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父母「啃小」,80後扛得住嗎?

父母「啃小」,80後扛得住嗎?

 

策劃人小語

 

台灣樂壇小天后張韶涵與母親的「贍養門」事件又上頭條了。這回她被指控僱人毆打母親,原因還是錢。從2008年張韶涵把自己的財政權從母親手裡要回來開始,這場母女反目的家庭劇就拉開了序幕。張母控訴女兒棄養,張韶涵則聲淚俱下地表示母親獅子大開口,自己無力承擔她提出的經濟要求。

 

在這場親情決裂的無頭公案中,張韶涵被張母一家稱為「不孝女」,張母一家則被網友譏諷為「職業要錢團」,輿論很少見地偏向了「不給錢」的女兒。不少「80後」的網友稱,自己同情張韶涵,只因遭遇了和她相似的故事:被父母長輩不斷地「啃」。他們有退休金,生活上也沒有壓力,卻對子女不斷索取,要求子女滿足自己的各種物質需要,把「啃小」視為理所應當。「啃」得子女傷筋動骨,也「啃」得感情支離破碎。

 

子女們從來不否認父母在養育過程中付出的金錢和情感,也願意回饋給父母一個幸福的晚年。但是,當父母的索取過於龐大、沒有節制時,原本已經身負重荷的子女該如何面對?被「啃」掉的親情又該如何彌合?父母那些自私、貪婪的行為,真的全是他們的錯嗎?

 

故事一

 

婆婆的「逼房大戰」

 

一年前,我和老公終於告別租房生涯,在上海浦東貸款買了一套60平方米的小兩居。不久後,在太原的婆婆不知道受了什麼刺激,非要把自己住的兩居室賣掉,說樓層太高了,以後年紀大了爬不動,準備換個帶電梯的房子,「你大姨都換別墅了,咱也不能太落人後。」換就換吧,可她老人家非要買個三室一廳的大房,光首付就要15萬元。婆婆對我老公說:「這麼多年供你讀大學,我們已經把積蓄都花光了,現在也輪到你回報父母了,這15萬塊錢你得替媽掏。」

 

虧婆婆想得出來!我和老公都是80後,工作沒幾年,每月工資加起來也不到一萬塊,除去3000多元的房貸和基本的生活費外,所剩無幾。別說15萬,5萬我們都拿不出來。

 

婆婆催了幾次,見我們手頭實在拿不出那麼多錢,只好作罷。我以為事情就這麼結束了,沒想到婆婆又有了新想法:到上海和我們一起住!婆婆說:「老家的房子已經賣掉了,我們就小山這一個兒子,不靠他靠誰?我們也得來上海享享福,過過大城市的生活。」

 

當公婆拖著全部家當來投靠我們時,我忍著滿肚子的委屈,在小書房裡搭了一張彈簧床。「你爸有關節炎,我們睡主卧,你們就睡這裡吧。」婆婆不由分說拉起公公就進了主卧。

 

我流著淚一夜沒睡,老公哄著我,但也沒辦法。老公是個大孝子,他不可能趕父母走,讓父母居無定所。

 

在上海住了兩個月後,婆婆不斷地說大城市就是好,要在上海養老。「就是房子小了點兒,以後有了孫子就住不下了。」婆婆念叨了幾天後,對老公說:「小山,這房子太小了,在家轉身都轉不開,乾脆你給我們在上海買房吧,就在這個小區附近,以後你們有了孩子,我也方便過來。」

 

聽了婆婆的話,我差點兒把飯噴出來。「媽,你打聽過咱家附近小區的房價嗎?一套房子起碼要兩百萬,我們哪有那麼多錢?」

 

「是啊是啊,小萱說得對。要不我們幫你們在郊區買套房,那邊便宜,空氣又好,適合養老,周末我們還可以過去。」老公趕緊提議。

 

「去郊區?那我們還不如回太原,要買就在附近買。太原的房子賣了20萬,我們都拿出來,剩下的錢你們想辦法。」不容置疑地拋下這句話後,公婆就出門散步去了。

 

在接下來的半年中,公婆幾乎天天都要說買房的事,還理直氣壯地說讓兒子養老是天經地義,就是該給他們買房,讓他們安度晚年。

 

每次我在廚房聽到這些都氣得要命,然後把鍋碗瓢盆弄得叮噹作響,心裡恨恨地想:「有錢你去買啊!還要在市中心,非要把我們逼死啊!真沒見過你們這樣的父母,一點都不為子女考慮。」

 

這半年來,我過得十分壓抑。買房是早晚的事,因為老公已經在拚命工作、四處兼職,然後把每月賺來的錢悉數交給父母。我很心疼他,但老公卻覺得這是理所應當的,還讓我也要努力工作多賺錢。為這事,我們吵過不知道多少次,我罵他是「愚孝」,他則說孝順父母有什麼不對?是,孝順沒有錯,但也得看自己的能力不是?我也很恨婆婆,難道她想把自己的兒子累死才滿意嗎?

 

專家發言

 

婆婆為什麼不心疼兒子

 

從心理上看,老年人面對的是全面喪失的生活,職業生涯還是社會成就都在急劇下滑。這個時候,能夠代表社會價值感的就是子女了,因此,他們會不斷地向子女索取,要求子女完成自己的心愿,為自己的人生負責。文中的婆婆就是這樣,在潛意識中,她已經看不到真實的兒子到底收入多少、能力多大,腦海里呈現的是能不斷滿足她需求的、理想化的兒子。何況,兒子願意做牛做馬,恨不得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母親自然不會覺得是在壓榨兒子。

 

這是兩個女人的戰爭

 

從故事裡可以看出,這是兩個女人的戰爭:婆婆要兒子買房,妻子不讓買。應該說,妻子的立場是比較值得肯定的,因為她對家庭的界限劃分得比較清晰。她的困境就在於,小家庭內部立場不一致。

 

妻子如果想解決這個難題,可以這麼做:首先,在放鬆和平靜的狀態下,認真聆聽丈夫的想法,聽聽他和父母的關係,聽聽他孝順的觀念是如何來的。只有先理解丈夫,才可能和他建立統一戰線;其次,準備好至少兩套方案,用理性而不是抱怨的方式對丈夫說出自己的想法。比如我們的財政如何支配、買房的時間計劃表、丈夫的健康如何保障、丈夫之前的表現哪些可取、哪些需要調整、哪些堅決不行。非常清晰地告訴他,咱們的底線在哪兒,能做到什麼,不能做到什麼。記住,和丈夫溝通的原則是:一定不要否認丈夫,而是從心裡肯定這個男人,肯定他願意為母親完成心愿的態度,只是在方法和時間上還需要進一步探討。

 

解決問題的核心在丈夫

 

故事裡的丈夫不顧自己的能力和小家庭的生活,一味地滿足母親提出來的要求,可以看出他和父母的聯結很緊密,界限感不強,習慣了和父母成為一體,這不僅對小家庭不利,對自己也不利。丈夫應該在心理上和父母「斷奶」,在對父母的報答和對自己小家的維護中尋求平衡。這個煩惱對丈夫也是一個重要的機會,是他從「乖乖男孩」走向有擔當的成熟男人的關鍵時期。 

故事二

 

爸爸媽媽,女兒不是搖錢樹

 

弟弟要結婚了,這本來是件讓人高興的事,但爸媽的一通電話讓我寒了心。電話的主題一如既往:要錢。只不過,這回更離譜。他們說,女方家長要求弟弟買一套80平方米的新房,而且要付全款。在當地,一套房子大概要30萬元,父母說他們和弟弟共出10萬元,剩下的20萬元由我出。

 

我當時就傻了,上哪兒找20萬?我在廣州工作6年了,收入中等,但只存下了8萬塊錢,其餘的錢,我已經全部貢獻給家裡了。

 

大學畢業後,我在廣州找了一份工作,月薪6000元。工作後第一次回家,父母就召集我開會,要求我每年最少拿3萬塊錢回家。我每個月扣稅後拿到手的工資不到5000塊,租房要花1000多塊,還有基本的生活開支,這樣下來,我一年哪裡能剩下3萬塊錢?況且,父母每個月加起來有差不多3000塊的退休金,完全可以讓他們在當地過上不錯的生活。當我把這筆賬一一算給他們聽時,我爸生氣地說:「錢還沒給我們就開始哭窮,真是白養你這個女兒了,你說我們把你供到上大學花了多少錢?」我媽則說:「你這個不懂事的孩子,你以為我們要你的錢幹什麼?還不是幫你存著,以後給你當嫁妝。」

 

好在我每年都有年終獎,加上工作努力,一年3萬塊的標準,我按時給了兩年。等第三年春節回家時,上大專的弟弟開著一輛小車來接我。說起來,小時候父母就偏心,只疼弟弟不疼我,還老說弟弟才是全家人的希望。現在他們把我的錢拿來給弟弟買車,我一點都不奇怪。

 

去年春節,我和我爸發生了一場戰爭。過完年,有幾個親戚在家裡做客。我爸當著他們的面讓我每年給家裡5萬塊錢。我一驚,怎麼標準又漲了?還沒等我說話,那幾個親戚就附和著說:沒錯,小麗在廣州工作,一年給5萬不算多。

 

我恨恨地想,你們真是站著說話不腰疼,誰的錢也不是白撿來的。我就回了一句:「我哪裡有這麼多錢?」我爸打了我一巴掌:「你這個不孝女,你翅膀硬了不想管我們了是不是?」

 

想想這麼多年來他們只會管我要錢,從來不關心我過得怎麼樣,我不由得怨恨起來。身為在外打拚的80後,我的日子並不輕鬆。我在廣州租著最普通的房子,每天上下班要兩個小時的車程;為了多拿年終獎,我主動要求多做項目,常常熬夜加班,連頭髮都白了。這一切,有誰關心過?

 

說實話,那時我已經談了一個男朋友,準備一起攢錢買個小房子,然後結婚。我索性跟父母攤牌,說了男友和買房的事。我爸氣得直罵:「你這個敗家女!這年頭哪裡有女方買房的道理?」我媽也說:「你可別傻,給他貼錢買房。我告訴你,他不給個十萬八萬的彩禮,別指望我把女兒嫁給他!」

 

於是,那個春節,我耳朵邊上又多了一個主題:誰誰家的姑爺給了多少彩禮、誰誰家的女兒幫父母搞來了多少錢??

 

我真後悔把實情告訴了他們。

 

這幾天,我媽不斷給我打電話,說我爸氣得心臟病犯了。我跟男友商量,要不就給5萬塊錢,然後我替弟弟付月供。男友跳起來說:「你沒病吧?你越是給錢,他們越發覺得你有錢,現在是買房,將來是什麼?」

 

我知道男友說得對,可父母這邊,我真的不知道怎麼去應對,也不知道我這棵搖錢樹,還有力氣搖多久??

 

專家發言

 

不為父母的價值觀埋單

 

父母重男輕女,事實確然。他們把女兒當成兒子的附屬產品,起碼在面對金錢時,是不公平和自私的。這是父母根深蒂固的價值觀,女兒無法改變,但是可以維護自己的權益,在心理上和父母、弟弟劃清邊界,讓各人為各人的人生負責。

 

維權,更要成長

 

女兒不斷允許被父母索取的背後,其實有更深的心理原因。由於從小沒有得到父母的關愛和重視,長大後,她就以滿足父母需求的方式來提醒父母:我是個有價值的人。她的行為中隱藏著期待,期待自己的付出可以換來原本應該得到的被疼愛,這是一個孩子最根本的期待。雖然眼前的父母因為自身的局限性無法回饋給她這些,但女兒依然想用這種方式呼喚父母的愛。女兒要理性地把這份期待收回來,因為父母確實滿足不了你的期待,即便你給再多的錢也無濟於事。

 

女兒需要在心靈上成長,不被內疚感和父母的情緒所控制,不為他們的行為和情緒承擔責任。孝順並不是指無原則地服從父母,縱容父母做得不對的地方,也是不孝順的行為。

 

從行為上看,女兒不要給父母提供更多的信息,不要誇大自己的能力,讓他們想當然地提要求。有些人會覺得,女兒有多少錢,就應該滿足多少父母的願望;姐姐有多少錢,就應該幫助弟弟多少。這都是界限不清晰的表現,也是一些人為了逃避責任、獲取利益所造出的輿論。 

 

故事三

 

極品岳父貪得無厭

 

我和女友是在2007年經人介紹相識的,她是北京人。岳父得知我是外地窮小子時,堅決反對我和女友在一起。好在身為80後的我們都比較堅持自我,他也沒辦法,但是提出條件:我必須在北京買房。

 

2009年,順義的房價一平方米才4000多元,我覺得挺便宜,也在自己的承受範圍內,便交了買房的訂金。可岳父知道後不同意,說那麼遠誰去住?沒辦法,我只好把預訂的房子給退了。

 

於是,我開始攢錢,爭取在市區買一套小戶型二手房。哪知房價越漲越瘋狂,2010年,順義的房子都漲到一平方米1.3萬元了!岳父也覺得讓我在短期內買房不太現實,又開始讓我買車。他說:「我現在不讓你買房了,你就用買房的首付款買一輛車吧,這樣我以後出去玩也方便,你們也沒有還貸的壓力了。」為了順利和女友結婚,我同意了。不久後,我買了一輛15萬元的車,幾乎花光了所有積蓄。岳父很滿意,經常開著車到朋友面前炫耀。總之,這車我自己沒開過幾回,全當是孝敬他老人家了。

 

估計是新車起了作用,岳父同意我和女友訂婚。他說:「我們這兒訂婚的習俗就是煙酒茶,你意思一下就行了。」一聽這話,我當時還挺高興,心裡感嘆:岳父這次還挺開明啊!

 

還沒高興一會兒呢,晚上岳父就讓岳母傳話了,說煙的檔次不能低於中華煙,最少兩條;酒不能低於1000塊錢一瓶的,也不能買單數;茶葉不用太好的,1500元一斤的就行,還說東西太差的話,他在朋友面前抬不起頭。訂婚那天,我拿著煙酒茶去岳父家參加家庭會議。在會上,他說自己這輩子沒別的嗜好,就是喜歡旅遊,趁現在還能走得動,希望我滿足他的願望,贊助他旅遊費。為了讓我無話可說,他甚至給我算賬:「我把女兒養這麼大,在她身上花了多少錢啊!我這點要求不過分吧?」我默默點頭:「不過分。」

 

訂婚後,我贊助岳父去泰國玩了一次,他玩得很盡興。後來岳父的一個朋友也想去泰國玩,他居然又找我要錢,說最近去泰國旅遊很便宜,他想跟朋友再去一次。我聽了簡直無語。你才去了不到兩個月啊!咱又不是有錢人,誰能經受得起這樣的折騰?

 

女友也很生氣,可在她媽的洗腦下,又開始勸我,說她爸不容易,對別人也不這樣,也許只是在考驗我,要是把他哄高興了,我們以後結婚也順利呀!女友從小就怕她爸爸,她說岳父很奇怪,從小就對別人家的孩子比對自己的孩子好。女友長大後,他就老對女友說要嫁個有錢人,要給他爭臉,讓他後半輩子活得舒服。

 

從泰國回來後,岳父又給我提要求了。他說在國外看到別人都用高級相機,要求我幫他換一台高級點兒的。我真的很生氣,不想理他,可女友一直求我,我又不忍心,於是帶岳父到中關村,給他買了一款1.2萬元的單反數碼相機。

 

2010年底,岳父終於鬆口讓我和女友結婚。我和女友打算春節時回我老家辦婚禮。回家前,岳父讓我在北京一家高級飯店請他吃頓飯,說以後就是一家人了,要高興高興。他還說,他家親戚不多,北京這邊的婚禮就不舉行了,要是請客怎麼也得花好幾萬,請他吃飯其實是省錢。

結果,一頓飯吃了4600塊!為了能結婚,我又一次忍了。

 

我們的婚禮總算順利舉行了。回北京前,岳父又給我打來電話,說雲南的玉很出名,讓我帶一塊給他。我忍住氣,問老婆買還是不買。老婆看了我一眼,低聲說:「你要是不買,我爸指定要發火,說我沒用。咱們剛結婚,就別跟他鬧不愉快了??」

 

我無奈。剛結婚?這還是開頭呢!以後我還要買房、養孩子,生活壓力只會越來越大,而岳父的慾望又豈是一次兩次能填滿的?

 

專家發言

 

極品岳父從何而來

 

從這個故事看,岳父確實過於貪婪,說白了就是想靠女兒賺錢。可以肯定,他在事業上並不如意。岳父在他人面前得不到認同,只能靠控制家人來獲得男人的尊嚴。現在有一個傻小子送上門來,他自然要折騰一番,在精神上壓倒對方,在金錢上壓榨對方。

 

同為男性,女婿想來能更理解岳父對面子、能力被肯定的需要。女婿可以更多地向岳父討教工作上乃至對社會認識層面的見解,即便他的見解會有所偏頗。兩個男人的對話能讓岳父有更多的存在價值的體驗,精神上的親近可以減少他在物質方面的索取。

 

認清解決問題的重心

 

女婿要知道,妻子是自己最大的盟友。女婿可以告訴妻子,自己的能力究竟有多少,能接受的底線在哪兒,讓妻子知道自己在為小家積累財富,同時讓她體會到錢被人拿走的不舒服感。比如,在某個節日可以對妻子說:「本來想給你買個禮物,但想到你爸要我買手機,我只好先給你爸買了。」此外,丈夫還可以給妻子建一個賬戶,把自己賺的一部分錢放到這個賬戶里,每次岳父提要求時,都用這個賬戶的錢來滿足,讓妻子明白:本來我給你的錢,都被你爸用了。這樣的事多了,妻子還能縱容父親的索取嗎?

 

女婿性格的「聽話」和女兒性格的「害怕」,讓岳父能夠遊刃有餘地控制他們。所以,夫妻倆在性格上都應該成熟起來,不被岳父的情緒所控制。 

小貼士

 

還原一個真實的父母

 

父母會啃小,有以下幾個因素:

 

第一是由於年齡的關係。老人處於逐步喪失的心理狀態,身體狀況也在下降,內心的焦慮、不安十分強烈,因此急於從孩子身上獲得安全感。

 

第二是父母在事業上比較糟糕,理想自我和現實自我差距比較大。他們十分不甘心,於是把孩子當成了自己的延續,「我所有的心愿都要在你這裡實現」。這樣的父母內心無法承擔人生的責任和自身的情緒,才會用製造內疚、情緒發作、過分依賴等控制孩子。

 

第三是父母在疊加自己的不滿。他們會把對配偶的不滿、對事業的不滿都放到子女身上,所以索取的東西會超出子女可以承擔的範圍。

 

第四是社會環境和周圍人的攀比讓老人的心理不平衡,只好讓子女加入到滿足自己虛榮心的隊伍當中。

 

這樣的父母身上似乎看不到人們對於「父母」的固定印象,比如奉獻、寬容、無條件的愛等。相反,他們的自私、貪婪、無理取鬧等極端個人色彩在不斷展露。這提醒我們,「父母」並不是一個單純的定義,他們也是由種種特別的人所擔當,他們也會有讓子女不舒服、難以接受的地方。

 

也許這世界上真的有很極品的父母,但對大多數父母而言,他們並不是故意為之,而是因為本身的局限性,比如成長環境、所受的教育等。

 

子女們要先放下抱怨,帶著一份真誠的好奇和溫暖的關注,與父母聊聊他們的小時候—他們那些不能磨滅的記憶,他們那些無助和堅強努力的過往。了解了這些,對他們「自私」行為的不解一定會有所澄清和消退。這份願意走近父母內心的努力,也是精神上的孝道吧。而來自精神上的更多聯結,也能讓父母更客觀地聆聽子女們真實的現狀,避免想當然的猜測和判斷。

 

本刊觀點

 

坦白說,父母這些過分的行為,從根本上不能完全怪他們,而是因為子女不成熟。任何一種行為都是被縱容的,是你用種種行為告訴父母:我可以滿足你。

當父母提要求時,不少子女的選擇都是茫然失措、敢怒不敢言,總覺得「我是他們養大的,不能忤逆他們,他們的年紀大了,我不能讓他們生氣和操心」。這些頭腦中的認知都過於偏頗,太多的「應該」限定了思維,是不成熟的體現。老人由於自身有較多恐懼和無力感,最直接的反應就是對子女有強烈的期待,所以他們不願面對子女的無力,催眠自己相信「我的要求一定可以被完成」。

 

老人會像小孩子,變得越來越不講理,這是生理的因素,不可抗拒。這就要求子女們成熟起來,看到父母不成熟的地方,約束父母不合理的要求,如同約束兒童不合理的要求一樣。子女不能指望父母「覺醒」,唯一的路是完成自我的塑造,相信生活有更多的可能和解決方案,讓自己成為家庭的軸心。如果子女無法完成這番成長,單純將責任推卸給父母,只能證明子女不僅複製了父母個性中的缺陷,而且比他們更無力面對生活。

 

另一方面,80後獨生子女的自我意識都較強,不願他人干涉或影響到自己的生活,包括父母。當父母表現出過度索取時,子女們也試著問問自己,是否對老人不夠關心?很多時候,物質上的給予遠遠不能滿足老人的需求,他們需要的,是來自精神的慰藉,來自子女的認同和理解。

 


推薦閱讀:

爸媽和嫂子不和我是小姑子該怎麼辦?
留學生如何說服父母買車的重要性?
當初沒有聽父母的話的你們,現在還好嗎?
八字看父母子女能否富貴

TAG:父母 | 80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