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判性思維缺失的教育反思與培養策略

作者肖薇薇系順德職業技術學院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部講師,助理研究員

「為什麼我們的學校總是培養不出傑出人才?」「錢學森之問」提出近十年,仍然是當前我國教育事業發展的一道艱深命題,難以破解。究其原因,筆者認為,這與我國教育系統缺乏對學生批判性思維的培養不無關係。在提高教育質量、提高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成為教育改革主題的時代背景下,學生批判性思維培養越來越成為一個亟待我們教育工作者關注和解決的重要問題。

一、批判性思維的內涵辨析、缺失表現和培養意義

(一)批判性思維的內涵辨析

要理解何謂批判性思維,首先要釐清何謂「批判」。在《現代漢語詞典》中,「批判」一詞被解釋為「對錯誤的思想、言論或行為做系統的分析,加以否定」或者是「分析判別,評論好壞」。批判具有形式之分,也有性質、內容之別。從形式上分,批判可以分為外在批判和內在批判;從性質上分,批判可以分為消極批判和積極批判;從內容上分,批判可以分為理論批判和實踐批判。「批判」區別於一般的批評,是「人之為人」這一獨立思想主體的超越精神,其方法是使用合理的反思、理性的質疑和辯證的揚棄,其本質是一種求真的精神。基於這樣的認識,「批判性思維」是指「對於某種事物、現象和主張發現問題所在,同時根據自身的思考邏輯作出主張的思考。批判性思維與邏輯性思維相對應,要求具有發現問題、提出問題、獨立思考的思維技能和品質。

(二)學生批判性思維缺失的表現

我國學生的批判性思維缺失近幾年來越來越引起國內外有識之士的關注,成為我國教育的重要積弊。2010年,耶魯大學校長理查德·萊文(Richard Levin)在「中外大學校長論壇」上曾一針見血地指出:「目前中國大學的本科教育缺乏兩個非常重要的因素,第一個是缺乏跨學科的廣度,第二個是缺少對於批判性思維的培養。絕大多數亞洲國家的學校,本科教育是一個專識教育,一般來說學生在18歲時就選擇了自己終身的職業方向,之後就不再學別的東西了。學生是被動的傾聽者、接受者,他們一般不會挑戰教授和彼此的觀點,把注意力放在對於知識要點的掌握上,而不是去開發獨立和批判性思維的能力。」其實萊文所指出的問題,不只局限於高等教育,甚至可以說是我國整個教育的普遍弊病,也就是「沒有批判的教育」和「沒有批判的學生」。

批判性思維包括批判性思維品質和技能兩方面。縱觀當下我國的教育,雖然創新精神和獨立意識越來越引起人們的重視,但學生的批判性思維缺失問題依然嚴重。一是沒有批判,缺乏批判性思維的品質。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立大學索諾瑪分校「批判性思維與道德性批評中心」所長保羅(R.Pual)區分了「無批判性的人」和「批判性的人」之間的分別。所謂「無批判性的人」,是指不去推敲某種事物與他人的主張,是全盤接納者。我國學生受傳統教育和文化的影響,很多都是「無批判性的人」。一方面,迷信權威,缺乏問題意識。受傳統非民主化文化和教育影響,學生普遍成為「沒問題群體」,年輕人發現不了問題,提不出問題,也不會主動尋求解決問題的多樣化手段。另一方面,缺乏自主,沒有獨立精神。這體現在很多學生順從權威,缺少原則,人云亦云,缺乏獨立思考能力和超越精神。對社會非主流、非道德、非理性等行為,採取妥協、縱容,甚至是讚許、從流的態度。二是不懂批判,缺乏批判性思維技能。批判有積極的批判,也有消極的批判;有破壞性的批判,也有建設性的批判;有非理性的批判,也有理性的批判。與「沒有批判」相反的是,當下部分年輕人有強烈的批判性意識,卻沒有掌握理性、合理的批判性思維技能。「憤青」就是這一類人的典型代表。他們過分強調對立,採用極端態度來批判社會存在的不良現象,用排斥的態度對待所有外來思潮和文化,或者只是憑著自己的印象與好惡作出結論,助長了社會戾氣。不論是沒有批判,還是不懂批判,都是批判性思維缺失的表現,應引起必要的重視。

(三)批判性思維培養的意義

以批判性思維為導向,對現有的教學模式進行改革,對學生的個人成長和社會進步都將產生積極影響。一方面,對個人而言,批判性思維培養對學生生存、發展意義重大。首先,培養學生批判性思維的能力,有利於其在信息化時代的生存和發展。21世紀是信息化的時代,是一個知識和信息爆炸的時代。每天充斥的信息浩如煙海,如果個體缺乏批判性思維,就無法對信息進行有效的選擇和理解,其結果將是陷入「信息無知」或「信息消化不良」的泥潭;如果個體缺乏是非判斷和善惡評價,就無法抵制各種消極、腐朽思想,甚至會被他人工具化或被別有用心的謊言誤導。批判性思維的培養在信息化社會獲得了可以彰顯的契機,對於個體在信息化社會的立足、生存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其次,培養學生批判性思維的能力,有利於消除迷信和盲從。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愛爾蘭劇作家蕭伯納(George Bernard Shaw)曾指出:「你應該小心一切假知識,它比無知更危險。」批判性思維是一種懷疑的、審慎的、反思的心態,是一種理性的思維品質,是一種積極的生活方式,是高尚人格必不可少的內涵。具有批判性思維的人,質疑和反思的習慣使他們不輕易盲從,不人云亦云、不輕信權威。他們精神獨立、善於內省又關注外界,即使在暫時少數的情況下,也能篤信真理,在極端的情況下,也能冷靜清醒。批判性思維可以使學生在獲取知識和追求真理時始終保持警惕,及時地剔除假知識,甚至勇於與偽科學、假權威作鬥爭,從而有效抵禦迷信與盲從,預防因此而引發的社會危機和動蕩不安。另一方面,對國家和社會而言,批判性思維培養是建設創新型國家、推動社會進步的需要。美國學者多拉·豪維爾(Donna K.JemiloHowell)說:「批判性思維是推動知識社會前進的主要動力。」知識經濟時代是崇尚「批判性思維」的時代,批判性思維是推動一個國家、一個社會發展的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批判性思維的研究、倡導和教學在歐洲、北美等許多國家已有一段較長的歷史並蓬勃發展,其重要意義和價值可見一斑。對肩負著建設國家未來重要使命的年輕一代而言,不能僅滿足於對原有知識和文化的學習和傳承,應更著力於文化的創新和發展。這就需要創新思維和能力的培養。批判性思維是創新性思維形成的基礎,批判性思維重在「破」,創新性思維重在「立」,兩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只有培養具有批判性思維的新一代,國家的創新、社會的發展才具有實現的可能和不竭的生命力。現代教育的使命是改革社會,創造新的文化體系。加強對學生的批判性思維和能力培養,是教育的本質訴求。依賴於批判性思維的培養,可以使我們在全球化進程的文化碰撞、文化交流中,得以保持理性的判斷和冷靜的批判,為國家的文化自信和全民的文化自覺提供根基。

二、學生批判性思維缺失的教育反思

學生批判性思維的缺失原因是多方面的,是多方因素長期作用的結果,既有來自傳統的非批判性思維文化的深刻影響,也有來自近代以來非批判性政治歷史的原因,但現實的非批判性教育模式的消極影響尤其值得引起重視。有學者曾尖銳提出,我國小學階段的教育是培養「乖孩子」,中學階段是培養「高分數」,大學階段是培養「高技能」。這種評價也許不夠客觀或過於偏激,但反思我們傳統的教育文化,以傳授知識為核心的教學模式、現行的考評制度以及與此相對應的管理評價機制等都有意或無意地扼殺了學生的批判性思維。

(一)記憶型教育文化局限了批判性思維的生長空間

傳統學校的教育教學模式是一種「記憶型教育文化」。這種文化,在倫理關係上,體現為師尊生卑,而非平等互動;在教學管理上倚重教師的法理權威,而非感召引領;在學習方法上側重於死記硬背,而非獨立思考;在價值上主張一元導向,而非多元交流;在對待知識的態度上,注重傳承延續,而非批判超越。超越精神和文化引領精神的缺乏,使得某些教育者對批判性思維存在著這樣的認識偏差:認為批判性思維的培養會放縱學生的叛逆特性,因此避而遠之或有意抑之。傳統教育文化所謂的「師道尊嚴」讓有些教師為了維護自身的知識權威形象,將自我塑造成課堂指令的發出者、觀念的統一者,在教學方式上以「教師向學生傳達信息,學生接收、存儲信息,並按照這些信息行動」為特徵,培養的是學生被動地接受知識、接受教育的傾向,而不是積極地探尋和評價信息的能力。更有甚者,有些教師不能容忍學生提出預料之外的批判性問題,抑制學生討論如何評價和判斷所教知識的真理性和價值性,以維持其在教學過程中的「核心地位」。其結果是挫傷了學生進行獨立思考和培養批判性思維的積極性,批判性精神無從生長,批判性技能無從提高,批判性思維缺乏成長的空間和必要的土壤。

(二)知識性教育模式弱化了思維自主建構能力的開發

早在1828年,耶魯大學的一份報告認為,學生獲得某一專業的知識,就像腦子裡裝進了一件物品,但從長遠來講這種填充在一個迅速變化的世界當中並沒有太多的價值。學生需要學習的是思考的框架,以不斷適應變化的環境,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案。然而,當前我國的學校教育依然過分強調專業知識和權威知識的傳授,而忽視知識運用和問題解決能力的培養。在封閉的教育文化情境中,師生被虛假的集體意識所遮蔽,往往已經習慣於分數至上,而遺忘了精神的力量和人的理性批判精神。例如,在教育目標上,主要以對知識和技能的掌握為主,注重邏輯思維而輕視批判思維,對於學生思維自主建構能力的開發與培養不足。在教育方法中,教師以灌輸為主,學生的學習過程以無趣的知識記憶和機械的運算能力為主,學生成了一個「知識容器」,教育做的就是要把這個容器的儲存量變大。教師教得努力,學生學得努力,這一切都只是為了把書本上的知識和真理存儲在學生大腦這個「容器」里,再於一定的情境中有條理地再現出來。在學習過程中,學生形成了較穩固的思維定勢,努力與教師、書本保持高度的一致性,凡事追求標準答案。表面上看,學生對知識的掌握很豐富,實際上其內在的精神素養卻很貧乏,課堂上所謂的討論只有觀點而沒有思想。質疑精神和對知識評估、選擇、判斷能力的缺乏是普遍存在的思維現狀,學生批判性思維能力的構建在學校的教育目標、內容、方法和過程中普遍缺位。

(三)一元化評價方式加劇了教育的功利化和工具化

當前,我國教育模式依然是一元化的「應試教育」模式,學生有學無思,通過死記硬背、「題海戰術」來應對中考、高考等大大小小的考試。考試作為一種評價的工具本沒有錯。但是考試作為一種制度性存在,則會形成有力的導向。目前,我國教育受功利化、工具化價值的影響,在考評方式上依然是一種知識性、技能性的一元化考評模式,嚴重壓制了學生獨立思考和探索的能力。這種評價方式的突出表徵是以機械、單一的考試分數和升學率作為考量學生和學校質量優劣的核心標準。這種考評方式所帶來的直接導向就是教師只按照書本上的知識去教,並不關心所教知識的真實性和價值問題,學生來不及也沒有必要去反思教師所教知識的真實性和價值問題,他們唯一需要做的就是被動接受。學生在學習中長期養成的被動的、機械的、應試的學習習慣,逐漸形成一種惰性思維:課堂上懶於或者不屑於思考,任何問題只會從教師、書本或網路上尋求所謂的標準答案,而未覺察到自我主動批判性思考才是獲得答案的正途。對知識片面追求劃一的思想,使得知識空洞化,人與知識逐漸遠離,知識不再具有人的「體溫」和「生活氣息」,缺乏了內在的生命力。儘管學校和教師也一直致力於探索新的教育教學模式,然而現行的系列標準化考試體制嚴重製約著教學改革的深化。以傳授知識為核心的傳統教學模式、現行的考試製度以及與此相應的管理制度、評價機制等都有意或無意地扼殺了學生的批判性思維。因此,一種多元化、動態性、過程性、發展性的評估體系的構建勢在必行。

三、學生批判性思維的培養策略

為了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品質和技能,學校需要通過重設教育目標、創建思維型教育文化、改革教學方法、注重元認知訓練、改革教學評價方式等方面進行系統變革。

(一)重設教育目標,將批判性思維的培養作為關鍵性指標

批判性思維是創新思維的邏輯起點,也是當下我們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建設創新型國家的需要。在西方國家過去幾十年的教育中,他們把批判性思維的培養作為教學的主要目標之一,20世紀70年代,美國的教育改革運動以批判性為教學改革的焦點,80年代隨即成為教學改革的核心,近20年來,更是將批判性思維作為培養學生素質的主要目標,貫徹到各門具體學科教學內容中。在後工業時代的高速發展中,我國已經逐漸意識到自身創新能力不足所帶來的困境,如缺乏自主知識產權、具有世界影響力的知名品牌較少,科技競爭力不足、教育創新能力較低等,使得國內開始逐漸認識到批判性思維的重要性,也漸漸在總結反思自身的教學中慢慢探索批判性思維培養的模式。為達成批判性思維的培養,學校教育首先需要轉變觀念,破除原有的思維誤區,即認為「批判性思維培養是人文學科教育的目標和責任」,課程改革需要超越對學科知識簡單的認知性掌握,重設學科教育目標,明確把批判性思維的培養作為整體學校教育,包括學科專業課程的重要教育目標,將批判性思維的訓練納入學科和專業教育教學中。這就要求尋找批判性思維培養與學科教學和專業培養目標之間的結合點,拓展教育內容,在教育教學目標的設置上包含在多元價值文化背景下批判性、創造性和獨立思考等能力的培養。

(二)創建思維型教育文化,為批判性思維的主體覺解提供生長空間

批判性思維不是在真空中培養的。不管我們是否意識到,教育教學總是存在於某種文化之中,學生都在進行著某種「文化適應」。不同的教育教學文化對於學生產生不同的影響。批判性思維在西方教育中被認為是一種理想的個體心理機能之一。這一心理機能的發展過程既需要個人積極自主的建構,也依賴於教育環境的價值引導與幫助。那麼,教育應當營造一種怎樣的「教育文化」,為學生培養批判性思維提供生長的土壤?筆者認為,新型的教育教學模式應是一種智慧的「思維型教育文化」。它要求教師在教育教學過程中為受教育者提供尊重批判性思維的環境,激勵和支持學生嘗試有批判地思維和參加批判性討論,從而為培養創造性思維提供一個可能的空間。這種「思維文化」要求教師消除權威意識,在師生關係上構建民主型教學關係,將原有單向度的「給予—接受」過程轉變為教師與學生思維與思維、智慧與智慧、靈魂與靈魂的雙向甚至是多向的互動過程。它需要教師成為高尚的、具有開放精神的思想引領者,要求教師自覺成為反思性、分析性的傾聽者,以平等的身份、包容的心態促進批判性思維主體覺解,通過釋放學生的思維空間,實現學生思維權利的回歸,提高師生對話性、辯證性思維的涵養,從而為批判性思維的生長創設寬鬆、民主、自由的環境。在互動過程中所形成的思維的火花、智慧的光芒、靈魂的震撼所帶來的美妙感受,讓雙方經歷從興奮、困惑再到豁然開朗的境界。「思維型教育文化」為批判性思維的培養提供了生根發芽的可能空間。

(三)拓寬教學內容,在學科、專業教育中融入批判性思維的培養

國外教育對於批判性思維培養的教學途徑主要有三種。一是單獨設置批判性思維課堂。這一途徑能有效地對學生的批判性思維進行系統訓練,但需要額外投入教師、課時分配等教育資源的支持,同時還可能增加學生課程負擔。二是在常規的學科教學過程中有機結合批判性思維的培養。該途徑能克服單獨設置批判性思維課程所遇到的困境,但需要對學科教師進行批判性思維的訓練,提高學科教師對於批判性思維培養的教育自覺與教育意識,使之善於找到批判性思維與學科教學的結合點。三是通過隱性課程進行培養,在校園內通過營造有助於批判性精神成長的環境,開展各種有效的文化、思想活動,使學生通過長期的耳濡目染形成批判性思維的品質,提高批判性思維的技能。對比以上三種方式,各有優劣。針對當前我國教育擴招、師生配比不足、人文課程被壓縮、校園文化缺乏有效指導、學生校園活動參與度有待提高等實際情況,筆者認為將批判性思維的培養與各學科、專業教育相融合的方法是一種操作性強、性價比較高的理想方法。但值得引起我們重視的是,一個沒有批判性思維的教師,是無法切實實施批判性思維培養工作的。對學科和專業教師就批判性思維的認識論和方法論開展全面、系統的培訓,培養學科、專業教師對於批判性思維培養的教育自知和教育自覺,是將批判性思維的培養與學科教學結合的首要前提。首先,學科、專業教育應拓寬教育內容,尋找學科教育、專業培養與批判性思維培養的結合點,利用學生生活事件和情境,培養能解決現實生活問題,對事物有客觀、全面、辯證、超越眼光的全面發展的人,而非只會對學院式問題提供標準答案的答題工具。同時,學科、專業教育還需豐富的教學方法,通過辯論賽、即興辯論、小組討論、頭腦風暴、專題研討等探究式學習、反躬自問的方法,鼓勵學生進行有益的懷疑、主動的探尋、客觀的驗證,為學生提供豐富的材料和多元的意見,鼓勵他們用質疑和批判逐漸習得批判性思維能力。

(四)強化元認知訓練,培養批判性思維的敏感度和自覺性

元認知是關於認知的認知,它體現為主體對自我學習過程有效監控的覺察力。批判性思維屬於認知過程的一部分,認識到問題的存在,形成解決問題的策略和心理表徵與批判性思維的發展有著密切的關係。批判性思維的培養是對建構主義學習理論的積極回應,它並非外加的對知識的接受,而是主體自我對知識自主建構的結果。這一切都勢必涉及自主計劃、自我監控、自我調節、自我校正。其中自我監控和調節是批判性思維形成和發展的核心要素。它突出表現為一個人對於自我思維的自我校正和語境敏感度。在傳統教學中缺乏批判性思維培養敏感性的教師容易過多關注學生的思維產品,如對學科、專業知識的掌握和答案正確與否等,這就導致學生只重結果不重過程,缺乏了反思內在的思考歷程,必然難以形成良好的思維特質。教師應注重學生的元認知訓練,引導學生關注自我思維的過程,了解自己的思維方式,辯證地看待自己的觀點,不被自己的觀點、情緒、情感所蒙蔽,在思考的過程中同步反思並及時調整。元認知的訓練幫助提高運用批判性思維的敏感度,提高個體對於監控認知行為的自我意識,使個體能形成隨時深刻反思、質疑自己的思想和觀點的自覺性,批判性思維規避了被固化的風險,因而具有可調節的靈活性,從而有利於分析、評估和校正其推論結果的正確性、客觀性與全面性。

(五)改革教學評價方式,將批判性思維能力納入測評體系

教育作為一種社會引導,具有價值引領作用。改變教學評價方式應包括兩個方面:一是改變對教師教學的評價體系,不能僅以教師所教學生的考試成績來單一衡量教師的教學成效;二是改變對學生學習的評價體系,不能僅以學生對知識的掌握、對標準解答的規範性內容來考量學生的學習效果。這種對教師和學生的單一評價方式,容易讓師生的思維被強行納入某種固定的、剛性的模式中,使學生的想像力、情感力、形象思維能力等無從生長,批判性思維與創造性思維被排斥、遺忘在教育之外,與我們的教育目標相去甚遠。一方面,從國家和學校層面應制訂更豐富多元的量化考核指標來引導、鼓勵教師保持一種開放、包容的態度,公平對待學生的一切觀點,洞察、保護、鼓勵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所展現出的質疑精神、批判精神和創新精神;另一方面,從教師層面,在教育評價包括升學考試時,除了評價學生對於知識的掌握程度,還應不囿於所謂的「權威」,死板地依據標準答案,只要言之有理,都應給予積極的肯定與評價,以鼓勵學生自由、開放、獨立和批判性地思考和表達。

沒有批判就沒有創新。批判性思維的培養是一個系統工程,除了學校教育需要改革外,家庭教育、社會教育也一樣負有重要責任。唯有整體的教育體系都以批判性思維培養為導向,系統更新我們的教育觀念,改革我們教育的目標、內容、方法和評價,才能逐步改造和形成批判性、創新性的文化生態,從根本上促進學生批判性思維的形成,為創新型人才培養提供環境和條件。

本文來源於《中國教育學刊》,著作權歸原作者所有。

推薦閱讀:

人民陪審員參與庭審的思維原則
社交影響與關聯性
思維優化|吃掉還是丟掉
思維暇滿人生
那些具有成長型思維的人,才可以終身成長

TAG:教育 | 思維 | 策略 | 批判性思維 | 批判 | 反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