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遺珍_玉器15_白玉螭龍紋帶扣

  明代。玉器。現藏首都博物館。

  這件白玉螭龍紋帶扣於1962年出土於北京市密縣董各庄清代乾隆皇子墓中,是陪葬品。帶扣在古代多用於連接衣服,其作用與現代的「皮帶扣」類似,帶扣也同時是身份的象徵,在古代只有貴族才能使用。

  這件白玉螭龍紋帶扣用整塊上等的和田玉套雕而成,由帶紐的子扣和帶環的母扣組成,子扣和母扣以中空的方形玉連接,能夠自由開合。整個帶扣通長13厘米,直徑6.5厘米。

  白玉螭龍紋帶扣製作十分精美,工藝主要是鏤刻,帶扣的正面鏤雕兩隻互相盤旋的螭龍,中心寶珠上的螭龍繞珠而行。連接子扣和母扣的方形玉上浮雕一隻精美的小獸。

  同樣的帶扣還有現藏西安市文物管理委員會的清代玉鴛鴦帶扣,這件帶扣造型為相對游泳的鴛鴦形象,長8.2厘米,寬4.3厘米,雕刻技藝十分精湛,是不可多得的藝術品。

  我國古代的服裝通常需要使用皮質或者革質的衣帶固定,系衣帶的掛鉤就被稱為帶鉤。帶鉤起源於西周時期,在秦漢時期非常流行,例如現藏國家博物館的鎏金嵌玉鑲琉璃銀帶鉤就是其中的精品。

  到了宋元之際我國的服飾發生了一個重要變化,那時的人們開始穿窄袖長袍,於是帶扣就被越來越多的使用。到了明代和清代,帶扣也就基本取代帶鉤。也就是說,帶扣是從帶鉤發展而來的。

  這件白玉螭龍紋帶扣最早製作於明代,為明代宮廷所擁有,明代滅亡之後流入清代宮廷,後隨乾隆皇帝的三個兒子一同下葬。 


推薦閱讀:

鞠白玉 | 為什麼朱莉比皮特更強大?
白玉葫蘆五帝錢
【全宋詩】白玉蟾詩選--資料庫
和田白玉雕刻龍紋,居然是皇宮貴族才能擁有?
 唐代獅紋白玉帶飾(圖)

TAG:華夏 | 玉器 | 白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