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原始佛教的基本教義是什麼?

原始佛教的基本教義是什麼?

  最基本的教義主要指「四諦」。

  第一諦是「苦諦」,這是講受苦的現象,也就是說我們居住的這個世間是「娑婆世間」,意思是「不堪忍」。人生有二苦和八苦之說。二苦是指內苦和外苦,也就是心苦和身苦。而八苦是指生老病死,愛別離、怨憎會、求不得、五取蘊。五取蘊是說色、受、想、行、識,「色」是指物質,「受」是指感覺感情,「想」是指知覺想像,「行」是指心理活動,比如貪慎等行,「識」是指意識。同時人還有「五根」,也就是眼耳鼻舌身。它們分別對應著五塵:色聲香味觸。都是這些感官想到得到享受,才造成痛苦。

  第二諦是「集諦」,就是說無明,這是說受苦的原因。不明白人生是幻影,所以產生種種慾望和追求。產生三毒,即貪、嗔、痴。比如貪於成名,就會起嚴重造業。貪得不到滿足就產生嗔,產生忿恨之心,貪嗔心起,百萬障門開,所以是最可怕的。痴是指愚昧無知,迷於世,迷於理,就會造業,造語業、身業、意業等等,最後就會受報。

  第三諦是「滅諦」,這是說滅苦的辦法,也稱滅度、寂滅、圓寂、涅磐等等,指貪的熄滅、嗔的熄滅、痴的熄滅,放棄、消滅愛欲與對此五蘊之身的貪求,就是苦的止息。

  簡單說就是悟到真理,滅盡煩惱。

  第四諦是「道諦」,這是說怎樣達到目標。主要是通過持「八正道」,也就是1正見----正確的見解,也就是合乎佛教理法的道理;2正思維----以佛教純真的智慧去思考問題;3正語----說正當的話語,也就是善言善語,隱惡揚善,隨喜讚歎,不妄言,也就是不講大話,不兩舌,不謗語,不惡語;4正業---言行清凈不染,起心動念都造業;5正命---正當的生活和謀生手段;6正精進----正確的努力;7正念---時時憶持佛法,不起邪思亂念;8正定----禪定,離散亂心,專註一境。這八正道也可簡單規結為「戒、定、慧」:戒包含正語、正業、正命,戒就是指教規,比如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飲酒等等,這些都是為了防非止惡。定包含正定和正念,慧包含正見、正思維、正精進。

  佛教還講「十二因緣」,就從苦諦和集諦發展而來的,眾生是這十二種因緣匯合而成,主要是講業報輪迴,這也是古印度各宗教學派的共同思想,釋加為這加了一套理性思辯。

  一切痛苦和死亡都是從無明開始的,無明就會愚昧,就會帶出你的行為,然後決定你會投胎出生在什麼樣的人家,即緣識,胎兒的身心狀態,即緣名色,還引出緣六處(眼耳鼻舌身意),緣觸(對對象的接觸),緣受(感受),緣愛(貪求和慾望),緣取(佔有的行為),緣有(造業),緣生(再投胎出生)緣死。此有則彼有,此無則彼無,所以要解脫於這個鏈就要從「無明」破起,也就是有大智慧。

  另外佛教還有「三法印」,即佛法的印記,驗證是不是佛法的標準。第一是「諸法無常,也就是常駐,經常如此,不變的東西,一切處在的東西都是剎那改變的,如夢幻如泡影,如露也如電,這就佛法常講的六如。第二是」諸法無我,我指自己的性質,沒有實體,條件一變,結果就變。第三是「涅槃寂靜」     http://www.fjdh.com/wumin/HTML/57450.html ---------------------------   【 原始佛教的基本教義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從釋迦牟尼創立佛教到他死後一二百年佛教教團發生分裂,形成以大眾部和上座部為代表的眾多部派為止,在佛教史上稱為原始佛教。根據原始佛教的經典《阿含經》等,原始佛教的基本教義是四聖諦和八正道、十二因緣、五蘊以及因果報應的理論。

四諦、八正道

"四諦"的字面意思是四個真實不虛的道理,是原始佛教關於人生為何具有苦惱和如何擺脫苦惱的四大真理。

苦諦

是說人生是充滿種種痛苦的,也可以說人生是個充滿痛苦的過程。佛教把各種苦惱歸納為八種: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憎會苦(與自己所怨恨的人不得已而相會或結合;不能自由脫離自己所憎惡的環境或遭遇)、所求不得苦、愛別離苦(與自己相愛的人分離;離開自己愛戀的環境或年華、際遇等)、五盛陰苦(五陰指色、受、想、行、識,概指一切身心之苦)。

集諦

用以揭示人生苦惱產生的根本原因。佛教認為人的貪求慾望或"愛"是帶來一切苦痛的根本原因,有時把"貪、嗔、痴"看作是萬惡之源。說由於有貪愛的慾望,並且對人生的道理無知(無明,或"痴"),便產生追求金錢利益和名譽的思想和行動,達不到目的便產生嗔怒感情,與別人發生衝突和爭鬥,從而煩惱叢生,不僅生前痛苦不已,並且招致死後在"五道"或"六道"中輪迴。佛教在有的場合為了強調無知是造成各種苦惱的最根本的原因,便把"無明"置於首位。

佛教雖主張一切事物的生滅、聚散是由因緣(各種內外條件)決定的,但也繼承了古老的靈魂不滅的思想。認為眾生生前由於"無明"、"貪愛"等趨使,不可避免地要產生各種各樣的善惡行為("造業"),將導致死後靈魂在天界、人間、畜生、餓鬼、地獄的"五道"(加上阿修羅--惡神,為"六道")之間輪迴投生,不能從生死苦惱中得到解脫。

滅諦

是說滅除貪愛慾望,便斷除了產生苦惱的原因,使自己永遠不再輪迴於生死苦海。這是原始佛教所追求的最高的精神境界。從《阿含經》上經常看到釋迦牟尼向弟子描述自己達到的至高解脫境界是:

我生已盡,煩惱已滅,所作已辦,不受後有。

意為我的現世生命已經結束,一切煩惱徹底斷滅,修行已達圓滿,從此將永遠地擺脫生死輪迴。這就是"滅諦"的實現,也就是所謂涅槃。

道諦--八正道

講達到滅除痛苦,進入涅槃境界的方法和途徑。此即八正道,包括:正見(正確的見解)、正思惟、正語、正業(正確的行為)、正命(遵循正確人生原則的職業和生活),正精進(正確的修行)、正念(正確地憶念四諦的道理)、正定(正確地修行禪定)。其中最重要的是正見,相當於現代用語中的正確的立場和世界觀、價值觀,不過它是特指以四諦之理為指導的佛教的立場和世界觀、價值觀。

  十二因緣

  

  

  十二因緣,也稱十二緣生,是以人生為對象的緣生說,是佛教教義的重要理論基礎。

  

  何為因緣或緣生?佛教認為,一切事物和現象產生、變化都有一定的條件。這個條件便是因緣。因是內因,是根本原因;緣是外因,是輔助因素。有時因、緣通用,因為緣也是一種原因。由於具備一定因緣便有相關事物生起或消滅,此為緣起。佛經中常見的解釋是:

  此有則彼有,此無則彼無;此生則彼生,此滅則彼滅。

  

  佛教以十二因緣來解釋造成人生苦惱的過程和原因,是按照佛教的理解把人生現象分成十二個連續的環節:

  

  無明--行--識--名色--六處--觸--受--愛--取--有--生--老死

  

  認為它們前後之間是互成因果,互為生滅的條件,是用來說明四諦中的苦、集二諦的。

  

  對此十二因緣分開加以解釋,"無明"即"痴",是對佛教的教義(四諦等)不了解,被認為是造成眾生流轉生死的根本原因。"行"是指由行為所造成的一種影響作用、形成力(業力)。"識"是指感覺和意識活動,包括眼、耳、鼻、舌、身、意六識。原始佛教有時把"識"看作是獨立的精神實體,稱之為"識神",即靈魂。"名色"是指人的肉體和精神。"名"指受、想、行、識四蘊(也稱四陰);"色"指五蘊中的"色",相當於物質,由兩者構成生命體的形神關係。"六處"是指人的感覺器官和意識機能,包括眼、耳、鼻、舌、身、意六根。"觸"是接觸外界時產生的觸覺和知覺。"受"指感覺。"愛"即貪愛,對物質的或精神的東西的追求、愛戀意向。"取"是執著地求取、佔取各種東西及固執錯誤見解等。"有"指眾生和生存的環境。"生"是生命出生。"老死"是生命的衰老與終結。

  

  在原始佛教的後期,在講十二因緣時已經把其中的"識"解釋為"識神",把"名色"解釋為胎兒,從而把十二因緣解釋為人生秉承前世業因投胎、出生和生長的過程。到了部派佛教時期,以"說一切有部"為代表的學僧對十二因緣作了"三世兩重因果"的解釋。可用下圖表示:

  

  無明

  過去世之二因

  行

  

  識

  

  名色 集諦

  

  六處 現在世之五果

  

  觸

  

  受

  

  愛

  

  取 現在世之三因 苦諦

  

  有

  

  生

  未來世之二果

  老死

  

  這樣,十二因緣便被改造成由"無明"引起的生死輪迴的過程了。   五蘊論

五蘊論是原始佛教的哲學理論基礎。

"五蘊"也譯作"五陰",即色(地、水、火、風四種原素及其所造的一切東西,相當於現代所說的物質概念)、受、想、行(意志、意向)、識。佛教把它們看作是構成世界萬物和眾生的五種基本因素。認為它們在一定的條件下聚合,又在一定的條件下離散,因此眾生的生(聚)滅(散)是無常的。既然眾生一一切事物無非是由因緣和合而產生的,那麼,它們就沒有常住不變的實體或規定性。人的生命既然生滅無常,而伴隨無常則有種種痛苦產生,因此人就不應當貪戀短暫易逝的人生,而應當追求擺脫一切苦惱的涅槃境界。

五蘊論本來是佛教用來反對婆羅門教的梵天(婆羅門教所奉的創造之神)造物說的重要理論,是原始佛教的哲學基礎。從它與人生的關係,可以證明苦、集、滅、道四諦。由五蘊的聚散離合,可以推論出佛教的"三法印":一是"諸行無常",謂一切事物、現象生滅不定;二是"諸法無我",指一切事物、現象沒有主宰者和常住不變的本性、本質;三是"涅槃寂靜",謂永遠超離生死苦惱的涅槃境界是清凈永恆的。如果再加上"一切皆苦"則成"四法印"。這是對原始佛教的哲學概括,被認為可以用來判斷是否真正佛教的三種或四種基本標誌,所以稱之為"法印"。

  • 五戒、八戒、十戒和具足戒

    "戒"是佛教"三學"(戒、定、慧)之一,音譯"屍羅",意譯為"慣行",轉為"行為"、"習慣"、"道德"等,是用來規範佛教信徒行為,"防非止惡"的戒規。有小乘戒和大乘戒。小乘戒有在家男女居士遵守的五戒、八戒,出家人受持的十戒、具足戒。

    五戒是: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發生不正當的兩性關係),不妄語(不說謊話),不飲酒。

    在集中修行的"齋日"期間要持八戒(也稱八關齋戒),除將五戒中的"不邪淫"改為徹底的"不淫"之外,加上:不在豪華寬大的床上睡、坐;不盛裝打扮並觀看歌舞;過了中午不再進食。

    十戒是沙彌戒和沙彌尼戒,在五戒外,加上:不用香料花環打扮裝飾;不觀看歌舞;不在寬廣大床上坐;不非時食(過午不食);不蓄金銀財寶。

    具足戒,也稱近圓戒,出家者只有受過此戒才能成為比丘、比丘尼。按照中國唐以後最盛行的《四分律》,比丘戒有250條,比丘尼戒有348條。二者主要的戒條相同。最重的戒有四條,稱"波羅夷罪",犯者被開除僧團("不共住"),有淫、盜、殺、妄(大妄語,妄稱自己得道成聖);其次為"僧殘罪",犯者經過嚴格的在僧眾面前懺悔的程序,才能被保留在僧團,有十三條,有手淫、觸摩女人身體、誣陷好人、破壞僧團等。此外還有很多情節較輕的戒條,以及有關日常修行和生活的規則、儀規等。中國在唐以後依用道宣對《四分律》的論釋,他將此小乘律納入大乘佛教的體系。(詳後)

     
  • 什麼是大乘戒

    大乘戒,也稱菩薩戒,中國最流行的是傳為後秦鳩摩羅什譯的《梵網經》。有十種重戒,包括:殺、盜、淫、妄語、酤酒(賣酒)、說四眾過、自贊毀他、慳吝加毀、嗔怒又不聽人悔過、誹謗三寶(佛法僧);四十八輕戒,有不敬師友、飲酒、食肉、食蔥蒜等"五辛"、報仇等等。此戒,出家人要受,在家居士也可以受,實際是對上述小乘戒的補充。此外,還有《菩薩地持經·戒品》、《瑜伽師地論·菩薩地·戒品》所講的大乘戒,但不很流行。

    大乘中觀學派

    中觀學派是大乘佛教中的重要派別之一,代表人物有龍樹(約150-250)及其弟子提婆。他們在解釋《般若經》學說的基礎上建立了大乘中觀學派。龍樹著有《中論》、《十二門論》和《大智度論》,提婆著有《百論》,以一切皆空的思想為基礎,論證世界萬物不生不滅,不常不斷,不一不異,不來不出的中道觀點,並對外道(佛教以外的學說或教派)、小乘的觀點進行批評。他們主張的真(真諦、出世間、佛與菩薩、彼岸、涅槃境界等)、俗(俗諦、世俗社會、現實人生、生死煩惱等)相即與不二的觀點,所謂"不離於生死而別有涅槃"等等說法,旨在縮小佛教教義中的"世間"與"出世間"的距離,對後世佛教藉助這種思想深入社會民間及世俗化有很大的影響。

    > 刪除

  • 2008-01-24 15:31:21 遠泊

  • > 刪除

  • 2008-01-24 16:14:10 盧舍那

    西方學者曾將大乘佛教劃為佛教激進派,又將大乘空宗劃為大乘佛教激進派,而中觀學又是大乘空宗的激進派。

  •  

    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2535728/

    推薦閱讀:

    四教義卷第八

    TAG:佛教 | 教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