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經歷過的春節期間最有儀式感的事情是什麼?
儀式感是個非常重要的東西,
因為它使今時不同於往日。
有人說,現代人的年味兒越來越淡了,
有人說,城市人的年味兒不如農村,
......
今天我們來聊聊你經歷過的
春節期間最有儀式感的事情~
壹 | @ 知乎作者:羋十四
我幼年在外婆家長大,外婆家在紹興屬下一個不知名的小縣城。
那時候,一進入農曆十二月,我就能在空氣里嗅到過年的味道。南方的冬天雖然很冷,日頭卻很大,中午的時候,搬一條藤椅坐在院子里,護院的大黃狗懶懶地趴在邊上,回憶起這場景都能感受到陽光的溫暖。後來去了北京,我才發現,太陽到了北方的冬日,竟然可以如此慘淡。這時候外婆便從閣樓里走出來,手裡抱著我的小棉被,走到院子里搭好的竹竿架子邊。我問她:「阿婆,為什麼把我被子拿出來?」
「要過年了,先從你的房間開始整,洗得乾乾淨淨的,讓你睡得舒服。」「要過年了。」記憶中總是外婆先開始說這句話,拉開了過年的帷幕。那時外婆還沒有白頭髮,系著圍裙,彎腰從低矮的木樓梯走下來,抬腳跨過門檻,裂開嘴沖我笑。我從藤椅上跳下來,撲到她懷裡:「那我來幫你。」她一邊說著「你就坐那曬太陽,別來添亂」,另一邊,臉上的喜悅比南方冬天的太陽還暖。接下來的日子就順理成章進入到過年的節奏里。碗筷、櫥櫃、桌椅、沙發、衣櫃等邊邊角角都要徹底清掃一遍,連窗花都要拆了重新紮,因為外婆是個虔誠的基督徒,所以家裡對祭祀之類的活動都無需花費心思,注意力便全部放在了吃和玩上。她會做各色的糕點,還會在糕點的兩面用食用色素描畫出很好看的圖形,有時是一個變化了的福字,有時乾脆是她自創的吉祥如意的圖案。這些糕點主要用來春節待客。到了除夕的那一天,院子中央升起三隻大爐子,一個爐子用來做蒸菜,一個爐子用來炒菜,另一個爐子用來做油炸食品。這種油炸食品,當然不是如今司空見慣的雞腿雞翅洋蔥圈,而是自家自製的年貨系列。江南一帶最流行的是春卷,大多是大拇指一般長的薄面卷著細剁的豬肉,滾入油鍋,剛炸好的春卷酥嫩香脆,誘人犯罪,年夜飯之前,就會被我偷吃了一半。外公會帶我出去聽戲文。越劇的戲檯子搭在鎮子唯一的廣場上,演一些諸如《五女拜壽》、《王老虎搶親》之類討喜的曲目,其實我最喜歡的是拉著外公去後台,看著幕後拉胡琴打板子的老爺爺們,咿咿呀呀咚咚鏘鏘,能盯著看上半天。
等到了春節過完年,還有高腳隊遊街,所謂的街是鎮子上唯一的那條主路,鎮子人家坐落在街兩旁和曲曲折折延伸出去的弄堂里。開頭的是福祿壽三星、財神爺之類的神仙,中間有後來申請到非遺的民間敲打隊,樂器從二胡嗩吶到通鑼鼓不等,走在最後面的是鎮子里的舞獅隊。對於一個小孩子來說,她的目光,當然是放在顏色最鮮艷、表演最誇張、聲勢最盛大的舞獅隊身上。他們邊走邊停,停下來表演幾個翻轉騰躍,又接著往前竄。我跟外公說「獅子、獅子」,外公便會意地抱起我跟著它們走。那條路其實很短,但走高腳的隊伍很長,從鎮子的一頭,走到另一頭,一走便是大半天。我喜歡這份熱鬧,從來都是跟完了全程才肯作罷。等到外公牽著我跨進院子里,便迎來外婆的嘮叨:「怎麼那麼遲才回來,飯都冷了,下次早點回來呢。」那時候,誰能想到,後來幾乎不曾回去了。沒過幾年,我跟著爸媽到了城裡。過年不再叫過年,叫寒假。寒假的心情晴雨表,是當學期的成績單。寒假最快樂的時刻,是完成寒假作業的那一剎那。而過年,彷彿成了一件微不足道的事。象徵性地吃個年夜飯,然後象徵性地陪弟妹們放個煙霧彈,再象徵性地收個紅包,象徵性地就把年過去了。一晃就塊到了大學畢業,外婆從12月底就不停打電話給我,問我什麼時候回老家,我說我在北京還有很多事要忙呢。
外婆拿著電話,就說了一句「要過年了,早點回來」。放下電話,我就訂了票。其實中間這幾年,外婆摔了腿,行動不便;外公永遠地離開了我。年味越來越淡,心裡總不是滋味。外婆一個人張羅里外,而我回去吃個晚飯,就回了城裡。她送我離開,身影在鄉下的煙花里明明暗暗,而我有意無意地忽略了那份落寞。在外婆心裡,過年是最重要的一件大事。但我到那一刻才猛然發現,她最看重的,其實不僅僅是過年,而是過年的時候一家人坐在一起,團團圓圓。可是,她陪我長大,我卻沒有機會陪她老去。我那時就在心裡打定主意,今年一定要陪她過一個像記憶中一樣隆重的新年。小年的時候,我提前回了外婆家,替她打掃房間和院子;昨天找舅公寫了春聯貼在楹聯上;今天又把倉庫里摺疊的燈籠翻出來,打算自己接了燈泡掛在門口——這些都是以前外公幹的活,而外婆坐在旁邊描十字綉。儀式感的來源,倒並不一定是外在形式的隆重,猶記得幼時看舞獅曾看花了眼,聽戲文也雙手拍掌好不熱鬧,但如今想起印象最深的反倒是外婆抱著被子和我說「先從你的房間整起」。如今商家都在傳統民俗身上做文章,微信把紅包轉移到了手機上,支付寶和微博也跟著進來打紅包大戰,廣豐拉了舞獅隊伍和Uber聯合做了一鍵送舞獅新年表演,上海圖書館把元宵節的猜燈謎活動整合到了網頁上,這樣的活動自然會給人懷舊感和新鮮感。但當我整理著房間,看到外婆坐在院子里曬著太陽微笑地看著我,心裡突然湧現出的對新年來臨的雀躍,正如當年她站在閣樓下說那句「要過年了」時臉上綻放的喜悅。
這就是我最真誠的儀式感吧。長大之後,我就成了你。貳 | @ 百度用戶
小孩小孩你別饞,過了臘八就是年。
二十三,糖牙粘;二十四,寫福字;
二十五,掃塵土;二十六,煮牛肉;二十七,殺只雞;二十八,把面發;二十九,去打酒;三十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叄 | @微信用戶:月月
家裡還有三個老人,所以每次過年都還蠻熱鬧的,我還蠻期待。家裡的長輩開始忙活準備年貨的時候,就讓我感受到春節開始了。
有時候也會嫌棄長輩嘮叨,可是想想一年365天,也沒多久是在家裡陪家人的,就覺得可以接受了。
我們老家有傳統,正月十三全縣大遊行,所有的事業單位及學校會組織節目在街上表演。一般會持續一個上午。正月十五有龍燈在東南西北四條大街遊行,受到邀請的話,龍燈會還會去小區中表演。晚上八點開始,一整條河堤會放煙花,滿滿的人群都會匯聚在對岸看,很熱鬧。
肆 | @知乎用戶
我所在的農村地區,最重視的不是小年送灶王爺,不是貼春聯,不是看春晚守歲,也不是正月初一拜大年。而是正月初五迎財神。
初五的爆竹聲至少是除夕的五倍,五!倍!
坐標蘇中。
伍 | @知乎用戶:偏頭痛
貼春聯,把家裡所有門貼上春聯,大門還要貼門神。包餃子,雖然從小到大吃膩了但是年夜飯不能少的還是餃子。穿新衣,大年初一早日穿新衣,去給長輩拜年,當然,還有收壓歲錢。
陸 | @知乎用戶:有時天晴
坐標晉南。
我們那裡有個習慣叫烤旺火,寓意去除百病,新的一年紅紅火火,其實現在想來不太環保,但是挺有意思的。
大年初一早上五點多起床,祭完神之後,在門口點燃加了柏枝的乾草,火苗呼啦啦地躥起來,然後一家人圍著烤火。我小時候爺爺會把我舉起來從火上面掄過去,據說這樣可以長高。烤完繼續回家睡覺或者直接吃早飯,準備出去串 門了。
柒 | @知乎作者:aflycanfly
1.對待食物不得馬虎。
我的童年,在上海蘇州河邊的私房裡度過,那裡的弄堂,比起市中心的石庫門房子,更加粗野和樸實,鄰里之間用蘇北話互相招呼,主婦們在一起洗馬桶倒痰盂,總之,並不太體面。而每到過年,空氣都會開始不一樣。爺爺從立冬開始就要準備年貨,腌鹹肉最為重要,五花肉切成五指寬的長條,鹽和花椒都要在鐵鍋里炒過,然後均勻塗抹在豬肉上,如是三到四遍。塗抹好的豬肉放在瓦缸里,壓上石板,放上一周左右,等到肉出水,取出來晾曬,曬二十天,豬肉完全風乾,爺爺就用油紙把肉包裹起來,過年前兩周再拿出來,掛在窗戶口。而隨著過年臨近,家裡的大人們也越發忙碌起來,記憶里在家門口支起油鍋炸肉圓和小排骨,我們一溜小孩子則輪流排隊,拿著一個大鐵勺子做蛋餃,並總能在小年夜額外得到一盤炸得金黃香酥的豬油渣作為獎勵。而年夜飯上,我爸的素羹,小嬢嬢的走油蹄髈,大嬢嬢的炸春卷,以及最後一碗壓肚子的雞湯泡飯,都是年復一年都要嘗到的味道。大年初一一清早,奶奶會給每個人下一碗粉絲湯,裡面有鹹肉、熏魚、肉圓、小排骨、蛋餃,撒上一把切細的蔥蒜,覺得可以飽足一整年。十二歲的時候,老房子拆掉了,大家四散搬進新家,但我爸從沒放棄過對待年菜的認真,依舊把爺爺那一整套流程好好重複下來,雖然規模小了,但過年腌鹹肉、開油鍋,以及年初一吃粉絲湯,倒是從來沒有變過。等到我讀高中開始,每年過年前,爸爸總是帶著我打下手,從採買開始言傳身教。如今我結婚懷孕,也逐漸琢磨出小兩口家庭採買年貨,準備食單的方法。總之,認認真真地對待食物,沒錯的。2.盡量和喜歡的人相聚
老房子拆遷,一家四散,大約是我們這些上海80後生人普遍的記憶。我奶奶五個子女,分散在普陀、楊浦、閘北,但好在每到過年,大家總是相聚。我和表妹一起長大,感情最好,小時候到少有獨生子女的孤寂。後來她練帆板進了上海市隊,常年在外地訓練,每年只有過年才得回來,這時間就成了我們姐妹格外珍貴的相聚。大年夜,大家酒足飯飽,就會在家裡開起賭檯,三個骰子一個大碗,大小不忌,人人都能下注,我小姑夫喝多了唱起揚州小調,我爸總在後半場爆發贏走大家的錢,我還在很小的時候趴在賭桌上耍賴不許大姨夫拿走我的壓歲錢。總之一夜笑鬧,每年都有新疊加的歡快回憶。從小到大,在奶奶家一家人在一塊兒,永遠是最讓我放鬆以及有安全感的環境。待我孩子出生,過年有假日,我會帶著他,盡量和喜歡的人一起玩,置辦一套新衣,玩樂打鬧,各自隨意。至於那些討厭多嘴的遠方親戚,不走動不接待,樂得清閑。3.不如一起大掃除小時候過年之前,總要跟著奶奶和媽媽大掃除,把家裡里里外外上上下下,全都清理一遍。老舊的房子,總會煥然一新。我通常負責擦拭樓梯,以及整理自己的書櫃衣櫥寫字檯。而我媽則更為誇張,她是老師,寒暑假格外空閑,每年兩次,要照例更換房間里的傢具陳列擺設,有一年,她把床給拆了,全家像日本人一樣睡床板!還有一年下雪,我生了場大病,她把我的床移到落地窗邊,我一邊叼著體溫計,一遍看雪。後來搬到新房,獨門獨戶,我媽依舊喜歡折騰,過年前會帶著我大掃除,兩個人一起關在浴室里,一人一把小牙刷蘸了牙膏擦瓷磚縫兒,擦到白亮為止!這幾乎成了過年前的一種儀式,不丟掉許多垃圾,怎麼能算好好過年。過年,其實是一場關於家的教育,留在家族血脈里的那些習慣,會隨著新年的相聚代代延續下去。過年的儀式感,並不之來源於那7天假期的安排,而是父母長輩全家老小的共同努力。我的爺爺,哪怕被十多年的帕金森折磨到無法走動,依舊要關心,今年的鹹肉腌了嗎?距離過年還有三天,爺爺走了兩個禮拜,我爸那天列年夜飯菜單的時候眼角濕了,他以為我沒看見,速速拭了下,問我:你要吃芹菜墨魚還是鹹菜墨魚?
*版權聲明:以上內容整理自網路,版權屬於原作者。轉載請與原作者聯繫。
推薦閱讀:
※為什麼不常見到寺廟做例如賑濟、助學這些善事?
※密火:女人要為伴侶做好這6件事情!
※要想一個女人乖乖聽你的話,你必須要對她做一件事情?
※多圖:去西雅圖要做的幾件事情
※男人必須小心哪十八件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