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谷子 上卷
05-31
目 錄上卷捭闔第一……………………………………………………1反應第二……………………………………………………12內XX第三……………………………………………………20抵巇第四……………………………………………………27中卷飛箝第五……………………………………………………34忤合第六……………………………………………………4l揣篇第七……………………………………………………48摩篇第八……………………………………………………55權篇第九……………………………………………………63謀篇第十……………………………………………………74決篇第十一…………………………………………………85符言第十二…………………………………………………90轉丸第十三(亡佚)…………………………………………99肱亂第十四(亡佚)…………………………………………99下卷本經陰符七篇………………………………………………10¨。持樞…………………………………………………………118中經…………………………………………………………120附錄一 鬼谷子篇目考(秦恩復輯)…………………………131附錄二 鬼谷子佚文(秦恩復輯)……………………………136g前言《鬼谷子》一書,舊題周鬼谷子撰,其實並不可靠。鬼谷子是歷史上極富神秘色彩的傳奇人物。漢代應劭在《風俗通義》里說:「鬼谷先生,六國時縱橫家。」《史記·張儀列傳》記載張儀曾與蘇秦一起事奉鬼谷先生學習術數;南朝·梁·蕭繹《金樓子·箴戒篇》記載秦始皇派人詢問過鬼谷先生,也聽過鬼谷先生的言論;唐代李善注晉代郭璞《遊仙詩》說:「鬼谷子序曰:『周時有豪士隱於鬼谷者,自號鬼谷子,言其自遠也。』然鬼谷之名,隱者通號也。」宋代李XX等編的《太平廣記》卷四記載說:「鬼谷先生,晉平公時人。隱居鬼谷,因為其號。先生姓王名詡,亦居清溪山中。」各家的說法不一,我們只能認為鬼谷子其人不過是隱者的代稱,應劭的說法近乎實際。鬼谷作為地名,也只能是泛指隱者居住之地。唐代司馬貞《史記索隱》說:「鬼谷,地名也,扶風池陽、潁川陽城並有鬼谷墟,蓋是其人所居,因為號。」晉代王嘉《拾遺記》記作「歸谷」。鬼谷究竟在何處,無法考證。根據鬼谷子其人的有關傳說,他的言論在戰國時期已經流行,西漢劉向在《說苑》中已經引用了鬼谷子的一段言論(見附錄),至少說明當時已有關於鬼谷子的言論記載;雖然成書直到《隋書·經籍志》才有著錄,列入縱橫家,這恐怕與縱橫家所處的地位和遭遇有關。縱橫家產生於禮崩樂壞的戰國時代,是九流十家之一;雖然在百家爭鳴時代風靡一時,畢竟在當時不像儒、墨那樣稱為顯學,而視為權詐陰謀之徒,以後又被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漢代一統的社會思潮所排斥、壓抑,因為得不到社會的承認而湮沒不彰,劉向校理群書自然不會讓《鬼谷子》登上大雅之堂。因此,《鬼谷子》究競成書於何時,只有等出土文獻才有印證,否則只能成為永遠的歷史之謎了。這絲毫不會影響《鬼谷子》的價值。縱橫之學曾在歷史上寫下輝煌的一頁,並不斷閃耀著智慧的光華。韓非子雖然在《五蠹》中說:「其言談者,為設詐稱,借於外力,以成其私,而遺社稷之利」,這也許是縱橫家處世的一個方面,但他寫的《說難》卻說明了遊說技巧的重要性,從而客觀上肯定了《鬼谷子》這類書籍的重要價值。漢代東方朔曾寫了《答客難》,感慨自己的不遇,而羨慕蘇秦、張儀的逢時。歷代雖然存在著對縱橫之學的偏見和歧視,甚至歪曲變形;但也得到不斷地闡發和光大,智謀之書時時問世;像唐代趙蕤的《長短經》不僅書名來自《戰國策》的別名,內容也無疑吸取了縱橫家學說及《鬼谷子》的精華。《鬼谷子》作為縱橫家遊說經驗的總結,它的價值是不言自明的。《隋書·經籍志》說得頗為公允:「縱橫者,所以明辯說、善辭令,以通上下之志者也」;「佞人為之,則便辭利口,傾危變詐,至於賊害忠信,覆邦亂家」。我們不能因為某種事物能用於坏的方面就否定它自身的價值。有人把鬼谷子推為縱橫家的師祖,《鬼谷子》是獨傳的縱橫家學派的子書。就理論性和系統性而言,《鬼谷子》無疑是第一部理論著作。1973年長沙馬王堆漢墓發掘的縱橫家書,經學者考證,多是蘇秦的言論,與被譽為縱橫家實務全書的《戰國策》的體裁、風格相近,是縱橫家運用縱橫之術進行遊說的實踐記錄。而《鬼谷子》則是集經驗總結和理論概括之大成的著作,是縱橫之術的系統化和理論化。全書共十七篇,除《轉丸》、《胠亂》二篇亡佚內容不得而知外,可以分為兩大部分,上卷中卷的十二篇,主要是講謀略和權術的,而《符言》是作為國君或處於上位的統治者言行修養的標準,也是對前面十一篇的總結,即遊說也好,謀略權術的使用也好,目的是要使君主或上位者達到這樣的標準。第一篇《捭闔》是全書的總綱,是縱橫學說的理論依據。《反應》、《內揵》、《抵巇》、《飛箝》、《忤合》、《揣》、《摩》、《權》、《謀》、《決》共十篇是分別論述遊說權謀之術的某個方面的,以陰陽捭闔為基礎,各種謀略和權術可以參互使用。如《捭闔篇》講到「縱橫、反出、反覆、反忤」由捭闔產生,《內揵篇》講到兼用飛箝之術,《抵巇篇》講到兼用捭闔、反覆之術,《飛箝篇》講到兼用量權、抵巇之術,《忤合篇》講到兼用反覆、揣情、量權、謀慮、飛箝之術,《謀篇》講到兼用揣情、量權、摩意、抵巇之術,等等,可見各篇是有機地聯繫在一起的,有很強的系統性。第二部分即下卷的《本經陰符七篇》、《持樞》、《中經》三篇,似乎與前面重點論述謀略和法術不同,但正如《中經篇》中說:「本經紀事者紀道數,其變要在《持樞》、《中經》。」可見這三篇也是有機地聯繫在一起的,《本經》重點論述的是修身養性的方法,這是謀略法術的實施以及治國處事的基礎。《鬼谷子》一書對縱橫家學說加以理論化的主要標誌在於它不同於蘇秦、張儀等把縱橫之術應用於實踐,而把縱橫之術納入中國古代思想及各家學說的源頭一一道,這不僅表現在以天地之道和陰陽學說為基礎,如《捭闔篇》「捭闔者,天地之道。捭闔者,以變動陰陽;四時開閉以化萬物」;「捭闔之道,以陰陽試之」;《抵巇篇》「物有自然,事有合離」;「自天地之合離終始,必有巇隙」;還在於把這些學說與儒家、道家、兵家等思想融合起來,如《持樞篇》把天時的運行規律與人君治國的道理結合起來,這是漢代儒學天人合一觀點的先行論述。《摩篇》中講到的「成而不抱,久而化成」,《本經陰符七篇》中的第三篇所說的「以觀天地開闢,知萬物所造化,見陰陽之終始,原人事之政理,不出戶而知天下,不窺牖而見天道」;都與《老子》的有關論述非常相似。而在運用智謀、正奇並用、知彼知己、隨機應變等法術方面,與兵家的學說聯繫更加緊密。所以,兵家可以把它看做兵書,縱橫家可以把它看做縱橫家的著作,陰陽家可以把它看做陰陽家的著作。今天,有學者認為它是一部說術的理論專著,它第一次比較系統地整理了說術研究的理論成果;也有學者對它的理論建樹作了三方面的總結:一是系統地總結了遊說之術,二是旗幟鮮明地亮出了縱橫家們的政治態度,三是反映出戰國後期綜合百家學說的趨勢。由於《鬼谷子》具有較強的理論性,因而它具有很鮮明的針對性和很強的功利性。縱橫之術是在戰國亂世中興起並運用,因此它成為遊說之世幫助國君治理天下,同時也為自己謀取功名利祿的工具,因此可以形成「一怒而諸侯懼,安居而天下熄」的威勢。書中多次強調針對不同的具體對象,使用不同的謀略法術。如《飛箝篇》中論及到「用之天下」和「用之於人」的區別,「天下」指諸侯君主,而「人」指國君諸侯之外的一般人。《內揵篇》中說「不見其類而說之者見逆,不得其情而說之者見非」;強調了使用對象和場合的針對性。《抵巇篇》中說「世無可抵,則深隱而待時」;強調了使用時機的重要性。《忤合篇》中說「忤合之道,己必自度材能智睿,量長短遠近孰不如,乃可以進,乃可以退,乃可以縱,乃可以橫」。具體指出了把縱橫之術使用於不如自己的對象的必要性。因此清代盧文招在《鬼谷子跋》中批評《鬼谷子》的一些法術只能用於闇君和昏邪庸怯之輩,遇明君治 世,術無所用,遇正人而行不通。《鬼谷子》一書中,處處表現出強烈的功利性,正如《權篇》所說的「出言則欲聽,舉事則欲成」,以此為依據,各種謀略法術的使用都要用其所長,知用甚用,取得「可以說人,可以說家,可以說國,可以說天下」(《捭闔篇》),「可箝而從,可箝而橫;可引而東,可引而西,可引而南,可引而北;可引而反,可引而復;雖覆能復」(《飛箝篇》)的效果,達到成事、全身、遠害的目的。出於這種功利目的,書中多處強調使用謀略法術要奇要密,充滿神秘色彩。如「聖人之道陰,愚人之道陽」,「聖人之制道,在隱與匿」,「計謀之用,公不如私,私不如結」,「正不如奇』』(《謀篇》);主張使用「鉤箝之辭」(《飛箝》)、「釣人之網」、「欲聞其聲反默,欲張反瞼,欲高反下,欲取反與」(《反應》)等出奇制勝的手段。張世欣先生評價說:「鬼谷先生的說術理論溶合了兵家之詭,老子之隱,周易之化」、「在政治鬥爭中,可以詭制敵;在論辯中,可以詭制勝;在對方昏庸時,可以詭治庸;在說服動機、目標不宜暴露時,可以詭隱身;當自己觀點、利益受到威脅時,可以詭自衛」;對該書的詭秘特點作了全面的概括和總結。正因為如此,它招來後世不少非議與批評。如唐代柳宗元在《辯鬼谷子》一文中認為,《鬼谷子》「險盞峭薄,恐其妄言亂世,難信,學者宜其不道……尤者,晚乃益出《七術》(按:指《本經陰符七篇》),怪謬異甚,不可考校,其言益奇,而道益陋,使人狙狂失守,而易於陷墜」。宋代晁公武《郡齋讀書志·鬼谷子》引來鵠說:「鬼谷子昔教人詭紿激訐揣測險猾之術,悉備於章。」明代宋濂在《諸子辯》中斥為「小夫蛇鼠之智」,認為「家用之則家亡,國用之則國僨,天下用之則失天下,學士大夫宜唾棄不道」。凡此等等,都與《鬼谷子》的詭秘性有關。雖然如此,《鬼谷子》的智慧價值並沒有磨滅。宋代高似孫在《子略》中說:「戰國之事危矣,士有挾雋異豪偉之氣求聘乎用,其應對酬酢變詐激昂以自放;於文章 見於頓挫險怪離合揣摩者,其辭又極矣。《鬼谷子》書,其智謀,其數術,其變譎,其辭談,蓋出於戰國諸人之表。夫一辟一闔,易之神也;一翕一張,老氏之幾也。鬼谷之術,往往有得於闔辟翕張之外,神而明之,益至於自放潰裂而不可御。予嘗觀《陰符》矣,窮天之用,賊人之私;而陰謀詭秘有《金匱》、《韜略》之所不可該者,而鬼谷盡得而泄之,其亦一代之雄乎!」對它的智謀、數術、文章都作了充分的肯定。清代孫德謙在《諸子通考》中說:「縱橫家者,古之掌交也。《鬼谷子》一書所以明交郊之道,而使於四方者,果能扼山川之險要,察士卒之強弱,識人民之多寡,辨君相之賢愚,沈機觀變,以銷禍患於無形,則張儀、蘇秦,其各安中國至於十餘年之久者,不難繼其功烈矣。……蓋今之天下,一縱橫之天下也。嘗謂為使臣者,果能於口舌之間,隱消禍亂,俾國家受無形之福,則其功為重大,故特表而出之,以告世之有交鄰之責者。」對該書的外交作用和意義作了高度評價。迄今為止,有關《鬼谷子》的研究整理著作不下二三十種,對它 的智謀在政治、經濟、軍事、外交等方面的價值作了充分的挖掘,被學者譽為「一部外事、商貿、公關領域裡的孫子兵法」,有關智謀的發揮研究更多,如江明新先生的《鬼谷子諫君說人九條秘訣》,它們是:1.開合:「泥魚」戰術,激將之術,人善言從;2.反應:投石激浪,釣人之語,欲擒故縱;3.內揵:進言訣竅,釣情訣竅,推銷訣竅;4.抵巇:巧施反間,巧用美人,乘虛而入;5.飛箝:征遠來近,反激得情,拍馬屁術;6.反合:擇木而處,不事二主,人向高處;7.揣摩:審時度勢,測深揣情,摸透人心;8.權謀:眾口爍金,見人說法,正不如奇;9.決疑:決疑解惑,當斷不斷,當機立斷。李滿意先生的《鬼谷子巧制小人十八絕招》,有:反守為攻的巧制先告法,握人把柄的巧制中傷法,事實教育的巧制騙人法,化仇為親的巧制爭鬥法,以屍為誘的巧制謀演算法,示弱驕敵的巧制嫉妒法,明白果斷的巧製造謠法,虛以待日的巧制奸商騙人法,曉以利害的巧制叛亂法,請鑿三窟的巧制報復法,寬大為懷的巧制盜竊法,不長其志的巧制進讒法,分化瓦解的巧制勾結法,不貪錢財的巧制勢利法,明疏暗親的巧制怨恨法,請君人瓮的巧制誹謗法,藉助推理的巧製作假法,以緩制急的巧制好色法。余道德先生的《鬼谷子三十六無敵神招》,這些神招是:1.調虎離山;2.無中生有;3.一箭雙鵰;4.隔江借物;5.以少制多;6.釜底抽薪;7.聲東擊西;8.瞞天過海;9.誘惑降將;10.絕糧之計;11.分進合擊;12.以弱為強;13.買下吞上;14.以仇報恩;15.死裡逃生;16.後退滅敵;17.人民戰爭;18.借刀殺人;19.利用獸性;20.反面測敵;21.利用宗教;22.以羊易牛;23.移花接木;24.陣擊敵帥;25.利用虛榮;26.張冠李戴;27.李代桃僵;28.掩耳盜鈴;29.精兵厚餉;30.以敵制敵;31.兼收並蓄;32.連環之計;33.和親政策;34.美人之計;35.退身之計;36.走為上策。並認為民間流傳的「三十六計」來源於《鬼谷子》。張志剛先生有《鬼谷子七十二鬥智謀略》,它們是:1.陽謀陰謀;2.扭轉乾坤;3.各個擊破;4.出奇制勝;5.盜亦有道;6.一言興邦;7.寡能敵眾;8.計中套計;9.變古易常;10.推陳出新;11.高瞻遠矚;12.翻雲覆雨;13.忤合深謀;14.暗渡陳倉;15.一點突破;16.謹於細微;17.主客互變;18.招降納叛;19.應敵而動;20.三教九流;21.散縱連橫;22.飛箝制敵;23.料敵如神;24.間不能入;25.弱可攻強;26.以愚困智;27.空中樓閣;28.帶兵帶心;29.一舉兩得;30.四兩千斤;31.萬金問敵;32.制人行權;33.事以密成;34.怒傾帝王;35.百年大計;36.無形之勢;37.不戰為勇;38.居安思危;39.無百年敵;40.降將引路;41.不拘一格;42.推己及人;43.反有所得;44.退避觀變;45.脫貧之策;46.以靜制動;47.將計就計;48.兼弱攻昧;49.豁達大度;50.三令求賢;51.身後之計;52.退兵制兵;53.禮賢下士;54.攻國攻人;55.均衡外交;56.以隱為顯;57.伏間制勝;58.以正矯枉;59.必要妥協;60.利而誘敵;61.問接觀察;62.見微知著;63.誠心求諫;64.欲取先與;65.多謀勝敵;66.舌戰群儒;67.直陳利弊;68.製造派系;69.以敵為師;70.勿信耳食;71.潛入核心;72.注重修養。由此可見,對《鬼谷子》的研究已到了至細入微的程度。《鬼谷子》的注本,據《隋書》和《舊唐書》的「經籍志」記載,有晉皇甫謐、樂一(又作「樂壹」)、陶弘景、尹知章四家,今僅存陶弘景一家注,其餘三家皆亡佚。今存的主要版本有:《正統道藏》本、《四庫全書》本、《四部叢刊》本、《景印元明善本叢書十種》本、《石研齋四種》本、《四部備要》本等。此次整理註譯,以《四部叢刊》陶弘景注本為底本,參考了《正統道藏》本、《四部備要》本和《百子全書》本,下卷三篇參考了《子匯》本,加以簡校簡注,做了今譯和評析,對與其他整理研究著作理解不一致之處未加說明,文後附錄了清代秦恩復的《鬼谷子篇目考》以及《鬼谷子佚文》等。上卷捭闔第一【原文】1.粵若稽古①,聖人之在天地間也,為眾生之先②。觀陰陽之開闔以命物③,知存亡之門戶④,籌策萬類之終始⑤,達人心之理⑥,見變化之朕焉⑦,而守司其門戶⑧。故聖人之在天下也,自古至今,其道一也⑨。變化無窮,各有所歸⑩。或陰或陽,或柔或剛⑾,或開或閉,或弛或張。【注釋】①粵:句首語氣詞。 若:陶注為順。 稽:陶注為考。 ②聖人:古代指有道德有才能的傑出人物。 ③ 陰陽:古代指創造世間萬事萬物的二氣,後泛指事物矛盾對立的兩個方面,屬哲學範疇。 命:命名。 ④ 門戶:原指房屋出入之處,泛指事物的關鍵。 ⑤ 籌策:原指古代計算工具,多用竹、木做成;泛指謀劃。類:秦恩復校:「一本作『物』。」 ⑥ 達:通達。 ⑦ 朕:徵兆,跡象。 ⑧ 守司:主管,把持。 ⑨ 道:順應自然的規律、法則。 ⑩ 歸:歸屬。 ⑾ 或柔或剛:《百子全書》本倒作「或剛或柔【譯文】1.考察古代,聖人生活在天地之間,以先知先覺成為芸芸眾生的先導。他們觀察陰陽二氣開啟、閉合,如何運行變化產生萬物,從而給萬物命名,把握存亡的關鍵,籌劃萬物的始終,洞悉人類的心理,預知變化的徵兆,掌管興衰的導向。因此從古到今,只要天下有聖人,順應自然法則總是始終一貫。雖然變化無窮,總是各有歸屬。有陰又有陽,有柔又有剛,有開又有閉,有弛又有張。【原文】2.是故聖人一守司其門戶,審察其所先後①,度權量能②,校其伎巧短長③。夫賢、不肖、智、愚、勇、怯、仁義有差④。乃可捭,乃可闔⑤;乃可進,乃可退;乃可賤,乃可貴;無為以牧之⑥。審定有無以其實虛⑦,隨其嗜欲以見其志意⑧,微排其所言,而捭反之,以求其實,貴得其指⑨,闔而捭之⑩,以求其利⑾。或開而示之,或闔而閉之。開而示之者,同其情也⑿;闔而閉之者,異其誠也。可與不可⒀,審明其計謀,以原其同異⒁。離合有守⒂,先從其志。【注釋】①先後:指應該在先應該在後的次序。 ②權:陶注為權謀,指變通的計謀。 ③ 校:考核。 伎巧:技巧,技藝。 ④差:差別,等級。 ⑤ 捭(bai):與「闔(he)」相對。捭的本義是開,闔的本義是合。開合是事物發展變化的總規律。本文從這個基本點出發,把捭闔的內容系統化具體化。落實到具體運用時,捭是言說,闔是沉默;從技巧的角度看,捭是撥動,闔是閉藏;據適用的對象看,世間的事物都有陰陽兩種屬性,捭用於陽性,闔用於陰性。捭闔作為手段,可以靈活地交替使用。 ⑥ 無為:道家指順應自然規律的約束,而反對破壞或違反自然規律的所作所為。 牧:原指放養牲畜,後泛指統治、管理。 ⑦ 以:秦恩復校:「一本作『與』。」 實虛:真實和虛假。 ⑧ 嗜好:愛好和慾望。 志意:志向,意圖。 ⑨ 指:宗旨。 ⑩ 闔而捭之:先用閉藏的方法後用開啟的方法。 ⑾ 利:陶注,指所言之利。 ⑿ 同其情:使對方與我方的心意相同。 ⒀ 可:指合適、正確。⒁ 原:推究,追根求源。⒂ 離合:離指意見不一致,合指意見一致。【譯文】2.彼此相生相存,聖人只管把門。審察誰先誰後,測測你的計謀,量量你的才能,比比你的技巧,顯出優劣短長。賢能與不肖、聰明與愚笨、勇敢與膽怯、仁慈與義氣,各有高下之差。然後,或者開啟,或者閉合,可以進升,可以辭退;可以輕視,可以敬重。因人而用,因事而行,順應規律,天下太平。用人之道,關鍵要看才能是有是無,品性是虛是實;通過愛好嗜欲了解他的志向意願;對他的言辭稍加排斥,挑動對方反駁,從而探得實情,重在了解真實的意圖;然後沉默不語,傾聽對方意見,求得利益所在。或者同。可行不可行,都要把計謀研究明白,探究相同相異之毛處。無論對方與自己是相離還是相合,都要堅持主見,順從對方的意願進行考察。【原文】3.即欲捭之貴周①,即欲闔之貴密②。周密之貴微,而與道相追③。捭之者,料其情也④;闔之者,結其誠也⑤。巇重⑥,乃為之度數⑦,聖人因而為之慮。其不中權衡度數⑧,聖人因而自為之慮。故捭者,或捭而出之,或捭而納之⑨;闔者,或闔而取之,或闔而去之⑩。捭闔者,天地之道。捭闔者,以變動陰陽,四時開閉以化萬物⑾,縱橫、反出、反覆、反忤,必由此矣。⑿。【注釋】①周:周詳。 ② 密:隱秘。 ③ 微:微妙。 追:指依隨。 ④ 料:估計,推測。 ⑤ 結:締結,交結。⑥ 皆:秦恩復校:「一本作『既』。」 權衡:權原指秤錘,衡原指秤桿,泛指衡量,比較。 ⑦ 度數:測量重量和長短的數值。 ⑧ 中(zhong):符合。 ⑨ 納:收納,接納。 ⑩ 去:指廢棄。 ⑾ 此句原在 「縱橫」下斷句,今改。 ⑿ 忤(wa):抵觸,違反。 反出反忤:俞樾《諸子平議·補錄》認為此四字是衍文。【譯文】3.如果採用開啟的方式,重要的是計劃周全;如果採用閉合的方式,重要的是保守秘密。周全保密的重要性,在於巧妙地與自然法則相合。採用開啟,是為了探測對方的實情;實行閉合,是為了結交對方的誠心。都是為了權衡對方力量的輕重,然後才確定施用的謀略技巧,聖人因而為此思慮。如果權衡失誤、謀略失策,聖人因而又為此思慮。因此,所謂開啟,或者通過開啟展示出去,或者通過開啟接收進來;所謂閉合,或者通過閉合而獲取,或者通過閉合而拋棄。開啟閉合,是天地自然的法則。開啟閉合,推動陰陽的運轉,形成四季的交替,促使萬物生長變化。萬物縱橫交錯、出入反覆、互相敵對,都是開啟閉合的結果。【原文】4.捭闔者,道之大化,說之變也①;必豫審其變化②。口者,心之門戶也,心者,神之主也③,志意、喜欲、思慮、智謀,此皆由門戶出入,故關之捭闔,制之以出入。【注釋】① 大化:俞樾《諸子平議·補錄》認為「大」字是衍文。說之變:指言說的變化。 ② 豫:通「預」,預先。 ③ 主:主宰。【譯文】4.開啟閉合,是自然法則的根本變化,也是遊說變化多端的原則。遊說者必須預先審察對方的變化。口是心靈的門戶,心是精神的主宰,人的意願志向、愛好慾望、思維活動、智慧計謀,都要通過口這個門戶來表達,通過開啟閉合把守這個關口,控制言語的出入。【原文】5.捭之者,開也,言也,陽也①;闔之者,閉也,默也,陰也。陰陽其和,終始其義②。故言長生、安樂、富貴、尊榮、顯名、愛好、財利、得意、喜欲為陽,曰「始」 ③。故言死、憂患、貧賤、苦辱、棄損、亡利、失意、有害、刑戮、誅罰為陰,曰「終」 ④ 。諸言法陽之類者,皆曰「始』』,言善以始其事;諸言法陰之類者,皆曰「終」,言惡以終為謀⑤。【注釋】①言:指可以言說。 ②義:宜。 ③ 此句陶注云:「凡此皆欲人之生,故曰始日陽。」 ④ 此句陶注云:「凡此皆欲人之死,故曰陰日終。」 ⑤ 諸言:指各種言說。 法:效法。 為:秦恩復校本作「其」。【譯文】5.所謂「捭之」,就是開啟,就是言說,屬於陽;所謂「閨之」,就是閉合,就是沉默,屬於陰。開合有節,陰陽和諧,始終恰當合宜。所以說長生、安樂、富貴、尊顯、榮耀、顯名、愛好、財富、利益、得意、慾望屬於陽,叫做「始」;死亡、憂愁、患難、貧窮、低賤、痛苦、羞辱、毀棄、損傷、失利、失意、有害、刑戮、誅罰屬於陰,叫做「終」。凡是說效法陽類的事情,都叫做「始」,是指以善的行為開始;凡是說效法陰類的事情,都叫做「終」,是指以使用壞的計謀告終。【原文】6.捭闔之道,以陰陽試之①,故與陽言者依崇高,與陰言者依卑小②。以下求小,以高求大③。由此言之,無所不出,無所不入,無所不言可④。可以說人,可以說家,可以說國,可以說天下⑤。為小無內,為大無外⑥。益損、去就、倍反⑦,皆以陰陽御其事⑧。陽動而行,陰止而藏;陽動而出,陰隨而入。陽還終始,陰極反陽。以陽動者,德相生也;以陰靜者,形相成也。以陽求陰,苞以德也⑨;以陰結陽,施以力也。陰陽相求,由捭闔也。此天地陰陽之道,而說人之法也⑩,為萬事之先,是謂「圓方之門戶」⑾。【注釋】① 陰陽:此處指人物分成陰陽兩類,陰指性情柔弱的人,陽指性情陽剛的人;下句同。 ② 卑:低下。 ③ 下、小屬陰類,高、大屬陽類。 ④ 台灣蕭登福《鬼谷子研究》據他本認為「言」字是衍文。《四部備要》本無「言」字。 ⑤ 家:古代卿大夫的封地。國:指當時諸侯的封地。 ⑥ 根據古代陰陽觀念,內屬陰,外屬陽。 ⑦ 倍:背叛。 反:返歸。陶注云:「去而遂絕日『倍』,去而復來日反。」 ⑧ 陰陽:自此至文末所言陰陽是廣義的,非專指。御:治理,處理。 ⑨ 苞:包含,包孕。 ⑩ 說(shui):勸說,說服。 ⑾ 圓方:圓代稱天,方代稱地。【譯文】6.開啟閉合的法則,可以通過陰陽兩方面來施行。所以與情性屬陽的人言談,可以用崇高的事例來引發;與情性屬陰的人言談,可以用卑小的事例去迎合。用低下去探求卑小,用崇高去探求高大。由此說來,沒有什麼事情不能深入進去,沒有什麼事情不能抽身出來,沒有什麼不能說服。可以說服一人,可以說服一家,可以說服一國,可以說服天下。做小事沒有內的限制,做大事沒有外的界限。所有的損益、去就、背反,都可以運用陰陽的原理來處理。陽的特性為運動、前進,陰的特性為靜止、閉藏;陽通過活動顯現於外,陰隨即進入於內;陽發展到極點轉化為陰,陰發展到極點轉化為陽;依靠陽的運動,德隨之產生;依靠陰的靜止,形隨之生成。陽追隨陰,其中包含著德;陰結納陽,力量得以施用。陰陽互相追隨,是通過開啟閉合。這是天地陰陽的法則,也是遊說的原理,是萬事萬物的先導,因此叫做「天地的門戶」。【評析】文章第一段是本篇立論的根據,古人認為陰陽二氣的運動使世間萬事萬物產生開合,聖人因此而了解生死存亡的道理,謀劃事物的始終,了解事物變化的徵兆,把握人事變化的規律,開合成為把握事物生死存亡的關鍵。開合運用在縱橫之術中,成為言談的技巧,由於語言是思想的交際工具,言談中運用開合的方法控制對方就顯得十分重要。開運用到言談技巧方面就是如何開口發言,具體辦法是先用具有誘惑力的言辭去啟發誘導對方,讓他發言,從而進一步了解他的才能、品性、興趣、嗜好、個性等,達到探測對方實情的目的,所以說:「捭之者,料之情也。」合運用於言談技巧方面就是沉默的藝術,言談者閉口不言,讓對方充分表現自己,最終因得不到反應而自覺無趣,使得他不得不聽從我方的意見;或者設法使對方閉藏主見,保持沉默,從而接受我方的意見。在使用開合之術時,根據對方的情況靈活運用,或者用開的方式排斥對方,或者用開的方式接納對方;或者用合的方式吸取對方,或者用合的方式排除對方;正如文中所說:「故捭者,或捭而出之,或捭而納之;闔者,或闔而取之,或闔而去之。」用同樣的方式達到不同的目的,或者用不同的方式達到相同的目的。就運用的對象而言,人有賢、不肖、智、愚、勇怯、仁義程度不同的區別,因此使用的方式也有開合、進退並使之貴賤的不同,這是把陰陽學說具體運用到遊說技巧之中。就言說的內容而言,也有陰陽屬性之分,「陽」代表光明、積極、有利的方面,用於說服對方,使之順從遊說者的意願行動。「故言長生、安樂、富貴、尊榮、顯名、愛好、財利、得意、喜欲為陽,日始。」「陰」代表陰暗、消極、有害的方面,用於兌服對方,使之受到恐嚇而灰心喪氣,從而放棄原來的計謀並終止行動。「故言死亡、憂患、貧賤、苦辱、棄損、亡利、失意、有害、刑戮、誅罰為陰,日終。」奉行以陽說陽、以陰說陰的原則,「故與陽言者依崇高,與陰言者依卑小」,能夠出入自如,無所不可,「可以說人,可以說家,可以說國,可以說天下」。之所以有如此威力,就在於順應了陰陽之道。總結使用捭闔之術的要點。可以用料情、辨明同異、合道、靈活運用、捭貴周密、闔貴隱密來概括。強調符合陰陽之道,除了為具體的遊說術尋找堅實的理論基礎之外,更重要的一個原因是有了這樣的理論武裝容易為謀士和時人所接受。因為在當時的社會背景下,縱橫家大都出身貧賤,人微言輕,即使智略超群,也難以讓人置信,反而被人認為是辯辭詐謀之徒、追名逐利之輩,被人嘲笑詆毀。如《苟子·臣道》稱縱橫家是態臣,所謂態臣,「內不足使一民,外不足使距難,百姓不親,諸侯不信。然而巧敏佞說,善取寵乎上」;漢代苟悅把遊俠、遊說、遊行稱為三游,是德之賊,遊說就是飾辯辭,設詐謀,馳逐於天下,以要時世,三游是亂之所由生,傷害道德,敗法惑世;後人甚至認為是小夫蛇鼠之智(明宋濂語),認為《鬼谷子》是小人之書(清盧文招語)等等,他們的智慧得不到公正的評價,這是中國智慧史上的冤案。陰陽捭闔之道在思想文化領域,已被道家、儒家及社會政治觀念廣泛接受,要讓縱橫捭闔的遊說藝術被人理解而接受運用,只有依託於深厚的基礎才行。這也是以「捭闔」置於全書之首的用意所在。文章據「道」立論,層層遞進,環環相扣,同樣也是在用捭闔之術叩開讀者心靈的大門。捭闔之術成功地運用,在實際生活中可以找到許多實例,像《戰國策·趙策》中觸龍說趙太后,觸龍之所以能巧妙地說服趙太后,就在於他首先抓住了趙太后的心理。當時趙太后剛剛執政,遇到了秦國的緊急進攻,而趙國不是強大的秦國的對手,趙國只好向齊國求援,而齊國要求趙國把趙太后的小兒子作為人質,才肯出兵相救。趙太后心痛她的小兒子,不肯讓他去做人質,朝中大臣都出於國家利益的考慮,勸趙太后答應,惹得趙太后非常惱火,宣稱誰要是再來勸把長安君送到齊國去做人質,就把唾沫吐到他臉上,弄得大臣們無所適從。老臣觸龍不緊不慢,拜見了怒氣沖沖的趙太后,他沒有像其他大臣那樣進言直諫,而是道歉自己不能經常拜見太后,腳又有毛病,見到太后不能儘快步走的禮節,接著詢問太后的身體飲食等狀況,使太后的怒氣漸漸平息,這是採用了闔的方式,繞彎子。然後把自己的小兒子託付給太后,以愛子之心來取得與趙太后情意相投,趙太后的愛子之心在觸龍這裡找到了知音。觸龍又進一步說明自己這樣做是父母要為子女長久打算,肯定自己的愛子之心超過了趙太后,以顯示趙太后愛小兒子長安君比不上愛長安君的姐姐燕後,所用的方法就是「闔而閉之,異其誠」。太后不肯承認這一點,堅持認為愛長安君超過了燕後。觸龍見趙太后受到挑動,故意用提問的方式讓趙太后明白受封的諸侯不能沿襲幾代而不衰落,而長安君無功於國家,將來難以立身。投趙太后所好,是以陽說陽;明其利害,是以陰說陽。趙太后終於省悟,聽憑觸龍支使遣長安君質齊,達到了陰極反陽的結果。觸龍在料其情的基礎上,先合後開,欲開先合,又開而合之,陽說陰說交替運用,從而達到開的目的。又如戰國時魏國的范雎遊說秦昭王,當秦昭王處於既有外敵的憂患,又有太后和朝廷「四貴」控制朝廷的內患時刻,他多次採取闔的方式,欲言又止,故意賣關子,又用開的方式刺激秦昭王,說秦國只有太后和相國,沒有大王,刺著秦昭王的痛處。當秦昭王召見他時,又故意多次不說要說的話,直到最後秦昭王讓他放心直說,不要有任何顧忌,他才說出如何處理外憂和內患的對策,深受昭王的信任。成功地運用了先合後開,合中間開,合而開之的捭闔之術。反應第二【原文】1.古之大化者①,乃與無形俱生②。反以觀往,復以驗來;反以知古,復以知今;反以知彼,復以知己③。動靜虛實之理,不合來今④,反古而求之。事有反而得復者,聖人之意也,不可不察。【注釋】①大化者:教化指導百姓的聖人。化,教化指導。 ②無形:沒有形跡。此處指道,即自然法則。 ③ 反:指反觀,即觀察過去。復:復驗,指驗知未來。 己:秦恩復校:「一本作『此』。」④ 來今:未來與現在。【譯文】1.古代那些按自然法則教化指導平民百姓的聖人,是與自然法則相伴產生的。他們反觀古代,復驗未來;反觀過去,復驗當今。反觀對方,復驗自己。動靜虛實的道理,與現在將來不合,反觀古代尋找原因。事情往往要通過反觀復驗,這是聖人的主張,不能不詳細審察。【原文】2.人言者,動也;己默者,靜也。因其言, 聽其辭①。言有不合者,反而求之②,其應必出③。言有象,事有比④;其有象比,以觀其次。象者象其事,比者比其辭也。以無形求有聲⑤,其釣語合事⑥,得人實也,其張置網而取獸也⑦,多張其會而司之⑧。道合其事,彼自出之,此釣人之網也。常持其網驅之,其言無比⑨,乃為之變。以象動之,以報其心⑩,見其情,隨而牧之⑾ 。己反往,彼復來,言有象比,因而定基。重之襲之⑿,反之復之,萬事不失其辭。聖人所誘愚智,事皆不疑⒀。【注釋】① 因:依從,根據。 ② 反:指站在對方的角度。 ③ 應:應答,應對。 ④ 象:形象,象徵。 比:類比,推比。 ⑤ 無形:指玄妙的道理。陶注云:「理在玄微,故無形也。」 ⑥ 釣語:像釣魚投餌,引出對方的話語。俞樾《諸子平議·補錄》云:「釣語,謂人所隱藏不出之言,以術釣而出之;若孟子所稱『以言話』,『以不言恬』,皆是矣。」 ⑦ 罝(jU):捕兔子等野獸的網。 ⑧ 會:聚合,此指野獸聚集之處。 司:守候,等待。⑨ 比:合。此句台灣蕭登福《鬼谷子研究》據他本「其」下補「不」字,云:「陶注既雲『不言無比』,據此,則『言』上當有一『不』字。」檢陶註:「持釣人之網,驅令就職事也。或乖彼,遂不言,無比,如此則為之變常易綱,更有以動之者矣。」不應「不言無比」連讀。⑩ 報:合的意思。 ⑾ 牧:察。《方言》卷十二:「牧,察也。」 ⑿ 襲:衣上加衣叫做襲,引申為重複。 ⒀ 誘:誘導,引導。【譯文】2.別人的言說,屬於動;自己的沉默,屬於靜。根據對方的言談,了解話語的含意。言語不合自己的意圖,提出詰難,對方必然加以應對。言語有表象有象徵,事情有類比有比較,通過表象和類比,可以觀察到其他的東西。象是實質的外在表現,比是言辭的比擬。通過無形的象比來探求有聲的話語,用言語誘導對方使與事實相合,得到真實情況;這就像張開羅網捕取野獸一樣,多張羅網等待野獸進入。方法得當,符合事理,對方自然流露實情,這是釣人的羅網。常常拿著這樣的網驅使對方,如果對方的言辭沒有比擬,無跡可尋,就要改變方法,用言語的象徵觸動對方,以合對方的心意,了解真實意圖,從而駕馭他。這樣自己反推過去,讓對方回應過來,言辭有象徵比擬,從而奠定根基。通過多次反推回應,任何事情都不會脫離言辭。聖人用來誘導愚者智者,沒有任何疑惑。【原文】3.古善反聽者,乃變鬼神以得其情①。其變當也,而牧之審也②。牧之不審,得情不明,得情不明,定基不審③。變象比,必有反辭,以還聽之④。欲聞其聲反默,欲張反瞼,欲高反下,欲取反與⑤。欲開情者,象而比之,以牧其辭,同聲相呼,實理同歸⑥。或因此,或因彼,或以事上⑦,或以牧下。此聽真偽,知同異,得其情詐也⑧。動作言默⑨,與此出入,喜怒由此以見其式⑩,皆以先定為之法則。以反求復,觀其所託⑾,故用此者。己欲平靜⑿,以聽其辭,察其事,論萬物,別雄雌.⒀。雖非其事,見微知類⒁。若探人而居其內⒂,量其能射其意也⒃。符應不失.⒄,如塍蛇之所指⒅,若羿之引矢⒆。【注釋】①反聽:不用耳聽,而用心聽,指心能感知。 情:事物的本性。 ② 審:清楚,明白。 ③ 定基:奠定的基礎。 ④ 反辭:反詰之詞。 ⑤ 瞼(jian):通「斂」,收斂。 ⑥ 開情:指敞開心扉。 實理:指真實目的。 ⑦ 事:侍奉。 ⑧ 聽:指考察了解。 情詐:真實和欺詐。 ⑨ 言默:言語和沉默。 ⑩ 式:模式,樣式。 ⑾ 托:依託。 ⑿ 《百子全書》本「平」作「乎」,誤。 ⒀ 雄雌:指高低強弱。 ⒁ 類:種類,類別;指事物發展的狀態。 ⒂ 居其內:指深入內心。 ⒃ 射:指猜中。⒄ 符:符節。符應,像符節相合那樣應驗。 ⒅ 塍(f6ng)蛇:傳說中一種會飛的蛇,能指示禍福。 ⒆ 羿(yi):傳說中的神射手。 引矢:開弓射箭。【譯文】3.古代善於從反面聽取言論的人,可以鬼神莫測地變化方式獲得真實情況。變化得當,就能清楚地掌握情況,掌握情況不清楚,獲得的真實意圖就不明確,獲得的真實意圖不明確,奠定的基礎就不穩固。改變言辭的象徵和比擬,對方必然有回應的言辭,再通過這些言辭了解真實的意圖。想聽對方講話,自己反而沉默;想要對方敞開心靈,自己反而收起想法;想要抬高,卻故意壓低;想要奪取,卻先給予。想打開對方的心扉,通過象徵和比擬,聽取話語的含意。聲音相同就會彼此呼應,道理相同就會走到一起。言語議論,可以因此而發,可以據彼而議;可以卑身事上,可以居高臨下。根據這種道理,可以辨明真假、了解同異,知道是真誠還是欺詐。行為舉止、說話、沉默都依此而定,內心的喜怒都依此做出表現,都要事先定出法則。通過反推求得回應,觀察對方實情的依託。所以用這種方法,自己首先要平心靜氣,聽取對方的言辭,考察事理,論說萬物,辨別異同。即使說的與事情不相合,也可以從微小的徵兆了解某類事情的變化。如果用來探測人,可以深入內心,測定才能,猜中心思,像合乎符節一樣應驗,像媵蛇指示禍福一樣準確,像后羿開弓射箭那樣百發百中。【原文】4.故知之始己①,自知而後知人也。其相知也,若比目之魚②;見形也③,若光之與影也。其察言也不失,若磁石之取針,(如)舌之取燔骨④。其與人也微,其見情也疾⑤。如陰與陽,如陽與陰,如圓與方,如方與圓⑥。未見形圓以道之⑦,既形方以事之。進退左右,以是司之。己不先定,牧人不正⑧。事用不巧,是謂「忘情失道」 ⑨。己審先定以牧人,策而無形容⑩,莫見其門,是謂「天神"⑾。【注釋】①知之始己:知人從自己開始。 ② 比目之魚:又叫鰈(ta),古人說此魚只有一目,必須兩魚並行,才能活動。 ③ 見:同「現」。 ④ 燔(fan)骨:燒煮過的骨頭。 ⑤ 疾:快速。 ⑥ 圓、方:形狀的兩個相對方面,泛指事物相對的兩個方面。下文同。 ⑦ 道:引導。 ⑧ 牧人:管理、治理眾人。 ⑨ 忘情:指失去真實。失道:指違背規律。 ⑩ 形容:指蹤跡。 ⑾ 天神:如天之神,指神秘莫測的最高境界。【譯文】4.所以若要知人,先要知己;了解自己,然後才能了解別人。這樣的了解,就像比目魚那樣相伴而行密不可分,了解情況就像光的投影那樣準確無誤。考察言辭不會出現失誤,如同磁石吸取鋼針、舌頭舔食燒熟的肉骨。與人相處微露形色,發現實情卻很快速。如同陰陽相生、圓方相形。情況未明,用周密的方略加以誘導;情況已明,用具體的措施加以控制。進退左右,按此掌握。自己先不定下標準,無法正確地支配他人。處理事情不靈活恰當,就是違反實際、沒有法則。自己首先確定明確的標準,再去支配別人,計策謀略不露形跡,不見門戶,這就叫做「天一般的神明」。【評析】陶弘景在本篇篇題下注云:「聽言之道,或有不合,必反以難之;彼因難以更思,必有以應也。」依陶注的意思,是指聽言的法則,如有不合拍的情況,一定要採取「反」的方法加以責難;對方根據你的責難重新思考,從而產生反應。從文章的內容來看,這樣理解並沒有概括主題。本篇著重闡述了遊說的兩種技巧——「反」和「復」,「應」是這兩種技巧產生的效果。第一段指明什麼是「反」和「復」以及使用這兩種技巧的依據和重要性。「反以觀往,復以驗來;反以知古,復以知今;反以知彼,復以知己」,「反」是用於觀察過去、了解古代、知悉對方的技巧;「復」是用於驗知未來、了解當今、明察自身的技巧。「動靜虛實之理,不合於今,反古而求之。」如果事理與當今的情況不合,可以通過反觀往古弄清楚。「事有反而得復者,聖人之意也,不可不察。」這就是實行反覆的依據和重要性。把聖人抬出來,因為聖人是先知先覺的,「古之大化者,乃與無形俱生」,不僅找到了有力的依據,重要性也就不言自明了。反覆之術,互相依存,互相聯繫,互相補充,對立統一。文章第二段具體論述以反求復的途徑。「言有不合者,反而求之,其應必出。」反術的運用,是在對方與我的言辭不相合時,以求得對方的外在表現,即「應」。通過事物的相似性原理,採用擬造事物或事情的形象和原理,用比擬性的語言去探求對方的實情,像撒開一張大網,釣得實際的情況,用釣語達到合事的目的。當對方不言語無法比較時,用擬構事理形象的方法,結合開術來打動他,達到控制對方的目的。反覆之術結合象比手法的運用,可以「萬事不失其辭」,並重申「聖人所誘愚智,事皆不疑」。如果說,反覆是遊說技巧的理論,象比就是具體的操作手法,它化用了《易經》的取象法和《詩經》中的「比」的手法。《易經》中的取象原理,是用符號比擬事物的形態,從而恰當地象徵事物。《詩經》中的「比」是寫作手法。而文中的象、比則是通過語言的符號特徵來獲取信息,真可以說是術中之術,術中有術。第三段首先強調聽言要得情,得情是根基,而變用的手法可以像鬼神那樣神秘莫測。反觀對方的具體手段,核心是欲擒故縱,即:「欲聞其聲反默,欲張反瞼,欲高反下,欲取反與。」欲擒故縱是古代兵家常用的戰術,其精神來自《老子》。《老子》第三十六章里說:「將欲歙之,必固張之;將欲弱之,必固強之;將欲廢之,必固興之;將欲奪之,必固與之。」以得情為基礎,以反為綱,以變象比為目,以反求復,達到「同聲相呼,實理同歸」。第四段強調知人必先知己,「己不先定,牧人不正」。「己審先定以牧人,策而無形容」。文章連用四個比喻句說明自知的重要作用:「其相知也,若比目之魚;其見形也,若光之與影也。其察言也不失,若磁石之取針,(如)舌之取燔骨。」自知是知人的先決條件,是對立統一的兩個方面,因此文章又用陰與陽、圓與方的關係深化其意義,人與人的關係,像陰與陽那樣相輔相成,像圓與方一樣相互顯現。圓方之論在《本經陰符七篇》中「轉圓法猛獸」中有更深刻周到的論述。圓方作為處事之道,圓是指謀事或計謀周密詳備,方是指行事方正合矩。「未見形圓以道之,既形方以事之」,是指當對方的內情未顯現時,用周密詳備的計划去誘導他,以便了解實情,互相溝通語言和思想;一旦明白實情,就可以按方的標準去要求對方,使他合乎事理,達到自己的原定目的。本篇所論的遊說技巧是基於對客觀事物的辯證法認識,可以廣泛應用於政治、軍事、外交諸多領域。像「投石問路」、「欲擒故縱」、「拋磚引玉」等成語已化為盡人皆知的常識。歷史上有名的「赤壁之戰」,諸葛亮說服周瑜抗曹,就成功地運用了反應術。當時東吳孫權在曹操親率大軍攻打江南時,是戰是和舉棋未定。諸葛亮並不了解周瑜的為人與個性,與魯肅一同去見周瑜。魯肅報告完軍情之後,周瑜以應該向曹軍投降來試探諸葛亮。諸葛亮以「反以難之」的策略激怒主戰派的魯肅,說他竟然不了解天下大勢,趁勢說吳國不受損失的投降方案是把大喬二喬兩名美女送給曹操,以激怒周瑜,由猶豫不定到力主抗曹,既達到了抗擊曹操的目的,又實現了保全自己力量的初衷。內揵第三【原文】1.君臣上下之事,有遠而親,近而疏,就之不用①,去之反求。日進前而不御②,遙聞聲而相思。事皆有內捷,素結本始③。或結以道德,或結以黨友,或結以財貨,或結以采色④。用其意,欲入則入,欲出則出,欲親則親,欲疏則疏,欲就則就,欲去則去,欲求則求,欲思則思。若蚨母之從其子也⑤,出無間,入無朕⑥,獨往獨來,莫之能止。【注釋】①就:靠近,接近。 ② 御:原指駕車,泛指使用。 ③ 揵:通「楗」,本指關門的木閂,此文中指交結。 素:平時,向來。 本始:開端,開始。 ④ 采色:指美女。 ⑤ 蚨(1i6)母:又名蝗蛸(di6 dang),即土蜘蛛,在土中築巢布絲,上有圓蓋,可以開閉,捕蟲為食,巢中養子,有蓋保護。 ⑥ 朕:縫隙。【譯文】1.君臣上下之間的關係,有的相距遠反而親密,有的相距近卻反而疏遠。投靠上門的不被使用,離開以後卻又找尋。每天在身邊轉的不被使用,相距很遠僅聞其名的卻思慕他能到來。這都是因為有內在的關係,早已結下交情。結交的方式多種多樣:或者以道德相交,或者以黨與相交,或者以財物相交,或者以美色相交。君上採用臣下的意圖,要進就能進,要退就能退;要讓他親近就能親近,要讓他疏遠就能疏遠;要投靠就可以投靠,要遠離就可以遠離;要讓他聘請就可以得到聘請;要讓他思念就可以得到思念。就像蛺母撫養幼子,出入不留縫隙,自由出入,無法阻止。【原文】 .2.內者進說辭,捷者捷所謀也。故遠而親者,有陰德也①;近而疏者,志不合也;就而不用者,策不得也②;去而反求者,事中來也③;日進前而不御者,施不合也;遙聞聲而相思者,合於謀待決事也。故曰:不見其類而為之者見逆④,不得其情而說之者見非⑤。得其情,乃制其術⑥。此用可出可入,可捷可開。【注釋】①陰德:暗中施行未顯露出的恩德。 ② 得:指適用。③ 中(z№ng):合。 ④ 類:相同。 為:秦恩復校本作「說」。 見逆:被抵觸,指不被採用。 ⑤ 情:心意。 見非:遭到非也、議,指被否定。 ⑥ 得:秦恩復校:「得,上一本有『必,字。」 術:手段,方法。【譯文】2.所謂「內」,就是臣下向君上進獻說辭;所謂「揵」,就是臣下向君上呈獻計謀。所以相距遠卻很親密的,是由於暗地裡積下了德行;相距近卻很疏遠的,是因為志向不合;前來投靠不被任用的,是由於獻的計策得不到贊同;離開後反而要聘請的,是因為謀略後來得到了印證;每天在君上身邊轉的得不到使用,是由於措施不恰當;相距很遠僅聞其名卻思慕他能到來的,是由於計謀相合等待他來具體執行。所以說,情況不清楚事情不相合卻要去做,必然會遭到拒絕;沒有掌握實情卻要去說,必然會遭到反對。把握了對方的意圖,就能駕馭對方使用內揵術,出入進退開合自如。【原文】3.故聖人立事①,以此先知而捷萬物②。由夫道德、仁義、禮樂、計謀,先取《詩》、《書》,混說損益③,議論去就。欲合者,用內;欲去者,用外④。外內者必明道數⑤,揣策來事⑥,見疑決之。策無失計,立功建德。治民入產業⑦,日捷而內合;上暗不治,下亂不寤,捷而反之⑧。內自得,而外不留,說而飛之⑨。若命自來,己迎而御之。若欲去之,因危與之。環轉因化,莫知所為,退為大儀⑩。【注釋】① 立事:立身處事,建立事業。 ② 揵:此處指把握。③《詩》、《書》:即《詩經》、《尚書》,古代儒家的兩部經典。損益:減少增加。 ④ 內外:陶注云:「內謂情內,外謂情外。得情自合,失情自去,此蓋理之常也。」 ⑤ 道:指規律。 數:指方法。⑥ 揣策:推測計算。 ⑦ 民:秦恩復校本作「名」。 產業:生產作業。 ⑧ 反:指不合。 ⑨ 飛:讚揚。參見《飛箝篇》。⑩ 大儀:大法,大原則。【譯文】3.因此聖人立身處世建功立業,由此預先了解事物的真相從而把握萬事萬物。從道德、仁義、禮樂、計謀出發,先研究《詩》、《書》,驗證自己的學說,然後加以減損增益,討論用與不用。想要相合,從內情入手;想要分離,不用內情。無論哪種方法,都要深明道術,揣測未來,決斷疑難,做到決策不失誤,才能創建功業樹立德行,治理百姓產業,這叫做計謀與內情相合。君上昏暗不行善政,臣下反叛不明事理,這叫做計謀與內情不合。君上自作聰明,排斥賢人之說,應該製造聲譽,使他自動轉變。如果有詔書徵召,應該迎接並接受任用。如果想要離去,趁著危亂行事。要像圓環旋轉那樣靈活,順應變化,令人不知所做所為,抽身而退,這是最好的辦法。【評析】陶弘景在本篇篇題下注云:「揵者,持之令固也。言上下之交,必內情相得,然後結固而不離。」按陶注,內指內情,犍指結固。文中指出:「內者,進說辭;揵者,犍所謀也。」內捷實際是指大臣向君主、下級向上級進獻說辭謀略,結交君上,以求寵取信,這是遊說者必須重視的一個重要問題。而遊說的對象要麼是國君,要麼是比自己地位高的人,要想遊說的言辭和計謀被採納,必須採用內揵之術。本章第一段首先列舉君臣上下之間關係存在的三種情況:一是遠而親,近而疏。君與臣或上級與下級之間相處較遠,關係本應疏遠,卻實際上很親密;相處較近的,關係本應親近,實際上卻很疏遠。二是就之不用,去之反求。臣下積極主動去投靠君上,為君上效勞的,反而得不到任用;而離去之後,卻反而想去找來重用。三是「日進前而不御,遙聞聲而相思」。君上對每天在眼前聽候差遣的人不加重用,卻對只聞其名而不知其人的人思慕不已,希望能得到他重用他。這是君臣上下之間的關係似乎違反常理卻實際存在的現象,其存在的原因是由於結交的關係程度不同,時間有長短之分,即「事皆有內揵,素結本始」。陶弘景在注中對這種原因作了進一步說明:「道合則『遠而親』,情乖則『近而疏』;非其意則『就之』而 『不用』,順其事則『去之』而『反求』;分違則『日進前而不御』,理契則『遙聞聲而相思』。」歸根結底,志同道合、順事合理關係就親而重用,道背情乖、意逆理違關係就疏遠而不用。由此可見,理順君臣上下之間的關係,臣下求寵取信於君上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而內揵之術,恰恰是解決好這個問題的鑰匙,用進言獻計的方式交結君上,使上下之交內情相得,彼此結成堅固不可分的關係。接下來闡述了實施內揵之術的具體方法,要根據不同的對象,不同的情況,採用不同的方式。有的可以用道德相交結,有的可以用黨友相交結,有的可以用財物相交結,有的可以用珍玩美色相交結。無論用何種方式,都要順應對方的意願,即所謂「用其意」,俗語中所說的順摸老虎毛。運用得當,可以達到「欲入則人,欲出則出,欲親則親,欲疏則疏,欲就則就,欲去則去,欲求則求,欲思則思」進退自如、隨心所欲的理想境界,使君上像蚨母離不開幼子那樣離不開自己,而沒有空子讓對方可鑽,獨往獨來,無人能阻止。在縱橫家看來,遊說之士與遊說的君上不存在儒家所主張的君仁臣忠的依附關係,而是用之則就,不用則去的獨立生存意識,因此,能隨心所欲、獨往獨來才是內揵的最高目的和最佳效用。第二段在點明內揵的具體內容「內者進說辭,捷者犍所謀也」之後,進一步闡述了第一段所列的君臣上下之間三種現象產生的原因。遠而親是因為有暗中施予的德行,近而疏則是由於志向不合;就而不用是因為謀策得不到讚許,去而反求則是由於猜中了將來;日進前而不御是因為提出的措施不適用,遙聞聲而相思則是由於計謀相合只等待去實行。並進一步總結原因,見逆是由於沒有找到共同點卻要去說去做,見非是由於沒有摸透對方的實情。像前面「捭闔」、「反應」兩篇所強調的,得情是運用、操縱各種手段的基礎。把握好這個根本,才能「可出可人,可犍可開」。最後一段以古代聖人揵而內合橫向論述內揵與其他方略配合使用,一是內、外的使用:「欲合者,用內;欲去者,用外。」二是配合「反」術使用:「上暗不治,下亂不寤,犍而反之。」國君昏暗糊塗,政治敗壞,臣下混亂執迷不寤,採取揵而反之的方式,即結交君主幫助恢復治理混亂的局面。三是配合「飛」術使用:「內自得,而外不留,說而飛之。」即當對方內心自以為是,而外表沒有任何錶現予以挽留,就採用褒揚、激勵的言辭稱頌對方,傳播其聲譽,以討取歡心。「飛」術在《飛箝篇》有更具體的論述。聖人犍而內合,除了內、外的使用外,還包括「揣策來事,見疑決之」,即揣、決二種方略。此外還有一些具體的方法,如「若命自來,己迎而御之」,是指當君主有好感,親自下令召喚自己時,要積極、主動地迎接任命,迎合他的心意去辦事。又如「若欲去之,因危與之」,是指自己想要離開時,趁危亂時刻把職權交還給君上,以保全自身。無論使用哪種招術或方法,都要順應時事的變化,像轉動圓圈一樣旋轉不定,讓人摸不著底細,不知道怎麼做的,即「環轉因化,莫知所為」;並以全身而退作為根本法則,這就是「退為大儀」的含義。由於內揵之術的對象是君上,這就使進言獻謀的難度比一般的遊說大得多。韓非子曾寫過《說難》一文,詳細列舉了進說辭的困難和危險,也總結了進說的許多技巧。如果進說者不是有意泄漏機密,而是無意識地說中了君主的心中隱密,那麼就會有危險;如果明白無誤地指出了君主的過失,並加以批評議論,那麼就會有危險;如果計謀不能實行並且失敗,那麼就會遭到君主的懷疑而有危險;如果猜中並說出君主獨到的計謀,那麼就會有危險;如果君主表面做的是這件事,而想的是另一件事,指出他想的事,那麼就會有危險;如果在君主面前議論大臣,會被懷疑你是在挑撥離間,或者隨便議論其他小人物,會被認為在玩弄權術,那麼就會有危險;如果議論君主所喜歡的人,會被認為是想藉助他們的權勢,議論君主所憎惡的人,會被認為你在試探他的虛實,那麼就會有危險;如果說得太少,會被認為是沒有知識;說得太多,又會被認為是在賣弄;如果順著君主的思路陳述問題,會被認為是膽小怕事不敢直敘己見;如果面面俱到,說話無限制,又會被認為是傲慢沒有教養。總之,困難多多,危險重重。關於遊說的技巧,可以歸納為「揵而內合」、「揵而反之」、「揵而飛之」等方法。如果想進獻保護君主私利的言辭,用正當理由指出來,並加以暗示;如果君主誇耀自己的力量,就不要指出這是難以辦到的;君主顯示自己的勇敢,就不要拿他的強勁對手來激怒他;君主自以為計謀高明,就不要指出以前的過失使他難堪;這些都是揵而內合的方法。如果君主有崇高的願望,但事實無法實現,指出不可行之處,讚揚他不去做的好處;君主想誇耀自己的才能,舉出相關的事例,多加稱讚,使他自己得到啟發,並假裝不知他是得到自己的啟示;這些是揵而反之的方法。如果君主有個人慾望,即使不一定合乎國家利益,指明這是合乎國家利益的,並鼓勵他去做;君主不能抑制自己卑劣的想法,把它粉飾成美好的東西,暗示他朝美好的方向去實現;稱讚與君主有同樣品行的人,不露阿諛奉承的痕迹;這些都是說而飛之的方法。由此可見,內捷的關鍵是透徹了解對方的心理,只有「得其情」,才能「制其術」。P26抵巇第四【原文】1.物有自然,事有合離①。有近而不可見②,(有)遠而可知。近而不可見者,不察其辭也;遠而可知者,反往以驗來也③。【注釋】①自然:天然,非人力所為。 合離:聚合與分離。 ② 見:同「現」。 ③ 反往:反觀過去。【譯文】1.萬物都有自然規律,事情都有分離和聚合。有的近在眼前卻無法了解,有的遠在天邊卻能知悉。很近不能了解,是因為沒有考察對方的言辭;很遠卻能知悉,是因為能返觀古代驗證未來。【原文】2.巇者①,罅也②。罅者,澗也③,澗者成大隙也。巇始有朕④,可抵而塞,可抵而卻,可抵而息,可抵而匿⑤,可抵而得;此謂抵巇之理也。【注釋】① 巇(xi):縫隙。 ② 罅(xia):縫隙。比巇的程度較深。③ 澗:山溝。 ④ 朕:縫隙。 ⑤ 匿:消失。【譯文】2.所謂「巇」,就是小裂痕,漸漸變成裂縫,再變成大裂縫。剛有裂痕,可以堵塞以消除;裂痕來自外界,可以抵擋,避免侵入;裂痕來自下面,可以杜絕,防止發展;裂痕剛剛產生,可以堵塞,使它銷聲匿跡;裂痕已大,無法堵塞,只有徹底摧毀,棄舊從新。這就是堵塞裂縫的原則。【原文】3.事之危也,聖人知之,獨保其用。因化說事①,通達計謀,以識細微。經起秋毫之末②,揮之於太山之本③。其施外,兆萌牙櫱之謀④,皆由抵巇。抵峨隙,為道術。【注釋】①因化:順應變化。 ② 經:開始。 秋毫之末:秋毫,鳥獸秋天生的細毛。形容細微。 ③ 太山:即泰山。 本:根基。 ④ 兆萌:微小的徵兆。 牙:通「芽」。牙櫱(ni色),是樹木砍伐後新生的枝芽,比喻微小的變化。【譯文】3.危險的徵兆剛剛顯現,聖人已經明察,從而妥善處理,保全它的用途。根據變化,陳述事理,識別細微的變化,運用計謀,採取措施,防微杜漸。事物變化,開始像秋毫之末那樣微小,逐漸發展就會像泰山的根基那樣宏大。施用小小的計謀治理天下,都是因為把握了抵域的原理,因此抵巇成為一種法則和技巧。【原文】4.天下分錯①,上無明主,公侯無道德,則小人讒賊②,賢人不用,聖人竄匿③,貪利詐偽者作④,君臣相惑⑤,土崩瓦解,而相伐射⑥,父子離散,乖亂反目,是謂「萌牙巇罅』』。聖人見萌牙峨罅,則抵之以法。世可以治則抵而塞之,不可治則抵而得之⑦;或抵如此,或抵如彼,或抵反之,或抵覆之⑧。五帝之政,抵而塞之,三王之事⑨,抵而得之。諸侯相抵,不可勝數。當此之時,能抵為右⑩。【注釋】① 分錯:紛錯。指混亂、分裂。 ② 讒賊:用惡言挑撥離間,陷害忠良。《荀子·修身》:「傷良曰讒,害良曰賊。」 ③ 竄匿:隱藏避世。二字同義。 ④ 作:興起。 ⑤ 惑:欺矇。 ⑥ 伐射:指攻打、殘殺。 ⑦ 得:取得。指建立新的王朝取而代之。 ⑧ 反:指恢復。 覆:指顛覆、推翻。 ⑨ 五帝:上古的五個帝王,說法不一,一說指伏羲、神農、黃帝、堯、舜;一說指黃帝、顓頊、嚳、堯、舜;一說指少嗥、顓頊、嚳、堯、舜。 三王:夏、商、周三代的帝王,即禹、湯、文王。 ⑩ 右:上。【譯文】4.天下紛亂,朝中沒有明主,大臣喪失道德,小人阿諛奉迎,賢人不被重用,聖人隱伏山林。貪圖利益、欺詐之徒紛紛出現,君臣互相蒙蔽欺騙,國土四分五裂,互相侵略攻伐。家庭沒有倫理,父子反目為仇,這就是國家的裂縫。聖人碰到這種情況,用法令加以治理。只要有救,就儘力挽救;無可救藥,就順天應人,棄舊圖新。要麼順勢救治,要麼毀舊建新。五帝之世,可以說是順勢救治;三王之際,可以說是毀舊建新。諸侯互相攻奪,都想毀舊建新,數也數不清。此時此際,善於運用抵巇,才是上策。【原文】5.自天地之合離、終始,必有巇隙,不可不察也。察之以捭闔,能用此道,聖人也。聖人者,天地之使也①。世無可抵,則深隱而待時;時有可抵,則為之謀。可以上合,可以檢下②。能因能循,為天地守神③。【注釋】①使:使者。此指代天行事的人。 ② 檢:檢查,監督。③ 因:依隨。 守神:守護神明。【譯文】5.自從天地有離合有始終,就一定有裂痕縫隙,不能不慎重審察。要用開合之理加以審察,能用這種方法的,就是聖人,聖人是天地自然的使者。世道沒有縫隙需要堵塞,就深居隱伏,等待時機;需要堵塞,就出謀劃策。或者順勢救治,或者毀舊建新。能夠遵循運用抵城的原則,成為天地自然的守護神。【評析】「抵巇」,從字面上講是彌補縫隙,本篇所論,是一種政治權謀,是處理社會和國家的動亂與危機的制勝韜略。世間任何事物都是變化的,將要發生變化時,都會有徵兆,猶如器皿在破敗之前總要出現裂痕,由小裂痕逐漸發展成大裂縫,直至徹底破裂。當國家出現動亂與危機時,就得及時挽救,否則會導致崩潰。如何挽救危機,是本文「抵巇」的中心論題。文章從自然規律人手,「物有自然,事有合離。」事物的合離是自然規律,但人們對自然規律的認識總是因為被現實生活表象的干涉而產生錯覺,以致模糊不清。有的近在眼前,卻熟視無睹,以致形成大的裂縫,這是由於沒有詳細考察言辭。如果遙遠的事情事先能預知,是因為反觀古代而驗知未來的緣故。這兩種截然相反的情況,關鍵在於是否認識事物合離規律,認識事物產生的縫隙,預知變化的徵兆,是本文立論的基點。第二段進而論述縫隙的變化發展過程,從而說明彌補縫隙的方法。縫隙總是由小裂痕發展為縫隙,由小縫隙發展成大裂縫。因此要挽救事物危敗,就必須在小裂痕時加以補救。「千里之堤,潰於蟻穴」;「小洞不補,大洞吃苦」;這些俗語都很明白地說明抵巇的重要性。根據具體情況,不同事情的縫隙可以採取不同的補救措施,即「嵫始有朕,可抵而塞,可抵而卻,可抵而息,可抵而匿,可抵而得。」陶弘景註解說:「自中成者,可抵而塞;自外來者,可抵而卻;自下生者,可抵而息;其萌微者,可抵而匿;都不可治者,可抵而得。」這是說,裂縫從內部產生,可以採用堵塞的方法;裂縫由於外部原因產生,可以採取排除的方法;裂縫從下面產生,可以採取平息的方法;裂縫剛剛產生時,可以採取消滅的方法,使它不見痕迹;如果裂縫已經很大,無法彌補,就只好取而代之。這些都是抵巇的原理。第三段論述聖人之所以聖明,就在於能透徹地了解事物發生的危險苗頭,深知秋毫之末的危險徵兆能發展成泰山根基那樣大的禍患,因此能在苗頭剛剛發生時就採取措施,這是因為明白抵巇的原理,並把它發展成處理世事的法則、方法。第四段重點論述了「抵而塞之」和「抵而得之」兩種方法。這是抵巇的「兩極」,因為事物出現敗壞的徵兆,有的可以補救,可以採用「塞」的方法,而有的無法補救,只能採用取代的方法。當國家社會出現萌芽巇隙時,可以採用這兩種方法。文中說到:「天下分錯,上無明主,公侯無道德,則小人讒賊,賢人不用,聖人竄匿,貪利詐偽者作,君臣相惑,土崩瓦解而相伐射,父子離散,乖亂反目,是謂萌牙巇隙。」即天下四分五裂,混亂不堪,國家沒有明主賢君,臣下道德淪喪,小人讒害忠良,賢人不得任用,聖人隱姓埋名,貪財好利奸詐虛偽之徒四處橫行,君臣上下互相欺騙蒙蔽,國家土崩瓦解互相攻伐,家庭父子分離,人與人反目成仇,這種種現象就是政治混亂的萌芽,國家將要覆滅的裂痕。面對這種亂世,聖人想辦法加以救治,如果還可救藥,就加以補救,使之恢復生機;如果不可救藥,就想辦法推翻它,棄舊從新。即文中所說「聖人見萌芽喊罅,則抵之以法。世可治則抵而塞之,不可治則抵而得之;或抵如此,或抵如彼;或抵反之,或抵覆之。」陶弘景注釋說:「『如此』謂『抵而塞之』,『如彼』謂『抵而得之』,『反之』謂助之為理,『覆之』謂因取其國。」接下來引歷史事實作為例證:「五帝之政,抵而塞之;三王之事,抵而得之。」五帝時代,社會危機不算嚴重,因而可以挽救和治理;而三王時代,夏朝危機深重,國君桀昏庸無道,無法救治,所以商湯推翻了夏桀,建立商朝,取代夏朝;後來到商朝的紂王,政局混亂,紂王昏憒,已無可救藥,周武王起兵攻伐,取代商紂王,建立周朝。這就是有名的「湯、武革命,順乎天而應乎人」。從歷史轉向現實,「諸侯相抵,不可勝數」,諸侯各自為政,抵巇手段多不勝數,因此「當此之時,能抵為右」。點明善用抵嵫之術在當今現實中非常迫切。最後一段,「自天地之合離、終始,必有喊隙,不可不察也」,照應開頭第一段「物有自然,事有合離」。「察之以捭闔」,又與《捭闔篇》巧妙地關聯。能用捭闔之術考察認識天地自然離合的規律,並運用抵巇之術去對付處理的人是聖人。聖人是天地自然的使者,當世道太平時,隱身於世,等待亂世的危機;當世道有危機出現時,就出謀劃策,進行救治;對上配合幫助國君,對下檢束百姓,根據具體情況,順應自然規律,使用抵城之術,成為天地自然及人事社會的守護神。抵巇術的成功運用,關鍵在於順應事物發展的規律。任何事物的產生、興盛、衰亡都有規律,抓住了規律,就可以成功地運用或堵塞或取代的抵巇術了。推廣使用抵巇術,在於尋找攻擊對方的弱點,兵家稱為「避實擊虛」。歷史上有名的「楚漢相爭」,弱小的劉邦終於戰勝了強大十多倍的叱吒風雲的項羽,就因為劉邦抓住了項羽疑心重、不肯放權、容不得急言直諫的忠臣、有婦人之仁等弱點,讓謀臣陳平用幾萬斤黃金離間了項羽與范增、鍾離昧、龍且、周殷等幾個忠臣的關係,使項羽成了孤家寡人,以致垓下之戰遭敗,只好自刎烏江。兵法所講的「攻心為上」,就是運用抵巇術的經驗總結。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
※鬼谷子:人生何所欲,但求平常心
※鬼谷子〈兩頭鉗〉全本
※鬼谷子前定數、分定數60--63
※轉帖:鬼谷子神奇相法全書
※鬼谷子智慧:估量己之長短,再度他人優劣
TAG:鬼谷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