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震:讓中國詩詞火起來、活起來、傳下去
編者按
「沒有中華文化繁榮興盛,就沒有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這是習近平總書記擲地有聲之語。著眼於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讓古代經典詩詞成為「中華民族文化基因」,央視推出的「中國詩詞大會」第二季播出正當《關於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的意見》發布之時,確實如杜詩所言:「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這檔大型文化類演播室益智競賽節目,在海內外受眾中引發了極大關注與參與熱潮,也引發了如何讓傳統文化在當代獲得更好發展的話題。我們連線大會點評嘉賓、北京師範大學教授康震,請他從題庫設計、流程創新、點評方式等環節,剖析這場普及性、專業性和趣味性並重的「全民參與的詩詞文化盛宴」,對於推動中國優秀詩詞文化傳承的意義。
中國詩詞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優秀傳統文化中最能展現中國人情感世界、審美世界,最能感受和體現時代風雲變化的藝術形式。如何將中華優秀詩詞及與之相關的文化知識以及蘊藏其中的優秀價值觀念、理想道德,傳遞給社會大眾,就成為研究古代文學的學者與傳媒界共同應當承擔起來的時代使命
「詩詞大會」在某種意義上恰是實現或正在實現「傳統文化在現代社會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我們今天誦讀古典詩詞,提供給當代人的,就是對中國文化的一種新體認,對中國經驗與情感的新感受。我們要讓古老的詩詞轉化,一定要進入到當代生活,才能發揮文化作用。使之可以操作,可以量化,甚至可以與現代娛樂媒體相結合,以銜接古今,探索未來
向大眾普及,把古老詩詞「玩」起來
朝花周刊:大賽組委會是如何設計策劃,並建立強化「文化基因」的題庫的?
康震:我在今年中國詩詞大會開場的時候,吟誦了一古一今兩位詩人的詩句,一古是宋代大詩人蘇東坡的「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我當時說,這句詞道盡了中華民族豐厚的文化遺產,也充分彰顯出中華民族的文化自信;一今是毛澤東同志的「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我當時說,今天我們在場的所有人包括電視機前的觀眾,都是今朝的風流人物,我們也一定能夠以良好的精神面貌展現我們這個時代的風采。
這個開場白表明了我對詩詞大會的期待,也正是我們當初設計詩詞大會的初衷與指導思想。中國詩詞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優秀傳統文化中最能展現中國人情感世界、審美世界,最能感受和體現時代風雲變化的藝術形式。因此,如何將中華優秀詩詞及與之相關的文化知識以及蘊藏其中的優秀價值觀念、理想道德,傳遞給社會大眾,就成為研究古代文學的學者們與傳媒界共同應當承擔起來的時代使命。
這個工作要做好,必須要解決好兩個問題:第一、中華詩詞畢竟是高雅藝術,如何在電視上與大眾分享,要將高雅性與趣味性結合起來。第二、既然是詩詞大會,就還要有一點競賽性,如何將詩詞的內容融入到競賽的規則中。換言之,詩詞的高雅性與傳媒的通俗性還有競賽性結合起來,不是容易的事情。
在第一季大賽結束之後,大家經過反覆討論,提出一個尖銳的問題:怎樣才能把古老的詩詞「玩」起來?可以說,能「玩」起來,才是真正的挑戰。
所以,要把第二季辦成第一季的升級版。編導和專家們首先把詩詞題庫做了進一步拓展。入選節目的詩詞,從《詩經》到毛澤東詩詞,時間跨度達數千年,涵蓋中國文學史。從「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的詩歌緣起,到「黃河之水天上來」的盛唐氣象,再到「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的革命情懷。節目用這些最熟悉、最打動人心的詩詞,激發觀眾的記憶與情懷,帶領大家在「熟悉的陌生題」中,領會中華詩詞文化的精髓。
我當時建議,應當在第二季中加入毛澤東詩詞,理由有三:一、他是偉大的革命家、戰略家,他的詩詞是紅色革命文化的代表,可以很好地引領、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二、他是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的領袖,他的詩詞表現了中國近現代以來的偉大歷史進程,是一部偉大的當代詩史;三、他是偉大的藝術家,是古典詩詞古為今用的傑出代表,在用古體詩詞展現當代社會生活方面很有代表性。
賽程接地氣,現人人「拼」詩詞盛景
朝花周刊:為追求創新和普及,在類似文化知識比賽的形式里,《中國詩詞大會》的流程設計是否有其特殊性?
康震:在比賽規則上也有創新,用充滿不可預知性的一對多、點對面的多維度PK模式,避免了場上選手互動不足的缺憾。
同時,節目組還全程運用移動端,推動節目多屏傳播,吸引觀眾與場上選手同步答題。我們可以去看看「大會」的官微,看全國人民答對了多少。都是即時的,這一個個數字,就可以說明「大會」有多熱,詩詞有多熱。形成了人人說「大會」、人人「拼」詩詞的盛況與「年景」,這就是熱度,這就是普及性,這就是全民性吧!
為了增加節目的競賽感,增設了「一對一」對抗的「飛花令」環節。節目借鑒了古人的詩詞之趣,每場比賽增設一個關鍵字,由場上選手得分最高者和百人團答題第一名,輪流背誦含有關鍵字的詩句,獲勝者直戰擂主。更驚險,更刺激,事實證明,這個設置,已經取得了良好的收視反響。基於這個思路,本來上一季有五個選手上場,比較拖沓,現在減為四個,節奏明快了,板塊也突出了,大小循環賽的賽線推進,則加速了。
優化節目的形式感,舞美設計也隨之全面升級。3600平方米演播室搭建絢麗水舞台,波光粼粼中傾聽詩意人生。多種超炫大屏幕背景,與詩詞內涵有機、完美地結合,視覺上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百人團答題時大屏幕「萬箭齊發」,繼之以帆船或沉或升,營造了緊張的競賽氛圍——如同大片。
也許,這也是第二季受熱捧的重要原因之一:更接地氣了。
點評真性情,傳遞詩情也傳遞價值觀
朝花周刊:作為「大會」的多場專家嘉賓和學術顧問,您突破書本上的敘述,採用激活中國人情感記憶的具有個性的感悟式點評,這又是出於何種考慮?
康震:在第一季點評時,我比較注重知識性講解。而在第二季,我更注重激情渲染與個性講解,知識點在現場的感受中,固然很重要,但在一瞬間能把觀眾帶入詩詞的情境中去的,這應該是最重要的,這就需要點評嘉賓用真性情、真感受、真箇性來帶動觀眾,帶動現場,帶動氛圍。我曾經久久反思這樣一個問題:從詩詞點評的角度,我們到底能為觀眾帶來什麼?在我看來就是:要在短暫的現場時刻,震撼人心、激動人心,現場點評與寫點評文章不一樣,現場點評要求直指人心、直面人心,用簡潔精練、生動活潑的語言直接命中主題,命中觀眾心中的期待。點評要接地氣,讓大家不但聽得懂,聽得進去,還要能聽得入神——不僅講出知識點一二三四,還要講出蘊含詩詞中的價值觀,要用自己全部的熱情,點燃一首詩詞的意境,點燃蘊藏在詩詞中的生命體驗。
點評詩詞,如果自己不感動,那又怎麼感動觀眾?我希望自己能夠將詩詞的生命、詩詞的靈性、詩詞的感動表達出來,傳遞給觀眾,我希望自己能夠將那些詩人的個性、理想、期待與魅力傳遞給觀眾,我也希望在現場點評的時候,能夠將自己真實的性情與詩詞的性情完整地展現在觀眾面前。
可以這麼說,我在講詩的時候,就是把自己放在了詩里。更多體驗,而不是更多闡釋。對於詩詞的美妙,更多地從人生和情感方面,從其美在何處、妙在何處、令人讚歎在何處切入,引導觀眾感同身受去體會詩詞中的溫暖和情意。
中國詩詞中蘊含的「情感」,幾千年都沒有變。時代在變,生活在變,而文化的「情感」永遠不變。那就是我們的文化血液,中國詩詞的文化內涵與藝術形式具有持久的穩定性,持久的傳承性、創新性。綿延五千年的中華文化傳統,就是我們的文化血統。
提供新體認,讓古老詩詞進入當代生活
朝花周刊: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的意見》日前正式公布。「中國詩詞大會」作為綜藝節目,該如何進一步「做好傳統文化在現代社會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的工作?
康震:第二季詩詞大會在今年的大年初二,1月29日開始首播。《關於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的意見》是在「大會」播出期中發布,確實如杜詩所言:「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意見》里對其背景、意義有具體的闡發,《意見》使文化傳承與創新有了抓手,尤其是其中的關鍵詞「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讓我覺得我們現在做的「詩詞大會」,在某種意義上恰是實現或正在實現「傳統文化在現代社會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在我看來,我們今天誦讀古典詩詞,提供給當代人的,就是對中國文化的一種新體認,對中國經驗與情感的新感受。
我們所選的詩詞,有表現人情之美的,有表現日常生活之美的; 有表現鄉愁的,有送別詩,有贈答詩,有友誼,有愛情,有愛國、忠誠與孝道等等,具有中國人豐富的精神生活的展示……這其中包含的很多傳統價值觀念,依然在今天發揮很重要的作用。這就是歷史傳承,但在形式和內容上,卻並不拒絕當代轉化。
比如說孟郊的《遊子吟》,那是對母愛的歌頌,可千古同唱。但同為父母心,內涵在,在今天的表現卻不一定要「縫衣」,可以打電話,可以發視頻,可以要求兒女「經常回家看看」,「發個簡訊啊」,「發個微信啊」……
再比如「父母在,不遠遊」這樣的話,在古代有效,在今天無效,因為交通發達了,離家回家,都變得很容易了——對這樣傳統的思想觀念,確實應該積極地去理解與發展。
在「中國詩詞大會」上,我們結合了當代特點,尤其是採用了青年人喜聞樂見的方法,目的就是讓古老的詩詞轉化,一定要進入到當代生活,這才能發揮文化作用。使之可以操作,可以量化,甚至可以與現代娛樂的媒體相結合,以銜接古今,探索未來。
「中國詩詞大會」火了,這也說明了人民大眾對優秀文化是如此渴望,我們有廣大的詩詞愛好者,有詩詞最好的群眾文化基礎,這也終究是讓人興奮的!我們也衷心期待著,每年春節,「中國詩詞大會」都能夠出現在熒屏上,成為全國人民共享的新年俗和文化盛宴。
嘉賓系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主要從事中國古代詩詞、散文與文化研究。2005年至今在中央電視台「百家講壇」主講《李白》《杜甫》《唐宋八大家系列》 等專題講座百餘集。多次在央視「中國詩詞大會」、「漢字聽寫大會」等欄目擔任專家評委。
推薦閱讀:
※中國平均每4天產生一個億萬富豪,但他們能逃過這個魔咒嗎?
※中國茶葉分類圖
※新周刊:中國我的詩歌丟了
※中國古代的天文學
※日本寶麗就對中國客人不敬告示道歉,你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