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戰地攝影師全景式記錄第二次鴉片戰爭
來源:網易歷史
菲利斯·比托
1860年8月1日,英法聯軍從天津北塘登陸,10月13日攻入北京,5天後,圓明園、清漪園等皇家園林遭到搶劫焚毀。隨軍攝影師菲利斯·比托使用鏡頭全景式記錄第二次鴉片戰爭。本圖集及文字選自趙省偉編譯《西洋鏡:一個英國戰地攝影師鏡頭下的第二次鴉片戰爭》,台海出版社
圖為英軍北上遠征艦隊從香港啟程全景照,1860年3月18日-27日拍攝。
圖為英軍艦隊抵達大連灣,1860年7月21拍攝。英軍佔領大連灣,法軍佔領煙台,以完成對渤海灣的軍事封鎖,並以大連灣和煙台作為聯軍進攻大沽口的基地。
天津北塘炮台,1860年8月2日-12日拍攝。清軍在北塘除了埋設一部分地雷外,並無駐軍加強防備。1860年8月1日,藉助俄國人的引導,聯軍出動軍艦30多艘和陸戰隊5000人在北塘附近順利登陸,沒有遭到任何阻擊。
在北塘炮台的英軍總部全體成員,1860年8月2日-12日拍攝。
北塘炮台全景,1860年8月3日拍攝。順利佔領北塘後,1860年8月12日聯軍2000人在往大沽探路途中與清軍遭遇,開了打響戰鬥的第一炮,隨後佔領新河。
北塘炮台內部,彈藥庫和大炮,1860年8月2日-12日拍攝。聯軍佔領新河後,與4000名配備大刀、長矛和弓箭的蒙古騎兵戰鬥,在動用了阿姆斯特朗炮後,清軍被擊退,撤回塘沽。
北塘炮台內部,普羅賓騎兵隊,1860年8月5日-9日拍攝。
被佔領後的北塘炮台,英法聯軍攻入口,1860年8月14日-20日拍攝。8月14日,聯軍進攻塘沽炮台,集中36門後膛炮和阿姆斯特朗炮炮轟清軍兵營後,便發起衝鋒。聯軍士兵紛紛架起梯子,爬進城牆,清軍開始逃亡。
白河上的大沽口北炮台外部,英法聯軍攻入口,1860年8月22日或之後拍攝。1860年8月21日,英軍2500名士兵、法軍1000多人及兩個連的炮兵,水陸協同進攻大沽北岸炮台。
大沽口北炮台外部,英軍攻入口,1860年8月22日或之後拍攝。22日清晨6點法軍炮兵和英軍的榴彈炮對著右岸第一座炮台開炮。英軍以47門大炮連同法軍炮火猛轟炮台,聯軍戰艦也發炮協助。清軍在炮火的差距下漸漸不敵,而且射擊無法精準。
大沽口北炮台一角,法軍攻入口。1860年8月22日或之後拍攝。22日7點半時,聯軍發起衝鋒開始白刃戰,臨近10點攻下第一座炮台。
大沽口北炮台內部一角,剛被攻陷時。1860年8月22日拍攝。北炮台清軍在直隸提督樂善指揮下,英勇抗擊後潰敗,多數守軍戰死,北炮台被聯軍攻下。
北炮台英軍攻入口內部,1860年8月21日拍攝。
北炮台內部一角,1860年8月21日拍攝。
清軍撤退後被占的北炮台背面,1860年8月21日拍攝。由於清政府並無抗戰決心,聯軍攻取兩座炮台,殺死炮台守將樂善後,僧格林沁就以咸豐帝的命令為由放棄南炮台,部分清軍就地投降,剩餘清軍撤退到天津。
第二北炮台內部,關押2000多清軍俘虜的地方,1860年8月22日或之後拍攝。
北炮台內部,清軍營地,1860年8月22日或之後拍攝。
全景照:被佔後的大沽北炮台內部,1860年8月22日或之後拍攝。聯軍佔領天津後,清政府派怡親王載垣、兵部尚書穆蔭到通州南張家灣議和。由於雙方爭執不下,談判再次破裂。清方擄去英國派往負責洽談停火之談判代表巴夏禮和士兵等39人。
大沽炮台內外,1859年6月25日第二次大沽口之戰聯軍登陸處。發生在前一年的第二次大沽口之戰,是英軍12艘軍艦攻擊大沽口炮台,清朝守軍發炮反擊使英法軍艦遭受損傷,有4艘聯軍軍艦被擊沉。此後,英法聯軍屢遭重創,於當日夜間撤退,清軍獲勝。
北京八里橋附近的墓地,1860年9月21日戰鬥之地,9月21日或之後拍攝。9月21日,華北地區清軍主力,包括科爾沁僧格林沁野戰騎兵、八旗察哈爾、索倫部、陝甘調來的漢軍、京津地區八旗綠營與英法聯軍在通州八里橋進行決戰。
北京附近的八里橋,1860年9月21日戰鬥之地,9月21日或之後拍攝。八里橋之戰,僧格林沁部全軍覆沒,勝保在戰鬥中重傷。隨後咸豐帝及清廷人員前往承德避暑山莊避難。
八里橋陣亡的清軍士兵,1860年9月21日拍攝。據俄使伊格那提耶夫估計,當時清軍投入約5至6萬人,其中3萬騎兵,損失1000人(清廷估計為3000人)。法軍死亡3人,受傷17人,英軍死亡2人,受傷29人。
通州塔,1860年9月23日拍攝。英法聯軍於9月18日攻陷通州。
北京城牆及安定門,英法聯軍準備向北京開火,10月13日或之後拍攝。9月22日,咸豐帝一行從圓明園後門出逃。10月6日,聯軍在安定門、德勝門之外擊敗僧格林沁部的清軍。
1860年10月13日英法聯軍佔領後的北京安定門,10月13日聯軍從安定門攻入北京,清軍投降。
從安定門觀被英法聯軍佔領後的城牆頂部,1860年10月13日或之後拍攝。
北京城牆的東北角樓,1860年10月13日或之後拍攝。英法聯軍一共佔領北京18天,這是有史以來北京第一次被歐洲軍隊佔領。
被佔領的北京城牆頂部,中式大炮對準聯軍的排炮,右側建築為雍和宮。1860年10月13日或之後拍攝。聯軍攻入北京後,發現清軍將英法使節團多人虐待至死,遂決定報復中國之野蠻行為,並教訓清朝皇室以後不得蔑視英國及法國。
北京皇宮入口,疑為天安門,1860年10月29日拍攝。
北京皇宮,午門,1860年10月29日拍攝。
北海的園林和佛塔,1860年10月拍攝。
從北海遠眺景山和紫禁城,1860年10月29日拍攝。
天壇祈年殿,1860年10月24日之後拍攝。
清漪園(今頤和園)內萬壽山後山的琉璃塔,現仍存。1860年10月6日-18日拍攝。英法聯軍洗劫並燒毀了北京西北郊的圓明園和靜宜園。圓明園大火持續了兩天,300多名太監和宮女葬身火海。
被燒毀前的清漪園(今頤和園)內的曇花閣,毀於英法聯軍的大火。光緒年間在其遺址上修建了景福樓。1860年10月6日-18日拍攝。法國作家維克多·雨果曾對聯軍暴行給予強烈譴責,認為這是「兩個強盜的勝利」。
清漪園(今頤和園)萬壽山頂的智慧海眾香界。該建築為全磚結構無梁殿,故而在大火中倖存下來。1860年10月6日-18日拍攝。
清漪園(今頤和園)東岸被焚之前的文昌閣。光緒年間重修,從原來的三重檐減至兩重檐。1860年10月6日-18日拍攝。
清漪園(今頤和園)萬壽山一帶被焚之後的景象,佛香閣、排雲殿等建築蕩然無存。1860年10月6日-18日拍攝。
清漪園(今頤和園)萬壽山一帶被焚之後的景象,佛香閣、排雲殿等建築蕩然無存,只剩下台基和階梯。1860年10月6日-18日拍攝。咸豐十年(1860)歲在庚申,這場災難在中國人的記述中便被稱作「庚申之變」。
清漪園(今頤和園)昆明湖、十七孔橋一帶被毀壞後的景象,南湖島上的建築被夷平,只剩下台基。1860年10月6日-18日拍攝。攝影師比托鏡頭下這些安靜而又凄美的建築背後,是英法聯軍燃起的殘酷烈火,今昔對照,令人思緒萬千。
- END -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