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發菩提心之人乘坐的馬車,佛陀以頭牽引也未嘗不可!
來源: 在人間(ID:zrjblog)
各位善親,吉祥!
一
為了利益一切如母有情眾生,成就佛陀的果位,今天我們在此聞思修佛法。我們繼續學習大恩上師嘎瑪仁波切的慈悲開示,修行的基本心態與言行:
- 修行的基本心態與言行 -
(點擊播放器綠色按鈕播放)
上師的話,是金剛語,和如來無二無別,是真語者、實語者、如語者、不誑語者、不異語者。所以大家聽的時候,要有恭敬心、大信心、虔誠心、清凈心。
二
正如上師所說,我們每天都要發殊勝的菩提心。對於學佛修行,最珍貴的就是上師的慈悲竅決了,所以末學將歷代傳承上師、高僧大德關於菩提心的慈悲竅決傳授整理出來,在此供養給各位有緣,希望大家能夠珍惜,信受奉行!
麥彭仁波切說:做三件事情功德最大,一發菩提心。二宣講大乘佛法。三觀修空性。
菩提心的核心所在是什麼呢?當你所有的意念(善念、惡念……)都停止的時候,那就是菩提心的核心。我們在六道輪迴裡面不斷地在承受煩惱、折磨,已經筋疲力盡了。讓你從這裡面解脫出來,去休息,就是要認出心的本性。當你認出它的時候,這種疲倦、煩惱和痛苦一下全都停止了,這就是菩提心的核心。——根讓仁波切
我們一定要爭取即生證悟,實在不能即生證悟,至少也要修成出離心和菩提心,這樣就有了非常好的基礎。如果當了一輩子的佛教徒,卻連出離心與菩提心都沒有,那這一生就算是白活了。——慈誠羅珠堪布
可以肯定地說,願力越大,成就才會越高。就像我對你們笑,你們每人回饋我一張笑臉,我很快樂。發菩提心也一樣,雖然現在可能看不見回報,但佛陀講過,只要有這樣的願力,整個虛空作為容器也會嫌小。你只要敢發大願,天天想到眾生,為眾生付出,從身邊的人開始做起,就一定會有成就。——上師嘎瑪仁波切
「所有的訣竅都在...… 信心與菩提心之中。」——法王如意寶
早上醒來時,不要直接下床,應在床上自心放鬆,自我反省:昨晚的夢是善是惡,如果在夢中造惡業,應該生起後悔心並懺悔,如果夢到行善,應該生起歡喜心,並將善根迴向給眾生。接著,觀想並發菩提心:我今天為了無邊無際的一切眾生獲得佛果,儘力修持善法,儘力斷除惡業。——上師嘎瑪仁波切慈悲開示
什麼是捨棄一個眾生?就是當你有機會幫助某人,但你卻沒有那麼做;你有機會消除對方的痛苦,但是你卻沒有那麼做;你發自內心地不想幫助他人,這就是捨棄眾生,這時,你的菩提心戒也就沒了,你也不算是大乘的行者了。因此,大乘的行者,要從各方面善護、修持菩提心。這真的很重要!——大寶法王
「我執」真的很狡猾,輕易的就把我們迷惑了,從而把屬於「我的」佔位己有,把不屬於「我的」劃分界限。分別心的蔓延就是由此而引發的,喜怒哀樂也就伴隨其後。不想被「我執」捆綁的妙法,就要學會發無偽的菩提心,把「我」的概念淡化,打開心胸,放低自己,感同身受一切眾生喜怒哀樂。——上師嘎瑪仁波切
發菩提心的人是具有無上功德的對境。本來,對於小乘阿羅漢乘坐的馬車,佛陀用腳接觸也是不合理的,更何況說真正去拉;但如果是初發菩提心之人乘坐的馬車,那佛陀以頭牽引也未嘗不可。為什麼呢?因為發菩提心是成佛之因。——索達吉堪布
想要現量見到上師是佛,就必須實修,而最關鍵的就是具足信心和凈觀。所以,應該以大乘菩提心來攝持,更應具足密法五圓滿的清凈觀,如此功德才會圓滿。——上師嘎瑪仁波切《大圓滿前行》開示
而所謂的以發菩提心攝持,就是為了利益一切眾生,讓他們得到人天福報,乃至成佛果位,而去做每一件事。或者說只要能利益眾生的事,就發願去做。——上師嘎瑪仁波切《大圓滿前行》開示
修行時,發心比法門重要。菩提心,是所有修行中最殊勝的善巧,也是累積無量資量糧的訣竅要門。——上師嘎瑪仁波切《大圓滿前行》開示
釋迦牟尼佛曾對阿闍世王說:「你身為國王,忙於國事,沒有很多時間修法,但只要心裡時時刻刻想到利益眾生,希望眾生究竟解脫,雖然沒有實際行動,但這種心念所產生的福報之大,用虛空作的容器也無法容納啊!從今以後,你不用擔心沒有時間修行,趕快生起廣大的菩提心吧!」——上師嘎瑪仁波切開示
有情眾生是悲心的對境,因此,在面對新認識的人們時,要摒除偏見。 要以悲心擁抱一切眾生。無論有情眾生在做什麼,他們所做的一切皆是悲哀的行為。六道眾生的迷惑囚牢是多麼牢固。 當你能把一切眾生都視為父母時,就表示你已用菩提心訓練自心而生起了「道」。——蓮師心要建言
前行法門,涵攝了顯密教法的一切精要,包括小乘教法的核心—出離心,大乘教法的核心—菩提心,密乘教法的核心—清凈見。三乘佛法的精華,都已經次第性,善巧的涵攝在前行之中。這是過去的大成就者出於大悲心,為了利益眾生,而特別設計。——上師嘎瑪仁波切《大圓滿前行》開示
我們可以用是否具備菩提心,來觀察自己有沒有誤入偏差的修行道路。一生中我們最需要去努力修行的,就是讓菩提心從心中生起並增長。能產生永恆不退轉的菩提心,當然最好,如果我們目前尚有困難做到,就盡量每一天好好地思維菩提心的真義。——上師嘎瑪仁波切
如果擁有菩提心,持咒持錯了,觀想觀錯了,念經念錯了,甚至不會念經都沒有關係,到最後你還是會成佛,因為你的心本來就具備佛性。念經、持咒、觀想這些善巧,是為了通過對眾生的慈悲以凈化自己的內在,進而能讓勝義菩提心產生出來,當菩提心達到遍滿一切,對每一個眾生遍知的智慧及慈悲都是一體雙運的。——上師嘎瑪仁波切
作為修行人,該不執著的時候就不能執著,該執著的時候就要執著。發菩提心的時候就要執著,釋迦牟尼佛說:那個時候要有一個大於須彌山的我執——我要成佛,天下的眾生我要去度,我要去利益眾生等等。剛開始修行的時候,如果沒有這樣一個我執就不行,通過這種方式慢慢取消不正確的我執。——慈城羅珠堪布
如果我們不能轉變自己狹隘的心量,無法發出殊勝的菩提心,那麼,所有聽過、學過的法,終會像一陣風吹過耳邊,不會留在心中真正受用。所以,不論何時何地,不管持誦一句咒語或佛號,或聽聞深奧的佛法,頂禮觀想諸佛菩薩,繞塔或繞佛經行時,一定要心存菩提心,這樣才能累積廣大的資糧,成熟無量的福報。——上師嘎瑪仁波切
修法前,生起「為利眾生願成佛」之無上菩提心,是修行之要訣。發菩提心時要生起一種覺受,就是將一切眾生平等地視為自已的母親一般,以此菩提心而行饒益眾生之事業。——蓮師
大吼大叫無法保護自己,只能傷害自他,如何讓自己真正強大起來?最好的方法就是發菩提心,把心從自私的桎梏中解放出來,並學會以感恩的心去待人接物。佛弟子,應該常常訓練發菩提心,讓心量越來越大,所謂有容乃大,心平氣和,脾氣自然就會好起來。——上師嘎瑪仁波切開示
三
大型佛教動畫片《捨身飼虎》
https://v.qq.com/x/cover/nfhps302zlbwrjo/h03604ru793.html
推薦閱讀:
※正法:【菩薩願行】 十盡句
※土登翁修堪布:你修行你的 別去打擾別人
※菩提心與感恩心
※發菩提心,成無上道
※《佛教格言》連載之「勝進心·出離心·菩提心—發菩提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