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人的三種認知形式

人的認知可分為如康德劃分的三類形式:感性、知性、理性。感性是指人對事物外在的表象直接地感知和認識,它是專註於眼前現象的印象,是尚未了解到其構成因由的一種對事物的初步認知。知性是人對事物地推理和了解其產生根據或者是通過現象判斷其結果的一種先驗性的認知,這是直接對事物因果關係的理解和認識。理性則是人不僅對事物存在現象還是因果關係等,通過抽象思維形成概念,並運用邏輯思維來證實其必然性的認知。

叔本華認為:「與作為空洞形式的時間和空間自身相關聯的感知能力,康德稱之為純粹感性。而與物質或因果關係相關聯的感知能力叫做知性。知性最簡單直接的表現便是對現實世界的感知。這一感知是通過因果關係的知識來獲得的,因此所有的感知都是一種直觀的把握。但是,沒有知性就不會有直觀。通過感官所獲得的只是一些作為認知起點的感覺材料,這還只是一種動物性反映。只有通過知性運用認知因果關係的能力對這些感覺材料進行整理,才能獲得對世界的直觀,這世界也才作為表象而存在。這作為表象的世界,只是相對於知性而存在。知性從結果中推知原因的純粹認識,從而也是以因果律為前提的。因果性的認識完全是先驗的,是經驗以它為條件而不是相反」。

叔本華又認為:「人類高於動物的諸多表現,歸根結底都是一種能力造成的,這就是人類的理性……知性只有一個功能,就是直接認識因果關係。和知性一樣,理性也只有一個功能,這就是構成概念。通過這個功能就很容易說明人和動物之間的種種不同,人們常說的合理與否也只是應用或沒應用這個功能的區別……動物由於缺乏理性而把自己限制在直觀的表象上,也就是限制在現實的客體上,而人類則能藉助抽象認識的能力來掌握整個的過去和未來,從而綜觀生活的方方面面」。

從這三種認知形式的不同功能上來說,感性是人對事物在知覺上的初步印象和認知,感性為人對事物的知覺;知性是人對事物其內在必然性上的直觀和揭示,知性為人對事物因果關係的直觀;理性則是人對這種內在必然性發現在證實上的邏輯思維;理性為人對事物因果關係的實證。因而,感性是人首先對事物的初步印象,是人認識事物的前提。但是,人如果只是停留在這一層面上,他就永遠只能停留在認識事物外在的表象層面上,永遠未能知曉其內在本質及其形成變化原因。知性是人對事物前後或因果關係的直接認知,如果人只處於知性階段,他就難以證明該所認知事物的實際演化過程及原理,因而,無法確認和證實其真實性。理性是人對事物因果關係的證明和確定,理性雖然能證明事物本質、變化過程及原理,但它卻在覺察和洞見事物因果關係方面表現為遲鈍或無能為力。因為理性的主要功能在於實證而非發現上。因此而言,人只有將此三種認知形式有機地結合起來,才能充分挖掘和發揮出自身整個認知能力。

當然,感性作為知性與理性的基礎,這既是人類認識世界的初步認知,也是人類之所以能夠認識世界的前提條件。爾後,知性才能依據這一條件以自身的智力和悟性來超經驗的直接認知事物本質。最後才有了理性去證明其真實性存在。其中,知性與理性地相互支持也是哲學能力中一大功能,開拓了知性的視野和增進演繹能力,促進其先驗的洞見力和提取力的形成。因為抽象的概念和邏輯思維在推進和發展人類對世界的認知過程中起著基礎和傳導作用,沒有這個支撐,人類的智性和對世界的廣泛認知就很難建立和發展起來。抽象概念的事物雖然會因此而失去和被剝除了具體的形象,但它卻可以在人與人的意識之間進行傳導和演繹,如事物的原理等;而具體而形象的事物卻不能。

 

推薦閱讀:

【認知升級】你需要在一生的時間,來重建你的認知大廈
男人30,我也想和這個世界談談
這個選擇題,正在浪費我們的生命!
如何不被情緒影響理性
大腦不是用來思考的

TAG:認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