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吳中四士之張若虛:一生留下兩首詩,一首成了唐詩絕唱

對於張若虛這個人,可能大多數人都比較陌生,但《春江花月夜》這首詩,會背誦的人都不在少數。

聞一多說它「是詩中的詩,頂峰上的頂峰」。

千古絕唱,冠蓋全唐!

評價如此之高,不知道李杜他們怎麼想?

然而,如此好詩,從唐至明,卻一直名不見經傳,就如同它的作者張若虛一樣。

不僅唐詩選本無載,而且在由唐至明的二十餘種詩話中也無一字提及。

直到張若虛死後一千多年後,才讓一個叫王闓運的人翻出來,展示在國人面前。

王闓運是清末民初的一代詩文大家,楊度、夏壽田、廖平、楊銳、劉光第、齊白石等人都是他的弟子。

不用多說他的成就,單看他弟子們的名頭,就知道他到底有多厲害。

王闓運對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的評價是:孤篇橫絕,竟為大家。李賀、商隱挹其鮮潤,宋詞、元詩盡其支流,宮體之巨瀾也。

一句話把詩和作者捧上了天。

《春江花月夜》一亮相,很快紅遍了大江南北的文壇學界。

後來的聞一多在他的《宮體詩的自贖》中更是把它誇到了極致:

在這種詩面前,一切的讚歎是饒舌,幾乎是褻瀆。……這是詩中的詩,頂峰上的頂峰。

《春江花月夜》是樂府《清商曲辭·吳聲歌曲》的一個舊題。

據郭茂倩《樂府詩集》所錄,以《春江花月夜》為題的詩,除張若虛這一首外,尚有隋煬帝二首,諸葛穎一首,張子容二首,溫庭筠一首。

《舊唐書·音樂志二》云:「《春江花月夜》、《玉樹後庭花》、《堂堂》,並陳後主作。

但《春江花月夜》到底是哪位的首創,說法不一,沒有定論。

因為張若虛的這首詩太過耀眼,所以《春江花月夜》幾乎就成了他的專屬標籤了。

張若虛與賀知章、張旭、包融並稱為"吳中四士"。但不知道為什麼他像個「隱形人」似的,給世人留下的印記非常之少。

籍貫、出身、生卒年、人生經歷等等,都是一片模糊。

他只留下了兩首詩,一首是爆火的《春江花月夜》,另一首是籍籍無名的《代答閨夢還》。

關於《春江花月夜》的來歷,還有一段神話色彩的傳說:

故事始於唐中宗神龍二年,橫跨唐朝由盛及衰的半個世紀,穿越人、鬼、仙三界,說詩人張若虛27歲那年在上元節明月橋邊邂逅了名門閨秀辛夷,兩人一見鍾情,但還沒來得及相互傾訴衷腸,張若虛就被鬼差給抓走了。

後來閻王知道是抓錯了人,就讓張若虛趕緊再投胎轉回人世。可他不幹了,因為這樣的話,他就會錯過與辛夷攜手連理的機會。閻王軟硬兼施都不成。後來,他的行為感動了得道成仙的曹娥,在她的幫助下,27歲的張若虛死而復生,與66歲的老婦辛夷在明月橋下再次相見。張若虛有感於離情別緒,吟出這首千古絕唱《春江花月夜》。

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灧灧隨波千萬里,何處春江無月明!

江流宛轉繞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覺飛,汀上白沙看不見。

江天一色無纖塵,皎皎空中孤月輪。

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見長江送流水。

白雲一片去悠悠,青楓浦上不勝愁。

誰家今夜扁舟子?何處相思明月樓?

可憐樓上月徘徊,應照離人妝鏡台。

玉戶簾中卷不去,搗衣砧上拂還來。

此時相望不相聞,願逐月華流照君。

鴻雁長飛光不度,魚龍潛躍水成文。

昨夜閑潭夢落花,可憐春半不還家。

江水流春去欲盡,江潭落月復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霧,碣石瀟湘無限路。

不知乘月幾人歸,落月搖情滿江樹。

全詩共三十六句,緊扣春、江、花、月、夜的背景,以月為主體,將月下的江水、沙灘、天空、原野、楓樹、花林、飛霜、白去、扁舟、高樓、鏡台、砧石、長飛的鴻雁、潛躍的魚龍,不眠的思婦以及漂泊的遊子,組成了完整的詩歌形象,描繪了一幅幽美邈遠、惝恍迷離的春江月夜圖,抒寫了遊子思婦真摯動人的離情別緒以及富有哲理意味的人生感慨,展現出一幅充滿人生哲理與生活情趣的畫卷。

在作者的筆下,時間被詩化,江月有愁,流水無情,時間亦如滔滔江水,一去不回。藉助江月,把春江月夜渲染得如此深情凄美,如夢如幻,將遊子怨婦的離愁表達得如此淋漓盡致,除張若虛外更無他人。

全詩四句一換韻,共換九韻。又平聲庚韻起首,中間為仄聲霰韻、平聲真韻、仄聲紙韻、平聲尤韻、灰韻、文韻、麻韻,最後以仄聲遇韻結束。隨著韻腳的轉換變化,平仄的交錯運用,一唱三嘆,前呼後應,既迴環反覆,又層出不窮,節奏感強烈而優美,可謂聲情與文情絲絲入扣,宛轉和諧。

通篇融詩情、畫意、哲理為一體,意境空明,想像奇特,語言自然雋永,韻律宛轉悠揚,是一篇膾炙人口的千古絕唱。

聞一多不吝美譽之詞:「從這邊回頭一望,連劉希夷都是過程了,不用說盧照鄰和他的配角駱賓王,更是過程的過程。至於那一百年間梁、陳、隋、唐四代宮廷所遺下了那分最黑暗的罪孽,有了《春江花月夜》這樣一首宮體詩,不也就洗凈了嗎?向前替宮體詩贖清了百年的罪,因此,向後也就和另一個頂峰陳子昂分工合作,清除了盛唐的路,張若虛的功績是無從估計的。」

這首詩沒有入了典籍,卻被作為樂府歌辭傳唱了數百年。

我只想說:

江月依舊,詩篇不朽。

這是一個奇蹟,是一個關於美的奇蹟。


推薦閱讀:

王羲之行書唐詩集句
繹如學詩—017劉長卿《聽彈琴》
唐詩賞析 早 雁
因愛寫美人而被diss?溫庭筠表示:不在不聽不知道!
唐詩賞析  南鄰

TAG:唐詩 | 一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