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稿】社會公德與和諧

 

社會公德與和諧

李玉昆

 

一、社會公德缺失的現實表現

 

今天想跟大家聊一個什麼樣的話題呢?我是做媒體的,本身也不是做理論研究的,我做的節目基本上都在探討一些社會的熱點話題。做著,做著,有時候就會回顧一下這個熱點話題都做了什麼,討論的是什麼,聽眾最感興趣的是什麼。經過一段時間總結,我發現聽眾反映特別熱烈的一類話題是跟社會公德有關的。

社會公德,其實大家在社會公共領域、公共的場合都接觸到了。現在社會公德的狀態大家也是了解的,這裡面出現了很多很多的問題。我前兩天曾經做過一個話題,說是某大學開學以後進來一批新學生,給大家什麼印象呢?就好像進來一批愣頭青,沒規矩。中午到食堂去吃飯,總有個先來後到吧?先來的就先買,後來的就後買。突然呼啦啦進來一批人,據說還穿著軍訓的衣服,上來不排隊,直接往窗口這兒擠。老生都覺得很奇怪,說我們都在這兒排隊呢,應該排隊。這些人來一句,幹嗎要排隊?讓人怎麼說這些人呢?按說大學生也算是社會的精英了,連到食堂買飯要排隊、到公共場合要排隊這種最簡單的道理都不懂。

類似的很多事情還有很多。比如在我們的節目中還探討過這樣的一個話題。說有一批中國的考察團到德國去進行考察,算是出訪。考察團里所有的成員都是領導幹部,而且絕大多數人都是黨員。到德國以後,工作之餘,駐德國辦事處的同志就請國內來的同志一塊去吃飯。到了德國一個不錯的餐廳,因為覺得國內的同志沒有來過德國,說讓大家開開眼界,品嘗一下正宗的德式西餐。於是,大伙兒就點了很多的菜。最後有一些菜沒有吃完,留在桌子上了。這個對咱們中國人來講也是司空見慣的事情。咱們平時請親朋好友吃飯,多點點菜也顯示出對客人的熱情、主人的風度。他們剛要離開餐廳,就有一個德國的老太太起來,把他們攔住了。他們就奇怪了,我們怎麼得罪這位老太太了呢?這老太太就跟他們說,你們既然吃不了這麼多東西,為什麼要點呢?你們既然點了,又不吃,這是不是一種浪費呢?當時,咱們駐德國辦事處有位同志比較了解當地的風俗,他就解釋,說他們剛從中國來,可能不太了解這兒的情況。他還很客氣,可是有一位國內去的同志就不太客氣了。對這個老太太就說了,老太太,桌上的菜我們都已經付了錢了,所以,你沒有權利攔著我們,即使我們一口都不吃。結果,這個老太太就不幹了,馬上掏出手機,給德國當地派出所打了一個電話,警察就來了。哎呦,這個事就嚴重了。他們就納悶了,怎麼吃個飯剩點東西還要招來警察啊?後來人家就說,在德國很少見到像中國人這麼吃飯的,點這麼多菜,又不吃完,全剩在這兒。在德國人看來,這是一種比較嚴重的破壞社會公德的行為。這個事情後來被曝光了,引發了很多的討論和感慨。在我們中國人看來好像司空見慣的事情,怎麼到國外就變成這樣一種情況呢?這是不是對中國人的種族歧視?

說起種族歧視,還有一個例子可能更能說明一些問題。我們在節目里曾經探討過。有一個中國旅行團到義大利,當時在義大利一個很好的酒店裡。這個酒店提供免費的早餐,早餐也都不錯,有香腸、義大利餅、各種乳酪。後來,中國的旅行團來用早餐的時候,就發現我們的待遇跟其他人的待遇不一樣。怎麼個不一樣法呢?他們發現,白種人(也不一定是義大利人了)拿一個盤子就隨便盛,可是中國人就只能吃給你盛好的那一份東西。大家就覺得這是明顯的種族歧視,中國人也是人啊,我們同樣付了費了,憑什麼白人就能夠隨便吃,我們中國人就只能吃盤裡的一份餐?於是憤憤然向酒店去投訴。後來,經過了解發現,這個規定還真是針對中國人的。不過,最早這個酒店確實沒有說中國人不能隨便吃只能吃個份餐,最早也是開放的。可是,後來這個酒店發現受不了,怎麼受不了呢?說中國團一來之後,不知道怎麼就這麼餓。人家一個早餐按說拿兩個香腸、吃一個雞蛋、喝一碗牛奶、吃兩片麵包也就夠了吧。咱們有的遊客把人家半鍋雞蛋都倒到自己兜裡帶走,說是午飯有著落了。於是,這個酒店一天的菜量不夠,要做兩天三天的菜量才夠中國人來吃。後來他們也覺得奇怪,說中國人個子也不大,怎麼那麼能吃呢?於是,才會出台後來這樣的規定,乾脆你們就吃份飯吧,我們也保證你們的營養,保證你們熱量。因為實在是中國旅行團當中有一些人實在是太不自覺了,好像沒吃過東西一樣。這個在國外怎麼講?很丟臉。

在我們節目的討論當中,像這樣的事情非常多。有的時候我們自己也很困惑,為什麼會這樣?為什麼很多同胞當中當然有時候也包括我們自己會有這樣的毛病?你說這個事情說大也不大,都是一些生活當中的細節。可是,它給人的印象特別得糟糕。

改革開放後,越來越多的中國人走出國門,實際上帶給世界的是中國一個新的形象。有的外國人對中國的了解還非常少,還認為中國是不是留著辮子帶著瓜皮帽那樣的一種形象。現在富裕起來的中國人走出了國門,展示給世界新時代中國人的形象。但是,這個新時代中國人的形象,有的時候也常常讓人發現有那麼一些缺陷。這個缺陷就是在公眾的場合,缺乏一種公德意識。比如到旅遊景點去,看哪群人喧嘩的聲音最大,說話的聲音最大,那肯定是咱們的同胞。這種事情已經發展到令人非常尷尬的地步了。我曾經到英國學習過一年,當時也是參加英國的一些旅行團,其中就遇到了咱們的同胞。這個同胞一上車之後,一看到我們也是中國人,馬上很興奮,就說,哎,你們也是北京來的啊,就開始跟我們聊上了,越聊越興奮,越聊越越激動。他鄉遇故知,這是人生一大快事,可是沒想到車上的司機最後就提醒,說你們能否把聲音放低一些,說得很客氣。當時我們臉上也是熱辣辣的,覺得怎麼自己一不留神就讓別人感覺到不舒服了。

 

二、造成公德意識缺失的原因

我剛才講了這麼多,其實都是一些現象,都是社會公德中發生的一些問題。那麼,為什麼會出現這些問題?我們在節目當中也曾經探討過,有各種各樣不同的解釋,有專家的解釋,有普通百姓的感受。這裡面,我首先講幾個對於這個問題的解釋。在我看來,可能這些解釋不完全正確,甚至可以用某種誤區來形容。

比如說,有這樣一種解釋,說現在社會公德缺失的現象主要體現在年輕人身上。這些孩子們為什麼會這樣呢?主要是因為他們生長的環境,說這些獨生子女在家庭教育中嬌生慣養,所以缺乏生活的自理能力,缺乏一種對生活、對自己的行為負責任的意識,所以才會造成一些公德的缺失。就像我們剛才講到的,某大學的那些新生連買飯排隊這樣的道理都不懂,這不就是獨生子女沒有教養或者說不懂規矩的一個最典型的例子嗎?其實,從我個人的觀點來看,社會公德缺失的現象在年輕人身上確實存在,甚至是比較嚴重的。我們知道,很多的學生都會存在這樣那樣的問題。但是我們又要接著問一句了,是不是只有孩子們身上才有這些毛病呢?是不是只有這些年輕的青少年身上才有這些毛病呢?我們中年人、老年人、其他的人,甚至包括黨員幹部身上是不是就不存在這樣一些毛病呢?從現實的情況來看,不是。既然不是,既然這個毛病大家身上多多少少都會有一些,那這個解釋就不成立了。

還有一種解釋,這種解釋是比較常見的,認為公德缺失主要是因為現在市場經濟大潮中利己主義泛濫,人都自私自利,只認錢,不講道德。這好像也能解釋一些現象,但實際上呢,不能從根本上說明問題。為什麼呢?我們在節目當中曾經討論過一些話題。比如說見死不救的問題,光天化日之下,大街上有人被搶了,被搶了之後呼救,旁邊有很多的人,沒有一個人出手相救。甚至出現有人落水之後,其他的人比如說他的親屬,因為不會水,央求周圍的群眾說誰會水誰下去救一下,有人就提出來說你給多少錢?是啊,只認錢,這不是正好說明現在拜金主義的嚴重嗎?實際上,像這樣一種現象,不是今天才有的,早就有了,甚至在改革開放以前,這種現象就有了。

十九世紀的時候,有一個美國的傳教士叫明恩浦到中國來傳教,呆了很長時間。以他對中國人的觀察,寫了一本書叫《中國人的特性》,詳細記載了很多中國人身上的一些特點,其中就多次描述了中國人比較冷漠,對落水的人見死不救、冷眼旁觀,有的甚至趁火打劫。他還觀察到,每一次著火的時候,總會有一堆人們在那兒看熱鬧,但是很少有人組隊上去救火。更有甚者,他還記述了這樣的事情,有人在路的中間挖了一個坑,車輛過來以後就陷進去了,陷進去之後呢,就有假裝是好心人的人出來抬這個車,抬完車就向車主要錢。由此可見,見死不救,甚至坑蒙拐騙等情況早就有了。二十世紀英國偉大的學者羅素曾經到中國進行訪問,也觀察過中國人的一些特點。他同樣得出了類似的結論,認為中國人有很多優秀的品質,但是也有一些明顯的缺點。這個明顯的缺點在他看來就是自私、冷漠,而且是特別的自私、特別的冷漠。這個問題在他看來有一些不可理解。

不僅僅是外國人,包括中國的一些思想家,實際上對這個問題也有所觀察。比如說在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維新變法的傑出人士梁啟超先生,1902年就在文章中說:我國民所最缺者,公德其一端者。什麼意思?我們國家最缺的是什麼呢?其中之一,公德。他接著講,吾中國道德之發達,不可謂不早,然而於私德,事關《論語》、《孟子》諸書,道德所層出者,其中所教,私德居十之九,公德不及其一也。什麼意思呢?就是說,我們中國曆來道德文章很發達,而且對道德的認識、對道德的研究也不能說不早。但是,這個道德偏重於私德,而不是公德。我們看一看像《論語》、《孟子》這樣的道德典籍,記載了中國人所遵從的道德原則,但是其中教導給我們的私德佔絕大部分,十成裡面佔了九成,公德十成裡面還不到一成。著名的社會學家費孝通先生,1945年在《鄉土中國》這本社會學名著中也指出,中國的城鄉生活當中,最大的毛病就是自私,掃清自己門前雪就算不錯的了,還算是有公德的人;普通的人把垃圾往門口的街道一扔就完事了。他說,引發這種公德心被自私驅走的現象的主要原因就是,我們每個人都有一個以「我」為中心的親屬關係網,由此導致中國的人倫關係、人際關係都是一個熟人之間的關係,或者說是血緣之間的親屬關係。而我們過去傳統的儒家所講究的正好是這樣的一種關係。他打了個比方,說這種關係網就好象把一個石頭子投到一個水面上,於是產生一圈一圈的波紋。離我們最近的當然是跟我們最親的,稍微遠一點的是跟我們次親的,這樣一圈一圈擴散開去。中國人特別講究的就是這樣一個一個的圈子,特別在意的也是這樣一個一個的圈子。一般來說,我們會看到很少有中國人會在他認識的人,或者會在他的親朋好友中干一些不道德的事情。比如說隨便吐痰,不守規矩,調皮搗蛋,坑蒙拐騙。但是如果出了這個圈子,那就不好說了。

另外一位當代的算是一位大儒的梁漱溟先生,他在1949年也說,公德恰為中國人所缺乏,往昔不大覺得,自與西洋人遭遇,乃深切感覺到。其具體表現是缺乏法制精神,西洋人之執法與中國人之徇情,缺乏組織能力,缺乏紀律習慣、公共觀念,乃至於造成這類現象的原因。什麼意思呢?就是講公德恰好是中國人所缺乏的,過去還不大覺得,跟西洋人、跟歐洲人一對比就感覺到了,具體的表現就是我們缺乏法制的精神。比如說西洋人崇尚執法、法制的精神,而中國人講人情,講人情世故。中國人缺乏組織能力,像是一盤散沙,缺乏守紀律的習慣還有公共的觀念,這些都是跟西方人不一樣的。當時,梁漱溟和另外一位思想大師熊十力,他們兩個打過一次筆仗,就是探討中國人公德觀念為什麼比較淡漠。比如說熊十力曾經給梁漱溟寫過一封信,進行探討。為什麼中國人缺乏公德呢?他說,家庭是萬惡之源,衰微之本,無國家觀念,無民族觀念,無公共觀念,而曰倫理本位,何異於中國社會呢?他還說,孟子主張以孝治天下,堅守小康之壁壘、宗法思想,狹隘一團,未達天下為公之大道,什麼意思呢?根本就是講中國人為什麼會缺乏公德心,這裡面跟中國人的家庭觀念太重有一定的關係。家庭是萬惡之源,因為中國人太講家庭觀念,所以,國家的觀念、民族的觀念、公共的觀念相對就比較淡漠一些。中國人考慮事情考慮更多的是不要影響自己的家庭,不要影響自己認識的親朋好友和跟自己家庭有密切關係的這樣一個圈子。一旦影響到這個圈子,自己會有很大的壓力,這種壓力有外界的,也包括自己內心的一種譴責。但是,這個圈子以外的東西考慮得很少。

所以,早在我們大力推行市場經濟之前,一百多年以前,中國的、外國的很多思想家就已經關注到了中國人公德心、公德觀念比較淡漠的現象。由此可見,不僅僅是到了今天我們搞市場經濟了,大家都認錢了,一切向錢看了,我們才會出現社會公德淡漠的情況,這種現象由來已久。

當然,對社會公德淡漠的解釋還有一種認識,認為社會公德之所以淡漠,就是因為我們在歷史上有一段時間對傳統道德徹底否定,把傳統的東西都丟了。所以,像個人主義、拜金主義這些西方的垃圾才趁虛而入,造成今天中國道德沉淪的狀態。這種說法好象也有一定的道理。那麼,中國曆來是一個以道德倫理治國的社會。中國古代的聖賢們,他們所著述的,除了針對國家社會的管理之外,很大程度上都是在講人和人之間怎麼來相處的這些倫理和道德的知識。在中國文化當中,道德的地位也是特別的高。中國人這麼看重道德,如此講道德,為什麼還會出現公德薄弱、公德缺失的情況呢?是我們過去的好傳統丟了嗎?是過去先賢的教導我們都忘了嗎?但這樣的一種解釋,有時候似乎也很難說服人。為什麼呢?舉一個簡單的例子,我們的節目當中曾經請過社科院的一位教授,他是一位強烈主張在社會現實當中重舉傳統文化、重拾傳統道德的人物,被稱為新儒家。這位學者寫了很多的書、很多的文章,力主在我們的社會道德實踐當中重舉儒家的思想、儒家的價值觀念。但是沒想到,就是這樣一位極力鼓吹傳統道德、傳統文化的人物出事了。出了什麼事?這位老師後來被美國人抓了。為什麼要抓他呢?就發現他和走私人口有關。這位老師怎麼走私人口了?說他利用假結婚的方式先後把六個婦女帶到了美國。因為他本身是有美國護照的。他利用假結婚的方式,結婚了就可以把一個女的帶過去,帶過去之後又離婚,離婚之後回來又找,又結婚,再過去。這個事情東窗事發之後,大家都說,哎呀,你看看,你看看,道德淪喪,連鼓吹儒家道德、鼓吹傳統道德的大師,道德品質都如此低下,你說說,傳統道德已經淪喪到什麼地步了?實際上,我們在討論當中,很多專家就指出來了,其實,如果按照我們傳統的道德倫理、價值觀念來衡量,這位老師的行為是符合我們傳統的倫理道德觀念的。為什麼這麼講呢?他幫助過的這六個女的個個都是跟他認識的,都是非常需要幫忙的,身世說白了都是很可憐的。他看到這些人需要幫助,於心不忍。自己如果能幫助的話為什麼不幫助呢?而且,自己通過這樣的一種形式似乎也不違背美國的法律。就在這樣的一種情況下,他就一個又一個幫助她們實現了美國夢。從朋友的角度、從親戚的角度,這是一個大好人。從傳統道德的角度來看,恰恰證明這位學者是在實踐著傳統的道德,重親情,講義氣,幫助自己的親人,幫助自己的朋友,這是完全符合傳統道德的。由此可見,說因為傳統道德失落才導致這種公德喪失,這樣的解釋也是站不住腳的。

當然,還有一種解釋說,這實際上就是一個素質問題。你看外國人,人家就是素質高,注意文明禮貌,個人講衛生。中國人就是素質低、素質差,就沒辦法。這種解釋就更牽強了。為什麼這麼講?素質的高低,或者說在文明禮貌上表現出來水平的高低不是一成不變的。我們看到今天很多的西方國家人模狗樣的,非常講究禮儀、衛生,在各個場合都非常有秩序,在幾乎所有的道德實踐領域都井井有條、非常合理。不說所有的公民,至少是絕大多數的公民,社會公德意識都相當強。甚至有人到了國外以後發出這樣的感慨,我們有首歌叫《東北人都是活雷鋒》,哪是東北人都是活雷鋒,老外才都是活雷鋒呢。在外國,助人為樂、熱心幫助人的情況比比皆是,令人感到非常溫暖。

那麼,是不是外國人的素質天生就是高呢,歐美人的素質天然地就要比世界其它地方的人素質高呢?也不是那麼回事。為什麼呢?有史料為證,義大利人馬可波羅,在元朝的時候曾經到過中國,在中國呆了十幾年,他對當時中國的描繪就有點像今天我們某些人描繪的歐洲一些國家,或者美國的一些地方差不多。其中就講到,他在臨安,也就是今天的杭州,杭州人非常講衛生,而且他不理解的是杭州人天天都要洗澡。因為在那個時候,歐洲人是不洗澡的。歐洲人認為洗澡不幹凈,洗澡容易生病。當然了,也跟當時洗澡的條件、設備沒有那麼發達有很大關係。這種觀念一直持續了很長時間,一直持續到十九世紀。我們知道,英國維多利亞女皇在位64年,這64年可以說是英國歷史上的全盛時期,是英國人最懷念的、最驕傲的一個時期。因為在那個年代,英國是世界上最強大的、最先進的或者是最文明的國家,他們自己認為是這樣。從1837年到1901年60多年的時間,當時的英國在世界上可以說是日不落帝國,不可一世,在各個方面都認為「我是天下第一」。但實際上,我們舉一個簡單的例子,就是在1837年,維多利亞女皇登基的時候,她的白金漢宮裡竟然連洗澡的設備都沒有,這是有據可查的,這就證明當時英國人是什麼衛生習慣。所以說,文明的習慣並不是從來就有的。還有義大利的一本書,是十七世紀關於宗教僧侶們行為準則的一本書。其中有一條行為準則是這樣的,你不要隔著桌子吐痰。由此可見,至少在那個時候,在僧侶這樣一個高貴階層,吐痰還是一種相當普遍的行為,甚至到了說只有稍微一個限制,不要隔著桌子吐痰,就可以作為僧侶合格的一個行為準則了。由此可見,在那個時候歐洲人也是吐痰的,這個吐痰的習慣性不全是咱們東方人或者是中國人的陋習。由此可見,這些文明的習慣、衛生的習慣不是從來就有的,是跟社會整個發展的程度、整個現代文明的發展程度一步一步相適應的。

當然,歐美社會也有很多好的地方,他們早就已經做到了。這確實對社會的公德、社會的風氣起到很好的作用。其中,博物館、圖書館是很突出的。在歐洲各國、各個城市,甚至每個村子,都有自己的博物館或者是圖書館。博物館、圖書館大部分都是免費的,你可以隨便進去參觀,也可以隨便進去借書。這個傳統確實是歐洲人很早就有的。我曾經去過英國很多的鄉村,感覺非常詫異的就是博物館的設立,幾乎村村有自己的博物館,這個博物館可能不大,很小,但是它記錄了當地的歷史、文化、風俗的演變。這樣的博物館常常是免費的,或者門票非常低廉的,象徵性收一點門票。相反,這種博物館、公共圖書館目前在中國還是比較新鮮的事情。前不久,我去貴州省省會貴陽市,非常遺憾的是,在貴州的博物館,我只看到了一些廉價傢具的展銷會,這中間的差距就非常明顯了。

當然,我們剛才講到了是不是歐洲人歷來就素質高、歷來就文明,人家就是好,我們就是差,我們說了不是這樣的。實際上,我們今天存在的很多陋習在過去歐美人也有。那麼,我們就要講了,這中間的問題到底出在什麼地方?公德缺失的情況到底是在什麼地方?實際上,這個答案有很多的學者都進行過研究,而且研究得非常深。對這個話題,我顯然是不太適合來做這方面的探討。不過,我想把我所了解到的學術界、學者的一些解釋跟大家介紹一下,他們是怎麼理解這個問題的。那麼,其中有一個解釋,是從社會心理學的角度來理解的。

在《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當中,實際上對公德已經進行了非常好的解釋。公德主要是指社會公民在社會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必須共同遵守的一個準則,是社會普遍認可的行為規範。主要包括幾個領域:一是禮貌公德。就是我們相互各種各樣的文明禮貌、文明禮儀。二是愛心公德,就是我們所說的助人為樂,我們要同情弱者,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有困難的人。三是環境公德。這個環境公德又分為兩種,一是愛護我們周圍的公共設施。比如說我們在看電影,或者在開會的時候,需要愛護桌椅,不要亂塗亂畫,不要把水潑到椅子上等。環境公德還有一種叫做保護環境,就是我們所說的環保,這是從我們對公共環境的愛護,延伸、擴大到我們共同享有的一片綠地、一片森林、共同享有的空氣、共同享有的社會等,把它擴展到這些自然對象方面,這叫做環境公德。四是秩序公德。主要指我們在公共場合要遵紀守法。那麼,什麼叫公共空間、公共場合呢?簡單說,就是在這樣的一些場合,有一個最本質的特徵就是大家每個人都是平等的一員。比如說今天開會的場合,大家都是平等的;我們去看電影,每個人都是觀眾;我們去參觀一個展覽會,同樣每個人都是平等的觀眾;我們去看一場球賽,我們坐公共汽車,這都是所謂的公共空間。在這些公共空間存在的情況下,才談得上說我們需要一種社會公德或者說規範來調節我們的行為。

但是,有的心理學家就分析說,實際上在中國傳統社會中,這樣的公共生活、公共空間嚴格來說是不存在的。為什麼這麼講呢?傳統中國是一個農業社會,是一個自給自足的經濟社會。當時的情況是把社會劃分成了無數的非常狹小的空間。這種狹小的空間不是我們所指的公共的空間,也不是嚴格意義上的私人空間,所以很難說這個空間是屬於私人的還是屬於公共的。中國社會有一句話叫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所有的空間,從道理上講都是皇上的。在古代時候,走到大街上,可能冷不丁就會遇到鳴鑼開道的人,舉出一個牌子:肅靜迴避。所以,這個大街也不是自己的公共空間,而是這些官老爺們的。這個官老爺的空間是不是就純粹是官老爺的空間呢?還有比他更大的官老爺呢。所以,在傳統的社會當中,所謂公共空間這樣的概念是不存在的。當然,也不存在純粹意義上的隱私或者私人的空間。中國過去就沒有這樣的概念。中國傳統上就認為家和國是一樣的,國就是家,家就是國。那麼,這和我們今天所講的公共場合、公共空間、人人平等這樣一種概念,就有著非常大的差別。由於在傳統社會當中,不存在這種嚴格意義上的所有的公民都能平等參與的公共生活、公共的空間,所以造成了在傳統社會當中,中國人缺乏這種公共意識、公德概念。中國有的道德,就像很多思想家形容的,是所謂私德。這個私德不是光你自己,可能是你家庭內的倫理關係,或者放大的家庭,包括整個家族,包括你的親友團,甚至再放大一點可以放大到國家。因為國家也是一個大家庭。當然了,這种放大在中國的社會常常是一種口頭上的,是一種理論上的,真正能夠實踐這樣的道德的君子在實際生活當中是非常少的,少之又少。

那麼,傳統的公共空間的缺乏造成了傳統社會中公共精神的缺乏。這種缺乏非常普遍,普遍到成了中國人的一種性格心理的特徵。這種缺乏公共精神的人格特徵是今天中國社會公共精神、公共道德缺失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不說它是主要的原因,但起碼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這就說到今天公德缺失裡面的一些深層次問題。就是說,中國過去其實也挺注重道德的,注重個人的道德修養。有人就要問了,那中國人怎麼會沒有公德心呢?你這不是冤枉人嗎?他們天天讀四書五經,天天講仁義道德,還會沒有公德心嗎?實際上,這是兩個概念,調節的不是一種行為,不是一個空間的事情。那麼,我們講,中國傳統的道德當中,有一些缺欠導致我們公德意識不能建立起來,其中一個就是對於權利和義務的認識有問題。我們今天講的公德本質上是一個權利和義務的平衡。我們每個人都有平等的權利,但同時你別忘了,每個人也應該為這個公共空間盡一份義務。但是,在我們傳統道德當中,可能對這個權利和義務的認識存在著欠缺,特別是對人應該盡的義務,我們的認識是欠缺的。北京海淀區有一個人大代表專門做和諧社區發展研究的,在過去的幾年當中,他到北京的各個社區去調查,幾乎80%以上的社區他都走遍了。他就去了解社區裡面的業主交物業費的情況。最後,他就發現,只有很少的業主意識到其他的人不交物業費還會影響到我,這個比例在5%以下。他做過專門調查,別人不交物業費跟我什麼關係?實際上是有關係的。別人不交物業費就會影響到物業公司的收入,物業公司是為社區大傢伙兒服務的,他沒有這個收入,就會影響服務水平、服務質量。但是在他的調查之中,只有5%的人會意識到別人不交物業費影響到自己的生活。而且,在整個的道德實踐當中還做過這樣的調查,說這種道德行為要讓你付諸一定實踐的時候或者讓你挺身而出做點事情的時候,差別就很大了。這叫知行不合一。比如說,你見到有人隨地吐痰了,會不會去制止呢?會不會去規勸呢?比例非常低,只有3%的人會去有所行動,大多數的人都表示這個事情好像不該我管。還有的表示說,我管了這個事,惹了麻煩怎麼辦?等等。可想而知,在公德實踐當中,知行不統一的情況是很多的。

那麼,傳統文化當中為什麼會出現對公德意識的缺失,對此不重視呢?實際上,這個問題就涉及到公共道德的根據是什麼?我們為什麼要遵守這些公共道德?實際上說起來就不是一個簡單的問題了,很多的學者專門對這個問題做了很多研究。

三、公德缺失的後果

 

最起碼可以從這樣一個角度說,如果人人都不遵守社會公德,會有什麼樣的後果?簡單地說,首先,會降低我們的生活質量。前一陣,北京有很多公園都免費了,不收門票了。這一免費就出問題,於是,就有很多人到公園裡,躺在座椅上,一躺就是半天,有的把小推車推到公園裡叫賣,還有的在公園裡吵吵鬧鬧、坦胸露背,弄得公園像集市一樣。有很多習慣到公園裡溜早、散步的中老年朋友都說,免費以後,這個公園變得不像公園了,比過去擁擠,比過去髒了。有很多不太守規矩的或者不講公德的人把這個空間弄得是亂七八糟。由此可見,不講公德就會造成我們生活質量的下降。

第二,惡化人際關係,惡化我們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我們也曾經在節目當中討論過這麼一個事,有兩家住在大雜院里的,平時關係還不錯,正好他們住對面,門對門,窗戶對窗戶。後來有一家夏天裝空調了,空調散熱器就放到兩家之間的走道里。這個散熱器平時要往外排熱風,有一些噪音。對面那家就不幹了,說這個是有問題的,你怎麼能這麼做呢?你自己屋裡是涼快了,把髒的熱空氣都噴到我們家窗戶上了。不行,於是他就想方設法讓對方把這個東西挪走,經常搞點小動作、小破壞什麼的。那家人說你不是搞小破壞嗎?人家法律意識還挺強,乾脆買一個攝像頭裝在自己窗戶裡面了,看你還敢不敢動。你敢動我這兒都拍下來了,拍下來之後就讓派出所抓你。好好的兩家人因為這些事情造成了一些矛盾,弄得關係非常緊張。

還有一個很大的問題,就是不遵守公德,我們整個社會的經濟也好,其它各方面也好,效率會被降低。舉一個很簡單的例子,在中國,有不少人不習慣排隊,或者一看著排隊就會尋摸找一些熟人加在那兒。這種問題很普遍。更延伸一點,在馬路上,中國的司機開車,心特別急,經常會變線竄到另外一道,搶在另外一個車隊的前頭,這也算是一種變相的加塞。這種現象特別普遍,但是在歐洲,像英國、德國這樣的國家,這樣的事情很少。曾經有一個記者到德國採訪世界盃,他租了一輛吉普車,在高速公路上開。德國的路況也好,他車技也不錯,開起來飛快。飛快還不算,他開車有點像塞車搶道一樣,在高速公路上竄來竄去。結果呢,當他超過了德國的一輛汽車之後,就發現那個汽車一直跟著他,一直追他,他說,好小子,你跟我較上勁了,咱們兩個比比。一路猛開,一直開到他住的酒店,那個車也跟著他到酒店了。他剛下車,那個車也下來一個德國人,就跟他講道理。講什麼道理?說我好好地開車,你為什麼要竄到我的前面來?他說,這很自然,你開得慢,我開得快,我就到你前面了。他沒有想到,超車這個事情在國外是違背社會公德的。大家認為在高速公路上車速已經不慢了,你一定要插到別人前面去,這是一種比較自私的行為,也是一種比較危險的駕駛方式。德國的司機說在德國是不允許這樣做的,如果你不道歉的話,那麼,我請你到派出所去。於是,這位記者只能說對不起,對不起,我真的不知道在德國是這樣的,給你造成了不方便,我向你道歉。

這事算過去了。但是,給他的印象非常深,沒想到德國人這麼較真。德國人、英國人都不愛超車,按道理公路上的車速應該是很慢的了,實際上,據我們的觀察恰恰不是這樣。德國和英國公路上的車速我們看到是快的。這是什麼道理呢?他們不超車,都老老實實在那兒開,都是排著隊一輛接著一輛走,怎麼車速還快呢?實際上這有一個整體效率的問題,有的時候也許你一個人說我沒有超車,可能會慢一秒鐘、兩秒鐘,但大家都遵守交通規則、遵守秩序的時候,整個的秩序是井然的,整個交通的流量是大的、是快的,整個社會的效率是高的。這就像北京市交通局經常宣傳的,我們開車的朋友不要變線變來變去,其實你快不了幾秒,你好像是超了車,實際上真正一路下來,你計算時間發現,可能還不一定快。

那麼,大家都不遵守公共道德還有一個非常惡劣的問題,就是對國家對社會的凝聚力造成很大的破壞。因為大家都知道,在一個人人都不守規矩、人人都不講公德的社會,或者一個群體里,是很難讓裡面的一分子對所生活的群體或者生活的社會心懷一種正面的情感。我們曾經接觸一些港澳同胞,包括一些海外的華人,這些人一旦遇到了咱們大陸同胞,眉頭就皺起來了,就躲得遠遠的。甚至,有的人還主動向老外表白,說我跟他們不是一塊的。其實啊,這些人的行為,我們要分兩方面看。一方面他們這種行為我個人認為是很沒有意思的,恰恰反映出他們內心很小、很狹隘。自己兜里有了倆錢,比大陸的同胞早幾年在世界上見見世面,於是就自以為了不起了,不是一類人了,甚至不是一個種了。但是,從另外一個角度,我們也可以看出,如果在一個群體當中,有很多人都不講社會公德的話,那麼,很可能會引起這個群體的一分子不認同這個團體。我們的一些同胞為什麼會出現這樣一些情況,甚至羞於承認自己是中國人,跟這個問題也有直接的關係。

當然了,還有很多的不守社會公德造成的惡劣影響,包括破壞我們的生存環境等。有這麼多的問題,導致我們得出一個結論,如果人人都不守社會公德的話,這個社會就維持不下去,很可能是一個很糟糕的社會,很可能是一個人人想要離開它的社會。

那麼,這些問題,在過去,我們中國人很少去想。在傳統社會當中,因為我們沒有這種公共空間,沒有公共的生活,也就談不上公共的精神。那時候大家都一樣,都是臣民,都是奴才。所以,就想不到這樣的問題,不會思考自己的這些行為對其他的人、對公眾會有什麼樣的影響。這些問題呢,恰恰是西方的一些倫理學家、一些思想家們,在很長的時間內一直在思考的,一直探討的。這就是我們講到的中國傳統的文化當中忽視社會公德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從傳統中國人的思維模式來看,從來沒有想過這些事,從來沒有想到說用理性去想這樣的問題。

我記得余秋雨先生曾經在他的《千年一嘆》當中講到這麼一件事。他到德國去旅行,跟他在一起有一位德國的學者。他們有一次過人行橫道,正好是紅燈,結果余秋雨一看旁邊都沒有車,說是不是我們就可以過去了?但是那位德國的同行堅決不過去。當然,入鄉隨俗,余教授也就沒有過去。事後,他就跟這個教授探討這個事,他說也沒有車,也沒有危險,為什麼我們就不能過去呢?這個教授就說這個事情是一個社會的公德,我們要遵守這個社會公德。余秋雨說,只有我們兩個人,又不影響到別人,也沒有別的車,我們為什麼不能過去呢?怎麼就影響到社會公德了呢?後來這個德國的學者給他講了這麼一番道理,說據統計,闖紅燈出交通事故的絕大多數都是未成年人,其實主要是針對孩子們來設立的這樣一種規範。他說,成年人過馬路,闖紅燈在很大的機率上是撞不死的,是安全的。但正是因為有這樣一個統計數據在裡面,闖紅燈出事的絕大部分是孩子,而孩子的行為又是模仿大人的,所以,在這裡大人要給孩子做出一個榜樣,不能去闖紅燈。因為你一次又一次闖紅燈,一次又一次非常安全,是告訴這些孩子們,這麼做是可以的,這麼做是安全的,實際上這麼做恰恰是害了一些孩子。余秋雨就講了,這個是私人空間,只有我們兩個人,旁邊也沒有小孩啊。人家教授就說了,是,我們現在是沒有看到周圍有未成年人,但是你怎麼能保證在不遠的一個樓房的窗戶里,就沒有一雙幼稚的眼睛正好看到了這個景象呢?正好看到兩個成年人大搖大擺地闖了紅燈,而且安然無恙。於是這一幕就印到了幼小的心靈當中,他以後也會這麼做。余秋雨說,哦,原來是這樣,原來是這樣的一種思路。就是對闖紅燈這樣一個小小的問題,德國人都要經過一番思考。實際上經過一番思考,於是他才會自覺地遵守交通規則,遵守這樣的一種社會公德。這樣的一種思考,在中國過去沒有過。

那麼,在中國傳統文化當中,實際上缺一種什麼樣的精神?缺理性的精神!我們現在都講,中國現在正在搞現代化建設,要實現現代化。什麼叫現代化?什麼叫進入到現代社會?現代社會一個比較根本的標誌是什麼呢?就是理性。就是我們要過一種理性的生活,我們要過一種合理的生活。這種合理包括方方面面。包括我們對於科學技術的運用,對於科學技術的掌握。同樣,這種理性也包括我們對行為方式的一種思考。我們的行為應該是合理的。這種理性在西方是非常有傳統的。兩千年前,西方的一些哲學家就已經用理性來看待世界,來追求世界的本質。這有一個最起碼的要素是什麼呢?就是客觀和主觀要分開,理性和情感要分開。當然,在很早的時候,西方一些哲人,像柏拉圖、亞里士多德,他們也得出一些結論,也主張在倫理上要家庭和睦,父慈子孝,人人相互之間要互愛。這和中國得出的結論是一樣的。但是得出結論的過程,西方和中國是不一樣的。在很多西方先哲的著作當中,都會看出他們之所以得出這個結論,是經過理性的推導得出的。比如說,柏拉圖在他的著作當中就研究了真善美的問題,他經過推理得出如果你熱愛善、熱愛美,那麼你也應該熱愛真,熱愛智慧,是有一個邏輯推理的過程。

由此可見,社會公德的確立在西方經過理性思考的過程。他們的理性有兩種:工具理性和價值理性。所謂工具理性就是我們講的,科學技術發明了,來幫助人類認識自然、改造自然。那麼,理性還有一個重要的目的就是思考人怎麼樣能夠合理地來生活,怎麼樣過一種合乎理性的生活,對自己是最好的。這樣一種價值理性最後衍生出了種種道德、倫理的觀念。

中國古代也非常強調道德,也提出了很多道德的戒律,提出了很多倫理的觀念。那麼,這個觀念是怎麼來的?是不是也是經過這種嚴密的邏輯推理?應該講中國的古人也是有思考、有理性的,但是中國人講究情。有的學者就講了,中國很多詞裡面,情佔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我們講一個事情要合情合理,首先要講「情」,其次才是「理」,只有合情才能合理。什麼是情?是人的情感,是人內心的一種平靜,一種舒適,一種愉悅。古代的時候,人們判斷一個事物的標準首先是要合情,要合乎人內心情感的需要,這是中國傳統觀念當中特別講究的一個東西。從這一步一步也推出了很多道德的戒律。這裡就有一個問題,「合情」實際上有很大的主觀成份在裡面,有很大的非理性成份在裡面。

在中國古代傳說中,舜是很賢良的一位君主。我不知道大家知不知道他的名字,在遠古時代,舜叫做姚重華,傳說這個人是一個大孝子,他在家裡特別孝順父親,而且對他的兄長、他的母親特別好。可是他的家庭是一個很糟糕的家庭,或者是一個很陰險的家庭。這個家除了他之外,他的父親、他的兄弟、包括他的繼母都不喜歡他,而且處心積慮地要把他給幹掉。傳說有一次,他的父親跟繼母所生的一個兒子,想辦法要把姚重華幹掉。怎麼辦呢?就蓋房子,讓舜到房頂上去給屋子加蓋一些防雨的材料,他上去以後,他的父親還有繼母的兒子,就把這個梯子給撤了,撤了之後在底下點火,想活活地燒死舜。這房子很高,要跳下來的話,不死也得殘廢。沒有想到的是姚重華特別聰明。當時看到旁邊有兩個大斗笠,他就拿著兩個斗笠,像鳥兒煽動翅膀一樣,穩穩地落到了地上,逃過了一難。逃過了一難之後,他父親還有繼母是亡他之心不死。怎麼辦呢?正好地里需要水,說有一口廢井,現在是不是再把那個廢井給挖出來,這樣可以多澆一些地。於是姚重華就說,好吧,那我就去挖這個井吧。越挖越深,越挖越深,始終見不著水,姚重華心裡就多了一個心眼。他就知道父親還有繼母沒安好心,於是他在挖這個井的同時挖了一條逃生的隧道,他的父親不知道。等他下到井裡,父親和繼母的兒子兩個人就把井口給封上了,說這下你被我們活埋了吧。好,姚重華所有的地都歸了他的父親,所有的財產都歸了了他繼母,所有的妻妾都歸了他弟弟。大家皆大歡喜,總算把他給幹掉了,沒想到姚重華早就準備了一條逃生地道,從那個地道出來了。出來之後,這些人非常尷尬。不過姚重華品德高尚,是一個大孝子,始終沒有報復他的父親、他的家人,始終以一種寬懷大量的態度對待他們。後來姚重華做了天下的君主,有一次他的父親殺了人,舜仍然寧肯放棄江山,放棄自己的君主地位,帶著他的父親逃亡,逃到了海邊的某處,從此過起了隱居的生活。他對他的弟弟又怎麼樣呢?他的弟弟也是壞得不得了,幾次三番要殺他,甚至搶他的妻子,特別不人道。舜同樣對他非常好,叫做親之欲其貴,愛之欲其達。就是說親近他、親愛他,想讓他富貴,想讓他發達。最後,利用自己手中的權力任人唯親,把他封到一個叫有卑的地方做官。後來,有學者甚至這麼講,從這點可以看出,舜在儒家的典籍當中是非常理想的內聖外王的人物,是非常理想的一個君子、非常理想的統治者。實際在某種程度上,也是中國有記載的最早的一個貪官,最早一個腐敗的案例。從這就可以看出,中國傳統道德、傳統文化非常推崇的家庭當中的大孝子,如果按照現代的眼光來看待,實際上是很糟糕的一個人物。為了家裡的親情,為了一己之私,他就可以置正直於不顧。父親殺了人,還要帶著他逃亡,這是窩贓,犯了包庇罪。弟弟幹了這麼多壞事,還要任人唯親,把他封到一個地方當官。

從中我們可以看出,傳統文化和倫理道德實際上是有矛盾的,這個矛盾就在於把家和國看成是一體的東西,認為我們這個國就是一個放大的家。實際上,在具體處理家和國之間矛盾的時候,我們看到,古代的這些先賢,無論是孔子,還是孟子,都主張你要先管好自己的家,所謂齊家,然後才能治國,才能平天下。家是被排到最前面的。孔子有一個學生叫子路,這個學生曾經做過強盜,當然孔子也是不計前嫌,他認為有教無類,最後還是感化了子路,子路成為七十二賢人之一,成為孔子最得意的弟子之一。子路有一次就跟他講,我父親也曾經搶過人的羊。搶了別人的羊之後,後來人家就找來了,說這是不是你搶的,他不承認。我知道是我父親搶的,於是我就去作證說確實是他搶的。那麼,他就問,我做的對不對?孔子說,你做得不對。那應該怎麼做呢?應該父為子隱,子為父隱,直在其中。什麼意思呢?就是兒子做了壞事父親應該為他隱瞞,老爹做了壞事兒子應該為他隱瞞。直在其中,什麼叫直啊?就是正直或者正義,真正的道理是在這裡。只有這麼做才是符合正義的,才是符合正道的。從這裡就可以看出傳統道德的矛盾了,一旦所謂的私德和公德發生抵觸,一旦親情和公益發生矛盾,我們的聖人首先強調的是要先保住親情。你要先盡孝,要先處理好你和父親和親人之間的關係,這是最大的道理,其他的都是小道理。

這類傳統到今天的影響仍然是非常深遠的。我們今天看到社會上一些不正之風,乃至一些裙帶關係,一些結幫派、太子黨,行賄受賄,走後門,做偽證,徇情枉法,任人唯親,其實這些都可以在兩千年前中國聖人的道德教訓當中看出一些端倪。他們在兩千年前說仁者愛人,講到人都有側隱之心,要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但是,一旦這個情和理、私與公發生衝突,他們強調的是什麼?他們強調的是情,強調的是私情,強調的是家庭內部的義務。實際上,當我們所謂盡了孝,顧及了親情、家庭倫理之情的時候,在另一個程度上,我們已經忽略了或者說已經很難做到再去考慮其他人的利益了,再去考慮公眾的利益了,甚至再去考慮國家的利益了。

由此可見,在中國傳統的倫理道德當中,是存在著先天性的問題的。比如說孟子,他說孝子之至,莫大乎尊親。就是說,最大的孝子,孝順到極點是什麼呢?就是尊親,尊重你的親屬、親友、親情。孟子還主張父子之間不擇善,擇善,朋友之道也。什麼意思呢?朋友和朋友之間如果誰做了錯事,做了不善的事我們可以相互批評,相互督促,你應該做得更好。父子之間不擇善,就是父子之間你就別來這套了,別相互批評了。看來,孟子在這個問題上,一旦到了父子了,就不講原則了,朋友之間還可以相互批評,相互規勸,相互督促,父子之間就不擇善了。

這裡,我們就可以看出一些問題,這些問題直接影響到我們對道德的理解,我們對價值的選擇,我們對私德和公德關係的處理。傳統的儒家的倫理理想當中的人格叫做什麼呢?叫做君子,君子之道。圍繞著君子這個概念建立了一套理想的道德範疇。但是,什麼是君子?這個君子和我們今天說的公民是一回事嗎?不是一回事。那麼,今天講的公民的概念是基於人人平等這樣一個最基本的理念。就是在社會當中,作為公民,我們享有平等的權利,當然我們也要共同盡到我們作為公民的義務。而君子的概念不是這樣一個規範,它是建立在傳統的所謂血親、血緣集團角度觀念的基礎上產生的一個概念。這就是說,孟子向來主張朋友之道,朋友之道可以擇善,一遇到父子關係就不擇善。也就是當你遇到私德和公德有矛盾的時候,只能是舍魚而取熊掌。對孟子、孔子而言,什麼是魚?什麼是熊掌呢?我們介紹得已經非常清楚了。在他們心目中,情是熊掌,其它的都是魚,甚至是蝦。

很多學者深入剖析了傳統倫理道德中的一些缺陷,這個缺陷也就是說首先是特別講究一個情字,講究血緣的關係。就是在這種血緣關係或者稍微擴大一點是一個圈子,在這個圈子之內,這些道德是可以調節圈子之內的人和人的規範的。一旦出了這樣一個圈子,它首先考慮的還是要維護圈子之內的人的關係。就是說,我們親情遇到國法了,親情和社會上的利益產生矛盾的時候,我們先要保證盡孝,先要保證和親人之間的關係,唯此為大。

當然,除此之外,道德缺失的原因還有很多,這個問題非常複雜的,比如我們講到的信仰問題和信仰的缺失有沒有關係呢?確實有關係。因為信仰的缺失會導致極端個人主義、極端功利主義的出現。我們說個人主義是從西方來的,它認為個人權利是最高的,趨利避害、趨樂避苦是人的天性。道德也應該在個人主義的基礎上來產生,而不是去忤逆它,去侵犯人權,侵犯人的個人性。這是西方個人主義的一般的表述。在今天的中國,我們剛才講到,不是一般個人主義,是極端個人主義,這種極端的個人主義是因為缺少信仰以後,導致極端地只考慮自己不考慮別人。只有我有,你就不能有,我的是我的,你的也是我的,我要通吃,我要獨佔,是這樣一種東西。這種東西我們可以看到是一種非理性的東西。最後,通吃獨佔的結果可能什麼都得不到,可能連自己有的東西最後也保不住。

還有一些原因,比如講到對國家的認同、對社會的認同比較差,這也是導致社會公德意識淡漠的一個重要原因。其實,這兩個東西很大程度上是一個東西。公共的概念也好,公共的意識也好,實際上是有一個共同體的概念,在這個共同體當中,我們每個人都是平等的一分子。不僅僅是今天的中國人,歷來的中國人這種觀念都不太強。我記得姜文拍過一部電影《鬼子來了》,這部電影好像現在還不讓放,但是我覺得那是一部非常好、非常深刻的電影。它反映了中國普通的老百姓,特別是農民,他們在抗日戰爭時期的一種精神狀態。什麼樣的精神狀態呢?就是鬼子來了以後,最典型的一個狀態就是說,認為給誰交稅都一樣,沒有考慮到自己是一個中國人,甚至根本沒有我是一個中國人這樣的概念。誰來了我就給誰納稅,給誰納稅不是納稅?國民黨來了給國民黨納稅,軍閥來了給軍閥納稅,日本人來了就給日本人納稅唄。我們老百姓就是這樣一種狀態,是一種非常可憐、非常卑微的狀態。但是這種狀態在中國很長的歷史時期,很大部分的老百姓的一種非常真實的生存狀態。這種狀態很難產生現代公民的意識,很難產生要去爭取自己的民主權利、很難產生要為我們公共的空間、公共的道德負責任這樣的一種心態。

那麼,除此之外,相應地又提到另外一個問題,就是什麼叫公民?什麼叫公民的意識?很大一個程度上要有規則意識,要守規矩。當然這個守規矩是有前提的,這個前提是權利和義務的統一。在這個共同體當中我有一份權利,當然我也要盡我一份義務,而且要遵守公共的規則。說到規則意識,我們知道現在國家都在講,說我們在國際上要做一個負責任的大國。什麼意思呢?就是很多的事情你要守規矩,要有遵守規則的意識,不能亂來。這也要求這個國家的國民同樣有很強烈的規則意識。第二次大戰以後,德國被打成一片焦土。當時德國幾乎95%以上的房屋都被炸了,要重建就需要很多的建築材料,需要很多的木材。但是,德國人出於對森林保護的遠見,定出這麼一條規矩,由林業人員在一些小樹、可以採伐的病樹、死樹、變形的樹上面做記號,來說明哪些樹是可以砍的,哪些樹是不能砍的。要用木料的話,你可以到山裡去找有紅圈的樹,沒有帶紅圈的樹不讓砍。那個時候百廢待興,哪有那麼多人力去管理,哪有那麼多人力天天在森林裡看著,可就在這樣一種情況下,在德國重建的那幾年竟然發生了一個奇蹟,什麼奇蹟呢?所有的德國人在蓋房子砍樹的過程中,沒有砍一棵不帶紅圈的樹。這是一個真事,是一個有記錄的事情。由此可見,德國人身上有一種非常可貴的、令人肅然起敬的東西,說白了這就是一種公民的意識,一種規則意識。

 

四、如何提高公民的公德意識

社會公德的缺失確實是很大的一個問題,我們剛才講了很多原因,有的原因甚至很深,甚至追蹤到了兩千年前。那麼,現實中我們應該怎麼辦才能把公德水平提高上去?我認為,我們還是應該從傳統的馬克思主義、唯物主義的基本原理來看待這樣一個事情。

社會公德歸根到底是什麼來決定的?我們剛才說有文化的因素、思維的因素,有很多這個那個方面的因素。剛才也講到了,即使是在歐美這樣一些國家,社會公德的水平也並不是一直像今天這樣的,他們也是一步一步通過發展,到今天這樣的程度的。很多所謂公德缺失的現象,比如隨地吐痰、沒有公共觀念,與其說是國人的劣根性,不如說是一種前現代社會的特徵。也就是說,在社會實現現代化之前,世界各國體現在公民的道德意識、公德意識上都有非常類似的特徵。

前一陣我看過一個報道,講美國的一些報紙,包括日本的一些報紙,批評中國遊客在海外的一些陋習,暴露出一些醜陋的中國人。但是,很快就有美國人自己寫的文章,說我們別忘了,過去也曾經有過醜陋的美國人、醜陋的日本人。為什麼這麼說呢?當第一批旅行的美國人到歐洲的時候,所有的歐洲人都不願意接待美國的旅行團,不願意接待美國人。為什麼?粗魯,覺得很粗魯,很自以為是,沒有文化。包括日本,日本旅行團最早到歐洲旅行的時候,同樣出現了這樣的情況,歐洲各地的一些景點都印日語的小冊子,這個小冊子的內容當然有介紹景點的,還有一部分的內容就是提醒各種各樣的公德的。比如說,上個世紀五十年代的時候,日本團到歐洲的某一個國家,幾乎把他們住過旅店的所有馬桶都給用壞了。有的是踩爛了,有的是把紙扔到馬桶里導致堵塞,搞得歐洲的旅遊界怨聲載道。這幫日本人沒用過抽水馬桶嗎?確實沒用過,以前都是蹲坑。

今天,我們看到國內一些朋友,可能他過去的生活習慣沒有達到這樣一個程度,確實就存在這樣一些毛病,這是不可避免的。中國古代也有一句話叫:倉廩實,才能知禮節。就是說,較高的文明程度、較高的禮儀程度、較高的社會公德的水平,要以較高的經濟的發展、整個社會的發展為基礎。沒有這個基礎的話,肯定是不行的。這就像當年在中原的中國人認為只有自己是世界上最文明的民族,其它地方的人都是蠻夷一樣。什麼是蠻夷?野蠻的人,不文明的人。實際上,我們今天看到的很多社會公德的缺失,我們剛才講了有很複雜的原因,但是有一個根本的原因就是中國社會經濟等各方面還不夠發達,在很大程度上還帶有一些前現代社會的特徵,特別是人的思想觀念、行為習慣這些東西。實際上,比起人的外表、財富的變化,這方面改變起來要慢得多。

可以舉另外一個例子。前一陣在網上非常流行一本書,叫《中國人比韓國人少什麼》,比較了中國和韓國之間的發展道路。書中說,韓國在各個方面跟中國在歷史上關係是非常深的,甚至韓國的文化、社會把中國社會方方面面的東西幾乎全都克隆去了,包括中國社會中的一些弱點、缺點也全都克隆去了。其中就講到了三百年間的三篇遊記。第一篇遊記是一個叫朴趾源的朝鮮人,他隨當時的朝鮮訪問團訪問中國。當時中國是乾隆年間,朴趾源回國以後,把他的所見所聞寫成了一篇《熱河日記》。他到中國考察,真是開了眼了,就像我們的國人今天到瑞士、美國去一樣,算是開了眼了,走到哪兒誇到哪兒,甚至連糞坑、柴堆都要誇。農家的糞坑、豬圈和柴堆都是井井有條,他用了一個詞叫做「精緻如畫」。恐怕今天還沒有人用精緻如畫形容過柴堆和糞坑,但是三百年前朝鮮人就是這樣形容他所看到的中國,看到的中國的農村。又過了一百多年,到1893年的時候,當時朝鮮面臨被日本吞併的危險,中國派出了軍隊和朝鮮一塊來和日本作戰,當時一個中國的武官叫聶士成(音同),他到了朝鮮以後,把他的所見所聞也寫了一篇日記,記錄當時的朝鮮叫做:人一小桌,器用銅質,腥聞不能入咽,到處是荒陋至極,民苦可知,朝鮮民情太惰,種地只求敷食,不願蓄積,遇事拘泥古法,不敢變通,讀書幾成廢物。什麼意思?就是當時朝鮮,每家吃飯就是特別小的一個桌子,用來吃飯的銅碗、銅盆什麼的,臭得不得了,那個飯都不能吃,難以下咽,到處都特別荒涼簡陋,人民的貧苦可想而知,而且他說朝鮮人太懶,種地也不好好種,就是能打點糧食,也不去精耕細作,也不願意把所得積蓄下來去拓展事業,另外遇什麼事老按古法來辦,特別保守,不敢變通,讀書都是讀死數,死讀書,讀書死,成廢物了。又過了一百年,到二十一世紀了,又有中國人到韓國去旅遊,寫了一篇遊記。他就講,漢城的街頭沒有我們享受慣了的灰塵和污染的氣流,眼見之處除了街道以就是大片大片碧綠的草坪,藍藍的天空像水洗過一樣,潔凈清爽,白雲悠悠。不要說賓館飯店,就是小到只有幾張餐桌的小店,廁所都是非常乾淨。從來沒有見到過收費的廁所。所有的公廁都提供衛生紙,還有鏡子。大單位的廁所還有殘疾人專用的座位,設計得非常周到。相比之下,我們的很多公用廁所簡直令人感到可怕。人家的那個廁所可以用化妝間來形容,而且名副其實,確實總能看到一些韓國婦女在廁所里描眉畫目。

三百年間,這三篇遊記確實給人很深的印象,這是兩個非常像的國家。韓國在很多方面,文化上、生活上、經濟上全面地模仿中國,甚至學中國學到了非常死腦筋的程度。朝鮮有一個李朝,全面學習明王朝的典章制度,各方面都是學得非常像,甚至連他們內部的這種朋黨之爭、爭權奪利、貪污腐敗的方式都學得一模一樣,而且有過之而無不及。就是這樣一個國家,在三百年之後,我們看到了一個新的韓國形象的出現。實際上,韓國為什麼會有今天這樣的成就呢?韓國也是非常短的時間內才發生的變化,由此可見,傳統文化對社會公德的建立是有影響,但這種影響不是決定性的。而且,我們看到今天中國的發展勢頭慢慢有點超過韓國的意思。

我舉一個簡單的例子,我們坐公共汽車,排隊的現象非常普遍,大家很自覺,這就是跟過去很大的一個不同。我們在生活里方方面面、點點滴滴都可以看到有這樣的變化。今天,我們在媒體上也經常地討論有關社會公德的問題,把它作為建設和諧社會非常重要的一個方面提出來,這也證明我們已經有了一個比較好的基礎來改變社會公德缺失的狀態。隨著我們國家經濟的發展,全民都來關注社會公德,努力去完善社會的機制,包括各種監督的機制,通過多方面努力,我相信社會公德的問題應該在不久的將來就會有一個比較大的改觀。中國人現在帶給世界的負面的印象我覺得也是暫時的,在不久的將來,我們就可以看到越來越多的文明、自尊、懂禮儀、守規矩的中國人出現。

今天講的這些,只是把我們在平時節目當中所接觸到的、所討論過的一些社會公德的現象、話題,包括我們接觸到的專門研究社會公德問題的一些學者的思考,跟大家做了一個交流。謝謝!

 

(報告人系北京人民廣播電台生活欄目組一部主任)

 

 

 

 

推薦閱讀:

緬甸男子在日本破壞公物,為何中國網友集體緊張?
扒車門背後:蠢人,從來不守規則

TAG:社會 | 公德 | 社會公德 | 和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