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寂寞無人聽見
翩然雪海間 2010/10/8 9:22:06 分類:心理選摘 瀏覽:204次 評論(0)
分享該篇文章複製地址舉報
你在網上朋友遍地,卻常為走進人群而感到恐懼不安;
你的人緣奇好,跟誰都能做朋友,卻總是一個人落寞地吃飯睡覺旅行;
你討厭一個人待著,但又無法融入團體,因為你感到根本沒人能夠理解你;
你希望呼朋引伴,事實卻過著深居簡出的宅男宅女生活,因為人際交往總是讓你感到煩亂不堪…… 寂寞,是致命的毒藥,是無人聽見的哭聲,是現代社會最大的瘟疫。每年都有幾百萬孤單寂寞的人,因無力與人溝通,心碎而早逝——通信技術高度發達的信息時代,卻造就了一批寂寞的人! 寂寞的人不健康嗎?孤獨與寂寞有什麼區別?我們為什麼寂寞?寂寞的時候又該怎麼辦……是的,關於寂寞這種感受,我們有太多疑問需要解答,因為它是每個人生活中不可避免的狀態。 我是一個寂寞的人嗎? 我們可以這樣描述寂寞:渴望與他人建立聯繫、互動卻不可得的體驗。從這個界定可以看出,寂寞意味著「不能滿足」,因而是一種不愉快的體驗。 說到寂寞,就不得不提起它的同義詞:孤獨,或者說,獨處。寂寞和孤獨這兩種狀態關係密切,以致常常被混淆,其實兩者是有區別的。從體驗上講寂寞是不愉快的,而孤獨不一定,因為獨處的人可能不快樂,也可能快樂,有的人很享受他的獨處狀態。另一方面,寂寞必定與他人相關聯,也就是說,當你覺得自己缺少交流、不被關注時往往感到寂寞,而孤獨的狀態則不必「指向」別人。 我們為什麼感到寂寞? 導致寂寞的原因正是阻礙人們滿足某種交往需求的因素。這裡的原因會有很多,大類上可以劃分為客觀原因和主觀原因。
客觀原因主要是與人交往的機會,比如從前的小孩子,放學時大家一起排隊回家,走在路上說說笑笑打打鬧鬧,交往的機會很多,而現在的孩子放了學基本上都是由家長接送,和同學在一起的機會就會減少很多。再比如,計劃生育政策實施後,一家基本上是一個孩子,沒有兄弟姐妹,基本都是自己在家看電視玩電腦,從前過家家、踢足球等團體活動少見蹤影,孩子在遊戲中培養人際的機會也就隨之減少。再比如一些特殊的環境,如出國學習、到陌生環境工作,也常常讓人感到寂寞。導致寂寞的客觀原因看上去可能千差萬別,但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隔斷了與人交往的一些途徑,於是當事人感到寂寞。
主觀原因同樣很多,比如一個人的交往能力,有的人因為自身的一些特質、言行,常常引發別人的反感、不快,所以被疏遠、排斥而感到寂寞。有的人價值觀、生活方式與所處環境中的其他人差別很大,也會被疏離。再比如有人的獨處能力較差,無論什麼時候,只要一個人待著他就感到寂寞。事實上,很多人是可以享受一些獨處時光,並且把它當做樂趣的。 性格外向的人也會寂寞? 寂寞的感受是每個人都有的,人際關係再好的人也有寂寞的時候,所以外向的人也會寂寞。 此外,一個人是否寂寞不僅取決於內外向,有時也取決於獨處的能力。有良好人際關係的能力是評判心理健康的重要標準,這一點毋庸置疑。但有關心理健康的另一個重要指標——獨處的能力,卻常常被人忽視。心理學家在對「依戀」的研究中發現,有的嬰兒在母親(或者重要的養育者)離開時,能夠「安心做自己的事」,自己玩耍,而有些嬰兒則會焦躁不安,不能自己去玩。心理學家推測,容易獨處的嬰兒是因為內心有較強的安全感,當母親離開時,知道她還會回來,所以不會過分擔心。當成人具有這樣的「依戀」模式時,他就比較不容易感到寂寞。 事實上,有些外向者之所以喜歡與人交往,恰恰是因為不太能忍受獨處,必須要和人在一起才感到舒服,當這種需求不被滿足時,他們就更容易感到寂寞。 為何朋友成群仍然寂寞? 有句話叫「朋友使人不孤獨,知己使人不寂寞」。其實,決定一個人是否感到寂寞,朋友的質量比數量影響更大。我們與不同的朋友之間心理距離會不同:跟那些只是交流簡單信息的朋友,我們談及的話題往往只停留在天氣、八卦上;和稍微近一點兒的朋友,我們大概可以談到對某件事情的感受、需求;而另外非常少的一部分人,我們可以將自己的隱私與他們分享,建立親密關係。事實上,只有這些人才能夠觸及你的心靈,減少你的寂寞感。 是否每個獨處的人都感到寂寞? 答案是「否」。
人們總是把獨處與自閉聯繫在一起,好像獨處的人必然經歷了挫折、不愉快的體驗。但其實,有些人就是天生更喜歡獨處,他們享受自己的私密空間。
心理學家發現,兒童很小的時候就在這方面表現出極大差別。有些兒童是「圖案設計師」,他們分析這個世界的根據,幾乎都是他們能夠辨識的各種構圖、圖案,以及他們所知道的規則。這些「圖案設計師」興緻盎然地堆積木、畫畫、雕塑泥土、玩數字排列,他們較少與人交談,更多地埋頭於自己的世界。這種孩子就很享受獨處,不會感到一個人待著就寂寞。與之相反,另一類兒童是「戲劇家」,他們對周圍發生的事非常感興趣,他們喜歡聽人講故事,喜歡玩過家家,如果讓他們獨處,他們會感到孤單難受。對他們而言,與人保持接觸並展現豐富的人際關係,才是生活的樂趣。 寂寞一無是處嗎? 寂寞雖是一種不舒服的感受,但並非毫無可取之處。它可能成為一種動力,推動人們去做出改變以消除這種不適感。比如一個感到寂寞的人,可能會有意去改進人際關係,發展一些愛好,或者努力工作。 在此特別要強調的一點是,獨處不等於寂寞,獨處未必完全帶來不良感受。人們常有一種觀念:獨處是不好的。獨處常常被與絕望、沮喪、猶豫、崩潰聯繫在一起,其實獨處的正面意義也很多。 首先,獨處帶給人們純粹的放鬆和自由。只有獨處時,我們無須扮演任何角色,可以卸下面具做回自己。對於那些經常要壓抑真實感受、把自己搞得精疲力竭的人,獨處是非常重要的「恢復」方式。 其次,平時我們的注意力一直被外界紛繁的事物佔據,而獨處讓我們有機會接觸自己的內心,了解自己的想法、需要、感受,讓我們自省。許多自我修鍊的方法,比如冥想、內觀,都是在獨處。特別哀傷的時候,獨處也讓我們有機會重新整合自己的感受,釋放哀傷。 再次,獨處讓我們融入自然。獨處時我們的毛孔都打開了,感受力增強,脫離人的關係,我們能夠更好地和自然相融。 最後,獨處是想像力和靈感的溫床,很多偉大的創作都是在獨處的狀態下完成的。 寂寞的時候怎麼辦?
寂寞的反義詞是親密和充實,親密側重於「人」,充實側重於「事」。因此,排解寂寞感有兩個好方法:改善人際關係,或認真做事。
有時我們寂寞是因為與人交往的某些環節存在問題。比如有的人害羞,接觸的人很少,不容易交到朋友;有的人則是因為錯誤的交往模式,難以與人建立良好關係。這些人可以增加一些人際交往的訓練,徵詢朋友的意見,如果有必要可以尋求心理諮詢師的幫助,更好地了解自己,改變自己。 除了改進人際關係,培養一些愛好、投入地工作,也是消除寂寞感的好辦法。 孤獨的人是可恥的? 「孤獨的人是可恥的」,這其實是現代文化對孤獨者的一種「不友好」。如果一個人喜歡獨處,我們無權勸說他擺脫獨處狀態,走進人群。 今天,與人交往的能力的確非常重要。在農耕社會,一個人種好自己的田就能養活自己,人際交往並非必需品,而現在我們身處「社會化大生產,分工協作」的時代,與人交往的需要明顯增多,建立良好人際關係的能力也愈發重要。探討、指導人際交往的書籍、課程,隨處可見。越來越多流派的心理學家相信「人際關係質量決定著人的幸福」。在這樣一種氛圍之下,我們容易過於強調人際關係的重要性,而忽視工作、興趣對人幸福的作用。在一個多元的社會裡,過於強調某一種觀點,讓某種觀點真理化,這都是偏頗的。即便是在今天,仍有很多職業、生活方式可以讓人在較少的人際交往下獲得成就感與快樂。 完滿的人生應該是既能從人際關係里體會快樂,也能從單獨的工作、愛好中尋求幸福。如果一個人在獨處的狀態下感到難受,那他就該與人發展關係,擺脫難受感。但如果這個人享受他的獨處狀態,那我們就無權嘲笑他是個「寂寞的人」。我們鼓勵人們從人際關係中尋找幸福,但轉向個人內在世界尋找生命意義,並能夠自得其樂的人,也應給予尊重。(封林)
本文來源:青年心理網
推薦閱讀:
※大學裡的孤獨?
※人若是能夠耐得住寂寞,就能夠少受許多痛苦和少出許多洋相
※別因寂寞而錯愛
※如何理解「受得了孤獨,耐不住寂寞」這句話?
※慾望太多就會累,生活也會索然無味
TAG:寂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