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第一章 教源 第四節 大乘發展期

 

佛教真面目 第一章 教源 第四節 大乘發展期

 

《佛教真面目》

 

馮達庵大阿闍黎 著

 

第一章 教源

 

第四節 大乘發展期

 

  三乘一乘之分,以般若波羅蜜多為界線。超出界線之上方稱一乘;未及者雖發一乘大願,尚未入門也。釋尊自云:滅度後,以大乘般若波羅蜜多法門付囑文殊師利菩薩受持。見六波羅蜜多經此名實大乘;一乘教攝;與三乘中之權大乘異趣。小乘正法時期,權大乘尚未易行世;何況實大乘,故文殊菩薩雖受釋尊遺囑,住世弘化;亦曾結集大乘三藏為標準教典;見智度論末卷而機緣未至,唯留壽俟之。直至佛滅後四百五十年小乘正法末目將臨之時,有馬鳴菩薩應跡,發揚大乘真實教義;文殊乃入涅磐。(參觀《文殊師利般涅磐經》)

  佛滅後二百餘年,小乘大眾部隆盛之時,大天比丘始建立大乘法幟;即權大乘之提倡者。又二百年,第四次結集,已由菩薩羅漢共成之,或說各五百人;足覘大小乘有並駕齊驅之勢。從此可以提倡實大乘,於是馬嗚菩薩出現。

  馬鳴生於中印度,蒙富那奢尊者開示「離識見佛」之旨,悟入真如境界;後遂繼承一乘法印為禪宗十二祖。見付法傳觀察時機,應由大乘入道,不必拘於迦葉教系。為欲引眾生之發心,不可不建立大乘真正教理,爰有大乘起信論之作」仍以「離識」為主旨,與禪宗表裡相應;是為真如法門;亦稱性宗。

  羅什三藏譯馬鳴傳謂:是脅尊者禪宗十祖弟子。蓋初習外道,以世智辯聰擅名於時,莫敢與抗;遂起大我慢,目中無人;後被尊者折伏,出家為僧;由是博通眾經,明達內外,辯才無礙,四眾咸伏;中天竺王珍若國寶。厥後小月氏國索當賠款三分之一,遂北上弘化說法;不惟動人,兼感群馬悲鳴;故有馬鳴菩薩之號。若論禪宗繼承次序,則尊者再傳弟子也。起信論以少許文字賅攝性宗全部義理,誠絕作也。然多簡括之詞;非補充無以喻眾。左列三特點本其,意而貫通之。

 

  其一 緣起觀

 

  世界本虛妄不實。然而秩序如此嚴整,必有真實緣起之道焉。起信論推源於眾生心之波動。然眾生心又是何物?不可不定中觀察;結果知是末那譯曰意留滯於清凈法體也。經五度緣起,遂由眾生心開出虛妄世界遞以五相標之:

  (甲)無明業相

  眾生心非凡夫能知;亦非三乘能了。法身菩薩始有所覺:初則泯絕一切塵相而匯歸六根;繼則追溯六根來源而發見「阿賴耶」識;即眾生心之所寓也。此阿賴耶識,內與清凈本體相應;外與六塵境界相熏。然「末那」識若不停滯其間,惟感一道凈氣流行;不致緣起世界假相。惟其停滯,幻成妄念,掩蔽清凈本體;遂呈無明業相。此為「末那」第一步作用。

  (乙)能見相 無明業相雖眾生心動機所在,微細不可見也。依之活動,發為氣分,則為色法質素;原屬根性,亦不可識。末那復執持其間,幻成能見相。能見之者,帶迷「覺性」轉而為細識也。此為「末那」第二步作用。

  (丙)境界相

  眾生根性以同類氣分互相融合,則鍾成眾力共舉之境界。勢力濃厚,支持良久,本亦無跡;以末那從中提挈,乃幻成境界相。雖為五塵所依,尚未落五塵粗跡。此為「末那」第三步作用。

  (丁)智相

  前相只攝渾略質素;欲觀其詳,須由末那採取局部材料而以意識展開之;渾略質素遂得借空間形式顯示排比有序之色相矣。以屬現量,假名智相。此為「末那」第四不作用。

  (戊)相續相

  採取材料過多,非一見所能頓了;則輪流認識,而仗末那之不斷注審焉。無量智相遂得借時間形式魚貫出現;是名相續相。即「末那」第五步作用。

  經以上五度作用,世界假象遂告成立;此與尋常唯心論不同。要在眾生心各以同類根性互融氣分為物質本;眾生加以認識乃幻作物質世界。

 

  其二 實相觀

 

  依眾生心緣起世界,固末那之作用;而以前六識助成之。泯其末那,一念不生;則世界頓歸烏有;是名實相。此相字乃借用念之生,恆與識俱;識所在處,假相隨起;實相不可得見矣。今欲討論實相,總不離識;終被假相籠罩耳。然能於籠罩之中默喻假相所依之妙性;是亦因指見月之道。起信論之實相觀,意不外是。所謂實相,以真如名之;即清凈本體也。要義有二:

  (甲)如實空

  末那起處輒生暈影;昏蔽眾生清凈心;是謂無明。覺性原來直契凈心全體;因被末那鈞牽,所覺變為賴耶相分;能覺變為賴耶見分;各帶一重暈影,靈明真心遂昏成無明妄心。擴為六塵,亦被暈影遮蓋;世界現象皆失真相。如實空者,消滅一切假相;回復真如本體也。本體具足無量真實之性;故曰真,亦曰實。雖具無量性種,而如如然融成一片;故曰如。

  (乙)如實不空

  真如本體所具無量性種,起信論名性功德;隨緣各得顯為妙相。而隨現隨隱,絕不留滯,無所牽惹;故曰無漏性功德。如實不空者,謂真如復具無量妙性,為一切妙用所依。若一味契會如實空而不知不空者,即落偏空;甚或流為惡取空,陷於魔道!

  覺性遍一切處,末那拘之則成見分。能見失真,所見自假。即虛妄相分此通於諸識,非惟阿賴耶為然也。世界之相虛妄不實,正被末那所生之法執蒙蔽而成耳。末那一除,覺性回復,如實空中兼見不空理趣矣。

 

  其三 熏習觀

 

  熏習者,外境頻來浸潤,令原狀漸次變化,終與能熏同類也。語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喻意正同。眾生心本來清凈,為交互酬應,氣流衝動,而求認識其詳;遂起念觀察,注意一處,忘失真如全體;致陷無明狀態。局部認識愈詳;枝末執著愈固;真如益不可見。然真如靈活本能,亦時有衝破無明之勢;是故無明真如各有熏習力用。

  (甲)無明熏習

  無明掩蔽真如本體,致覺性不彰。唯賴認識力從假相上考察,祗知局部經驗之狀況;樂其適而苦其所不適,而生執著。以意識思維苦樂之因,得趨避之法,而造相當之業焉。此本假相上枝末關係,與真如凈性無涉。然末那密提其經驗成法熏於阿賴耶中,習為染種。不凈種子熏習至飽和程度,則放其氣流與同類眾生氣流和合;形成同趣之身;是為無明熏習之果。

  (乙)真如熏習

  真如原具靈活妙用,自熏其心;眾生執著方殷,無由覺知。一旦若有厭離生死之念,而與真如內熏之力暫相應;能於心中植一解脫之因;則名凈種。更得諸佛菩薩法流為緣,漸令凈種日益強大;潛破無明障礙。破至不礙平等性智之發現,則能自放清凈法流,與佛菩薩法流和合;遂覺自身列入莊嚴凈土。是為真如熏習之果。

  無明熏習之義,三乘教能知之;故有遮情法門。真如熏習之義,一乘教乃知之;故有表德法門。遮情有曰法法皆妄;表德有曰法法皆真;此乃一往之詞,尚須決擇者也。起信論嚴加分辨,以染種所行為妄;如慳貪嫉之類是凈種所行為真。如慈悲喜舍之類是馬鳴菩薩之教綱。於體相用三大皆有發明;大乘實教大旨略盡。越百餘年,龍樹菩薩建立中觀法門;是名空宗無著菩薩建立瑜伽法門;是名相宗分志如下:

  (一)中觀法門

  佛滅後六百年,西印度有龍樹譯或龍勝新譯龍猛菩薩出,楞伽懸記謂當佛滅後八百年乃指龍樹晚年傳承一乘法印,為禪宗十四祖;游化南印,見教徒只重修福;示以一乘佛性,除提婆一人外無領會者;乃施設中觀教法,以暢馬鳴體大之旨。相傳龍樹有起信論釋但觀流通本釋摩訶衍論非真品以萬法只從緣生,絕無實質:立「八不」之義,以顯所依之實性。分四句。

  (1)不生不滅  如明鏡照像——隨緣示幻絕無實質

  (2)不斷不常  如大河長流——刻刻變易未嘗中斷

  (3)不一不異  如隨方攝影——面面異相原是一人

  (4)不來不去  如影戲行人——本無動作觀者自迷

  學者於此「八不」妙義,如確有會心,便能悟入真如境界;得空宗要旨矣。若於不斷不常徹底通達,許與深般若波羅蜜多相應;堪任一乘法印也。

  「八不」妙義,所以反顯中道實相不偏一端。觀此實相,即名「中觀」;此見龍樹中論四百餘偈中開首之偈。四百餘偈原由龍樹無畏論十萬偈中節譯而來。全文千言萬語無非為中道消極的寫照。識得其旨,不惟十萬偈可刪,即四百餘偈亦屬駢枝。此外復有十二門論亦對機之談,非必要也。提婆菩薩繼承禪宗十五祖;兼弘中觀法門;嘗作百論以益之,總為未得旨者示解脫道耳。

  中觀法門多文攝少義,上根利智或以為不必。實則當時三乘教行人執著甚深,非層層開示,無以祛其三重妄執;而薦入真如本體耳。

  印度晚期佛學,趨重簡明。中觀法門特尋求龍樹略論而弘之,如六十頌如理論大乘二十頌論破有論等皆是。此等簡本,十世紀時始流入中國。

  (二)瑜伽法門

  佛滅後九百年,無著菩薩出現於北印。以空宗學人淺嘗輒止,墮於龍侗;甚或落惡取空;於是發揮阿賴耶要義,建立性相關鍵。由性開相,會相歸性,必依此而後行。以與真理相應,故曰瑜伽法門。瑜伽者,相應之義也。

  瑜伽之學,根據彌勒菩薩五大論而作:(一)瑜伽師地論,(二)分別瑜伽論,(三)大乘莊嚴論,(四)辨中邊論,(五)金剛般若論,實則推本於解深密入楞伽等經。

  阿賴耶乃梵語,義為含藏,為眾生心所必具,否則無從建立依正二報。依染凈境界分為三位:

  (1)雜染位 無始以來執著六塵假相以熏其心,成為染種而蘊藏之:染種成熟,隨緣發作染行。如是展轉熏發,直至斷除俱生我執而後已。

  (2)異熟位 無始以來所作善惡等業,心中默志其間條理,未嘗或失;機緣成熟,則現相當果報之身。直至斷除俱生法執而後已。

  (3)凈持位 無始以來清凈本心之絕對善法,如慈悲等,曾經發露者,一一凈持之;隨機利益大眾,永不消滅。眾生如是;佛亦如是。

  由真如本體轉入阿賴耶,經種種作用,加以認識;變現種種法相。此法相之所依體,曰圓成實性;所依用曰依他起性;識行其間,若無執著,則成凈相;一落執著,便成染相;此執著曰遍計執性。此三性亦依識而有其名。識若盡除,三性皆歸無性;與真如融化。

  阿賴耶緣起諸相,未落執著者為清凈阿賴耶,與圓成實性相應;其依他起性即凈用攝。已落執著者為雜染阿賴耶,與遍計執性相應;其依他起性即染用攝。

  遍計執者,以意識普遍計度加以執著也。依他起者依,他緣牽引而起也。圓成實者,圓成性相不二之理歸於實際也。

  無著之發揮阿賴耶義,具見攝大乘論中,世親繼承其法門為之作釋;多從雜染品立論,趨重賴耶緣起之說。然亦不無清凈之旨;與起信論真如緣起之理不相違。

  世親以後,傳攝論者或融通真如緣起,或獨主賴耶緣起,則各憑其見地也。觀吾國真諦譯本之異於余師諸譯可以知之。

  以上二法門皆與起信論殊途同歸;對峙於印度六七百載,各稱發達。至密宗代興之時,仍須藉作說理基礎也。

 

 

推薦閱讀:

胃炎到胃癌到底要多久?
趙麗穎近幾年是怎麼發展的?
銳意創新,推動古體詩詞的發展
兩宋墨花墨禽的發展
耽美小說的發展過程?

TAG:發展 | 大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