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民族的無窮詩意和價值滿足

中華民族的無窮詩意和價值滿足

 

千百年來,春節給中華民族帶來了無窮詩意和價值滿足。時代在變,而春節作為中華民族一個最重要的文化符號,在中國人心中形成了不能磨滅的記憶和傳承。

春節是我國一個古老的節日,也是全年最重要的節日,如何慶祝這個節日,千百年來形成了一些較為固定的風俗習慣,隨著時代的更迭,一些習俗已經消失,但是有許多還相傳至今。在羊年春節即將到來之際,民俗學專家、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陳連山解讀了春節的內涵和歷史變遷。

舊曆新年和春節

春節是我國傳統曆法的第一天,是一年的開端。春節在古代一直叫「年」。我們古代各種傳統曆法(夏曆、殷歷、周曆)的正月初一被稱作新年。老百姓叫它「大年初一」,也被稱為「新正」「元旦」「正旦」「元日」「上日」「歲首」「新年」,即一年的開始。

春節是漢族第一大節日,其間的活動既包括嚴肅的國家禮儀,大臣在春節向皇帝敬賀,皇帝賜宴,大臣之間團拜,同時也包括大量的民間風俗,它成為古代全體國民共同的盛大節日。

中華民族分布廣泛,卻能保持強烈的民族認同感,在相當大的程度上得益於春節民俗的存在,因此,春節對中華民族的共同生活具有極其重要的影響。

辛亥革命之後的1912年,為了打破封建正朔觀念,與國際接軌,在公務活動中改用公曆。同時,為了便於農業生產和民眾生活,仍保留夏曆。於是,公曆1月1日取代夏曆正月初一而稱為「元旦」。正月初一改稱「春節」。而在中國古代,「春節」一詞是指立春。不過,立春和夏曆新年在時間上比較接近,現代中國的春節風俗已經在很大程度上融合了古代的立春和新年的內容。所以,到了袁世凱時期才正式用「春節」指代新年。雖然叫法發生變化,但是春節依然是我們最大的節日。

新年來臨被稱為「交子時」,所以,古人把除夕夜的子時作為新年的開始,現代實行公曆以後,則以零點為一天的開始。所以,人們通常在半夜開始放鞭炮以慶祝新年的到來。

舊曆春節充分展示了中國人對於大自然規律的認識,它不同於宗教紀念性節日,例如天主教、基督教的聖誕節,伊斯蘭教的宰牲節和開齋節等。對於春節這樣一個純粹自然性質的節日,反映了我們民族對於大自然規律的關注。

1928年5月7日,南京政府內政部決定「實行廢除舊曆,普用國曆」,以改變1912年以來公曆、農曆並存的制度。1930年4月1日,南京政府又強令把賀年、團拜、祀祖、春宴、觀燈、扎彩、貼春聯等習俗一律移置國曆新年前後舉行。但是,這種不顧民族文化傳統和人們習慣的行為最終失敗了。

春節民俗的歷史演變

春節的民俗主要包括兩個方面:辭舊歲、迎新年。

與春節相關的禮儀和民俗活動非常豐富。從臘月初八的「臘八節」、臘月二十三的「祭灶節」、除夕守歲、初一拜大年、初五「破五」,一直延續到正月十五「元宵節」,其間各種民俗活動都和春節相關,人們通常都把它們看作新年的一部分。可以說,春節包括了從臘八直到元宵節的整個過程。

春節的時間節點是正月初一,而由於春節是中國人最大的節日,因此要作很長時間的準備和預熱,而且也不是一天能完成的「工程」。同時,那段時間也是農閑時節,大家有大量時間去做準備工作,並懷著期盼的心情迎接新的一年到來,因此,一個春節要持續很多天的準備,也要延續到春節後多日。

臘八粥。一般來說,從臘月初八就開啟了春節的程序。民間有一個說法,就是「過了臘八就是年」,童謠中也唱得清楚,「老婆老婆你別饞,過了臘八就是年」。

臘八也稱「臘八節」。過去的臘八是祭祀各種神的日子,後來受佛教影響,臘八成為專門紀念釋迦摩尼成道的日子,在這一天大家都要喝臘八粥。

喝臘八粥的習俗現在仍然保留著,例如北京雍和宮每年在臘八這一天煮大量的臘八粥,向市民免費發放,那一天的雍和宮人山人海,這也正說明是延續了由佛教寺院煮臘八粥的一項中國傳統習俗。

春聯、年畫。春聯和年畫都起源於古代驅鬼辟邪習俗,但是現代發展為表達喜慶吉祥意願的民間藝術。漢魏六朝時代,每到春節,家家戶戶都在門前立桃人、畫神荼、鬱壘驅鬼。後來發展為門神年畫。

春聯的前身是「桃符」,它和門神都是驅鬼、保證安全的象徵。發展到唐代,形成春聯。敦煌卷子中就記錄了一些春聯。宋代寫春聯更加流行。明代貼春聯已經普及全國。春聯作為我國獨特的語言藝術形式和書法藝術形式流傳至今,並表達著人們的美好心愿,同時又增添了節日的喜慶氣氛。

年夜飯、守歲。團圓是人們對幸福的最基本要求,這個習俗從古至今一直沒有改變過。

三十晚上的年夜飯也稱團圓飯,是春節最隆重的儀式之一,它不僅非常豐盛,而且要求全體家庭成員都在場,即團圓,遠方的遊子無論身處何處,都要在三十晚上趕回家中和家人一起吃這頓團圓飯。

年夜飯後的守歲,是迎接新舊年交接時刻的到來。

守歲習俗的起源很早,南北朝時代已經有記載。守歲時,全家歡聚,飲屠蘇酒,吃五辛盤,目的是驅邪、除病。其中包含了宗教信仰和道德意義。在民間,很多人認為子孫認真守歲就能為老人祈求長壽。

當今,守歲的宗教色彩不斷淡化,而世俗的娛樂性越來越強——差不多被觀看春節聯歡晚會所取代。

爆竹。爆竹的原始目的是驅鬼迎神,它的最早形式是「庭燎」,在春節時,北方人在庭院中點燃一堆木材;而南方人點燃竹子,並發出爆裂聲,後來演化成用紙包上火藥,以達到燃燒竹子的效果,這也是後來鞭炮的前身。

一直以來,爆竹以其強烈的喜慶色彩發展為辭舊迎新的象徵符號,成為最能代表新年到來時刻的民俗標誌。

不過,爆竹有危險性。1928年,民國政府禁止放鞭炮,但沒有奏效。1993年以後,從北京開始,各大城市陸續禁放。效果是城市的「年味」淡漠了。2005年春節,北京改為「限制燃放」,變相取消了禁放令。城市人終於享有與農村人同等的過節權利。

拜年。古代的國家禮儀中,朝正、團拜和民間百姓之間的團拜、拜年是新年期間強化社會關係、親情關係的重要活動。在家庭內,晚輩清晨起床首先向長輩叩頭並祝福健康長壽。然後,依次到各個親戚朋友家向長輩拜年。而長輩則給晚輩壓歲錢,祝願他健康成長。朋友間也互相上門拜年,如果親朋多,拜年活動會持續很多天。

世事變遷,滄海桑田。隨著社會的發展,通訊方式的進步,而且為避免過分煩瑣的拜年活動,近年來,人們開始通過電話、電子郵件拜年。

時至今日,春節的形式雖然出現了演化,有些民俗活動已經淡化甚至消失,但是,春節仍然是一個滲透到社會每一個方面、每一個層次的民族節日。

春節在新文化運動以來走向衰微

隨著中國現代化進程的推進,中國文化現代化問題日益突顯。陳連山向記者表示,五四新文化運動以來,在西方現代文化基礎上創立新文化、否定傳統文化成為文化現代化策略。體現在節日文化建設方面,就是用公曆新年取代農曆新年,把農曆新年變成「春節」。但是,這種脫離實際的文化變革沒有得到全民的響應,公曆新年迄今未能深入人心;而農曆新年這個依然是中華民族最大的節日卻遭到貶斥。因此,現在普遍反映,隨著現代化步伐加快,生活水平提高,我們的「年味」反而越來越淡。

古人云:「倉廩實而知禮節。」這樣看來,物質生活水平與精神生活水平是成正比的。但是,在當代中國,卻並非如此。在物質生活水平最高的城市裡春節卻變得衰微,甚至無聊乏味;而在相對落後的農村,春節依然紅火熱鬧。同樣是中國人,城鄉之間對於春節的認同差別如此之大,這不能不歸咎於城市所接受的所謂「現代文化」。現代文化對傳統的衝擊是全方位的。

城市春節的衰微表現在親情的疏離。雖然拜年的程序大大簡化,這看似自由度提高了,但是沒有了面對面請客吃飯的溝通環節,同時就失掉了和社會的聯繫,人與人的關係淡化了,本來在社會關係密切的時候獲得的精神上的支持減少了,最終會讓人感到孤獨無助。

隨著傳統社會組織的解體,個人獲得了自由,春節習俗不斷淡化。在這種情況下,卻在中國出現了奇怪的現象——春運潮,陳連山表示,每到春節,「春運」都是一個令人「悲傷」的話題,幾十天內數十億人次流動,成為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的遷徙活動。

春運的發生,源自我們現代化的運動,是中國的一個悲劇。因為在中國新文化運動以前,比現在更加嚴格要求春節團圓,在外的人必須回家。但是那個時候為什麼不發生春運問題?因為那個時候祖祖輩輩,整個家庭,甚至整個家族都生活在一個村莊裡面,就是一個地區,他回家團圓不用走很遠的路,根本不需要長途旅行。

而現在,打工者為了生計,不得不遠離家人,到城市去打工,而他的工資不足以支付在城市中家人衣食住行的生活所需,而且,自己在城市生活中也面臨這樣那樣的困難。一年回家一次的打工者,不得不加入到春運的大潮之中。

要從根本上解決「春運潮」,政府就應提供給城市勞動者更多的生活條件,提供支付得起的房子、足夠生活的工資,讓勞動者的父母、孩子都能在身邊。這樣,勞動者就根本不需要「歸」,就地就團圓了。另外一個措施就是發展農村,讓農村迅速發展起來,讓農民就地解決就業問題,提高生活質量,這樣也不需要長途旅行回家團圓了。

與農村相比,中國現代城市人在享受到更高的現代化物質生活的同時,也遭受了激進知識分子假借科學的名義,對自己精神生活的更大侵蝕。要想過好春節,需要我們從春節作為農曆新年的真實性、神聖性及其美麗想像等方面重新認識。

春節作為特定的民俗文化行為,其本身具有特定含義,人們的行為能夠傳達出這個特定時間點的含義、表達出人們內心的願望,這樣的民俗就是有益的,就能夠實現它的功能、使人們得到精神上的滿足,讓人獲得幸福感。

推薦閱讀:

如何用《楚辭》起一個詩意滿滿的名字
詩詞閑話若干
成詩意,落筆紅顏,雁字聲聲。(雪梅香)
陸儼少《杜甫詩意畫百開冊頁》的曲折故事
九月,飛舞著詩意的風華

TAG:民族 | 價值 | 中華 | 中華民族 | 詩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