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北部和中部在公元前三世紀至十世紀屬於中國版圖,南部有占婆國和扶南、真臘--也就是柬埔寨。
公元968年李朝統一越南中北部建國,宋承認其主權,並納為藩屬國,直至清末一直為主藩架構。
越南的戰鬥力始終非常強勁,在蒙古與元朝兩個時期,都擊退其入侵。大家如果對照當時蒙古人一路滅西域、吐蕃、大理和大敗緬甸的過程,可以以此對照越南的戰鬥力。
後黎朝1471年南進控制越南三分之二土地,150年後1623年佔領西貢,1780年佔領湄公河三角洲,於1802年阮福映建立阮朝,清政府冊封為南越國王,後嘉慶改為越南國王,阮朝正式國號為越南,取代安南王國名字。
這裡面的典故是因為中國的浙江廣東廣西都稱為越或者南越,清王朝的士大夫們認為南越國王的名號不妥,應該是越之南,所以就稱之為越南。
越南的名字實際上是中國人給於的。
越南與其他中南半島國家不同之處,在於越南深受中華文明影響,歷來用儒釋道精神治理國家,潛意識與中國牽連很深。其他國家如泰國和緬甸則佛教文化影響深廣,柬埔寨曾經受印度教影響,後改為佛教信仰。
就整個東亞地區而言,日韓越受儒釋道精神影響,印尼馬來受伊斯蘭文明影響,泰緬受小乘佛教影響,菲律賓被歐洲文明統治很早,所以受天主教影響甚廣。
歷史的演變也因此有極大區別,這裡不展開說。但日韓越與中國文化上的牽連,卻在當地民族意識自醒之後,成為決裂非常決絕的因素。每個民族都想割裂於中國文化根源的聯繫,從而彰顯自己的獨立人格。比如韓國把漢城改為首爾,早年間這幾個國家都改變自己的文字,不再使用漢字。反而是日趨強大的日本,足以有自信心不再割裂中華文明,反而以元朝之後的正統中國文化傳人自居,並鄙視中國丟失了古中華文明。
這樣的宗教和文化牽連,其實可以解釋越南的許多行為。
越南在19世紀中葉後被法國入侵,此時的清政府已經無力奪回越南藩屬國地位,中法戰爭後,法國以西貢為首府將越南列為殖民地。
二戰時期日本短暫佔領越南,二戰結束,胡志明等人的越南獨立同盟會迫使阮朝末代皇帝寶大帝退位,建立越南民主共和國,但法國人重新入侵。胡志明等人進入北方山區游擊戰。
鐵幕拉開後,蘇聯和中國支援越南對法作戰,奠邊府戰役後,日內瓦決議法國撤出,以北緯17度線為南北越分界線。北約在蘇中支持下發動對南方戰爭,美國最終決定支援南越,美越戰爭開始。
美越戰爭實際上是對蘇聯和中國的戰爭,蘇聯提供了大量武器援助和空軍,中國則派遣二個師的部隊入越支援。中國的工程兵以雲南為基地,開通了世界聞名的胡志明小道,這是一條後勤運輸通道,從而維持了胡志明軍隊的生命線。
儘管越南人的作戰能力的確強悍,但沒有中國人和蘇聯的支持,越南也是不可能打敗美國的。
戰後所有參戰方都故意隱藏了這段歷史,無論是美國蘇聯還是中國,大家都不想撕破臉說世界上三個大國已經干過一架了,當然韓戰是中國對聯合國的戰爭,這個不談。
越南隱瞞當然是以此誇耀自己的武功,不願意別人掠美。
1977年之後越南選擇了與蘇聯同行,於中國漸行漸遠,並開始社會主義改造,大規模排華,導致華僑大量逃離越南。同時,紅色高棉在金邊屠城,殺所有士農工商,重點是知識分子,無區別對待,當時的柬埔寨華僑和越南裔都被殺戮,於是越南以此為借口入侵柬埔寨。
入侵柬埔寨日後來被柬埔寨人列為「解放日」,作為國家節日紀念。
之後,越南又開始入侵泰國。
此時中美關係進入溫暖期,泰國與中美關係均屬於不錯,向中國求援;同時波爾波特政權也希望中國救助。在向美國招呼,並取得理解後,鄧公發動中越戰爭。這在中國大陸和香港公開發表的鄧小平傳記中有真實記載。目的是減輕泰國壓力,並試圖拯救波爾波特政權。
戰爭開始後,中國軍隊顯示出文化大革命混亂之後的弱勢,完全處於被動。而持續戰爭幾乎達大半個世紀的越南軍隊顯示了極強的戰鬥力。這也導致了中國軍隊付出巨大戰損之後,佔領了涼山高平老街,再也無力前行,撤兵回國。鄧意識到軍隊的羸弱,開始大規模裁軍和改造軍隊,並以輪戰方式,派各軍區軍隊至中越邊境作戰練兵。越南只好把全國軍隊的大部分重兵排到中越邊境,綿延十年的戰爭拖垮了越南。
而在八十年代後期,蘇聯因入侵阿富汗和應對美國星球大戰計劃,整個聯盟經濟被拖垮,再也無力支援越南,這也導致了越南衰弱。
換句話說,中越戰爭是歐美社會和蘇東集團在背後的戰爭。所謂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就是如此。
90年代開始,中國已經在意識形態走向自己的道路,即脫離了老的蘇東集團,也與七八十年代的歐美蜜月期開始割裂,到了二十一世紀,整個國家和全球都開始左傾,於是中國又開始尋找自己的核心價值觀,不少中國人已經開始回溯到古中國文化,也就是儒釋道的價值觀尋求信仰。
而越南也面臨了同樣的問題,其在1986年開始改革,89年撤離柬埔寨軍隊,中越戰爭結束,並在91年建立中越外交關係。之後,越南全力發展經濟二十年,已經成為新興經濟體強國。但當今的越南也和中國一樣,面對所有同樣的問題。
在2011年開始,美國經濟慢慢復甦,中國經濟開始下滑,就已經開始影響整個東南亞的經濟生態。一方面越南依靠歐美市場,出口仍舊可觀,另一方面其內部的經濟架構也開始出現衰退徵兆。越南領導階層迫切需要轉移民眾的注意力,挑動與北方強鄰的領土糾紛,從而激發民族主義和愛國情緒是一個方法。
但在今年的南海爭端中,越南政府挑唆的國內反華遊行受到了海外勢力的干擾,越南改革黨和其他海外勢力趁機把遊行示威擴展為暴亂,打砸搶損害了越南的投資信譽。
這是雙刃劍,民粹並不是易於操縱的武器。
越南領導層在媒體釋放的信息,似乎內部取得了共識,親華的領導人也被迫表態反對中國,以不惜一戰的強硬姿態表示對華強硬。
歷史上越南曾多次戰爭不止,在新時代,是否有底氣和魄力挑起戰爭呢?
直覺上我們認為不會,因為可能導致越南執政黨崩潰,失去國家政權。但是精英治國一向會失去控制力,很多時候也會在激發民意後被民意裹挾失控,從而失去理性。
所以,我們也繼續在跟進研究這個國家所有的變數,以作出判斷。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