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轉載]太極拳源出武當道人張三丰

太極拳源出武當道人張三丰,這已是數百年來不爭的事實。然而自打唐豪的否定少林、武當兩大武派的《少林武當考》發表後,在中國武術界造成了一定的混亂,特別是對一些太極拳的門外漢影響更大。為了正本清源,筆者有幸參加了國家體委科研課題《武當拳派源流、拳系及內容研究》,並通過了國家體委組織的專家鑒定,澄清了唐豪等人製造的混亂,還了太極拳源流的本來面貌。

  1、太極拳祖師是張三丰

  太極拳祖師張三丰,是一個傳奇式的人物。據《明史·方伎傳》和有關典籍記載:張三丰名全一,字君寶,號三豐。遼東懿州(今遼寧阜新東北)人。生於元定宗貴由二年,卒於明英宗天順八年。身材頎偉,龜形鶴背,大耳圓目,須髯如戟,才華橫溢,過目成誦,學識淵博,醫術高明,道行高深,武功超絕。善嬉諧,旁若無人,因不飾邊幅,又稱邋遢道人。議論三教經書,則絡繹不絕,所以心與神通,神與道一。寒暑惟一衲一蓑,所啖升斗輒盡,或數日一食,或數月不食,興來穿山走石,能一日千里。行無常行,住無常住,人皆異之,咸以為神仙中人也。

  張三丰出身書香門第,幼年入道,拜張雲庵道長為師,後還俗專修儒學,曾在中山府安喜縣作過縣令,不久辭官,師從終南山火龍真人,傳以大道,命出山修鍊。元泰定甲子春,南至武當,住在少祖山洞穴(人稱為「祖師洞」,元末在洞口建有一座磚石結構的殿堂,俗稱「無梁殿」,「文革」中被毀),修鍊「內丹功」。張三丰在山洞居住九載,練到九轉還丹,終於練成。張三丰練「內丹功」的實踐與體會,在他的著作《玄機直講》、《玄要篇》中多有記述。內丹功俗稱「氣功」,其行氣需要肢體動作進行導引,張三丰根據練內丹的需要,創造了太極拳。張三丰創造太極拳有幾種傳說,一種是他看到鵲、蛇相鬥(俗稱「龍鳳斗」),一種是他看到貓、蛇相鬥(俗稱「龍虎鬥」),從中得到啟發,創造了一套靜如處子,動如飛羽,柔如靈蛇,剛如猛虎的全新拳法「太極拳」。其實,張三丰是著名的道教學者,精通三教,而且一直主張儒、釋、道「三教合一」,他把道家的內丹功,養生家的導引術、武術家的拳法、軍事家的兵法,加以糅合、編創和演化,作出了集大成的貢獻,創造出了一套「以內丹為體、技擊為用、養生為首、防身為要,以意領氣、以氣化神、以神還虛、以虛合道,以柔克剛、以靜制動、後發制人、借力打力、四兩撥千斤」的前人沒有的全新的拳法。這套拳法,是根據道教的太極軌跡,踏罡步斗、劃弧轉圈運行的,因此取名「太極拳」,由於包含「朋、捋、擠、按、采、列、肘、靠(八門),進步、退步、左顧、右盼、中定(五步)」十三勢,故又名「太極拳十三勢」,或曰「武當內家拳」。這是開天闢地以來,張三丰首創的太極拳(武當內家拳),這是武當內家拳的母拳。以後的形意、八卦,以及後來的各種門派的太極拳,都是從張三丰創造的這套太極拳中派生出來的。

  張三丰創造了太極拳後,接著雲遊四海,北燕趙,東齊魯,南吳越,西巴蜀,隱顯遨遊。於明朝初年重上武當,結廬鳳凰山下,人稱「會仙館」,捧讀三教聖書,收徒傳道授拳。張三丰先後兩次上武當山,在武當山居住達三十年。時五龍、南岩、紫霄各宮殿,俱毀於兵火。三豐與徒去荊榛,辟瓦礫,創草廬居之。洪武年間,張三丰因收武當道教主持孫碧云為徒,張三丰事迹被傳至朝廷。洪武十七年,太祖詔求,不赴。十八年又遣臣沈萬山敦請,亦不赴。永樂四年侍讀學士胡廣奏言三豐深得道法,廣其神通。五年丁亥,永樂皇帝命給事中胡熒等齋璽書香幣往訪,遍歷荒徼,數年不遇。他日游四川,見蜀獻王,復入武當,歷襄漢,蹤跡益奇幻。並對武當預言:「此山異日必大興。」永樂十年,成祖下詔稱張三丰為「老師」,並請入朝,不赴,唯以詩詞托孫碧雲轉奏。詩云:

答永樂皇帝

天地交泰化成功,朝野咸安治道亨。

皇極殿中龍虎靜,武當雲外鐘鼓清。

臣居草莽原無用,帝問芻蕘苦有情。

敢把微言勞聖聽,澄心寡慾是長生。

  成祖讀詩後封張三丰為「武當真人」。遂命工部侍郎郭進、隆平侯張信等,督丁夫三十萬人,大營武當宮觀,費以百萬計。既成,賜名大岳太和山,設官鑄印以守,竟符三豐言。並敕建遇真宮,下旨鑄塑張三丰銅鑄鎦金像,置於宮內大殿,香火祀奉,給以帝王的待遇。明朝歷代皇帝無不崇敬張三丰的道德武功,屢屢予以加封。明英宗天順三年封為「通微顯化真人」,明憲宗成化二十二年封為「韜光尚志真仙」,明世宗嘉靖四十二年又封為「清座元始真君」。

  綜觀張三丰的一生,他體恤民情,樂善好施,疾惡如仇,見義勇為,詼諧風趣,和藹可親,深得老百姓愛戴。他為朝廷出謀劃策,大修武當宮觀,以真武大帝的神威,震懾眾多野心勃勃的皇子皇孫,有效地穩定了皇室內部爭權奪位、動亂紛爭的政局,使永樂皇帝能夠騰出手來平定邊患,維護國家統一,為炎黃子孫劃定了中國版圖。他兼收並蓄,主張儒釋道「三教合一」,使武當道教的發展,達到鼎盛時期,成為天下第一道場。特別是他根據道教理論中的「道法自然」、「守柔處雌」等,把道家的內丹功、養生家的導引術、武術家的拳法、軍事家的兵法,加以糅合、編創和演化,作出了集大成的貢獻,創造了具有獨特功理功法、運動體系和形式的武當拳,亦名太極拳。數百年來,武當拳以張三丰為旗幟,萬法歸宗,薪火相傳,門派林立,弟子億萬,蜚聲海內外,造福全人類。由於張三丰的巨大貢獻,古往今來一直受到人們的尊崇。永樂皇帝還在張三丰活著的時候,就在武當山為他修建了遇真宮,鑄像供奉,香火祭祀,使他享受帝王的待遇,成為中國唯一的無冕「武術皇帝」。如今,武當山的張三丰銅像,依然展示著這位和藹可親的道德高人、太極拳祖師的風采。

  張三丰創造的太極拳(武當內家拳),可以健身、醫身、防身、娛身,其宗旨為養生祛病,延年益壽,是全人類極其珍貴的文化遺產。幾百年來,武當拳派薪火相傳,弟子億萬,風行世界,成為與少林拳派媲美的武術體系,早有「北崇少林,南尊武當」稱譽。武當山自然成為太極拳的祖庭,張三丰自然成為太極拳的祖師,到武當朝聖拜祖自然形成熱潮。

  2、太極拳祖庭是武當山

  張三丰為什麼在武當山創造太極拳,這是有其悠久的歷史和特殊的地理淵源的。武當山,古名太和山,仙室山,春秋戰國時期,楚國在這裡屯兵,以武力阻擋秦國,故而更名「武當山」。秦始皇以山名設「武當郡」(後改「武當縣」),長達一千六百餘年。武當山雄踞中國腹部,主峰天柱峰「********」與北斗星對應,周圍環繞俯首朝拜的七十二峰,使武當山處於「上貫天樞,下蟠地軸」的特殊地理位置。其「氣場」舉世罕見,至今人們上了武當山無不感到目清身爽,心曠神怡。這裡奇峰林立,繁花煙樹,飛雲盪霧,風景壯美,素有「亘古無雙勝境,天下第一仙山」之譽。歷來被「恨山不深,恨林不密」,注重「氣場」的修真之士,視為理想的修鍊之地。據《太和山志》記載,自周康王后的兩千餘年,武當山一直是隱士、道家,隱居修鍊的場所。最早來武當隱居的是周康王的大夫尹喜。他本為函谷關尹,見紫氣東來,料定必有貴人來到,果然不久道家創始人老子李耳駕青牛西去,路過函谷關。尹喜熱情接待老子,並拜老子為師,向老子問道。老子於是住到函谷關,寫下了傳世奇文《道德經》五千文。後來老子西出函谷關,不知所終。尹喜卻深感《道德經》博大精深,掛印辭官,隱居武當山中,研讀《道德經》,並設法使《道德經》傳之千古。可以說老子創「道」,尹喜弘「道」,因此道家的繼承人莊子,把尹喜和老子並提,稱他倆為「古之博大真人」。後人把尹喜結庵隱居的武當山三天門石壁,稱為「尹仙岩」。尹喜的弟子尹軌,入武當山學道,人稱「無上真人」,其門徒綿延不絕,後創立道教「樓觀派」,頗顯於北朝,尤盛於唐,影響之大,能與佛教抗衡。尹規之後,漢代的戴孟、馬明生、陰長生,唐代的呂洞賓、孫思邈,宋代的陳摶等名真高道、仙丹藥家,莫不在此修鍊。

  由於武當山歷來為丹士、道人修鍊之地,這就必然引起歷代封建王朝的重視。唐太宗李世民,自稱是老子李耳的後裔,興道抑佛,武當山道教活動日漸興盛。貞觀年間,均州太守姚簡奉命建五龍祠,拉開了在武當山營建道場的序幕。嗣後宋、元、明三代王朝,根據自己的政治需要,尤其推崇武當真武之神。宋真宗天禧二年(1018年)下詔封真武為「真君」,使真武由「天將」升為「天帥」,對「五龍祠」升祠為觀,更名「五龍觀」,並在武當山首次大興土木,修建廟觀;元代至元二十二年(1285年),元世祖忽必烈下詔封真武為「玄天上帝」,使真武由「天帥」升為「天帝」,對「五龍觀」升觀為宮,更名「五龍宮」,繼續在武當山大興土木,修建宮觀;到了明朝永樂年間,武當山道場建設達到鼎盛時期。明成祖朱棣為了達到其「君權神授」,「以神治天下」的目的,除了加封真武,還調動軍民工匠30萬人,大修武當宮觀,歷時十年,建造了九宮九觀三十六庵堂七十二岩廟,殿宇房屋二萬餘間的三十三個規模恢宏的皇家建築群落。在廟的乾坤二道多達二萬餘人,朝山進香的來自全國各州府縣,香火之隆盛亘古罕見,被稱為「天下第一道場」。

  武當山的宮觀廟宇建設,又促進了歷代名真高道到此修鍊。這些名真高道,運用自己的學識,發展道教理論,結合古往今來流傳的武術,煉內丹,求長生,為張三丰集前人內丹術和武術之大成,創立獨特的武當太極十三勢,打下了堅實的基礎。由於明王朝把武當山作為皇室家廟極端重視,明朝二百餘年就向武當山下了三百多道聖旨,對張三丰就下聖旨六道,彰功績,進行加封。有明以來,從皇子皇孫,文臣武將,到黎民百姓,每年都要到武當山朝拜,以顯示皇室家廟,護國家神的至尊。所有這些,都為武當太極拳向全國輻射傳播,創造了政治的,宗教的,物質的和精神的有利條件。

  3、太極拳的功理功法源自武當道教

  太極拳是武當道人創造的拳術,因此又稱「道拳」,「武當拳」。太極拳的功理功法自然源自武當道教,其可以追溯到道教的理論基礎老子的《道德經》,諸如太極拳的「拳法自然」、「以柔克剛」、「以弱勝強」、「後發制人」,無不是《道德經》的「道法自然」、「柔弱勝剛強」、「不敢為天下先」的引申。具體說來,太極拳的功理功法,可以用武當道教的「三說四論」進行概括。

  (1)「養生健身」的起源說

  佛教修來世,道教修今世。道人修鍊的目的就是為了「長生不老」,「飛升登仙」。因此,他們對養生健身十分重視。為此他們除了借外物(外丹),更主要的是導引行氣煉內丹。道教認為「人在氣中,氣在人中」,要養生必須「寶精愛氣」,氣是「人」與「仙」之間的橋樑。這種「氣」就是「內丹」。煉內丹就是「鍊氣」。鍊氣的方法,大致有:食氣,即不食五穀,專門食氣,最後達到「辟穀」而「胎息」的境界;養氣,吐故納新,補充內氣,護養真氣,延年益壽;行氣,運用意念,調動內氣,周身運行,通達筋骨,驅逐百病,行氣的最高境界,是用身體內的陰陽二氣,在自身中「燒煉」,所謂「自家精血自交媾,身里夫妻真妙哉」。人體就是「丹鼎」,煉出來的「丹」稱為「聖胎」。道教勝地樓觀台刻有一幅標明「太上老君作」的對聯:玉爐燒煉延年葯,正道行修益壽丹。

  就是講的煉內丹。有人說,內丹練成,可以通過內視看到,為一顆發光的「金珠」。體內有了這種「內丹」(即「聖胎」,或叫「真元」),精、氣、形、神就可以凝聚不散,人就可以長生不老了。

  鍊氣需要導引行氣,這就產生了練拳。在練氣的時候,引入武術動作,而練拳的過程中,又滲入了練氣的目的。因此拳術的技擊價值觀念在道拳中受到氣功養生觀念的衝擊,形成了「養生第一,技擊第二」的道教武術觀。這種道教氣功與武術運動的結合,便產生了最初的武當太極拳。太極拳講究「內練一口氣,外練筋骨皮」,講究「陰陽變換,圓弧扭絲,動中求靜,柔中寓剛,細長深勻,氣沉丹田」,建立「以丹田運化修鍊為核心,以經絡氣血暢通為先導,以通過性腺系統功能為重點」的有序化程序,達到增強生命活力,延年益壽的目的,就是這個道理。

  武當山著名道人張三丰,是練內丹的大家,被稱為「武當丹士」。他就是依據道教「長生久視」的需要,創造了太極拳的。這是武術發展史上的一個里程碑,是一個造福千古,澤被萬代的貢獻。太極拳起源於道人養生健身,而練太極拳的目的主要也是養生健身,這已是不爭的事實。

  (2)「拳法自然」的本體說

  老子在《道德經》中指出:「人法地,地法天,他法道,道法自然。」以老子「道」的本體說為理論基礎的道教,特彆強調「效法自然」,「天人合一」。而且把效法自然,作為築建武當內家拳(含太極拳)理論和技術體系的根基。遠取諸生,近取諸物,象其形,取其意,學其長,利其用,對生物、非生物進行仿效,達到反樸歸真,人與自然和諧。太極拳中就有不少「仿生」的名稱,諸如「白鶴亮翅」、「野馬分鬃」、「金雞獨立」等。宋代周敦頤《太極圖說》講:「自無極而太極,太極動而生陽,動極而靜,靜而生陰。」太極的一動一靜而產生天地萬物,描繪了一個以太極為中心觀念的宇宙發生圖,確定了太極為宇宙本根,萬物根源的觀念。萬物之靈的人,即為一個「小宇宙」,小宇宙與大宇宙的融合,即是常說的「天人合一」。太極拳,「拳為小道,而太極大道存焉」,「拳名為太極,實太極自然之運行,陰陽自然之而合也。」這這裡,拳融道中,道存拳中,太極拳就是體現人與自然的合一,練太極拳的過程,也就是人與自然和諧統一的過程。

  (3)「圓弧運動」的軌跡說

  太極拳以圓弧運動作為動作運行軌跡,這是對「道」運行規律的哲學思想的擴展和延伸。「道」是萬物之始,「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天地萬物的發展變化越是延伸,就離「道」越遠,而最後又返回於「道」。就是說,萬物的起點是道,最終還要回到它的起點。古人說謂的「曰道」、「曰大」、「曰逝」、「曰遠」、「曰返」,這個過程表明,道的運行規律是一個圓圈。「道」的運行軌跡的圓圈運動,是萬物「生生不息,永無窮殆」的最佳圖式。這個圖式,就是「太極圖」。武當內家拳(含太極拳),要達到養生健身的效果,自然也要選擇這一具有生命力的優化模式,將太極圖應運於拳技,這就是太極拳重視圓弧運動的根本原因。太極圖自然也成了太極拳的圖徽,在這個圖徽模型指導下,太極拳的運動方式和路線,也成為曲線、弧線和圓線。

  由張三丰太極拳而產生的形意拳和八卦掌,運動軌跡也是圓圈。形意拳有三圓歌訣:「胸脯要圓氣下沉,脊背要圓是猴形,虎口要圓如三角,三圓齊出是真形。」至於形意拳的「三扣」、「三抱」、「三月」的弧形,更是枚不勝舉。八卦掌的運行軌跡則是大圓套小圓,小圓練成無圓,即使是無圓,也是外無圓而內有圓(即意念中的圓),無論走轉運掌,還是意念練氣,都離不開圓或弧線,因此人稱八卦掌為「圓圈連環掌」。

  太極、形意、八卦以圓弧為運行軌跡,不僅表現在外觀形體運動的路線和定勢姿態上,也反映在身體運動的特點上。練拳者以腰為軸心,無一不貫穿著圓弧運動,隨著動作的變化形成「大弧帶小弧」,「大圈套小圈」,或者平圈、立圈、八字圈等各種圓弧運動。人稱太極、形意、八卦的身法都是「圈兒」,是有道理的。

  (4)「拳法陰陽」的技擊論

  道教把世界看成陰陽對立統一的整體,這種對立統一,《易經》用「陰陽」二字概括,《八卦圖》用「—」(乾卦)、「--」(坤卦),代表陰陽。陰陽對立的兩個方面互相結合,產生了生生不已,無窮無盡的變化。武當內家拳(含太極拳)的一招一式,都是以陰陽為根本的。太極拳論講「太極者,無極而生,動靜之機,陰陽之母也」,形意拳論講「陰陽暗合,形意三源」,八卦掌論講「內講氣功分三節,外有手法分陰陽」,都是此理。太極、形意、八卦行拳時的進退,上下,前後,左右,虛實,開合,動靜,剛柔,隱顯,緩急,就是遵循這種陰陽變化規律的。不懂陰陽,就無法練習太極拳。

  太極拳在交手中,強調把敵我雙方當作陰陽對立的整體來看,根據攻守,順逆等陰陽變化規律和對手動作特點,採取相應對策,以便克敵制勝。太極拳技擊時,「以柔克剛」,「以靜制動」,「避實就虛」,「隨曲就伸」「後發先至」,「借力打力,四兩撥千斤」,都是根據陰陽變化規律的具體運用。

  (5)「後發制人」的戰術論

  老子在《道德經》中提出了「無為而治」的思想,據此進而提出:「吾有三寶,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儉,三曰不敢為天下先。」「慈」即是愛民,像父母愛護子女一樣愛護老百姓;「儉」即是無奢侈,清心寡欲,淡泊自守;「不敢為天下先」即是謙虛詳和,不敢進寸而得尺。以老莊思想為理論基礎的道教創造的太極拳,深受老子思想的影響,在太極拳的技擊戰術上,強調「後發制人」。「彼不動,我不動,彼微動,我先動」「太極拳以不發先動為主,遇敵來擊,先以化勁化之,待其不穩,從而擊之,則用發勁」。「打手之時,彼不動,則我亦不動,以靜待之;彼若微動,且動必有一方向,我意在彼之先,隨其方向而先動,則彼必跌出矣。」所有這些論述,都是講「後發先至」。後發所以能先至,前提就是避實就虛,引進落空,以此戰而勝之。

  (6)「守柔處雌」的戰略論

  唯物辯證法認為,事物不僅是對立的統一的,而且是運動的發展的變化的。這個變化是雙向的,即可以向正方向變化,也可以向反方向變化。帶有樸素唯物辯證法的《道德經》中講:「正復為奇,善復為妖」,「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就是說,正陣可以轉化為奇陣,善良可以轉化為妖孽,禍中伴隨著福的徵兆,福里潛伏著禍的根苗。老子根據這一轉化的規律,提出了「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的觀點。就是說,道的運動是向相反的方向轉化的。事物強大了就會引起衰老,最好經常處於柔弱的地位,這樣就可以避免走向死亡。老子說:「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由於水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又說:「知其雄,守其雌」。這種貴柔崇雌,崇弱尚下的思想,對太極拳的拳理拳法的影響是極大的,構成了太極拳的「尚意不尚力,貴化不貴抗」的守柔處雌特點。在練拳時講究「崇尚柔化」,最忌用力,務使全身放鬆,氣血貫注,日久自然練成內勁。這種柔化,可以柔化筋骨,常葆青春,延年益壽。可以柔化內勁,富含彈性,隨勁伸縮,柔中寓剛。在技擊時則能「以柔克剛」。《武當拳法秘訣》中講,守柔處雌不是目的,其目的是以柔克剛。「攛不與斗,貼跌更奇,彼來凶勇,圈插敵之。以柔克剛,以疾克遲,以靜制動,以曲取直」。

  以柔克剛的技藝境界,對練太極拳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身法上,要靈活,似游龍,如飛鳳,輕快若風;在手法上,要隨心而動,擊出似閃電,出手不見手;在步法上,要隨心投足,步走奇正八方,使對方迎之不見首,隨之不見其後;在心理上,要不怕近,不怕剛,不怕猛,順乎自然,因勢利導,彼不動,我不動,彼動我先動;在練功上,要內練精、氣、神,三華聚頂,外練力、速、變,意動形起。發勁時,似乎柔軟如綿,實則堅硬如鐵。迎戰時,以變應變,隨境而化,隨意而變,隨心所欲,似攻似守,似發似收,猶如水之無所不至,氣之無所不入,戰敵則無所不適,克敵則無堅不摧。誠如此,就達到以柔克剛,以靜制動的目的了。

  (7)「化惡揚善」的道德論

  太極拳祖師張三丰歷來主張儒、釋、道「三教合一」,因此太極拳理論吸收了儒家的「仁學」和「禮儀」,十分重視武德,講究化惡揚善。武當拳派看重武德,自張三丰起不是弟子選師父,而是師父選弟子,授拳時首在變化弟子的氣質道德,而且規定收徒傳拳時的「五不傳」:

心險者不傳;

好鬥者不傳;

狂酒者不傳;

輕露者不傳;

  骨柔質鈍者不傳。

  武當道教強調「為善」始能「保真」。認為,人為萬物之靈,由於後天習染,才墜入惡淵,必須耐心化度使其複本。用之於拳術,被迫出手,應禮讓三招,即使出手使對方不傷為上乘,化而使對方無所施其力為主要。


推薦閱讀:

一一學習的【太極拳】
太極拳名稱的由來
淺談太極拳
太極一圓的【太極推手】
何時、何地、何人首創了太極拳?

TAG:太極拳 | 轉載 | 張三丰 | 太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