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德義論語解讀
安德義論語解讀
2010-02-15 15:45:55 來源: 作者: 【大 中 小】 瀏覽:1114次 評論:0條
【題解】 《論語》的篇名,取首句中不易重複的頭兩字或三字作為篇名,與內容一般不相關聯。本篇取「學而時習之」句中的「學而」兩字作為篇名。以下各篇均同。 「學而」篇,主要內容是談學習,側重談的是學習的對象,或者說談的是學習的具體內容,如:孝悌,忠信,仁愛,貧樂,富禮,溫、良、恭、儉、讓,以及食無求飽,居無求安,君子的行為規範等內容,均為學習的對象。宋?朱熹也說:「此為書之首篇,故所記多務本之意,乃入道之門,積德之基,學者之先務也。」 【原文】 1.1子曰①:「學而時習之②,不亦說乎③?有朋自遠方來④,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⑤,不亦君子乎⑥?」
【注釋】 ①子:指有學問有道德的男子,或稱「夫子」,相當於「先生」。《論語》中一般指孔子,有時也指有子、曾子、閔子、冉子等。曰:即「說」。 ②時習:時,指「時中」,意即恰當的時候進行溫習(或演習)。 ③亦:語助詞。說:通「悅」,高興、快樂。 ④朋:「同門曰朋。」即指同學,泛指朋友。自:從。 ⑤人不知:指自己有學問有道德,別人不知道或不了解。慍(yùn):幽怨,未曾發泄的怨氣。 ⑥君子:君子在《論語》中有三種含義:有德者,有位者,有德又有位者。此指有德者。 【語譯】 孔子說:「學習,在恰當的時候溫習(或演習),不也是很愉悅的嗎?有朋友從遠方而來,不也是很快樂的嗎?別人不了解,自己也不生悶氣,不也是一個很有道德修養的君子嗎?」 【解讀】 本章孔子談「學」「問」「行」,學則學仁,問則輔仁,行則安仁,以及快樂的人生態度。 第一句談「學」,即「學習」。在儒家文化中,「學」有兩重含義:第一,是品德的修養,即仁、義、禮、信、孝、悌、忠、敬、溫、良、恭、儉、讓等品德的修養,「仁」又是各種美德的總和,仁者人也,品德的修養即學仁,學仁即學做人。第二,是技能和文獻知識的學習,學六藝,六藝有兩種,一種是高級六藝:禮、樂、射、御、書、數;一種是初級六藝,《詩》、《書》、《禮》、《樂》、《易》、《春秋》。初級六藝稱為技能性知識,形而下之學;高級六藝則是文獻知識,形而上之學。「習」即溫習,進德修業方面的知識,在恰當的時間內溫習或演練,「溫故而知新」,快樂由此而產生。學的第一個含義為「進德」,第二個含義為「修業」,但以進德學仁為主。 第二句談「問」,即「學問」。朋友從遠方來,不是來玩,而是來切磋學問,互相請教。曾子說:「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學記》)又說:「君子以文會友,以友輔仁。」(《顏淵篇》)討論學問,輔助成就仁德,不也是很快樂嗎?孔門的「問」與孔門的「學」一樣,包括「進德」、「修業」兩個方面。 第三句談「行」,即社會實踐。進德修業後,學問大有提高,應該出來為社會服務,為國家效力盡忠。然而別人卻不了解你,怎麼辦?發脾氣,生怨氣嗎?不對,應該是「不慍」。即不發脾氣,不生怨氣。首先要做到的是「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學而篇》) 「仁者安仁」,用仁德來修己安身,廓然大度,不慍不躁。「人不知而不慍」,是一種十分高尚的道德修養境界,也是「學」、「問」應修鍊達到的境界,這也是君子的標準之一。還有一種情況,是人已知其才,知其賢,而仍蔽賢,抑才,你卻依然不慍不怒,境界則更為高遠。 這三句話,均涉及到一個「樂」字,佛教強調苦修,離苦而得樂,儒家自始至終強調「快樂」。如「貧而樂」,孔子自喻說:「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述而篇》)吃粗食,喝淡水,彎著胳膊當枕頭。面對蒼天,仰依大地,其樂無窮。孔子讚揚顏回說:「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一盒飯,一瓢水,居住陋巷,一般人都忍受不了這樣的憂愁,顏回卻不改其樂。孔子和他弟子對生活的態度講究「樂」,對學習也講求「快樂而有趣」。如「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雍也篇》)本章三句,第一句談學習之樂,即學仁之樂。第二句談問難之樂,即輔仁之樂。第三句「人不知而不慍」,自尋其樂,是一種修道悟道的快樂,即安仁之樂。君子之樂,是修養極高的快樂。
這三句話談的是「學」、「問」、「行」。「學」「問」是獲取知識的過程,前兩句概括起來說,談的是「知」,第三句談的是「行」。儒家文化強調先知後行,知為行用,學習應該經世致用,知為社會服務,不應該為知識而知識,為學習而學習,應考慮學以致用。另外,第①句談學仁,第②句談輔仁,第③句談安仁。 三句話,三個「不亦……乎」連用,句式並列,層次清楚,思路通達,語意貫暢,義脈內注,聯繫緊密。 【原文】 1.2有子曰①:「其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②,鮮矣;不好犯上③,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④。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⑤!」 【注釋】 ①有子:姓有,名若,孔子的學生,比孔子小33歲。相貌有些像孔子。孔子去世後,孔門弟子曾尊其為師,也稱其為「子」。 ②孝弟:孝,盡心敬養父母;弟(tì),通「悌」,指弟弟要順從兄長。犯:冒犯,違反。 ③上:指地位比自己高的人,如父、兄或君王、官長等。鮮:少。未之有也:賓語前置句,即「未有之也」,意思是沒有這種情況。 ④務:專心致力於某事。本:根本的、基礎的東西。文中三個「本」字均指「孝」「悌」。立:確立,樹立。道 :指仁道。 ⑤仁:愛人,是孔子學說的核心,也是儒家思想的重要德目,表示人一種高尚的道德境界或人際關係的一種道德。與:通「歟」,語氣詞。 【語譯】 有子說:「一個人若已具備孝悌之德,那他犯上的情況就會稀少;不去犯上卻喜歡作亂的人,那更是不會有的。君子在根本上下功夫,根本確立了,道也就產生了。『孝』德與『悌』德,乃是仁道的根本啊!」 【解讀】 本章談孝悌是仁的根本。
「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儒家文化道德修養的核心境界。「仁」即愛人,敬養父母即表現為「孝」,親愛兄弟即表現為「悌」,友愛朋友即表現為「信」,關愛子女即表現為「慈」,效力祖國,恪盡職守,表現為「忠」,夫婦愛戀表現為「義」。以仁德為核心,對待不同的人或事所表現的仁愛則不同,他們分別是「孝」「悌」「忠」「信」「慈」「義」……。諸多美德中「仁」是核心, 「仁」是治國的根本,而「孝」又是「仁」的基礎。「百善孝為先」,連自己父母都不孝,都不愛的人,希望他忠君、愛國、恪盡職守,似乎不太可能。因此,治國者自身當從孝做起,選拔人才,求忠臣於孝子之門,交朋友觀察他是否孝順,若為不孝子孫,你千萬遠離於他。「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矣。」(《孝經》)孝必須經過教育而後形成。孝在生活工作中,表現在多方面。《大戴禮記?曾子大孝》中談到五種「非孝」的情況,可資參考: 故居處不庄,非孝也;事君不忠,非孝也;蒞官不敬,非孝也;朋友不信,非孝也;戰陣無勇,非孝也,五者不遂,災及乎身,敢不敬乎! 居處,事君,為官,交友,作戰,五者不達要求,均為「非孝」的表現,可見「孝」的重要性。 全章可分三層: 第一層,第一句「其為人也孝弟」;第二句,「而好犯上者,鮮矣」;第三句:「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層層推進,步步緊逼,環環相扣,順推致極。 第二層,對第一層遞進式的闡釋作了一個歸納,「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本」即「孝悌」,「孝悌」確立了,社會道德規範也就確定了。由「務本」到「立本」,由「本立」到「道生」,環環相扣,層層深入,條理清晰。 第三層,全章結論,「孝悌也者,其為仁之本與!」將「孝悌」與「仁德」緊密地聯繫,雙股夾寫,兩股合一,絲絲入扣,強調「孝悌」乃「為仁之本」。「仁」乃治國之本,孝悌也者,修身之本,治國之本,不可殆忽,不可輕視。 【原文】 1.3子曰:「巧言令色①,鮮矣仁②。」 【注釋】
①巧言令色:巧言,動聽的假話;令色,偽善的面孔。 ②鮮(xiǎn):少。 【語譯】 孔子說:「善講動聽的虛言,裝出一副和善的面孔,這種人,少有仁德啊。」 【解讀】 僅此七字,說盡天下阿諛逢迎之態。「巧言」「令色」兩兩相對,結構並列。花言巧語,說得好聽,脅肩諂笑,表情動人;說好聽的話給你聽,做好看的臉色給你看,他們的內心如何呢?「鮮矣仁」,包藏禍心,口蜜腹劍。「鮮矣仁」,是一個主謂倒裝句,強調的是「仁鮮矣」。 「仁者愛人」,從人與人之間的交際來看,重在主動理解,真誠寬容;重在傾心關注,力行扶助;重在見賢思齊,舉賢進能。仁者這番「愛人」的功夫,是那些巧飾外表專求取悅的人根本辦不到的。 【原文】 1.4曾子曰①:「吾日三省吾身②:為人謀而不忠乎③?與朋友交而不信乎④?傳不習乎?⑤」 【注釋】 ①曾子;姓曾,名參,字子輿,是孔子最小的學生之一,小孔子46歲。他注重內求,處事謹慎。 ②三:確數,即三個方面。省:自我反省。三省:即從三個方面進行自我反省。吾身:自身。 ③為:介詞,替、給。忠:盡心竭力。 ④信:信實、誠信。 ⑤傳:傳授。
【語譯】 曾子說:「我每天要從三個方面反省自己:替別人辦事,盡心竭力了嗎?和朋友交往,信守諾言了嗎?老師傳授給我的知識,我溫習了嗎? 【解讀】 本章記載曾子的內省之功。 曾子的三個問句,用「不 …… 乎」句式,使義脈內通,問而不答。今天讀來也似問給後人回答,藹然亞聖之風,諄諄教誨,如在耳畔,發人深思,耐人尋味。這是孔門弟子每天正心修身的課程,三省的「三」字是實數,即從三個方面反省。 首先是「忠」。「忠」是盡心竭力以愛人,忠表現在多方面,對自己要求,「居之不倦,行之以忠」,表現為敬業之忠;「臣事君以忠」,對上級,對領導,對君王盡心竭力,表現為忠君之忠;「以道事君,不可則止。」從道不從君,表現為忠道之忠。另有「大忠」、「次忠」、「下忠」之分。曾子每日慎獨靜坐反思,所慮之「忠」,屬忠人之「忠」。 第二是「信」。「信」即仁愛之心表現在對朋友的友愛。友愛的基礎即講信用,「信」是維護人與人之間關係的重要紐帶,「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大車無軏,小車無輗,其何以行之哉?」(《為政篇》)「言忠信,行篤敬,雖蠻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信不篤敬,雖州里行乎哉?」(《衛靈公篇》)「忠」「信」是儒家道德條目中重要的兩條,內忠外信是進德之本。 第三條是「習」,是修業之本,「習」即溫習,在實踐中操作,履行所學到的知識,所謂「身體力行」,「躬行履踐」,皆是「習」的範圍。進德修業是孔門弟子旦夕不忘的大事,尤其是孔門高足曾參更是如此。 【原文】 1.5子曰:「道千乘之國①,敬事而信②,節用而愛人③,使民以時④。」
【注釋】 ① 道:通「導」,引導,管理,治理。乘(shèng):古時一車四馬為一乘。周制天子土地方圓千里,兵車萬乘;諸侯土地方圓百里,兵車千乘。「千乘」,借代的修辭手法,指代諸侯國。 ②敬:敬業、努力、認真。 ③ 用:財用。 ④ 以時:根據一定的時節。「使民以時」的意思是役使勞力時,不影響農業生產。 【語譯】 孔子說:「治理擁有千輛兵車的諸侯國,臨事要敬業、守信,要堅持節制財用,熱愛民眾,動用民力而不違農時。」 【解讀】 本章說的是正心、修身、進德、修業,學而優則仕之後,治國平天下時的五大要領,「敬」、「信」、「節」、「愛」、「時」。 ①敬業精神。「敬事」是指工作態度,對工作嚴肅認真,兢兢業業,盡心竭力,每日都要反省:「為人謀而不忠乎?」 ②講究信用。「信」是為人、存身、立民的根本,「民無信不立。」(《顏淵篇》)司馬光《資治通鑒》中說:「夫信者,人君之大寶也。國保於民,民保於信,非信無以使民,非民無以守國。」為官一方,必須講信譽,上不信則下生疑,下生疑則事不成。曾子的「三省」是有關個人進德修業的要求,是「修身」的科目,這裡孔子說的則是為官後「治國平天下」,是對「修身」的實施與運用。 ③節省財政開支。君子治理國家,注重節儉,反對鋪張浪費,諸葛亮曾勸誡他的兒子說:「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寧靜無以致遠,非澹泊無以明志。」《易經》上說「君子以儉德辟(避)難」,講的都是「節用」的問題。 ④體恤愛護百姓。施行仁政,不以暴施強,不行苛政。「愛人」即孔子學說的核心思想,即「仁」。「仁」包含的內容極多,以後將在各章中逐次談到。
⑤「使民以時」。孟子的理解是:「不違農時,谷不可勝食,數罟不入洿池,魚鱉不可勝食也,斧斤以時入山林,材木不可勝用也。」《孟子?梁惠王上》孟子對孔子思想作了具體的發揮。 至今為止,凡為官一任,均需注意此五大要領。 「道千乘之國」一句總起,後三句分述,文辭簡潔,章法嚴謹。 【原文】 1.6子曰:「弟子入則孝①,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②。」 【注釋】 ① 弟子:泛指為人弟與子者,此指年紀幼小的人。 ② 文:指古代文獻。 【語譯】 孔子說:「弟子在家要行孝道,出外要行悌道,要言行謹慎而講誠信,廣泛地關愛民眾,而與仁德相親近。實行這些,如果還有餘,就可用來學習文獻知識。」 【解讀】
本章記載孔子的教學觀。先「德」而後「文」,德有「孝」、「悌」、「謹」、「信」、「愛」、「仁」。 「入」「出」互文見義,意即不論是「出」,還是「入」,都要講究「孝」「悌」。前兩句總領,「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三句緊隨,一氣呵成,魚貫而下,語勢自然。孝、悌、謹、信、愛、仁,孔子從六個方面告誡弟子。以「孝悌」為根本,「謹」「信」「愛」為行為規範,以「仁」為核心,以「仁」為奮鬥目標。學習應是廣義的,不是死啃書本,首先是學做人,其次才是「學文」。孔子教育學生,要求做人在前、讀書在後;進德在前,修業在後。這段話表現了孔子為「學」的基本思想。 【原文】 1.7子夏曰①:「賢賢易色②;事父母③,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與朋友交,言而有信。雖曰未學,吾必謂之學矣。」 【注釋】 ① 子夏:姓卜,名商,字子夏,約生於公元前507年,卒年不詳。孔子的學生,小孔子44歲。子夏家境清寒,但他是一個講究氣節的人,具有臨難不苟,臨危不懼的氣概。 ② 賢賢:前一「賢」字作動詞,尊重的意思;後一「賢」字作名詞,指有才德的賢人;「賢賢」意思是尊重有才德的賢能之人。易:變易,改變。色:即臉色。「易色」即改變平日隨意的臉色,使之顯得莊嚴肅穆。 ③ 事:作動詞,侍奉的意思。 【語譯】 子夏說:「崇尚賢德,侍奉父母能竭盡全力,侍奉君主能身體力行,和朋友交往言而有信。這樣的人,即使說他從未學習過相關知識,但我也會說他已經學習過了。」 【解讀】 本章亦是孔子德先而文後的教學觀,德有「敬」、「孝」、「忠」、「信」。
一個人面世做人,不可不慎,前四句並列,一氣呵成。子夏談的是對待四種人應掌握的尺度和標準,①賢德之人,②父母,③君主(或是上級),④朋友。對賢德之人,要恭敬虔誠,面部表情要莊嚴肅穆,不要嘻皮笑臉,弔兒郎當。對父母,應盡孝道,講究盡心,心到即可。對君主講究盡心竭力,「能致其身」,事君以忠。對朋友講究「言而有信」。恭敬、盡孝、盡忠、守信,對四種不同的人都要真誠、懇切,不可造次,不可虛偽。 「雖曰未學,吾必謂之學矣。」孔子強調修德是第一位老師,做人是第一要事,人做好了,即使是沒有讀書,我也認為他有學問了。 【原文】 1.8子曰:「君子不重則不威①,學則不固②。主忠信③,無友不如己者④。過,則勿憚改⑤。」 【注釋】 ①重:穩重、莊重。威:威嚴。 ②固:閉塞不通。 ③忠信:忠誠,講信用。主忠信:以忠誠信實為根本,主,意動用法,「以……為根本」。 ④友:意動用法,是「以……為友」。「無友不如己者」是說不要與忠信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 ⑤過:作動詞,犯過失。憚(dàn):害怕。 【語譯】 孔子說:「君子不莊重就沒有威嚴,所學則不牢固。要以忠信為根本。不要與那些在品德方面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有過錯,不要怕改正。」 【解讀】 本章孔子談君子的莊重威嚴以及學習、交友、改過等話題。 本章三句話,採用的是否定順推的邏輯推理,「不重」即不自重、不自尊。「不威」即沒有威望。 第①句「不固」指學問的根基不牢。不重,則不威,學則不固,一因二果,孔子用否定句強調「自重」的重要性。若用肯定句從正面肯定,加以順推,應為「君子重,則威,學則固。」第一句寫尊重自己。 第②句寫尊重別人。尊重別人,則要做到「為人謀而忠」,「與人交而信」,即「主忠信」。忠信到底應如何落實呢?要慎交友,不要與那些不講忠信,在德行方面不如自己的人做朋友,不能愚忠妄信,把「忠信」落實到具體的對人的識別上去。 第③句談的是改過的問題。「見賢思齊焉,見不賢內自省也。」自己有了過錯,不要害怕改正,因為「過而不改,是謂過也」,錯上加錯。 因此,三句話綜合起來①②句並列關係,③句是前兩句的順推結果。由嚴格律己推衍到識人知人;由識人知人,往複到反觀自己。見賢思齊,從善如流,知錯即改,不斷地完善自我,升華自我,體現出人的價值所在。 另外,「君子」有仁君子,智君子,勇君子之分,本章的「君子」當是指不重,不威,不固,不知改過,亢進輕躁的勇君子。對這類勇君子,孔子告誡其交友當慎,尤其是不要與忠信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
|
更多資訊,更多精彩,盡在鐘鳴網路 www.21voc.com |
推薦閱讀:
※細說《論語》(十四)
※《論語》半部可治天下,讀懂這12句則受益終身
※細說《論語》(八十五)
※《論語》八佾第三
※《論語》公冶長第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