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中國精英「勝利大逃亡」

中國精英「勝利大逃亡」

  如清  2010-9-9      

 

中國會不會再現俄羅斯上世紀90年代末期的富豪「逃亡潮」?現在已經有了苗頭。

 

在北京用賣棟房子的錢就可以移民海外?

在2010年4月的北京車展上,一則移民廣告打得相當煽情:在北京買房?不如移民吧!在目前房價高企的背景下,北京因私出境中介機構協會會長齊立新笑言,理論上,北京二環以內的人民都具備了移民美國的條件。

自上世紀70年代末和90年代初的兩波移民潮以來,中國改革開放之後的第三波移民高潮在進入新世紀的10年中已呈愈發洶湧之勢。不同於第一波混雜偷渡客的底層勞工和第二波國門初啟之時的洋插隊,新世紀移民潮的主力由新富階層和知識精英組成。

2007年,中國社會科學院發布的《全球政治與安全》報告顯示,中國正在成為世界上最大的移民輸出國。

2010年6月16日,國務院僑務辦公室副主任許又聲表示,中國海外僑胞超4500萬,絕對數量穩居世界第一。

中國國內某刊物曾意味深長地寫道:「中國會不會再現俄羅斯上世紀90年代末期的富豪『逃亡潮』?現在已有苗頭。」

有在香港大學亞洲研究中心就讀的大博士生在網上撰文稱,今天的中國坐擁數以萬億美元計的外匯儲備,成功地舉辦了令國際社會嘆為觀止的奧運會和世博會,大有萬邦來朝的氣象,好比當年的李唐盛世。然而,這樣的國力卻擋不住中堅階層腳底抹油移民外國的風潮,難免讓人感到奇怪。

 

精英流失速度加快

美國國務院最近公布的資料顯示,2008年10月-2009年9月的上一聯邦財政年度獲批的EB-5類簽證移民總數已從2008財年的1443人升至4218人,其中七成左右主要來自中國。

而北美另一個移民意向頗高的發達國家——加拿大,僅2009年即使只按「門檻標準」計算,從中國流向加拿大的財富至少23.5億元人民幣,相當於一座世博會中國館。高端群體、龐大數量和趨勢化發展構成了不容忽視和必須面對的問題。

2008年一宗移民美國拒簽案讓大眾對中國富人的美國夢與財力嘆為觀止。當時,147名富豪組團投資,每人慾出資50萬美元,集資7350萬美元,打算投入到美國費城會議中心的擴建中,以此辦理投資移民。申請因涉及人數眾多,有違移民法之嫌,結果全部遭拒。

美國推行的EB-5類簽證主要為吸引各國有錢人入籍,最低投資50萬美元(約325萬元人民幣),即有資格申請美國綠卡。據稱,投資移民成功率高的國家分別為加拿大、澳大利亞和新加坡,其投資門檻分別為40萬加元(約235萬元人民幣)、80萬澳元(約454萬元人民幣)、150萬新元(約962萬元人民幣)。

據中介機構介紹,加拿大和澳大利亞是華人富豪首選的兩大移民目的地,原因是這兩個國家的移民政策較為寬鬆,且當地已經有比較成熟的華人社區,移民後容易融入華人社區的生活。在加拿大,多倫多和魁北克是華人富豪移民的首選地。而在澳大利亞,華人富豪的首選地是悉尼與墨爾本。

除此之外,新加坡在過去幾年也成為中國富豪青睞的理想之地。2008年新加坡取消了遺產稅,令該國對中國富豪的吸引力加大。與加拿大不同的是,新加坡對移民沒有居住時間的限制,因此許多獲得新加坡綠卡的中國富豪仍可以持續在國內經營企業,這點也對國內業務存續的企業家具有很大吸引力。許多國內富豪都在新加坡烏節路(屬於商務中心)購買公寓房,或者是在聖淘沙購買別墅,形成新的生活圈。

在相對少數的投資移民之外,技術移民是一個更為龐大的群體。近10年申請各國技術移民的數量與投資移民相比,大約為20:1。這意味著,每天都有近60名教育背景良好、工作體面、收入頗豐的中國中產精英同時向加拿大移民局遞交移民申請。

據統計,2009年度,中國移民加拿大共2.5萬人,移民美國約6.5萬人;2008年度移民澳大利亞約1.6萬人。

 

企業家們因何前赴後繼奔向海外

與世界其他地方相比,中國是目前發財致富機會最多的地方,全球的冒險家爭先恐後到中國淘金,全球熱錢的首選目標亦是中國。當其他國家人士以進入中國為榮,中國富人卻舉家外遷,這多少令人費解。

2004年,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院長張維迎在中國民營企業發展論壇上發表演講時稱,「中國對私有產權的保護還是非常弱的,為什麼那麼多有了一定資產的人都紛紛申辦外國護照移民海外?最重要的一條就是感到不安全。」

中國社會對富人「原罪」的追問以及不時引發的「仇富」心態確實讓中國富人找不到安全感。

目前已經全家移民加拿大的山東老闆老李說:「我之所以選擇這條路有三個原因:一是國內的投資環境不好,你想投的他不讓,他讓投的不掙錢;二是各種稅費太高;三是現在貧富差距這麼大,說不定哪天又要均貧富,太沒有安全感了。」

上一輪中國富人移民潮出現在2003年前後,當時全國出現了包括山西海鑫鋼鐵公司董事長李海倉被槍殺等針對富人的惡性案件,富豪們對社會治安與大眾「仇富」心理心存忌憚,無不紛紛為自己安排好出路。而近年來「國進民退」以及金融危機使民營企業經營環境惡化,加之包括國美電器前董事長黃光裕在內的許多民營富豪被查出存在犯罪行為獲刑,再次使中國富人們的神經緊張了起來。

當然,更多的企業家會說,移民海外是希望給下一代子女提供更好的生活環境和教育。的確,當他們在國外的高尚住宅區購置了別墅,孩子們也就能進入公立學校讀書,比如說,加拿大的兒童就是按居住地就近入學——如果他們買的住宅處於很有素質的地區,學校當然不會差。

拿到發達國家的綠卡還意味著去大多數國家都不需要簽證,也不必擔心「9·11」等政治事件導致的拒簽。

但是,儘管有上述諸般好處,移民海外的中國企業家還面臨著另外一個選擇——他是否需要成為一個外國人。按照加拿大的移民政策,如果五年之內在加拿大住滿三年,就可以拿到加拿大護照。當然,這同時也意味著放棄中國國籍。

據北京一家移民中介機構的市場總監郭丹介紹,大多數移民的企業家,都把妻子和孩子辦成外國國籍,而他們自己則保持著中國國籍,只是持有國外的綠卡而已。

這和愛國心有關,也與他們在中國面臨的現實有關。

一旦放棄中國國籍,企業家每次回國還得到中國大使館辦理簽證,在國內的生意也瞬間變成了外商投資,而中國部分行業政策不允許外國人進入。而且,他們不能隨便買房、住酒店等等,以前憑藉一張身份證就可以解決的很多事情,現在因為其外國人身份,有可能變得更複雜。

郭丹的一個客戶曾告訴她,在加拿大獃得越久,越不想回國。那裡陽光充足,環境可人,和老婆孩子呆在一起彷彿盡享天倫之樂。

可是,這一切並不能長久。企業家們必須回國做生意,然後把賺到的錢拿到海外去消費,畢竟將自己的事業全部搬到國外而移民的老闆並不多。所以更多的企業家只能飛行在兩國之間,兩邊各住上十天半月,有時候他們也帶上孩子和愛人一起回中國,比如說過春節,但更多的時候還是電話和Email。

企業家們意識到,移民之後的家庭生活和事業開始分裂。他們常常必須在不同國度和不同身份之間不斷轉換。全家團聚的日子反而減少。

這是一個艱難的過程。但是,這依舊無法停止中國企業家前赴後繼的攜妻帶子奔向海外。

 

中國經濟或將「印尼化」

香港有評論認為,中國富人移民海外,使國民財富迅速流失,也使精英人才外流,最重要的是國民對政府的信心大打折扣。越來越多的富人移民國外,將使中國變成財富空心化,使改革開放30年的財富積累流失掉。

在當今中國,有移民心結的人並非少數,包括影視明星和公派留學生在內,一旦有機會就很少有人回國。資料表明,自1978年以來,有106萬中國學生留學海外,僅27.5萬人回國。流出海外的78.5萬青年才俊,相當於60所北大所有在校本科生。

此外,近年來「裸體官員」人數也陡然增加,這些人以種種名目將妻兒和巨額資產遷移出境,自己則留在國內為官,有風吹草動便溜之大吉。據中國商務部一份調查報告顯示,僅截至2004年,外逃官員數量已達4000人左右,攜走資金約500億美元。

北京師範大學金融研究中心主任鍾偉表示,中國大陸的移民熱,直接負面衝擊,一是資本外流;二是智力外流。但資本和智力外流的衝擊僅是表象。移民浪潮本身就是「用腳投票」。長遠的惡果,在於中國階層的分裂,以及中國經濟的「印尼化」隱患。

所謂中國階層的分裂,是指中國「不患寡而患不均」、「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的傳統,是對階層等級秩序的強烈否定,加上對物慾的追求和精神家園的喪失,中國甚至難以孕育出富裕、中產和平民「三明治」式的穩定結構,階層間的扭曲和仇恨日益強烈。

所謂中國經濟的「印尼化」,是指中國企業家的財富在外、企業在內的分離。印尼華人掌握著印尼經濟的70%,但是有限的政治地位和排華事件的慘痛記憶,使得印尼富翁選擇在印尼設廠賺錢的同時,選擇新加坡為國籍和財富存放地。印尼局勢好轉就返回掙錢,印尼局勢惡化就逃離暫避。中國經濟若也感染「印尼化」疾患,那就意味著中國富裕群體、技術精英甚至部分官員,給自己保留了尋求安全的選擇權。

有評論稱,中國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鄧小平生前制定政策「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然後期望讓「先富帶後富」。的確,一部分人不負厚望真的先富起來了,但大量先富起來的他們沒有實現總設計師「先富帶後富」的遺願,而是扔下窮兄弟不管,撒開腳丫子跑到國外去了。總設計師泉下有知一定會深感不安。

 


推薦閱讀:

反思新加坡的精英教育
怎麼樣才算是社會頂層人士?
精神與物質,超人與凡人
自己也是東北的都覺得快手受不了,為什麼快手土得掉渣 還有那麼多人?
泰國精英簽證怎樣辦理,以及費用、流程、時長?

TAG:中國 | 精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