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祖大壽下馬捧讀督師書信,淚如雨下,率軍回師擊潰阿敏,收復失地

袁崇煥(之十九)

自斷股肱的崇禎皇帝讓孫承宗出來收拾局面,說:「關寧兵將,乃朕竭天下財力培養訓成,又卿舊日部曲,可速遣官宣布朕意。」

一面又派人火速追趕祖大壽、何可剛等人,告訴他們不必驚憂,不必聽信謠言。既然他們離開了北京,可以半途截斷敵人的歸路,或者到關外直搗敵軍巢穴。

大學士成基命建議,由袁崇煥寫一份手札,召喚祖大壽等人,使其不致叛去。崇禎皇帝同意了。

余大成在《剖肝錄》中記載,當時許多大臣到獄中去見袁崇煥,袁崇煥不肯寫書信,說:「祖大壽過去聽從我,因為我是督師。現在我是罪人,他怎麼會聽我的話?」

眾人百般勸說,袁崇煥堅決不肯,說:「我是牢獄中的罪臣,沒有得到聖旨之前,不敢參與國事。」

余大成勸說袁崇煥:「當初袁公拯救遼東危局,早已經把生死置之度外。天下之人,莫不服袁公之義,諒袁公之心。身為臣子,只要對國家有利,不惜性命。雖然皇上的旨意沒有提到袁公,但意思已經很明白了。袁公還應該三思。」

余大成當時是兵部的職方主事,袁崇煥下獄之後,他大膽為袁崇煥鳴不平。現在袁崇煥終於被他說服,手草一份書信給祖大壽,語氣極為誠懇。

信使帶著袁崇煥的蠟書飛馳出關,追趕祖大壽的軍隊。軍中有人喝令放箭,信使高喊:「奉袁督師之命前來,不是追兵。」

祖大壽接過袁崇煥的書信,下馬捧讀,淚如雨下,全軍將士也一起落淚。祖大壽的老母親此時也在軍中,聽說此事,勸道:「大軍因為失去袁督師,回到這裡。現在袁督師並沒有死,你們為什麼不殺敵立功,以此請求皇上饒恕督師?」

崇禎三年正月四日,祖大壽率兵返回山海關,拜見孫承宗,在教場之內排列自己率領的三萬步騎兵,行誓師之禮。這期間,皇太極在北京城下留下議和書,率兵退往通州,隨後攻克永平。

二月的一天,皇太極在軍帳中宴請明軍降將麻登雲等人,談起議和的事,皇太極感覺困惑:「我幾次派使者議和,卻毫無反應,為什麼?」

麻登雲說:「皇帝年輕,大臣們各圖自保,議和之事,如果皇上不同意,罪過不小,所以大臣們都不敢提起此事。」

皇太極說:「果真如此,是天助我也。只是山海關、錦州防守堅固,現在只攻取那些沒有城防的地方罷。」

不久皇太極班師,再次致信崇禎皇帝,希望議和,並且致信明朝大臣,勸他們早定和議。這是皇太極的第七封議和信。一般認為,此時後金方面面臨著嚴重的饑荒,很希望議和,談出一個有利的結果。

形勢漸漸安定下來,北京度過了一次巨大的危機。那以後,祖大壽率領部下陸續收復永平、遵化等地。崇禎皇帝非常高興,說:「守遼非蠻子不可」。蠻子,這裡指的是袁崇煥,袁崇煥的命運似乎出現了轉機。

但有些人就是想要袁崇煥的命,想讓他死。其中,大學士溫體仁最為賣力,他是毛文龍的同鄉,一直對毛文龍之死耿耿於懷,同時要藉機打擊大學士錢龍錫,所以連上五疏,力請處死袁崇煥。兵部尚書梁廷棟也是袁崇煥的政敵,而同情袁崇煥的官員都受到大力排擠。

一直以來,袁崇煥不像李成梁那麼圓滑世故,捨得花錢籠絡朝中的權貴和內廷的太監,到了這種決定生死的關鍵時刻,根本沒有人堅決站出來,替他疾呼,替他說話。

相反,痛恨袁崇煥的卻大有人在。

《畿輔人物誌》中說,當初毛文龍在皮島大搞貿易,用昂貴的貂皮、人蔘結交朝廷中的權貴。另外,毛文龍冒領的軍餉大部分都沒有出京,直接轉到了許多權貴的手中。毛文龍一死,這些好處全部消失。

因此,這些權貴和毛文龍在北京的親朋一樣,無比痛恨袁崇煥,四處散布謠言,說袁崇煥勾結後金,引敵入京。

推薦閱讀:

天文史上的今天 | 一封寫給未來的信
智敏上師書信二集
給小朋友的禮物並附書信一封
寫西班牙語信件,這些要素需緊記
親愛的姐姐,請你幸福呀

TAG:書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