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文物局的重大進步:終於承認大量文物在民間

導讀:據有關報道顯示,中國走私流向海外的文物,每年高達至少幾萬件以上。追究導致其文物外流的根源,由於文博界的政策不力,對本土之珍的文物如棄兒般地不與認可,當這些文物在中國無容身之地時,也就完全失去了文物價值的體現,這就導致眾多的文物持有者不得不「割肉」賤賣而轉讓。對於那些走私違法之事即與「原藏者」毫無干係,這樣就給那些違法走私者提供了大量的文物貨源,迫使國內大量較為珍貴的文物,源遠不斷地被「掃出國門」而流向海外。以上所論事實,充分體現出中國文博保護政策的缺失和文博專家不專不力,國人只有無奈而為之嘆惜。

當今,文博專家在鑒定文物時,通常除了易見的普品之外,對一些稀罕的珍貴文物不認可。原因就是鑒定專家沒見到過,認為歷史上沒有這種東西,或認為這樣的東西不可能在民間等等,而且,這種不負責任的「鑒定方法」成了專家們較為默契的「通病」或「潛規則」。歸納起來有十種:

一是國家博物館藏品中從沒有的,不認可;

二是官方考古機構從未發現過的,不認可;

三是陶瓷歷史文獻里沒有記載的,不認可;

四是權威鑒定機構無法認知不了的,不認可;

五是文獻雖有記載,但敘述不詳的(如柴窯),不認可;

六是權威出版物里已「拍板」或「斷定」沒有的,不認可;

七是被當今專家名人或學者,認為古代沒有的工藝,不認可;

八是與官方藏品在,色彩、紋飾、胎釉略同但有小異,把握不了的,不認可;

九是有部分資深藏家研究論證確是「到代」的文物,與權威專家「觀點」相悖的,不認可。

十凡不是「考古界和學院派」研究的成果和業績,民間學者有重大發現的研究成果,不認可。

但是,藏界早有共識,我國的古瓷的確有特殊罕見的、或者壓根兒就有前所未見的珍品存世,這是不可否認而客觀存在的事實。有些專家太低估了文物在民間的存世量,各時期各朝代的文物都千模萬樣,誰都不可能盡收眼底一覽無遺。中華五千年光輝的歷史,祖先創造並遺世了許多未知的東西很多。因此,不得不承認現在有些才出現的,或留傳有緒至今的一些稀少罕見的老物件,各大博物館不一定都有。所以,一旦某些特殊極罕的文物面世,有的專家學者今生也從沒見過,更談不上對某種文物的研究考證了。況且,即便是國家頂級的專家也必須承認,客觀事物的認識是無限的,而個人的認識是有限的,專家也成在某些盲區。因此,博物館以及書藉史料中,也就無法查找根本就不存在的所謂參照資料和數據。

終於承認大量文物在民間  

近日,國家文物局劉玉珠局長在黨中央理論刊物《求是》雜誌上發表署名文章, 貫徹習總書記提出的「努力探索符合國情的文物保護利用之路」 指示精神, 提出了-系列堅定中華文化自信、保護中華文物、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全局性思路、方針、政策、舉措、方法和要求及改革方向, 民藏界普遍稱道。人民的行政機關開始回歸人民性質, 開始實事求是講符合國情的話, 開始正視文博兩張皮的現狀。文章涉及方方面面, 民間特別關心劉局長對民藏的表述,從去年公布的《文物保護法》修改稿把「民間收藏文物」概念及一章都去掉, 今年4月全國文物工作會議還隻字未提民間文物, 到今天劉局長代表國家文物局終於公開承認「還有大量的文物被民間收藏, 它們也是我國文物資源的重要組成部分」。這是重大的政策信號、重要的國情定位, 是執政者對攸關民族文化遺產前途的重要立場轉變。 這—轉變是習總書記李總理對文物保護工作直接指示批示的結果,是億萬人民長期強烈呼籲的結果,是廣大人民與國內外利益集團長期不懈鬥爭的結果,是廣大藏家與偽學偽專家長期說理論戰扭轉輿論歪風的結果,實質是正義一定會戰勝邪惡的必然結果。

一, 中華文物包含國有文物和民間文物兩大部分已從認識上得以統一, 這是制定政策措施的前提和基礎

劉玉珠局長在文章中介紹全國有博物館、紀念館4692家, 其中國有博物館3582家, 非國有博物館1110家。國有文物藏品近5000萬件(套) 。另外, 還有大量的文物被民間收藏, 它們也是我國文物資源的重要組成部分。這一表述說明:1, 民間文物已被專業行政部門承認, 它的合法性至少在認識上得到統一;2, 使用「大量」這個量詞, 是緊跟在近5000萬件(套) 後面說的, 這個「大量」的前提是前述數據, 說明管理者也承認民藏海量, 可能絕不遜色於國藏,現在因未開展全國民藏普查, 數據未果, 如真調查, 極有可能「國藏是湖,民藏是海」;3, 文中使用「另外」一詞, 是中文語法中整體中一部分的習慣用語,說明劉局長已把民藏納入管理思考範圍, 不再是後娘養的私生子,可以不管不問;4, 文中使用「被」一字, 一是說出了事實,民間文物來源複雜多種, 二是民間文物流動性很大,而且繼續在流, 三是預示著民間文物的暫時性階段性現狀, 為什麼不可以再流進國有館藏呢?5, 「它們也是我國文物資源的重要組成部分」 的表述, 是非常明確的民間文物的定性用語。一是說明它與國有文物具有同等法律地位的民族文化遺產, 二是它也納入了國家文物資源庫範疇, 三是它同樣是文化自信、增強民族凝聚力、實施「中華文化走出去」 戰略的重要文物資源, 是國家文物資源的重要組成部分。

由此可見,我們只有對暫存民間的大量的民間文物的定性、規模、功能、作用及與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事業的關係有充分、理性、務實、科學的認識, 才能有符合國情符合民意符合實際的方針政策法律法規及具體的正確的舉措和實際改革動作, 才能實現習總書記提出的「努力走出一條符合國情的文物保護利用之路」 。

二, 近幾十年文博曲折發展歷史告訴我們,人民的力量是不可戰勝的,這是執政者政策抉擇的首要

為什麼說國家文物局對中國文物現狀的表態是重大的政策信號和重要立場轉變呢?不要小看一句話, 有時執政黨的一個重要判斷, 可以影響一個領域的政策選擇和政策走向。如抗日戰爭初期的共產黨政策由反蔣抗日到逼蔣抗日, 蔣介石由反共的「攘外必先安內」 政策轉向「聯共抗日」, 就是一句話。再如實行了30多年的獨生子女政策到現在全面放開二胎政策, 還是一句話。現在講「大量的文物被民間收藏, 它們也是我國文物資源的重要組成部分」, 就是從政府管理層面已結束了造成長期來中國文博之亂不實之詞的判斷。

曾幾何時, 一批愛國收藏家為支援災區建設,66位藏家參與「國寶獻汶川」活動, 結果被媒體輿論誣陷成用贗品獻愛心, 冤不冤?曾記否, 一個大隊書記苦心經營幾十年, 把一個貧困村建設成為全國有名的富裕村, 並搞了文化建設項目, 建了幾千平方米的博物館收集藏品4萬餘件, 可被不孝子孫及媒體輿論誣陷, 又被職能部門查封, 致使館長被活活氣死, 冤不冤?全國觀眾不會忘記王剛在電視台砸寶達七年之久, 當事人告他毀寶侵權, 可我們的法官說你們事先有約(言下之意砸了活該), 你說冤不冤?還有浙師大事件北師大事件等等多了去了。近幾十年來, 文博輿論基本上是在內外利益集團黑惡勢力相互勾結控制縱容操作下, 一場反人民反中華傳統文化反社會良知的顛倒是非的醜陋表演佔領了共和國的文化收藏輿論陣地。什麼「民間收藏95%以上是贗品」,「95%以上的人收藏了95%的贗品」,「某某東西全世界只有幾件」,「現在高科技什麼都能仿」,「全國有十大造假基地」,「國寶你怎麼會有」,「有人收了一屋子贗品」,「如果是真的你們個個是億萬富翁, 可能嗎?」 等等輿論鋪天蓋地, 讓有定力的收藏家感到呼吸止息, 定力不夠的收藏愛好者紛紛離開收藏隊伍。這就是曾經的中國文博現狀。

但中華民族是一個不屈服的民族, 總會有人站出來說話, 總會有人帶頭抗爭,不會人人做小綿羊, 過去是如此, 今天是如此, 將來一定也會如此。中華民族的秉性是:安逸時可能各有小算盤, 可能還窩裡斗不團結,但遭遇共性大難時, 這個民族就會團結, 群起抗爭, 顯示出無窮的力量。中華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史, 總體不斷不散至今是個大國就是證明。今天文博執政者的立場轉變, 就證明了人民的力量強大, 是不可戰勝的。

三, 國家文物局表態部署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行動,收藏家說「不看廣告看療效」

劉玉珠局長在文中講了認識、定位, 也講了政策、措施、做法,總體進步很大,但總體還是針對體制內說的, 對體制外特別是針對民間收藏涉及不多, 只講一句, 如「重視民藏文物的保護與展示」 。作為一篇貫徹中央精神的全局性告示文章, 根據全國文物實情, 民間收藏文物至少佔總量的半邊天, 就這麼一句話力度實在不夠。如矛盾突出的文物藝術品市場整頓、專業人員管理、媒體輿論宣傳及依法治理等問題尚未提及。筆者以下再重複一些廣大人民群眾關心的切身利益問題。

1, 急盼把國有文物和民間文物納入國家文物保護一體化謀劃思考部署範圍, 不讓老祖宗掉淚;2, 重構中華文物保護的理念、輿論、格局、管理、評價、學術、價值(價格) 認同體系及流通體系, 還原歷史本來面目;3, 整肅隊伍、清理蛀蟲,剷除利益集團代理人, 儘早還原中國文博領域朗朗乾坤;4, 站在人民立場上儘早出台相關法律法規, 依法治理亂象;5, 共和國人民是國家的主人, 應正本清源, 還給人民的文物享用權、購買權、交流權、展示權、宣傳權、捐贈權、繼承權, 設置限制範圍於法(根本大法) 無據;6, 人民政府為人民, 堅決查處和杜絕行政不作為和亂作為現象, 回歸政府機關真正是代表人民的屬性;7, 絕不允許在媒體上再出現對保護文物者進行造謠誣衊中傷和詆毀文物的言論,對在自媒體上搗亂者監管部門也要負檢查處罰責任。

總之, 以上是拋磚引玉, 國家文物局劉局長表態部署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行動,收藏家說「不看廣告看療效」 ,人民群眾更看重的是治理中國文博之亂的實際成效。

推薦閱讀:

民間技擊絕招——提吊手法
彭加木事件的民間說法是怎麼說?
民間八字看流年
民間看面相准驗口訣劉恆註解:鳳眉鷹鼻主做官

TAG:國家 | 文物 | 民間 | 進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