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舒服、論優雅,沙發都比不了它:這才是最適合小戶型的傢具

足夠理性的裝修,會在購買傢具時質疑一切「慣例」存在的合理性和必要性——即別人家是什麼樣,很大程度上與我無關。

電影《芳華》中,有一個細節我記得特別清楚:來自上海的林丁丁說,「只在京西賓館和首長家裡見過沙發呢」。

電影里的沙發也並不是我們現在通常所說的sofa沙發,而是arm chair扶手椅,或者也叫「單人沙發」。但這已經反映出來,沙發在當年都還是奢侈品一般的存在。

  1982年,鄧小平在人民大會堂接見撒切爾夫人,這個樣式的單人沙發出現在72年中日建交、90年鄧小平接見李嘉誠的新聞圖片中,時間跨度近20年。圖源:sohu.com

現代意義的沙發出現在大多數中國家庭的日子,也就30年。但不知為何,所有人都早把它當成理所應當,甚至在開發商建房的時候,就早早給你劃好了一片放沙發的地方。

但是,沙發在住宅里的地位並非不可動搖——有一種椅子,比沙發更舒適,也更適合普通的樓房公寓。更重要地是,它真正地能把家從社交場合變成自我的空間。

沙發簡史:

個體意識的萌發

Brief History of Sofa

人類社會的發展永遠伴隨著自我意識的覺醒:從「王侯將相寧有種乎」到孟德斯鳩,從《我有一個夢想》到「男女各頂半邊天」,甚至是最近從抖音開始火爆全球的變裝挑戰」Karma is a bitch」,都越來越強調個體的獨立和獨特。

 

可直到今天,中國家庭中最重要的空間仍然被命名為「客廳」,並且在開發商的彩圖永遠是「3 2 1沙發組」與電視機的搭配。

有一種論調認為,客人來了不坐下看電視,就不能叫「待客」,顯然是忘了在90年代以前,家裡最重要的傢具是餐桌,桌上永遠放著杯子和暖水壺,客人來了,都是要趕緊用帶蓋的陶瓷杯子倒上壺茶來,有事說事,沒事嗑瓜子閑聊。

  70年代普通中國人家庭,以餐桌為主的室內布局,圖源:《唐山大地震》2010

客人來了家裡無話可說,只能對著電視有一搭沒一搭地尬聊,這只是新舊兩種生活方式交接過渡時期的產物,通常對方都是過年餐桌上向你介紹相親對象或打探工資的親戚,對方來到家裡這件事,本質上並不受自己的意願影響;一旦自己買了房子,這樣的「客人」就絕不可能再被邀請到家裡來了。

  英國的沙發,1690-1700年,圖源:theredlist.com

沙發的明確誕生時間沒法考證,有人會追溯到古埃及或古希臘。不過現代樣式的定型,是在十六十七世紀,首先從扶手椅加寬演變而來:當時的審美欣賞柔弱的女子,甚至以不時頭暈露出病態為美——現在看來更有可能是被緊緊的束身衣勒得喘不上氣——會經常性地需要小睡和休息。

另外,走出中世紀、進入文藝復興時代的歐洲,也更關注起人而非神了。

  版畫,1690年,圖源:velhariasdoluis.blogspot.com

  這張維多利亞時期的沙發,

能看出它和普通座椅的淵源,圖源:見水印

於是,扶手椅拓展出了雙人位,同時最好有寬闊柔軟的扶手,以便可以得體又不失優雅地依靠在扶手上,坐卧都比較方便,還能容下大大的裙擺。這就是現代的沙發。

如果只有一邊扶手,就是貴妃榻,僅供一個人側卧,不會有兩人同時坐上去。

  作畫於1756年,龐巴度夫人畫像,路易十五的情婦,她靠著的就是一張沙發,扶手外圈,非常寬大。圖源見水印

當時的沙發需要讓穿著繁複的貴族們能夠優雅輕鬆地起身,所以萬萬不能太深、太矮。

在另一方面,18世紀浪漫主義的興起使人們發現,沙發的雙人位適合情人們近距離地談情說愛而不需要刻意地保持一定的「社交距離」,還專門衍生出loveseat情人座的說法。

  《二人晚餐》,作畫時間18世紀末,現藏於盧浮宮

因此,早期的沙發都是以雙人為主,即使是三人沙發,也絕少擠滿三個人。而組合式的沙發,要等到一戰後的現代主義出現了——翹著二郎腿陷在沙發里或把腳搭到茶几上,也能夠被接受了,所以沙發的座位數也不再受到扶手的限制。

從這點就能看出來,沙發的演變就是人在不斷地拋棄封建禮數的枷鎖,而去追求自我舒適的過程。

  《唐頓莊園》中的傢具大多來自維多利亞時代,即使是三人沙發,為了便於對話,通常也只坐2個人,圖源:Pinterest.com

不過沙發始終是昂貴的享受型傢具:在卓別林電影中,普通平民和工人階級家庭並沒有沙發,一個家的中心是餐桌和餐椅,這點和改開前的中國家庭極其相似。

工業化的發展,讓中產階級也能享受得起沙發,直到電視的出現,沙發和電視才成為了好搭檔,從此雷打不動地出現在大部分人的家庭。

  美國50年代的廣告畫,圖源:flickr.com

沙發在歐美的流行只有半個多世紀,而在中國也只有30年。沒有什麼是不能改變的,更不存在什麼「自古以來」和傳統了。另外沙發本身就是追求舒適,如果有比沙發更舒適的傢具,為什麼不跳出盒子呢?

小角度·大舒適

A Big Step to Comfort

要說沙發是看電視的最佳伴侶,Chandler和Joey絕對不贊同。在《老友記》第二季15集中,Joey買的兩把LAZBOY變形躺椅,讓兩人變成了真正的沙發土豆。

  這把椅子可以抬起腿托,並放下靠背躺平,圖源:NBC

  美國60年代的多功能躺椅廣告,圖源:見水印

這種多功能、可以躺平的躺椅,在60年代就已經流行,而躺椅這種形式則出現得更早。在30年代現代主義傢具設計剛剛誕生時,就有很多設計師依照剛誕生不久的人體工程學研究結果設計了一批lounge chair,像是北歐設計之父阿爾托就一口氣設計了好幾款角度更傾斜、椅面更寬的躺椅。

雖然現在看起來略微簡陋,但這種蒸汽彎曲膠合板的工藝在當年屬於絕對先進。

  Model No. 41躺椅,1931-1932年,圖源:.metmuseum.org

  Model No. 31扶手椅,1931-1932年,圖源:.metmuseum.org

  #400扶手椅,1935-1936年,

源:finnishdesignshop.com

Lounge chair包括了我們說的單人沙發和躺椅,主要是看它的傾斜角度。相比起傳統的座椅,lounge chair(也許可以翻譯成「休閑椅」)調整了椅面、背面的傾斜角度,介於坐與躺之間的姿勢更為放鬆。

  不同的座椅傾斜角度,圖源:oknws.com

傾斜角度稍微小的,可以算作單人沙發。相比普通的椅子需要保證身體的兩個90°角,坐在單人沙發上時身體得以更放鬆和舒展,腿也能自然地向前伸直。

不過有的單人沙發靠背不高,無法支撐頭部,更適合聊天、閱讀。

  上世紀五十年代的六位設計大師與他們的作品,其中左二~四坐的就是他們各自設計的lounge chair,此照片刊登在1961年7月號《花花公子》,圖源:Furniture Design Ideas

另一個種則是傾斜角度更大的躺椅,人在上面能夠得到完全的放鬆。里程碑式的設計屬於1956年的伊姆斯躺椅(上圖右二為查爾斯·伊姆斯),比起30年代的設計,它的椅面曲線更貼合人體脊柱的形狀,除了腰部有支撐感之外,頭頸部也無需用力,腿部也能自然地搭在腳凳上。伊姆斯躺椅真正定義了現代躺椅的形式。

  伊姆斯躺椅,圖源:domainehome.com

你需要更符合現代審美和現代生活方式的裝修!戳這裡了解

小戶型之光

Lights of Small Condo

沙發是多人的,因此為了保證和別人適當的距離,需要在正常的座寬上加寬。例如緊湊型的雙人沙發,寬度多是1.5米;而舒適型的就能到1.8~2米寬,其實我們的屁股並沒有變大,真正變大的是人和人之間的距離。

這麼大的沙發,很容易就直接把客廳直接塞滿。我見過太多本來裝修好後很寬敞的屋子,結果塞了一張帶貴妃榻的沙發後就擁擠不堪。

  圖源:MommyEssence.com

但Lounge Chair分成了單人座,座椅的寬度不用做大調整,只需挪動椅子和椅子之間的距離即可,小體量的傢具不但讓家裡顯得更寬敞,布局也會更靈活,甚至可以根據需求隨時移動。

現在的公寓,客廳的寬度多在3~4米,即使是有帶腳踏的大躺椅也不妨礙走路,茶几只需放在椅子兩側即可。一下客廳所佔用的空間就會小很多。

  聊天、閱讀、看電視,不同的活動只需要把椅子挪向不同的方向即可,圖源:見圖源

如此一來,空曠而無用、面向外人的「客廳」不復存在,取而代之的是服務於家庭成員的起居室。一家人相處的空間更加向心並親密,電視也不再需要掛在牆面的正中間——乃至於放在卧室里都沒有問題。

  雖然沙發和電視呈90°,但扶手椅可以方便地挪動和轉向,這個空間因此會比常規的「客廳」要小,但同時也不影響待客,圖源:newdarlings.com

舒適性與性價比

椅面寬闊的躺椅坐感舒適度已經遠遠超過了普通的沙發,而且更適合看電視,Joey購買的LAZBOY就是白宮電影院的御用座椅。當年我們的設計師為客戶Flora挑選的一張躺椅,已經超越沙發,成為家裡五口人的最愛,大家都搶著坐。

  圖源:住范兒自攝

配有腳凳的躺椅,舒適度更高——畢竟腳不用搭在茶几上了,而且不像普通沙發一樣身體會往下溜,也很適合小睡。而帶腳托的沙發,通常只能在芝華仕、LAZBOY這樣的功能性沙發品牌找到,除去外觀不提,本身價格也更貴。

  圖源:HouseVariety

顏值與填料

現在的沙發,尤其是大眾消費級別的沙發(不提義大利奢侈品級別的品牌),很多無法平衡造型與坐感,因為強調造型和線條的沙發需要依靠框架去做造型,能加入的填料也比較薄且偏硬,而柔軟有彈性的材料會看起來臃腫笨重。

正因為如此,就會有好多家庭明明知道芝華仕丑,但還是抵不住舒服的誘惑。

而躺椅本身的椅背曲線經過調整,加上身體著力點已經改變,少量的填料就能保證舒適,外形仍然非常美觀。

  這種比較「有型」的沙發,靠背和扶手填料比較薄,

因此坐感偏硬,圖源:The Zoe Report

  這是同樣是有造型、填料比較薄的躺椅,因為椅背和座面經過塑形,坐感就會舒適很多,圖源:homeadore.com

那麼,待客的問題……

在家變得越來越私密的今天,能夠被邀請到家裡的客人也越來越親密。除開「觀影型」的朋友——定期到家裡看電影的一群人——會需要沙發,聚餐、烘焙、桌游、親子活動日漸成為現代家庭待客的主流活動,待客的中心將會更多圍繞廚房和餐廳展開。

漸漸地,我們會重新回到30年前,在餐桌上招待客人,而把其它的區域留給家人和自己。

  圖源:Camille Styles

拓展閱讀

把茶几換成大書桌,

才是80、90後需要的客廳啊!

值得為之放棄沙發的休閑椅

Those Worth Bring Back Home

無論是只有兩三個人、每人都能享有一把單獨躺椅的小家庭,或是僅僅是作為讀書角、沙發的補充,都很值得挑一把lounge chair。

有的款式椅面偏硬、適合客廳中真正的會客,有的軟且更向後傾,適合看電視和小睡,還有些靠背高且帶扶手,適合閱讀。因此最好根據用途來挑選。因為它很強調舒適感,在挑選lounge chair時強烈推薦你也去坐坐看。

LA-Z-BOY

《老友記》傾情做了廣告的品牌。說句實話,現在的款比相比芝華仕要好看,雖然還是偏厚重的美式風格,但整體都顯得更輕薄,沒有那麼臃腫,不會覺得土,只是可能沒那麼時髦。最棒的點在於功能多、可調節,椅背和腿托都能伸縮,應用的場景更廣。

目前是由顧家家居代理,京東有售,如圖的入門款價格是4999。

伊姆斯躺椅

躺椅之王,顏值和坐感雙高,放在家裡相當霸氣。因為已經過了版權保護期,所以現在到處都能買到復刻版,價格從2000到上萬不等,通常認為真正高品質的復刻版要賣8000 才能達到原版設計的舒適度。

伊姆斯躺椅非常大,在買之前一定要量好尺寸,它是真正可以完全代替沙發存在的。另外它的尺寸是按西方人的身材做的,所以可能小個子坐起來不是那麼的舒適。

宜家波昂躺椅

前一陣剛風光慶祝過40歲生日的椅子,是宜家最經久不衰的款式之一。有非常多的顏色和樣式可以選,椅子和腳凳分開出售,適合在預算比較吃緊的時候購買,換代也不心疼。

整體的坐感是非常舒適的,而且能夠輕輕晃動,頗有安樂椅的感覺。雖然感覺輕飄飄的,但承重絕對沒有問題。

巴塞羅那躺椅

同樣是打破時間的經典之作,誕生於1928年,是極簡主義的永恆,到現在都不會看膩。無扶手的設計,非常適合併排放置,腳凳和椅子同樣是分開銷售的。

也是已經過了版權保護期,現在的復刻版同樣滿天飛。便宜的復刻版會用人造革和低密度海綿製作,坐感過軟且沒有支撐力,還是要選擇好一些的復刻。

原品牌Knoll仍在出售,價格是$5991。

鑽石椅

同樣是來自前文中六位大師之一的作品,經典的現代主義設計,有全金屬材質的,也有布料或皮麵包覆的。實際坐感並不會硌人,因為曲線設計非常流暢,而且還很透氣。

沒有腳凳和頭部支持,適合替代普通的休閑椅或作為閱讀、聊天使用,不適合長期看電視。

已經過版權保護期,淘寶上幾百就能買到很好質量的復刻版,非常適合低預算又想突出品味的家庭。

伊姆斯貝殼椅

來自40年代的經典(我是太喜歡戰後的經典設計了),全部使用膠合板彎曲製作,現在的復刻版大多都加上了軟墊,坐感會稍微舒適一些。非常輕便,便於挪移。因為它的傾斜角度比較大,所以會更放鬆,不過不搭配腳凳,所以我不太能坐太久。

淘寶上有大量的復刻版可以挑選。

HAY AAL81

這個四爪腿和這個椅型都是北歐設計里很常見的樣式,但是HAY的這款,一個是曲線更流暢、比例更好,一個是整個的造型也根據人體做出了更多的優化,依靠著很省力。另外顏色也會比較穩重,在HAY的產品中,會顯得更有品質感。

OBJECTUM Y系列

這個比利時設計品牌比較小眾,但這款椅子很漂亮,靠背上的裝飾性處理和天鵝絨的表面顯得非常優雅,這個薑黃色也特別好看。坐感偏硬,更適合聊天使用。

在家居集合店北歐表情有售,價格有些小貴,5480元。

家庭裝修還有什麼要注意的?北京上海戳這裡

來源:住范兒原創


推薦閱讀:

馬年女寶寶好聽優雅名字大全
秋冬毛衣配半裙 時尚優雅新穿
為什麼法國女人只需要十件衣服
女人三十一支花,韻味優雅最美麗
美女氣質時尚優雅,呈現迷人曲線!

TAG:傢具 | 舒服 | 戶型 | 優雅 | 沙發 | 小戶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