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圖、洛書、太極圖、八卦圖、萬字元圖,圖圖相通 洛書九宮圖
近年來,中國新石器時代幾處遺址,……都發現繪有、刻有或印有「卍」符號紋樣之後,有人推測它起源於中國,由中國傳播到了外域。其理由是:早在6000-7000年以前,甘、青地區的先民們製做的陶器上已有「卐」符號,廣東、內蒙等地新石器時代遺址中也發現類似符號,所以「卐」符號來自本土。「卐」是「巫」字的變體,三千年前甲骨文中的「巫」字,因為「巫「最早是太陽的信使,所以「巫」字的甲骨文也與「卐」字相近;在我國各地發現的岩畫中,如內蒙陰山岩畫、雲南滄源岩畫、廣西花山岩畫、連雲港將軍崖岩畫、四川珙縣岩畫等,都畫有太陽神或象徵太陽神的畫像。太陽神一般頭部作圓形,光芒四射,或人物執太陽,或畫圓日形,圓形中畫有「卐」符號。不僅在西北的甘、青陶器圖案中發現「卐」符號,而且在中原腹地的新石器遺址中也出現了「卐」符號,還常見於商周甲骨文和青銅銘紋中。這些事實說明「卐」字的崇拜早在佛法傳入前就已存在了。
卍實際是帶有曲臂的「十」字。
河圖是「十」字形結構,十字的4個端點分別的水(6-1)、火(2-7)、木(3-8)、金(4-9)四個板塊。河圖的金(4-9)火(2-7)易位而成洛書(九宮圖),又使陽居四正而陰居四隅(wWW.nIUbb.nET).
可見,,河圖、洛書都是萬字元結構,如同圖中的「十」字紋樣所示。九宮圖的五個奇數構成1個陽「十」字,四隅的偶數是陽「十」字的四個曲臂。帶有曲臂的「十」字,就是萬字元。因此,九宮圖也是1種萬字元。
九宮圖和萬字元這兩幅圖相似,都有三條橫線和三條豎線。九宮圖既是帶有陰符(4、2、8、6)的陽「十」字,又是帶有陽符(3、9、1、7)的陰「十」字。也是2個萬字元的重疊。
太極圖中的Z形曲線兩邊是黑白陰陽魚,Z形曲線實際上是相對於黑白魚眼的兩條曲線的重疊,黑魚白魚交叉,意味兩條Z形曲線的交叉。所以太極圖與萬字元是相通的。由於太極圖陰陽分明,所以比萬字元倍受青睞。太極圖、河圖、洛書、八卦圖雖然陰陽兩性的符號不同,但陰陽兩性卻一目了然、。萬字元也是陰陽合一的產物。老子說,「萬物負陰而抱陽」,萬字元也應該是有陰又有陽的。萬字元是2個Z相交的合二而一,其中1個Z是陽性,另1個Z是陰性。2個Z的筆畫粗細不一,就是為了區別它們的屬性。
卍
九宮圖中的5也是陰陽合一,但從圖形本身看不出來,若從數字的關係方面可以知道它(5既是負數(-5),又是正數(+5)。對於大於5的數,它是負數;大於小於5的數,它是正數(+5)。例如,5對於9,就是負數,兩者之和是4(9-5=4),即東南宮的4;5對於4,則是正數(+5),兩者之和是9(4+5=9),即南宮的9.同理,九宮圖的2+5=7(西南宮);3+5=8(東北宮);1+5=6(西北宮);8-5=3(東宮);6-5=1(北宮);7-5=2(西南宮)。
九宮圖的5,對於大於5的數(6、7、8、9)就是負數(損之),對於小於5的數(1、2、3、4)則是正數(益之),體現了老子說的「天之道,損有餘而益不足」。九宮圖是洛書的數字圖,外圍的數字突出表現陰陽交變,中央的5也是正負交變的。河圖側重的是陰陽相生,洛書側重的是陰陽相剋。
萬字元的圖形大都顯現不出其中的陰陽兩性,因而在以陰陽二元論說為精髓的中國傳統文化中,不如太極圖、八卦圖、河圖、洛書九宮圖那樣博得人們的青睞。
延伸閱讀:洛書九宮圖 突出表現 中國傳統文化 字元 好文章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