到學校,並請求我給想想辦法。)

一是腦功能異常。如遺傳因素、妊娠因素、疾病因素。

  二是藥物。如三環類抗抑鬱葯等。常用的食品添加劑及著色劑酒石黃偶可引起多動。

  三是心理因素。父母及學校對兒童要求過高或相互矛盾可造成小兒心理上的衝突,另外就是教育方法不當。兒童學習上的緊張情緒、怕失敗以及完成學業的強迫性願望等可使兒童在心理上產生焦慮、緊張、阻滯、不感興趣等。久而久之,孩子會感到學習太苦,沒有意思,甚至出現厭學情緒。

四是環境因素。父母對兒童學習漠不關心;或因暫時學習成績不好受歧視,打罵;或性別歧視;或父母酗酒、家庭磨擦、父母離異;或父母的其它不良榜樣等都可造成小兒多動、注意力不集中、情緒低落及缺乏安全感。父母的教育水平及其對子女的教育方法也直接影響著小兒的精神狀態。以上諸多因素影響著兒童學習潛力的發揮,從而造成學習問題。有的家庭整日在嘈雜的麻將聲中,有的家庭整日大聲爭吵,使孩子無法安心學習。還有些家長喜歡拿自己的孩子與其他學生攀比,長此以往,孩子不但沒有激發起上進心,而且連自尊心也喪失了,導致學習困難。家長的表率對兒童的影響也較大,若父母有 「讀書無用論」等觀點,也易影響孩子學習。意外事件的發生無法避免,正確處理非常重要,否則孩子的不良情緒會直接影響學習。

  五是身體疾患。有的孩子體弱多病,經常缺課,跟不上緊張的學習。有的孩子身患不易發現的慢性病和先天性疾病,對他們給予健康兒童一樣的要求,自然會導致學習困難。

具體表現。

學習困難是學齡兒童的一種常見問題,發生率達到10%,以小學2—3年級病發率最高,男孩多於女孩。

特殊性學習不能,根據美國教育部門的定義主要指兒童在有關理解或應用語言(口語或書寫文字)的基本心理方面存在一種或多種障礙,其可表現在傾聽,思考、講述、誦讀、書寫、拼音及數學演算等方面的能力不足。因而學習不能的基本類型主要有:一是語言表達困難(聽、說困難);二是語言書寫困難(讀寫困難);三是數學學習困難;四是推理困難(思維和概括困難)。不包括由於視力、聽力或運動障礙、智力遲緩、情緒紊亂或環境不利等引起的學習問題。

除上述表現外,學習不能患兒尚有以下表現或缺陷。一是視覺-空間障礙;二是聽覺功能;三是知覺轉換障礙;四是多動性行為與注意力分散,此為學習不能患兒經常伴隨的行為障礙。對於多動尚無確切的定義。有人建議多動的標準是:在需要保持秩序的場所如教室或飯桌上,做出無秩序的行為。但困難的是很難在正常與不正常之間劃個界限。另外,並非所有患兒都伴多動;相反,也不是所有多動患兒都有學習不能。這兩種情況都可單獨存在,也可並存,且可相互影響。注意力分散是學習不能的另一行為障礙。由於上課聽不懂,對學習越來越不感興趣,於是小動作叢生,注意力不集中,致使學習成績每況愈下;五是精細運動障礙,有些患兒有精細動作方面的障礙,表現為寫字與繪畫能力差,動作笨拙,鞋帶系不好,扣不好紐扣等。六是其他,尚有不少兒童伴有情緒障礙(易衝動、孤癖等)、社會適應不良等。且左利手或雙利手較一般兒童多見。

診斷方法。

一是了解病史。

  二是進行檢查。

  心理測試是重要檢查。一般智力測試最常用的是WISC-R,在學習不能患兒,IQ應在70分以上(如小於70分則為智能低下引起的普遍性學習不能)。學習成就測驗,學習困難患兒其總體智力水平正常,而學業成績較差(特別是讀、寫、計算)。判斷以下四個方面的功能。語言能力和閱讀能力;視覺-空間能力;分析問題的能力;運動的計劃與執行。

  鑒於目前尚無學習困難的診斷標準,以下幾條僅供參考。

  1.智力檢查結果正常,IQ>70分。

  2.與其他兒童有等同的學習機會,不是被剝奪了學習機會的兒童。

  3.兒童在一個或多個方面的學業成績與其智力水平之間存在著嚴重差異,在排除了年齡因素和以前的教育經歷的影響之外,目前成績下降到低於兒童期望成績的50%。

  4.其學習成績與其智力水平相比低兩個年級(或30個月)。可暫用年級考試成績,在所屬地區統一考慮成績通常不及格。

  5.經檢查,排除了中樞神經系統器質性病變以及精神疾患(如兒童精神分裂症、抑鬱症等)所造成的學習困難;也不包括由於視、聽及運動障礙、情緒紊亂或環境不利等引起的學習問題。

  如具備3或4中的一條再加上其他各項即可考慮診斷。

  當學習困難的診斷成立後,需進一步確認學習困難的性質,並判斷哪方面功能有缺陷,以便指導治療。如有可能,尋其致病的原因。  

防治方法。

發現心理因素引起佔93%,而智力及特殊性發育障礙造成僅佔7%。因此,家長如發現孩子學習跟不上,不要一味責罵,而應查明原因,採取相應的干預措施。對於學習不能的治療,常較困難,見效慢。有些兒童待發育成熟後,癥狀可能自行消失,有的則永遠不能消除,大多數仍有持續性的拼寫困難。

  主要採用特殊教育,進行各種不同的專門訓練。

  對於有明顯心理因素、環境不利等造成的學習問題者可採用環境調整、教育諮詢與支持性心理治療等。

  在進行教育治療時,總的方針是要儘早開始,創造條件做到個別化(即根據兒童本身存在的問題採取具體的有針對性的教育訓練方法)。訓練時最分步進行(即把教育計劃分成幾個小單元,以便容易學會,增強兒童學習的信心),不要貪多圖快。在訓練過程中要恰當地運用操作性處理法。

對學習不能患兒的治療要耐心,老師、家長及醫生要密切合作,共同執行教育計劃,堅持不懈。要向家長說明,藥物對學習不能本身無效,僅對伴隨的其他問題可考慮有關藥物治療。

家長應對方法:

一是站在孩子的角度去考慮問題去和他們溝涌交流;

二是家長要意識到考上名牌大學並不是孩子未來美好人生的最佳出路,並不是孩子一生的幸福,孩子的幸福在於孩子能夠快樂度過美一天,所以做為家長必須能夠意識到這一點,然後和孩子交流,給孩子減壓,讓孩子知道您的想法:

三是無論是請家教,還是參加輔導班,請家長一定要尊重孩子的意見和選擇;

四是在孩子面前,不要給了孩子物質上的滿足,孩子就應該滿足,其並不是這樣的;

五是讓孩子在學習中找到快樂!找到自信!

十二、       打架破壞

在我們古代的中國以及全世界,幾乎每一次紛爭都是用戰爭來解決的,在他們看來戰爭是最好的解決問題的辦法,就這樣,戰爭一次一次的爆發,最終受到危害的還是我們老百姓,戰爭不是人們所希望的,現在慢慢的戰爭也少了,但是有時候在我們的生活中也難免有一些斗歐的時間發生,有些事是可以和平解決的,但是他們沒有這樣做,為什麼?因為他們不服氣,認為自己吃了虧,想去抱負,這樣的人會經常和別人產生一些不必要的矛盾。在青少年中,打架;斗歐這樣的事情經常發生,而且發生這樣的事情的原因也有很多,現在的青少年有好多專用名詞,"酷" "吊" "猖" "牛"等等...     

打架表現    

     一和同班同學。(案例:小強與同學談話的時候老是愛開玩笑,就開玩笑的說對方怎麼了怎麼了,對方也是開玩笑的和他說他怎麼了怎麼了,然後都不願意了,然後就開始說髒話了,這誰受的了,別人罵你你能不還一句罵他嗎?然後就開始罵起來了,罵著嗎著都怒了就開始了"戰爭",然後老師看見了把他們叫到辦公室,說了他們,說完了以後呢,還是不服氣,就又開始了,一般都是這樣說的:"你給我等著,明天我找人我整死你".對放聽了心理該想了,你以為你多"牛B"啊  反駁到:"你多"牛B"啊,你也給我小心點,我就看你多厲害"這一聽更是生氣了.於是回到家開始打電話,開始找人,給朋友打電話說:"我在學校有點事,星期幾,幾點,在我們學校門口等著我,幫我把他打一頓狠的,再幫我找多少多少人...."說完了,第二天,人來了,十幾個人站在學校門口,等對方一出來,有的先說說怎麼回事,然後在動手,有的可好,還沒問怎麼回事呢,拉著就打,他要是不還手了,打的還輕一點,他要是還手了,那誰不生氣啊,那打的就更狠了,有的一失手弄不好還出人命呢...真出了人命,那時候誰認識誰啊,他打的不關我的事...就會盡全力為自己辯解了,這時候才知道什麼兄弟情誼不值一文...要是不出人命了也會很麻煩,他被打了,怎麼辦呢?)。 

二和外班,外校的人。現在的初中生和高中生有一個普遍的問題,"談戀愛"這個問題在現在的社會出現在孩子身上是很普遍的,而且因為這個而打架的人也不少。

三就是看著別人不順眼。一個班的或一個學校的,我看他不順眼我就想打他,這也是一個打架的原因,一個班的同學,比如愛出風頭的同學會使很多人厭惡。

打架行為很可能發展成為犯罪行為

近年來,少年犯罪已成為全球注目的社會問題,少年犯罪不僅人數增多,而且涉及面廣,犯罪比例最高,其心理特點是:一是逆反心理,二是模仿心理,三是意氣心理:「為朋友赴湯蹈火,為哥們兩肋插刀」,四是報復心理,五是利己心理:這也是少年犯罪中較常見的一種心態。尤其在獨生子女犯罪中,更為常見。

原因分析

一是生理基礎。大腦特定的區域主要負責某些機能。男性更易發怒、富有攻擊性,而女性則相當溫柔。

二是模仿學習。暴力性的網路遊戲也是有影響,我曾經就為一個母親,擔心孩子玩暴力性網路遊戲,產生暴力行為。另外,有家庭暴力傾向的家庭,其子女容易出現暴力。

三是「去個性化」。為什麼圍觀的人群不去幫助受侵害的女孩? 「去個性化」的現象。指個體在群體中或與群體一起從事某種活動時,個體對群體的認同,或以群體自居,使個體的個性溶化於群之中,從而失去了個性感。所以,同夥犯罪就具有一定的危險性。

四是挫折。人的一生不可能一帆風順,必然會遇到挫折、困難、失敗等破壞人的心境的情況。這來源於外部的破壞性外力作用於人的心理,必然會打破原有的心理平衡。這些外力來得越突然,強度越大,人的心理失衡越大,導致產生諸如摔東西、侵犯別人的破壞性行為越多。伴有強烈的情緒體驗--生氣、憤怒、憎恨等等,而這些負性情緒體驗又會直接導致人的侵犯性的增加。。

五是道德發展水平與自我控制。很容易理解,個人的道德發展水平越高,其以別人痛苦為後果的侵犯行為也就越難於發生。道德的實質,是調整個人與他人的關係,考慮到其他人的利益。道德水平越高,個人也就越容易從他人利益的立場感受和思考問題,行為也越趨近於正好與侵犯相反的親社會行為。個人的道德發展水平越低,就越傾向於忽視他人的痛苦、利益和幸福。道德發展水平低的人,他們具有一些共同的特徵:社會退縮,不會建立正常的良好的人際關係;行為目的自我中心;缺乏獨立性、自主性;情緒不穩定,行為方式傾向於侵犯性與逃避性;自我行為責任意識缺乏,缺乏忍受延遲滿足的能力;對外部世界和自我缺乏客觀的認識。目前普遍而又現實的情況是,許多青少年生理各項指標提前發育成熟,但道德發展成熟水平卻沒有提前,生理的成熟與道德發展的成熟水平脫節。再加之,獨生子女家庭數目逐年增加,部分子女從小養尊處優,缺乏必要的道德意志磨練,以自我為中心,不會關心別人、愛護別人,使得情感的自我調節和行為的自我控制能力差,因而他們運用突發性、破壞性的行為方式滿足自己的可能性比一般人在為增強。 

如何調節

一是合理宣洩。人的身心是同步的,心理上有失衡,身體上肯定是有相應的病症。所以,情緒不能壓抑,而且沒有必要壓抑,一定要宣洩出去。因為壓抑是最不好的解決的辦法。壓抑只能使這些痛苦藏到潛意識中去,而進入到潛意識中的這些苦悶並沒有消失,並且有可能會無意識的影響人類的行為。現在好多學校都設有「出氣室」,就是一個好方法。對於那些性格內向並有心理障礙者,登高吶喊不失為一種宣洩的好辦法。

二是學會運用自我合理化。就是當一個人遭遇打擊或挫折時,為自己的失敗或挫折尋找一個冠冕堂皇的理由,沖淡內心的不安以安慰自己,求取心理平衡。簡單的說要有點「酸葡萄心理」和「阿Q精神」,悅納自我,悅納現實。

三是不妨笑一笑。

四是培養幽默感。我們的生活中應該多一點幽默感,少一點氣急敗壞,少一點偏執極端,少一點你死我活。

心理諮詢師的建議

一是與別人發生矛盾,有爭議時,如果沒有涉及原則問題的話,應該退一步海闊天空,忍讓不代表你的無能,恰恰相反他表現了你的風度。

二是當情感遭到激烈震蕩時,宜將情感轉移到其他活動上去,忘我地去干一件你喜歡乾的事,如寫字、打球等,從而將你心中的苦悶、煩惱、憤怒、憂愁、焦慮等情感轉移、替換掉。體育活動可以釋放許多過剩的精力,衝動的力量。

三是對別人要寬宏大量,不強求別人一定都按你的想法去辦事,能原諒別人的過錯,給別人以改過的機會。

四是不要主動挑起事端,即使你有理,有一個做人的基本原則就是沒事不惹事,有事不怕事。

五是事情發生後決不先動手。

六是永遠不要以為打架可以徹底解決事情,記得還有組織,還有正義。

七是學會換位思考,假如被打的是自己,自己又會有何感想;並時常提醒自己,若別人受到了傷害,那麼自己也一定會受到相應的懲罰。 

八是在日常生活中,不要處處計較,小心眼,要學會心胸開闊,寬容;情緒激動時,應抑制自己說話,先平復好心情,再作出決定,不能衝動,做事要三思而行,不要讓一時的衝動誤了自己,平和的與人相處,會使自己更有魅力,活得更加開心。

九是要養成良好生活習慣,避免過度疲勞,保證有充足的睡眠時間。提高應對挫折的心理承受能力,避免各種刺激因素,多與家人、朋友傾訴、溝通。

十是學會控制發脾氣,學會控制自己的拳頭。匹夫之勇與人與己都無任何好處。有了矛盾和糾紛,我們要用理性和智慧去解決。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生活在一個和諧的校園裡,盡情享受青春的陽光和雨露。

第八部分

十三、欺負行為

欺負是兒童間尤其是中小學生之間經常發生的一種特殊類型的攻擊行為。欺負是力量較強的一方對力量對較弱的一方所實施的攻擊,通常表現為以大欺小、以強凌弱、以眾欺寡。欺負行為具有三個特徵:一是欺負是一種特殊類型的攻擊行為,或有意傷害他人的行為,是有意識的行為,別人沒有惹他(如欺負口吃同學的嘲笑,起綽號)。二是欺受行為雙方在力量上存在不均衡性,即欺負行為的實施者在體力或心理力量上處於優勢地位,而受欺受者在受到欺負時不能進行有效的反擊或自衛。三是欺負行為通常還具有重複發生性的特點,嚴重的欺負,甚至成為「班霸」或「校霸」。

我國中小學中欺負的發生率相當高,欺負他人的為9%。男生更容易成為欺負者和被欺負者。

欺負的種類

欺負劃分為直接欺負和間接欺負兩種類型。前者又可分為直接身體欺負 (如打、踢、抓、咬、推搡以及勒索、搶奪、破壞物品等身體動作行為 )和直接言語欺負 (如辱罵、譏諷、嘲弄、挖苦、起外號等言語行為 )。間接欺負則是欺負者藉助於第三方實施的欺負行為,主要包括背後說人壞話、散布謠言、社會排斥和社會孤立等。間接欺負比較隱蔽,通常不易引起人們的重視和關注,但事實上它同樣會給受欺負者造成嚴重的傷害,尤其是持久的心理傷害。 

欺負發生的原因

(一)對欺負他人學生的心理分析。

  1.強烈的權力欲和支配欲使某些青少年學生喜歡控制別人。展示自己的支配力量,並獲得別人對自己的敬畏感,從中體驗某種快樂和愉悅。他們自控力差、好衝動等。欺負行為可以使欺負者獲得控制和支配小群體的社會地位,但是這是以犧牲許多同伴的歡迎為代價的。

2.欺負他人的青少年學生可能缺乏移情。因為同情心的欠缺致使欺負他人的學生體會不到欺負行為給被欺負者帶來的痛苦及不良情緒。

3.有些青少年學生的家庭生活經歷使他們對周圍事物充滿敵意,這種感情和衝動促使他們從傷害他人的過程中獲得滿足感。家庭是塑造兒童早期行為的關鍵性場所。兒童如果不能形成對父母的安全感和依戀感,就會對這個世界及周圍的人產生不信任感和敵意感,具有這種不安全感的兒童以後可能會出現某種不良行為;而父母教養方式如果過於簡單粗暴,對兒童的行為缺乏引導和監督,也會導致兒童對別人產生敵意進而進行攻擊以補償自己的失衡心理;(案例:小李是小學生,戴眼鏡的他看起來文質彬彬,可是他的母親反映,說他在學校常常欺負同學,同學們都不願意跟他玩,去老師那裡告狀,他很孤獨。他的欺負行為,甚至一起母親的擔心,因為一次在學校做手工,小李拿著小剪刀,直接刺向同學的眼睛。這才來心理諮詢。我經過心理諮詢以後,發現其母親也是鬱鬱寡歡的,繼續了解情況,才發現小李的家庭存在欺負行為。父母長期不和,父親也是長期在外打工。母親不工作,每次父親回家,對母親就是打罵,甚至當著小李的面。父親離開以後,心情苦悶的母親,有時候因為小李一個非常小的錯誤,也是往死里打。小李的欺負行為,既有模仿因素,也是欺負的受害者。)

  4.社會競爭壓力會導致某些青少年學生的心理畸形發展。正是在社會、學校和家庭的三重教育壓力下,一些孩子的精神心理發展畸形而導致了欺負行為並以此發泄自己內心的不滿、憤慨和精神壓抑等。

  5.物質利益的驅使造成某些青少年學生的欺負行為。獨生子女享受著豐厚的物質生活,又由於有些父母對孩子過分溺愛,導致孩子形成互相攀比、不思進取的心理,一旦父母不能滿足其慾望,他們就會為滿足自己的各種慾望而產生搶奪他人物品的心理和行為。長期勒索他人錢物的事件在青少年學生中並不少見。

  6.社會責任分散機制使某些欺負者產生僥倖心理。在同伴群體中,欺負者常常三五成群,彼此結成「同夥」或「同黨」,在這種亞文化中,他們彼此依賴,共同實施欺負行為。兒童會因為有很多人參與欺負行為而降低自己對事件的責任感,這種責任的分散會減弱兒童對欺負事件產生的負罪感,最後導致群體欺負的產生。

(二)對被欺負學生的心理分析。很多學生被欺負後,不敢或不願向別人訴說自己的遭遇:

  1.畏懼報復的心理。一些學生受到欺負後,不敢向教師或家長講述,因為他們往往受到欺負者的威脅、恫嚇,害怕說出去後會遭到更大的報復,便將事件隱藏在心底默默在忍受。

  2.拙於表達的心理。一是由於受欺負者往往年齡較小,表達能力差,或其他原因拙於口頭表達,如口吃,這樣就使別人難以了解他們的處境;二是由於欺負方式有多種,其中一些間接欺負方式如社會排斥、背後揭短、諷刺等都難以被受欺負者感知或表達出來,導致被欺負的兒童成為沉默的羔羊。

  3.自卑心理。由於一些學生經常受欺負,導致他們自信心和自尊心的極度下降,產生自卑心理。這類兒童對於向別人講述自己的遭遇情況也缺乏足夠的信心,不敢自我表露。而且,即使有些學生對父母講述了自己被欺負的事情,一些父母採取不恰當的方式去學校大吵大鬧,會給被欺負的學生造成更大的尷尬甚至招來更為嚴重的報復,這進一步挫傷了被欺負學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導致繼續反覆地受欺負。我心理諮詢一個學生,他既是同學欺負的受害者,他把自己自卑心理,再去欺負更加弱小的同學。 

欺負的危害

受欺負對兒童身心的消極影響主要包括:受欺負經常會導致兒童身體受到傷害;兒童因害怕受欺負而不願上學、對學校失去興趣甚至逃學;受欺負會損害兒奄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受欺負者可能感到羞恥,把自己看成是失敗者;經常受欺負通常會導致兒童情緒抑鬱、焦慮及相關癥狀,如頭痛、胃痛、失眠、做噩夢;極端情況下,受欺負者可能經歷嚴重抑鬱,甚至有某種自殺的念頭。  

對欺負者一方,欺負所產生的消極後果主要包括:若不予制止,一些兒童會把欺負作為一種達到個人目的的有效手段而長期使用,久而久之,這些兒童會形成攻擊性人格特點;欺負者不良的個性特點會妨礙其與其他兒童的正常社會交往,導致他們在同伴群體中受到排斥。而不良的同伴關係和低下的社交地位,一方面會對欺負者的社會性和人格發展產生多方面的消極影響,另一方蕊又會使欺負糟集合在一灝結成不良間伴團伙,進一步增加其反社會行為發生。已有的研究發現,經常欺負他人的兒童成年後的犯罪率是正常人的4倍。

當然,學校欺負與道德教育的要求相悖。

對欺負者的干預

  因為欺負者在給受欺負者帶來傷害的同時,自身也同樣受到了多方面的消極影響。我們也必須對欺負者給予足夠的關注,幫助他們改變不良的行為方式,消除欺負行為。

一是從教師角度。老師是對欺負者進行干預的主要力量:

  1、與欺負者談話,了解他們欺負他人的動機和原因,從於對他們進行有針對性的教育。同時,也要讓欺負者確切地知道教師自身是反對欺負行為的,他們的欺負行為是不被接受的,他們必須改正欺負行為。教師開展談話時應注意做到冷靜、接納、引導,避免體罰、壓服。因為體罰和壓服自身就帶有欺負的意味,容易起到消極榜樣的作用。

  2、針對學生不同的欺負行為進行具體的教育。有一些欺負者,對欺負行為以及欺負行為給他人的傷害沒有明確的認識。教師應開展一些關於欺負行為知識的活動,讓他們明白什麼樣的行為是欺負行為以及欺負行為的危害。一些欺負者缺乏移情能力,不能體會到欺負行為帶給別人的痛苦。針對這樣的學生,教師要提高他們的移情能力。比如,在「角色伴演」這樣的活動中,讓處於欺負者地位的學生,伴演受欺負者的角色。一些欺負者是由於他們的個性特點以及缺乏必要的社會技能容易產生欺負行為。有一部分處於欺負地位的學生,由於自己學業上的不成功,在學業上找不到自己的優越感;然而,他們往往存在身體上的優勢,通過欺負行為會贏得一些同學的看重。於是,他們把欺負行為當作自己獲取同伴地位的工具。引導他們把良好的學業成就作為獲取同伴地位的有效方式。引導學生將自己的身體優勢轉移到其它方面,比如,體育活動,幫助他人等。

  3、教師要加強對欺負者的監控,及時處理欺負事件。欺負行為通常發生在一些缺乏監管的場所。比如,走廊,操場等。

  4、必要時,教師可以對欺負者施實恰當的處罰。比如,言語批評時,不要羞辱和諷刺欺負者,而是就事論事進行教育。

  5、與欺負者的父母保持聯繫,共同關注欺負者的行為。

二是從父母角度。

  1、父母自己要明確欺負他人對孩子的不良影響,不要認為欺負行為是不可避免的。並且,父母自身也要盡量不要表現出攻擊行為甚至於暴力行為,要為孩子樹立良好的榜樣。

  2、和孩子交談,讓孩子明確你對欺負行為的態度。並幫助分析欺負他人的危害,明白欺負行為不是開玩笑,它會給別人帶去傷害,並且會給自身帶來一些負面影響。形成不當的社會交往方式,受到同伴的排斥等。

  3、對孩子的欺負行為要給予一定的教育和懲罰。但是注意不要採取體罰和威脅等措施。同時,要表揚孩子的友好行為以及他們為消除欺負行為所做的任何努力。

  4、不讓孩子觀看暴力場面多的電影,包括卡通片。同時,也不要孩子看到家庭中的暴力行為。

  5、加強對孩子行為的監控。制定一些規則,限制他和同伴們的活動,避免一些欺負情境的產生。

  6、和學校聯合起來,一起關注孩子的行為。經常和教師聯繫,以了解孩子的行為,必要時從教師那得到相應的幫助。

三是從同伴角度。

  1、對欺負者的欺負行為要敢於制止。欺負行為發生時,友好地告訴同學欺負別人是不對的,請他停止欺負。注意不要用暴力制止欺負,以防事態惡化。制止無效時,要立即報告老師。

  2、對欺負者不卑不亢,讓他知道你並不怕他,你堅決反對欺負。

  3、與欺負者保持合適的距離,形成恰當的同學關係。既不要盲目擁護他們,但也不要孤立他們。   

改變被欺負的狀態

一是家長不能以暴制暴,成為反面榜樣,家長從小向孩子灌輸「馬善被人騎,人善被人欺」的觀念,教孩子要厲害些,否則要吃虧。

二是要及時強化兒童的友好行為和善良的情感,形成欺負人可恥、善良有好光榮的價值觀和精神文化氛圍。

三是對於受欺負者,要分析具體原因,採取有針對性的措施。例如對於因交往技能差,不受同伴歡迎而遭受欺負的兒童,就要設法引導他觀察和學習有效的交往方式與技巧。對於性格內向、軟弱的兒童,就要在培養他大膽表達以及加強能力鍛煉方面下功夫。對於因家庭的社會與經濟地位底下而導致自卑、懦弱,並由此招致被欺負的兒童,就要設法讓他認識自身的閃光點,樹立其自信,同時教育他身邊同伴要關心愛護他,幫助他建立起一個朋友圈子,用真誠的友誼去治療他心理的傷痛,幫助他形成積極的個性特徵,從而徹底扭轉被欺負的局面。

十四、宅童

   宅童宅童指的是喜歡貓在家裡,整天沉迷於網路的青少年,這些孩子不喜歡運動,沒有其他愛好,更沒有時間學習,他們把所有最美好的時光都交給了虛擬的網路,宅童的產生,跟家庭教育、孩子本身以及周圍環境都有重要關係。把宅童從虛擬世界拉回到現實世界中,並不是件容易的事兒。一味的管教,處理不好還會激起他們的反感和憤怒。其實,孩子們也知道自己這樣做不對,只是父母缺少一些正確的方法來幫助他們下決心遠離電腦。

基本特徵

(案例:最近,陳女士很為兒子發愁,因為一向活潑開朗的兒子,現在性格變得越來越孤僻,不僅不願意與人接觸,甚至是反感。她介紹說,今年12歲的小田性格一直比較外向。經營餐飲店的夫婦倆,因為生意忙,沒時間管孩子,每年寒暑假期間,他們都把田田送回農村老家,和爺爺奶奶一起生活。今年暑假,他們把爺爺奶奶接到城裡來,小田也就在家過暑假。暑期一開始,小田就整天待在家裡不出門,除了做作業,他的大部分時間都是在上網看小說、玩遊戲,可以做到半個月不出門。陳女士夫婦開始還為小田的懂事而高興,但最近他們卻感到擔憂起來,因為小田的性格越來越孤僻,只要他們夫婦倆提議讓他出去活動一下,或者是夫婦倆逛超市時叫小田跟著一起去時,小田就會大發雷霆。他整天呆在卧室里,可以一整天不出門。小田不僅反感父母干涉他的生活方式,更讓陳女士夫婦倆擔憂的是,他經常表露出孤僻的情緒。)

宅童讓家長憂心,宅童的孩子自身坐在電腦前面,不停地點擊滑鼠、敲打鍵盤。放暑假以來,宅童讓不少家長傷透了腦筋,有的家長因為孩子整天玩電腦而不止一次發火,結果孩子根本不聽,沉迷於網路。一個老師說,放假後一些家長向她反映孩子整天待在家裡盯著電腦、電視,不學習、不運動,有的孩子視力也下降了,大人一管教他們還發脾氣。  

為了讓孩子過一個輕鬆的暑假,有些家長特意沒有安排培訓、補習活動,沒想到孩子整天呆在家裡看電視、玩電腦。有些甚至幾個禮拜沒出家門了,有時候玩得都不願吃飯。這些孩子在學校的時候很活潑,成績也還不錯,可一放假待在家裡就變了個樣。問他為什麼不和同學出去玩耍時,還嫌爸媽太「老土」,現在大家都在網上聯絡,聊天、遊戲很方便的,誰還高興頂個大太陽出去玩?

視力受損等消極影響

在醫院眼科看到很多家長帶著孩子來查視力,其中不少家長就是因為孩子整天在家看電視、玩電腦,怕視力受影響而特意帶到醫院來檢查的。一位帶孩子來檢查的母親說,暑假放了一個多月,孩子整天貓在家裡玩電腦,前兩天發現孩子看東西的時候眼睛有些吃力,就帶他到醫院來檢查。醫生告訴她,孩子現在患上了假性近視,如果再不注意,就有可能真成近視了。更重要的是影響時間,性格孤僻,體型變胖,關係緊張。  

走出家門

這些「宅童」其實是一群渴望夥伴、渴望自由的孩子,但由於各種原因他們的生活被局限在了家中。年幼的他們無法在漫長的暑假中合理安排自己的活動和學習,每天只能通過吃喝玩樂來打發時間;加上現在父母們的生活、工作壓力較大,往往只關注孩子的物質需求而忽略了他們的生理、心理需求,從而導致他們在虛擬的世界尋找感情寄託,有的甚至染上網癮。  

因此,孩子長期呆在家裡對生理和心理的成長都很不利,但如果家長強行要求孩子離開電視、電腦,甚至採取打罵的方式,則可能會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結果適得其反。要讓「宅童」走出家門。

心理諮詢師的建議

一是家長的關心和引導,家長應儘可能多地與孩子交流,了解他們的想法,用語言、行動讓他們感受到家庭的溫暖、親人的愛護,不至於使他們從電視、網路上尋求心靈的慰藉;  

二是為孩子多安排一些戶外活動,比如讓孩子出去游泳、打球、旅遊等等,用各種休閑活動將孩子呆在家裡的時間擠掉;

三是以孩子的興趣愛好為出發點,讓孩子參加一些暑期興趣班,比如繪畫、演講、閱讀等,在增長知識的同時沖淡電視、電腦對孩子的誘惑。  

四是鼓勵孩子多參加社區活動,與同學保持現實交往而不是沉溺於網路虛擬世界,從而使孩子與社會保持接觸,滿足他們正常的交往需求。

具體採取措施

把宅童從虛擬世界拉回到現實世界中,並不是件容易的事兒。一味的管教,處理不好還會激起他們的反感和憤怒。其實,孩子們也知道自己這樣做不對,只是父母缺少一些正確的方法來幫助他們下決心遠離電腦。這裡有3個方法來和宅童的父母們一起分享,說不定其中就有一種方法恰好對你的孩子起作用。  

一是多安排一些足夠誘人的戶外活動。如果想把孩子從電腦前拽走,就要有更吸引他的活動。父母們首先要推掉那些和朋友的聚會、應酬,節假日盡量陪孩子一起活動。以孩子的興趣為出發點,組織一些活動,比如帶他去看他最喜歡的籃球比賽、看電影、去郊遊、釣魚,總之,用各種休閑活動日程將孩子的上網時間擠掉。在這樣的活動中,孩子會逐漸發現,網路世界之外,居然也有如此多有趣的活動,漸漸地,就不再迷戀電腦了。  

二是引導孩子,培養其他興趣愛好。不要為了擠占孩子上網時間,就給他們盲目地報各種補習班、學習班。報班未嘗不是個辦法,但要報得巧妙。你可以從日常觀察中發現孩子的喜好,比如他喜歡台拳道、乒乓球,還是游泳?然後投其所好。這樣做,孩子不會有任何逆反心理,反而欣然接受。對於網路宅童們來說,這些以運動為主的興趣班會比英語、化學等與學習有關的補習班,效果好得多。  

三是鼓勵孩子們擔當更多的班級職務。青少年的自我認同絕大部分來源於學校的老師和同學。所以,父母可以鼓勵孩子更多地擔當班級職務,必要的時候,還可以事先和老師溝通,得到老師的配合。孩子在學校有一定的職務,會讓他們肯定自己的價值,另外也會有更多的機會和時間與同學溝通交往。來自現實世界的責任感和榮譽感,必然會超越網路世界的誘惑,讓孩子做回自己。

一些管理技巧

一是在買電腦時,就要和孩子講清楚買電腦的目的,以後的主要用途。電腦是工具,不是玩具;

二是不要規定固定的上網時間;

三是電腦不能放在孩子的房間里,應該放在書房、父母卧室中或者客廳等公共區域

四是千萬不能在假期允許孩子隨便玩電腦;

五是用適當的方法引導孩子把玩電腦的注意力轉移到另一件對成長有益的事情上。

    各位家長朋友,青少年朋友,我們共同學習了青少年行為問題的應對,希望大家能夠有所收穫,共同促進青少年心理健康,快樂成長。


推薦閱讀:

說說你遇到過印象最深刻的校園暴力事件,結果是怎樣?
作為青少年,該如何看待同性戀?
如何評價 ADC 青少年開發者大會?
作為青少年,在面對社會的複雜陰暗應該多大程度地保留本性?
國內青少年階段的「校園暴力」是否普遍,程度如何,有沒有相關研究?

TAG:兒童 | 青少年 | 少年 | 行為 | 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