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安德義論語解讀4——里仁篇第四

安德義論語解讀——里仁篇第四

【題解】

本篇取「里仁為美」句中的「里仁」兩字為篇名。

上篇重點談「禮」,本篇重點談「仁」,「禮」是「仁」的外在表現形式,「仁」是「禮」的內核。本篇也是《論語》全書的重點篇目,較為集中地記載了孔子的仁學思想。「仁」是孔子學說的核心,也是孔子及孔門弟子追求的最高最完美的道德境界。本篇談「仁」,涵蓋以下內容:仁者對待環境﹑苦樂﹑是非﹑志向﹑富貴﹑過錯的態度及方法,強調對「仁」的追求,以及仁者對待真理﹑利益﹑禮讓﹑忠恕﹑孝道﹑惡衣﹑惡食以及言行﹑舉止等一系列行為規範的要求。

【原文】

4.1子曰:「里仁為美①。擇不處仁②,焉得知③?」

【注釋】

①里仁為美:住的地方有仁愛的風俗才好。里:古代百姓聚居的地方,《周禮》記載二十五家為一里。 ②擇不處(chǔ)仁:選擇住處,不住在有仁愛風俗的地方。處:居住。 ③知:通「智」,聰明。

【語譯】

孔子說:「居住在仁的環境中最好。選擇居住環境而不講究仁,哪裡算是聰明?」

【解讀】

本章是孔子的環境論。內因是變化的根據,外因是變化的條件,環境對一個人的成長來說,不是決定性的因素,但也是不可忽視的因素。「里仁為美」。如果不選取有仁愛風俗的地方,是不能算一個明智的人。「孟母三遷擇鄰里」的故事,就說的是孟子母親為小孟子選擇環境而三次搬家的事,選擇溫柔敦厚有仁者之風的人作鄰居。推而廣之,交朋友也應該選擇道德學業比自己高的交往,便於自己隨時向朋友學習,見賢思齊。

【原文】

4.2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處約①,不可以長處樂。仁者安仁②,知者利仁③。」

【注釋】

①約:貧困。 ②仁者安仁:指仁者把仁德作為自身修養的需要。 ③知者利仁:指智者把仁德作為方法去運用。

【語譯】

孔子說:「不仁的人,既不能長在貧困中,又不能長在安樂中。有仁德的人安於仁道,有智慧的人運用仁道。」

【解讀】

本章談「不仁者」和「仁者」處世的區別。

「不仁者」,應屬於「小人」,「鄙夫」,卑賤之人。為什麼不仁者不能久居困厄艱難的環境里,也不能長處快樂之中呢?由「不仁者」的心態、性格決定。從心理學角度講,小人或鄙夫心性浮躁。孔子「知者樂水,仁者樂山,知者動,仁者靜。」只有仁者才具有樂山而又寧靜的品德。諸葛亮說「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至遠。」意思是非寧靜者無以「處約」,也無以「處樂」。因其浮躁,即便是與他們共事,「其未得之也,患得之。既得之,患失之。苟患失之,無所不至矣」(《陽貨篇》)。害怕失去,便不擇手段,這種患得患失的人,便是小人心理狀態。克服這種浮躁而又患得患失的心理狀態,應用什麼藥方呢?用「仁」。你不論是仁者也罷,智者也罷,均需用「仁」。儘管仁者或智者對「仁」的態度不同,「仁者安仁」是把仁作為道德本體論,作為一種發自於內心的修養,智者是把仁作為一種道德方法論,作為一種方法運用於各個方面,儘管各取所需的程度不同,但均能以「仁」作為行為規範。

「不仁者不可以久處約,不可以長處樂」,從批評否定角度談;「仁者安仁,知者利仁」,從正面肯定角度談。一反一正,對「不仁者」既有批評規勸,又從正面指明方向。正是聖人「誨人不倦」精神的體現。

【原文】

4.3 子曰:「唯仁者能好人①,能惡人②。」

【注釋】

①能好(hào)人:用正確的標準喜歡人。好,喜愛。 ②能惡(wǔ)人:用正確的標準恨人。惡,厭惡。

【語譯】

孔子說:「只有有仁德的人,才懂得真正的愛人和真正的厭惡人。」

【解讀】

本章談仁者是非曲直觀。

「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也是孔門道德修養最高的境界,也是孔子對人評判的標準。具有仁德的人,首先應該是一個正直的人,「人之生也直」。一個能判斷是非的人,絕不是好好先生﹑「鄉愿」一類,不分是非曲直,一向唯唯諾諾的人,「鄉愿,德之賊也」。所以孔子說只有具有仁德的人,才能真正喜歡人,能公開的討厭人。同樣的意思,孔子又換了一個角度去強調:「眾惡之,必察焉;眾好之,必察焉。」大家都說他好的時候,要做調查研究,都說他壞的時候,也要調查研究,最恰當的標準應該是「不如鄉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惡之(《子路篇》)」,「貴仁者所好惡得其中也」(引楊伯峻注)。

【原文】

4.4子曰:「苟志於仁矣①,無惡也②。」

【注釋】

①苟:如果,假如。 ②惡(è):壞。

【語譯】

孔子說:「如果立志在仁德上,那他就不會有惡行了。」

【解讀】

本章談積善和積惡。

「仁」是孔子一生中追求的最高理想。「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游於藝。」人一心向善,惡便會減少,善積則惡消,所以說:「苟志於仁矣,無惡矣。」

【原文】

4.5子曰:「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①,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②;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不以其道得之③,不去也。君子去仁,惡乎成名④?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造次必於是⑤,顛沛必於是。」

【注釋】

①是人之所欲:這是人所期望得到的。是,代詞。欲:慾望。  ②不處也:不接受,不享用。  ③得之:應為「去之。」  ④惡(wù)乎成名:怎麼能成名。惡乎:即「乎惡」,在何處。  ⑤造次:倉促、緊迫。

【語譯】

孔子說:「財富和高貴,是人的本性慾望所要求的,不用正當的方法而得到,不去享有。貧困和低賤,是人所厭棄的,不用正當的方法去擺脫,也不會趨避的。君子如果離棄了仁德,憑什麼成名呢?君子即使一頓飯的時間也不會違棄仁德,倉促、緊迫時必定緊守仁德,顛沛流離時也同樣緊守仁德。」

【解讀】

本章是孔子的富貴觀,或財富觀。他認為對財富和顯貴地位的追求,是人的本性,「欲」即慾望,慾望是人的本性。研究人性的問題,是哲學的問題,孔子將其對財富地位的追求確定為人的本性,表明他對財富問題的基本看法。他又說:「富而可求,雖執鞭之士,吾亦為之。」財富只要能追求,即使為人執鞭駕車,他也會幹。孔子得意弟子子貢,也是一個恪守忠信而又善經營的高手,孔子讚揚子貢說:「億(臆)則屢中。」預測經營行情時,常常猜中,頻頻得手,直至結駟連騎,富甲一方。這與後世的漢儒以及程朱理學的觀點頗不一致,他們認為人應該「損欲」,「禁慾」,進而達到「存天理,滅人慾」,「盡去其私而全德」 。人不應該有私慾,這與孔子的財富觀相去頗遠,孔子主張有私慾,求富貴,贊同「學而優則仕」,但他卻不贊成私慾無限制的膨脹。「臨財勿苟得」,他要求「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即君子「臨財取之有道」。同理,「貧與賤,人之所惡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富貴與貧賤所欲所惡,取與不取,得與不得,以什麼為標準呢?以「仁」為標準,須臾不得離仁。「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造次必於是,顛沛必於是」 。匆忙流離之間都不能離開「仁」,「仁」在這裡表現的含義是什麼呢?「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自己想富貴,想一想別人是否也富貴了。「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自己討厭貧賤,想一想別人是否也討厭貧賤。這就是文中的「仁」,這也是文中的「道」,「不以其道」的「道」,即「君子去仁」之「仁」。「仁道」的含義在這裡從積極方面看,表現為「己欲立即立人,己欲達即達人」,從消極方面看,即「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前者對富貴而言,後者對貧賤而言,「立人」也罷,「施人」也罷,以「仁」、「道」為衡量標準,「仁」、「道」的標準,具體為「立人」、「達人」、「施於人」,但還應有一個更具體的標準,這標準便是「時中」、「用中」,恰當而已,從一個更低的角度看,便是「不損人而利己,不妨人而有益」。

【原文】

4.6 子曰:「我未見好仁者、惡不仁者。好仁者,無以尚之①;惡不仁者,其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其力於仁矣乎?我未見力不足者。蓋有之矣②,我未之見也③。」

【注釋】

① 尚:超過。動詞。    ② 蓋:大概。副詞。    ③ 未之見:即「未見之」。沒有見過這種人。

【語譯】

孔子說:「我沒有見過真正喜歡仁德而又討厭不仁德的人。喜歡仁德的人,把仁德奉為至高無上;討厭不仁德者,他實行仁德的方式,就是不讓不仁德的事施加在自己的身上。誰能在一天之中,把自己的所有力量都傾注在仁德的修養上呢?我沒看到力量不足的。或許有這樣的人,可是我還沒有見到過啊!」

【解讀】

本章談「仁之易」。

「好仁者」和「惡不仁者」理解較難,表面看,可以理解為「好仁德的人討厭不仁德的人」,這是主謂結構作「未見」的賓語,是兩個人。實際上應該將「好仁者」和「惡不仁者」看成並列結構,作「未見」的賓語,是一個人,並列結構與後文恰好相接,構成雙起雙承式的結構關係,層次清楚。「好仁者」和「惡不仁者」,講的是一個人的兩個方面,《禮記? 表記》記載孔子說:「無欲而好仁者,無畏而惡不仁者,天下一人而已矣」,「無欲而好仁者」,「仁以為己任」,仁德發自於內心,無私無欲而好仁。「無畏而惡不仁者」,「無畏」也是由「無欲」而來,「無欲則剛」,「剛」則「無畏」。因此我們說:「無欲而好仁者,無畏而惡不仁者」,是一個仁者的兩個方面,前者無欲於內,後者無畏於外,兩者又內外相接,因果相承。因此,「好仁者,無以尚之」,意思是「內心好仁德的人,沒有什麼比用仁德要求自己更高的。」「好仁者」無話可說,「無以尚之」,無以出其右者,一切以仁德為最高標準。「無畏而惡不仁者」是追求仁德的起碼標準,也就是無畏者才能使不仁德的東西不施加在我的頭上,「我不欲人之加諸我,吾亦欲無加諸人。」「好仁者」是責己,責己則嚴,以最高標準要求自己「無以尚之」,「惡不仁者」是責人,責人則寬,僅僅是「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是一種消極的寬恕之道。不論是對自己做到「無欲而好仁者」,「仁以為己任」,還是做到「無畏而惡不仁者」,對求「仁」者來說,都有難易兩個方面的問題。說求「仁」之難,難於上青天,孔門弟子三千,孔子只稱讚了顏回一個人,也僅僅是「三月不違仁」,其他弟子一概未曾以「仁」許之。「天下國家可均也,爵祿可辭也,白刃可蹈也。」智者可治天下,仁者可辭高官,勇者可蹈白刃,然而實行仁德卻是難而又難的事。說求「仁」之易,因為「仁」發自於本心,「我欲仁,斯仁至矣。」猶如孟子所說,「為長者折枝(撓痒痒,或做按摩),非不能也,不為也,挾泰山以超北海,非不為也,不能也」。「有能一日用其力於仁矣乎?」聖人發出折枝之感嘆!不是做不到,「非不能也」,而是不用力去做,「不為也」。孔子又說:「我還沒有見到實行仁德而力量不夠的人」,也說的是行「仁」之易。說其容易,是指「仁」可以從生活瑣事些微細小處入手。說其不容易,求「仁」須日積月累,毫不懈怠,幾十年如一日,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仁以為己任」,任重道遠,又的確不容易。

文中三次出現「未見」一短語,第一次未見。未見好仁者以仁責己,惡不仁者以恕責人。第二次「未見」。未見責己恕人以求仁而力不足者。第三次「未之見」,是對前兩次「未見」內容的總結。反覆申說「前者呼,後者應」,「往來而不絕」,行文章法整嚴;聖人浩嘆求仁之艱難。

【原文】

4.7 子曰:「人之過也,各於其黨。觀過,斯知仁矣。」

【語譯】

孔子說:「人們的過錯,各屬於一定的類別。觀察過錯,就知道仁還是不仁。」

【解讀】

本章孔子談「觀過知人」。

「物以類聚,人以群分。」同樣是犯錯誤,有高下優劣之分。「仁者」的錯誤,是白璧微瑕,「不仁者」的錯誤,頑石之玷,錯誤的性質與類別相去甚遠。成語有「觀過知仁」,語出於此。這也是孔子告訴我們觀察人的方法之一。

【原文】

4.8 子曰:「朝聞道,夕死可矣。」

【語譯】

孔子說:「早上得聞人生至理,晚上死去都行。」

【解讀】

本章談「聞道之難」。

「道」是事物的客觀規律。做人、做事、做學問,不論做什麼,在紛紜複雜的事物中,找出規律性的東西,死而無憾,可見對規律性把握的重要性。孔子說:「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所謂「天命」,也是指能夠把握事物的規律性了,換一個角度說,道之不易得。

【原文】

4.9 子曰:「士志於道,而恥惡衣惡食者①,未足與議也。」

【注釋】

① 恥:以為恥,形容詞的意動用法。

【語譯】

孔子說:「士人有志於追求人生真理,卻以粗衣糙食為恥的,不足以與之相謀。」

【解讀】

本章談「憂道不憂貧」。

「志於道」與「華衣美食」,在孔子的思想中不是絕對對立的。不是說「士人」或「知識分子」,「志於道」,一定要粗衣糙食,穿得破破爛爛,而是要求有仁德的人,不要以衣帽取人,不要以「惡衣惡食」為恥;而應該做到,「食無求飽,居無求安,就有道而正焉。」一面做「志於道」的追求工夫,一邊又不能寧靜自守,追求華貴與富麗。這種修道不專,用心不一,巧言論道,心有旁鶩的人,不能與之相謀而成大事。孔子對子路的讚揚也說明了這一觀點,「衣敝溫袍,與衣狐貉者立而不恥者,其由也與。」(《子罕篇》)意思是穿著破舊的衣袍,和穿著狐皮裘衣的人站在一起而不感到羞恥的人,大概只有仲由吧!

【原文】

4.10子曰:「君子之於天下也,無適也①,無莫也②,義之與比③。」

【注釋】

① 適(dī):原為「適」,引申為絕對正確。   ② 莫:不可以的,不專一的。引申為絕對錯誤。   ③ 義之與比(bì):比之於義,意即怎樣恰當、合適就怎樣干。義:適宜,合適。比:接近,靠攏。與,通「於」。

【語譯】

孔子說:「君子對於天下的事情,毫無成見,既不絕對的肯定也不絕對的否定,只依拒義來衡量。」

【解讀】

本章孔子談靈活性。

前人對這一段文字,重視程度頗不夠充分,「義」是孔子對事物評判的又一重要標準,一條標準是「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游於藝(《述而篇》)。」這是一條以仁德為主線的標準,表現其為原則性。另外一條則是「義」。 「義」則表現其為靈活性,也就是天下沒有絕對的正確,沒有絕對的錯誤,「無適也,無莫也,義之與比。」這是孔子的相對論觀。以「義」為標準,什麼叫「義」,「義者,宜也(《中庸》),」「行而宜者之謂義(韓愈《原道》)」。這是孔子哲學中兩條極有意義的標準,原則性和靈活性相結合,孔子運用得十分貼切而自然,以後許多章節中多有涉及。

【原文】

4.11 子曰:「君子懷德,小人懷土①:君子懷刑②,小人懷惠③。」

【注釋】

① 土:鄉土。  ② 刑:法度。  ③ 惠:私利。

【語譯】

孔子說:「君子懷戀德行,小人懷戀鄉土;君子崇尚法制,小人崇尚實惠。」

【解讀】

本章談君子小人在「德」「刑」「土」「惠」方面的區別。

「君子」一般指有德者,「小人」一般指無德者,許多人將「君子」理解為貴族階級,「小人」則理解為下層勞動人民,此說不妥。「君子」和「小人」的區別在於有德與無德。有位無德者,哪怕地位再顯赫也是小人。有德無位者,哪怕「簞食瓢飲居陋巷」,「疏食飲水」,地位再低,也是賢人君子。另外,在理解「君子」「小人」對舉的句子時,注意不機械絕對化去理解。「君子懷德,小人懷土」。是說君子的道德修養要求,不是說君子不念鄉土,不思故里。只是說君子「仁以為己任」,「志於德」,「依於仁」,志存高遠,唯恐德之不修,「恐修名之不立」,不會專心一味的去買宅置田,營造安樂窩。君子對形而下的東西,不去刻意追求,不是說完全摒棄,恰當時中而已。「君子懷刑,小人懷惠」是同樣的道理。又如「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是說君子追求道義,小人一味追逐私利,但並不是說君子必須遠「利」,而不要「利」,只是說「義」「利」應結合,取「利」以「義」,「利」必須符合「義」。孔子對財富義利觀可參閱4?5。

【原文】

4.12 子曰:「放於利而行①,多怨。」

【注釋】

① 放(fǎnɡ):依照。

【語譯】

孔子說:「只依循私利來行事,必然招致很多怨恨。」

【解讀】

本章孔子談人應該以義為中心,不應該以利為中心。

一切以利為中心的行動,一定招致多方怨恨。朱熹說:「欲利於己者,必害於人,故多怨。」 「利」,儒家文化並不是禁慾絕利,而是對「利」有道德尺度的要求,富與貴,「當由道義得,不當苟取也。」《論衡?問孔》,不妨人而利己,不損人而有益。」如若「放於利而行」,超過「妨人」「損人」的界線,那就一定多怨。

【原文】

4.13子曰:「能以禮讓為國乎?何有①?不能以禮讓為國,如禮何②?」

【注釋】

①何有:「何難之有」的省略,「何難」是「有」的前置賓語,意為有什麼困難呢。  ②如禮何:拿禮怎麼樣呢?

【語譯】

孔子說:「能用禮讓治理國家?治國有什麼困難呢?如果不能以禮讓來治理國家,那要禮又有什麼用?」

【解讀】

本章談以禮治國。

禮作為一種社會準則有多重意義:一是確認等級界限。二是協調等級關係,它既強調等級,又協調等級。三是法的補充。它和法有著相通之處,又有所不同,法具有強制性,禮則屬於道德範疇,它滲透在社會生活各個方面,是法律條文無法包括和窮盡的。關於禮的重要性,《禮記?曲禮》闡述較詳,而文字也淺顯,抄錄如下:

「夫禮者,所以定親疏,決嫌疑,別同異,明是非也。道德仁義,非禮不成;教訓正俗,非禮不備;分爭辨訟,非禮不決,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禮不定,宦學事師,非禮不親,班朝治軍,涖官行法,非禮威嚴不行;禱祠祭祀,供給鬼神,非禮不誠不庄。是以君子恭敬撙(zǔn 控制)節退讓以明禮。」

以禮治國,治國則易,何難之有,不以禮治國,治國則難,禮多何益。

【原文】

4.14 子曰:「不患無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為可知也。」

【語譯】

孔子說:「不怕沒有職位,只怕自己沒有稱職的本領。不怕沒有人知道自己,但求可成為有可讓人知道的才德。」

【解讀】

本章談憂立不憂位,憂知人,不憂「不己知」。

本章兩句話。第一句談「位」。「位」,即職位,地位,或身份。筆者認為,「位」有兩種,一種是外在賦予的某一種職務職稱或身份;另一種是在人們心目中的地位,這種地位常常是有德業者居之。外在的地位和心目中的地位能統一為最好;若不能統一,先進德修業,確立內在的地位,然後再尋找,確定外在的地位。關於對「位」的追求,應該是一個由內向外的過程,不應該先外後內,棲棲遑遑而顯出浮躁。所以孔子說:「不患無位,患所以立。」意思是不擔心別人不給你外在的社會地位,而應擔憂內在地位的確立。也就是有與外在社會地位相符的德業本領,否則,即便有位,也是「屍其位」,德位不相稱。真正的「位」是「居天下之廣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與民由之,不得志獨行其道。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孟子?滕文公下》)。」這就是大丈夫之「位」。

第二句談的是「知己」。「知人者智,自知者明。」一個人做到既了解別人,又了解自己,知彼知己,那就是既有智慧而又聰明的人,達到這種境界非常不容易。據《荀子?子道篇》記載,孔子有一天向子路、子貢、顏淵三個弟子提問:「知(智)者若何?」子路回答:「知者使人知己。」子貢答:「知者知人。」顏淵答:「知者自知。」孔子說子路「可謂士矣。」說子貢「可謂士君子矣。」讚揚顏淵「可謂明君子矣。」可見「使人知己」、「知人」、「自知」是智者的三重境界。最低的一重境界是「使人知己」,第二重境界是「知人」,最高的境界是「自知」。按荀子記載孔子的觀點,「不患莫己知,求為可知也,」僅僅是智者的第一重境界,意思是不怕沒有人了解自己,應該努力「使人知己」,達到「士」的標準。

【原文】

4.15子曰:「參乎①!吾道一以貫之②。」曾子曰:「唯③。」子出。門人問曰:「何謂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④。」

【注釋】

①參(shēn):曾子的名。   ②吾道一以貫之:我的學說用一條根本的原則貫通。一以:即「以一」。貫:貫穿,貫通。   ③唯:是的,應答的話。   ④忠:盡心竭力為忠。恕:推己及人為恕。

【語譯】

孔子說:「參啊!我的學說由一個根本思想貫通的啊。」曾子說:「是。」先生出去後,其他同學問:「是指什麼意想啊?」曾子說:「先生用以貫通的思想是『忠』『恕』而已。」

【解讀】

本章曾子談「一以貫之」之道,為「忠」為「恕」。

這一章頗有點舊小說創作的懸念法,給人感覺撲朔迷離。這是孔子經常用到的模糊教學法,修養高的悟其深,修養低的悟其淺。孔子點名問曾子,曾子悟性極高,「吾道一以貫之」,這一個「一」當指孔子思想的核心「仁」,「吾道」之「道」,也即「仁」,曾子的確心領神會,應口而答。曾子所理解的「道」或「一」,乃「仁」,然而曾子又恐其他弟子不懂,便以「忠」「恕」二字回答,由孔子之道「一」,變為曾子口中之道「二」,似有篡改之嫌,實則是曾子以淺釋深,以「二」釋「一」。「忠」「恕」也是孔子仁道的兩翼,「忠」表現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恕則表現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知忠必知中,知恕必知外(《大戴禮記?小辨》)。」「中」與「外」對舉,「中」對「內」而言,行「仁」必得先為「忠」,盡心竭力為忠,「忠為體」。「恕」對外接人待物而言,推己及人為恕,以己之心推人之心,「恕為用」。由內及外,由忠而恕,「恕」不離「忠」,言「恕」則含「忠」,忠恕乃仁之兩翼,曾子深得孔子要義精微,故以忠恕二字,釋「吾道」之「一貫」,也足見曾子能深入而淺出。

【原文】

4.16子曰:「君子喻於義①,小人喻於利②。」

【注釋】

①喻:明白,懂得。義:合乎倫理道德的行為準則。  ②利:個人的慾望。

【語譯】

孔子說:「君子通曉道義,小人只知道利慾。」

【解讀】

本章談「義」與「利」相輔相成的關係。

中國是一個農業文明的大國,一向重農抑商,重農輕商,認為商人重利輕義。我國商業發展緩慢,探其深層次原因,恐怕與「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的理解偏頗不無關係,長期將「義」與「利」絕對對立。「君子喻於義」,並不是不要利,「富與貴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得也。」《里仁篇》 「以義為利。」(《大學》) 「利者,義之和也。」(《易?乾?文言》)君子之取利,要符合「道義」。「小人喻於利」,則是不要義,謀其利而不計其義,「以利為利。」(《大學》)關於「義」、「利」的關係,孔子再傳弟子荀子在《大略篇》有一段話,言之甚切:「義與利者,人之所兩有也。雖堯舜不能去民之欲利,然而能使其欲利不克其好義也,雖桀紂亦不能去民之好義,然而能使其好義不勝其欲利也;故義勝利者為治世。利克義者為亂世。」意思是即便堯舜這樣的聖君也不能「去民之好利」,桀紂那樣的暴君也不能「去民之欲利」。「荀子強調「義利兩有」,「利者義之和」,義利和諧統一,不偏不倚,合中正之道。做到「居利思義,」(《左傳》) 「見得思義,」(《季氏篇》) 「以義為利」。(《大學》)我們應完整的把握孔子的義利觀,不必將「義」「利」對立。

【原文】

4.17子曰:「見賢思齊焉①,見不賢而內自省也②。」

【注釋】

①齊:看齊。    ②內自省(xǐng):內心裡自己反省(有沒有和他一樣的毛病)。省:反省,檢查。

【語譯】

孔子說:「看見賢能的人就向他看齊,看見不賢能的人就對照著他來反省自己。」

【解讀】

本章也包含老師的定義,賢者即師也。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而改之。」這裡的「師」有兩個含義:一是正面的師,正面的榜樣;二是反面之資,反面的榜樣。不一定三個人中,一定都是正面的老師,他不善的地方,我自行反省而改變。所以老子在《道德經》中說:「善人者,不善人之師;不善人者,善人之資。」與「見賢思齊,見不賢而內自省也」意思一致,可以參互理解。

【原文】

4.18子曰:「事父母幾諫①。見志不從,又敬不違,勞而不怨。」

【注釋】

①幾:輕微,婉轉。

【語譯】

孔子說:「侍奉父母,他們若有過失,要能婉言勸阻。如不能被採納,仍然要尊敬他們,不違逆對抗,而是毫無怨艾地服侍他們。」

【解讀】

本章孔子談孝子如何對待有過錯父母的方法。

後人批評儒家文化,打倒孔家店,其罪責之一,即愚忠愚孝。其實不對,儒家,強調其孝,因為孝乃仁之本,「仁乃治國之本。」但絕不強調愚忠愚孝,儒家文化主張「從道不從君,從義不從父。」(《荀子》)父母有過錯,微諫,慢慢說服,說服不了,仍然恭敬不違。有事,晚輩代其勞,有酒食長輩先吃,並且做到「勞而不怨」。儒家文化對長輩的勸諫講究的是和風細雨,潤物無聲,溫柔敦厚,不要求急風暴雨似的勸諫方式。清儒將其編入《弟子規》:「親有過,諫使更;怡吾色,柔吾聲;諫不入,悅復諫;號泣隨,撻無怨。」父母長輩有過錯,和顏悅色,柔聲細語,反覆勸諫,悲泣相隨,責罰無怨。

【原文】

4.19子曰:「父母在,不遠遊①,遊必有方。」

【注釋】

①遠遊:遠離家鄉去求學。古人的「游」有遊學的意思。

【語譯】

孔子說:「父母健在時,不要遠離。如果非遠離不可,就一定要有明確的處所(以便父母招呼)。」

【解讀】

本章談父母健在遠出遊學的原則性及靈活性。

這句話有兩層含義,表現了孔子一貫的思維方法。一,「父母在,不遠遊」,遠遊不孝,這是原則性,二,如果遠遊,必定有一定的去處,並報告行程,以免父母挂念。這是靈活性,原則性和靈活性的結合,符合孔子一貫的中庸思想。孔子並非不主張遠遊,「有朋自遠方來,不亦說乎。」「以文會友,以友輔仁。」從交友角度講,需遠遊,「士而懷居,不可以為士矣。」「君子懷德,小人懷土。」都說的是不必懷念故鄉,眷念舊土,從安土重遷角度講遠遊。孔子的遠遊觀內涵十分豐富,遊學,從政,寄情山水,遁隱山林,乘桴浮海,均是孔子遠遊的內容,這些並不妨礙為孝的原則性。

【原文】

4.20 子曰:「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

【語譯】

孔子說:「如果在父母死後的三年內,不改變父親的思想主張,就可算是孝了。」

【解讀】

此章與1.11章重出。

【原文】

4.21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懼。」

【語譯】

孔子說:「父母的年齡,不能不清楚。一方面為其高壽而感到高興,另一方面又為其日漸衰老而憂懼。」

【解讀】

本章描繪了孝子對父母年齡的心情,喜憂參半,一邊喜其年高壽長,一邊憂其壽高日短,既喜且憂,惟妙惟肖,十分傳神。

【原文】

4.22 子曰:「古者言之不出,恥躬之不逮也①。」

【注釋】

①恥:以……為恥,形容詞的意動用法。躬:指自己。逮:趕上,行動趕不上自己的語言。

【語譯】

孔子說:「古時候言諾不輕易出口,唯恐自身做不到而招致恥辱。」

【解讀】

本章「言」「行」首先必須一致。「言」與「行」的關係,「言」必須是能落實到「行」的言,不是「輕諾寡信」,「輕諾」則是大言而無行者,「寡信」即言輕而行少,言不信,行不果,不齒於人,非君子所為。故季布重然諾,子路無宿諾。「子路在有所聞知而未能施行時,唯恐又有所聞。」擔心的也是:「聞道而不能行,恥躬之不逮也。」(《公冶長篇》) 「恥其言而過其行。」(《憲問篇》) 「言」「行」一致是做人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行為準則。

【原文】

4.23 子曰:「以約失之者鮮矣①。」

【注釋】

①約:儉約,儉樸,簡約。 失:過失。 鮮:少。

【語譯】

孔子說:「以諾言慎行而行動敏捷。」

【解讀】

本章談儉約。

約,儉約,其含義有六:一、禮儀之約儉。《韓非子?解老》:「禮繁者,實心衰也。」《顏氏家訓?治家》:「儉者,省約為禮之謂也。」二、道德之約儉。《周易?否?象》:「君子以儉德辟(同避)難。」三、情慾之約儉。《荀子?富國》:「天下害生縱慾。」又《正名》:「欲雖不去,求可節也。」不「縱」而「節」,則約儉矣。四、文辭之約儉。《文心雕龍?宗經》:「《春秋》辨理,一字見義。」又《徵聖》:「簡言以達旨。」五、生活之約儉。孔子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顏回簞食瓢飲而不改其樂。《道德經》:「我有三寶,持而保之,二曰儉,儉故能廣。」王弼註:「節儉愛費,天下不匱,故能廣也。」六曰刑、稅之約儉。《孟子?梁惠王》:「省刑罰,薄稅斂。」諸如此類,莫不以約儉少失。(引自吳林伯《論語發微》)

【原文】

4.24 子曰:「君子欲訥於言而敏於行①。」

【注釋】

①訥(nè):說話遲鈍,這裡指說話謹慎。敏:敏捷。

【語譯】

孔子說:「君子要語言遲鈍而行動敏捷。」

【解讀】

本章繼續談「言」與「行」有關係。

關於言與行的關係,孔子已經說了三則:①「先行其言而後從之。」②「古者言之不出,恥躬之不逮也。」③「君子欲訥於言而敏於行。」三句話,粗略一讀,意思大致差不多,實際上細加揣摩,意思迥然有異:①句說的是言與行的先後關係,②句說的是言行一致的關係,③句談的是言與行的快慢速度問題,言與行的速度有敏言而敏行,有訥言而緩行,有訥言而敏行。顯然,孔子贊同「訥於言而敏於行」,少說多做。(請參讀2.13/4.22)

【原文】

4.25子曰:「德不孤①,必有鄰。」

【注釋】

①德不孤:有道德的人不孤立。德:有道德的人。

【語譯】

孔子說:「有道德的人不會孤立,必定有同路人。」

【解讀】

本章談「德」與鄰的關係。

儒家文化強調「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修身講究慎獨,慎獨擴而大之,即便與鄰里相處也須修身,「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有德乃有人。」這一則告訴人們修德從對鄰里開始做起,「德不孤,必有鄰。」「君子義則有常,善則有鄰。」(《大戴禮記?曾子立事》)

【原文】

4.26子游曰:「事君數①,斯辱矣②;朋友數,斯疏矣。」

【注釋】

①數(shuò):屢次,頻繁。  ②斯:代詞,那。

【語譯】

子遊說:「侍奉君主過分煩瑣嘮叨,反而會自取其辱;與朋友交往過分煩瑣嘮叨,也會把關係變得生疏。」

【解讀】

本章子游談人際交往的距離。

審美有布洛的距離說,看花,要霧裡看花,客觀事物之間與主觀審美者要有一段距離,唯其有距離,方顯其美麗,距離產生美。同樣的道理,侍奉君主,交往朋友,也該有一段距離。對待君主過於親近煩瑣,會招致侮辱;對待朋友過分親昵而不保持距離,也會遭受疏遠。人與物之間保持距離,是審美的需要;人與人之間保持距離,是關係和諧的需要。中國的距離說,比英國布洛的距離說,可要早許多年,我們諸多美學家從國外搬來審美距離說,殊不知中國早有人際關係距離說,關係距離說在理論上的貢獻應大於審美距離說;而且,人際關係距離說,應用到美學距離說,也是順理成章的事。另外,保持距離,君臣之間要做到「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以道事君,不能則止。」朋友之間要做到:「忠告而善導之,不能則止。」(《顏淵篇》)頻繁交往,過分親昵,一定會遭受疏遠或羞辱,「君子相交淡如水,小人相交濃如油。」  

推薦閱讀:

《論語講義》——八佾第三(4)
懶爸爸逐句讀《論語》之五十四
論語心得一點淺談
《論語》公冶長第五
論語鄭注講義之二

TAG:論語 | 解讀 |